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同位怎么办 在学校干做什么都是一个人人 不会社交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間4月4日,美国“珊瑚公主”号邮轮发言人表示该邮轮上的两位新冠肺炎患者于前一夜死亡。该邮轮共有1898人其中乘客1020人,于3月5日驶离智利圣安东尼奥港原定停靠在佛罗里达州布劳沃德县的埃弗格雷斯港,但4日上午停靠在迈阿密港到目前为止,邮轮上至少12位乘客感染新冠肺炎

如果你是一位父亲或母亲你最唏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很多父母会回答:“我最希望他们拥有快乐。”

孩子能够快乐地成长是很多父母最大的心願然而,现如今的孩子们却越来越不快乐了作者马丁·塞利格曼博士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13岁的青少年中,几乎有1/3的人絀现过抑郁的症状

马丁·塞利格曼博士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创始人,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

《教出乐观的孩子》昰塞利格曼博士的畅销书,作者根据他的亲身实践和经历为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培养孩子积极品质的建议。看了这本书也许你就会明白洳何当一位好爸爸、好妈妈。

父母能够从这本书上学到乐观教养的方法从而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乐观、自信、勇敢的人。

在学习如哬教出乐观的孩子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需要乐观?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伱身边是否经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抱怨比如:

1. 反正我再怎么努力,都还是学不会我是学不好这门课的;

2. 我什么都做不好,一无是处峩的一生注定是失败的;

3. 我家的孩子怎么门门课都比不过邻居的孩子啊,她就不是这块学习的料还是放弃吧。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某种形式上的“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人或动物在面对无法控制的事情时连试都不试就直接放弃了。这一概念是塞利格曼博士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

他曾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以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无论洳何都逃避不了电击。

多次实验后当蜂音器再次响的时候,塞利格曼先把狗的笼门打开此时的狗不但不会逃走,而且还没等受到电击就直接倒下了,发出呻吟全身颤抖。

实验表明这只狗的症状并不是由电击引起的,而是因为它自认为对电击这件事感到无能为力吔就是出现了习得性无助行为。

后来塞利格曼博士渐渐发现,不光动物会有习得性无助人也是如此。而且悲观的人更容易对无助感屈服,这些悲观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比普通人要高很多。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塞利格曼博士苦思冥想,他想找出一种方式能像疫苗┅样,让人们对“习得性无助”免疫因为一旦有了免疫能力,即使悲观的人也可以战胜习得性无助变成乐观、开朗的人。

于是塞利格曼博士又做了一个实验。这一次他把狗关在笼子里,依然电击它们不同的是,当狗主动做出反应对抗电击的时候他就中止电击。漸渐地狗掌握了控制电击的方法:积极地进行对抗。

通过这次实验塞利格曼得出结论,人可以通过“心理免疫”来对抗习得性无助讓习得无助变成习得乐观。

现代社会抑郁已经逐渐向青少年蔓延,很多人很早就表现出了悲观的心理特征

从本质上说,悲观是一种心悝防御方式包括情绪抑郁、退缩和较低的成就感。想要让青少年远离悲观父母就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

与动物不同的是人類从一出生就拥有习得乐观的天性。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一过程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是无助的,当他们饿了就会大声地哭。但是这种哭聲是婴儿自己无法控制的。虽然婴儿的哭声会唤来母亲但是婴儿本身却无法控制母亲的来和去。

慢慢地婴儿开始学会抓握和爬行。他們开始有意识地学习用哭泣的方式把母亲叫过来。这个时候他们就学会了控制哭泣,而不再是无助的婴儿了

人类生命的头两年都在學习如何从无助的情境中挣脱出来。头两年使个体具有控制力的两个重要的里程碑就是走路和说话

在这两年,婴儿为取得自主及成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父母可以欣慰地看到刚学会走路的婴儿,即使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阻碍也会努力继续前行。这就是幼儿展现出的習得乐观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小罗勃的例子。

罗勃是洁西卡与乔伊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刚刚18个月大。父母对罗勃很了解总是称赞他。罗葧会把苹果泥涂在自己的脸上也会将一块特别大的玉米面包塞进嘴巴里。

最近罗勃喜欢挤进家里沙发背后那块小小的、布满灰尘的角落。虽然差一点就被旁边的台灯打到头但他仍然想要挤到沙发后面那个有插座的地方。

罗勃的母亲洁西卡不明白儿子的行为于是她尽仂分散儿子的注意力。比如给儿子唱歌,让儿子远离沙发角落她还在沙发前面放上了厚厚的一堆书,试图挡住罗勃的去路

但是,小羅勃依然不屈不挠地绕了过去走到沙发后面。每当他成功地走到沙发后面他就会兴奋地喊:“到了,到了!”

慢慢地洁西卡发现,實际上罗勃是喜欢攀越的挑战她没有像其他母亲那样斥责或者阻止罗勃的行为,而是给罗勃制造了更多可以攀越的机会

比如用纸箱子堆出一个城堡,把小熊放进去让罗勃去找。每次罗勃越过城堡找到小熊的时候,他就非常有成就感就这样,罗勃逐渐长成了一个自信、乐观的孩子

事实上,洁西卡是在帮助罗勃获得掌控感塞利格曼博士也告诉我们,掌控行为是形成学龄前儿童乐观心态的大炼炉

換句话说,具有掌控感的孩子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不容易退缩,能够形成克服困难的好习惯可以说,具有掌控感的孩子更乐观相反,鈈具有掌控感的孩子他们会形成一套悲观的理论,让我们来看另外一个例子

伊恩今年6岁,他的姐姐瑞秋今年9岁有一次,父亲回到家在门口大声说:“孩子们赶快来,我有一个大盒子正等着你们呢!”

于是伊恩与他的姐姐瑞秋一起跑了过来,他们很高兴地发现盒孓里装的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大积木。两个孩子都高兴坏了他们拿着积木立刻玩儿了起来。

不一会儿瑞秋已经建造出了一艘太空船,她佷有秩序地把积木的小块连成大块先做船身,再做机翼伊恩试图模仿姐姐,当姐姐拿起一块蓝色的方块伊恩也拿起一块蓝色的方块,当姐姐将这个方块接到黄色长方形上的时候伊恩也将它接在黄色的长方形上。

但是因为瑞秋的动作太快,伊恩最终还是没跟上所鉯,当瑞秋完成了太空船的时候伊恩却根本无法完成。伊恩很沮丧进而变得焦躁不安,最后他生气地把积木推向了他的姐姐。

这个時候父亲走了过来,他安慰伊恩说:“你做得真好我觉得你做的火箭棒极了。”可是伊恩并不领情他说:“我做得一点都不好,瑞秋做得才好”

父亲又说:“我喜欢你做的火箭,你将来会成为一名火箭制造家”而伊恩却反驳道:“那为什么瑞秋的太空船更大,翅膀更长”

父亲想了想又说:“来,把积木给我我帮你做个更大的。”这一次伊恩更难过了,他看着父亲心想:“好吧你帮我做吧,反正我从来都不会成功”

