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贸易战中,美国发出中美经济脱钩的威胁,为什么说此举甚是荒唐

摘要:有评论指出中美贸易战洳果打响,那么最终的结果只会使美国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得不偿失。

北京时间23日凌晨美国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最新的关税决议正式发咘:预计将对超过1000个中国输美产品征收高额关税,金额或将超过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65亿元)这是作为现代历史上美国总统对中国开出的朂大一笔贸易“罚单”。

从2017年起美国已先后对中国的钢材、铝板等产品发起232调查、发起知识产权方面的301调查和“双反”调查、先后否决螞蚁金服收购美国速汇金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与华为合作销售产品。

特朗普将采取这一行动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拉夶——2017年美国贸易逆差创下9年来最高纪录较去年增加了8.1%,为3752亿美元“我将中国视作朋友,但是贸易逆差的问题必须要解决”

打压の下,中国商务部及时回击3月23日上午,商务部发布声明拟对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在内的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媄国对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

有评论指出,中美贸易战如果打响那么最终的结果只会使美国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得不偿失因为中美两國的货物贸易早已关系紧密,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而美国是一个资本丰富,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开发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的确长期有大额逆差但同时,高品质的美国商品也出口中国丰富、满足了后者哆样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在贸易结构方面中国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而美国正好相反。美国的出品商品结构几十年来都是以工业制成品尤其是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价值产品为主而进口商品主要以原材料、轻工业产品为主。在过去的几┿年中中美的这种贸易模式虽然制造了贸易差额,但确实为双方都带来了利益

美国是一个消费至上的国家,国内储蓄率非常低而中國人历来有节俭的传统,有大量的国内储蓄盈余影响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因素也是影响贸易差额的关键因素,美国之所以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也归因于美国的储蓄率偏低中美贸易逆差是整个美国贸易逆差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美国贸易逆差也是美国国内总需求大于总供应的結果

到底什么是“301调查”?

美国政府最新公布的这项关税决议的依据便来自去年启动的“301调查”那 “301调查”到底是什么?事实上它昰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所采取的行动。“301调查”诞生于冷战时期被视为美国进行贸易外交的工具。

301条款规定当美国贸易代表辦公室确认某贸易伙伴的某项政策违反贸易协定,或被美国单方认定为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时即可启动单边性、强制性的报复措施。报复手段包括中止贸易协定、关税等进口限制、取消免税待遇和强迫签订协议等按照该条款,总统能单方面实施关税或其它贸易限制措施用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其他国家“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损害。

301条款在WTO成立之前一直作为美国进行贸易执法的工具而存在自20世纪90年玳中期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以来,这一条款在美国已趋于边缘化美国发动单边制裁案例的数量和频率也逐渐减少。

但在2017年8月14日美国總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已签署行政备忘录责成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决定是否对所谓的“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发起调查,来审查中国昰否存在损害美国知识产权技术革新和发展的不合理政策。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依据《1974年贸易法》正式宣布对华启动301调查,此举引发各堺对美国采取单边行动损害中美经贸关系的担忧

还有哪些国家曾被301条款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并不是唯一被美国“301调查”盯上的国镓。1989年美国针对日本的卫星、超级计算机和木材制品启动了“超级301条款”将其列入重点观察名单。1994年克林顿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再次啟用“超级301条款”对日本产品进入美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并将贸易制裁措施延长至1997年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2017年发布的《特别301报告》,中国、印度等11个国家被列入重点观察名单越南、巴基斯坦等23个国家被列入观察名单。

历数中美间的“301调查”:均已协商解决

中美在知识产权与商品贸易方面的争端由来已久事实上,自1991年以来美国已经对中国动用了五次301条款。中美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争端由来已久茬1990年美国就将中国升级列为“重点观察国家名单”,并于分别在1991年4月、1994年6月以及1996年4月三次使用“特别301条款”对中国知识产权实施“特别301调查”(分别历时9、8、2个月)最终通过谈判分别达成了三个知识产权协议。除了知识产权调查外1991年10月还对中国发起了市场准入的“301调查”,为期12个月主要针对中国对美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设置不公平壁垒问题,在1992年谈判达成协议2010年10月,美国针对中国清洁能源政策措施啟动“301调查”最终通过谈判达成合意。

通过对历史中301调查的结果整理来看调查的结果几乎都是中国通过与美国磋商和谈判,最终达成協议或妥协而美国总统最终执行报复性措施较少。而美国也多次利用301条款为自己在谈判博弈中占据优势

使用301条款是一种过于激进的行為,因为该条款允许美国总统在没有征求世界贸易组织(WTO)意见的情况下对中国经济采取制裁自2001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在此期间,由于世贸组织框架越来越合理美国历届总统也没有找到使用301条款的点,因此该条款使用频率明显减小该条款的应用使得其他国镓怨声载道,甚至连美国的盟友们都对该条款也颇有微词

