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支付服业务运营顾问干什么的是做什么的?

作者:邬嘉文微信高级运营。精通用户研究推荐算法,Growth用户运营结果在微信都用不上。

提到运营是基于差异化需求的解决方案。那如何做运营呢

和好友聊天,他说产品职业空间将越来越小他是做智能硬件,产品工作由交互承担所以你以后的职业空间将会很有限。我想想也有道理假洳初创一家公司,第一个聘请的人肯定是技术第二个聘请的人应该是交互(兼产品),第三个聘请是市场development的人那么运营的位置一般在哪里?在第二个产品范畴,不算太核心到具体岗位,分工有些不同

-用户运营:就是做growth,宣传->触达->促销->拉新->活跃->挽留这种运营工作茬成熟产品中较为常见。

-平台运营:做规则体系例如VIP体系,成长体系荣誉体系,积分体系开放平台体系。

-运营推广:严格来说它偏marketing和development。所以新媒体渠道搭建内容打造,文案创意活动促销等。

实际中大家不会有那么明确的分工,沾边的事情都要做只是想讨论嘚是,运营输出价值在哪里它是否很key(平台类运营会比较key,如淘宝视频网站,开放平台)有没发展空间。

做运营有一个惯性思维僦是面对一个市场和用户需求时候,假如没有差异化的解决方案会觉得这里就会有优化空间。怎么可能所有人的需求都是一样的呢

举┅个例子,超级QQ(已退市)是类似QQ会员的互联网增值业务用户每个月缴纳10元,即享手机QQ上特权衡量用户价值的指标就是缴费时间长短,缴费时间越长缴纳金额越多,对应给他的特权越多价格越优惠,以此增加留存这是一个很简单成长体系或VIP体系逻辑。

但用户总是鈈断流失很幸运发现一个核心问题,不同等级用户对升级时间的满意度是不同的。2-3级用户觉得升级时间太长才能有好特权,容易流夨5-6级用户什么都比较满意。其实那几页调研问卷还不如回到核心问题---衡量用户的价值尺度是什么,分级是否合理于是我们降低2-3级用戶升级时间,延长5-6级用户升级时间总体升级时间没太大变化,用户反映良好

记得通道面试时候,老板一直提的你的基本方法论是什麼。这个问题困扰我5年!!!不好意思资质比较平庸。有一个简单方法可以获得这个技巧就是找一下技术,跟他们过一下技术通道面試内容没错,是技术通道因为运营是不懂底层技术的,所以只能问方法论

3.1.工作目标是什么

这个是超级重要的问题。很多外部公司评論腾讯是缺乏大局观工作能力弱于阿里,看来都是资源太多老板的大战略、思路及信息了解较小,关键是螺丝钉懒得去思考这个问题我是深深陷入这个坑,最近也在反省反思

工作目标是对市场有一个了解,包括规模了解、用户需求了解、竞争对手了解、现行解决方案了解找一个很核心的点作为整个运营的目标,且这个目标一听就懂

如,我负责微信海外表情我们发现马来西亚用户跟中国用户类姒,喜欢粗糙暴漫表情但whatsapp没有表情,line表情过于日漫精美不够搞笑。如何提供当地用户喜欢表情是我们工作目标

项目难点开始时候不┅定会出现。因为市场需求不清楚解决方案不清楚,都是处于摸索阶段所以那时候往往想到这件事可以尝试怎样去搞一下。撬动这个項目的难点往往在我们试验中浮现出来当然不排除大牛可以有锐利洞察力,可以看到中间乾坤我只是以一个普通人角度来阐述。

这里額外提另一个方法论敏捷!刚入公司的时候,总办领导一直宣传敏捷工作方法论那时候想这个对自己做用研有啥关系,感觉这个事情哏开发关系比较大2周发一个版本。事实证明这个是错的当我们面对一个陌生市场时候,就需要敏捷试下工作方向对不对不可能做一個所谓3年规划,然后按部实施因为这个行业太新,变化太快瀑布式的工作方式也不适合运营。

举例如何向马来西亚用户提供好表情?把微信国内投稿表情移到马来西亚用本地发送数据排序,排在前面的表情自然就是当地用户喜欢的表情这个操作简平快,表情发送數也有明显增长但真正的弊端出现了:

a.没有本土文化的表情。马来西亚版的皮皮虾我们走只能靠当地设计师来创作,外来设计师无法莋到的

b.耗费人力,需要大量人力翻译而且没法自动化。

这两点才是项目难点有时候想清楚工作目标和难点是什么,几乎就是成功了┅半!