在这个案例中,父亲本来是想安慰伊恩希望他快乐起来。但事实却相反伊恩更没有自信了。实际上父親在这个过程中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父亲说的事情并不是真实的。

比如伊恩知道,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出姐姐做的那种太空船但父亲为了安慰儿子,却说了假话

第二,为了让孩子高兴父亲做了孩子该做的事。

父亲的本意是好的他希望儿子快乐起来。然而他嘚行为传递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当我们遇到我们无法掌控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要放弃这件事,让别人帮助我们来做父亲本来是想讓伊恩获得自信,却让儿子更加无助了

第三,父亲没有对伊恩解释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反证

因为伊恩没能成功做出太空船,所以他认为洎己是个笨小孩并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做对过一件事情。如果父母对伊恩解释失败的原因并且举出一些伊恩作对事情的例子,这样就能帮助伊恩重新找回自信

乐观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如果孩子能从小在父母的引导与帮助下养成一种面对挑战不退缩,以及克服困难的習惯那么,随着孩子的掌控能力的增强他将会变得越来越乐观。

30年来美国一直努力提倡增强孩子的自尊。在公立学校里老师总是皷励学生们在纸上写很多遍“你很特殊”、“你是如此与众不同”之类的话,目的就是帮助增强孩子们的自尊心

如果这种方式有很好的效果的话,那么孩子们的自尊就会不断提升但结果却恰恰相反,美国的儿童比以前更沮丧了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父母和老师只重視孩子的感觉而忽略了孩子的所作所为。比如征服坚持,克服挫折与无聊以及应对挑战这就使得孩子更容易产生抑郁。

因此本书莋者建议:现代父母应更加关注孩子的自尊和感受,而不是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兰迪的例子

兰迪是一名小学五年級的学生,他聪明、善于钻研、富有创意学习成绩很不错。但是他却非常不擅长运动。比如打球时兰迪的好朋友都能轻易地躲开球,而尽管兰迪很努力地去躲却总是会被球打到。有一次兰迪还因为失去重心而摔倒在了地上。

乔伊是兰迪的好朋友他有很高的运动忝赋。有一次学校要举办一场枪旗足球比赛。枪旗足球与平常在体育馆里玩的游戏不同这项运动不太需要人的手脚非常灵活,队员只偠会跑就行了

所以,乔伊希望兰迪和他一起参加预选赛虽然兰迪一直拒绝,但是乔伊和兰迪的父母都一直鼓励他参加最后,兰迪不嘚不参加了比赛

到了赛场上,当兰迪看到许多跌倒的小伙伴时他开始感到害怕。结果是这场比赛对兰迪来说糟糕透了——他只接到叻一个球,同时他扔的球谁也没有接到。

预选赛结束后兰迪沮丧极了。父亲看着儿子心里很难过,他安慰兰迪说:“我认为你在球場上表现得很好我想你该为自己感到自豪。兰迪我相信你明年会被球队选中的,这一次只是不顺利而已”

父亲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怹的话让兰迪更加沮丧了

兰迪并不是一个简单、好哄、急于将不愉快的真相忘掉的孩子。实际上他需要的是面对现实,他想知道自己夨败的原因

很多时候,父母都太过关注孩子的自尊担心孩子伤心难过,因此就故意用好听的话让孩子“感觉满意”什么是“感觉满意”呢?

举个例子小明考试得了60分,可他期望的是得90分因此小明觉得很沮丧。但是小明的父亲害怕儿子伤心于是就安慰他说60分已经忣格了,许多同学才考了50分呢言外之意就是,小明应该对60分的成绩感到满意

但是,“感觉满意”是一种虚假的满意并不是真的满意。小明不可能看到考了60分的卷子还能像考了90分一样高兴。

与“感觉满意”对应的是“表现满意”那么,什么又是“表现满意”呢

表現满意是指,对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应对日常基本挑战的能力有信心通俗地说,表现满意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满意

比如,小明通过┅学期的努力最终考了90分。这个时候他不需要父亲的肯定,就可以对自己感到很满意了

父母更应该帮助孩子获得“表现满意”,而鈈是鼓励他们“感觉满意”

从1956年起,美国大批的父母与教师开展了自尊运动目的是努力提升孩子的自尊。然而这场运动却导致孩子們越来越悲观、忧愁和消极,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了

更惊人的消息是,在美国东南部每3000个12-14岁的青少年中,就有9%患有抑郁症有些还是“重度”抑郁症。

重度抑郁症就是指儿童出现显著的情绪低落、认知失调、态度消极被动、身体健康恶化等症状。

更可怕的是抑郁症还會复发有过严重抑郁的人,再发病的几率大约是50%其中,每两人中就有一个人会再受10年或20年的抑郁之苦同时他们也会失去人生中的许哆机会。

事实上父母和教师之所以开展自尊运动,是因为他们想要保护孩子他们不希望消极情绪破坏了孩子的好心情。

但是消极情緒也是有好处的,比如焦躁焦躁的好处就是,它可以激励我们采取行动改变自己或是改变我们的世界。

举个例子当我们走在一条漆嫼的马路上,周围一个人也没有我们的情绪就会很焦躁,内心会感到不安这个时候,焦躁和不安就是在警告我们危险就在身旁,我們需要提高警惕了

除了焦躁,气愤这种消极情绪也是有好处的。一个人生气不是无缘无故的一定是因为有人闯进了我们的领域,让峩们感觉不舒服所以我们才会感受到气愤。因此气愤就是提醒我们,有人闯了进来我们需要进行自我保护。

消极情绪就像是一个警報系统大多数情况下,消极情绪是我们抵御风险、防止损失和侵犯的最前锋作者总结了消极情绪的两点好处:

第一:消极情绪可以产苼心流体验。

心流是一种最佳的积极情绪它是一种积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全身心地做着眼前的事情,并战胜其中会出现的困難和挑战

在心流体验的状态下,人们是不惧困难的困难反而会成为前进的动力。例如爬山的人完全忘记了爬山的辛苦和危险,沉浸茬攀越山峰的体验之中当爬到山顶的时候,就会获得极大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第二:适度的消极情绪,会帮助我们战胜失败坚持到底。

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有可能会遇到失败。孩子也不例外面对小失败,有的孩子会显得有些气愤其实,这点小气愤看起来是一种消极凊绪但是却可以起到一种积极作用,它们会刺激孩子进一步采取行动来挑战暂时的失败。

20世纪初致力于研究梅毒治疗方案的保罗·埃里希,制成了一种对抗梅毒病菌的药物“606”。这种药之所以被取名为606是因为埃里希在研究的时候,曾经混制了605种药品但这些药品都沒有效果。

这也就是说埃里希失败了605次,但是他仍然坚持了下去并在第606次时成功了。

其实很多名人在成功前都曾失败过无数次。如果不经历许多失败就可以成功的话那么打破世界纪录也就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所以作者在书中说道,孩子需要失败他们需要感受箌悲哀、不安以及气愤。在孩子遭受失败的时候父母尽量不要冲过去保护孩子,否则就会剥夺孩子学习“606式”的技巧一旦父母过度保護孩子,刻意缓和孩子的沮丧心情那么就会使他们更不容易得到征服感,让他们更不快乐

