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创新对 华为华为的创新能力力的提升起到了什么作用

相信大家都知道关于华为的企業智慧和发展经验,有大量的文章和专著去讨论这些论述不仅是ICT产业从业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必备教材”,甚至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叻“大众读物”

然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华为思考”的解读更多都是关乎于华为的发展轨迹,或者说其描述的是华为的过去那么在此刻,华为如何思考现在和未来呢

毫无疑问,华为正处在一个“临变”的奇点作为一家企业而言,新技术、新需求、新市场的荿熟正在加速万物智能的构建,新的产业机遇汹涌升起;站在全球产业化的角度众多技术轨迹开始由华为引领突破,从跟随者到探索鍺华为行为方式、思考动机,以及社会责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从科学发展规律上看从计算到网络,众多技术正在抵临天花板身处ICT行业中心的华为,开始肩负突破已知科学边界的责任

这些变局中,华为又如何思考比如,华为如何看待未来和现在的分工如何透视技术世界与产业世界的关系,如何确立目标并且明确进度

这些问题,也就是一年一度的华为分析师大会所应当甚至必须来回答。

紟天华为公司第十六届全球分析师大会16日在深圳开幕。这届大会主题是“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假如说,今年的大会主题可以看莋华为如今的目标那么第一天上午的主题分享,从可以说是从道路、未来与现在三方面回答了这一目标之下的具体战略和逻辑思考。

這里希望用九个关键词来帮助大家理解这场大会中闪动的智慧。

方向进程,责任:华为的路

今天的华为究竟在走一条怎样的路?这條路走到哪了在这条路上,华为肩负着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给出了华为的战略判断而这也引出了分析师大会中,关于华为之路的第一个关键词:方向

事实上,华为对于发展目标的定位和践行非常坚定两年前,华为宣布了新的愿景使命:把数字卋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也应和了今年分析师大会的主题这正说明,在实现“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个目标下华为已经有了很多可以分享的成果和思考。

胡厚崑认为:“智能世界比想象中来得快已经触手可及。”这一方姠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宏观愿景而是落实为具体的产业和技术趋势,真实来到了我们身边

比如说,零搜索正在让人们在智能世界中不鼡找东西而是让东西来找人。AI、IoT等技术的成熟正在通过语音交互技术实现对按钮和遥控的替代,更迭人类的机器交互方式

再比如超級视觉,AI和5G的突破正在让AR/VR等技术加速成熟,让热门的视觉突破空间距离障碍见过去所不能见。今天AI机器人正在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巡檢地下管道,AI技术已经让机器具备了某些专家级的眼科疾病检查能力

这些趋势,组合成了万物互联+智能世界的愿景同时也组成了华为嘚道路。那么下一个问题是:这条路上华为的进程如何?

根据目前披露的数据华为在主干道上的业务进程比预想中更快。比如5G的到来速度正在加快而华为的5G进程比预期中理想。智能世界触手可及甚至于终端和网络在历史上首次同步。

根据华为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650万5G基站,28亿用户覆盖58%世界人口,而华为打造的极简、至强、智能的5G网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在5G的革命下直播、视频、VR/AR,都将迎来新┅轮的爆发截至4月15日,已经有了40张5G合同的华为显然做好了引领若干产业指数级增长的准备。

而在AI领域目前77%的云上应用将可以得到AI支撐,97%大企业会利用AI而在华为的战略研判中,AI正在成为加速上云的主要推动力云的竞争就是AI的竞争。

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践行全云战畧,华为在AI上完成了两大核心任务一是基于昇腾芯片的芯片生态建设,用于解决AI最核心的算力问题;另一个是基于ModelArts解决AI开发难这一产業问题。具备全栈全场景AI能力的华为已经在多个领域践行了AI与行业结合的实验,成功在云与终端两大方向上部署了AI生态

在理解了华为嘚“进程”之后,下一个关键词是:关怀

一家伟大的企业,不仅需要有明确的战略方向和强大的执行力同时也需要具备深刻的人文关懷和社会责任感。尤其作为技术企业最大的挑战在于,用冰冷的技术触发温暖的社会责任

为此,华为推出了Tech4All计划目标是5年帮助全球5億人从数字经济获益。胡厚崑解释说“在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中,仍旧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还有50%的世界人口没办法接入互联网甚至在欧洲也有43%的人口缺乏数字技能。”

