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市值ipo市值一般会翻多少倍?

什么意思?科技创新板于2015年12月22日偅磅推出。科技创新板聚焦在科技创新企业一开始取名“四新板”,考虑到要辐射全国所以改名为“科技创新板”。

??科创板俗称“四新板”是专为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板块,是上海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支持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产物之一

??3月2日,科创板新规证实发布而散户最关心的交易制度这块,科创板要求50万市值入市门槛2年交易经验,新股上市前5天不设涨跌幅限制第6天开始20%涨跌幅限制,不搞T+0…

??一:50万的入市门槛

??这一条把90%的散户都挡在门外(包括我),明摆着是不让玩了;但是小散想参与科创板还是有方法的

??1、通过公募基金的方式参与。

??在科创板推出后一定会有公募基金发行相关指数基金或主题基金,投资者可以通过场内認购的形式进行参与

??2、挖掘一级市场中承销竞争力强的,变相参与科创板

??科创板企业上市前的承销工作由证券公司来进行,通过辅导科创板企业成功上市证券公司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因此科创板的推出,极大利好证券业务中的是IPO业务增厚券商类个股的业绩。

??二、上市前5天不设涨跌幅限制第6天开始20%涨跌幅限制。

??以后拉涨停的阻力会变大这一条应该为了挤压游资的生存空間,管理层不喜欢炒作股价这已经算是公理了。

??这一条是为了防止过度炒作如果20%涨跌幅限制加上T+1,对散户来说简直就是绞肉机

??另外,细则还允许不盈利的企业上市但是对于企业的市值和盈利匹配情况做了比较细致的要求,大企业不盈利可以上市小企业想仩市必须盈利。另外在减持要求、退市制度、保荐制度等方面也做了说明。


「投条」是创业邦推出的投资领域新栏目旨在报道VC/PE圈的新动态,捕捉最具前瞻性的新趋势对话资本市场的伯乐,洞察最具机会的新赛道争做走在时代前沿的瞭望者。

作为一家成立13年的老牌基金德同资本的成绩令人瞩目:不仅创下过一年7次IPO的辉煌战绩,今年还第一个尝到了科创板的果实——押中了科创板首批过会企业微芯生物

德同资本的执掌者邵俊,作为中国最早的风险投资人之一他手上掌管的人民币基金超过100亿,邵俊本人主導投资并担任董事的尚德电力、银联电子支付、91无线、川仪股份(603100)、博腾医药(300363)、来伊份(603777)均从A轮成长为富有产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极高嘚投资命中率让邵俊和德同资本在VC市场名声大噪。

从龙科创投到德同资本邵俊几乎完整经历了中国一级股权市场的成长曲线。多年经验使得他认为老牌基金更要与时俱进要先看趋势,再找标的他认为当前形势下,医药板块、新能源汽车、企业服务领域更有机会德同資本今年也将围绕这三个赛道押注,继续捕猎独角兽

在科创板和中美贸易战双重背景下,邵俊对德同的投资打法有了更多的思考

以下昰创业邦专访德同资本董事长邵俊实录:

创业邦:您在创业邦春季峰会的台上提过,科创板的出现将使得中国投资人分享到中国最优秀的科技类、互联网类企业最高速成长阶段的红利那么在您看来,您认为什么样的企业是您眼中最适合登陆科创板的“优秀企业”

邵俊:顧名思义,我认为真正的科创企业更适合因为如果传统的资本市场还是看静态的财务指标,他反而更偏好于传统行业因为以前的制度需要你找所谓的类比公司,如果你找不到类比公司发行的时候,尤其是审批的时候会遇到麻烦

科创板正好相反,我认为是鼓励创新這个跟我们所处的阶段与经济转型的需求息息相关。回到你的问题我认为真正有科技含量、真正有创新的、甚至模式都是首创的一些企業,或者是牺牲眼前利益来获取更长远的战略价值的公司是非常适合的这类公司以前可能只能去做海外结构,去纳斯达克得到认可在國内没有办法得到认可,这次是一次很大的改革

创业邦:刚您说刚模式首创的公司很适合登陆科创板,国内大家讲得更多的是商业模式創新而在国外可能更看重技术创新。作为投资人在您看来,这两种创新模式哪一者更为重要

邵俊:很多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因为有叻技术创新。为创新而创新的商业模式持续不久因为没有护城河,大家都会来学

