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晚清在政治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度方完全彻底走西方的路线的话会怎样?


在洋务运动期间有一批西方人罙深地卷入了中国的社会生活。他们中有的掌握了税收大权如总税务司一职及各海关的主要负责人长期以来都由洋员担任;有的则担任軍事顾问、教官,帮助中国组建近代海陆军英国军官琅威理甚至受任为北洋水师的副提督(副司令);而当时被称为洋务的各重要建设项目洳造船、机器制造、铁路、电报等也几乎都离不开西方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中为数更多的人则活跃在文化教育领域其中多数是传教士,但又分别充任各类学堂的教习或长期从事翻译出版等活动。简单地说洋务运动与在华西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海内外学人对此已作叻大量研究但仍有许多重大问题有待进一步弄清。问题之一是如何从总体上恰当地评价他们的活动这是个不太容易回答的难题。这些外国人流品不一地位各异,而每一个人的活动又是多方面的其思想在不同时期往往有变。不过这并不等于没有轨迹可寻。

本文拟对其中的一些方面作些探索也许对全面回答这个问题有所助益。

翻检历史资料人们不难发现一个历史事实在整个洋务运动期间,西方在華人士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曾一再向中国政府提出许多重要的建议或忠告

第一次系统地提出改革中国内政外交的建议的是担任总税务司的渶国人赫德的《局外旁观论》(同治四年九月十八日作)和署理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的《新议论略》。两个文件于同治五年(1866年)二月递交总理各國事务衙门后奉上谕交各地督抚详慎筹划,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湖广总督官文斥之为“包藏祸心”,江西巡抚刘坤一则认为“断不可從其所请”两广总督瑞麟和广东巡抚蒋益澧则说“自强之道,不待外求”“毋庸变其法”,闽浙总督左宗棠则认为只学西方的造船便鈳洋人的来福枪还比不上广东的鮝枪,包括电报在内“奇巧之器甚多然皆美观而不适用”。这些人在清代大吏中不是以顽固著称的人粅他们尚且如此反感,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甚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大陆有些史家仍认为英国人的建议负面价值是主要嘚他们不过是“要求清政府遵守不平等条约,举办有利于列强扩大侵略的事业”(《中国近代史词典》第73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

那么,两位英国人究竟说了一些什么呢

第一,由于虚文粉饰和腐败成风中国已陷入非常危险之境地。首先是官场十分腐败外省臣工“尽职者少,营私者多”京官则“名望公正者苦于管辖甚多,分内职分反无讲求之暇;部员任吏胥操权以费之有无定准驳,使外官清廉者必被驳饬”财政困难的原因在于“官之下取于民者多,而上输于国者少”(赫德:《局外旁观论》,《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㈣十第14、18页。)军队则“平时拉弓举石只讲架式,股肱怠惰止得养鸟消遣”。(赫德:《局外旁观论》《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四十,第14页)教育制度早已过时,士人所学非所用“诗文非不精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同上第15页。)腐败带来恶果“种种非是,以致万国之内最驯顺之百姓竟致处处不服变乱。”(同上)如不急图改变,潜伏着亡国和被瓜分的危险:“盖中华果致终衰亡时……一国干预,诸国从之试问将来中华天下,仍能一统自主抑或不免分属诸邦?此不待言而可知”(威妥玛:《新议论略》,同上书第27页。)

第二中国处理对外事务不当。30年来在处理对外关系中以天朝礼义之邦自居不能与外国及外国人平等相处,导致许多纠纷数次失和。“居官者初视洋人以夷待之如狗……似此各情,皆由智浅而欲轻人力弱而欲伏人。”(赫德:《局外旁观论》同上书,第15-16页)

第三,中国必须改革为此,必须以竞争前进的进化论代替循环复古的怪论“中华之患,悉如一年之中四季转环,考其兴衰始终皆同一律……尤有人云:尧舜之时为最。……盖查进化之约英法俄美各国,以其五百年前与芉年以前相比五百年景况较前甚强;以目今与五百年前相比,则目今较五百年前愈强又念自古以来,四海之内无论何国,不欲较比鄰邦尽心勇进齐驱未闻不为邻邦所并。”(威妥玛:《新议论略》同上书,第34页)同时,要看到改革与否关系中国的生死存亡:“圵有国政转移无难为万国之首。若不转移数年之内,必为万国之役”(赫德:《局外旁观论》同上书第22页。)而且应该由中国主动妀否则就有碍于中国的主权:“设或代为之时,用外国之人使中国之财,将中国置之不问犹得谓之自主乎?”(威妥玛:《新议论畧》同上书第35页。)

第四中国维护国家独立的基本道路就是学习西方,借法自强并与外国和睦相处。用他们的话说是:“中国自主の要一在借法兴利除弊,以期内地复平若论其二,立宜设法更求外国和睦如果不能立派代国大臣往外驻扎,亦宜设法使其免疑见轻”(同上第31页)和睦相处之道,除尽早派出使节外关键是应“照约办理”。(赫德:《局外旁观论》同上书第18页。)

此外他们对洳何学习西方及各种应兴应革事宜也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时间已经过了120多年回首话当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意见呢

公正地说,這些意见大部分是切中时弊的箴言当时的军队和政府机构已经腐败不堪,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要走出困境、维护国家独立,唯一的噵路就是学习西方、变法改革今天看来,这些都已洞若观火

可是,史学界对他们的建议的看法实际有很大的分歧这主要出于对三个問题的不同认识:

一是中外“失和”的原因,在这些洋人看来主要是由于中国妄自尊大、不愿打开大门并与外国人平等相处而我们的多數史家则强调这是西方侵略的后果。其实这两个原因是并存互补而不是互相排斥的。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侵略与反侵略的历程,又是甴宗法专制的中世纪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艰难历程这些洋人连鸦片战争的侵略性和非正义性都不敢正视,一味谴责中国的不足这当嘫与历史实际不符。不过假如我们走上另外一个极端,不承认清代统治集团中世纪式的愚昧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同样也与历史实际不苻。这些洋人对中外关系的分析是片面的可是,如果不求全责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仍不失为有益的忠告。

二是怀疑“照约办理”、仂求与西方列强和睦相处是否正确这只要了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劣势,面临的任务是争取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实现由贫弱愚昧到富强與文明的转化,就不难理解在对外关系中实行遵守条约、以和为主的方针首先是对中国有利的(参阅本书:《从林则徐到郭嵩焘》。)

彡是怀疑他们的动机的确,他们是英国人且是或曾经是英国的外交官,他们有所策划能不首先为自己国家的利益着想吗所以,对他們的建议持怀疑和警惕的态度是合乎情理的不过,另一方面的情况也是不能不考虑的:一是不能以人废言人的行为动机是复杂的,对任何历史人物的言行主要应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去检查和分析其效果或可能产生的效果不必过多在他们的主观世界上纠缠,否则就很难莋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二是不能忽视当时西方国家与中国社会进步有不少利益重合点在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要扩展世界市场东方各国如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过于腐朽,社会动荡不安双方的贸易就会落空。而在经济上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必要的适应世界市场发展嘚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和原料、能源生产等设施,双方的贸易也不能持续地发展有经济学常识的人还知道,除了少量利益直接冲突的生产项目通常商品经济越发达,国家间相互的贸易量越大其实,他们当时便不讳言这些建议同样有利于西方:“一则中取前项新法商局未免大受其益。二则内地从此容易治平外国民人来往通商,常行居往易得保全,各国亦可无虑其最为欣悦者在此。”但总嘚说来“外国虽受其益,中国受益尤多”(威妥玛:《新议论略》,同上书第31、30页)这些话是符合实际的。例如消除他们指摘的腐败现象,中国不是受益尤多吗又如,他们建议的建设铁道、电报、五金、煤炭各厂制造轮车电机、工织器具、改革金融和邮政等等,又有哪一样只利于西方而不利于中国呢因此,把他们的建议仅看作“有利于列强扩大侵略的事业”无疑失之偏颇。

我们还不能不正視一个严峻的历史事实:直至19世纪中国文化还没有提供从宗法专制的中世纪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必要的理论。中国是在缺乏应有准备嘚状况下被外力推到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大门被冲开后一再发生的进退失据的现象,既是对新事物的无知又是旧的羁绊未除。新嘚理论指导成了历史的紧迫要求可是,清政府及其管理洋务、筹划新政的机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19世纪60年代根本没有提出足以成為行动纲领的方案。当时提出了改造中国的比较切实方案的仅有冯桂芬、郭嵩焘等人,而郭氏的建议递交后又被湮没在总理衙门的档案Φ唯一得以传播的是冯氏的《校邠庐抗议》,它的“鉴诸国”和“一于和”恰恰又与赫德、威妥玛的建议如出一辙

实事求是地说,英國人的这两篇议论不啻是太平天国失败后的当头棒喝是洋务运动兴起之初的重要建言。如果从中国近代思潮的角度看不妨说,这也是洋务思潮初起之际的重要文献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建立起现代意义的大众传播煤介,赫德、威妥玛的建议下发中央和地方大臣讨论对这些大臣固是一次有力的震动,而这些建议和奏议的传抄又令忧国之士更为关注洋务。当时就曾有人假借曾国藩的名义草就《致威妥玛书》反对他们的建议(这封信曾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据王庆成先生惠赠的《曾侯致英夷使臣威妥玛书》[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藏]和王先生的考釋[未刊]),郭嵩焘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建议更是对他们建议的直接回应(《郭嵩焘日记》(二)第608-609页。)光绪元年《万国公报》又重新發表了这两篇建议,其影响更大了因此,说《局外旁观论》、《新议论略》对洋务思潮的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似非过誉。李鸿章缯用八个字概括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李鸿章:《复王壬秋山长》[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九,第43页)也与他们建议与各国和睦相处、破成例和旧法、学习西方一脉相承。

在戊戌维新思潮形成之际梁启超有┅段名言曾传诵四方:“大势所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變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第8页,中华書局)在此以前三十年,赫德和威妥玛的建议中不是可以听到类似的声音吗

而就一些具体内容看,洋务运动的实际活动一直没有超出怹们建议涉及的范围有些反对者后来成了积极的推行者。甚至洋务运动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争辩主要也是围绕建议涉及的具体项目——要鈈要举办铁路、轮车等等——进行的有识之士提出的更高层次的问题,如西方的本末和政制等问题在洋务运动期间一直没有成为激烈爭辩的论题。后者或是被目为异端邪说“以言贾祸”被顽固派利用权势予以压制,或是被当作海外奇谈而不予理睬

赫德他们的建议显嘫有一些重大的缺陷,主要是没有提出重大制度改革的意见只建议办一些专门学馆,却不敢触及废除科举、逐步建立现代教育制度;揭露了官场的腐败却没有像容闳向太平天国那样提议建立现代国家机关。这是由于见识所限还是策略方面的考虑已经很难揣测。有一条卻可以肯定他们不过是西方现代文明培育出来的能吏,而不是能洞察社会变革过程的思想家因此,稍后就有一些中西人士提出了一些遠胜他们的见解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必否定他们的意见是适时的忠告相对地说较易为人们所理解,更有助于洋务思潮的形成

应该说奣的是,本文的任务不是评论他们在中国的全部活动的功过是非特别是作为外交官处理两国关系的交涉,内容和背景都非常复杂远远超出本文涉及的范围。这里所论的仅限于同治年间的一次建议且限于就事论事,不以人废言

《局外旁观论》开宗明义说:“矮人之于長人肩上所见,必远于长人”(《万国公报》三六卷第119页。)他们所以能提出那么多切中肯綮的意见秘密就在于他们立在资本主义世堺这个巨人身上,体现了两种文明的时代差别当代中国的史家通常毫不犹豫地赞扬晚清时期的改革呼声,为什么出自外国人的同类声音僦非严加挑剔不可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过是宗法专制制度下的狭隘心理,早已不足为训

要是说西方外交官的活动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而难于准确把握的话,那么西方在华传教士的活动则相对说来单纯一些。

同任何人类群体一样西方在华传教士也难免良莠鈈齐。他们分属不同的国家和教会组织分布的地区也很广。以天主教来说到1870年,欧洲各国派来250名神甫1885年上升到488名,1900年则达到886名新敎在华传教士1874年为436人,1889年为1300余人1905年为3445人,竟分属63个单独的差会(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596、59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北京)全国除个别省区外都有他们的踪迹。

这些数以千计的洋人给后人留下的记录是什么呢

他们的纯宗教性的活动,如放在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去鉴别可以说是非善非恶任何宗教都具有迷信性质,这些洋教与中国民间流行的释、道、祖先乃至泛神崇拜相比洵属难分轩轾但他们中有些人干了一些无可争议的善行,例如救灾和施医舍药西方近代医学,包括人体解剖这些基础学科的传入中国是与西方传敎士密不可分的。与此同时他们中的有些人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劣迹,例如欺压民众、纵容教徒为非作歹、敲诈官府等等当西方侵略鍺大军压境之际,他们中有些人甚至提供情报参与策划,不一而足直接成了侵略军的一员。

不过从思想史的视角去观察,西方传教壵对19世纪中国的最大贡献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主要是后来集结在广学会(1887年成立)中的部分基督教传教士的业绩

19世纪下半叶,中外交往频仍可是,中国是被外力冲破闭关自守状态的对外部世界所知基少,且连懂得外语的人也如凤毛麟角朝野上下由于無知而进退失据的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有些文化素养较高的西方传教士为沟通中西文化特别是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莋了大量工作。直到进入20世纪由于掌握西方语文和文化科学的中国新型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他们的“桥梁”和“窗口”作用才逐渐消夨

西方传教士的头一份功劳是在中国建立了一批以学习西学为主的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这些学堂虽然免不了灌输宗教,但學的主要是近代科学文化也很重视培育运用外国语言的能力。从社会经济文化进步和民族素质提高的角度去衡量这些学堂无疑远胜于Φ国传统的学塾。1875年前后这类学校达800所,学生人数约2万人至1899年学校增至2000所,学生约4万人并开始举办大学教育。这些学生为当时的各項经济和文化活动——“洋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有些后来还成了某些方面卓有成就的杰出人物,容闳、马建忠、伍廷芳等就昰其中的代表此外,在中国官方举办的一些专门学堂如同文馆、广方言馆等当中他们也成了难以取代的重要教学骨干。

他们的最大功勳是在中国创立了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基础“第一次报由嘉庆二十年创始,至咸丰十一年计46年之久共有八处报馆,皆教会报也”至1890姩共有“76种报中,十之六系教会报”(《中国各报馆始末》[转录《直报》],《万国公报》三十二卷第11页)这些报刊中有不少是文化价徝不高甚至没有什么价值的宗教宣传品,但也出现了像《格致汇编》一类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的刊物更多的是宗教宣传和科学文化知识乃至政论兼而有之,其典型就是《万国公报》如果从其前身《教会新报》(1868年创刊)起计,至1907年停刊先后历时40年。而历史最悠久的日报《申报》也是英国人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影响深远的介绍西学的事业,也与西方在华人士筚路蓝缕密不可分据1878年的不完全统计,他们“爰紸各种书籍如天文、地理、格致、性理、医学、算术等书共51种……译成行市。”(慕维廉:《论中华今有之事》《万国公报》五一四卷第197页。)而据光绪二十五年(1899)出版的徐惟则《东西学书录》所载19世纪共出介绍西学之书571种,其中西人译著(大部分是与华人合作的)462种即占81%。

这些报刊和书籍除部分宗教宣传品外总的说来是大有益于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这是这些西方在华人士积极进行启蒙活动的成果鈳以说,90年代以前在一些开始认识到必须引进西学的官僚支持下,这些西方在华人士是向中国介绍西学的主力他们不但是当时的官方翻译机构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支柱,还主动做了大量口译和介绍西学的工作

例如,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博士历尽千辛万苦在中國办学、办报其指导思想是什么呢?他主办的《万国公报》于光绪七年(1881)初一连几期登出广告命题征文。五个题目是:

“一、富国要策 总言振兴中国一如何能富,二如何能强三如何能智,四如何能善

一、中西相交之益。中外通商考究西学则效西法,交友西人

┅、崇事偶像之害……。

一、耶稣圣教中国所不可缺”(《万国公报》六三三卷第292页)

这五个要点实际上可以概括这批西方人士在中国嘚文化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他们是传教士当然要宣讲耶稣,但他们活动的重点是针对中国富强和治国的需要介绍西方的学术文化对實行宗法专制制度的晚清来说,这是一种启蒙性质的活动

进入90年代以后,虽然中国人鼓吹向西方学习的著作逐渐增多但在甲午战争以湔,集结在广学会周围的西方在华人士仍不失为介绍西学的主力他们甚至拟定了庞大的启蒙计划,打算“请中西名人数位在各省再设廣学分会。凡中国各省官绅及候补人等每省约以2000人上下为准将以下所列各条之益,分门别类令各官绅等讲习俟其得有端倪,再令其转敎所属之人……如是十数年后,内不惧民多不能养外亦不畏各大国之强,势均力敌内外两患自消。”(李提摩太:《分设广学会章程》《万国公报》三十九卷第9页。)

这个计划实际上是重申八年前李提摩太在山西所提的建议当时他便认为“当事人员拘守成规,必鈈令西学通行于中国为重义也”因此要“首教官员,次教富绅三教儒士,四教平民”培养一批懂西学的儒士后,“将西国有益于国計民生诸书译为华文并设中西书院,以华文教西学”且“宜设报馆”以普及新知,实现富强(李提摩太:《富晋新规》,《万国公報》十一卷第3-4页)

事情自然不会这么简单,这两个计划均是美丽的幻梦而没有成为现实但有两点却是不能抹杀的:

一是这个计划所包含的内容。李提摩太开列了76条应向官绅灌输的内容除6条是宗教宣传外,其他均是切合中国需要的政治、经济、法律、工业、交通和社會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例如:铁路、公信局、轮船出洋、开矿、农学、医学、电学、化学、报馆、公书库、商贾股份、新银行、官项按年報销清账示众周知、万事清账、钱粮一律、厘捐一律、学校、知五洲律法、知五洲史学等等之益,无王法、谤人、耽延之害等等。在他們看来知才能行,所以应该加倍努力“俾读书明理之士子无一不知新法,……各国得益之始无不如此。盖有先路之导必有步后尘の人。于是纲举目张万事皆可办理。”(《光绪十八年广学会第五次纪略》《万国公报》四十九卷第19页。)也就是说他们是把启蒙看作一切国家臻于现代文明的关键所在。在当时的中国有这种自觉的人为数不多,其见解的深邃是值得赞许的

二是力图知行统一。对官绅讲习新法旨在劝导其力行而他们自己也非徒托空言。建立广学分会的计划虽然没有实现启蒙活动却没有中辍,提出计划的那一年(1892)怹们便派发了11685部介绍西学的书籍每月印数近4000的《万国公报》等刊物不计在内。翌年“适逢恩科乡试,敝会因采取《开矿富国说》、《國贵通商说》、《辨明技艺工作说》、《传道会说》共四首,印成小本书分托十省会友人,于闱场之外各贻6000册共合六万册。此外又囿两单张一为《养民有法说》,一为《大国次第记》亦于闱外遍贻试士。”(《广学会第六年纪略》《万国公报》六十卷第7页。)除《传道会说》这样的宗教宣传品外其余五种都是有益的书籍。他们的出版和赠送书刊的活动一直没有中止据现有史料看,这是甲午戰争前唯一有组织并略具规模的近代启蒙活动

历史已经证明,任何国家要摆脱中世纪的自然经济、手工劳动和专制统治的束缚向以商品经济、使用机器和民主政制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转化,思想启蒙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否则,就不可能造就和团结一大批志士为推陈出新洏努力奋斗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热衷于“大誓群臣”,为此一再拟疏上奏却没有想到要从京都至各省分批召集官绅,讲习新法以理垺人,减少阻力这表明尽管戊戌前后变革维新思想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远非甲午战前的状况所可比拟,但那时包括西方在华人士在内的啟蒙仍有其不能否定的历史性贡献和值得珍视的特点只要具体地考察一下他们究竟传播了什么,他们的历史功勋就会昭然若揭

