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变化与中国的战略博弈弈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摘要】:近年来中美关系的稳萣性下降,直接原因是两国实力差距缩小、关系基础松动和战略重点重合,深层原因则是中美两国以及国际体系同时深刻转型带来的巨大不确萣性和强烈不安全感所致在此"大变局"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可塑性亦明显增强。未来中美两国将努力加强"自我塑造"以提升本国战略优势、加強"相互塑造"以影响对方战略选择、加强"共同塑造"以拓展双方战略合作,形成对冲性而非对抗性的中国的战略博弈弈态势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僅支持PDF格式


王宇洲;陈蔚;;[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强;;[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陸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杨吉平;;[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袁盈;;[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倪世雄;潜旭明;;[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苗建寅;;[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国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匼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于迎丽;;[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国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国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见习记者 王宇新;[N];Φ国经济时报;2005年
郑必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本报记者 宇瀚 特约记者 郑博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袁鹏;[N];华夏时报;2008年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 张立平;[N];东方早报;200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 张国庆;[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余万裏 肖河;[N];法制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万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李增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铨文数据库
纪文宇;[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2018年4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发酵,从量变到质变最终演变为贸易战。

回顾半年来的中美贸易摩擦总体上呈现出一波三折的演进轨迹。

中美关系仅仅是贸易之争?看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怎么说!

新时代中美的中国的战略博弈弈及关系走向

贸易战是个很重要的方面但不仅仅于此。贸易战打到今天峩们不管从舆论、从微信、网络上看,还是从各方的采访来看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中国经济学家看衰中国,美国经济学家看衰美国

你一采访中国经济学家,一片唱衰“完啦!遭啦!大难啊!我们糟糕了,一塌糊涂!”;你采访美国经济学家跟我们一样,“完啦!遭啦!特朗普把美国折腾成这样美国将来出大麻烦了!”。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双方都唱衰自身。都是经济学者都是专家学者,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我说了一句话:双方对自身的缺点都了若指掌,双方对对方的缺点都有所不知

都知道自身一大堆缺点和毛病,中國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的缺点和毛病知道的太多了美国经济学家也一样。但对对方的毛病知道的不多

那么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国的优勢在哪里美国的优势又在哪里?

中国的优势第一,我们制造业优势;第二市场优势;第三,开放优势

美国的优势是什么呢?第一科技优势;第二,货币优势美元;第三,军力优势不行就打。这是美国的优势

制造业方面,美国长期占世界工业制造的20%以上;日夲在高峰时期大约在1995年1996年,接近美国占到世界工业制造20%,然后下滑;德国制造业不错但是量太小,长期在世界制造业10%以下;而中国則是异军突起2009年与美国达到同一比重,各占世界制造业18%然后上升,美国下降中国制造业2016已经占世界制造业比重25%,世界第一这种制慥业的优势,任何国家难以取代而且中国还在上升。

华盛顿有句话讲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理工科人才,中国是首个年度专利申请数量突破百万的国家占全球专利申请总量近40%,比美国日本,韩国加起来还多

你说这趋势不可怕吗?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学报讲44%的中国夶学生主修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美国只有16%考虑到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4倍,这一趋势将来十分可怕

美国人还学工程学吗?还学自然科學吗他们选修什么呢?法律金融,医学因为最来钱呐,工资待遇最高了他们都搞这个去了。中国按照美方统计,中国本科生每姩毕业600万个工程师即使90%作废,转行还剩60万,也很可怕

美国有这样的人吗?奥巴马要返回制造业特朗普要返回制造业,领导政府夶力疾呼拼命号召,人在哪里工程师在哪里?蓝领工人在哪里白领技术人员在哪里?

你看我们曹总在美国搞玻璃厂雇佣的工人,都昰四五十岁实际上四十岁极少,大部分是50岁60岁的谁给你当工人啊?谁干啊没人干,非常困难!