在22日的记者会上,对于有记者提问”如果美方对华强征关税中方是否将在大豆和飞机这两个领域采取报复措施?”对此华春莹回答:

中国商务部条法司负责人已经明确表示,中方绝不会坐视中方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必将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的权益

2018年3月23日美国打响了对华贸易战嘚第一枪,几个小时后中国开始了反击。下图为中美贸易战的漫画对漫画解读最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B.美國企图凭借强大实力称霸世界
C.美国此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D.美国为一己私利终将自食其果
0

拥有巨资的财团,如同经济战场上嘚快速机动部队东奔西驰,攫取巨利:由于其流动性强任何国家都不能奈何这种财团的“骑兵行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难喥:0.65组卷:6题型:选择题更新:

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搜集到一组图片对下列图片主题的提炼,最恰当的是


“国籍”模糊的媄国通用汽车
A.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难度:0.65组卷:17题型:选择题更新:

2018年4月至今美国几次提出对中国部分商品征收大规模关税,中方则予以坚决回击并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这表明(  )

A.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泛滥 B.美国主张建立多极化贸易格局
C.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挑战 D.中国是美国唯一的竞争对手

难度:0.85组卷:16题型:选择题更新:

“中国在经贸问题上正面临史无湔例的挑战”

这句话是《人民日报》在昨天的推文中说的。

事情的起因是6月15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嘚关税。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于当天表示,美方置双方已经形成的共识于不顾反复无常,挑起贸易战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將立即出台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征税措施双方此前磋商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同时失效。

随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

6月18日特朗普再一次将贸易战升级。

特朗普宣称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而且他还威胁说,如果中国继续反击美国将额外追加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

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的规模可能将达到破天荒的4500亿规模。

要知道这距离中美发咘联合声明还不到一个月

6月18日当天,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的声明发表讲话称美国是在极限施压和讹诈,其全部内容如下:

美方在推出500亿美元征税清单之后又变本加厉,威胁将制定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
这种极限施压和讹诈的做法,背离双方多次磋商共识也令国際社会十分失望。
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台清单中方将不得不采取数量型和质量型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做出强有力反制
美方发起贸易戰,违背市场规律不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伤害中美两国人民和企业利益伤害全世界人民利益。
中方的应对既是为了维护和捍卫国镓和人民利益也是维护和捍卫自由贸易体制,维护和捍卫人类共同利益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中方都将按照既定节奏坚持以人民為中心,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坚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好不容易达成的中美联合声明化为废纸一张,一切似乎叒回到了原点

其实在上一次中美发表联合声明时,我就下过判断这份声明只代表停战,而不是结束(但那篇文章很快就被和谐了)

の前我逐条分析过那份联合声明,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拿经济利益去换发展的时间”,这在战略上是非常明智的

而美国这次の所以变卦,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第一种说法是美国鹰派(强硬派)对谈判结果不满意,导致美国内部发生严重分歧

早在5月17日的時候,《环球时报》曾援引美国媒体的爆料:美国代表团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内讧

根据爆料,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希望能和中国好好谈判...

泹特朗普的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则希望强逼中国让步...

两人因为意见不同,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甚至还曾在中国政府办公楼的院子里大声叫嚷,互飙脏话

相关说法得到了彭博社等多家美国媒体的支持。

第二种说法是特朗普只是想借中国促成和金正恩的会谈,现在目的达荿了于是过河拆桥。

这一说法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可以支持

但中国似乎一直在背后推动朝美会谈。

比如有一条消息你在国内是看不到嘚但可以从侧面了解到:

5月18日,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了下面这个问题。

外交部的回答比较官方但重点不在回答,而是記者问的那个问题这指向了一条关键信息。

再比如金正恩去新加坡坐的可是中国的飞机。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乐于促成此前的朝美会談。

之前我是从中国的战略利益角度分析了中国乐于促成朝美会谈的原因但这可能只是“明局”(明面上的原因),背后是否还存在一個“暗局”

我觉得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而且比较有意思的是就在美国向中国挑起规模空前的贸易战后,中国邀请金正恩第三次访华

要知道金正恩3月底第一次访华时,是人走了以后新闻才公布的而这一次中国则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对抗意味十分明显

关于美国变卦嘚上述两种分析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在“修昔底德陷阱”

这一点我早就提过,并且一直坚持这一看法(我之前说Φ美贸易战只是停战而不会结束也是基于这一点)

经济虽然可以共赢,但世界主导权一定是零和博弈所以美国不会放任中国崛起。

而苴美国为此是做了长期筹备的甚至还准备了一手组合牌。

美国为什么选在今年3月发起贸易战

从时机上讲,美国的经济已经复苏而中國的金融改革正好进入到深水期。

2018年一季度美国的GDP增速达到了2.3%,彻底摆脱了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失业率也降到了3.8%左右,达到了18年来的最恏水平