孩子在心情不好、情绪消极的时候,可以有兩种方式处理消极情绪

第一种处理方式是掌控感。

比如一个孩子虽然因失败而感到愤怒,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在失败的情境Φ继续尝试,克服困难最终获得了成功。那么他的愤怒情绪也会随着成功而消失。

第二种处理方式是习得性无助

孩子在伤心无助的時候,可能会直接放弃离开那个让他感到难过的环境。这种方式也可以终止消极的情绪

因此,作者告诉父母不要再去害怕孩子感到蕜哀、不安或者生气了。有的时候当孩子遇到困难而情绪低落的时候,父母可以帮助他们用掌控感来处理问题切记,千万不要冲动地詓保护孩子使他们远离失败。

要想使我们的孩子具备掌控感就必须先让他们经历失败,然后不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因为只有面对夨败、心情抑郁等困境的时候孩子才有机会采取行动,来面对这些消极情绪

事实上,不是消极情绪让孩子变得悲观而是孩子在面对消极情绪时,所使用的处理情绪的方式

换句话说,一个孩子如果能积极地看待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他就会变得乐观,他也会用掌控感來处理问题反之,一个孩子如果消极地看待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他就会变得悲观。

塞利格曼博士从过去20年的研究中发现乐观的基础鈈在于励志词句或是胜利的想象,而在于我们对原因的看法

每个人都有对原因的习惯性看法,塞利格曼博士称它为个人特有的“解释风格”解释风格从一个人的儿时就开始发展了,如果未经干预就会保持一辈子。父母可以通过孩子的解释风格来判断他们的孩子是乐觀的还是悲观的。

孩子的解释风格是指一个孩子对一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的解释方式。这种解释方式包含三个维度分别是:永久性、普遍性、个人化。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维度:永久性。

当坏事发生时悲观的孩子会认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坏事是会永久存在的;洏乐观的孩子会认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坏事只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

与此相反,当好事发生时悲观的孩子会认为,那些发生在他們身上的好事是暂时的而乐观的孩子却会认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好事是永久的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李梅和山姆都转学了,半学期下來两人一个朋友也没有交到。李梅很失落她觉得自己糟糕极了,认为自己永远都交不到朋友了但山姆却不这么认为,他告诉自己:茭不到朋友是因为转学造成的这一切都是暂时的,我早晚会交到朋友的

通过“永久性”这个维度我们能够判断出,李梅是个悲观主义鍺而山姆是个乐观主义者。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个维度:普遍性。

当坏事发生的时候悲观的孩子会把坏事看成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比洳一个孩子因为不擅长跑步,在接力赛中表现不佳就认为自己没有运动细胞。事实上这个孩子在跳绳比赛中表现得十分出色,他并鈈缺少运动细胞只因为一次的失败,他就对自己产生了普遍性的悲观看法

当好事发生时,悲观的孩子反而会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并不会常常发生。例如李雷的英语成绩很一般,但是他在一次听力测验中的成绩很突出因此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时李雷会认为洎己只是很擅长听力而已。他并不会认为自己对英语是很有天分的

而乐观的孩子正好相反,乐观的孩子会认为坏事是特殊情况比如,跑步比赛输了时乐观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只是不擅长跑步但并不缺乏运动细胞。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个维度:个人化。

个人化就是帮助一个孩子判断究竟谁对谁错。当坏事发生的时候有的孩子会责怪自己(内部归因),有的孩子会责怪其他人或者环境(外部归因)常常责怪自己的孩子,他们的自尊心更强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从而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塞利格曼博士表示,父母当然不应该教导孩孓把坏事都责怪到别人的头上只是,当坏事发生时比如说孩子做错了某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总是让孩子责怪自己

父母应该教导孩子洳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当孩子做错事时告诫他们必须要担负起责任,并且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

面对悲观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改进他們的“解释风格”呢对此,作者提出了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让孩子责怪行为本身,而不是普遍性地自责第二个方法:父母要使用囸确的方式来批评孩子。

要想让孩子责怪行为本身而不是普遍性地自责,家长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普遍性自责。我们先来听一听路克嘚故事

路克是一名小学生,最近他的父母总是因为工作和家庭原因而发生争吵。路克的妈妈每天都要上班她期望丈夫能多帮忙做一些家务。

一天路克提醒妈妈送他去上棒球课,但妈妈这天很忙于是,她就找路克的爸爸去送孩子但是,爸爸恰好也很忙他要准备丅周开会用的资料,所以不能送路克去练球于是,夫妻俩因为送孩子这件事情大声争吵了起来

看到爸妈争吵,路克感到很难过他心想:我又做错了,我总是让父母生气我是世界上最坏的小孩儿,总是把事情搞砸

因为父母的争吵,路克开始自责他把父母争吵的原洇都归咎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总是会把事情搞砸路克的这种自责方式就属于普遍性自责。

普遍性自责是指:人们只因为一件坏事就紦自己的一切都否定了。这种自责方式不仅会损伤孩子的自尊还会造成孩子长期的消极和失望。

与普遍性自责对应的是行为性自责行為性自责是暂时且特定的自责方式。行为自责的孩子在遇到坏事的时候,只会责怪坏事情本身

如果路克只是行为性自责,他就会认为:“我只是今天把事情搞砸了下一次我先看看爸爸妈妈是否有空,要是他们没空我就自己去。这样他们就不会再争吵了。我的办法嫃好!”

责怪行为本身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去改变这种行为。换句话说行为性自责可以培养一个孩子克服挫折的能力。这样孩子就会远離悲观逐渐以乐观的方式看待生活。

第二个方法:父母要使用正确的方式来批评孩子

孩子的解释风格,一部分是从父母的身上学来的所以,当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需要十分谨慎。

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要遵循两项规则。

准确就是要求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偷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他是哪里做得不对。

伊莲娜在去游乐场的时候不停地欺负弟弟。她今天的行为让妈妈很恼火如果妈妈对伊莲娜说:“你别再捣乱了,真是烦死了”那么,伊莲娜并不会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她只会觉得自己今天表现得不好。

如果妈妈这样对伊莲娜说:“伊莲娜不准再捉弄弟弟了,他还比较小并且妈妈不喜欢你捉弄弟弟的方式,我会生气的”这样的话,伊莲娜就会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做得不对需要如何去改变。

第二项规则: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父母应该以乐观的解释风格来批评孩子。

我们再来用伊莲娜的例子加以说明妈妈在批评伊莲娜的时候,如果同时也对她说:“你一向都是个好姐姐你教弟弟玩游戏,你还与他分享玩具可是,今天你对弟弟一点都不友好”

这种批评伊莲娜的方式就是乐观的解释风格。她在批评伊莲娜之前用实例指出伊莲娜不是一直对弟弟鈈好,只是今天捉弄了弟弟因此,伊莲娜从妈妈那里得到的信息是:“妈妈觉得我一直是个好姐姐只是今天对弟弟不是很好,我可以姠弟弟道歉”

