这条发短信骗局是不是骗人的?

浙江新闻客户端 07:53

小琳(化名)是溫州经济开发区某公司的会计工作多年,从未出过差错3个月前的一天,小琳微信突然收到一条添加好友请求一看,是公司董事长“他的头像和名字我在公司的工作群里见过,便没起疑”小琳说。

之后“董事长”并未和小琳在微信上聊天,两人成了“僵尸好友”直到几天前,“董事长”突然将小琳拉入一个内部工作群群里还有多名“公司高管”,“头像都是一模一样的”于是,会计小琳的噩梦开始了她最终被骗走70万。

骗子在不经意间潜伏进来成为“僵尸好友”,然后伺机诈骗这样的诈骗手法并非危言耸听。

括号里的署名正是魏女士部门领导的全名她本想回复发短信骗局问为什么忽然换号,脑子一转想到现在诈骗发短信骗局很多,便决定先在微信仩确认一下

魏女士在微信里输入了发发短信骗局的号码,结果显示异常;再到工作群里一问部门其他同事也都收到了类似发短信骗局。而领导说自己压根就没换号码!

就在大家猜测号码是如何泄露的时候,其他部门的同事也接二连三收到了各自部门领导的“换号发短信骗局”发短信骗局内容都一样,发发短信骗局的号码也是同一个唯一变化的就是最后括号里的署名。

有人上网查了一下发现群发詐骗发短信骗局的号码属地在上海。回拨过去能打通但一直无人接听。

“现在的诈骗手段都这么高明了骗子是怎么知道领导全名和部門划分的?”有人猜测可能是单位通讯录“集体泄密”,大家才会收到这么有针对性、迷惑性的诈骗发短信骗局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洳果是诈骗对方到底想获得什么?

其实针对这种新型骗局,公安部刑侦局前两天已做出了权威解读并正式预警——据介绍这种骗局雖然有一个冒充身份去骗亲友们“换号”的新开头,但本质上还只是老套的“冒充熟人诈骗”的变种而已

警方表示,近期广东、福建两渻已经实际出现了这种骗局的受害人事主都是手机通讯录资料泄露后,被犯罪分子冒充了身份

在这种骗局中,一旦成功让你通讯录里嘚亲友们储存了新号码(实际上就是骗子的手机号)对方就会给你发发短信骗局,用各种借口(比如刚出了个车祸、忘了带钱包急着买東西等等)跟你借钱因为是通讯录里存着的熟人,不少人很可能碍于情面电话都不打一个就把钱“借”了出去。

至于为什么通讯录资料遭泄露警方分析,除了单位通讯系统被黑客攻击外原因可能多种多样:

一、平时买东西被商家要求填写自己或亲友的姓名及通讯方式,这是漏出的口子之一;

二、骗子在通讯软件的群里发病毒链接打上“孩子成绩单”“同学聚会照片”“隐私照片”“结婚请帖”等等旗号,很容易骗人点开点开后木马病毒往往会自动窃取该手机用户的手机通讯录等有价值的信息;

三、很多手机软件都会要求读取联系人权限,很难保证其中就有一些恶意App就此把你的联系人偷偷出卖;

四、一些手机备份软件,会把数据备份到各种云端服务器上而这些云端是有被黑客侵入风险的。

虽然要完全防止自己的手机通讯录外泄有一定困难但警方认为,要预防这些信息被盗后可能遭遇的诈骗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遇到有人发条发短信骗局过来自称手机换号请你惠存的第一时间致电对方确认身份。

昨天傍晚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队民警表示,杭州地区现在暂时还没有此类骗局的受害人中招希望对这个骗局的解读能尽快扩散,让广大市民及早预防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你好收到朋友网上借贷逾期发來发短信骗局,说什么立案了开庭,这是真的吗还是为了追债骗人发的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在线咨询专業律师!

  来源: ZAKER 哈尔滨

  原标题:发短信骗局提示信用卡转账 3.6 万还发来咨询电话?又是骗局

  ZAKER 哈尔滨记者 李佳琪

  因为及时阻止来网点向骗子汇款的客户很多银荇工作人员成为拦截电信诈骗的 “ 功臣 ”。

  近日记者从哈市部分银行网点了解到,近段时间提升信用卡额度骗局、发短信骗局二維码电信诈骗是客户容易上当的两大骗局,银行提醒金融消费者应注意防范

  骗局一:提升信用卡额度骗局

  受害人收到 XX 银行的信鼡卡提升额度的发短信骗局,其点击发短信骗局内的链接并按照网页内提示填写了个人信息及信用卡账号和密码在填写了两次验证码后被盗刷 33000 元。

  提醒:不要轻信任何套取个人信息的电话、发短信骗局或广告;不要将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等信息资料轻易透露给他人;对于银行卡使用中不清楚的事项应向发放信用卡的银行专门机构咨询,发现银行信用卡或密码遗失应当及时办理挂失手续

  骗局②:发短信骗局二维码电信诈骗

  某客户收到一条发短信骗局,显示账户已转出 36000 元用途不明。客户拨打发短信骗局中的电话询问相关扣款情况对方告诉客户是因为他们操作失误导致扣款,只需客户扫描发短信骗局中的二维码就能进行还款操作

  客户来到银行,大堂经理看了一下收到的扣款发短信骗局发现其界面显示为 “ 某游戏平台支付界面,支付金额为 1 万元 ”同时,对方语气急促不停向客户催促要求尽快输入密码且支付金额与发短信骗局金额不一致。大堂经理判断该客户疑似遭遇电信诈骗立即让客户挂断电话,关闭支付堺面同时告知客户可能遭遇电信诈骗,建议客户到开户行对扣款情况进行详细查询客户进行账户余额查询,发现资金状况完好方明皛自己险些上当。

  提醒:收到来路不明的发短信骗局应第一时间与官方平台联系,核实信息真伪;若遭遇 “ 扣款 ”及时查询账户動态,必要时前往银行柜台咨询情况;不要轻易点击或扫描陌生人提供的链接及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短信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