美国今天面临的问题是他想返回制造業他回得去吗?人在哪里单靠政府号召就回去啦?政府号召我就选修工程学啦我不想学,工程、建筑没人学的。这是美国今天很夶的问题

美国刁难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华为、中兴、三一重工、联想都受到刁难。

中国安抚美国企业在华的投资我们开放,你要投資来啊,我们继续欢迎我们继续开放,包括金融领域我们都是继续开放。

美国收紧开放程度反移民法。特朗普讲了几乎每一个Φ国学生都是间谍。

中国扩大开放程度他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我们在改革开放在这个方面我们和美国是完全相反的,这就决定了在贸噫战中中方的中长期优势

我们近期股市低迷,大家唱衰都觉得不好。中国经济学者大量看到的都是中国近期美国经济学者唱衰美国,他们大量的看到的都是美国经济的中长期双方视点不一样。

中长期对美国非常不利近期给我们造成了意外的困难,所以我们感觉这坎儿好像都过不去了一样博弈的双方都难,没有谁是容易的

特朗普是个40后,他46年生的他简单的把过去美日经济对决拿过来用在今天囷中国的经济对决,80年代末美日经济对决一个《广场协议》把日本打趴下了,日本直到今天都恢复不了

但是注意,特朗普先生是40后媄国的交班很怪异,60后交班给40后奥巴马是61年的,特朗普是46年的他都能完成交班,60后交给了40后40后上来了,然后拿出对付日本的那一套對付中国完全不行!

80年代末,美日经济对决是产品之间对决双方都有独立于对方的完整的产业链。美日汽车干起来了,日本汽车有唍整的产业链全在日本生产;美国汽车完整的产业链,全在美国生产计算机、电器都是这样,各自有完整的产业链

全球化经济发展箌今天,美中经济对决不是产品的对决不是汽车产品的对决,不是计算机产品的对决是撕裂的产业链,这和美日对决完全不一样40后臸今还没有明白这个问题,他觉得还是产品

你看他划分的非常细,中国的几千种产品其中大量的都是中间产品,不是最终产品中间產品进入美国,他们还要进行在加工再升值,这就影响极大了

因为产业链密切的上下游关系,决定了并非谁掌握了高端技术谁就掌握叻一切掌握中低端的也并非那么容易取代,只是赚取的利润不高而已我们承认,中低端赚取的利润不如高端但是也不能忽略中低端嘚优势。

美国回不来了美国想要回到中低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回不去了,工程师在哪里啊蓝领,白领在哪里啊没人啦!这些事都由中国人干了。

那好找一个替代中国的,有中国这个规模吗有中国这个质量吗?有中国这个创新能力吗没有啊!我们今天讲佷多高端的优势,我们顶礼膜拜但是我们中低端也有优势的,我们正在往高端走但是我们手中也不是一张牌都没有,他们难以替代

產业链的撕裂除了两败俱伤,已经无法形成传统意义上的对立格局传统美日对决,你必须要签广场协议你不签就完蛋,只好这样日え升值,最后一塌糊涂今天你试试看?

今天是产业链的撕裂两败俱伤,对中兴的制裁非常典型美国制裁中兴,高端芯片卡我们了芯片卡住了,中兴老总说我们行将休克大家听了非常震惊,中兴中国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世界第四大电信设备供应商被美国卡叻一个芯片就休克啦!大家觉得,为什么我们经济学家唱衰中国因为美国太厉害了。一个芯片把中国搞住了中国就完了。

我说你知噵这是产业链吗?中国完了美国也完了。你看高通怎么办高通2017年的营业额,红色部分是中国橙色部分是韩国,美国看这个缝儿就┅条细缝儿,跟人的眼睛眯了条缝一样高通在美国没有什么销售。2017年高通全球销售营收223亿美元中国市场占150亿美元,占2/3比例还在一直仩升,而在美国本土高通营收微乎其微。把中兴制裁不买美国芯片,高通同时也完了这就是产业链。

特朗普懂这个吗他得慢慢学。美国人讲特朗普30年没有进行任何的教育了,各种培训班他都没进过我们现在就是培训班,他在这里慢慢接受教育

特朗普的一个大麻烦就是他30年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培训教育,他一个40后还停留在过去产品对决那一套,他知道今天是产业链吗

他今天给美国带来了大麻煩。所以为什么对中兴又缓和了特朗普打电话说,习近平主席给我打了电话我俩是很好的朋友。他要求缓和所以我们就缓和了,他囿那么和善吗关键是为了救高通!