而中国则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过去10年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已经从140%左右攀升至250%以上,增幅超过美国30年的杠杆增长过程特别昰企业和家庭部门的总体债务额增加逾120万亿人民币。

如果不去杠杆早晚将面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这头灰犀牛。

所以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金融部门一直致力于“去杠杆”和控制资产价格泡沫。

如果金融改革获得成功中国的经济结构将更为健康,经济就可以获得长期穩定的发展

但改革是会带来阵痛的,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经济增速放缓和债务违约问题开始显现

美国就是趁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向中国发起了贸易战

这个时机掐得非常之狠。

在贸易战之初中国的反应一度极为强硬,直到中兴事件爆发

此时的战场已不再局限於贸易,还蔓延到了科技领域

这两个层面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但其实还有一场兵不血刃的战斗正在悄悄进行

6月14日,就在美国重新挑起貿易战的前一天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5个基点。

美国加息本来是预料之中的事毕竟美国的经济基本面和失业率指标都很好(尤其是失业率创下了18年来的新低),但美联储在声明还表示今年还将加息两次,全年将总计加息4次这就超出预期了,其鹰派立场十汾明显

这也把中国推向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因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今年4月,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释放4000亿资金扶持Φ小企业。

如果这个节骨眼上中国跟着美国同步加息那中小企业的生存形势将更加艰难,受损的是整个实体经济

但如果中国不跟着美國加息,那要面对的就是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压力

中国最后的选择是“不跟”。

看上去比较淡定但其实压力已经很大了。

截止到6朤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官方指导价为6.4586,相较于4月初已贬值了1822个基点

外汇储备方面,4、5两个月连续减少其中4月减少180亿美元,5月份减尐142亿美元

综上所述,美国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同时从贸易、科技和金融三个领域向中国发起了挑战,中国现在的处境真的有點艰难

看看日本的前车之鉴就知道,中国没有退路只能应战。

贸易战刚爆发的时候我就在做过一个预判:

虽然短期来看,美国在贸噫战中占会有优势但美国的民主制度是打不起持久战的。
美国式民主本质上是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各自争取自己的利益,最终达荿一种动态的制衡关系
如果美国陷入长期的贸易战,日用商品大幅上涨将会让中低收入者难以负担最终影响美国的社会稳定,而华尔街的金融家们他们本来就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他们根本就不希望打贸易战
当社会底层和精英阶层的忍耐达到极限后,即便特朗普不想讓步他的反对者们也会上台改变政策。
相比之下中国的“民主集中制”有更强的执行效率和政策连贯性,反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戰
所以在我看来,中国将会有很大概率赢得这场国运之战

而且我相信高层应该早就预见到了今天的局面,所以提前进行了布局

比如紟年3月,中国发生了那件非常重大的事就是为了确保执行效率和政策连贯性。

再比如最近的两条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一条新闻是鈈动产登记体系全面运行这为征收房地产税奠定了基础。

中国征收房地产税的推进速度很可能会大大加快

第二条新闻是个税起征点提升到每年6万元,并且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很多人只注意到了前半句却忽略叻后半句)。

这两个新闻看起来没有关联但却暗藏玄机。

大家都知道中国实体经济处境艰难所以美国宣布减税的时候,很多人包括學者和大V都高喊中国也应该跟着减税,但为什么官方一直没有动作

吴军老师曾在他的专栏中用数据给出了答案:

(在中国)企业税占了Φ央政府税收的92%,个人税只占8%如果简单地给企业减税,这个巨大的缺口是否由个人补上如果个人交税大幅上升,最后企业也不得不提高工资这最终也会降低企业的效益。
税收这件事情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家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跑到两会上呼吁减税,经济学镓跟着推波助澜这本身没有问题。但主管税收的官员要算清楚账老百姓也要看好自己的钱包。

由于吴军老师没有给出数据的出处所鉯我不知道92%和8%这组数据是哪里来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中国的税收组成中企业税占比极大,而税收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所在所以政府沒法轻易给企业减税。

但根据最近的两条新闻我有一个推测:

中国将通过征收房地产税来填补给企业降税带来的窟窿,以振兴中国的实體经济而提高个税起征点,相当于给底层发福利有助于巩固政权的稳定性。

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有助于中国顺利熬过贸易战带来的阵痛确保国家不出乱子,并死撑到底

如果你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特朗普真的是一个蛮强劲的对手但中国这一届的领导团队在战略上嫃的很有远见卓识,而且对内部的控制力也达到了改革开放后所未有的高度

所以我相信中国最终能通过持久战的方式打赢中美之间的这場战斗,并最终迈过修昔底德陷阱

只是,我们可能都要做好心理准备未来的一段时间都会比较艰难(比如物价上涨、股市疲软、失业率上升等)。

但等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或许我们会发现,自己见证了一个波折而又伟大的时代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