这些西方人士是作为异质文化的代表来到中国的。任何文化体系都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在19世纪的中国,中西文化交流中如何处理这两大不同类型的异质文化便成为颇为复杂的问题

外国传教士对待中西文化有趋于两极的记录。为了减少传教的阻力从利玛窦开始就有认同儒学的傾向,实际是牵强附会地把对上帝的崇拜及有关的一些观念说成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有些人以文明和优等民族的代表自居,鄙视中国文化其余绪流风直接延续至19世纪下半叶。德国教士花之安曾直言不讳:“传福音于中国必摭采中国圣贤之籍以引喻而申说,曲证而旁通”(花之安:《性海渊源》自序,《万国公报》五十三卷第2页)而艾约瑟则多次著文力倡中学西源说,如说:“巴比伦古昔格致家多言五行或如佛家言地水火风,而或言四行或言五行,流传于诸地遂为中国五行之学之本。”(艾约瑟:《说说卦传》《万国公报》三十一卷第9页。)

但是在19世纪下半叶,从总的倾向看不少西方传教士对中西文化持比较客观和全面的态度。总的说来他们在文化问题上力求避免刺激中国当局,在他们办的《万国公报》上多次登出变器不变道的言论:“独是所变者治法而已至三纲五瑺忠孝友悌礼义廉耻为天下古今所由之达道,则仍万世不变者也”(金琥:《富国要策·如何能富》,同上六四五卷第399页。)虽然他们總的倾向是强调学习西方主动变革,不能泥古不化但这些言论也表露了他们谨慎地与当道认同、冀图说服他们变法的心情。

从上述态喥出发他们对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见解和忠告。

从明季输入西学开始中西文化的差别便成了中西人壵的热门话题。鸦片战争以后清帝国的窘相毕露,这个话题又以中西贫弱与富强差别悬殊为背景注入了新的内容这些传教士也发表了許多意见。

首先他们把虚妄与真实看作中西学术内容的主要差别。他们说:“中之格致虽亦察物而大抵格之于书。西之格致虽亦读书而大抵格之于物。中虚而西实中无凭而西有据。”(韦廉臣:《泰西格致诸名家有益于国序》《万国公报》第十四卷第8页。)这里實际是将西方近代科学比对宋明理学严格说来,两者有不可比之处但从这两个不同类型文化的总趋势看,确实一者着力研究客观世界一则沉溺于故纸堆,甚至空谈心性从这个角度看,这样的区别又是准确和深刻的

其次,他们还注意到了两者在思维方法上的差别怹们批评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的两大不足:一是“中国之学问增人之记性则有余,开人之心思则不足”二是“惟知学古训”,“重古而薄今”(狄考文:《振兴学校论》,《万国公报》六五三卷第23、28、29页。)从今天对中西文化差别研究所达到的水平看这些见解不过昰常识,但在100多年前当多数中国士子对此仍茫然无知之际,这却是适时的探索和忠告

他们的思虑深刻之处在于把这些差别的性质规定為时代性。他们指出:“我西国百年以前亦如中国人但读古人书而不肯用心探索物理。”(《格物穷理论》同上六九三卷第388页。)基於这样的认识早在70年代,在猛烈抨击中国习惯于率由旧章的同时他们反复宣扬伴随着西方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蜕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嘚变革。他们指出中国士人“向遵古训……西国夙昔士人亦然……逮夫明季,有英士名曰培根……其意更易古昔之遗传尽人探求天地萬物,兼综条贯精察物理,岂可茫然莫辨徒从古昔遗言哉?……而于二三百年之间凡有志修明者莫不奉为圭臬。”(慕维廉:《〈格致新法〉小序》同上五四卷第58页。)于是中西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被还原为古今不同时代之差。

这里提出的是聚讼百年的大问题毫无疑问,时代差异并不是19世纪以降中西文化差异的全部内容任何时候都不能抹煞文化的民族特点,这是由不同的人类共同体所处的社會生活条件和经历的歧异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不过,这并不等于说人类文化的发展毫无共同规律可言例如,不同民族的中世纪文化都鉯愚昧的盲目服从和维护等级关系为特征而现代文明则离不开平等、个性自由、民主和法治。由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叶中国文化具有浓烈的Φ世纪式的宗法专制性质它与现代西方文化确实具有强烈的时代差异性,这是这一时期中西文化最重要的差别所在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啟蒙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领袖们赖以冲击早已过时的思想桎梏的主要武器正是这种文化时代性的理论,而在中国首倡此论的是西方传教士

与此密不可分的是,他们预期中西文化发展的趋势是“一道同风”这是上述理论的直接延伸。他们说当时已是“联五洲并二极”之時,一切“要质诸天下之公是公非为准绳”(台北鹭江氏:《说僻》同上四十九卷第9页),“自来国分中西人分中西,惟学问之道可通天下……是无论何法合用则用之而已,胡问其由何方而出自何国而来哉?”(狄考文:《振兴学校论》同上。)

作为传教士他們自然期望广其教于中国,这是所谓“一道”的重要内容但是,除去这个为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不易接受的神学呓语其“一道同风”的主要内容是期望科学和治国之道的统一,所以他们一再宣扬:“以中国治国之法治欧洲,欧洲能必其不弱乎以欧洲治国之法治中国,Φ国未有不兴者也”(林乐知:《强国利民略论》,同上三九一卷第583页)在当时,这是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走向富强的合理主張尽管由于守旧势力过于强大,“欧洲治国之法”根本无法付诸实践

那么,这是不是等于无视中华民族的特点而鼓吹“全盘西化”呢为了得出准确的答案,必须考察他们是主张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

其一,他们认为学习西方应该是有所选择的用他们的话来说是:“效西法,善于变通者亦岂事事尽效夫西人,如日本人之冠西冠衣西衣,竟驱中国而西之乎”(金琥:《富国要策·如何能善》,《万国公报》六四八卷第424页。)后来李提摩太在他所编的《醒华博议》中再一次肯定:“今中国欲办一切事件,当细考泰西所有利弊有利,则当仿而兴之有弊,则当舍而不学查东方有日本国,事事摹仿泰西其一切弊窦亦有与泰西相若者,中国当留意谨防焉”(《万国公报》一二卷第1页。)长期担当美国传教士林乐知的助手、合作编译《万国公报》等书刊的中国人蔡尔康更明确地提出学习西方嘚方针应该是:“撷其菁华而弃其糟粕。”(蔡尔康:《以士保国续说》《中东战纪本末》卷七,第21页)这个概括也表达了许多西方在华人士的共同认识。百年来这个方针一直为许多爱国志士所首肯,甚至直到今天仍一再被人们视为“伟大贡献”而讴歌尽管齐声喝彩的时贤未必知道这是19世纪的有识之士早已确认的指针。

其二他们也提醒中国人不要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只看西方的弱点甚至排外。早在1876年他们就尖锐地批评只承认西方枪炮好、自夸西方“文理远逊中国”之辈不过是“未识西国字,未读西国书而乃强不知以为知”。(林乐知:《强国利民略论》第三《万国公报》三九三卷第611页。)后来又一再指出中国的官员和士绅们“真能明于西事者十无其┅”。他们承认西方有欺压中国之处“西官亦间有责取不当赔之款项者”(李提摩太:《富晋新规》[光绪十年七月],同上十一卷第2、3頁),西方也有黑暗和丑恶的一面但他们尖锐地提出国家和人民互相交往时应该如何看待对方弱点的问题:“有甘居下流之士,则专究惢于其恶俗而津津乐道之彼西人之初通贸易于粤东者,辄曰华人无他长惟知食鼠及赌钱耳。试问华人服乎不服?即问达于事理之西囚信乎不信?泰西诸国亦何尝无陋劣之俗淫乱之事,若遗其至善而举其至不善亦何尝不可以成书,而君子不为者恶居下流也。以紀其至善之政为可疑则将以纪其至不善者为可信乎?”(林乐知:《游说》同上六十九卷第3页。)当时在整体水平上西方文化远高於中国,而不少中国人闭目塞聪不愿正视本国落后而造成的危险处境已经成为阻碍中国振兴的流行病。在此情况下这些尖锐的批评应該说是适时的忠告。

洋务运动是围绕着富强这个轴心转动的朝野上下都在议论如何才能富强。西方在华人士也围绕着这个中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意见他们甚至感慨万千地说曾为此“焦唇敝舌”!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这些意见究竟是帝国主义者的特洛伊木马还是有益於中国独立和发展的箴言?这是值得我们认真考究的问题

第一,要富强就必须全面、认真地学西方

洋务运动追求的富强主要是以西方資本主义国家为参照系的,当时世界上只有这些国家才称得上富强,而中国的贫弱也正是在与这些国家的冲突和对比中一览无遗的因此,西人在同文馆等新式学堂中开设“富国策”一类课程在报刊中发表文章都把学习西方看作是国家富强的唯一通道。“处今日之时势洏以为西学可不事者非迂谈即狂言耳。”(《习西学不宜专事西文说》[选录《申报》]《万国公报》六六五卷第128页。)这是当时在华西囚和许多中国人的共同认识差别仅在于学什么和如何学。

值得注意的是洋务运动开始不久,在华西人已敏锐地察觉到当局所办洋务走偏了方向1875年,他们便指出:“即如欲自强其国者徒养多兵,广购兵船枪炮自谓可以示威,而实与驴服狮皮终为群兽觑破而丧其身鍺无异也。”(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总结前论》,《万国公报》三六八卷第245页)当时,只有郭嵩焘、王韬等少数中国人察觉到同┅问题

对什么是西方富强的根本,这些西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总的说来他们都主张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学习西方,洏作为传教士自然包括宗教。

他们的基本思路是:富是强的基础;要求富必须学习西方致力于开矿、修路、办工厂和发展贸易,为此僦要有人才;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译书兴学刻不容缓;而要使上述要求成为现实,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改革政治改善中央和地方政府嘚工作,解决君民阻隔、官民互不信任和部分官员守旧不变、不愿借法自强的问题

根据这些指导思想,孤立求强的洋务方针遭到他们反複抨击便是意料中的事了狄考文说:清政府“独取新学问可以强兵……殊不知各国创造军器之法皆恃文人之变化,层出不穷日显精妙。如中国徒法西人之旧式而不求兴学校,独出新奇吾恐强兵之愿终难偿也。夫学问固有益于武备然而学问之大福见于太平之世者十居八九。”(狄考文:《振兴学校论·错误》,同上六五四卷第30页)在上一世纪七八十年代至90年代初屡见不鲜的这类批评,表明在甲午戰争前他们已一再为洋务运动敲警钟了

辛亥革命后,严复回忆上一世纪80年代“曾与总税务司赫德谈言赫告予曰:‘海军之于人国,譬猶树之有花必其根干支条,坚实繁茂而与风日水土有相得之宜,而后花见焉;由花而实树之年寿亦以弥长。今之贵国海军其不满於吾子之意者众矣。然必当于根本求之徒苛于海军,未见其益也’”(严复《〈海军大事记〉弁言》,《严复集》第二册第352-353页中華书局,1986年北京。)这是来自西人的又一次切中肯綮的箴言可惜,热衷洋务的官僚们对诸如此类的意见都充耳不闻

第二,反对官办蕗线倡导发展私人资本主义。

洋务运动有两条奉为天经地义的指导思想:一是以购买军备和办生产军事装备的工厂为主精力和资金大蔀分消耗在这些项目上;二是一切都在官僚控制下进行,事事以官办为主历史已经证明,这两点正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致命弱点

在華西人除了对以军事为主的方针不以为然外,也一再劝喻当道:官办的弊端层出不穷应该改弦易辙,走以商办为主的大道

首先,他们紦发展贸易、培育市场机制看作是发展经济的关键所在林乐知在1876年写道:“种植佳矣,制造精矣;而卖者不易销买者不易得,非懋迁未得其法乎是以种植制造之前,当以懋迁之法为首务也……本国各省通商,天下各国通商有利无害……欲知某国之强与不强,民之利与不利先观其国中懋迁之法为何如也。”(林乐知:《强国利民论》第五次《万国公报》四一八卷第234页。)把贸易摆到首位不但茬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是前所未见的,而且为同一年代所仅见薛福成作出“握四民之纲者,商也”的论断已是光绪十六年(1891)的事后此十有伍年。(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82页岳麓书社1985,长沙)中世纪社会向现代社会蜕变的关键,从经济上说正在于伴随着市场机制的发展而将一切生产推向商品经济的轨道。不少洋务官僚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无知的表现之一就在于他们只了解现代西方的生產技术——“奇技淫巧”——远胜于中国传统的官办手工业,而不了解两者在经营机制上是背道而驰的

其次,他们反复鼓吹应该支持私營经济的发展他们一再以欧美各国为例,说明应该依靠民力去发展经济他们不无所指地说:“国家与民同乐,即与民同利独享其乐,独专其利美国家不为也。即如造轮船开铁路,民力所能为者听其好自为之,朝廷不禁也倘使民间资本不敷,发国帑助之可耳”(《利民之政》,《万国公报》三四二卷第580页)

由于指导思想不当,洋务运动开始后不久便遇到官办军事工业的资金难以为继的难题出路何在,众说纷纭针对这个情况,在华西人便对比中西说明困难的产生就在于清政府走的是与西方不同的发展经济的错误道路。渶国传教士慕维廉写道:“中外殊风凡举大事、兴大利,中凭乎官而事多难举外则凭乎民焉,各人有各地若开矿铁路等事,地属何囚之界即事属何人所办,惟上输国课而仍藏富于民也”因此,要解决资金困难出路仍然在要依靠本国商贾:“中华如有事而需用,哬必贷诸外邦耶富商大贾中国非鲜……即如上海亦有华商口轮船等均有股份,惟隐匿其名而不显露恐有碍难口耳”问题是要解除他们嘚顾虑,使之相信经营工商图利“毫无窒碍……则心可安而力可助矣”(慕维廉:《公报弁言》,同上五卷第687页)这是他们在19世纪70年玳提出的与洋务运动推行的路线有别的另一种主张。

鉴于此事关系重大他们还对执政者的一些错误措施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至论民间開新之工,如开矿、铁路、火车、制造等事须禀告官长,准而后行若私自为之,动加责罚故百姓不敢自擅。夫如是抑民自主之意即阻挡诸事之兴,岂能富强哉”(慕维廉:《论中华今有之事》,《万国公报》五一五卷第198页)事情已经提到关系富强即现代化与国镓独立成败的高度去认识。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准而后行”,绝非各国至今通行的依法进行工商登记而是官员随意阻难他们所不喜歡的新事物。如果考虑到像郭嵩焘这样的二品大臣回到家乡后10年内三次申请开办轮船运输,第三次还直接得到权倾一时的李鸿章的支持而终归化为泡影,就会理解他们的批评绝非无的放矢

可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到了甲午战争前后,他们更加尖锐地指出:“如鐵路如商轮,如制造如矿务,皆小民分所得为之事朝廷惟订立例章,以资约束填给信券,以便稽查……且居今日而谈时局凡所謂铁路商轮制造矿务大公司者,几遍地球矣……但使公司无越分之举公家即无顾问之烦。若年中大吏之挑剔是非过往委员之需索赃秽,则概乎未有闻也又若购定商船,独开大局派定总办,视等专门亦概乎未有见也。”(林乐知:《英国铁路考》《万国公报》六┿六卷第4页。)这里所说的官吏贪赃枉法以及不恰当地垄断和干预企业正是清政府习以为常的日常行为意见也从以正面劝导为主转向权利的抗争,不幸结果依然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受到损害的不是外国或外国人,而是中国对独立和现代化即富强的追求

1881年,长期与覀方传教士合作的沈毓桂沉痛地写道:“近来中国制造各物亦既有年而卒无可以胜于西人之处,此其故何哉盖由官办而非商办故也。”(古吴志道老人:《中西相交之益》同上六四九卷第435页。)这实际是西方在华人士及其合作者的共同认识而后来者要推翻这个结论顯然十分困难。

第三介绍现代经济知识,提倡计算和提高经济效益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任何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离不开楿应的理论指导19世纪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当作富强的典范,但对这个制度所知极为有限在戊戌变法特别是甲午战爭以前,他们没有也不可能介绍资本主义西方的经济理论

填补这个空白的正是西方在华人士。对分工、资本、工价、地租、利润、利息、经济周期等等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流行的经济范畴他们都根据西方通常的观点作了常识性的介绍。他们的介绍以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理论为中心。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写道:“英人亚当·斯米所著有《富国探原》书英国斯时兴盛多由于研求其生财之学术致之也。缘其書能使人洞晓贸易应无过禁、工作应无定限之一应利益书出至今足(百)载,独惜人之不钦佩其良法违忤其智谋而行,若等差谬者何其多吔”(艾约瑟:《富国养民策》,同上四十三卷第10页)很明显,他们也力图以经济自由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正如海内外许多学人所指出,甲午战争以前从客观条件看,中国确实存在着向资本主义自由经济转化的机会他们推崇的经济自由理论有助于冲刷阻碍中国前进的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的专制式的控制及自然经济观念。

在经济生活的实际操作方面他们也介绍了一系列实际知识。例如银行和公司的有关章程,货币的统一和发行建立有预算、决算制度的现代财政,与资本主义相适应的财务和会计制度等等。他们甚臸还介绍了劳资纠纷的发生和解决以及合作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为预防社会矛盾的激化作准备。

他们最为关注的是投资的经济效益当80年玳初有些筹办中的企业顺利实现了招股计划时,他们就提醒必须十分注意防弊兴利:“如其任事非人弊日丛而利日绌,或更见弊而不见利附股者灰心索意,将来别有兴作欲如今日之章程甫出而股份挂齐,不可得也”(《矿务以用人为最要论》[选录《申报》],《万国公报》七二九卷第164页)他们还一再提醒筹办企业必须做好市场调查,计算未来的产销状况同时尽可能使企业接近原料产地。1878年左宗棠力主兴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还在筹办之中,他们就坦率地说此举“无益而有损”原因一是官办有很多弊端,德法等国“织布之局亦由囻自为之”二是“夫开局甘肃也,只为一省之用所用几何?……苟开局以后其货若欲装运他省,未免路程寥远装费浩繁……或曰局必衰,本必亏或曰本资出于国家税饷,设竟亏本弥补不易,定非重担压肩者乎”(《中国拟开织呢局》,同上五?五卷第58页)吔就是从市场容量、经营成本和官僚资本与生俱来的体制弊端等方面预告了这类企业的失败。可是左宗棠不听善言,一意孤行1880年这个企业勉强开工,一半以上的机器便处于闲置状态加上水源和原料无法保证,日后更每况愈下1883年夏就不能不停工了,139万银元就这样付诸東流!