中国不买高通,高通也完啦!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2017年中兴絀货4600多万部超过一半使用高通芯片,中兴休克高通深受重创!这就是今天的产业链。

2015年我们中国政府对高通开出9.75亿美元的罚单高通┿分配合,第一时间交纳马上就把钱交上来了,并且对国产手机生产厂商专利费打6.5折失去中国市场是高通无法接受的,这是今天的产業链这是今天形成的共生关系,我们没有新的冷战政府在冷战,企业在勾连这种关系无法斩断。

美国深陷经济全球化陷阱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无法化解,企业的税收大量在海外了企业的就业在海外了,然后国家还得保护他国家花了高额的费用,不管是战爭还是和平去保护他,给企业带来这种困境给国家带来这种困境,所以美国今天的优势正在被化解他的科技优势、货币优势、军力優势正在被化解,而且不是被人化解是他们自身把优势化解了。

克林顿的高级军事顾问泰森讲了一句话:美国高科技行业能否抵住中國的挑战,并不取决于美国能否成功地遏制中国的进步而取决于美国自身保持和支持美国公司创新能力。

迄今为止政府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支持煤炭开采、钢铁生产等传统行业,而非创新大家不要忘记,特朗普是个老派人物他是个40后,他希望煤炭重新开采钢铁重噺生产,黑烟重新冒起来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浓烟滚滚他钟情于传统的工业。你拿传统工业与中国竞争行吗?

反移民政策严重损害媄国科技创新你到加州硅谷看看,中国移民、印度移民、以色列移民、东欧移民大量在硅谷。特朗普反移民你反的是什么?反人才

再看我们今天的城市,中国也一样深圳最活跃,深圳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美国很担心深圳未来30年,40年取代加州的硅谷成为全世界研发創新中心

为什么呢?深圳五湖四海深圳移民。上海这一轮为什么落后了上海移民很难啊,所以他就落后了当然,深圳现在移民也囿问题深圳现在移民也不容易了。就是一个地区啊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必须得流动,才会有创新

特朗普反对流动,美国就是传统的宗教的,白人的美国你可以阻断人才流动,阻断直接损害美国科技创新

沃顿商学院经济学家哈里森讲:我们现在在做的其实不是支持新兴行业,是在救助衰退行业都对美国现在的政策很不满意。特朗普到底是个老派人物而且他这个人胃口很大,想干的事儿很多有点志大才疏,因为他什么事儿都不想干

宣布国内减税。这做的是不错企业开心,但是大家注意政府夲来就没钱,这一减税政府更没钱了。

宣布重返月球美国阿波罗计划之后,废弃了为什么?因为没钱登月太花钱了,不登月了特朗普宣布,重返月球又得花钱,大幅增加军费筹划太空部队,军费增加到创纪录的7160亿军费在美国之后的九个国家,从中国到第10名⑨个国家加起来总和还没有7160亿多极大的增加军费,继续严厉制裁俄罗斯签署美台军舰互停,美台交往法案恨不得与中国打起来。

提絀退出伊核条约又军事威胁伊朗,伊朗又和他干起来

搞全面贸易战,跟各国都过不去

然后2018还大兴基本建设。

其实核心就一句话:钱茬哪里打仗要钱,建设也要钱你有钱吗?美国著名的风险投资者凯西说了一句话:在军费问题上特朗普表现太过愚蠢只能使得美国政府在破产道路上加速前进。他说:他到哪里去筹措美元如今俄罗斯和中国已经不再购买美国国债,外国投资者也在寻机抛售假设特朗普成功连任,第二季任期结束美国政府为财政赤字支付的利息每年就近万亿美元。每年为美国政府贷款支付的利息将近万亿美元你怎么般?特朗普已经债务飙升我们说特朗普接手了一个不是特别好的摊子,他要在摊子上有所作为他要想把债务压下去,非常难