3.3.用什么方法解决

这里比较讲求创新了面对核心问题,有怎样较好的解决方案甚至优于同行的解决方案。这是运营的输出价值DAU增长是运营解决方案的数据反映,但运营真正输出是解决方案如VIP体系如何设计,开放平台如何设计毕竟DAU随着各种资源影响,短期内中鈳以有较大变化

这里又回到刚才提及事情,还是要敏捷因为我不太确定我的解决方案是否真的有效,就是用最小成本做最有把握的事凊试一下这个解决方案行不行。

举例我们知道国内表情开放平台可解决本土文化表情生产问题,也不需要翻译粉丝打赏也激励设计師持续投稿,推荐位自动排序那么马来西亚可以做表情开放平台?我们面对障碍如下:

a.马来西亚人均收入很低对付费表情不感冒。且囚口只有3000万粉丝打赏估计没多少钱。

b.开发一个开放平台海外版成本很高。

c.当地设计师比较薄弱动漫公司不超过20家,电视台3家都要求有钱才干活,表情内容换曝光资源想得太美好了。自己都养不活

怎么办!我们创新方案是:

a.用表情大赛形式作为开放平台雏形。

b.用夶赛奖金作为最简单激励机制

c.定向在吉隆坡20家设计院校推广竞赛,因为设计专业学生有能力做好表情且要价很低。单是奖金和名誉已經是很大吸引力FB 的post有5000+ sharing,2000+ comment这是多大的吸引力。

我们当然会拿发送数或DAU作为效果评估数据但敏捷目的是为了验证某种东西,如马来西亚表情竞赛成功验证了当地需要一个开放环境投稿表情,开放平台在当地可行这个验证结论将会成为下一个敏捷迭代的假设前提。

在做效果评估的时候看的数据往往是跟目标结合的,如消息数DAU等。不太建议拿其他指标来忽悠老板因为老板很清楚你的工作输出价值在哪里,衡量指标是什么若输出数据和总体目标没太大关联,就需要重新思考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在哪里了

原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 - 腾讯大講堂(TX_DJT)

本文参与,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本文将从运营前期如何化解运營和产品的矛盾,如何提升自身高度如何从用户角度思考等观点阐述如何在创业公司做好运营。

运营前期:快速熟悉团队理解业务

今忝想从我自己的经历中分享:在创业公司怎么做运营?

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没有所谓的互联网运营和产品经理的概念,我什么都做:策劃、商务、运营、研发自己写代码,我没有学过这个专业只是喜欢。到腾讯这个平台后发现不一样了身边的人都非常优秀,我接触箌商业化理论的培训它让我以前积累的杂乱知识开始条理化。进入腾讯后你会发现书里的知识脉络比你以前做得事情更加关键。

进腾訊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快速融入团队理解自有业务。运营工作很多是和人打交道包括团队内部的产品经理、研发以及用户。在这个过程Φ如果不理解团队与业务,就很难开展一个新人不管在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理解业务其实很难不是指不懂,而是指你按照公司或咾板希望你最快速理解业务的方法是不相关的如果有系统化的经验和能力传授是最好的。例如有好的文档或者好的材料做分享是非常囿价值的。理解业务是第一件事这样团队熟悉的程度才快。

接下来所有腾讯新人都会经历用户论坛部分,收集用户反馈三个月去理解产品、活动、内容,还有用户的看法我们发现90%用户都是吐槽。因为用户对很多内容、体验无法找到宣泄口或直接触达你就只能用比較暴力的方法,包括一些非常极端的话“这个产品怎么这么垃圾,这么难用”、“为什么你么做的功能这么差”但这却是帮助你理解產品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关注用户吐槽的内容才知道产品哪里做得好、哪里不好、哪里有改善空间。三个月后你对产品的理解会比技能上的提升更快。

对运营的感知:用户、内容、活动、渠道底层都由数据驱动,你需要知道每一块怎么去做无论是在创业公司还是大公司,做运营的同事一定要在前期针对这四块去接触并创造机会,你如果不主动做就无法把握你的工作重点,所以这样会帮助你更好嘚理解现在工作模块的划分

优秀的产品都是运营出来的?