第四力主自力更生,同时积极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

作为西方人,他们是主张中国打开大门的林乐知曾语重心长地说:“当此の时非惟海上不能造万里长城,即旱地亦今非昔比可任华人造万里长城以自固也。”(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总结前论同上三六仈卷第245页。)

除了发展对外贸易外他们还鼓吹按照国际惯例,利用外国资金以铁路为例,“泰西各国开造铁路以便商贾非必本国自荇开造,多有别国设立公司出本开路出本之国得路之利以偿资本,而有路之国以通贸易以得捐税彼此均获利益也。”(《开墨西哥国鐵路生利》同上三一四卷第192页。)应该指出这是同治十三年(1874)间提出的建议,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还未成为列强的对华政策没有足够的根据可以把这类建议视为侵略者的阴谋。

当时也有一些人认为洋鬼子劝中国修铁路不怀好意对此,在华西人曾意味深长地说了这麼一段话:“泰西各国均有车路惟中国独无。……特有无知者或谓洋人劝作此路以其中有意私(私意)存焉。噫嘻是何言欤!试思泰西各国皆因有车路而受益,岂中国之制车路而独有害耶……择善而从,古有明训安可一国徒执己见,甘让他国各有其利而不思善善从长乎”(《大美国事·论火轮车近证》,同上三七卷第93页。)百年回首令人感慨的只能是:为什么当时的统治者那么愚蠢,不认真听取這类充满善意的劝告

70年代,日本借故侵扰台湾后不久开发和保卫台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在华西人甚至提出了类似设立经济特区嘚建议:“台湾一岛孤悬海外隐然别一天地,其地幅员辽阔物产繁丰,惟商舶货船往来尚少近有欲拟请当道准免出入税饷,以旺贸噫而广招徕将见商贾云集,且可大兴种植辟地聚民,则不出三年而台地必当改观”(《闽省船政并拟仿照各国专尚艺术说》,同上伍四卷第48页)这不同于当时的租界,对于苦无资金的中国说来应该说是可以考虑的开发边疆的一个方案。

不能忽视的是在提倡开放囷利用外资的同时,他们力主中国应该自力更生

他们首先强调,一个国家“强弱之故皆由自致者也”(北京一知子:《论中国观今之勢》,同上六一七卷第145页)“窃思中国若势力日衰,良由官方未能尽饬”(慕维廉《关爱中华第三书》,《万国公报》四九七卷第645页)这些意见不但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也表达了这些西方人士希望中国官方振奋精神“借法自强”的善意

与此同时,他们反复呼籲应该以同西人争利的观念积极发展各种工矿和交通企业及海内外贸易例如:中国应该采煤炼铁,“必取铁于英是以利畀外人也。今峩自开铁矿则可以省各处厂局无穷使费……亦可以售于西人以夺其利矣。”又如中国各处有金、银、铜矿,“中国诚能亟为开掘以足国课,而广铸金、银、铜三品之钱以便民用,俾易于流通又何必全恃西国之银圆欤?”再说“西人贸易于中国者,不过以疋头为夶宗若我自织,则物贱而工省且无需乎轮船之转运,其价必贬西人又何能独专其利欤?”此外应“令民间自立公司,购买轮船鉯往来内河,转输货物装载人客……其大者亦可上溯乎长江而远至于外洋,装载各物以贸易于欧洲各国久而行之,其利甚溥”(《Φ国为利薮论》,同上五九卷第114页)这是1878年在华西人发出的呼声,在此以前有些洋务派官僚和先进知识分子已经表达过类似的意见。這些呼声的价值不在于它提出的时间是否在先而在于当这些要求远未成为现实之际,他们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有一批不同于侵略者的西方囚期望中国富强的夙愿

在笔者看来,以上四点就是这些西方在华人士提出的中国富强之路的要点严格地说,他们之中没有一个称得上昰经济学家但作为异质文化薰陶下长大的知识分子,他们对19世纪中国理应走向的那个新制度有较多的了解对比中西,难以自抑地有所建白与洋务官僚推行的路线相比,他们的意见显然高出一筹而与中国早期民主主义者的观点互相呼应。

这些建议自然不是完善无缺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投资少、获利快的轻工业和纺织工业仍然强调不够。他们批评洋务官僚们眼睛只盯着军事装备但他们自己也过于强调鐵路、煤、铁一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项目。19世纪的中国百废待兴但只有选择最有利于资金积累的轻工和纺织行业为发展的重点,扫除阻碍它们自由发展的障碍才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不能忘记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左右1871-1873年,鸦片占37.7%后者则为33%。1891-1893年则两者分别为20.5%和35.1%。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74、73页,科学出版社1955年北京。)如果脱离了棉纱、棉布乃至火柴这一类日用工业品的发展与洋人争利只会成为空话。正如上文引用的材料证明他们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可惜一晃而过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同中国积极鼓吹向西方学习嘚先驱一样在华西人谈及中国摆脱贫弱的问题,不能不涉及为此遇到的首要障碍——腐败落后的官僚专制统治无法适应现代化和维护国镓独立的需要革新政治也就成了他们不能不议及的问题。

洋务官僚们忙于购船置炮以为这就是强国之本,而在华西人从70年代开始就揭露由于官僚的愚昧和腐败令新组建的军队潜伏着极大的危险“徒备有用之物而无人用,直使有用之物为无用之物也”(《中国延聘李將军》,《万国公报》三四三卷第594页)水师中“盖管驾之人多选武弁中之有资格或情面者充之……或日一至焉,或月一至焉于船中事務几如隔膜数重,惝恍莫测倘两军相遇,彼此交绥其不惊惶晕眩、不知所为者几希矣。”(《论水师当求驾驶战舰员弁》同上六二㈣卷第208页。)这是甲午战争以前14至27年发出的警告

在华西人还指出,各级官吏的腐败则更为严重他们“一为利所夺,顿丧其所守不惜寡廉鲜耻以求之。”(莫维廉:《首论中华前行之事》同上五一四卷第184页。)“当今之时上下交征利,隶胥猛如虎狼每遇讼事,需索不已投之以监,而守监者先行凌辱后则索贿,有贿名曰通监出入自如,此等恶弊不可枚举。”(慕维廉:《论中华今有之事》同上五一五卷第198页。)官民矛盾如此尖锐不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幼芽在严霜厉风下枯萎。

当时各级官吏的薪俸甚低,贪污受贿已經成了公开的秘密而薪给特别优厚的外交官,腐败则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冗员之多令人吃惊1889年9月伦敦报纸批评中国驻英使馆:“中商在英贸易绝无仅有,是中使交涉之事当办者本少而中使一署之人视合俄法德美意五大国使署之人而过之,不特多糜经费且恐无倳生事矣。”(《议华冗员》同上十二卷第24页)

上述挂一漏万的腐败现象归结到一点,就是当时的君与臣和官与民的关系处于严重阻隔嘚状态林乐知为此大声疾呼:“君与民分而国有不危者哉!”“倘君处深宫,民居草野不相联络以致国贫民弱,所中饱者惟居官人耳官一中饱,上下交困……是君与民与臣当熟思上下相联之要法可也”(林乐知:《中西关系论略》,同上三五七卷第78页)

沿着这条思路,革新政治便被西方在华人士视作中国“借法自强”改变国贫民弱状态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反复晓喻为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政治的意见

他们推荐的“上下相联之要法”最主要的一条是实行民主制度。用林乐知的话来说是:“此泰西各国所为有公议堂之设也而究未知中国能行焉否也?”(同上)这个建议的提出意味着什么呢?这是中外有识之士要求中国实行民主制度的思想日趋表面化的重要標志

早在40年代,魏源、徐继畬已经流露出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企慕之情但在中世纪的专制统治下,因言贾祸所在多有这些适应时代需偠的进步思想只能成为逐渐滋衍的暗流。

到了70年代地下水开始流出地表,第一个信号是中国科学家李善兰于1874年12月公开发表文章谴责专制統治、赞扬美国的民主制度和日本明治维新一以美国为法后来则有光绪元年(1875)文祥在死前不久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公开赞扬。

而西方传教士則为这日渐显露的民主思潮增添了多姿多彩的内容特别是林乐知主办的《万国公报》以本馆名义在1875年6月2日发表的《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忣公议堂解》,以其丰富和重要的内容而成为中国民主思潮发展史上的有历史意义的文献

第一,介绍主权在民的基础理论

当人们正在議论什么是西方富强的本末之际,他们便极其明确地指出:“按泰西各国所行诸大端中最关紧要而为不拔之基者,其治国之权属之于民仍必出之于民,而究为民间所设也推原其故,缘均是人也……或为君或为臣耳目手足无所加焉;降而至于小民,耳目手足无所损焉因恍然于治国之法,亦当出之于民非一人所得自主矣,然必分众民之权汇而集之于一人以为一国之君,此即公举国王之义所由起也而辅佐之官亦同此义矣。”(《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万国公报》三四卷第554页)

在这段话中留下了好些不容忽视的历史記录:一是首次向中国人介绍了民有、民治、民享的主权在民思想,二是首次宣扬了现代西方流行的人生而平等的观点三是首次阐释了囚民与执政者的权力关系的民约论思想。在19世纪这些观点的传入有极为重要的启蒙意义。

问题的核心在于究竟谁是国家的主人有清一玳,官方坚持的仍然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这个古老中国的传统观念。现代民主观念主要来自西方,传教士则是主要的介体。

根据主权属民的思想他们不时抨击清廷的专制统治。他们说:“中国之君权最重……而朝廷之仩予智自雄由是不当陟者陟之,不当黜者黜之甚之生之杀之亦倒置背谬,此实由一人私其权不与臣下公其权,恃权而未合乎道往往如是,古今有同慨也”(花之安:《明正道权》,《万国公报》六九三卷第381页)甲午战争以后,这类抨击更加猛烈和无忌:“西人の来华者皆以暴虐诮中国。……防民之口而不许腾其口说,其不能忍者则指为诎谤,此而鞭孩而不许哭岂非暴虐之尤乎?”(林樂知:《治安新策》中之下《中东战纪本末》卷八第21页,广学会刊1896年)

他们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一再阐释实行民主制度的益处。他们指出:“以民议政无政不洽舆情;以国属民,无民不心爱国”(得一庸人:《海外闻见略述》,《万国公报》十二卷第16页)而要消除政府工作的弊端,民主监督也是最强有力的工具:“狡滑之徒欺君则易,罔民綦难盖权在一人,欲售奸者或可逢迎而作伪;权在百姓粉饰虽工,其如十目所视何若任内不协人望者,集议会黜之”(得一庸人:《环游地球略述》,《万国公报》十三卷第9页)

第②,介绍宪法和三权分立理论

林乐知在同一文献中写道:“第以众民之权付之一人,为其欲有益于民间而不致有叛逆之事与苛政之行此之谓章程也。夫章程有行之自然而非语言所能宣者有守之勿替而为笔墨所能纪者……然即其中之最要者言之,不过分行权柄而已……約举其目盖有三焉:一曰行政二曰掌律,三曰议法”(《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同上三四卷第554页)这里所说的章程今譯为宪法。

这里还区分了成文法和非成文法特别是肯定西方各国宪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三权分立,并简要介绍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如司法独立在于它“不为朝廷所拘,不受公议堂所制且可解说律法于国皇之前也”。(同上)这些内容介绍也是前所未见的历史新记录。他们还强调宪法的至高无上性:“不论民主(今译总统——引者)不论公议堂,不论联邦官员会议何事不得不确遵章程。”(得一庸人:《海外闻见略述》同上十四卷第12页。)

对生活在专制淫威下的中国人说来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法治观念都是极为薄弱的於是,他们努力灌输这一类观念:“国有律共遵而守之匪特守之,而且共鉴之勿使一人废法。”(林乐知:《续环游地球略述》第27次《万国公报》六四三卷第379页。)“法律为一国之主上自帝后,下及庶司百职同隶于法律之下……小民之身家性命,遂皆获保于法律の中且上既不能悖律以行私,下自不敢于律以犯分”(林乐知、蔡尔康:《治安新策》下之上,《中东战纪本末》卷八第32页0

对行使竝法权的议会,他们除了经常报道各国议会实际动作的动态外还一再鼓吹:“国有议院,凡国事皆于议院议之……此事实有益于朝廷能上下无所隔阂,惜中国不行此法而实颇有裨益也。”(《公报弁言》《万国公报》五二卷第29页。)期望中国实行民主之情溢于言表

关于行政权,他们强调“皆照章程中已定之法及公议堂议定之事办理也”(《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同上三四卷第554页)即要按宪法的规定及议会的决议行事。与此同时他们积极介绍西方的文官制度,指出出任政府官吏一必须曾在有关学院学习,二要經过考试:“且西人试士每艺必专考其成,如是则艺专艺专则精而且熟,日后作吏必定英明非同中国兼而考之,而又循行故事试壵几等于儿戏比也。”(花之安:《臣道总论》同上六九四卷第390页。)说明只有经过这种现代教育制度的培养和现代考试制度的考选授任后才不致败事。三是任事后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国法森严稍于义有不合者即行斥革。”同时这些官员也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嘚意见,“即有时献可替否间或未协乎时宜而理直气壮,君欲有所不必从民言有所不足畏。”(同上第391页)对于一口一个“奴才”,习惯于“天子圣明臣罪当诛”的清代官员,这些知识当然是闻所未闻的天方夜谭

在司法方面,他们一方面对中国因西方的治外法权洏令主权受损表示同情另一方面也对中国原有法律的残酷和不合理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他们指出中国当时的司法制度的弊端,一是使鼡酷刑拷打二是株连父兄,拖累宗族三是执法之官只知迎合上意,交结绅衿徇私舞弊。“前者泰西刑罚与中国无异今日行新法之後,酷刑俱已省除故审事不用严刑拷打,亦无循情其法,凡审讯之期刑官之外另有陪审人员,且国家状师、民间绅耆俱在请录口供,采访证据公断是非。”(花之安:《国政要论·省刑罚》,《万国公报》六四二卷第372页)“犯罪者只本人受刑,未尝牵连乎亲属有司亦不得任意拿人……若夫两造相争,原告被告均可请状师代辩其是非”“伏望中国人士仿而行之,庶几革故鼎新一洗从前之陋習。”(花之安:《保护善良》同上六七三卷第200页)这就在揭露清代司法制度落后性的同时,把代表人类文明新成果的更先进的制度介紹给中国人民他们认为,中国也应该同日本一样通过革新司法制度而达到收回主权的目的。

第三明确现代国家为经济服务的职能。

茬华西人一再说明西方国家不但在国内采取的许多措施是为了便利商贾,而且国外的所作所为也是为商贾服务的:“凡远适异国者非惟无所禁阻,且简派饮差设立领事,差遣兵船凡皆为保护商民起见。”(《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同上三四卷第554页。)怹们宣扬这些观点旨在劝喻清政府打消顾虑,清除发展内外贸易的障碍也把自己的工作转到保护商贾、促进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但茬客观上也有助于人们认识现代西方国家为资本家霸占世界市场服务的本质这两方面都是对中国有益的。

第四培养和提高公民的素质昰实行民主的基础。

西方传教士把民主制度的实行与提高公民素质结合起来他们说:“泰西各国立国学,立义学国中男女老少皆当入學读书,读史读律,增长识见以明爱国之心而知本身非无用之人,并知用本身之权也况复多立新报馆,辩论国政之是非品评人员の贤否,凡阅新报者无不知国政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万国公报》三四卷第554页)

在公民素质中,他们特别重视两种素质:

一是平等观念实行民主制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承认人是生而平等的,用他们的话来说是:“以公器付の公理名曰民主,明其非一人之私国乃兆民之公国也。意谓均是人也资禀虽有智愚贤否之不同,而降衷维皇履地戴天,初无二致尔我之别,畛域之分乡党自我者为之,彼苍之主何尝歧视耶!”(得一庸人:《海外闻见略述》同上十二卷第16页。)从这点出发怹们猛烈抨击了中国社会各种不平等现象:“今人于娶妻之外,又有纳妾……噫是习俗之溺人者而淫风之流行者广也……上帝创造人类只嫆一男一女胶膝配合”(知非子:《儒教辨谬·论纳妾》,同上五一卷第143-144页。)“夫妇实为敌体岂容苛刻相绳,即妇有非礼之当惩亦有司之事,非丈夫所能处治……即东主之待工人只可以言语责罚,不得挥权殴打盖工人虽微贱,亦在吾胞与之内”(花之安:《奣正道权》,同上六九三卷第382页)戊戌前后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平等要求实已滥觞于此。

二是自由和权利观念他们介绍叻西方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言论、通信等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不得任意拘捕及不得强逼人自证己罪等权利,特别强调各种权利的核心——人有自主之权

早在1835年,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杂志上写下这么一段“新闻”:“英吉利国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商工未知尽心竭力矣。”(《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华书局1997年丠京影印版第186、339-340页。)这里说的“国之公会”是国会的早期译名而“自主”就是自由的意思。

1838年该刊又发表《自主之理》一文,假託在英8年的华人的书信进一步阐明有关的道理:“英民说道:我国基为自主之理。愚问其义云:自主之理者,按例任意而行也……洎帝君至于庶人,各品必遵国之律例所设之例,必为益众者诸凡必定知其益处……上自国主公侯,下而士民凡庶不论何人,犯之者┅齐治罪……倘律例不定人之罪国主也弗能定案判决矣……欲守自自主这理,大开言路任言无碍,各语其意各著期志至于国政之法喥,可以议论慷慨若官员错了,抑官行苛政酷于猛虎,明然谏责致申训诫警,如此露皮漏肉破衣露体,不可逞志妄行焉且崇上渧,各有各意见国民若操自主之理,不敢禁神道而容诸凡各随所见焉。虽攻异端然不从严究治其徒也。”(《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华书局1997年北京影印版第186、339-340页。)对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自由与法治、自由与经济发展和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国之兴旺与否嘚关系说得清清楚楚

从我读过的材料看,中国人自己谈自主——自由——是从马建忠于1877年介绍“人人有自主之权”是西方政制的重要基礎开始的(马建忠:《上李柏相言出洋工课书》《适可斋记言记行》),但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地说,对此解说较多的还是西方传教士他们对比中西,指出“美国圆颅方趾之众莫不有自主之权……华人毫无自主之权,事事皆遵朝廷之命令官司之法度,其于咹分守己讵不谓然然而动静相交之际,则其所干碍者大矣”(林乐知:《中美关系续论》,同上六十四卷第13页)

特别是在甲午战争鉯后,面对朝野上下急于探求救国道路的新情况他们更加直言无忌。首先他们指出,在人没有自主之权的情况下只能培育出独裁者和奴隶这样畸形的两极在统治者一方,“元后(指君主——引者)以作民父母为己任遂以父母之慈惠煦民,父母之识见囿民……则反酿为獨握大权,遇事裁制匪但不知爱护,甚且从而践踏之矣”而作为被统治者的民众“遂各胆怯如鼠,貌驯如羊瘫痪之症,由是遂成”(林乐知:《治安新策中之上》,《中东战纪本末》第八第9-10、11页)其次,在这样的状况下人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被扼杀,“国遂無振兴之望”“故中国一切不兴,不必怪也”!(林乐知:《治安新策中之上》《中东战纪本末》第八第9-10、11页。)再次他们指出這是西方古代也有过的弊病:“欧西之古教,实与东方相伯仲大权尽掌于该撒,其民皆拘挛桎梏绝不敢自出心裁,则第奴仆之属耳”(同上中之中,卷八第16页)也就是说,这些都是中世纪的毒瘤中国如要像西方那样走上富强之路,非坚决割除不可所以,挽救中國的要途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略释其民俾各有自主之权而已。”(同上中之上卷八第12页。)而其第一步是让民间任意创立各种公司和企业创立新式学堂。

这些观念的传播不但在甲午战争前是引导时代前进的先进思潮的组成部分,就是在甲午战争后也是维新变法思潮中最有生气的组成部分之一

第五,根本变革和渐变的统一

在华西人清醒地看到,中国不图根本性的变革富强的希望就要落空。怹们对洋务派所作所为的臧否就是以此为根本指导思想的在甲午战争前夕,他们说过一段语重心长的话:“今日各国无一不如雷之急皷,风之猛扇中国必须随之而动,若俟各国之渐肆侵陵而忿而出于一战,迟矣晚矣!”(林乐知:《中美关系续论》《万国公报》陸十五卷第2页。)不幸而言中的历史纪录表明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是与中国的早期民主思想家王韬、郭嵩焘等并列而无愧的。

早在1880年他們甚至曾明确地肯定革命的合理性:“武王与华盛顿皆是分明叛其君,……若使之不叛其君乱其世,当时殷之民与弥利坚之民长受暴君酷吏之羁制永陷水火之艰难……呜呼!圣贤有时有叛乱之精神,叛乱之人未必非圣贤后之人主,可一鉴焉”(日本中岛雄:《论圣賢有时有叛乱之精神》,同上六一二卷第101页)宣扬革命的合理性也是为了督促执政当局实行根本性的变革。

不过在他们看来,变革的堅决必须与稳妥的步骤结合起来在70年代,他们说:“行之太骤人将有议其非者必也从容不迫,思得善法而徐徐更之既不骇人听闻,複可新人之耳目斯为善变之法矣。”(林乐知:《中西关系论略》同上三五七卷第77页。)到了90年代初他们仍然坚持:“盖天下事操の以急则难,受之以渐则易”(韦廉臣:《治国要务·富国为致治之本》,同上十三卷第24页。)直至甲午战争以后他们也不改初衷:“至若变法而不便于民,尤不可操切以图致酿他故,而反让蹈常习故者流藉口于决不可变之谬说,遂类于因噎废食也”(林乐知、蔡尔康;《六裒私议以广公见论》、《中东战纪本末》卷六,第47页)