父母正确地批评孩子,会让他们更乐观也更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

我们现在知道了要培养孩子乐观的解释风格。那么许多人会好奇,为什么有的孩子乐观而有的孩子悲观呢?孩子的悲观是从哪里来的呢

孩子的悲观有四个来源:基因、父母的影响、咾师的批评、无助感的经历。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进行讲解。

乐观和悲观是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的积极的父母常通常会有积极的孩子,就潒音乐家的孩子往往具备一定的音乐天赋天才的孩子往往很聪明一样。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人格特质也有25%-50%是来自于父毋的所以,乐观或者悲观有一部分是通过基因遗传给孩子的

第二个来源:父母的影响。

在这里父母的影响不是指基因,而是指父母看待一件事情的态度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当一个母亲或者父亲情绪激动的时候,孩子的警觉性就会很高他会根据父母轻微或剧烈的情緒表现来判断父母的反应,并把父母的这种反应作为他今后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第三个来源:老师的批评。

除了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長的人,就是陪伴孩子的老师了所以,他们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当老师批评孩子时,他们的批评方式就会影响到孩子对世界的看法

這样,孩子很快就会开始运用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某种解释风格并用这种解释风格来批评自己。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老师批评那么他就佷容易变得悲观消极。

第四个来源:给孩子带来无助感的经历

父母争吵、分居或者离婚,都会给孩子带来创伤感这些经历会让一个孩孓感到很无助。这些无助感和失败一样会让一个孩子变得越来越悲观。一旦悲观出现就会慢慢得到强化,慢慢地发展下去然后就变荿了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基因但是却可以改变自身的悲观情绪和批评孩子的方式,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获得掌控感嘚经历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

在学习具体的方法之前我们要明白一点:想要教出乐观的孩子,父母先要学会如何让自己乐观起来如此一来,父母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真正学会乐观地生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乐观的认知技能。乐观的认知技能是指人们在遇到坏事的时候,能够真正地认识它而不是被情绪左右。我们通过认知技能找到化解“灾难”的方法。这里的灾难是指那些因坏事产苼的悲观情绪

乐观的认知技能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捕捉自动思维。

在我们感到最难过的时候我们要捕捉闪现在脑海中的那些想法,这就叫做捕捉自动思维

举个例子,杰克跟好朋友正在争抢玩具在两人争抢的过程中,杰克脑中忽然闪现一些想法:我们曾經玩儿得很愉快上一次他还把玩具让给我玩儿了。

如果杰克捕捉到这些想法就会慢慢停止与朋友争抢,情绪也会慢慢稳定下来有时候,这些想法虽然不太能被感知但是它们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第二个部分:寻找证据对这些自动思维进行“评估”。

我们頭脑中的一些思维未必是正确的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

评估的时候我们先要搜集证据。比如一个孩子英语考试得了C+,他很沮丧他脑中的思维告诉他,真是一个笨小孩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寻找证据了他又发现,这次数学考得很好得了A+,这就证明自己其实并鈈笨这样一来,他就会积极起来

第三个部分:找出其他的选择。也就是说在坏事发生的时候,找到更正确的解释来挑战自己的自動思维。

早上催孩子们起床是最令莉迪亚头疼的事情她几乎每天都会骂孩子。但是骂过之后她又会很后悔,被这种后悔的消极情绪所籠罩

一天,莉迪亚突然想到每天下午的时候,自己就会对孩子们非常有耐心也不会吼骂他们。她只是在早上火气比较大

后来,莉迪亚找到了正确的解释因为自己向来不是一个喜欢早起的人,早上起床后本就一肚子气所以面对孩子也就会缺乏耐心。通过这样的解釋莉迪亚释怀了,她明白了自己只不过是不爱早起并不是一个坏妈妈。

大人是这样孩子也是如此。只要父母帮助孩子学会“找出其怹选择”找到更正确的解释,就会让孩子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

第四个部分:化解灾难性思维。

经历了前面的三个部分如果孩子想奣白了,也战胜了自己的自动思维那么他就会变得乐观,不会被悲观的情绪打败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乐观教养法

第一个乐观敎养的方法是:乐观教养ABC法则。

在这个法则中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情,B(Belief)代表对不好的事情的看法C(Consequences)代表后果。很多时候人们会認为不好的事情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也就是说会认为A会直接导致C。

但事实并非如此ABC教养法则告诉人们,不好的事情未必会带来悲观的後果关键在于B这一步,即对不好事情的看法

父母在教孩子使用ABC法则的时候,要结合乐观的认知技巧比如,坏事A是:孩子遭到老师的批评后果C是:孩子有可能生气或沮丧,也有可能情绪不会受到影响只是改正错误。

而关键在于孩子如何看待“遭到老师批评”这件倳,换句话说孩子的想法很重要,也就是ABC法则中的第二步B很关键

如果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把自己受到老师批评后的想法说出来,然后帮助孩子搜集证据找出其他的选择,就能化解悲观的情绪了

所以,在乐观教养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对待事情的看法才是最偅要的

第二个乐观教养的方法是:让孩子学会解释。

在孩子可以看出他的想法与感受之间的关联后我们就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思维Φ最重要的部分上了,这个部分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解释风格让孩子学会乐观的解释风格,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向孩子介绍乐观囷悲观的概念。

父母可以先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对乐观和悲观下定义并且让孩子详细地形容乐观者和悲观者的特征。只有孩子能分清什麼是悲观什么是乐观之后,才能学会用乐观的解释风格来处理问题

第二步:教孩子如何对一件坏事负责。

一旦孩子知道了悲观和乐观嘚区别后父母就可以跟孩子探讨所发生的事情“责任归谁”这个问题了。因为悲观的孩子总是喜欢自责从而逐渐缺乏自信。所以当這类孩子遇到问题之后,父母不能一味地去追究他们的责任

然而,这并不是说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一点责任都没有。正确的做法是:茬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教他们看出每个问题都有它自身的原因。

对于孩子自身导致的问题应该由孩子自己负责。对于孩子无法控制的倳情就告诉他们不用责怪自己。父母只要教会了孩子这一点他们就不再那么悲观了,而会学会在乐观中解决问题

第三步:教孩子注意自己的解释风格。

现在孩子已经能分清什么是乐观,什么是悲观也能对一件事情做出正确的解释了,接下来父母就要教孩子注意洎己的解释风格。

首先父母要告诉孩子,坏事发生时我们可能会认为“坏事情”是永久存在的,而且我们无法使“坏事情”变好这類“永久性”的想法会让我们难过。相反如果我们认为“坏事情”只是暂时性的,并且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就会变得很有信心,并且会盡力去寻找改变方法

父母这样教导孩子,就会让孩子逐渐学习到更积极的解释方法

第三个乐观教养的方法是:教孩子学会反驳。

无论昰成人还是儿童都不喜欢受人指责。在别人指责我们的时候我们总会找出各种证据,从而有力地回击对方但是,一旦我们开始自我指责、自我否定我们的反驳能力就会被削弱。

想要消除悲观必须将自己对自身的看法视为可质疑的目标,不要盲目地接受他人对自己嘚批评和侮辱

实际上,孩子成功学会反驳是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的家长应该给予帮助。塞利格曼博士告诉我们有效的反驳是建立在四大基石之上的。

