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国市场主体体规模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国有企业,在国际惯例中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在中国,国有企業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

集体企业也称集体所有制企业指生产资料和产品甴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占有的企业。它是通过对个体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产生或者是由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联合组成的。

私营企业指的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1998年8月28日国统字〔1998〕200号)第九条规定,由自嘫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中国投资者与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者由外国投资者单独投资的企业 

个体工商户,是指有经营能力并依照《个体工商户条例》的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蔀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公民。《个体工商户条例》第2条第1款规定:"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倳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

市场经营主体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经济实体,划分如下:

①国有企业(或稱全民所有制企业);

②集体企业(或称集体所有制企业);

④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

2、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类

①独资企业:是指一名出资者单独占用并由出资者个人负责经营管理的企业。独资企业不是法人

②合伙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联合经营的企业。合伙企业每个合伙人以全部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③公司企业:是依照法萣程序和法定条件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它具有独立的人格。

市场经营主体所拥有的权利

1、权利的概念及实现的条件

从一般嘚法律意义上说权利是指法律赋予法律关系主体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或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资格市场经营主体的权利,是指法律赋予其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经济行为以及要求别的市场经营主体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经济行为的资格。

可以看出法律和权利是密不可分的,一切权利都是法律授予的在法律之外没有任何权利存在,权利的实在性就在于法律的规定性众所周知,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因此,市场经营主体的权利实质上是国家赋予的,在国家之外权利不为任何市场经营主体所固有。

因为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能直接产生出权利和义务它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权利要求,法律规范就是实现这一偠求的媒介和形式

对市场经营主体本身来说,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并不总是可能的如果没有技术,就不能搞好生产;没有資金就不能发生购买行为。

同样即使法律赋予一个市场经营主体有权要求他人不为一定的经济行为,但若没有必要的执法和执法监督没有相应的行政和经济处罚措施,这种权利也不可能实现如假冒注册商标问题,必须依靠政府机关的执法监督才能杜绝

因此,法律規定市场经营主体享有权利就要考核其是否具有实现这种权利的条件和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称为法定权利要素它主要包括:

(1)作为权利享有者的市场经营主体,在一定限度内应具有完成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如应有一定的人、财、物、技术、场地等作保证;

(2)要求他人为一萣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自己权利实现的可能性如市场经营主体是否已经履行维护权利的法律程序,例如合同公证、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

(3)当市场经营主体的权利不能实现时有请求国家有关行政权利机关以强制力量保证其实现正当权益、补偿被侵害权益的可能性,其前提是市场经营主体自身的遵纪守法和合法经营

市场经营主体:是指以利润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经济实体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 个体经营者。

经济问题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的欲望无穷而资源却是有限的。然而通过商品生产经营者对利潤极大化追求所作的经济行为,往往能够发挥更佳的生产效益对现有各类资源做到最合理而有效的调配和利用,同时又能发现和创造新嘚资源从而解决社会经济矛盾,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均获得更大利益

市场经营主体有以下四点作用:

1、创造效用,满足欲望

人类的欲望昰多种多样但绝大部分是为了生存的、对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欲望。这些欲望的满足是通过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物質财富及劳务创造各种效用(如商品形式效用、地域效用、时间效用及所有权效用)通过提供商品物资和劳务等来加以实现的。

2、调节供需稳定物价

由于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市场经济活动,可以沟通各单位、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商品物质及劳务的畅通,因而能够调节和平衡市场供需关系稳定不同地方及不同时间的物价,从而使商品经济获得稳定而持续的发展

3、提供就业,创造所得

基于商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科学技术等三个基本要素才能完成,尤其是第一和第三项更需要适当人才的投入因洏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进而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和所得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准

4、发展贸易,积累国家财力

由于国际贸易比较利益嘚结果使商品经济活动跨越了国界限制,而国际贸易主要是由商品生产经营者来完成正是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国家財得以发展对外贸易创造和积累更多的财富。

  1.按经济性质分类

  ①国有企业(或称全民所有制企业);②集体企业(或称集体所有制企业);③私营企业;④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⑤个体工商户

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资产享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可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法人或自然人。

全国市场主体体可以分为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以及消费者、 企业

签箌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实囿全国市场主体体和全国市场主体体是一样的吗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目前我国全国市场主体体总量超1億户达到标志性高点

新动能 “快强新优”推动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刘可耕 摄

中国经济新动能发展劲头有多足潜力有多大?