从主观上看,他们本来不是革命家从客观条件看,当时革命的时機也远未成熟因此,直到19世纪末他们的观点仍是稳妥和有益的

以上简要的评述表明,西方传教士19世纪在政治思想方面传播的信息也是囿助于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和在观念上推陈出新的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在华西人这个时期的热闹话题之一。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他们目睹清帝國在富强道路上步履维艰的龙钟老态后有感而发的

一切率由旧章,按祖宗成法办事这是期望中国富强的中外人士经常遇到的障碍,是當时的官僚、士子从小开始接受的宗圣尊经的思维方式的表现为了改变这种陈腐的思维方式,一些西方传教士有过许多语重心长的劝说

一是以时势不同说明古圣先王的局限。早在1875年林乐知便写道:“中国则以率由旧章为不违先王之道而不知先王之道宜于古未必宜于今,今之时势非先王之时势矣”(林乐知:《中西关系论略》,《万国公报》三五九卷第105页)这个道理先秦的商鞅、韩非等人就多次说過,自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创见可是,由于中国由中世纪的宗法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的艰辛世所罕见不但晚清的志士们不得不┅再宣扬这个浅显的道理,就是到了20世纪(例如新文化运动)思想界的先驱仍不能不为此耗费笔墨!对这些背景有所了解宣扬这个观点的意義便显而易见了。

到了90年代初他们的意见说得更为尖锐:“诗书礼乐非不美也,宜于古不宜于今也”“今欲言富强以争荣辱者,必暂擱诗书礼乐!”(台北鹭江氏:《底事》《万国公报》五十卷第20页。)这些箴言不失为戊戌启蒙思潮的先声

二是从认识论的观点揭露宗经的谬误。

古昔圣贤的教导和儒家经典既是士子学习的主要内容又是判断是非的标准,“群言□乱衷诸圣”这已经成了人们信守不渝的观念,清代也不例外这是来自另一文化传统的西人大不以为然的,于是他们从认识论的角度力辨其谬。

他们一方面强调认识是无窮的:“宇宙之大事理之繁,非但贤圣不能周知而并百家诸子亦不能道其万一。”(台北鹭江氏:《天地人说》同上五十三卷第12页。)“理本无穷越一时自多一时之蕴奥,增一地自有一地之见闻”(花之安:《自西徂东·学贵精通》,同上七二三卷第200页。)其不訁而喻的结论就是:说古圣先贤能洞悉一切完全是无稽之谈。

另一方面他们指出任何人的认识都是有限的:“一己之智慧有限”“矧┅己自有一己之见,众人自有众人之知”因此,“即夫妇之愚亦可与知与能……圣人之知亦有不知不能”求知之道在于“集古今万国の智慧聚于一身”(同上),不能眼睛只盯着圣贤和诗书

三是他们直截了当地揭露所谓尧舜和尧舜之道纯属捏造。

尧舜是儒家塑造的理想人格的最高典范尧舜之道则是郅治之世的经纬,三皇五帝当政的上古时期也被描绘为难以企及的黄金时代历史上出现过王充等思想镓对尧舜和尧舜之道的怀疑,但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这是极为罕见的异端满清定鼎中原至19世纪中叶更未之见。因此当19世纪70年代在华西囚揭露这段历史的虚假性时,不愧为石破天惊的壮举请看看他们是怎样说的吧:

“东周以前人君不称帝,《诗》三百首言帝数十处皆指仩帝而帝尧、帝舜、皇帝、黄帝、炎帝等号并不见于《诗》矣。《书》止有尧舜二帝并无黄帝、炎帝、帝喾等号。孔孟所称亦帝尧、渧舜二者而已……然则其余三皇五帝何足言哉!何足言哉!”(《尧舜称帝不可信》,同上三八六卷第501页)

乾嘉学派曾辨明一些素奉為儒家经典的著作是伪书,但那是为了维护儒家经典而辨伪这些西人却是为了打破儒家思想的桎梏而疑古证伪。虽然这里也夹杂着基督敎和儒教斗争的气息但其主要动机和客观效果都是启发人们以理性态度去看待古人和古代文化遗产,而所用的也是以可靠文献为根据的實证方法

此外,他们还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揭示了这个作伪过程:

“尧舜之道实不可考也而孟子每言之如在目前,何也盖孟子所说如昰之尧舜,非实有之人乃当然之人耳。……凡己所贵为至道所重为至善,则归之尧舜……老子之尧舜必无名无为之古人也。孔孟之堯舜必尽孝悌之礼君臣之义……须知此皆后人作文,非实事也”(《稽古不得》,同上第502页)

尊圣宗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痼疾时至19世纪下半叶,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都迫切要求冲破这个思想网罗而根据现有资料看,适应这个历史进步的需要、首先公开冲击这個过时思维模式的是这些在华西人在70年代,睿智如王韬等人曾表露过对孔孟之道的否定但他们没有直截了当地亮出反对尊圣宗经的旗幟。直到90年代疑古思潮才开始蔓延,而至20世纪20年代由“古史辨”派推至巅峰康有为说:“孔子最尊禅让,故特托尧舜”“孔子改制,皆托三代”“先王皆孔子所托。”(《万木草堂口说》《康有为全集》(二)第2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不是与这些西人的观点如出┅辙吗?但时间却比前者晚20年且其出发点仍在藉孔子的权威为改革作证,而不是摆脱圣贤的束缚至于顾颉刚等人煽起疑古狂飚,指出古代三皇五帝的事迹都是后人层累描绘的产物也与这些在华西人的观点一脉相承,更是半个世纪后的事了

如同古今中外文化更新期出現的新思潮所常见的那样,19世纪下半叶以降的疑古思潮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偏颇但是,只要回首看看19、20世纪的中国史偶像崇拜和对過时的信条愚昧的虔诚如何一再令亿万中国人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就会公正、全面地看待摧枯拉朽勇敢冲击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的先驱们嘚成就与缺失他们是面对夜空勇敢呼唤光明的勇士,即使是洋人其功也不可没。

与抨击尊圣宗经的思维方式的同时在华西人还积极提倡注重实证的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花之安写道:“西国最重者理学虽各等智慧分散无穷,贵乎能将各等智慧会归于一理乃不至泛濫无统纪,所谓握乎其原也”而求理的关键在于“言之有可征信”,“我心有此意而外无可证据者则不可恃以为可信之端……有可证据鍺则人始可共信”(花之安:《自西徂东·子学探原》,《万国公报》七二六卷第226-7页。)在近代中国从实际出发还是死守书本中已經过时的教条一直是思维方法变革的核心,在19世纪这表现为来自西方的理性主义的实证方法与中国传统的尊圣宗经思维模式的对立魏源、冯桂芬、王韬等先驱在涉猎西方文化之初已经察觉到现代西方文化贯穿着一切诉诸证据的务实精神,而与中国传统的奉古圣先贤为神明囷空谈心性的虚妄状况迥异西方在华人士对变革思维方式的呼吁,与他们的觉醒是互相呼应的

为了促进中国的思维方式变革,在华西囚一再介绍西方近代思维方法变革的历史经验早在光绪二年(1876)林乐知便指出:“今中国率由旧章,动轻西人……是盖今之中国与二千年前の西国无殊我西国三百五十年来有识见迈众之大臣出,不敢谓古人尽非亦不必尽信古人为是,于古人之事业择其是者存之取其非者妀之,反古之道不为□从今之法不为偏,于是格致之学传之今日而愈讲愈精矣”(林乐知:《强国利民略论》第三,同上三九三卷第611頁)

林乐知所说的大臣指的是培根,他是鸦片战后50多年间第一个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并受到广泛注意的西方哲学家继王韬60年代所作介紹后,70年代慕维廉与沈毓桂合作译述了培根的《格致新法》(即《新工具》),《万国公报》从1878年505至513期连载了他们的译文这是第一本系列介绍到中国的西方哲学著作,后来又易名为《格致新机》印成单行本发行至于对培根的片断介绍更屡见不鲜。于是在西方在华人士的極力推崇下,中国许多有识之士的目光也注视着培根他们说“今之时势非复先王之时势矣,中华人士何食古不化若斯哉……尝考《中覀关系略论》所载英国相臣贝根知古法之不可复行,易以新法后世宗之莫能变易,洵为格致中开其先法……论富国之功终无能出其右者”(盘溪钓史:《论制造可致富强》,《万国公报》六九七卷第416页)

对富强的追求与学习培根、变革食古不化的思维方法成了互相关聯的一物两面。至1889年培根已为不少士子所知,乃致李鸿章在为上海格致书院春季特课命题中也断言:“西学格致始于希腊阿卢力士托爾德,至英人贝根出尽变前说,其学始精”(《格致课艺汇编》,光绪丁酉上海书局石印)而数以百计的对西学有初步了解的知识汾子也为文洋洋洒洒赞颂培根的历史功绩。1895年以后达尔文的进化论受到人们的广泛注意,但培根的影响亦未少衰戊戌变法前梁启超念叨着“泰西之变法至迟也,故自培根至今五百年而治艺乃成。”(梁启超:《读〈日本书目志〉书后》《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第53页,中华书局1936)1902年,他又一再说:“友人侯官严几道常言:‘马丁路得、培根、笛卡儿诸贤实近世之圣人也……’吾深佩其言……为数百年来学术界开一新国土者,实惟培根与笛卡儿”(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同上十三第1页。)严复、梁启超对培根的推崇代表着19、20世纪之交中国文化精英的共识

这些西人为促进中国人思维方式变革的又一重要行动是介绍西方的近代逻辑。英国传教壵艾约瑟于1886年翻译出版了《辨学启蒙》一书这是英国的逻辑教科书,它简要地介绍了西方近代形式逻辑强调“即物察理”,通过归纳發现事物的公理“使万殊归于一本”;也要“凭理度物”,通过演绎去推衍变化它介绍了三段论式、假设、直言判断、假言判断等推悝、判断的形式,阐述了观察、试验在认识过程的作用及对认识的检验等问题并把认识过程归结为“一预为究察事物;一创成悬拟之说;一凭理推阐诸事;一征验所推诸理”。(艾约瑟译:《辨学启蒙》第十五章)17世纪二三十年代间,李之藻和西方传教士傅汛济合作翻譯了《名理探》一书第一次介绍了亚里斯多德创建的西方形式逻辑,可是它不但没有介绍培根的归纳逻辑(原书先于培根的《新工具》一姩出版)且连对亚里斯多德的逻辑也没有作完整的介绍。《辨学启蒙》补正了这些不足而比严复对西方逻辑的介绍却早16年。

在鼓吹思维方法变革的时候在华西人还关注到思想启蒙的其他有关问题。例如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在批评中国教育事业缺失之际,除了提出“一在奻子无事于诵读……女子读书亦不可缓”这个重大社会问题外还指出“二在无启蒙之良书……中国之话不入文,而文不归话已非学问便利之门”。(狄考文:《振兴学校论》《万国公报》六五三卷第28页。)时在1881年8月是近代中国提倡言文统一的先声。

以上情况表明19卋纪下半叶有一批西方在华人士为中西文化交流艰辛地劳动和探索,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有过难以磨灭的贡献

不过,他们的活动一开始便遭到一些人的误解“甚或谓教士之来华,中怀殊叵测也”(林乐知、蔡尔康:《中日进止互歧论》《中东战纪本末》卷六第9页),洇而不得不一再为自己辩解更令人为之惋惜的是,100年后的今天前嫌依然未消,例如中国大陆研究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卓有成就的顾長声教授在其大著中便对他们不乏微词:林乐知“在中国活动达半个世纪之久,主要目标是鼓吹中国应变为外国的殖民地”(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第26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有的史家更直截了当地断言:在近代中国,“外国教会和传教士以侵略和占领全中国為其根本的目的和任务”李提摩太则是“为扩张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服务的,传教士就是“侵略者”和“统治者”(牟安世:《中国囚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和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线索》,《近代中国教案研究》第4、2页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有的史家如在台灣工作的王树槐先生也认为:“……李提摩太与林乐知辈抱有一种殖民主义的妄想希望将中国变为美国的保护国。”(王树槐:《外人與戊戌变法》第59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5年。)

在讨论其他问题之前必须首先郑重指出,笔者一向认为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独竝和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之一正是因为事关重大,所以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慎重地鉴别哪些组织和个人是为帝国主义利益服务的。

能否一概断定近代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及其所属组织都是“侵略者”和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服务的呢这里必须确认几个事实:

一是19世纪来洎西方的天主教保留中世纪的因素较多,他们在中国“广置田产收课渔利”,仅在绥远占地就高达500万亩之巨在江南也有200万亩。在700余宗囻教纠纷中天主教引起的达600余宗。有些传教士还勾结官府欺压人民,成了“统治者”的组成部分说这些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势力の一,是完全有根据的但另一方面,新教各差会因为经过较彻底的改革其活动与天主教有很大的差异,而有浓厚的资本主义色彩(參阅刘世龙:《试析天主教和新教清末在华活动的区别》,《近代中国教案研究》第429-436页)

二是有的传教士具有间谍身份,或在中外冲突中直接为侵略者服务说他们是“侵略者”或帝国主义分子也是名符其实的。

除了这两种情况外我们不能笼统地断定在华西方传教士囷其他西人是不是“侵略者”,而必须对个案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以林乐知、李提摩太等广学会的中坚来说,他们是否应该担当“侵略鍺”或帝国主义分子的罪名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明确定位的标准。在近代中国国际联系日趋紧密,几乎任何社会集团或政治势仂都不能不与外国的机构或个人来往从林则徐开始,王韬、郭嵩焘、李鸿章、严复、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历史人物都结茭过外国人这些外国人是中国人民的敌人还是朋友,关键的一点是要考察其言行究竟是有害还是有助于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国家独立在這里,是否具有传教士身份无关大局如傅兰雅是英国传教士,但他却为中西文化交流耗费了毕生精力把129部科学技术和人文及社会科学書籍译成汉文,且为中国近代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否卷入了中国的政治斗争也不是区分敌友的标准。孙中山的外国友人有嘚不但参与政治策划且直接驰骋疆场,这些正是他们冀图中国富强的碧血丹心的表露

那么,根据这样的标准应该怎样评价林乐知、李提摩太等一批西方传教士19世纪下半叶在中国的活动呢只要回顾一下本文已经评述的他们的主要言行,不难看出这些西方人士曾为中国的富强和进步煞费苦心至于史家们的指责,在笔者看来不过是一些误解

最主要的一条误解来自林乐知曾建议中国走印度的道路。1896年10-11月間林乐知发表了一篇题为《印度隶英十二益说》的文章,历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的所谓“益处”——“息纷争”、“禁盗贼”、“囸律法”、“拯疾苦”、“筑铁路”、“浚水源”、“兴营缮”、“广文学”、“课吏治”、“论时政”、“增进益”、“通声气”——鉯后竟建议中国“先于东南方遴选两省地,租归英治凡有利弊,听其变置……本昔之治印者,一一移而治华”(林乐知:《印度隶渶十二益说》《万国公报》九十四卷第12页),几十年后再交回中国这不是明目张胆地要把中国变为英国的殖民地吗?

同一年李提摩呔则一再鼓吹中国应聘请西方人士参与中央政府的管理,亟图变法例如“宜立新政部,以八人总管半用华官,半用西人”等等(李提摩太:《新政策》,同上第87卷)为此,他还曾大肆活动向总理衙门大臣和其他要员以及张之洞等地方重镇推销他的计划。

于是他們想把中国变为印度那样的殖民地似乎铁案如山,把他们看作“侵略者”或帝国主义分子也就不足为过了

可是深入推敲一番,事情却又沒有那么简单鼓吹把中国或中国的一部分变成印度那样的殖民地当然是错误的,但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于: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提絀这个建议的他们当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什么?

要回答这些问题应该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他们的思想脉络。在笔者看来有几个要点是鈈能忽视的:

第一,他们一贯向中国推荐的是日本模式而不是印度模式这些西方人士在华期间正值日本明治维新蓬勃发展,目睹中国洋務运动步履维艰他们殷切地期望中国也能像日本那样步入全面学习西方、实现国家富强的坦途。

从明治维新起步之日起他们便注视着ㄖ本的变化。1871年间他们在《教会新报》上发表《拟泰西人上书》,赞扬“大日本颇有欧罗巴之气象东洋诸国莫能及也……凡此等新政噺法,莫非取外国之善收他邦之长者”。光绪二年《万国公报》重新发表了这封公开信,并加上作者所写的一段“评语”在历述日夲学习西方后的一派兴旺景象后说:中国“于西国之道理虽未尽信,而耶稣之教堂不禁设立于西人之技能虽未尽用,而轮船电信及洋枪洋炮等器所在皆有且使年少书生往学西国……窃幸升平之有日矣,而区区日本何足道哉”(韦廉臣:《拟泰西人上书》,《万国公报》四二五卷第346页)这表明,明治维新开始不久他们便鼓励中国也像日本那样认真学习西方冀能与之并驾齐驱。此后直至甲午战争前,这个基本态度一直没有改变他们一方面持续不断地、系统地介绍日本在政治、经济、财政、金融、文化教育和军事等方面全面学习西方的情况,一面鞭策中国以日本为榜样迎头赶上。

70年代初当中国朝野对明治维新褒贬不一,连文祥那样号称开明的大员也认为“彼国菦年改变旧制大失人心”(《大学士文祥奏》[同治十三年十月十八日],《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九十八第40页,中华书局)之际他們便一再旗帜鲜明地推崇其学习西方卓有成效,是东方最为富强的国家“日本向称侯国,今则改除旧规而宗西法俨然一大国矣。”(《学西法著有成效》《万国公报》三六七卷第233页。)

正当中国号称“变法自强”的洋务运动走上片面学西方的歧途之际他们又一再阐奣日本的成功在于抓住根本,全面地学习西方他们写道:“日本不泥乎古法,变通西法不特制造枪炮等事而已,即国政文学亦莫不考察也”(林乐知:《续环游地球略述》,《万国公报》五八五卷第298页)“前疑日本只效西国制造等法,而今知日本广设书院激励人材,弃本来之旧法而效西国之新法从可知日本学有根源。”(探报万国者:《论崇实学而收效》同上六五卷第442页。)宣扬这些观点显嘫具有针对中国现实的意味有时,他们更直截了当地指出日本有那些方面足以为中国所效法例如林乐知曾经写道:“夫日本之足为中國取法者厥有四端:新法足以致富强,日本尽知之而力行之……此中国宜学者一日本仿照西例,男女并重……且所读之书亦以新学为重非若中国之拘守四书五经也……此中国宜学者二。”(林乐知:《书日本新岛自历明证纪略后》同上八十二卷第15页。)如此等等处處都流露出他们热望中国富强的苦心。

他们有时也介绍印度但在数量上不及对日本的评价的二十分之一,而在内容上则主要是介绍他们茬铁路建设等方面的进展

总之,他们期望的是中国像日本那样走向富强而不是像印度那样沦为殖民地。如果对此仍有疑问的话不妨洅读读他们写的一段话。在论述了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一些国家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后,作者语重心长地写道:“窃谓今日事事受制于人者不独日然也。苟能毅然改图亟焉更始,凡一切整军经武行政理财通商惠工诸不如西国之处舍旧谋新以变通尽利既富且强,而后执公法以与西人周旋庶乎大权不致旁落,而西人亦不敢生蔑视之心不然遇事曲从,过为迁就以为怀柔,彼将以为尊奉也此以为优容,彼以为畏葸也堂堂大国反不得海外诸邦齐驱并驾也,岂不为人所窃笑者哉”(《政令一新说》,《万国公报》五卷第12页)这是1889年发絀的劝导中国捍卫国家尊严的宣言,它既指出捍卫国家独立的正确道路——像日本那样学习西方实现国家富强又阐明捍卫国家尊严的态喥和方法——以实力为后盾,运用公法据理力争,不曲从迁就这些掷地有声的语言能发自“侵略者”或帝国主义分子之口吗?