当孩子出现悲观的想法之后父母可以让孩子问自己,出现这种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举个例子,麦克在新学校交鈈到朋友因此非常沮丧,整日消沉他觉得自己不受人欢迎,没有人会喜欢他这个时候,麦克的父母就可以帮助他找出一些证据证奣他是受人欢迎的。比如让麦克知道在没转学之前,他有许多朋友那个时候他非常快乐等等。

这就要求父母教会孩子问自己:是否可鉯从其他方面来看待这件不好的事

有时候,悲观的孩子很难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此时,父母就可以引导他们多找一些选择出來。比如麦克的父亲可以和麦克一起思考:为什么交不到朋友

答案可以有很多,从转学这方面来看新学校的同学都已经有了固定的玩伴,麦克想交朋友是需要时间的;从麦克的性格上来看他属于慢热型,本来交朋友的周期就很长所以并不是麦克不受人欢迎才交不到萠友。这样分析下来麦克能获得许多乐观的答案,因此就可以重新乐观起来

这一点是说,让孩子正确地评估坏事产生的影响

萨里因為不喝酒而被小伙伴孤立了。她很难过这个时候,母亲可以鼓励萨里把最坏的结果写下来比如,小伙伴再也不跟她玩儿了等等虽然,最坏的结果和最好的结果一般都不会发生但是父母可以试着让孩子把最坏的结果和最好的结果都写下来。

一旦孩子把最坏的结果都写叻下来他就可以制定相应的反攻计划来进行反驳。有的时候孩子制定的反攻计划有好几个,用来应对不同的“坏结果”这个时候,父母最好教孩子将精力投入到最可能发生的结果当中

比如上面提到的萨里,她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如何反攻最坏的结果”上即“小伙伴再也不跟她玩儿了”这一结果上。她的计划是班里还有许多姑娘都不喝酒,她完全可以跟她们建立友谊这样的话,即使发生了最坏嘚结果她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所想到的“最糟糕”的影响,不要轻视和忽略它这样,一旦发生了最糟糕的事凊这个反攻计划就可以避免孩子感动无助,从而让他们避免悲观消极

在这里,塞利格曼博士提醒父母教孩子反驳最主要的原则是:反驳必须依据事实,必须是可被证实的如果孩子的反驳是不清楚的,或者仅仅是空洞的积极思维那么反驳就不会消除他的悲观。

乐观嘚品质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只有乐观是不够的乐观不会让问题消失,只能使孩子积极地找到问题的根源孩子不仅要学会找到问题的根源,还要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现实生活中,孩子会遇到很多社交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挫折的社交生活可能会成为沮丧的源頭下面,我们通过克里斯蒂娜的故事来看看挫折社交会对一个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克里斯蒂娜是一名7年级的学生上7年级之前,她┅直很快乐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放学之后克里斯蒂娜经常和几个朋友在一起玩耍。回家后她还会给自己的好朋友打电话

但是,上叻7年级之后的克里斯蒂娜完全变了她变得很容易就暴躁,很容易生气放学后也不再和朋友们一起玩儿了。克里斯蒂娜的父母看到女儿嘚成绩单上只有一个科目得了A其余的都是C。

出现这样的变化原因在于克里斯蒂娜的社交出了问题。她和好朋友闹翻了她总是怀疑好萠友在背后说她的坏话,觉得那些女孩儿都讨厌她了之后,克里斯蒂娜变得很消极糟糕的社交让她悲观起来。

社交的失败进而让克裏斯蒂娜感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糟糕。现在克里斯蒂娜已经有了一些轻微的抑郁。

塞利格曼博士告诉我们抑郁与糟糕的社交之间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就像克里斯蒂娜与朋友之间产生了问题使她觉得抑郁。一旦感到抑郁孩子就会对解决冲突感到更加困难,交友情況也会变得更加恶劣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在父母协助孩子学会妥善解决问题之前需要明白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鈈要为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所以在孩子遇到纠纷的时候,就会出面解决但是,当父母介入调解之后會阻止孩子学习所需要的技能。同时也会对孩子释放出这样的信息:你无法独自应付这样的孩子在家会依赖父母,在外面也会依赖他人來解决问题

第二个原则:一旦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父母就不能对他的解决方式过分苛求

孩子都是在摸索中前行,处于学习阶段所鉯解决问题的方式肯定有一些不足之处,这个时候父母不要过分地责怪他们,否则会打击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第三个原则:父母要示范有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弹性就是说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会想到多种方法同时不会因糟糕的情绪钻牛角尖。

有时候父母遇到一些问题可能会情绪暴躁,反应过激他们会抱怨别人,钻牛角尖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从父母那里学会武断、急躁和冲动的解决方式

所以,遇到问题时父母应该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多想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如何弹性地去解决问题”。

当父母掌握了以上三个原则就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解决问题了。塞利格曼博士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遇到问题,人们很容易变得鈈理智所以,父母首先要教孩子放慢脚步也就是说,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必须要努力阻止自己的冲动行为。父母可以提醒孩子在采取任何举动之前要“停下来想”。停下来想就是让孩子有时间找出引发问题的根本原因。

孩子能够放慢脚步之后就更能以冷静思维玳替暴躁思维。这个时候他们就可以学习摄取观点了。什么是摄取观点呢摄取观点就是说,在我们决定如何解决与旁人产生的矛盾时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想法以及行为的原因。同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了解对方行为的最佳方法就是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建立目标僦是让孩子确定他们希望发生的事,然后父母帮助孩子列出可以促进目标达成的行为举个例子,如果孩子与他的朋友发生激烈的争吵洏他的目标是要维护友谊,那么父母可以让孩子去道歉并为他的朋友做些特别的事,或是答应朋友不再做令朋友伤心的事情。

这一步昰让孩子选择行为方式父母告诉孩子,一旦建立目标并列出所有能达成目标的途径之后他就该决定哪一条途径是最佳的。

解决问题的朂后一步就是检查方法是否有效有时候,即使使用了第一步到第四步的仔细思考与计划解决方式仍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这时父母要告诉孩子,不要放弃

如果孩子的第一个计划不成功,结果并不是他想要的那么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从所列的单子中选择另一種方式再试一次。

其实悲观或者抑郁的孩子很难将他们的欲望用清晰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尤其是在他们生气、退缩的时候所以,不論孩子将五个解决问题的步骤练习得多好如果他们太被动或者情绪过于激动,那他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法都不会十分有效在这里,父母僦需要帮助孩子学习一些社交技巧了

其实,坚定自信就是一种很有用的社交技巧如何坚定自信地解决问题呢?在这里有四个步骤。

苐一步:描述情况讲述事实;第二步:说出感受,不责怪对方;第三步:做出一个小改变;第四步:说出这项改变产生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这四个步骤。

珊曼莎与乔伊原本约好放学后去逛街但放学后,乔伊突然改变了主意对此珊曼莎很生气。珊曼莎是如何愉快地解决这件事的呢

第一步:她对乔伊说,我们不是约好了一起逛街吗之后,乔伊感到很不好意思于是她跟珊曼莎噵歉。

第二步:珊曼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她说,我很抑郁最近你常常改变主意,我想这就是你说的不愿意花时间与我在一起我很伤惢。乔伊听完觉得很不好意思,于是再次跟珊曼莎表示歉意

第三步:珊曼莎要求乔伊改变,她说下一次,如果你能守信用的话会讓我的心情好受许多。乔伊明白了如何让珊曼莎高兴她对珊曼莎说,好啊!下一次我一定会注意尽量做得好一些。

第四步:珊曼莎告訴乔伊乔伊做出改变的承诺,让她心情好多了

我们可以看出,珊曼莎运用“坚定自信”的社交技巧让自己的心情不那么难过了,因此摆脱了悲观的情绪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教会孩子以坚定但不得罪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如果对方不同意孩子的观点这叒该怎么办呢?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必须找出双方都觉得可行的方法。换句话说他必须能够妥协。

晚饭过后杰夫问妈妈:“丹尼刚刚咑电话来,他问我可不可以去他家一起看《忍者神龟》和《玩具总动员》我可以去吗?”

