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制得铁黄后干燥温度的要求不能太高

获得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学位


生成嘚H+没有脱离反应体系与Fe2+同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内容提示:铁黄生产工艺的优化-研究论文资料文献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22:40:5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攵档

【摘要】:为了解决氧化铁黄颜料的热稳定性较差,受热易脱水变色,从而影响在塑料加工等领域应用的问题,采用沉淀法在氧化铁黄颜料表面包覆羟基氧化铝,来提升氧化铁黄顏料的耐热性,探索反应温度、包覆量和晶化时间等因素对颜料耐热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对颜料结構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优化包覆条件是温度为80℃,包覆层质量分数为15%,晶化时间大于4 h,在此条件下包覆氧化铁黄颜料的耐热性可以达到240℃;氧化铁黃的包覆层物相为羟基氧化铝,包覆后氧化铁黄受热分解分为2步,245℃处的吸热峰由表面羟基氧化铝受热脱水所致,295℃处的吸热峰由内部的氧化铁黃结构水分解所致。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李东林;曹继平;王吉贵;;[J];火炸药学报;2006年03期
李江存;焦清介;任慧;王丽霞;赵伟栋;;[J];含能材料;2008年01期
詹惠咹;郑邯勇;赵文忠;王永昌;;[J];火炸药学报;2010年01期
蓝福堂;黄炎;;[J];广东造纸技术通讯;1980年Z1期
包昌火;陈昌珍;兰承钊;程普生;费北孙;张晔;;[J];现代兵器;198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議论文全文数据库
樊世民;盖国胜;苗赫濯;;[A];第八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议暨2002年全国粉体设备技术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杨士山;王吉贵;杨建;;[A];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推进剂分册)[C];2005年
孙贵磊;李晓杰;闫鸿浩;;[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6)[C];2007年
王英平;王先友;舒洪波;魏启亮;吴强;白艳松;胡本安;;[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曹安民;池子翔;张伟;杨粉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4分会:化学电源[C];2014年
金永中;吴卫;;[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魏智强;闫晓燕;朱林;杨晓红;汪宝珍;;[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與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洋;[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东山;[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燥温度的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