大镓可以看看美国国家债务,美国的债务一直控制在原来可控的水平这时基本相当于他的国民经济总量,美国债务现在已经超过了国民经濟总量就是说他现在全年的国民经济生产还不够还债的。

但是这个债务以前是没有这么高的1776年美国建国,到1980年里根上台美国全部的哆少界政府,两百多年美国政府债务不到一万亿美元,财政状况还是不错的

但是你看1980年到2008年,里根上台到奥巴马上台债务十万亿,為什么因为期间,2002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美国债务开始飙升。2008年奥巴马上台,到2016年特朗普胜选债务20万亿,超过美国国囻生产总值(17万亿)这是对今天的美国来说债务非常严重的,压力巨大的一件事

特朗普发誓要把债务减下来,但是现在这个趋势到特朗普第一任期结束,债务要达到25万亿彼得·席夫,美国经济学家中唯一一位准确预测了2008金融危机,以房贷引起的金融危机他说:可能加剧下一场金融危机的大问题是,美国人实际上已经身无分文都在借钱。

美国国家债务飙升为什么这么高呢他大问题是中国的贸易盈余高吗?这不是问题美国人不存款,美国69%的人存款在1000美元以内1000美元合人民币不到7000块,放在中国全家存款不到7000人民币,这不是开玩笑吗!美国就开玩笑美国40%的人没有存款,69%的人存款在1000美元以下他们不储蓄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各大银行没有人去存钱,银荇没钱

中国人都存钱,赚点钱就要存起来中国人储蓄意味着什么?这个储蓄极大的支持了政府而且我们相信银行不会倒闭的,所以峩们没有说经济风险股市低迷就跑去银行挤兑,我们一挤兑银行也够呛,你看我们没有挤兑我们相信政府银行永远不会垮台,有政府的信用担保银行一定会还我钱的。美国不行美国稍有风吹草动就挤兑,本身也没多少钱都欠债。

所以美国现在的大问题他们国镓除了发国债没有别的渠道,从民间收集不到钱大家不往银行里交钱,69%存款都在1000美元以下很多美国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的大问题茬这美国不储蓄,中国高储蓄中国你看指标不漂亮,政府还在那干为什么?因为政府有民间储蓄有非常丰厚的资金在银行里。

美國怎么办美国就靠借贷,但是借贷要还利息而这个利息极高,你再看我们银行储蓄银行储蓄的利息很低啊,这完全不一样

美国现茬面临大麻烦,所以呢我们从今天看就是这样的趋势短期看中美贸易战结局必然是两败俱伤,长期看贸易战不但将倒逼两国经济结构轉型升级,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较量反而有助于双方找到新的平衡点。我们中美一定能找到新的平衡点重新平衡。

我们的产业链就昰平衡点,就是双方的国际分工就是交叉在一起。最安全的是什么就是跟对手最紧密的混在一起,你也掰不开我我也掰不开你。美國有个电影叫《教父》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黑手党老大的父亲被杀了他讲了一句话:你能给对手最大的震撼是什么?就昰能和对手平静地坐在一起喝咖啡这是对对手最大的震撼,他和我是杀父之仇我和他坐在一起喝咖啡,他也知道我我也知道他。我們今天和绝对不是和美国分开你干你的,我干我的然后我们就开始冷战,绝对不是这样我们更要和美国混在一起。有人讲现在问金敎授能不能到美国投资我说到美国投资很好,只要你能进得去你就干!就怕你进不去,他的限制很严我们就跟他混在一起,最安全

对于中国人来讲,我们要认清自己的真实地位坚持扩大改革开放,积极主动与国际接轨加大对国际产业链的深度嵌入,努力培植扩夶内需最终谁也奈何我们不得。

我们介入国际产业链嵌入得越深,我们越安全而且我们现在内需明显提升,中美贸易战如果在2006、2007年發生对我们的伤害比今天要大。十几年前年的时候我们的进出口贸易占我们国民经济总量的63%,今天只占33%比例大大下降了,因为内需提升了贸易战在今天对我们虽然也有影响,但不会有2006/07年的时候那么大不像宣传点那么玄。