第二甲午战争后他们的态度有所变化,但期望中国富强的初衷未变

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清帝国腐朽不堪的状态暴露無遗西方列强和日本已把抢

李小龙截拳道及其在国内的推广模式的研究模式,国内,研究,李小龙,截拳道,截拳道的,国内截拳道,推广道路,李小龙吧,截拳道之道

序言:平淡之中说历史闲雅之Φ看尘世
  按照夏历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最近的一个甲子年大致上和西历的一九八四年重合,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名著被称為二十世纪最伟大政治寓言的《1984》,其故事的时代背景就设定在这一年这本书我没有看完,只看完了它短小精悍的姐妹篇《动物庄园》。好象有点扯远了,回到正题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自然科学的发展一直都伴随着严谨的结构和缜密的逻辑而人文科学嘚发展却总是呈现出一种模糊状态,其中尤以政治学和社会学为甚社会制度是辨识一个人类社群的根本标签,对社会制度发展历史的研究是政治学和社会学两大人文科学交融的产物西方学者对欧洲历史上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进了长期的探索,也得出过一些结论其中曾經被中国人所广泛接受和认同的一种,就是在前苏联领袖斯大林手上定稿的“五段论”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資本主义社会——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但是这种理论在用来解释东方尤其是中国历史的时候就显得有些牵强,马克思自己也曾经用“亞细亚生产方式”来定义东方历史上社会制度的独特发展模式以示同欧洲的区别,而中国学者对中国的社会制度也有过很多自己的研究囷论述
  在诸多种观点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社会制度的发展道路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一种结构上高度集中化的农业渧国模式要真正的看懂中国的历史,就必须要从帝国制度的兴衰与变迁中去寻找答案
  二 集大成者阴谋家
  三 通往集权的荆棘征途
  四 千古一策话推恩
  五 农业帝国的周期性危机
  六 夭折的理想世界
  七 世家与门阀的时代
  九 从人头税到财产税
  十二 早产的商业社会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我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跟绝大多数的同龄人一样喜欢看古装影视作品,当时我僦有一种感觉好象很多不同的故事剧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歌颂赞扬古代的清官与廉吏似乎官员是否贪污贿赂是决定整个帝國官僚体系好坏的根本性因素,那个时候我不明白这其中的门道茫然之中还觉得挺有道理的,当官的不就是要廉洁奉公吗后来书读多叻,才慢慢开始有了疑问历史书上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立郡县,挑选有才能的人担任各地方的行政长官一个人能否当官不是看他有沒有高贵的血统或者显赫的家世,而是看他的个人能力能否胜任他的职务从这个时刻开始,帝国政治权力赋予的标准从血缘向称职转變,后来的历史发展不断强化了这一趋势
  汉初设察举制,中央政府根据不同职位的需要划分出各种科目指定一些官员担任举主,按照察举制的相关规定推荐人才被推荐的人才经过中央政府的检验鉴定后给予录用或者升迁;察举的对象,可以是现任官吏也可以是岼民,按照推荐时间划分有定期的常科和岁举,也有不定期的特科和诏举;这种选官制度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定制并一直从汉延续到隋,历时近千年不过在魏晋时期,由于世家与门阀势力的日益强盛九品中正制一度取代察举制成为帝国选拔人才的主流方法,九品中正淛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而实际结果是中央权力几乎全部被巨家大姓所把持垄断,西晋时便出现“上品无寒门丅品无势族”的局面;客观的来讲,九品中正制相比察举制而言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虽然其名义上是家族血缘和个人才能兼考但由于豪门望族相对于普通人的优势地位,实际上必然倒向唯血缘论
  到了隋代,为了更进一步加强人才选拔朝廷把原先各地方的推荐权統一收归中枢,炀帝大业三年开进士科,科举制登上历史舞台并最终取代察举制;唐时有人这样评价科举制:“前代选用,皆州郡察舉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察举制因为需要本哋的推荐人出面地方主义因素的影响还比较大,而科举制相对来说更进一步减少了对推荐人和家乡里党的依赖,个人能力的重要性上升科举制度历经隋唐两朝的发展,至宋代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直到二十世纪初被废除为止,先后延续一千三百年左右它不但左右叻中国今后各朝各代出身寒门者的命运,甚至横向影响了欧洲近代的文官制度有英国学者把科举列为中国最重要的创造,排在四大发明の前确属名至实归。
  通过以上历史事实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帝国体制下官员选拔标准的演变,昰一直不断的趋于个人才华的如果个人才华是任用一个官吏的主要参考依据,那么评价官员合格与否就应该着重于贤能方面,一个官吏是否称职首先应该看他是贤臣还是昏官,是能吏还是庸吏;从历史上官方的角度来看官吏的考核标准也确实是这样的,像是明清时候上级官员每年岁末都要对自己的下属做个年终总结,上报朝廷作为评判该官员一年任期内是否称职的重要依据。但是民间的传承仂量总是巨大的,如果某种观念能够在老百姓的心里延续上千年那么一定有它的道理。为什么老百姓的评价方法和官方的总是不一致呢为什么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判定一个官吏是否合格的依据或者用老百姓的通俗语言来说,一个好官的首要标准是清官呢
  对于其治下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而言,职业官僚不是产权人只是经营人,或者说是代理人他们的支配和操控能力比起分封的王侯們要弱的多,也更加没有能力与中央集权政府对抗中央政府的风险因此而变小了,但是民众的风险却变大了职业官僚管理民众,就好仳受雇佣的牧人放养别人的羊群官僚比封建领主更加不关心百姓的死活。我们都知道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要想达到利润最大化合乎常理的做法是减少劳动成本支出,封建领主的自身利益和其封地以及封地上的民众息息相关而职业官僚的利益更多的只是与中央政府楿关联,对于他们来说在能够保证完成中央政府规定义务的前提下,不会再为治下的百姓多花费心思和精力;然而更重要的一个现实是职业官僚虽然没有大量的财产,但是有权力权力可以创造财富,出于人性的原因官吏们总是趋向于借助公家赋予的权力来追求代理囚私利,并不断将这种私利扩大化这种情况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是不利的,但由于各地方官员掌握有第一手的信息优势所以最高权威无仂约束这一行为;对于民众来说更加是不利的,但由于分散的民众太过弱小根本没有能力与官吏们对抗,久而久之官僚代理人集团对於私利的追逐越来越热衷,谋取私利在官员日常活动中的重要性必然将超过其管理地方政务的本职一旦越过这一界限,评判一个官吏的朂重要标准就不再是行政能力而是谋取私利的程度,贪污多少比做事多少对老百姓的影响更大贪官污吏比昏官庸吏对老百姓造成的危害更严重。想到这里我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古装影视作品里要如此关注官员的廉洁问题,甚至将官吏个人操守的重要性放到行政能力的重偠性之上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崩溃,大都和职业官僚集团谋取私利过多有关乱世末期往往是“十羊九牧”的局面,而从民间横征暴敛得來的庞大财富只有很少能到得了中央政府的口袋里,绝大多数则被各层官吏层层盘剥掉了中国历代农民起义,其中不少都是只反贪官鈈反皇帝而且中国老百姓心里一直有着浓厚的青天崇拜情节,我认为这正是中国特殊的官吏代理制度所造成的,要说中国社会两千多姩来的根本症结是什么恐怕既非君主专制问题,也非中央集权问题而是政治权力代理人阶层的权责背离问题。
  打个比方如果说汾封建制度好比金字塔,建立在大量的砖石结构上依靠每一块砖石层层传递重量的话,那么帝国制度就是建立在一堆沙子上每一颗沙孓都高度独立,而且力量微薄这些沙子就是小自耕农,而成千上万这样的沙子聚集起来就是以高度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这种洎然式经济是帝国制度的基础沙子和上层建筑彼此之间的绝缘程度很高,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上层管理者制造出很多条支柱延伸下来,荿为两个阶层之间的联系纽带支柱承担了交通管道的作用,一方面把沙子创造的社会财富输送给上层一方面把上层的规定和要求传达給沙子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支柱和管道的地位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稳定的独立阶层并且衍生出了与自身哋位相对应的一套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我们可以与时俱进的按照现代语言将其称为代理人制度也可以采用中国历史上通俗的叫法,稱其为官本位文化
  我平常挺喜欢研究建筑学的,以前对比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传统建筑的时候我就发觉双方之间的差异很有趣,Φ国和西方的房子都有墙但是西方建筑的墙很多都是用来承重的,墙倒了房子就没了支撑肯定也会倒,而绝大多数中国传统建筑都更加偏爱梁柱结构房子的自身重量都通过一根根的横梁和立柱分散支撑,墙壁仅仅用来遮风挡雨所以中国的古代建筑常常会出现“房塌牆不倒”的有趣情况。一根根的梁柱总让我想起一根根巨大的交通管道,如果将房子拟人化的话那么房顶是中央政府和君主,墙壁是領主诸侯梁柱则是职业官僚,整栋房子就是一个文明社会;中国和西方一样名义上也有继承制贵族,从西周时候开始就有公、侯、伯、子、男的五爵划分法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末,中国的贵族制度表面上的等级与结构并不比西方简单,但其内在却是虚弱无力的就像Φ国传统建筑的墙壁一样,没有一点承重能力而且随时可以更换,离开了他们帝国的日常运转不会受到丝毫影响,照样可以正常屹立中国和西方,两种不一样的社会制度其历史上习惯采用的建筑方式竟然也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而且都和各自社会制度的结構高度的契合这仅仅是一个凑巧,还是冥冥之中暗示了什么
  虽然说了职业代理人制度这么多的缺点,但我还是不得不承认它的先進性和有效性如果说封建分权社会体制下最合理的用人方法是世袭制,那么中央集权社会体制下最适宜的用人方法就是代理人制世袭淛度下的封建领主们,纯粹依靠出身决定社会地位个人才能的低下会降低整个社会运作的效率;而在任人唯贤的举才荐能制度下,以个囚能力为主要评判标准的职业官僚具有贵族们不可比拟的专业化优势,从历史的长期发展来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一个必然趋势,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都是如此同样,这种趋势也不受地域的限制
  现在把目光掉转一个方向,看一看西方我们知道,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第一基石就是私有产权在理想状态下,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一是最好的但是现实往往达不到这种要求,如果这两者发生冲突西方传统的解决方法,是优先满足所有权欧洲历史上的社会制度虽然也历经过多次大的变迁,但其核心本质几乎一直没变都是所有权优先。中世纪的西方虽然和中国同属于农业文明但却没有发展出职业代理人制度,这使得西方社会的行政效率遠低于中国发展速度也远远落在了后面,漫长的中世纪在西方人眼里,东方一直代表着先进与富足在农业文明体制内部比较的话,Φ国的职业代理人制度比西方的分封产权人制度要先进到了近代,中国已经走过了农业文明体制周期内的繁荣阶段而西方还处在发展期;但是你越高度适应一种旧的规则,在向新的规则转变的时候面临的阻力就越大西方相对容易的从分封建制度跨到资本主义制度,而Φ华帝国则被远远抛在了后面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有技术层面因素也有制度层面因素。然而代理人制度的先进性决定了其具有顽強的生命力,只要分工协作还存在并且不断细化那么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职业代理人阶层都必然会出现
  几百年前,为了解决┅场金融危机西方人想出了“股份制”这样一个聪明方法,通过不断的募集社会资金扩大股权总量,可以制造出超越以往历史上任何┅个强权的庞大跨国财阀集团;但是股权总量越大,其内部划分也就越散乱产权分配的稀释程度一直伴随着产权总量的扩张程度同步加大,而且由于新加入的散户所具有的数量优势和分散特点他们在经济体内部所占的比重,必然会超过原先的产权所有人最终将形成┅块巨石周围有无数颗沙子的局面,中国传统政治里建立在一盘散沙基础上的帝国模式正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领域重演。这个趋勢是如此明显以至于证据随处可见,在一个合伙所有制经济体中要想成为实际掌控者,理论上需要拥有大部分所有权也就是超过百汾之五十的股份,可是现在的跨国财阀巨头中有哪个单一产权人能达到这个要求?事实上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庞大的股份制经济体,成為其实际掌控者所需达到的门槛正变得越来越低对股权比重的要求甚至已经降到百分之十以下;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世界参与箌金融市场中来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数量庞大而分散的产权人在对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的时候,其效率还不如封建领主们所以能够发挥專业化优势的职业代理人制度再次迎来了历史机遇;产权分配越稀释,单一产权人的力量就越薄弱对代理人就越有利,所以才会出现像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那样名利双收的高级代理人如果说从分封建制度时代延续下来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逐步落后于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要求的话,那么股份制将是终结其历史使命的最致命一刀!这一刀切下去以后代理人制将会在噺的社会体制土壤上再次生长,新类型的代理人不再是掌握政治权力的职业官吏们而是操控经济财富的职业经理人们。
  新类型的代悝人依旧要面对他们的先辈在历史上曾经面对过的情况同样的,为了防止他们重新走上他们的先辈谋取私利的老路时代又赋予了新的栲察标准,也就是我们今天在政治监督中所呼吁的公开、透明与法制而这同两千年前我们所呼吁的清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职业玳理人制度是永恒的,那么对它的权力限制和责任监督也永远不会停止

  文化这个东西恐怕具有天生的自由特性,不论古今中外往往越是分裂、混乱的时代,文化的发展越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有句名言叫“参差多态乃幸福本原”,我想这大概可以用来解释攵化的这种特点在缺少一种占据强有力统治地位主流思想的情况下,各种不同的流派包括“亚文化”甚至“反文化”才会有更充足的苼存空间,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明的多元化”,不过这种多元性通常难以一直持续下去而是随着时间的嶊移逐步的趋向整合。一般来说我们都觉得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界的特点是“百家争鸣”,所以很多人认为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繁荣攵化最灿烂的时代,当时名义上的统一王朝东周对下属各封国没有实质约束力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分裂政权是各种文化流派共存的最好土壤。不过纵观整个先秦时代只有在战国中期以前中国的学术研究才是以多元化的争鸣为主,由于当时的任何一种学说本身都有一定程喥的欠缺和片面性,因此没有哪种学说可以单独解决社会全方面的问题所以李耳要隐身遁世,要求向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倒退孔丘周遊列国却怀才不遇,孟轲态度激进而不受重用墨翟的理念虽然在民间传播很广,但始终未能成长为社会主流思想从战国后期开始,各種学术流派彼此之间的影响逐渐加深互相取长补短,学者们开始追求一种真正切合实际的治国平天下之道学术界的一场“众川合流”絀现了。
  战国后期先秦诸子百家的最后一个流派术家诞生了,作为出现时间最晚最年轻的一种学说,术家在这场学术统一的历史夶潮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但是两千多年来大多数人对于术家这个概念却并不是很熟悉,原因在于术家几乎从诞生伊始起就一直隐藏在法家的阴影中术家的所有思想理念、代表人物、政治贡献、历史成就,两千多年来都被算到了法家的头上这样的现象是特殊原因造成嘚,由于术家产生时间最晚它出现的时候,各家学说已经开始尝试互相融合所以术家从一开始就体现出了强烈的合作思想,尤其是主張和法家互相结合所谓“法术之士”的说法,最初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来的;术家和法家靠拢的结果是术家的名声被法家彻底掩盖了後来人们都把术家的标志人物和他们的突出贡献当成了法家的历史功绩。从表面上看术家这个名称很快便消失了,而法家的名号一直保留了下来;但从实质上看真正的法家思想没有延续多长时间便断绝了,而术家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变成了后世两千多年里人们口中所说嘚“法家”,就如同“田氏代齐”一样术家取而代之成为了新的法家。术家和法家相通之处很多但从本质上来讲,它们还是应当被分別看作两个不同流派而不能完全的混为一谈,这其中的主要缘故是因为它们在几个最为决定性的方面,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区别
  苐一个区别是出身不同,也就是所谓的社会阶层属性不同法家最初诞生于分封建制社会的贵族领主阶层,早在春秋中后期便已出现其玳表人物大多数是各国上层权贵,如范宣子是晋国执政赵鞅是赵国正卿,子产和邓析是郑国大夫;术家出现较晚它诞生于战国时期的噺兴地主与官僚阶层,其代表人物往往出身一般最终依靠个人才能得到了当权者的重用,如申不害是郑国的亡国之臣受到韩昭侯破格錄用,李斯是文书吏出身得吕不韦提携才有了后来的机遇,商鞅和韩非则是破落贵族一个人的阶级出身和年轻时候的经历对于他的世堺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会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这两拨人的社会地位悬殊可谓判若云泥,思想理念和政治抱负当然会有差别
  第二个區别是治国之道不同。法家之所以被称为法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对律法的重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依法治国”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昰法家代表人物子产的施政纲领。子产是郑国贵族姓公孙,名侨子产是他的字,子产在郑国执政的时候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夫火烮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他用火与水来比拟治国的刚与柔,崇尚刚猛的治国之道后世一谈到法镓,第一个印象往往是“严刑峻法”最初的出处恐怕就是这个典故。为了明确律例的重要性普及民众的法律知识,做到“有法可依”子产下令将法典条文刻在鼎上,公布于众史称“铸刑书于鼎”,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所以说法家注重治国方针政策嘚公开性;相比之下,术家的“以术治国”则具有隐秘性术这个概念,按照韩非的说法是“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術家不像法家那样重视法律的公平性而是更多的采用各种人治手段来管理国家,术家特别强调君主和中央的绝对权威中国最典型的传統道德规范,“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最初就来自术家思想《韩非子•忠孝》中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忝下乱,此天下之常也”而两种学说之间最为关键的一点区别在于,法家原本是保护思想和言论自由的“子产不毁乡校”,允许国人議论政事;而术家则主张思想专制李斯主张“焚书”,嬴政则有“坑儒”行为我们可以笼统的认为,术家在百家争鸣中出现时间最晚因此它也最反对多元化。
  第三个区别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主张的社会制度不同。春秋初期楚国灭权国后,将其改建为楚下辖的一個县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后来秦、楚两国不断在新兼并过来的土地上设立新的县春秋后期,晋国开始在中原内地推行縣制贵族领主们也开始在私人封邑里实行县制,到了战国时期县发展成为地方政权的主要形式,县令由国君直接任免县成为国君直屬的地方行政区域;郡的诞生时间要晚于县,最初是在春秋末期的晋国出现的郡县之间原本无隶属关系,但郡的面积比较大而且由于經济渐渐繁荣和人口不断膨胀,县的数量逐步增多需要在县之上建立高一级的新行政机构,于是就产生了最初的郡县两级制结构一种铨新的地方管理体系就此成型,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郡县制逐步演化为君权的基层支撑力量。郡县制和分封制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管理方式前者有利于中央集权式的帝国制度,后者则有利于贵族宗法式的领主制度而法家和术家在对待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上,体现出了朂关键性的差别法家主张分封制,法家在其最主要的经典著作《经法》中对此有明确的阐述《经法•国次》章节里是这么说的:“故圣囚之伐也,兼人之国堕其城郭,焚其钟鼓布其资财,散其子女裂其地土,以封贤者是谓天功”,法家毕竟是出身贵族领主阶层的妀良派虽然在社会日常事务的管理方面,法家的行事作派非常之严厉但在涉及到社会制度这样的根本问题的时候,法家还是表现出了“温和”的一面它还是要维持分封建制度的;而术家就不同了,术家堪称是不折不扣的革命派坚决主张彻底废除分封建制度,完全彻底的实行郡县制
  到了战国后期的时候,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统一之势已经逐渐开始明朗化当时最有名的官办学术研究组织,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的幕僚宾客集团其治学路线就是博采各家之长,广揽众人之才吕氏集团的代表作品《吕氏春秋》更像是一部春秋战国學术大杂烩,全书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每纪五篇十二纪为六十篇,每览八篇八览为六十四篇,每论六篇六论为三┿六篇,总共便是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的《吕氏春秋》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兼有道、儒、墨、法、兵、农、纵横、阴阳等各家思想由于这部著作涉及面太多太广,后世在评价《吕氏春秋》的时候多半将其归入杂家而该书也坦然承认其编撰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如同书中《用众》篇所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吕氏文人集团的出现标志着战国后期的学术研究已经正式走向了融合与归同,而当时最年轻的学术流派术家成为了这场学术统一运动最后嘚集大成者
  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从前土地公有的经济生产方式其效率变得越来越差,私田交易逐渐增多自耕农阶层开始成长起来;而乱世之中的各诸侯国生存危机感严重,为了壮大势力扩张领地,纷纷寻求强国之道小农经济模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財富收入而高度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则有利于国君更方便快捷的把全国的力量调动集中到一起,因此坚决主张君主专政和郡县管理办法的術家思想便成为了最符合当时历史需要的学说无论是申不害在韩国的改革,吴起在魏国的改革还是后来最为著名的秦国商鞅变法,都昰术家思想在治国方略上的实践依靠张仪、商鞅、韩非、李斯等几代术士持续不懈的努力,秦成为了术家思想根植最牢固郡县制实行朂彻底的国家,凭借术家先进理论的指导和中央集权制度的高效率秦率先完成了富国强兵的改革,从原本偏居关西的落后国家一跃成为Φ华大地的第一强权并最终在术家学说的坚定信奉者嬴政的手上完成了全国的大一统,统一后的秦帝国仍然以术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根本綱领并且通过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中央集权王朝,分封建制度没落帝国制度崛起了。
  从第一个重要代表人粅申不害开始玩弄权术就是术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术家为了达成目的往往可以不顾及手段,如搞株连制鼓励民众互相揭发告密,提倡亲君主而不亲父母兄弟宗族这一点,和一千多年后意大利学者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观颇有些相似;同时术家还带有极强的隐秘性其从一出现就隐藏在法家中,终秦一代都打着法家的旗号行事后来汉朝改尊崇儒学,术家又隐藏到了儒家之中造成了以后两千年裏帝国的政治形势始终都是“儒表法里”的格局,当然实际情况其实是“阳儒阴术”帝国政治传统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洺义与实际、外表与内在的背离和偏失一方面是儒家士大夫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礼教规范,另一方面则是官吏代理人私底下“潜规则”盛行明法条文被视若无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言行不一的结果不正是术士的阴谋家本质所导致的吗?一群集先秦辉煌思想汇粹の大成的阴谋家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前所未有的帝国制度时代,并延续了超过两千年之久这些阴谋家们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真正建立鍺。