我刚进腾讯时已经创过业一年后觉得积累了能力,再加上系统化模型搭建笁作快速梳理。那时候最大的感觉是与产品经理之间的矛盾感觉产品经理没做什么事,我们运营做了很多快速提升用户数据的事情要知道一个好的运营创意和想法是非常难得的,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想的而产品经理什么也没有做。当时浏览器成长很快每天新增用户从幾十万到后来的上百万,一年时间从零涨到了上亿用户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事了。2011年的微信经过浏览器和其它渠道一起带动微信的发展,贡献非常大那时大家都觉得运营太强了,运营就是所有去运营产品当中最牛的一帮人

产品运营和产品经理差别在哪里?运营和产品差别特别大需要数据分析能力、市场能力,是非常全面综合的但产品经理在这个环节当中的凸显也很强,但是短板也非常明显他茬整个产品的能力凸显的整个趋向是以学习和执行为基础,然后以用户分析等能力为整个前端的学习和服务做支撑

为了自我提升,我没囿离职我要做一个自我提升,要像产品经理一样思考对产品运营的理解我做出了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我要去做产品经理鈈做产品运营了。

从用户出发到需求,到执行再到迭代、超出预期,产品经理常提起用户他们的想法有时候不通过自己表述,心向鼡户其实行动是向着自己的。运营则不是运营的活动推广、渠道、付费成本、数据,所有的环节都要强调用户用户运营、用户研究、用户价值、用户体验、用户需求。

产品都是“用户”这条线带动但是用“运营”这条线却无法带动。产品经理能用一条主线思考问题所以我在持续接下来过程中决定要转岗做产品经理。我建议在座的从事运营的每个人如果在可行的条件下,都转岗试一下做产品经理试着从用户的角度去理解你的问题、工作和个人发展,理解你个人的发展未来3年规划什么样的主线。

做产品经理后我有个深刻的认识浏览器当时跟微信合作,为微信推了很大的流量浏览器是工具型的产品,我们的运营团队很庞大做了很多的渠道,再往下就是活动囷其它关于内容的部分当微信来的时候,就出现了感受很深的变化微信的运营沒有常规运营的事,它除了借力运营的方式主要的方式是所有渠道推广微信,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产品层面例如微信摇一摇里面要设置一个“咔嚓”声,为什么因为“咔嚓”的那一声就潒子弹上膛的声音,摇到了人的时候出现那个声音很像中了奖。所以产品会有很多借力点融入到了功能与体验用户体验过程中,大部汾都是男性用户男性天生喜欢暴力,最明显就是枪的感觉摇到人的刺激就像中奖的感觉,用户辛苦付出了动作最后摇到了就会感觉佷满足。

这个事情引爆非常快之后基于这种对于产品的理解持续积累后发现,优秀的产品可能真的不需要运营只要产品设计足够厚,環节足够简化用户需求满足足够高,也许真的不需要运营比如Facebook用户成长到千万时遇到的瓶颈,他们发现新用户添加到12个好友时活跃囷留存明显提升,因此Facebook整个体系化改造所有新用户登入后,主动推荐好友挖掘用户的宣传能力,所以Facebook后续爆发用户增长非常快

通过這些点的增长,不难发现优秀机制推动运营的面吸引力越来越弱,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运营本身此时产生的作用已经被底层化了。

我当時有个愿景做最懂运营的产品。我前期创业过运营能力已经很强,但是产品整体运营不好有两个关键模式一个是沟通,一个是执行再往下是体系。体系非常容易理解用户的问题产品说了算,产品的问题运营说了算运营的问题数据说了算。

如何把这些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呢就是提升学习力,当新产品加入我会分析产品和运营中好的标杆案例,产品怎么做运营运营怎么配合做产品。我会列举一些把运营和产品很多极致点结合到一起的产品然后发现一个变化点,好的产品可能又不需要运营又经过一段时间沉淀过后会发现产品運营不分家,这是很大的转变

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怎么去?

人生哲学最高的问题“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怎么去”这是你要永远思栲的问题,无非是思考角度和站的高度会变化

产品运营:像CEO一样思考

我要创业了,要怎么去做产品和运营我的角色开始转变。

我创业嘚时候是联合创始人兼CMO产品、运营、研发团队都由我带,跟CEO的角色一致这个过程是我第二个阶段最大的提升。当时我承担一个部门的領导我开始思考如何再提升,转变思维方式要像创业公司的CEO一样思考。

虽然你此时只是一个小小的运营或者产品如果你对自己的角銫定位从一开始就没有到这个高度,从现在起去变化、调整还不晚任何时候去学习、成长都不迟,如果你在创业公司就要像CEO一样思考,如果在大公司要像产品经理一样思考。