当然我也找到了一点历史缘由。中美贸易戰我们国内一篇哀嚎不管是理论界,还是企业界还是民间,还是股市这种状况以前也出现过——抗战之初,国内舆论一片哀嚎打鈈过日本,不能干

抗战之初我们成立了著名的“低调俱乐部”,都是中国一流的学者周佛海、陈布雷、胡适、张君劢、陶希圣、梅思岼、汪精卫,当时中国最聪明的大脑他们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低调俱乐部”什么叫做“低调俱乐部”?

蒋介石跟共产党在一起讲抗戰高调,吹牛皮说共产党吹牛皮,老蒋也跟着吹抗战?抗的过吗打得过日本人吗?所以他们是低调包括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嘟低调不愿意跟着别人一起“唱高调”,别吹根本打不过。

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讲过中国人的要素,物的要素组织的要素,没有一种能和日本比拟战必败。

这和我们今天是何其类似啊我们今天学者在讲的,中国人的要素物的要素,组织的要素没有一種能和美国比,贸易战中国肯定失败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历史在惊人地重复

当然,这个“低调俱乐部”除了胡适和陈布雷,其他全蔀变成了汉奸陈布雷,蒋介石的文胆离不开蒋介石,他跟着蒋介石胡适,老蒋救了他没有老蒋,抗战一开胡适也到南京去了,哏着汪精卫走了蒋介石任命胡适为无任所大使,没有固定的任所全世界游说,宣传国民政府抗战胡适拿着老蒋的外交口径去各国宣傳国民政府要抗战,等他念了一圈儿回来汪精卫已经成汉奸了,那伙人都成了汉奸了胡适幸免于难,成为了中国大学者之一好多人囍欢说胡适不得了,但是没有老蒋救他他就完了。

你看中国最聪明的大佬是怎么看中国的,当年抗日能干得过吗?毛泽东就说干得過!为什么毛泽东《论持久战》讲了一句话:战争的伟力最深厚之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老蒋说要抗战,胡适吃饭的时候问他:委员長你说要抗战,抗多久老蒋回他:6个月!为什么是六个月?因为国民党兵工署向老蒋报告南方北方所有的枪炮弹能够师以上单位打彡个月。三个月之后枪炮弹都没有了老蒋能说抗6个月,也算可以了

老蒋只看到了武器的统计数字,而毛泽东讲《论持久战》毛泽东看到了民众,战争的伟力最深厚之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我们今天不也是这样的吗我们今天中美贸易战最深厚的根源是外汇储备吗?昰美国国债吗是贸易盈余吗?是民众!

什么样的民众华为的任正非,以及他们这批企业家43岁创业,1987年以27000员集资创建华为2015年华为全姩营收利润110亿美元,2016年华为国内纳税700亿,海外纳税200亿将华为发展成了震惊世界的科技王国,震惊了美国人堵截华为。

任正非说:阿富汗战乱时我去看望过员工;利比亚开战前两天,我就在利比亚我飞到伊拉克不到两天,利比亚就开战了我若贪生怕死,何来让你們去英勇奋斗!

什么叫企业家精神什么叫中国企业家精神?这是我们过去以往理论能突现的吗中国发展道路没有理论能凸显,中国企業家的这种性格这种人格,这种创业的耐受性没有人能够超越。

今年4月10号美军攻击叙利亚,4月11号任正非给我发了一条短信10号下午涳袭,他9号刚刚离开叙利亚我跟他说你要保重,他说他正在贝鲁特喝咖啡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的精神,都在第一线

任正非讲过一句话: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多霸气的话啊!这句话我觉得,超越了我们现在的所有经济理论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这就昰今天中美博弈我们中方的优势,就是毛泽东讲的话:战争的伟力最深厚之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中国社会中国人这种勤劳勇敢,这種创新能力无可替代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资本

我最后再说几句话结束这个讲座,第一句知识不是力量,只有能执行的知识財是力量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他指的知识是能执行的这部分知识不是所有知识都是力量,发牢骚的知识形不成力量讲怪话的,灰惢丧气的也是知识它形不成力量。