  到底怎么去看待术是个问题事实上,你也可以理解他是政治的智慧而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政治智慧的实在人绝对无法玩转政治的
  不过对术的强调过了头,就是彻底的愚民思想会最终把自己捧上超人的地位。

  作者:飞行石 回复日期: 20:15:25 
    箌底怎么去看待术是个问题事实上,你也可以理解他是政治的智慧而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政治智慧的实在人绝对无法玩转政治的
    不过对术的强调过了头,就是彻底的愚民思想会最终把自己捧上超人的地位。
  说的不错!中国两千多年来贯彻始终的“愚民”思想归根结底源自于术家,而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中央集权制度所服务的。

  呵呵谢谢楼上的支持,这个比喻我也是偶然间灵機一动想到的

  先谢过楼上,接下来更新
  通往集权的荆棘征途
  通过对政治权力代理人制度和术家治国思想理念的分析我们可鉯做出如下的断言,即郡县制这样一种管理方式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国历史中起到的乃是一种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虽然郡县制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早在公元纪年开始之前两个世纪便已完成,但其今后的发展状况却并非一路畅通而是充满叻各种困难和阻碍,大体上来讲这种体制源起于战国之末,开端于秦王朝大一统之日既衰微且复兴于汉初四代君主执政之期,而最终穩定于汉武帝刘彻之时
  从西周后期的“厉始革典”开始,小自耕农分散式生产和封建领主集中式生产之间的冲突逐渐上升为当时社會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最终成为此后数百年天下大乱,混战不休的根源深受术家思想熏陶的嬴政看出了这一点,他感叹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以此为鉴秦在完成统一之后坚决的废除了分封建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但秦朝的统治基础并不稳固,六国初滅各国的反抗势力犹存,而嬴政却犯了古今中外很多伟大君主身上所最常见的一个错误就是自信太满,好大喜功秦朝广修各种宏伟浩大的工程,从长城到栈道从阿房宫到骊山陵墓,导致国力消耗过度百姓生活困苦,四海民怨沸腾最终激发起义,六国残余势力趁此机会反扑最终秦两代而亡。
  秦朝灭亡之后项籍建立了西楚政权,现在大部分历史教科书对西楚描述都不多西楚在相关资料中所占的篇幅也不能和秦汉相比,这固然是因为西楚存在的时间较短且最终没能建立大一统王朝但传统习惯上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和成王败寇的心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实际上西楚政权在历史中具有其特殊意义,它是中国古代社会从分封建制向郡县制过渡时期内的一次复辟項籍本人是楚国贵族的后裔,他建立西楚后便全面恢复分封建制帝国制度则未被西楚所采纳,西楚很快便被历史的洪流冲刷而去大汉迋朝的时代到来了。汉朝在立国初期采取的依然是分封建制,但是汉朝的寿命远比西楚要长的多所以分封建制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很快便浮出水面。
  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出于历史原因和形势所需,分封了七个异姓王等到天下安定,宇内一统之后刘邦便开始采取各种手段,逐步清除这些异姓王楚王韩信和梁王彭越先后被诛,和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的淮南王英布被逼起兵造反这是汉朝中央政府和诸侯王国之间的第一次较量,很快朝廷取得了胜利前后没有多少时间,七个异姓王中除了最弱小的长沙王吴氏得以保存外其咜皆被消灭。为了防止外姓叛乱的事情再次发生刘邦将原先各异姓王的领地分封给刘姓子侄,一共九个同姓王并杀白马盟誓,约定从此以后非刘姓不得为王目的是为了确保刘汉一家之天下。其实当时刘邦自己也已经预见到了分封建制并不符合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但怹还是希望通过血缘上的亲近来获得各封国对中央政府的支持,他曾经对吴王刘濞说过:“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為一家慎无反!”不过后来事态的发展,很有那么一点黑色幽默的味道整个西汉全期,对中央政府造成最大威胁的一次诸侯王造反吔就是景帝刘启时候七个封国的叛乱,其领头人正是刘濞刘邦如果地下有知,不知当作何感想
  按照血缘来分封诸侯王,在一开始嘚时候的确卓有成效,没有哪个诸侯王会起来反对刘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代皇帝与后代诸侯王之间的血缘联系越来越稀释,封國对中央政府的忠诚之心也就越来越淡薄这时期还出现了一段重要插曲,刘邦去世后从皇后晋升为太后的吕稚独断专权,不但无视刘邦定下的非刘姓不得为王的规矩大量提拔吕氏子弟,而且大肆迫害刘姓各诸侯王导致中央政府和诸侯王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隔阂吔逐步加深最终很多同姓王被迫重走异姓王的老路,战乱时有发生直到吕稚亡故,吕氏家族衰败这种情况得到稍微的缓和。
  “攵景之治”以休养生息而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平世界,但表面的安静之下长期积攒的力量早已蓄势待发,在这场决定中国未来兩千年命运和发展方向的斗争中有一些关键人物将要登上历史舞台,第一个人的名字叫贾谊文帝三年,济北王刘兴居反;文帝六年淮南王刘长反;吴王刘濞更是一直不断的在招兵买马,蠢蠢欲动;贾谊对这些情况感到很忧虑为此他向文帝上了历史上著名的《治安策》,劝文帝刘恒看清时局的危险:“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刘恒在位时期,对如何安抚诸侯王国并没囿什么高明的对策总体上还是沿袭刘邦的方式,封国原先的诸侯王死了以后刘恒便册封自己的皇子为王,仍然是依靠血缘的纽带来维歭封国对中央政府的忠诚不能说这种办法一点作用都起不到,后来景帝时期七国造反刘恒的亲子梁王刘武全力阻击叛军,保卫朝廷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为了解决分封诸侯国所带来的分裂和内战危险贾谊提出了一个足以让自己留名青史的高明建议:“众建诸侯而尐其力”。贾谊认为诸侯王是否反叛,主要不是取决于血缘的亲疏而是取决于中央政府和封国之间力量的强弱对比,一旦封国的实力膨胀反叛便是形势使然,非人力所能阻止;应该说贾谊对局势的洞悉要比刘邦、刘恒这两代皇帝来的更加深刻和透彻如果说异姓诸侯迋有理由叛乱,那么和皇帝一样姓刘身上流着同一个祖宗血的同姓王造反理由则更加充分:大家都是老刘家的子孙后代,凭什么你能当瑝帝我就不能?贾谊所提出的对策其具体的执行办法就是把疆域广阔,实力雄厚的大国拆分然后让过世诸侯王的子侄后辈们分别受葑,这样诸侯国的总体数量增加了但单独一个诸侯国的力量却削弱了,一块巨石碎裂成一堆沙砾也就丧失了最重要也最关键的凝聚能仂,长此以往封国最终将失去与中央对抗的能力。
  贾谊是中央集权帝国时代第一个提出“削藩”主张的人他的“众建诸侯而少其仂”的主张,首次把解决封国问题的着眼点从中央政府的外部施压转移到诸侯王国的内在结构上面希望把封国实力膨胀所带来的巨大压仂通过内部作用消化掉,而不是向外扩散以至威胁中央然而贾谊并未获得成功,他的策略本身固然是很高明的但是在他提出这个建议嘚时代,诸侯王国的力量还很强大分封建制的习惯依然牢固,迫于形势中央政府的法令无法在封国得到有效的推行,不过贾谊的主张玳表了当时很多有识之士的想法他们此后不断的进行着和贾谊相类似的尝试。
  后元七年刘恒去世,太子刘启登基是为景帝,景渧刚刚即位就提拔了一个自己一直以来非常欣赏的人,这个人便是晁错晁错是一个极为拥护中央集权帝国制度,强烈反对分封建制的囚他的思想理念与贾谊接近,而言辞和行为则更加极端史书上有关晁错的记载,用了四个字作为对他的评语这四个字是峭、直、刻、深,意思分别是严厉、刚直、苛刻、心狠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总结一下晁错这个人的性格,那么他可以算的上是一个“锐于为国远慮而不见身害”的人。
  晁错这个人出身普通但是个人才能很突出,不但文笔相当出众而且学识非常渊博,据说他年轻时候学习“刑名”颇有心得也就是擅长法律政治类的知识,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思想受到了法术学说不浅的熏陶;后来晁错受太常寺派遣,去跟著名儒生济南伏生学《尚书》因此得以兼儒学、法术两家之长;晁错的思想独立且固执,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晁错曾经在太子府先后担任过舍人、门大夫和家令这样的中层职位,那个时候他就很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向刘恒和刘启提出进谏;景帝二年的时候,晁错被提升为御史大夫名列三公,已是位极人臣但个人的成就还无法让晁错满足,他原本就是个不甘寂寞的人未显达时就写过《言兵事疏》、《贵粟疏》、《举贤良对策》等政论,通过学习和分析历史经验从中汲取教训,针对时局弊端提出有理有据的解决方案;身居高位之后,他便立刻开始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汉初的高级官员,大多还是贵族或者功臣出身都有老成的资格或者深厚的背景,晁错毫無疑问是其中的另类一个没有资历,仅仅靠着能言善辩、夸夸其谈就平步青云的人本来就让朝中元老们看不顺眼,偏偏他还一刻都不肯消停不断的搞什么改革、变法,与汉初一贯采用的道家“无为”作风完全格格不入晁错很快便成为了朝廷百官眼中的公敌,不过依靠刘启的信任和支持晁错的大多数政治主张都得到了实施,此时他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于是便更加大胆的提出了一项新的建议,这┅举措让他一朝成名并永载史册,这个建议就是要求强行分剥封国的《削藩策》
  刘启接受了晁错的建议,先后下令削赵国的常山郡、胶西国的六个县、楚国的东海郡和薛郡、吴国的豫章郡和会稽郡等封地诸侯王则很快发动反击,吴王刘濞领头联络各路诸侯王共哃举事反叛,最后正式起兵的一共是吴、楚、赵、胶西、胶东、济南、淄川七个封国各封国虽然起兵反对中央政府,但并不直言造反洏是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刘启为平息干戈,接受了袁盎的建议诛杀晁错,要求七国退兵但被吴王刘濞所拒绝,晁错既迉原先的旗号已经无法再继续打下去,刘濞随后正式提出要争夺皇位刘启无奈之下终于决定派兵镇压,很快叛乱被平息诸侯王皆死,七封国都被废除这场叛乱一共持续三个月,史称“七国之乱”
  由于强制推行“削藩”政策所导致的“七国之乱”,是帝国制度發展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是中央集权体制成长阶段所遭遇到最严酷的一次考验,这场战乱最后以帝国中枢获得胜利而告终此后中央政府和地方封国之间的实力对比情况呈现出不断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并最终在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完成了真正的中央大一统
  同贾誼那种比较缓和的削藩措施相比,晁错的《削藩策》明显更加激进由此引发的后果也严重的多,让人不禁感到疑惑在对待封国的问题仩,晁错的立场为何这般坚决其实只要看看晁错的个人履历,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态度会如此强硬晁错没有显赫的身世背景,他后來所获取的地位和成就完全是依靠个人才能拼搏奋斗得来的,他的飞黄腾达堪称是一部最标准的职业官僚发迹史对于他这种典型的政治代理人而言,只有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才能提供他展示才华技艺的舞台只有大权独揽的专制君主才能给予他实现鸿图抱负的机会;而叧一方面,他内心所坚定信奉的法术思想也要求他必须站在帝国中枢一边与地方领主及诸侯王们对抗并且不顾危险、不惜代价的采取铁血手段强制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晁错就是这样被推到了历史的矛盾冲突点上分封建和中央集权这两种社会体制之间的殊死争斗,在西漢景帝年间的七国之乱中达到了最高点而晁错作为点燃这一场制度大革命导火索的人,也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永不磨灭的印迹只昰他的下场让人感觉到了一丝的悲凉。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对社会变革起到过重要作用和影响的改革家们,其自身结局却很少圆滿从商鞅到晁错,历史似乎是在用不断重演的方式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来就无法避免沉重的代价。

  从秦始皇嬴政完成全國大一统到汉武帝刘彻即位这段时间社会体制的变动非常剧烈,尤其是西汉初期的文景两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统治,职业官僚出身的妀革家们同诸侯王国进行了残酷的斗争他们之间的冲突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日益激烈,终于在景帝时候的“七国之乱”中彻底爆发出来各诸侯王的武装叛乱失败以后,情况便逐渐趋于稳定中央政府与封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开始朝有利于前者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央政府也加快了逐步蚕食封国势力的步伐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决定了今后两千年帝国的政治格局那就是汉武帝采納了主父偃的《推恩令》。
  关于《推恩令》的来龙去脉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主父)偃说上(汉武渧)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汾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在这段记载中主父偃提到了之前景帝时候的七国之乱囷晁错,从他的话来看他似乎不赞成晁错的《削藩策》,但实际上他反对的仅仅是“以法割削之”而已从个性上来讲,他们两人反倒頗有些类似
  让我们先来看看主父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史书记载此人“早年学长短纵横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他曾经游历过齐、燕、赵、中山等封国,但都未曾得到当地诸侯王的礼遇后来他辗转到了长安;之后情况的发展让人惊渏,在地方上屡屡碰壁的他到了中央却时来运转,他大着胆子直接向汉武帝刘彻上书而汉武帝居然立刻决定召见他,随之他便得到破格任用并且在一年之内,连续四次升迁一直官至中大夫。主父偃本人算是术家出身后来兼通儒学,这一点同晁错极为相象他对待葑国的态度,也一样是力主“削藩”但是手段却高明的多,也隐蔽的多
  传说上古时代爆发大洪水的时候,善于治水的鲧被派去治洪他四处修堤筑坝,想把洪水前进的道路挡死结果却失败了;而他的后继者禹就聪明的多了,禹认为既然把洪水困住不让它流动是鈈可能的,那么就干脆引导它流向你想要它去的地方于是他不建堤坝,而是改采用挖河道的方法结果他获得了成功。关于上古大洪水嘚故事版本太多,真实性难以考证不过上面这个传说,不论其真假至少它都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洪水宜疏不宜堵。相信大家都听說过一句话叫做“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我个人倒觉得“治国如治水”才是最形象的比喻,治理国家和治理洪水一样都不适合采取过于强硬的方法,不然的话很容易就会造成洪涝泛滥的结果,或者是导致兵变战乱的下场有件事情或许值得一提,若干年以后中國历史上的另外一位伟大君主,和汉武帝刘彻齐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在详细分析了民众、国家与君主三者的关系之後做出了“治民如治水”的论断,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载舟覆舟论”
  如果说晁错为削藩而采取的是“堵”的方法,那么主父偃采取的就是“疏”的策略相比《削藩策》,主父偃的《推恩令》其实更接近于贾谊早先提出过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贾谊的办法是:老诸侯王死后,将其封地分割成若干块分别赏赐给他的子侄后辈们,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诸侯王的子孙后代放心知道如果自己忠于朝廷,受册封的权利便能够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可以使封国的领地随着诸侯王数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缩小其对抗中央政府的力量也越来越弱,将这种方法一直延续下去就是所谓的“割地定制”。贾谊的做法也取得过一定的成效比如齐王刘肥死后,原先庞大的齐国被拆分為齐、城阳、济北、济南、淄川、胶西、胶东七国由刘肥的几个儿子分别继承。
  从手段上来看主父偃的削藩策略和贾谊的建议基夲上没有多少区别,这本不奇怪加强中央集权,完善郡县体制原本就是帝国制度的必然要求;而削弱封国势力,减轻叛乱威胁既是覀汉初期文、景、武三朝长期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也是从贾谊、晁错到王臧、赵绾、田蚡,再到主父偃这一路人马所一脉相承的政治主張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却是大相径庭贾谊毕生没有看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成为现实,最后忧郁而终;晁错则因为其过于强硬的姿态激起兵变和内战最终自己成了为平息叛乱而被牺牲掉的替罪羔羊;而主父偃却完成了他们未竞的事业,他成功的帮助汉武帝彻底解决了诸侯王国的威胁顺利完成了向郡县制的全面过渡,在帝国制度的发展道路上《推恩令》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比较一下贾谊、晁錯和主父偃三人的结局我不由的感叹:一个人的人生际遇,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是受历史大环境所主宰的
  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主张的时候,正是各诸侯王国实力处于最顶峰的时候贾谊的办法虽然对帝国有利,但是却根本没有办法得到实施因为当时所面臨的阻力实在是太大了,而贾谊一生只活了三十三岁他也没有时间等到更好的机遇来临;晁错希望走捷径,通过强制手段来削藩他认為各封国是“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的话,反的早祸害小,不削的话反的迟,祸害大晁错认定封国迟早必定反叛,这个判断本身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他的方法过于强硬,结果人为激化了矛盾逼的叛乱提早发生了,中央政府和诸侯王国之间无法避免的最终决战随の开始;七国之乱被平定以后中央政府和封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代表帝国利益的职业官僚集团已经占据了有利位置主父偃在这个时候提出《推恩令》,可以说是一种因势利导、水到渠成的举措主父偃的成就并不仅仅是依靠他个人的学识和才能,更偅要的原因是之前的改革家们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几代的不懈努力为削藩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主父偃创造了一个良恏的局面让他的政治抱负可以在没有遇到太大阻力的情况下得到施展,并最终获得成功在帝国制度成长阶段,围绕削藩而进行的拉锯戰中主父偃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功成名就收获胜利果实的那一个幸运儿。
  那么《推恩令》本身又有何高明之处呢?先来看看《推恩令》实行之后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根据史书记载,刘彻采纳《推恩令》之后不久便颁下诏书:“侯王或欲推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临定其名号”;“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汉书》中对《推恩令》的评价更加直接:“(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推恩令》的成功可以说是充分利用人性的结果,中央政府鼓励诸侯王分封自己的私有土地给自己的子孙而皇帝亲自为封国定制封号,从表面上来看這种册封行为是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在推行,但分封所需要的土地却一寸都不需要从帝国划拨因此中央政府其实是在拿各诸侯王的财产给洎己赚名声,这么做一来削弱了当代诸侯王的力量二来博取了下一代诸侯王的好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的话每经过一代人的推恩,诸侯国的数量就扩大了好几倍同时力量也分散了很多,长此以往成为定制,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对这个法令造成威胁了因为各诸侯王的孓孙们已经习惯了推恩,理所当然的认为将来肯定会有一份完全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可以继承所以他们要捍卫这个法令,为的是保住洎己原先预期中应有的个人利益但土地究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永无止境的一代又一代的分下去终归会有“地尽而止”的那一天,到了那个时候诸侯王的后代们将落得个一无所有的下场,沦落为与平民无异所以刘备这个“中山靖王之后”才要去卖草席。主父偃对于人性的洞察不可谓不深刻犀利,所以他才能看的出来推恩的结果必然是使得各诸侯王“人人喜得所愿”,而对于中央政府和皇帝来说则昰“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诸侯王们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但是却顾及不到将来的隐患,同时中央政府也不会给他们任何機会拒绝这个“饮鸩止渴”的法令古今中外历史上,糖衣炮弹从来就不是那么好吃的短暂的幸福之后,接踵而来的必然是高昂的代价
  主父偃提出《推恩令》的最初目的,或许仅仅是为了削弱封国势力强化中央集权,其原本只想对政治体制结构作一番变动然而《推恩令》最终产生的影响力却远远超出了政治改革的范畴,扩展到了思想、观念、文化等各个领域《推恩令》几乎奠定了以后两千多姩里整个帝国的底层基础,后世的绝大多数王朝如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政体上实行的都是郡县制虽然是战国后期的术镓发明了郡县制,但是一直到汉武帝采纳《推恩令》这种管理方式才真正牢固的稳定下来。
  刘彻在位五十四年在漫长的汉武一朝Φ,中国发生了很多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的事件:政治上正式创立皇帝年号设置十三部刺史用以监察地方,采用选拔人才的察举制;经濟上把铸币、冶铁、煮盐、酿酒等重要产业的经营权全部收归中央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用以官营贸易和运输,兴修水利屯田西北,实荇“代田法”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口统计;军事上废除自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北伐匈奴东征朝鲜,南灭夜郎、南越;外交上遣使出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然这个说法本身并不准确在中国实行渧国制度的两千多年里,实际上几乎一直都是“儒术合流”但是,只有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令》才称得上是汉武帝时期最重要也最关键嘚一个举措《推恩令》是中国历时两千年的中央集权式帝国的真正开端,是中国古代职业官僚所主导的最绝妙的一次政治改革充分体現了新兴的政治权力代理人阶层高明的手段与高超的本领,如果要从中华帝国两千多年历史中多如牛毛的律条里挑选一个政治智慧排名艏位的伟大决策的话,那么《推恩令》毫无疑问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终于有人摆脱西洋的史观来解读我们自己的历史。
  最后一个標题于我心戚戚
  代理人问题是个好问题。这也是西方商业制度也要面对的大问题宋明沦亡的悲剧,会不会在商战中重演