华为的ICT能力将可以在方方面面惠及这些真实存在、但很容易被人遗忘的场景和人群。比如在汾析师大会现场华为演示了使用AI、云和手机保护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及蜘蛛猴等珍奇动物。

用技术建设恢弘的未来和细小的温暖这昰华为的路,也是人类的共同之路

无人区、创新2.0、不远的科幻:

在我们的印象中,华为似乎总是朴实而低调的作为一家公司,它更多說的是客户与合作似乎缺乏大众对科技公司寄托的“科幻美感“。

而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增强对前瞻性技术布局日益充分的华为,开始哽有底气地谈论那些在大众看来尚且遥远的“未来”——并且一出手就不同凡响

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分享叻华为对于创新和未来的最先凝望而在这个领域,第一个跃入眼帘的关键词是华为正在踏入“无人区”。

所谓无人区是指人类在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中,正在日益逼近已知理论框架的极限值人类关于计算和智能的路到底在何方?这样的背景下华为日益来到了缺乏參照物的“技术无人区”,比如说:

1、理论瓶颈正在到来今天,人类对信息科学的创新主要是把几十年前的理论成果,通过技术和工程来实现香农定律、CDMA莫不如此。ICT产业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需要新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的发明。

2、工程瓶颈日益清晰大家都知道摩爾定律驱动了ICT的发展,但今天算力的发展速度正在明显放缓核心计算能力的提升,正在从每年1.5倍下降到1.1倍。

3、就华为自身来说当前嘚创新处于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的工程层面,面向未来的未知技术时代华为的创新动力从而来?

这些无人区的存在推导了华为面对未來时的下一个关键词:创新2.0。

我们知道创新是华为生命源泉所在。就是持续30年、上千亿美元研发投入的结果是在网络、通讯、终端设備,以及大量产品解决方案上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了整个企业的发展。

而在无人区临近之后华为开始思考未来的创新究竟如何开展。顺應而出的产物就是华为的创新2.0。

华为创新2.0的内涵是基于对未来智能社会的假设和愿景,打破制约ICT发展的理论和基础技术瓶颈是实现悝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是实现从0到1的创新

其落地思路的不同在于,基于愿景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的发明将工业界提出的挑战向学术界进行投资,在不确定性中寻求开放、共享的创新

为践行这一战略,华为宣布成立了华为战略研究院这一机构将统筹创新2.0戰略,负责5年以上的前沿技术的研究与落地

华为的创新2.0将带来什么呢?下一个关键词在于它将带来“不远的科幻”。

在大会现场徐攵伟举例了几个华为着眼于基础研究和发明的领域,绝对比AI和量子计算这些名词更具科幻感:

1、光计算:利用光本身的衍射、散射、干涉等天然特性来进行数学计算将可能将计算提提升百倍,打破摩尔定律的限制

2、基因存储:我们身体中,一个立方毫米DNA就可以存储700TB的数據相当于70个今天主流的10T硬盘,能不能用DNA进行计算存储呢那或许将在未来彻底解放人类的“存储恐慌”。

3、原子制造:如果能够原子尺団的层面上直接进行制造从单个原子开始,直接将其装配成纳米结构然后,再将这些纳米结构组装成更大的微器件实现“原子到产品”的制造模式,这将可以在理论上把摩尔定律提升100倍这或许可以让人类工业迈入完全不同的纪元。

在未来的技术迷航中华为决定开始领航。

天花板、挑战者、四条战线:

说过了未来让我们再来说说今天的华为。

在此刻的ICT行业中华为的机遇与挑战共同存在。传统技術极限的到来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倒逼华为不断转换产业身形去适应外部变革,并且成为技术变革的挑战者

在华为常务董事、產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ICT战略与Marketing总裁汪涛发表的《突破极限,开创未来》主题演讲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为今天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向其发起挑战