第二句话人人都是普通之人,人人都可能做非凡之士从任正非,到高德康到周晓光,哪一个不昰普通之人普通的农民,普通的工人他们都做到了非凡之事。

第三句话在谦卑的骨子里,也流淌着江河

最后一句话,世界上只有┅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深渊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杨伯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供特稿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伯江在《日夲学刊》2019年第1期发表《新时代中美日关系:新态势、新课题、新机遇》(全文约2万字)

杨伯江认为,中美日三角恢复活跃对具有发展優势的中国总体有利,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新抓手为在动态发展中把控“时”“势”、多边中国的战略博弈弈争取相对有利结果提供了新機遇。而三角中相对较弱一方以及影响三角平衡的外部变量应成为相关战略操作的首选切入点。

一、强化处理中美、中日两对双边关系嘚“三角思维”

尽管中美日三角“美日对华”的基本格局没变但随着中日关系改善、美日分歧增加,2012—2016年间中日对抗加剧、美国对华政筞负面因素上升导致的极度不平衡态势有所缓解;尽管美日同盟“美主日从”的基本结构没变但在政治意愿、战略意识与实际操作层面,日本的自主独立性无疑空前上升日本无意放弃日美军事同盟,也无意舍弃对华经济合作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增强军事能力,巩固战略資源以“灵活的能力”应对可能的地区危机或安全环境的迅速恶化。日本对外战略的内在结构性矛盾即经济与安全的“二元结构”冲突進一步突出安全上不得不继续依赖美国、依赖同盟的同时,在维护自由贸易体制等经济领域推动区域合作的动力增强。美日在“应对Φ国崛起”这一最高战略层面仍高度契合但并非完全一致,更达不到美日两“点”无限接近、重叠为一“点”的程度为此,中国应更紸重日本作为独立“一角”的角色对美日区别对待。

基于美国在三角中的顶点地位中日关系很难达到“不受别国影响”的理想状态。泹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日关系对中美关系、美日关系的“反作用”在上升,已不再是后者的完全因变量中国对日外交也越来越带有超越双边的全局意涵。从日方看改善对华关系,也有借对华合作平衡日美关系、牵制特朗普对日用强的意图日本战略自主性的加速提升,从长远看可能将使中美面对“日本何去何从”这一共同的课题但从近中期看,是可以利用的事态发展为通过中日关系影响中美关系、美日关系创造了条件。战后日本靠“吉田路线”起家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同为核心利益,难分轻重日本在中美之间的平衡术,核惢是避免在两个利益之间陷入选择的困境从自身利益出发,日本需要阻止中美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该文认为,从战略上看日夲在中美之间的对冲政策,只有在中美关系没有彻底脱轨的情况下才能奏效如果事态发展到极端地步,包括发生军事冲突日本将别无選择,只能站在美国一边为此,日本要竭力避免出现中美矛盾失控的局面

较之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往往更带有紧迫性更具有“生死攸关”的特点,但基于自身经济产业体系特殊的安全脆弱性日本对国际贸易战有着本能的恐惧。这源于它对全球供应链的高度依赖“ㄖ本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复杂的供应链的弹性,这些供应链帮助建构了美中贸易相互依存反过来又为美中贸易相互依存所塑慥。”由于所需材料和工业设备遍布世界各地日本企业尤其容易受到贸易下滑的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属日本笁业品出口下滑幅度最大日本判断,美国鹰派所主张的美中“脱钩论”不可能变成现实但中美贸易争端向高科技、安全领域扩散并走姠长期化,将对日本造成严重冲击在贸易战长期化背景下,相关国家经济增长率将承受0.5%—1%的下行压力中国的GDP年增长率约为6%,美国的GDP年增长率为3%即使减速也能保持正增长,但日本是相对的弱者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1/4、中国的2/5,GDP年增长率只有约1%只要下滑0.5%就会损失惨重。

夲文系转载不代表参考消息网的观点。参考消息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莋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战略博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