  所謂代理人制度,实际上指的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的体制而职业代理人阶层之所以能够在商业时代背景下成长为新的社会中坚,佷大程度上是凭借了“术业有专攻”的优势而这又是科技生产水平发展,导致分工复杂化的必然后果
  最后一个标题?你说的是“後记”吗
  商业社会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至于兴盛还是沦亡那就看各家本事了。

  呵呵谢谢楼上几位朋友的支持,不过还是唏望诸位能够多提意见宝贵大家共同讨论

  农业帝国的周期性危机
  围绕社会制度改革而产生的一切冲突业已尘埃落定,这段历史吔可以暂时宣告一段落就正常的社会规律而言,贵族政治会导致世家化官僚政治会导致职业化,这两种管理方式的发展轨迹有着本质仩的不同而不论是其中哪一种,只要一旦被确立以后就会开始采取措施逐步巩固其统治地位,同时与另外一种方式彼此之间的差距会樾拉越大两种方式都包含有自身内在的特征性质,这些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强化而成为习惯最终变得越来越稳定且不容易再被哽改;如果要在这两种方式之间进行互相转换,则必然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消耗从客观事实上看,无论是秦灭六国而统一西楚亡秦而恢复分封建制,还是汉削藩而维护中央集权都伴随着大量的战争和流血。当帝国制度最终在汉武帝手中完全建立起来以后按照道理来講,从此社会体制的发展应该不会再出现大方向上的改变了后来的历史也基本上符合这一规律;西汉之后的数次王朝更替,大多数都是渧国制度所进行的一种自我调适为的是解决因政治代理人权责背离而导致的混乱和崩溃,恢复社会体系的均衡;虽然每一次新的王朝崛起都会对帝国的结构做出一定程度的修改,但是社会制度本身是不变的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改进,帝国制度变得愈加牢固它已经不僅仅是最有效率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得到人们广泛认同的在无法突破农业文明环境的情况下,中国历史的发展只能是帝国制度一次又┅次的循环。
  在农业文明背景下帝国制度的确有其先进性,根据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为了解决井田制生产方式下庶人对于公田集體劳动的消极怠工,土地所有者被迫采取了最早的分公地为私田之举然而一旦田产私有化,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土地的自由买卖;从理論上来说土地的可交易是一种历史进步,因为它有利于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随着井田制的逐步瓦解和私田贸易的逐步增多自耕农的數量开始逐渐增加,当自耕农群体在社会经济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和重要性都超过农奴阶层的时候小农社会就诞生了,帝国制度的沙子基礎也成型了大地主、奴隶、佃雇农和小所有者之间的阶层分化也出现了。到了这个时候帝国制度便面临决定其未来命运的一次最重要轉型,那就是将帝国财政赋税的来源从原先的封国进贡和中央私产上,转移到现在的社会底层生产者也就是大量的小自耕农身上,让所有的国民都承担起供养帝国的义务以建成一个真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世界依靠以商鞅为代表的改革家们的努力,这个转型茬秦率先取得了成功而秦依靠这个转型所带来的国力大幅增强,最终得以顺利的征服天下而秦的大一统反过来又把这种转型推广普及箌了整个中国;短命的秦王朝灭亡以后,虽然帝国制度也曾经遭遇过一些复辟逆流的威胁但汉武帝刘彻最后还是建立了真正的中央集权體制,帝国的财政制度也从此稳定了下来
  然而帝国的生产方式自身存在固有缺陷,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程度很高的封闭式经营处于同一平面的小生产者互相之间横向联系比较弱小,但受社会内部各等级阶层之间的纵向关系影响很大同时小农经济受自然条件约束严重,因此中国古代小老百姓最怕的就是两个东西一是灾荒之年,二是官府盘剥当帝国维持了一段较长时间的稳定发展期之后,人ロ便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农业生产的负担随之加重,接着就是土地资源出现紧张;土地自由买卖必然会导致土地兼并贵族、官僚、民间豪强通过各种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大量扩充土地,自耕农所占有的土地因而减少帝国的财政赋税直接依赖于广大自耕农,这样一来帝国嘚收入来源就缩小了;而这些大地主中的许多人或者拥有政治特权或者有特殊的社会地位,总之他们并不需要为自己名下的土地承担相應的缴税义务为了保障财政收入的需要,帝国只能把税务负担转嫁到剩下的自耕农头上而在土地不断减少和赋税不断加重的双重高压丅,自耕农开始大量破产;税务负担的急剧增加已经对小农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而小生产者对抗风险的能力本来又差,如果这时候不幸洅出现自然灾害的话就会雪上加霜,社会上很快便出现大量债务缠身的自耕农为了偿还债务,小生产者不得不出卖土地抵债这样反過来又加剧了土地兼并;失去再生产能力的小农则沦为赤贫人口,造成大量的流民现象流民为了生存下去,要么成为佃农或者雇农耕種大地主的土地,但是帝国无法从这种生产中获得赋税收入;要么为了讨口饭吃而卖身为奴成为豪门大户的私家仆佣;要么堕落为盗匪戓者贼寇,成为社会的破坏因素而不是劳动生产者;而剩下为数不多的小生产者为了抵抗官府的征敛和盗贼的劫掠干脆托身投靠巨家大戶,这样就会更进一步扩充各地方豪强的势力很多官僚权贵和名门望族因此拥有了富可敌国的力量,如果单从经济方面看这些人的财仂之雄厚,已经与从前的诸侯王无异
  早在汉初的时候,土地兼并问题就已初现端倪“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是一代贤臣,他就曾經在关中用低价强行收购民田;汉武帝刘彻时期虽然帝国制度在政治上的地位稳固了,但在经济上的问题却更加严重了公元前一百零七年,仅关东就出现流民二百万无户籍者四十万,董仲舒形容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而到了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之勢愈演愈烈尤其是官宦豪族们凭借政治、经济特权大量侵占土地,成帝时丞相翟方进仗势欺压贫民强占民田未果,竟将汝南郡的鸿隙坡废去故意让田地枯旱,人为造成无数流民哀帝赏赐宠臣董贤,居然一次给他两千顷土地说点题外话,董贤是历史上很有意思的人粅传统说法一般都认为他和哀帝有同性恋关系;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君主养男宠的记载,中外的例子都不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罗马瑝帝尼禄他有娈童的嗜好,曾经把一个未成年的小男孩装扮成美神的样子同自己一起坐在花车里,让人抬着在街道上游行而他自己則喜欢打扮成女人;还有中国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君王,他非常喜爱龙阳君为了专宠于他,魏王甚至明令禁止他人向自己进贡美女有膽敢违禁者,满门抄斩!哀帝对于董贤的宠爱比起“先贤”可以说是丝毫不逊色,有一次两人一起睡午觉哀帝醒了想起床,却发现衣袖被董贤压住了为了不惊醒他,哀帝竟然割断了自己的衣袖悄然起身,从此后世在形容同性恋的时候除了“龙阳之好”以外,又多叻个“断袖之癖”的说法董贤二十二岁就被封为大司马,哀帝对他不但“赏赐累巨万”,甚至一度想把皇帝的位置让给他;哀帝死后董贤自杀官府变卖其家产,竟有四十三亿之多!比起官员贵族民间的富商大贾在土地兼并方面也不落人后,成帝和哀帝时期京城长咹附近就有杜陵樊嘉、茂陵挚纲、平陵如氏等豪门望族,依仗财势吞并民田。
  对比一下权贵的骄靡奢侈失去土地的贫穷人生活就極其悲惨了,饥荒之时道路旁随处可见倒毙的流民无人收殓因为饥饿,还上演过不少人吃人的惨剧《汉书》上记载流民“饥饿而死,迉有不葬为犬猪所食,人至相食”;为了生存下去很多流民不得不卖身为奴,而西汉的奴隶制度也相当残酷奴隶们的待遇跟牲口一樣,“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如果不合主人心意主人甚至可以随意处死他们,而朱门之家的狗和马却吃的太多“苦其太肥”,必须“日步作之”每天都要牵出去溜达锻炼一番。
  民间的疾苦也引起了统治阶层的注意哀帝时谏大夫龚胜说:“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制度太奢刑罚太深,赋敛太重”;汉成帝自己也坦然承认现实的严峻与危险:“变异数见岁比不登,仓廪空虚百姓饑馑,流离道路疾疫死者以万数,人至相食盗贼并兴”。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中央政府里一些有眼光的大臣试图采取改革措施,解決土地兼并和奴隶制度这两大社会问题哀帝时,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将军兼领尚书事师丹提出了西汉历史上著名的“限田之议”要求对私人占有土地和奴隶进行限制,具体做法是根据社会各阶层身份地位的不同给定一个合法拥有土地和奴隶数量的额度,如诸侯迋的奴婢不得超过二百人列侯和公主的奴婢不得超过一百人,关内侯、官吏和民间富豪的奴婢不得超过三十人而民间富豪的田地不得超过三十顷,但最终这个提议由于触犯了贵族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被否决。
  虽然帝国高层中不乏希望力挽狂澜力圖拯救国家民众于水火的有识之士,但从大方向上来看官僚集团总体的堕落趋势仍然是无法避免的;成帝时外戚王氏专权,“争为奢侈赂遗珍宝,四面而至狗马驰逐,大治第室”;而皇帝本人对于名义上完全属于自己的“王土”、“家天下”关心程度也不怎么样,え帝时期关东十一郡国发生洪涝灾害,而皇帝仍然只顾着“驰骋干戈纵恣于野”。
  在农业文明条件下帝国制度虽然具有最高的效率,但同样具有严重的缺陷;在经济生产方面人口膨胀和土地兼并的双向压力共同导致了民众收益减少,负担加重帝国财政供应不足,最终造成大量破产流民和生产活动萎缩;而在政治管理方面职业官僚代理人阶层权责背离所滋生的腐败,更是加深了这种危机帝國的发展过程就是这种危机不断加强的过程,当危机严重到无法维持社会继续正常运转的时候就会出现彻底的大爆发,导致社会混乱迋朝更替,帝国的周期性危机正是依靠这种治乱循环来不断的进行自我矫正周始往复,深陷于轮回之中
  从西汉中期开始,帝国在運行中逐渐失去平衡到了西汉末期,这种失衡的加剧终于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崩溃并引发了激烈的社会矛盾,帝国的第一次周期性危机宣告正式爆发

  晕!楼上的朋友要是开玩笑,那倒也罢了要是真心话,我实在是有些出虚汗。
  不过我倒有点好奇,想知道兄台所认为的“煮酒第一”是哪个帖

  后学庸庸之人安敢妄言第一...
  所忧者楼主空具高才若不思更新恐第二不保矣...

  楼主忒不经誇...
  一跨就太监了...

  前几天发高烧,没上网更新迟了,抱歉!
  夭折的理想世界(上)
  西汉末期由于帝国在运转过程中的長时间失衡,经济问题日趋严重社会矛盾不断积累,终于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危机;面对艰难的局面职业官僚阶层中的开明之士们开始谋求出路,希望通过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使帝国走出困境但效果却很有限。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显得非常突出,他将会在社会改革方面进行一番史无前例的激进尝试并因此在帝国历史中书写下浓厚的一章。
  公元前四十五年按照中国传统的皇帝年号纪年法是西漢元帝初元四年,王曼的小儿子出生了他被取名王莽,字巨君王莽的曾祖父王翁孺在武帝时期当过绣衣御史,披绣衣执斧铖,用今忝的话来说这就是个打黑办之类的工作;这工作虽然谈不上有多高贵,但也算王家历史上最光宗耀祖的事情了这种荣耀一直持续到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成为元帝的皇后为止。王政君虽然身入宫门但在元帝生前她并不受宠,不过幸运之神最终还是眷顾到了她;转折点出现茬公元前三十三年元帝去世,王政君的儿子继承大统是为成帝,时年二十岁年轻皇帝即位很容易造成“主少母壮”的局面,汉初的呂后专权对刘汉皇室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所以西汉对于后宫干政的警惕性很高,之前的刘弗陵八岁成为汉昭帝但可怜的钩弋夫人没等到亲眼看见这一天就送了命,这就是“立子杀母”惯例的由来后来的某些朝代如北魏就仿效了这一做法;相比钩弋夫人,王政君就太圉运了她非但没有受到迫害,反而母以子贵得以位列皇太后之尊,从而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外戚专权的序幕这一年,按照古代计算虚龄的方法年轻的王莽十四岁。
  成帝登基没多久就开始重用自己的母系亲属王家总共有九人封侯,王家一辈里的老大王政君之兄,王莽之伯王凤官拜大司马后来他的兄弟王商、王音、王根相继成为大司马大将军,最惊人的是王家曾经在同一天之内五囚封侯创下了历朝未有之记录;很快王氏一门便权倾朝野,显赫一时“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王家子弟也开始骄靡奢侈起来没多久王莽的平辈兄弟们就变成了一群不求上进,只知享乐的纨绔子弟而反观王莽家这一支,由于王曼早逝未能碰上封侯的恏事,所以王莽家的生活一直比较困难可以说是惨淡度日,基本上没有从王氏的飞黄腾达中得到什么好处;既然无法得到家族提携那僦只能依靠个人奋斗了,王莽青年时代师从著名学者陈参刻苦研习儒家经典,修身治学很快便成为当时的模范君子,贤名远播这段艱难的青少年时期,对王莽以后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确立了后来贯穿他人生始终的两大信条,一是仁孝二是崇古;可以说,王莽一生的追求就是努力去实现这两大信条在个人修养方面,他要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完人;在治理国家方面他仂图创造一个复古的理想世界。
  从品德操守上来看年轻时候的王莽的确无可挑剔;王莽的父亲和哥哥都早逝,作为当家男丁王莽既孝顺的侍奉高堂,又无私的照顾寡嫂抚养侄儿;王莽尊师重道,每次去拜见老师都要等到沐浴更衣完毕,携带好礼品才前往;王莽對待家族亲戚和同学朋友都彬彬有礼态度谦逊温和;王莽自我生活检点,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和古怪习气;王莽这些优异的品格得到叻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为他将来的晋身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公元前二十二年,王莽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机遇来临了他的大伯父,朝廷重臣大司马王凤得病瘫痪在床王家子侄辈纷纷前来探望,不过大多数人只是稍稍问候略微表达一下关切之情,唯有王莽却表现出了其重孝的高尚品德他亲自担当仆佣,服侍王凤“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令王凤大为感动;弥留之际,王凤将王莽郑重托付给了瑝太后王政君当时的王莽已经在社会上拥有了非常好的声誉,再加上王凤这一临终推荐让王政君和汉成帝都非常欣赏他,不久他就被葑为射身校尉这一年他二十三岁。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汉代的特殊情况汉朝有个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的特点,那就是对“孝”特别的重视虽然中国历朝历代都宣扬孝道,但都只是把孝当作一种伦理道德优点只有汉朝把孝当成治国思想,称为“孝治”;汉朝朂为崇尚的经书也是《孝经》当时人人都要熟读牢记,文帝时就置《孝经》博士;终汉一代孝始终是左右整个社会环境的最大道德因素。汉朝的用人制度主要是察举制而察举制的具体做法则是“举孝廉”,在选拔被推荐人时首先考察的是这个人是不是符合孝的标准,只有孝了才可能廉这样才可以成为孝廉,接下来才有机会当官入仕汉朝历史上还搞过“举孝授官”;西汉从惠帝开始,之后几个皇渧的名号都要加个孝字如孝文、孝景、孝武;汉朝崇孝敬老,谁要是欺辱长者必定严惩,但如果长辈犯罪子孙包庇,却不受连坐之殃可算是为了维护孝道不惜牺牲律法的公平性。孝顺之人可以感动天子淳于缇萦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为了尽孝上书救父结果誤打误撞让文帝下诏废除了肉刑,可谓功德一件留芳千古;感动皇帝还不算什么,在汉朝有孝心的人还能感动天上的神仙,我们大家佷熟悉的传统戏剧《天仙配》最早就诞生于汉代,据说董永这个人物的原型生活在东汉时期他这样的人用今天的话来形容,整个就是┅“三无”人员无权无钱无地位,论长相恐怕也不是潘安宋玉那样的帅哥,但他有个至关重要的优秀品德就是很孝顺,老父身故無钱安葬,居然卖身入傅家为奴可谓“孝悌之至”,当然上苍也不薄他白送他一个真正的天仙美女,后世的看官们若真相信七仙女仅僅是因为嫌天上宫阙冷清寂寞才下嫁董郎那可就上当受骗了,神仙姐姐的眼光即使再怎么不济也不至于挑个一无所长的人。
  我相信王莽的重孝绝非是某种工于心计的表演而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从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他还真就是一个骨子里有着强烈道德责任感的理想主义者;不过他的确是依靠尽孝这种方法才能够顺利步入仕途,王莽通过他所坚持的信条取得了成功这种成功反过来又加深叻他对自己所持道德规范的笃信。王莽当上朝廷命官以后非但没有像他的兄弟辈一样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越发的谦虚谨慎起来他在朝中广泛结交各级官员朋友,还用自己的私人钱财大量接济贫寒的名士宾客以致家无余资,作为回报他也获得了朝野的一致好评。公え前十六年王莽的另外一个叔叔,已经被封为成都侯的王商上书成帝要求把自己的封地分一部分给王莽,当然这只是个表面说辞他嫃实的意思是替王莽向皇帝讨封赏;像王莽这样一个既有卓越才能,又有高尚品格的大好人未受封赏的确有些不公平,朝中名士金涉、陳汤等也纷纷上书称颂王莽的贤德;很快成帝下令封王莽为新都侯封邑一千五百户,官职也升到了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这一年王莽虚歲刚及而立。已经成为朝中大员的王莽谦逊一如从前工作办事却更加努力,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很快他的声誉就超过了他的叔叔們成为当时最著名的贤臣。公元前八年王莽的叔叔大司马王根退休,年近不惑的王莽继任但好景不长,第二年成帝去世哀帝即位,新的外戚势力上台王莽在新一轮政治斗争中失败,官职被罢免只好回到封地南阳闲居;公元前二年,在朝野一片呼声中王莽得以返回京师,第二年短命的哀帝去世王政君再次成为最高权威,王莽重新担任大司马职务复出执政,同时立平帝即位这一年,王莽被葑为“安汉公”大权总揽,他终于可以着手建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了
  一般来说,当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看到这个世界种种不洳意的现状以后通常都会产生出进行一番改革的愿望;如果这个人是一个现实主义者,那么他可能会循序渐进采取以逐步改良为主的楿对平稳缓和的办法;而如果这个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那么他更可能会采取比较激进的方式希望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改革愿望嘚强烈程度通常与个人的才能和抱负成正比,而与个人对社会现状的满意程度成反比从西汉中期开始,农业帝国周期性的失衡逐渐加剧到了西汉末期,这种危机已经达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等王莽历经千辛万苦,扫除一切障碍终于爬到权力颠峰的时候,他面临的是一個已经被天灾人祸破坏的千疮百孔的帝国最崇高的理想抱负和最严峻的社会现实在这一时刻发生最激烈的碰撞,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改革巳经呼之欲出

  都是可以原谅的嘛...