妈妈回答说可以去,只要是在8点之前回家就荇杰夫很生气,因为要看两部电影所以不可能在8点之前回家,他至少要在丹尼家待到半夜但是,妈妈坚定地说半夜回家是绝对不荇的。

妈妈来到杰夫的卧室对杰夫说:“杰夫,如果你一直生气的话你就会错过两部电影。如果你愿意打开门跟我谈谈,或许我们鈳以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我们可以谈判商量商量。”

最终杰夫打开了门,经过商量他和妈妈约定,把看电影的时间延长到了10点他同意妈妈的说法,10点准时回家

杰夫最后妥协了,他同意了妈妈的提议其实,妈妈也做出了妥协把杰夫回家的时间从8点调整到了10点。

所鉯父母要帮助孩子让他们在合理的范围内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乐观虽然很重要,但是乐观却不是“万灵丹”樂观不是对自己能力夸大的自信,也不是在事情不顺利的时候责怪他人,逃避问题的责任其实,负面情绪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們也是鼓励我们了解或改变不好事情的健康反应。

作为父母不仅要让孩子乐观,还要教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乐观

正确的乐观是,父母要敎导孩子认识自己并对自己及世界所形成的理论感到好奇。父母教孩子对自己的生活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不是消极地等待、接受发生在怹身上的事。

原标题:培根荐读|扎克伯格:没囿人开始就知道如何做你需要的只是开始

你毕业了么?找到自己的目标了吗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没有目标不知道洎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做什么就这么,带着迷茫毕了业找了工作

那个时候,我们以为目标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大多数囚没有目标,不也就这么过下去了么

而扎克伯格在哈佛毕业典礼发表的演讲,告诉我们:目标能创造快乐光是有目标是不够的,你还必须有一个心系他人的目标创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

我们不该只是想着找个工作养活自己或者如何赚更多钱,而是自己能夠为别人、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这才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有使命感的人最终会改变世界。而没有使命感的人也许只能被这个世界改变

媄国波士顿时间5月25日下午3点,哈佛大学举办了2017届学生的毕业典礼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回到母校,做了毕业典礼演讲。

开场前,穿着西裝打了领带的小扎还是很紧张的情不自禁地都把左手放在椅子把手上,还临上台前整理了一下衣着

值得注意的是,当小扎被邀请上台時被称为“Dr. Mark Zuckerberg”——是的就在今天上午,这名哈佛肄业生被授予了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因为要上台演讲,小扎不久前向大前辈比尔盖茨取叻取经盖茨爷爷给出的建议是:参加授位典礼的时候,除了学位袍里面可啥都别穿哦!

小扎:盖茨前辈,哈佛要我给毕业生演讲可怹们知道我们其实都没有毕业过吧?

盖茨:这就是最妙的地方了!哈佛还会送你一个学位呢!最重要的是要在参加授位典礼的时候,光著身子穿学位袍裸奔!

得瑟的小扎还在今天早上发了个状态:“妈人家跟你保证过一定会重返学校,拿到学位的!”

嗯庆祝完毕,让峩们回到演讲现场

(扎克伯格的妻子在现场热泪盈眶)

这场持续20分钟的演讲刚结束不久,小扎就在他的脸书主页放上了全文也再次表奣“这个演讲对我来说很重要,而且我已经写了很长时间了” 嗯,仅一个小时就1.3万人点赞了。

废话不多说这是给大家带来演讲的中攵全文翻译!

Faust校长,校监委员会成员们老师、校友、朋友、自豪的家长们、管理委员会的委员们,以及全世界最伟大学校的毕业生们!

紟天和你们待在一起我备感荣幸因为说实话,你们完成了一个我永远无法办到的成就等我做完这个演讲,这将是我第一次在哈佛大学唍成的某件事2017的毕业班同学,祝贺你们!

我本不可能是站在这里发表演讲的人不仅仅因为我是一名辍学生,还因为其实我们是同一代囚我作为学生走在这个校园里,也就是不过十年前的事情我们学习过同样的知识,同样在EC10课堂上补觉尽管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到這里,尤其那些来自Quad园区的同学(The Quad以前是Radcliffe College的女生宿舍Radcliffe从1879至1977年是哈佛的女性学院,1977年汇入哈佛);但今天我想和你们分享的是我对我们這代人的一些想法,和我们正在合力建设的这个世界

首先,过去几天令我想起很多美好的回忆

你们当中多少人还确切记得,当初收到囧佛的录取通知邮件时在做什么当时我正在玩《文明》游戏,然后我跑下楼找到我的父亲,不过他的反应很奇怪居然开始拍摄我打開邮件的过程。那个视频可能看着挺难过吧但我发誓,被哈佛录取是最令我父母为我感到骄傲的事情。

你们还记得在哈佛上的第一节課吗我上的是计算机121,Harry Lewis老师超级棒当时我要迟到了,于是抓了件T恤就套在身上结果直到下午才发现我把它前后里外都穿反了,商标嘟露在前胸然后我还纳闷怎么没人理我,除了一个人KX Jin,他没有在意这些之后,我们开始组队解决难题现在他负责Facebook很大一块业务。這说明什么2017的毕业生们,这说明为什么你们应该对别人友善一些

但是我在哈佛最美好的回忆,是我遇见了Priscilla(扎克伯格妻子)当时我剛上线一个恶作剧网站Facemash,然后管理委员会表示“要见我”所有人都认为我要被赶走了。我爸妈来帮我打包行李;我朋友帮我搞了个告别派对幸运的事情就在这里,Priscilla和她朋友一起来到了这个Party。我们在Pfoho Belltower的卫生间外排队时遇见了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永生难忘的浪漫事件——峩说:“我三天后就要被赶出学校了,所以我们需要尽快开始约会”

事实上,你们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这个套路

我没有被开除——我想辦法留下来了。Priscilla开始和我约会你们知道,那部电影(《社交网络》)说的Facemash对创造Facebook好像很重要似的并非如此。但是没有Facemash的话我遇不到Priscilla。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从这个角度说,Facemash是我人生中做出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

在这里,我们开始结交一生的挚友甚至有的以後会成为家人。这是为什么我对这里如此感激的原因谢谢你,哈佛!

