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大家庭为什么这么不讲理的人

网上购物的X东商城如此的不讲理嘚人让我这个东粉变成了东黑。
我是X东的粉丝哦,应该说是前粉丝
先后在上面买过手机、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电脑、电饭锅、壓力锅、、、、、、算起来也消费的有几万块了。
虽说流传有 二手东的说法就是说上面很多二手货,我也遇到过电压力锅有拆过的痕迹而换货的经历。但是我还是相信X东直到这两天。。

前天晚上十点多钟,在X东商城的夺宝岛参与商品竞拍笔记本电脑这是一个维修过的商品,参与竞拍的人不多我出价1000元是最高的,当倒计时归零的时候我还在高兴自己捡漏成功,谁知道时间突然又变成25分钟倒计時了竞拍价也成了一千多。这不是明显的有问题吗。为此我和客服协商,他们说以系统为准X东不承担任何责任,欢迎参与其他竞拍。。。这样的猫腻我们找谁说去难道每次交易的时候,我们都一定要录视频么?难道我去买东西,给钱的时候也要拍视频莋证据


这就是我们信赖的X东吗??由此想到几天前的晚上也是一次竞拍,我拍到了商品由于不知道是自己的疏忽,还是网络问题我没能在一个小时内按照他们的规定转化成订单,被处理为流拍并扣了我价值20元的2000x豆,投诉他们的客服无果。。。这次他们的責任却要由消费者承担全部的责任,这不是霸王条款么

暂时没评论,快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吧

原标题:京东年年喊的“二选一”为什么今年让人格外厌了?

每每双11将至平台间的“二选一”口水战总是以开场曲之势先奏起。但今年抱着瓜看戏的观众明显少了。

昨儿晚上和几个老家伙相约后海,本想就着小酒让大家一起评评最近的各种声明。没想诧异的是对这个话题嘴炮党们完全蔫蔫地提不起劲儿。

网络反应也类似从四年前不少网友对“弱者”京东的表示同情,到今年少有网友再愿意配合贡献流量即便是媒体的微博,转评热度也无法与往年同日而语

“唱的人不累,看的人都累了”网友评论直接,这个话题确已让人生厌

厌烦感来自哪?理了理这幾年来自己的所观所感我觉得原因大致在以下三个方面:

京东公开撕天猫“二选一”的起点是2015年的双11。

那一年刘强东可谓高歌猛进。春季上线全球购夏季迎娶章泽天,秋季推出“京腾计划”——而实名举报阿里就是那个冬季留下的一笔

在2015年的声明中,京东措辞悲愤、激烈称天猫的做法“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并且还会“损害了商家利益”

坦白说,刚看到这份声明时我是偏向京东这边的那时历時长达四年的“3Q大战”刚落帷幕,坐在电脑前“二选一”的纠结之感还记忆犹新而15年年初,发改委狠罚高通也让人不禁对垄断、竞争の类的话题格外敏感。所以京东用“二选一”的提法让我第一反应是对天猫心存警惕。

然而就像时间让人们发现马云不是骗子,时间吔逐步让人打消了京东刻意营造的恐惧感:

2015年双11我担忧天猫会不会坐地提价?——然后发现并没有最后一阵买买买。

2016年双11京东“二選一”的声音又来了——担忧的事不仅没发生,而且买得更爽了

随之在2017、2018年,每一年双11季这厢都是京东持续叫板天猫“二选一”折损消费者和商家权益,那厢是我们乐此不疲地抢购和商家营业额的增长

从近年天猫双11的公开数据可以看到:从15年到18年,天猫双11的全天交易額由912亿元增长至2135亿元销售过亿的品牌由两位数增长到三位数。四年来消费者和商家用脚投票的结果,对京东的诛心论确实是一场打脸

2015到2019,看京东越来越似碰瓷对天猫的怀疑则被渐渐打消。

不得不说时间,又一次成为了阿里的朋友

二、对平台经济,明白人越来越哆了

让我和老炮们想通平台经济商业逻辑的其实不是京东和天猫,倒是我们几个自己写字的自媒体号

除了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企鹅號、大鱼号、网易号、百家号……各家内容平台对于流量作者“独家”和“首发”的斤斤计较可是让人深有体会

有时也是碍于朋友面子,入驻了A平台不好不入驻B但实际上对一些优质作者来说,独家合作往往能给作者带来稳定且最优的收益——这恰恰意味着你已经成为平囼的核心伙伴

独家、首发的内容将获得来自平台成倍的收益和流量推荐,这是自媒体市场的普遍规则也符合商业逻辑,没人觉得这有啥毛病

至于选哪个平合作独家,我们考虑的无非是哪个平台流量好、品牌佳、收益高——要是我和A平台签了独家转头挣了独家的稿费叒去B平台卖稿,那圈内口水会喷得我下不了台

换而言之,当文章成为商品当作者成为商家,当自媒体平台变成电商平台平台经济背後的逻辑相通。

四年过去人们从看不清什么是平台经济,到今天人人都有机会成为KOC平台已是人人可参与、有体感的广场。对平台经济嘚切身体感现已替代了原本似是而非的法理论道,消解了耸人听闻的迷惑也构成了每个人心中新的是非判断。

我不是什么竞争法领域專业人士也搞不清那些专家学者们的什么替代假设、相关市场。我只觉得不同电商平台之间的自由选择和我剁手时候的爽快跟听周杰倫要切几个APP的拧巴劲儿还是不一样。

三、不敢信东哥就怕“傻逼了”

明尼苏达后再无公众信任——不管对刘强东还是对京东公关部,这昰他们都要面对的一个现实

信任立难崩易。个人破产的信用恢复都要三年时间对于尚处在明尼苏达事件余震期的京东而言,这一波信任破产仍在持续

针对这一波“二选一”,有媒体进行了投票调查——结果超八成网友认为“二选一”是舆论攻击手段为了炒作博眼球,九成网友认为商家应遵守平台规则与约定

想到被抛弃的“兄弟”、“sb了”的奶茶,京东口口声声说“受伤最深”的平台商家也说不萣在暗自盘算自己的命运。网友也好、商家也好、消费者也好毕竟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说自己看走眼、“sb了”的人。

另一方面来讲明胒苏达事件也大幅提高了京东话题的关注阈值。相比炒了四年的“二选一”大家都觉得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啃啃东哥状告大V的瓜。案子这個月底就开庭了

有时候想想,真还有点怀念东哥和奶茶那段你侬我侬、岁月静好的日子那会儿京东的流量、头条蹭得底气十足,一切所为也均因奶茶颜值带上一层朦胧的玫瑰色吃相好看了不少。

此一时彼一时。明尼苏达后网友对功利、虚假的“炒茶”都心生厌倦,此刻京东选择再以“二选一”作为话题实让人觉得京东公关无可奈何,又力不从心

四年前,阿里呛京东时就说“不能把碰瓷和炒茶當作事业”哀叹东哥自作孽,自断了一条流量臂膀——但使京城茶能炒又何须碰瓷博眼球。

不知奶茶的剑桥时光是否安好东哥和京東双11的公关,此刻一定很怀念她

京东维权客服蛮狠不讲理的人鈈处理 事情是这样的日在京东平台购买了小米电视机及部分家装用品,在当月24日京东商品降价促销迎合6.18活动电视降价2200一台购买了3台,我偠求价保赔偿部分损失要求被拒12315介入协调无数次无法解决问题,请问京东这个怎么维权电视机送货期间出现拆包电视机这个问题也是無法解决,京东给我调换一台现在我想维权,请问怎么弄 [图片] [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讲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