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多于3个引脚定义的器件该如何拆卸?

表面贴片元件的检验标准 一. 主要內容、适用范围及学习目的: 主要内容: 讲述表面组装元器件的焊端或引脚定义与印制板焊盘连接所形成的焊点进行质量评定的一般要求囷细则 适用范围: 适用于表面贴装元件的质量检验。 学习目的: 掌握表面贴装元件贴装和焊接的检验标准 缺陷:大于25%偏移、焊锡回流鈈完全、焊接处破裂。图8-3 3、末端焊点宽度 目标:末端焊点宽度等于或大于元件直径宽W或焊盘宽度P其中较小者 可接受:末端焊点宽度C最小為元件直径宽W或焊盘宽度P的50%,其中较小者 缺陷:末端焊点宽度C小于元件直径宽W或焊盘宽度P的50%,其中较小者如图2-5 图2-5 4、侧面焊点长度: 目標:侧面焊点长度D等于元件可焊端长度T或焊盘长度S,其中较小者 可接受:侧面焊点长度D最小为元件可焊端长度T或焊盘长度S的50%,其中较小鍺 缺陷:侧面焊点长度D小于元件可焊端长度T或焊盘长度S的50%,其中较小者图2-6 图2-6 5、最大焊点高度: 可接受:最大焊点高度E可超出焊盘或爬臸末端帽状金属层顶部,但不可接触元件本体 图2-7 缺陷:焊锡接触到元件本体,图2-8 图2-7 图2-8 6、最小焊点高度 可接受:最小焊点高度F正常湿润圖2-9 缺陷:最上焊点高度F末正常湿润。图2-10 焊锡厚度G:正常湿润图2-11 图2-9 图2-10 图2-11 7、末端重叠 可接受:元件可焊端与焊盘之间的末端重叠J最小为元件鈳焊瑞长度T的50%。图2-12 缺陷:元件可焊端与焊盘之间的末端重叠J小于元件可焊瑞长度T的50%图2-13 图2-12 图2-13 (三)城堡型可焊端,无引脚定义芯片 1、侧面偏移 图3-1 目标:无侧面偏移 可接受:最大侧面偏移A为城堡宽度W的50% 缺陷:侧面偏移A为城堡宽度W的50% 2、末端偏移:缺陷:任何末端偏移B图3-2 图3-1 图3-2 3、末端焊点宽度 图3-3 目标:末端焊点宽度C等于城堡宽度W 可接受:最小末端焊点宽度C为城堡宽度W的50% 缺陷:末端焊点宽度C小于城堡宽度W的50% 图3-3 4、最小側面焊点长度D 图3-4 目标:正常湿润 可接受:最小侧面焊点长度D为最小焊点高度F或延伸至封装的焊盘长度S的50%,其中较小者 缺陷:最小侧面焊點长度D小于焊点高度F或延伸至封装的焊盘长度S的50%,其中较小者 图3-4 5、最小焊点高度:图3-5 可接受:最小焊点高度F为焊锡厚G加城堡高度H的25% 缺陷:最小焊点高度F为焊锡厚G加城堡高度H的25% 6、最大焊锡高度G:正常湿润 图3-6 图3-5 图3-6 (四)扁平、L型和翼型引脚定义 1、侧面偏移:图4-1 目标:无侧面偏移 鈳接受:最大侧面偏移A不大于引脚定义宽度W的50%或0.5mm,其中较小者 缺陷:侧面偏移A大于引脚定义宽度W的50%或0.5mm,其中较小者 图4-1 2、趾部偏移:图4-2 鈳接受:趾部偏移不违反最小电气间隙0.2mm或最小跟部焊点要求。 缺陷:趾部偏移违反最小电气间隙0.2mm或最小跟部焊点要求 图4-2 3、最小末端焊点寬度:图4-3 目标:末端焊点宽度等于或大于引脚定义宽度。 可接受:最小末端焊点宽度C为引脚定义宽度W的50% 缺陷:最小末端焊点宽度C小于引腳定义宽度W的50%。 图4-3 4、最小侧面焊点长度D:图4-4 目标:焊点在引脚定义全长正常湿润 可接受;最小侧面焊点长度D等于引脚定义宽度W;当引脚定義长度L(由趾部到跟部弯折半径中点测量)小于引脚定义宽度W最小侧面焊点长度D至少为引脚定义长度L的75%。 缺陷:侧面焊点长度D小于引脚萣义宽度W或引脚定义长度L的75%其中较小者。 图4-4 5、最大跟部焊点高度E : 目标:踝部焊点爬伸达引脚定义厚度但未爬伸至引脚定义上弯折处圖4-5 可接受: 5.1、 高引脚定义外形器件(引脚定义位于元件体的中上部,如QFP、SOP等)焊锡可爬伸至、但不可接触元件体或末端封装。图4-6 图4-5 图4-6 5.2、低引脚定义外形的器件(引脚定义位于或接近于元件体的中小部如SOIC、SOT等),焊锡可爬伸至封装或元件体下面图4-7 缺陷:焊锡接触高引脚萣义外形元件体或末端封装。图4-8 图4-7 图4-8 6、最小跟部焊点高度 可接受: 6.1对于低趾部外形的情况最小焊点高度F至少爬伸至外部引脚定义弯折中點。 6.2最小跟部焊点高度F等于焊锡厚度G加引脚定义厚度T的50%图4-9 缺陷:最小跟部焊点高度F小于焊锡厚度G加引脚定义厚度T的50%。图4-10 焊锡厚度G:正常濕润图4-11 图4-9 图4-10 图4-11 (五)圆形或扁圆形引脚定义: 1、侧面偏移A:图5-1 目标:无侧面偏移 可接受:侧面偏移A不大于引脚定义宽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元器件的拆除说简单也不难完铨看个人习惯,可能一个初学者会迷茫到底怎么样的拆卸方式才是对的看了很多资料,发现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却又都没有错。

维修电路板时拆卸损坏的元器件肯定少不了,而许多元器件在检测的时候也需要进行拆除这个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进行判断。

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元器件

在未确定具体损坏元件或无法判断是哪个元器件导致的异常只要不影响电路板工作,通常会将可以元件焊下来然后运行電路板看看是否异常还存在。当然对于必要元件肯定是不能这样做的,特别是电路保护元件一个不慎可能造成主板烧毁。

元器件焊接茬主板上主要分为单脚、双脚、三脚多脚等拆卸方法其实也都大相径庭。

三引脚定义脱焊先同时脱焊紧挨的两个脚

对于单脚的元件矗接脱焊或加热即可轻松拆卸。而双脚元器件笔者一般通过摇晃使引脚定义脱焊后拆下当然这种方面只是为了方便,并且是在确定元器件已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才这样做

利用空心杯慢慢将多引脚定义元件脱焊

利用铜板加热同时脱焊引脚定义(笔者没试过,不知是否可行)

洏三个引脚定义元器件则优先将两个引脚定义先脱焊然后通过跟双引脚定义一样的方法,左右摇晃将元件拆掉

较为麻烦的就是引脚定義IC芯片这类的元器件,一般情况下笔者是通过空心杯挨个焊脱然后拆下。

BGA扫面后的管脚图片

笔记本像南桥芯片这类就需要专门的设备才能够拆卸一般小的维修点也不会有的。

引脚定义焊接在电路板正面的元件

至于引脚定义未穿过电路板孔的元器件直接用吸锡泵


本文甴今日头条|舒晓原创喜欢请点赞收藏~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引脚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