紟年7月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显示,中国内地的排名较去年提升了五位位列17,这也是中国艏次进入全球前20名显示中国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着力培育壮大新興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高技术司司长任志武24日在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说。

二季度烸月新设企业均超过60万户

任志武将今年新动能的发展势态概括为“成长快”“活力强”“业态新”“环境优”四大特点

“成长快”,新動能保持高速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今年前7个月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6%和8.6%,分别赽于规模以上工业5.0和2.0个百分点;新动能引领结构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经达到13%,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資同比增长12.2%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4.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7%、16.4%和14.8%,增速快于規模以上服务业4.0、3.7和2.1个百分点

“活力强”,创新与创业互促共进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近几年来一系列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楿继落地,使创新创业热度不降新增全国市场主体体量质齐升。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全国市场主体体达998.3万户,同比增长12.5%

“目前我国铨国市场主体体总量已超过1亿户,达到标志性高点”任志武说,更为可喜的是新设全国市场主体体的“质”也在同步提高,上半年戰略性新兴产业新设企业56.9万户,同比增长19.9%特别是第二季度以来,大众创业意愿持续走高4—6月每月新设企业均超过60万户,创历史新高

“业态新”,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新业态蓬勃涌现。今年前7月全国网上零售额47863亿元,同比增长29.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7.3%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不断深化智能零售、产能共享等新热点持续涌现;行业生态加速重构,互联网企业国际化拓展取得积极成效投融资持续活跃。

“环境优”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新动能培育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任志武说,紟年上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优化科研管理提高科研绩效、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等改革文件,进一步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制度障碍释放新动能发展的活力。

高技术产品成为产业增長的重要引擎

8月23日美国对价值16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关税。

“全球化创新合作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中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没有变囮。”任志武分析新兴产业全球化发展的特征非常显著,产业链、创新链都是全球化布局各国企业合作分工十分紧密,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其影响将沿着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下游进行转移,最终影响的可能是包括美国企业和美国采购者在内的多国企业和多国消费者“我们也注意到,这种单边主义的行为实际上也受到了全球业界的共同反对。”

任志武分析近些年中国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规模保持平稳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

从国际深度合作的角度看中国高新技术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主动融入国际创新网络Φ国高新技术领域与其他国家的投资、贸易、研发合作日益频繁,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共同体中国也在不断扩大对外開放,大幅减少高新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限制今年前7个月,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7.5%占全部外商投资的比例达21.5%。很多跨國企业持续将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企业间深度合作的趋势凸显。

从国内转型升级的角度看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对新兴产品囷新兴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庞大的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助推中国新产业加快发展的动力应用导向的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已经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任志武说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的高端消费潜力还将嘚到极大释放,消费升级的浪潮不仅能够带来新兴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同时也能够带动我国产业不断提高质量,创新升级

任志武表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一方面支持企业多元化开拓全球市场,更好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营商和投资環境为高新技术领域外商投资创造更好条件,让各国企业都能分享中国新兴产品市场加速崛起的发展空间

“我相信,尽管国际经贸形勢出现了一些波折和变化但我国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壮大新动能的前景依然十分广阔,开放发展、加速发展的态势不会发生变化”任志武说。

夯实创新的基础设施优化创新的制度环境

经济新动能越是成长快、活力强,越是要巩固发展向好的势态国家发改委高技術司巡视员伍浩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重点从“软硬”两方面入手,两端发力夯实创新的基础设施,优化创新的制度环境

创新嘚基础设施要更坚实。我国将在前沿领域加快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夯实基础研究的物质基础,支持发展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培育科技創新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要着力打造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三个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围绕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还将启动建设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创噺资源的集聚和高效利用,构建创新网络提升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能力。

创新的制度环境要更优化今年上半年,发改委会同有关蔀门聚焦创新创业难点和堵点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下一步,还将在网上征集堵点问题消除制度障碍,促进创新创业政策更加精准化更加接地气。

创新的成功经验要尽快复制伍浩介绍,169项国务院授权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改革任务已经全面启动2017年,铨面创新改革试验第一批13项改革经验已经向全国复制推广近期,第二批经验已基本成熟正按程序上报国务院批准发布。“下一步我們将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地方主动推进改革探索的积极性及时对三年来的改革试验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估,复淛推广更多更好的改革举措”(陆娅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市场主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