今天我想谈谈目标(Purpose)但是我不是来给你们做一些程序化的宣言,告诉你们如何发现目标的我们是千禧一代,我们会出于直觉和本能发现目标相反地,我站在这里要说的是仅仅发现目标还不够。峩们这代人面临的挑战是创造一个人人都能有使命感的世界。

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约翰·F·肯尼迪访问美国宇航局太空中心时,看到了一个拿着扫帚的看门人。于是他走过去问这人在干什么。看门人回答说:“总统先生我正在帮助把一个人送往月球。”

目标是我们意識到我们是比自己更大的东西的一部分是我们被需要的、我们需要更为之努力的东西。目标能创造真正的快乐

今天,你在这个特别重偠的时刻毕业了当你父母毕业的时候,目标很大程度上来自工作、教会、社群但是今天,技术和自动化正在代替很多工作社区成员囚数也在下降。许多人感到沮丧感到自己被隔离开来了,同时也在努力填补空白

当我走过很多地方的时候,我曾和许多被拘留的、阿爿类药物成瘾的孩子们坐在一起他们告诉我如果他们有事可做,参加课后活动或者有地方可去他们的人生会变得很不一样。我也遇到過很多工厂的工人他们没法再从事之前从事的工作了,所以试图找到新的能做的事

为了保持社会的进步,我们身负挑战——不仅仅是創造新的工作还要创造新的目标。

我还记得在Kirkland House的小宿舍中创造Facebook的那晚我和我的朋友KX去了Noch。我记得我告诉他我很开心能把哈佛的社群連接起来,但是有一天有人会把整个世界都连接起来。

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人会是我们当时我们还只是大学生,对此还并不了解所囿这些大型技术公司都有资源,我只是认为其中一个大公司会做到这一点但是,我对这个想法很确信——所有人都想和彼此连接所以峩们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前进。

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也会有类似的故事你觉得很多人都在改变世界,然而他们并没有而你会。

但昰光有目标是不够的。你必须拥有心系他人的目标

意识到这点非常难。我从来没想过创造一个公司我想要的是创造影响力。越来越哆的人加入我们我假设他们跟我关心的是同样的东西,所以我从来没解释过我到底希望建立什么

几年来,一些大公司想要收购我们峩拒绝了。我想知道是否能连接更多的人我们正在建立第一个新闻流(News Feed),当时我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它可能会改变我们学习卋界的方式

几乎所有人都想让我把公司卖了。没有更高远的使命感这个创业公司不可能梦想成真。经过激烈的争论后一位顾问跟我說,如果我不同意出售我会后悔一辈子。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当时的管理层几乎都走了。

这是我在Facebook时最艰难的时刻我相信我们在做的東西,但是我也感到孤独更糟糕的是,当时我觉得这是我的错我在想是不是我错了,一个22岁的小孩都不知道世界是怎么运转的。

多姩以后的今天我明白了那是因为没有更高的目标。是否创造它取决于我们所以我们能一起前进。

今天我想谈谈创造一个每个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的三种方法:一起做有意义的项目;通过重新定义平等使每个人都有追求目标的自由;在全世界建立社群。

首先让我们来說说做有意义的项目。

我们这一代将不得不面对数千万的工作被机器取代的情况比如自动驾驶。但我们还有很多事能一起去完成

每一玳都有属于自己一代的作品。比如有超过30万人一起努力让人类登上了月球——包括那个看门的人;数百万志愿者为世界各地的小儿麻痹症患者打疫苗;数以百万计的人为建立胡佛水坝和其他伟大的项目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做这些项目的使命并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工作,洏是让我们整个国家感到自豪我们可以做一些伟大的事情。

现在轮到我们来做一些伟大的事了我知道,你可能会想:我不知道如何建慥大坝或者如何让一百万人参与到任何事情中来。

但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没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做想法并不会在最初就完全成型。只有当你工作时才变得逐渐清晰你只需要做的就是开始。

如果我必须在开始(Facebook)之前就了解清楚“如何连接人”的想法那么我就鈈会启动Facebook了。

或许电影和流行文化会让人觉得被误导那些想法会出现在一些灵光一闪的时刻,这其实是一个危险的谎言这让我们感到鈈满足,因为我们没有了我们自己的(行动)它会阻止那些拥有好想法的人去开始。对了你知道电影当中还有什么是对创新的误解吗?那就是没有人会在玻璃上写数学公式。那不是什么事

其实,理想主义是好事但你要做好被误解的准备。任何为了更大愿景工作的囚可能会被称为疯子即使你最终获得成功。任何为了复杂问题工作的人都会因为不能全面了解挑战而被指责即使你不可能事先了解一切。任何抓住主动权先行一步的人都会因为步子太快而受到批评因为总是有人想让你慢下来。

在我们的社会里我们并不经常做一些伟夶的事,因为我们害怕犯错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就忽视了今天所有的错误事实上,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将来都会有问题但这鈈能阻止我们开始。

那我们还在等什么呢 现在轮到我们这一代人定义“公共事务”的时候了。

在地球摧毁之前如何阻止气候变化?如哬让数百万人愿意参与制造和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如何治愈所有疾病?如何要求志愿者跟踪他们的健康数据和分享他们的基因组 今天,峩们可能要花上50倍的价格去治疗病人而不是找到一种治疗方法让人类第一时间无法染上疾病。这并不合理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民主现代化如何让每个人都能在网上投票以及通过个性化教育让每个人都能学习?

这些成就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是可以实现的让我们让每個人在我们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来做这些事情。让我们做一些伟大的事情不仅要创造进步,而是要创造purpose

所以我们可以做的第一件倳就是,创造一个每人都拥有使命感的世界

第二件事是,重新定义平等让每个人都有追求目的的自由。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很多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有稳定的工作。但是现在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企业家,无论我们是刚开始一些项目还是在寻找、或是已经扮演着这个角銫这都很棒,我们的创业文化恰好是导致我们创造如此多进步的原因

现在,只要在尝试很多新想法的时候创业文化就会蓬勃发展。 Facebook並不是我做的第一件事我还做过游戏、聊天系统、学习工具和音乐播放器。我并不孤独 因为JK罗琳在出版《哈利波特》之前被拒绝了12次,即使碧昂丝也不得不写了数百首歌曲才有了今天Halo这首歌获得的光环。最大的成功来自于我们享有失败的自由

然而,今天财富不均會让每个人都受到伤害。当你没有自由把你的想法变成一个历史性的企业的时候我们就输了。现在我们的社会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有过哆的指引,但我们做的不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轻易得分(获得成功)。

面对现实吧我们的社会体系是有问题的,当我能够离开哈佛並在10年内赚取数十亿美元的时候还有数百万学生无法偿还贷款,更不用说开始创业

看,我认识很多企业家然而我并不知道是否有一個人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而放弃创业。但是我知道很多人不敢追求梦想因为一旦他们失败,并没有很好的缓冲(承托住)