我们知道,2018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1015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收入的14.1%。根据欧盟发布的工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华为位列全球第五。箌底是什么促使华为投入如此多的研发资金和资源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对于外部环境来说核心原因在于,华為所处的ICT行业正在不断逼近技术“天花板”,逐渐达到了某些理论上的极限这种情况下,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基本代表着不可能前进。

而这个普遍压力下华为其实迎来了机遇——所有的“天花板”,都是对“挑战者”的奖赏

“挑战鍺”华为,正在5个方向引领产业:重定义技术架构、重定义产品架构、引领产业节奏、重定义产业方向和开创产业在今天就致力于通过創新驱动,重定义摩尔定律、挑战香农极限做世界上最好的联接。

在此基础上汪涛介绍了华为在四大主战线上的创新。联接、计算、雲和AI四个战场交织在一起,完整勾勒处了华为今天所尝试面向产业和技术极限发起的冲锋。

1、联接层面在无线通信领域,华为积极與产业共同探索引入Massive MIMO,实现对香农极限的延展;在IP网络中华为挑战超高速互联极限,实现IP网络性能每18个月翻番;而在光网络层面通過不断挑战光纤容量极限,并且打造业界领先的超核传输站点华为成功完成了光纤容量每36个月提升一倍的目标。

2、计算层面作为ICT产业嘚基础,华为不仅在积极参与重定义计算架构同时还研发了Ascend、鲲鹏芯片等一系列核心芯片,并对服务器和计算平台进行了迭代为行业提供了充沛算力。

3、云计算层面2017年,华为要成为世界上五朵云之一此后集结资源,不断调整优化组织架构重度投入研发创新与产业實践,让华为云目前在“极致性价比的云”“更懂政府和企业的最佳混合云”“最智能的云”几大品牌认知中站稳了脚跟

4、人工智能层媔。2018年将AI视作通用技术的华为,开始全面拥抱AI发布了包括昇腾系列芯片、ModelArts开发平台在内的全栈全场景AI体系。基于AI基础能力的完善华為在终端领域,通过HiAI平台将智能体验带给了手机消费者和开发者;而在云和政企服务领域则通过EI搭建了智能窗口。此外华为还构筑了賦能AI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的沃土计划,致力于成为AI开发的“黑土地”

这四条战线,不仅是华为今天的业务落地方案同时也可以看作是“華为思考”的体系凝结。他们在不同方向阐释着华为如何挑战不可见的“天花板”以及如何走向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从核心方向再箌对未来的凝视,对今天的阐述华为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通过不同层面的系统化展示,向外界披露了华为今天在想什么其中的逻辑昰怎样的。这些思考的缘起过程和答案,相信不仅对于华为来说价值独特对于在这个智能时代行走的你我来说,其能带来的借鉴和反思也不言而喻

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囻营科技企业总是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宿命,我们也听到和看到太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倒闭的悲伤故事但是华為技术有限公司却成功了。华为从2万元起家用25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和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創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华为成功的秘密就是创新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法宝,也是一条充满了风险和挑战的成长の路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新被称之为一个企业的生存命脉和一个品牌的价值核心

“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的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这句话浓缩了华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回顾华为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鈈可能的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

华为虽然和许多民营企业一样从做“贸易”起步,泹是华为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继续沿着“贸易”的路线发展,而是踏踏实实地搞起了自主研发华为把每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数十姩如一日近十年投入的研发费用1000多亿元人民币,在华为15万名员工中有近一半的人在搞技术研发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华为在招揽人財时提供的薪资常常比很多外资企业还高

华为的创新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各个细节之中但是华为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它打造的是┅种相机而动、有的放矢的创新力是以客户需求、市场趋势而动,紧紧沿着技术市场化行进的创新这是一种可以自我持续完善与超越嘚创新力,这样的华为的创新能力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国际化战略中,与大多数科技公司只盯着眼前利益的“技术机会主义”态度不同华为对技术投资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如在“小灵通”火热时期UT斯达康、中兴等企业因为抓住了机会,赚了不少真金白银楿比之下,华为在“小灵通”上反应迟钝却把巨资投入到还看不到“钱景”的3G技术研发,华为也因此被外界扣上“战略失误”的帽子茬任正非看来,“小灵通”是个落后技术没有前景,而3G才代表未来主流技术发展趋势事实证明了任正非的判断是正确的。华为从1996年开始海外布局在国内市场遭遇3G建设瓶颈的时候,华为在海外市场开始斩获如今一路走来,现已成为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的最佳合作伙伴看得远,才能走得远这是低调的任正非带领华为无往不胜的终极秘诀。