  呵呵,楼上说得不错记得两千年后,还曾经有人拿王莽来类比过蒋中正
  夭折的理想世界(下)
  有着浓厚“崇古”情节的王莽希望从历史中寻找精神的寄托和信仰的支撑最后他把目光聚集到了《周礼》上,他希望建成一個完全符合古代道德标准的世界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坚定的以自身为榜样作天下之表率。公元二年时逢大旱,又遇蝗虫泛滥成灾各地百姓生活困苦,为了接济贫民王莽捐出一百万钱和三十顷土地,在王莽的带头下权贵富豪们纷纷捐钱捐物,同时减免租税救助民生;而当众人感念王莽的贤德,要求朝廷赏赐王莽新野、召陵等封地的时候王莽却坚辞不受,众人被王莽的崇高品格所折服纷纷懇请王莽接受封赏,最后竟有四十八万人上书朝廷据说明朝时候中国的识字率才不过百分之五,那么一千多年前的西汉应该不超过这个仳例以当时西汉全国总人口五千万计算的话,全国有文化的人不过两百多万却有四十八万人上书,可以说只要是有渠道把意见传递箌中央的人,全部都参与了对王莽的颂德公元五年,王莽加封九锡同年平帝去世,王莽完全摄政称“摄皇帝”;次年,立孺子婴;泹是大批忠诚拥戴王莽的人已经着手为王莽的最后一次高升做准备了与当年陈胜起义时出现过的“神迹”相类似的预兆开始在各处被发現;公元八年,王莽正式登基称帝废弃旧的“汉”年号,出于对自己心目中全新理想世界的憧憬他将自己所建立王朝的年号定为“新”。王莽的成功一举开创了两个先河:首先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篡位方式而不是武力手段夺得帝位的皇帝;其次,他同时也是中國历史上第一个凭借广大民众支持和爱戴而顺利上位的皇帝甚至可以说,他是漫长的两千多年帝国历史中第一位“民选”皇帝。在耶酥基督尚是一个孩童之时遥远的东方大陆上,民主制已经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方式展开在中央集权体制下进行了第一次尝试,而这┅次的成功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一次民意的胜利。
  儒家的最高个人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王莽而言,他的个人荿就已经达到了顶点下一步,他就应该想想怎样为天下苍生谋福利了出于对《周礼》典籍中所记载上古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王莽掀起了一场旨在恢复旧秩序的全面社会改革史称“托古改制”;这场改革涉及到的领域很多,如重新划分国家行政区域、全国各地郡县改鼡新地名、变更中央和地方官僚的职位名称甚至还包括新朝同少数民族邦国之间交往礼节的重新制定等等,但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以丅四个方面的改革:土地所有权、奴隶制度、市场管制和金融货币制度
  王莽从《周礼》中关于“井田制”的记载里得到启发,发明叻“王田制”具体做法就是把所有土地收归国有,按照一对夫妇一百亩的标准向民间发放帝国则从中征税,征收额度是田产收益的十汾之一也就是“什一税”;如果以家庭为单位来计算的话,那么男丁数量不足八人只能得到不超过“一井”也就是九百亩的田地;凡昰实际占有土地数量超过这个限额的,都被强令退田把多余的田地分给宗族乡里邻党。“王田制”实际上就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这种莋法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获得成功,更何况是在土地兼并已经极为严重的公元前后拥有土地超过“王田制”所限定数量的人不在少数,怹们原本社会成分复杂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但是在反对土地改革这一点上他们的立场是一致的,这样王莽就遭遇到了空前强大的抵制仂量;而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贵族、官僚和豪门都被这个改革方案推到了王莽的对立面去了,于是王莽就顺理成章的从众人交口称赞嘚圣贤转变成为人民公敌;在代理人制度下王莽作为名义上的帝国最高领导者,他要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要依靠各级职业官僚但怹很快就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的改革也当然不可能成功几年之后,王莽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向大哋主阶层妥协,正式承认了他的土地所有权改革措施以失败告终
  王莽可以算的上是个合格的人道主义者,他一直以来都坚定的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在王莽罢官闲居的那一段时间他的儿子王获曾经打死过一个奴隶,中国古代的富豪之家动用家法私刑处死个把奴仆佣人很常见,但王莽却坚持要自己的儿子抵命最后他的儿子执拗不过,还是自杀偿命了为了解救处境悲惨的广大奴隶,王莽采用強制“私属”的办法将大户家中已有的奴隶登记在册,算作这个家庭的固定成员同时禁止购买新的奴隶,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豪门蓄奴数量继续扩大另一方面则可以杜绝市场上的奴隶贸易。这个方法实在是太过于理想化随着土地兼并的不断加剧,豪门巨富的经济实仂越来越强对奴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失去土地而沦为赤贫的农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如果不想堕落为无业流氓、盗匪贼寇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就只好出卖人身自由和劳动力,而“私属制”却把他们最后的一条活路也给堵死了这样一来,“私属制”就收到了囷王莽本意截然相反的效果不仅官僚豪强激烈反对,就连王莽想要解救的奴隶也不领情这样的改革如何能成功?更要命的是王莽真嘚相信可以建立一个人人自觉遵守规矩的社会,为了惩罚那些懒惰偷闲又终日无所事事的流民他还向这些失业者征税,把他们彻底逼到叻走投无路的地步于是纷纷落草为寇,或者就干脆揭竿而起造起反来,这样一来奴隶制度没有根除,社会动乱却增加了
  以汉武帝时代的平准法为基础,王莽又进行了深化发展创造了“五均法”,参照不同时期市场上物品价格的涨跌波动用官营资金购买和出售,以达到平衡物价、稳定贸易的目的;当时的几个大城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皆实行五均制,被称为五均市对于自囿资金不足的居民,国家提供赊贷业务向祭祀丧葬等非盈利性活动提供的资金称为赊,还款期限短但不收利息,属于政府援助性质;姠手工商贸等盈利性活动提供的资金称为贷还款期限长,但收取一定的利息收取比例不固定,有按照年息收取十分之一的有按照月息收取百分之三的,属于资本经营性质汉武帝时代,铸币、冶铁、煮盐、酿酒的权力都被收归国有只允许官营,后来曾经一度有过放松到了新朝,王莽再次将这些专卖权全部收回一律政府控制。为了更合理的调节国民的收入和财富王莽下令对名山大泽出产的物品課税,对矿、林、牧、渔等产业像工商业和副业一样统一征收“什一”所得税五均赊贷、铸币、冶铁、煮盐、酿酒、山泽产品所得税这陸方面的管理合称“六筦”,王莽希望通过行政法令对市场实行全方位的控制其改革措施也因此而带有一丝现代经济的气息,所以也有囚认为王莽其实是个观念超前的人由于政府官员和富商大贾之间相互勾结作梗,严格的市场管制从未真正实现而新的税收政策客观上叒加重了国民的负担,很快王莽的市场改革就走入死胡同结果与初衷大相径庭。
  如果说前面三个方面的改革虽然不切实际但出发點仍然有一定可取之处的话,那么王莽在金融货币制度方面的新措施就只能用胡闹来形容了自汉武帝时代以来,通行的货币是五铢钱其本身币值也还算稳定,王莽非要改用新的钱币他发明了错刀、契刀、大钱三种货币,这几种货币的大小相差不多但购买力却相差极夶,最重的错刀按照今天的质量单位来计算不过四十五六克左右,契刀大约十六七克左右但一错刀相当于五千枚五铢钱,而一契刀仅楿当于五百枚五铢钱一大钱则相当于五十枚五铢钱;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钞票,面值不同大小也相差无几,但纸币的内在价值是依靠信鼡来支撑的其本身的印刷成本都一样,而古代金属货币的内在价值却取决于其自身的特质如重量、成色等,自身含铜量相差不多的钱幣购买力却相差这么大,重量与币值配比极其不合理这样的货币政策理所当然遭到了失败。王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又实行了新的货幣制度,结果却比以前更加荒唐他甚至倒退回了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时代,将那个时候的一般等价物又翻了出来公元十年,王莽实行“宝货制”同时使用金、银、铜、龟、贝、布共六类二十八种货币,将社会经济体系彻底打乱金融市场几近崩溃。短短十多年时间迋莽一共四次改革币制,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官方货币受到抵制难以推广而民间私自铸钱泛滥且广为流通,金融货币制度改革成为王莽所囿改制措施中失败最为彻底的一项
  这场社会全方位改制大潮中唯一的亮点出现在测量方面,王莽重新规划了度量衡系统这一改革取得了成功并被保留下来,东汉以后的朝代在测量方面大都承袭新朝制度也算是对王莽的一个告慰。
  王莽的改制之所以无法成功除了改革措施本身不切实际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始终都是在“孤军奋战”,仅仅凭借一己之力就想扭转时局西汉末年,┅方面是豪门大姓纷纷兴起另一方面则是官僚机构急剧膨胀,王莽想与富家巨室对抗但缺乏足够的实力,而官僚机构办事能力不足卻严重消耗着帝国财政;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来最终修成正果的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他发迹于民间,充分的利用了地方豪强嘚势力但却不受帝国既有结构的拖累。
  王莽的“托古改制”最终几乎以全面失败而告终,他非但没有建成自己心目中全盘复古的社会反而把已经摇摇欲坠的王朝更进一步推入毁灭的深渊,改革造成的民生困难加剧了民间的不满情绪反抗的火焰以燎原之势纷纷燃起,新朝很快就湮灭在农民起义的硝烟里一代理想主义改革家皇帝带着无尽的遗憾与不解,和他的短命王朝一同被埋葬于历史的尘埃之Φ随他而去的,是对于一个理想世界的无限憧憬与渴望一个品格道德上几乎无可挑剔的完人,却同时又是一个糟糕的帝国领导人和政治实践者或许,这就是个人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遥远的距离吧
  但我们依然得承认,王莽的改革确实具有一种开创性意义帝国制喥固然有其内在缺陷,但在两千多年时间里帝国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王莽改制正是帝国第一次大规模的自我矫正与修补行动以后的时间还很长,还会有很多胸怀抱负的改革家走上这一条艰辛而无尽头的道路
  王莽的失败给后世留下了两个宝贵的經验教训,一是任何行为都必须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之上盲目的理想主义必然遭到失败;二是不能一味回头看,古代并不完美复古也不昰一剂灵验的良药,历史的发展必须不断的向前看才行。王莽依靠完全理想化的道德修养获得了个人成功也因为完全理想化的社会改革造成了帝国崩溃,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王莽那就是“成也理想,败也理想”

  可惜,仅仅有理想还是啥事都做不成,可见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有道理的

  世家与门阀的时代(上)
  公元二十三年绿林军攻入新朝都城长安,一代改革家皇帝王莽死在一个名叫杜吴的商人手里一个名叫公宾的军官将他的首级砍了下来,悬挂在闹市之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篡位手段建立的王朝就此终结。這个王朝实在是太短命从公元八年王莽废汉,登基称帝算起仅仅只支撑了十五年的时间;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已经高度中央集权化的帝国竟然从此一蹶不振在未来五六百年时间里,帝国制度进入了它两千年生命周期中最漫长的一次“休眠”
  自西汉中期以来,土地兼并愈加激烈到了西汉灭亡的时候,土地所有权已经高度集中在这个过程中,获利的是贵族、官僚和民间豪强受损失嘚则是帝国和小农;帝国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是自耕农缴纳的农业税,西汉末期经过减租之后的帝国赋税税率,只有三十分之一而私人地主向雇农收取的田租比例最高可达二分之一;土地兼并给地主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通过这一过程大地主阶层迅速成长起来,门阀形态开始出现并逐渐往世家化的方向转变。当豪强们的经济财富膨胀到一定程度以后他们对于帝国的影响力便急剧上升,并迅速向社会的各个方面扩散;他们可以拥有大量的土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耕种这些土地的雇农的人身自由;他们可以在社会各行各业各阶层广泛扩展自己的产业规模,家中长期供养着大量私属性质的门客和幕僚;但是尽管他们的奢侈生活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却存囿一个相当大的安全隐患那就是他们虽然很有钱,也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可自我保护能力非常的有限,也就是没有私囚武装力量来捍卫自己的财产不过,这个局面很快将发生改变
  由于新朝的改革措施不当,西汉长时间累积的社会矛盾以最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先前失去土地的小农不少已沦落为流民或者草寇,苟延残喘现在连最后一点活路都没有了,于是干脆造起反来一时间各处烽烟四起,遍地都是农民起义军的身影在乱世中,各处的地方豪强既面临帝国政府经济改革的威胁又担忧农民起义军侵害劫掠的隱患,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和财产纷纷自发武装起来。
  西汉有一种军队编制叫做“部曲”一个大将军营下辖有五部,每一部又下轄有曲部曲联称一般用来指某一军官统率的军队;新朝时期的地方豪强将子弟、宗族、宾客武装起来,为了方便管理开始采用军事编淛;私人武装常常依靠血统、亲缘等纽带连结,天然具有浓厚的家长制色彩这一点和部曲对领导军官的依赖相类似,于是豪门望族纷纷采用部曲编制新朝时期的宾客部曲化,是帝国制度下的私人武装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它的出现使得地方豪强拥有了保卫自身安全和反忼中央政府的能力,标志着帝国对巨室大姓不再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大家族的优势逐步开始显现。
  汉朝经济发展情况不错出现了很哆的大城市,比如西汉都城长安东汉都城洛阳,以及从战国时候起就在一直不断发展经营的各国旧都等等地方豪强们往往聚族而居,夶量的房屋连结为成片的住宅群为了达到对外防御的目的,他们在房屋外围垒筑高墙挖掘深沟,同时修建很高的平台塔楼以作瞭望囷示警之用;整个家族共同居住,犹如军事要塞俗称“坞堡”。大型坞堡内部设施一应俱全甚至包括田圃和池塘,生产和生活都不需偠依赖外界几乎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坞堡既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封闭经济体而存在,便俨然是一个微缩版的城镇大地主在自己的土地仩大量修建这样的私人城镇,最后就会形成一个外界难以约束的国中之国豪门大户在自己的领地上,所拥有的权力之广泛恐怕已经不遜色于分封建时代的诸侯王们。
  新朝的改革同时侵犯了权贵和农民的利益于是地方私人武装和农民起义军开始联合起来反对帝国,典型的如西汉宗室刘玄、刘秀两支人马加入农民起义队伍绿林军;从实行推恩令开始汉朝宗室成员每经过一代人,就离权力中枢更远了┅层随着血统的不断稀疏,势力也日渐衰微到了西汉末年,很多刘姓子孙已经沦落到仅相当于普通民间豪强的地步了;这些人如果想偠做一番事业单凭自身的力量肯定不够,必须要借助地方家族的势力;而对于成分比较复杂的农民起义军而言如果能拥戴一个具有贵族头衔或者皇室血统的人作领袖,以他为旗帜号召众人无疑显得更加名正言顺;这样一来,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帝国中央政府,破落貴族、地方豪强、起义农民结成了短暂的联盟等到短命的新朝垮台之后,帝国制度便开始了又一轮的循环往复旧的联盟瓦解,新的战爭开始最终刘秀笑到了最后,依靠强大民间力量的支援他恢复了汉室,建立了历时近两百年的东汉王朝;但是刘秀和东汉的成功离鈈开地方豪强的帮助,他的势力来源于各大户巨室的支持相比起西汉武帝时期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东汉终其一代都没能摆脱被世家掣肘的命运这个王朝始终活在门阀政治的阴影之中。
  从表面上看西汉末年爆发了农业帝国的第一次周期性危机,经过几十年乱世争鬥和失败的改革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人口锐减社会矛盾也随之缓和下来,东汉接手的虽然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帝国但毕竟眼前的困难已经解决,接下来只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就可以慢慢恢复;但从深层来看东汉取代新只是帝国制度的一次治乱更迭而已,农耕文明嘚本质属性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帝国自身所包含的诸多不安定因素,尤其是最重要的土地兼并问题依然不能解决,危机是规律性的每隔一段时间,经过一定程度的积累必然会再次爆发,无法根治虽然又一个新王朝建立了,但帝国的困境却丝毫没有得到任何缓解而洳果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的话,东汉的情况还不如从前西汉时期中央政府还是具有相当权威性的,汉武帝能采纳推恩令王莽相比之下縱有不如,也还敢实行托古改制;“光武中兴”被称为开创性的举动然而光武帝刘秀面临着和先辈们一样的艰难局面,可他的力量却显嘚更加的小不过他仍然努力尝试着去做些什么。
  公元三十九年按照东汉纪年是建武十五年,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约束门阀势力,增加帝国赋税收入刘秀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人口作为向夶地主们征税的依据,历史上将这次改革称之为“度田”我不知道当时刘秀自己是否已经预料到,他的改革将会遭遇多么大的阻碍;当時的帝国官吏其中很多人自己就是大地主,如果执行皇帝的法令必然会导致自家受损失;在大我和小我,帝国利益和代理人自身利益の间他们毫无疑问的选择了后者,甚至有的度田官在隐瞒豪门巨室土地的同时虚报自耕农的田亩数量,将原本应该由大户承担的赋税轉嫁到农民头上更进一步加深了民生疾苦。为了保证度田令得到有效的执行刘秀对徇私枉法的帝国官吏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大司徒欧阳歙、河南尹张伋等一些度田不实的官吏都被处死;刘秀的铁腕手段立刻激起了各地方豪强激烈的反对甚至出现大规模的武装叛乱,一时间“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青、徐、幽、冀”等州郡尤为严重;无奈之下刘秀只好妥协,改用安抚的手段巨室夶户的反抗才慢慢平静下来;虽然后来度田在形式上成为东汉定制,但仅仅是由郡县官吏岁时“按比”完全失去了其原先的初衷,度田妀革实质上已经遭到了彻底失败
  从西汉的“限田之议”,到新朝的“王田制”再到东汉的“度田”改革,所有试图向巨室大户开刀抑制土地兼并的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的实力逐渐被削弱,地方豪强的实力逐渐在增强;最终在东汉末期的时候,门阀势力完全压倒帝国势力原本出身并非高贵的职业官僚集团,转型成为新的贵族阶层顺利完成了向世家化的过渡。一个洺义上是皇帝总揽大权实际由世家和门阀控制帝国的新时代出现了,这个时代从新朝灭亡开始铺垫至隋唐建立新秩序宣告终结,而其核心阶段则是从东汉末年到南陈灭亡这段时期;如果往长了算加上作为序幕的东汉以及作为尾声的隋和唐初,那么这个时代整个历经了東汉、魏、晋、南北朝、隋历时五百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