但如果商业模式的创新伴随着技术创新,企业就有了忝然护城河我非常尊敬的两家企业,一家是今日头条另外一家是虽然争议很大,但我还是非常尊敬的拼多多

别小看这两家企业,头條真的是在巨头已经垄断的时候依靠它内部的黑科技异军突起。同样拼多多也是很多人在嘲笑它,瞧不起它说它消费降级,但它恰恰是用了大数据科技的手段精准触达到了以前电商甚至互联网都触达不到的人群,比如说四五线城市比如说中老年人。

所以我觉得这些模式的创新背后有一个核心就是要用技术支撑,而不是只想了一个idea这两者是有机结合的。

创业邦:您今年看好哪几个赛道

邵俊:艏先我觉得很多事情有一个周期,一级市场的周期不能用年来看二级市场更短期。一级市场周期的形成至少要看三年,且中间不能动搖要耐得住寂寞。如果追逐今年的风口可能会有风险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是高度缺乏流动性的,所以要有更长的周期

有几个行业是我們最近这三年一直关注的,也是2019年会继续关注的第一就是对医药板块、创新板块高度的关注。资本市场把医药行业叫做防御性行业跟宏观经济的周期没有那么正向的关系,所以我觉得这是在不确定的宏观环境里面比较好的板块

中国过去这么多年的发展,得益于很多海歸的人才使得我们在生物医药的赛道上并不比国外落后太多,随着技术成熟小分子药物开发进入传统药物概念。大分子领域我们落后較多我们也将迎头赶上。

但中国可以在新医疗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尤其是进入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大家知道Car-TTCR-T是精准治疗和细胞治療的其中一个重要路线,我们内部做了一个行研现在各种不同的Car-T靶点的研发团队在美国是460个,中国是450个左右非常接近。尤其是机制创噺上中国也备有多个首创技术。

我不太愿意讲弯道超车但这至少是大大缩小差距的机会。这有点类似于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中国以湔是市场换技术,市场是出去了但核心技术尤其是传统的引擎技术并没有掌握。现在全世界都进入了电动车行业美国这么大的市场也僦只有一个特斯拉,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还是很热闹的这就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再举个例子固定电话需要交换机,当年第一个万能茭换机就是华为做的如果沿着这条路去干,美国二战以后固定电话已经普及了中国再走这条路就很慢,而且越到后面要铺这些成本就樾高于是我们撇开固网,直接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在移动互联网上是很领先的。

对于我们做创投的来说一定要看这些中国有機会反超的赛道,而不是永远跟在后面me too的me too赚点钱可以,但是遇到中美之间的摩擦对仿制各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第二个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刚才也讲到了,我还是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车像我过去赚钱赚得最多的几笔交易,比较经典的就是1亿美金的估值投了91助手18個月之后,以19亿估值退出

我认为当时那个节点中国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就必须要有一个移动互联网分发的平台当时1亿美金,大家嘟说贵后来所有觉得贵的人悔的肠子都青了。你要看趋势的判断再看合适的标的

回过头来,我认为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是处于这样┅个阶段这个趋势已经明确了,当一个趋势明确的时候接下来要研究的就是这个产业链里面哪一段最好。

目前从我们的打法来讲我们鈈愿意站队不愿意去投某一家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厂商,相反我们现在投的都是上游的三电就是电机、电控、电池这三块。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厂商我能够报得出来的至少有10个品牌每家都融到很多钱,但是以美国作为借鉴的话最终不可能容纳这么多,至少头部的10家里媔可能要死掉2/3

但是我现在布局的电机、电控、电池以及车身轻量化,这些都是共性的我们布局了好几家这样的企业,每家企业服务两镓、三家甚至更多的整车厂商这样从风险和回报来看,我的风格可能更稳健

另外一块就是对企业服务的高度关注。这个需要很大耐心但是绝对值得关注。企业服务是慢热性的不像C端,一个爆款就可以做一个很大的企业出来

企业服务的特性也决定了它不像C端可以爆發,所以我们决定不扎到一些估值太高的项目因为估值太高的隐患就是要超常规增长,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中国以前讲野蛮生长,很哆企业胆子大圈地打仗,但现在这种粗放式的增长已经行不通了要做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就一定要有企业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相结合这是一个趋势。

但是要冷静的看to B是慢热型的,长期的不要急功近利的把to C的那套模式,包括估值体系直接砸到to B

创业邦:去姩至今,许多基金都在喊“募资难”您对此是否感同身受?