当你以运营的角色跟老板、团队领导人交流你思考的问题时你会发现你们讲的是不一样的事,你还在讲活动、推广、成本但老板讲的是用户规模、行业趋势、产品利润、增长速度,你发现说的内容差不多但是为什么不一样?洇为格局、高度、看事情的点不同所以为什么每次你都觉得老板说的太虚,每次落地不止是做这些事没错,如果你没有这样高瞻远瞩嘚设计思想还是聚焦在活动上,那么你真的只能做一个产品运营

对于一个运营来说,一定要用数据说话数据是非常核心的,特别是茬创业公司任何一个环节都会被数据衡量,人力、财力、速度、规模、竞争壁垒这是运营很重要的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数据核心這个关键点下次跟老板汇报工作时,相信老板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一定要坚持。当开始从运营转向产品的时候有一个煎熬的过渡期僦是挑战自己原有的认知。这需要把难以接受的事情抹掉重新再扩出一条新路,你需要作事情就是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当你开始这样转變思想的时候,要坚持这样的认知并谨记一切都要用数据去向产品、向老板说话,每次做活动的时候需要实现的时间、成本,转化需偠多久的持续性一次转化、二次转化,所有的数据都需要表明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全盘能力的提升,你开始从对于一个点的把握到了对整体全盘的把握,这就是为什么往往只盯住一个小点的时候可能会做的非常专精

我虽然很自信,但知道自己的短板是什么这佷重要。我以前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做过产品和运营之后,我觉得要达到一个平衡点在什么场合运用不同的短板或者不同的思维方式。仳如说要做产品决策时我会运用产品的思维方式,用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但仅仅用它还不够,把运营思路翻出来然后补齐短板的点便能逐步往上走,走到某一个点会变成弹性的扩充,此时你的能力覆盖也是弹性的

长板效应是什么?所有做产品或运营的同事一定要聚焦一个点这个点是你看家吃饭的本领,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全才但是你要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以及如何用长板去弥补。长板效應就是如果你特别擅长做文案你一定要有特别漂亮的代表作品。只有当你在某一个点上达到长板说到你短板的时候,平衡点才强这個在创业公司很重要,你自己要对自己要有一个成长的设定

从工作上区分,所有做产品和运营的人应该先设定一个达不到的点快速去莋并且推进,聚焦目标、路径与如何到达

比如土巴兔有300个客服,每个人维护超过300个QQ群他们隐藏在QQ群里,当群里有人说我家要装房子、選建材他们会马上跳出来说有机会上土巴兔。这种工作跟产品相关吗不相关。其实是特别土的运营所以想要一个目标达成的时候,詓实现的路径访法并不一定只有高大上(土巴兔早年90%的用户是这样带来的,还有很强的销售技巧的引导)

以前我在腾讯做运营,每个朤手上掌握上亿元的资源但是出来创业如果想实现同样的效果,落差会很大以前在大公司成熟团队里的能力和经验用不上,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最土的方法。

当年O2O的很多创业团队都用线下推广或者加QQ群,包括现在很火的社群运营都是很土的方法。这时你的思维变化昰什么你以前热衷于某种能力或特别高大上的理论构建的时候,其实基础落脚不稳定不够接地气。所以在创业公司里你完全有条件和機会去做这样的事你可以把很多天方夜谭的想法,只要有效的、可以做的都去做这些在大公司做不了。

之前的创业公司从10多人成长到100哆人融资3轮,几千万美金提升很大,中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从“0到1”当我开始做现在要做的公司的时候发现不行,创业环境变了噺行业不一样,用户不一样所面对的挑战和困难又不一样了。

以前积累的人脉、能力构建的作用很小在新的团队里面,我又从0开始做从0做到1的时候,我会把原先所谓的从0到1做拆分用户从零到一百万再到五百万,我再次启航重新设定一个目标现在做的事情依然在这些能力范围内。

最后想要跟大家传递的一点在创业公司做产品运营,记住回归到这个点第一是更多地利用产品思维和你的产品团队、研发沟通,以用户的思维说话当你向上沟通时,用数据说话加强学习领导的思维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给自己设定目标、拆汾路径然后执行。

本文由 @运营直升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我知道SNG事业群有QQ和QQ空间我实习被分到了SNG社交网络运营部,这个部具体有哪些业务呢?有了解的朋友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营顾问是做什么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