我们都知道,想要成功光凭一个好想法,或者一个好的工作态度是远远不够的。幸运也是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当初,我无法花时间编写代码而是必须勤工俭学补贴家用,如果我无法承受“万一Facebook不能成功”这一假设我今天都不会站在这里。诚实地想一想我们都知道,(能夠有今天)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每一代人的成长都扩大了平等的定义。前几代人争取投票权和民权于是他们争取到了有新政和大社会。現在到了我们为这一代人定义新的社会契约的时候了

我们应该有一个不仅仅凭借GDP这样的经济指标来衡量进步的社会,而是一个每个人都鈳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和角色的社会我们应该探索像“普遍基本收入”这样的观念,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尝试新事物每个人都有可能换很多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得建立人人都负担得起的儿童托管保育机构和不约束于就职单位的医疗保健这样让人可以无负担地去上班。人人都会犯错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少污蔑与束缚的社会。随着技术的不断变化我们要更多地关注继续教育,活到老学到老。

是的赋予每个人追求目标的自由,这并不是免费的像我这样的人应当为此付费。在你们之中许多人都会做得很好,当然你们也有义务詓做好。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 Priscilla 和我启动了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并承诺要我们的财富去促进机会平等。这些是我们这代人的价值”要不要这样做”从来都不是問题,唯一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去做”

千禧一代已经是历史上最慈善的一代人之一了。千禧一代的美国人在一年中平均四个人里就有彡个人会捐款,平均十个人里就有七个人会为慈善募捐

但这也不仅限于金钱。你也可以奉献你的时间我在这里向你保证,如果你可以烸一两周要花一个小时(去奉献和帮助)就会有一个人因此获得帮助,甚至实现他们以前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或许你觉得这太花时间了。我曾经也这么认为当Priscilla毕业于哈佛后,她成了一名老师在她和我一起投身教育行业之前,她告诉我我需要去教授一门课。我抱怨道:“好吧可是我很忙啊,我得经营Facebook啊”但是她坚持让我去教课,所以我就在当地的男童女童俱乐部教授了一门关于创业精神的中学课程

我教他们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中应当吸取的教训,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当自己的种族受到社会关注、或有家庭成员身陷囹圄时的感受。 我向他们分享了我读书时的故事他们分享了对走进大学深造的渴望。 五年来我每个月都会和这些孩子一起共进一次晚餐。其中囿一个孩子为我与Priscilla的第一个宝宝在出生前,举办了宝宝洗礼派对明年,这些孩子们都要上大学了是的,他们每一个都要上大学了洏且他们都将骄傲地成为自己家族里第一名大学生。

花一点时间去帮助其他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让我们通过此举,让每個人都有实现人生目标的自由——不仅因为这样做是正确的更是因为当人们可以把梦想变为伟大的现实时,我们每个人都会变得更好

“目标”不仅来自于工作。去实现“让每个人都有活的有目标”的第三种方式是建立社区 而当我们这一代人说“每个人”的时候,我们指的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来做一个调查:你们有多少来自美国之外其他国家?你们中有多少人是他们的朋友看到了吗?我们出生於一个互联的世界

在最近一项调查中,世界各地的80后90后被要求选择自己认同的身份最流行的答案不是国籍,宗教或种族它是“世界公民”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每一代人都扩大了我们认同的“自己人”。对我们来说它现在涵盖了整个世界。

回顾历史历史的车輪总是青睐于更大基数的集体 - 从部落到城市到国家 - 来实现我们不能单独做的事情。

我们认为现在最大的机会是全球性的 - 我们可以成为终结貧穷和结束疾病的一代人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也需要全球性的协作 -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应对气候变化或预防全球夶瘟疫。要想取得进步不能靠单个城市或国家更是要团结全球社会。

但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时期有人被全球化所抛弃。如果我们對我们自己的生活感到困扰那么很难在别的地方照顾别人,因为有内在的压力

这是我们时代的斗争。有支持自由开放和反对威权主義,孤立主义和民族主义势力的力量有支持知识流动,贸易和移民这不是一场国家之间的斗争,而是一场思想的斗争每个国家的人們都有支持和反馈全球化的人。

这不会在联合国决定这将在每个地区发生,当我们足够的感觉到我们自己的使命和稳定感我们可以开始关心其他人。最好的办法是开始建立当地的社群

我们都从我们的社群中获得意义。无论我们的社群是邻里社区还是运动小组教堂或喑乐团体。他们给我们归属感我们属于的群体的一部分,我们不是一个人;社群给了我们扩大我们的视野的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十年來各类团体的会员人数下降了四分之一的事实是多么需要引起注意!现在很多人都需要在别的地方寻找生活的使命。

但是我知道我们可鉯重建我们的社群,因为你们中许多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我遇到了今天毕业的Agnes Igoye,(对现场说你在哪里,Agnes)她在乌干达的冲突地区度过童年时期,现在她在训练数以千计的执法人员来保持社区的安全

我遇到Kayla和Niha,也是今天毕业他们发起了一个非营利组织,将患有疾病的囚与社区内愿意帮助他们的人联系起来

我遇到了David Razu Aznar,今天从肯尼迪政治学院毕业(对现场说David站起来)。

他是前墨西哥市的议员他成功領导了一场运动,使墨西哥城成为第一个通过婚姻平等法案的拉丁美洲城市甚至比旧金山还早。

这也是我自己的故事一个宅在宿舍的學生,一次连接了一个社群然后始终维护它,直到有一天我们连接了整个世界

改变源于身边。甚至全球性的改变也是源自微小的事物 —— 和我们一样的人在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努力能否连接更多人和事能否把握我们最大的机遇,都归结于这一点 —— 你是否有能力搭建社群并且创造一个所有人都能有使命感的世界

2017届的校友们,你们毕业于一个无比需求使命感的世界而怎么创造它由你自己决定。

那麼现在你可能在想:我真的能做到吗?

还记得我前面提到的我在Boys and Girls Club教授的课程吗有一天下课后,我正和他们谈论大学其中一个顶尖的學生举手说道他并不确定他是否可以上大学因为他是没有身份的。他完全不知道大学会不会批准他入学!

去年,在他过生日的时候我帶他去吃早餐。我想送给他一个礼物所以我问他想要什么,然后他开始谈论他看到的正在挣扎于进入大学的学生“你知道的,我其实僦想要一本关于社会正义的书”

我被震撼了。这本该是个完全可以愤世嫉俗的年轻人他不知道他所称之为家乡的,他唯一知道的国家是否会拒绝他上大学的梦想。但他自己并不觉得遗憾他甚至都没有想到自己。他有更宏大的使命感他想要带着大家一起前进。

由于現在所处的情况我并不能说出他的名字,因为我不想把他置身于危险之中但是,如果一个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怎样的高中生都能为推动卋界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我们也理应对这个世界做出我们的贡献。

在你们最后一次走出这些校门之前当我们坐在这纪念教堂前的时候,我想起了一段祈祷Mi Shebeirach,每当我面对挑战时我都会说的每当我把女儿放进婴儿床里想象着她的未来都会唱到的:

我希望你们也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勇气,使你们的生命成为一个祝福

恭喜你们,2017届的同学们!祝你们好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什么都是一个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