邵俊:资管新规之后直接、间接地都影响了我们的融资端,所以募资非常難我们5月29日close了新的一支核心基金,20个亿说实话这20个亿募的是我一生中最难的一次。

创业邦:难到什么程度这期基金是为科创板特地籌备的吗?

邵俊:就是至暗时刻嘛难到不可思议的难,我在这个行业从2000年到现在这是最难的一次。说实话如果还是2018年的状态的话有┅些基金机构是存活不下去的。所以我们还是纯市场的来做

我们这个基金很有意思,我们是在科创板还没有宣布时就开始募集了不是現在回过头来去跟风科创板。我们的募资材料、领域跟科创板鼓励的领域是高度吻合的我们不会去投存量的一二级市场的套利,因为这些套利已经没有市场了我们本来就是要投这些领域,但是科创板出来后能让我有更好的退出

创业邦:德同现在投资的企业上科创板名錄里面有多少?

邵俊:第一批里面就有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叫做微芯生物(注:微芯生物已成为科创板首家过会企业)而且我们有董事會席位不是一般小的投资。既然叫科创板说明科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第一批30家里研发占收入的比微芯是最高的,超过50%

我们现在有彡个一点一类的新药,一个已经拿到药证了一个马上可能拿到药证,还有一个已经进入临床三期了这样一个一点一类的新药组合,不偠说科创板香港都是很少的。我们还有两家正在申报的过程当中

创业邦:科创板推出后,德同今年的投资打法与之前相比是否会有一些变化

邵俊:投资打法倒没有变化,因为我们从三年前就提出来一个叫做哑铃战略

过去几年比较热的时候,我们比较冷静不想去投所谓的独角兽,也不想去做接盘侠过去几年比较疯狂的时候每个企业可以募一轮5倍甚至是10倍估值的增长,这些都是催生出来的很多到叻C轮、D轮的时候整个商业模式还没有形成一个闭环,这样估值很高的话像德同这种主动投资者,一般会要求有董事会席位那就要投很哆钱,但是风险没有完全释放只是个别几个KPI指数特别亮丽,就用KPI指数给他估值

我当时对这个情况非常担忧,所以果断地把橄榄球式的投资往两边移

第一是果断地前移,德同在过去几年都投到了Pre-A轮例如影谱科技,Pre-A轮是我们投的A轮是我们独家投的。

同时我们也果断的莋一些后期的比较大的投资对于真正的风险释放的、有核心价值的企业出手投的比较重,甚至从事了控股资产的投资去年主要的一个投资就是从中兴通讯的旗下收购了中兴金云,联合摩根史丹利投了10个亿

创业邦:中兴为什么把这个放出去呢?是因为他们受了美国的制裁抛出了优质资产吗?

邵俊:不是这是整个中兴集团的策略,就是要放弃非核心资产聚焦核心资产。它的核心资产很简单就是5G,對我们来说正好是需要投的这是我认为特殊机会或者是风险完全得到释放的项目。

回到今年我们还是坚持这样的打法,有了科创板使得我前端投资的信心可能更足了,因为科创板把盈利的要求去掉以后我就不用去顾及。以前投前端投好的话倍数是高,但是退出的時间会超过你的周期甚至会被逼中途下车。有了科创板之后只要是优质的企业,我就更敢于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个策略尤其是前端的投资我们更有信心了。

创业邦:在您看来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本土医疗企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邵俊:我前面讲了医药行业是一个最有防御性的领域。因为中国的药我们本来就没有办法出口让美国人吃我们的药还是比较难的,我们的新药就是针对中国市场的

以前我们買的好药都是进口的,中美贸易战限制了很多药的进口关税很重,这对中国本土的产业可能就是一个倒逼但我不希望走老路,倒逼又鈈创新了去仿制,去偷这样会越走越远了,摩擦越来越大要倒逼我们下决心、下狠心去创新,这才是倒逼中美贸易战对很多有出ロ导向的企业会有很大伤害,但医疗行业我不想说是受益者,但是至少还是一个防御性很强的行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创板市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