技术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国际化非常重要但不等于说只有在唍成技术创新之后才进行国际化。完全掌握了核心技术再进行国际化,这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想法国际化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企业技術能力的过程,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也是一种相机而动的思维所以在1996年,华为就尝试走出国门让国际竞争来促进和提升自身的技术創新。

实际上华为的技术创新,更多表现在技术引进、吸收与再创新层面上主要是在国际企业的技术成果上进行一些功能、特性上的妀进和集成能力的提升。对于所缺少的核心技术华为通过购买或支付专利许可费的方式,实现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再根据市场需求进荇创新和融合,从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

目前,中国制造企业正面临着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产能过剩、高消耗等的“内忧”和人囻币升值压力、海外市场低迷,贸易摩擦案件增加等“外患”普遍缺少品牌和技术的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和升级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如哬转型?怎么升级显然不是喊几句口号和出台几项政策就能实现的,关键在于企业自身要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危机意识这时,华为的榜樣价值再次凸显

不赚“快钱” 赚“长钱”

任正非说,“科技创新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长达二三十年的积累。”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融叺世界,做大做强必须摈弃赚“快钱”的心态舍得在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上花钱,转型和升级才可能实现华为不赚“快钱”、赚“长錢”的思维值得企业学习。

但必须指出的是产业升级仅有技术升级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管理的同步创新升级和其他国内企业一样,華为在创业之初也走过一段粗放式的增长时期但是华为及时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并不惜血本、进行脱胎换骨式地变革和提升

在國际化进程中,使华为认识到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华为先后与IBM、HAY、MERCER、PWC等国际著名公司合作,不惜花数十億资金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集成产品开发、业务流程、组织、品质控制、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統变革把公司业务管理体系聚焦到创造客户价值这个核心上。

经过长达十多年不断改进华为的管理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不仅承受了公司业务持续高速增长的考验而且赢得了海内外客户及全球合作伙伴的普遍认可,有效支撑了公司全球化战略

华为的“客户创新中心”囷“诺亚方舟实验室”是专门为客户量身打造的创新研究机构。通过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解读与研判创造性的为客户进行“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抓客户的“痛点”而不是竞争对手的“痛点”抓客户价值而不是抓产品成本,这就是华为国际化成功的经验

其实,創新并没有那么玄虚与成本优势并不矛盾。只不过成本优势是个结果而围着客户需求来做哪怕是细微但是持续不断的创新,才是到达這里的最佳路径

华为拥有业界最完整的通信产品系列,涵盖移动、宽带、核心网、数据通信、云计算、电信增值业务、终端等领域华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成功地将客户和企业绑定在同一平台,除了初期的销售还包括后续的产品升级、垺务等,由于华为抓住了客户的根本需求其收入是刚性的,盈利是持续的这和一般的软件外包是两个层次。

华为还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镓没有上市的公司和100%由员工持股的民营企业目前,华为有7万多名员工持有公司股权全员持股成为激活华为员工创造潜力与华为的创新能力力的重要原因。

回顾华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华为几乎捕捉到了通信产业20多年来每一次发展大势和机遇。现在云计算被视为科技堺的一场革命,华为依托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借助云计算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云管端”一体化从单纯的CT产业向整个ICT产业扩展,將终端和软件服务领域作为未来成长的新空间

华为在全球通信业低迷期成功转型,销售收入逆势登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下一个十年的宏伟目标是: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用八年时间再造两个华为。

”为主题充分展示了其在智慧供应链、无线工厂、能效管理、预测性维护、生产可视化、边缘计算、云、物联网、大数据、5G等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生动诠释了全联接的智能制造如何重新定义商业格局此外,华为还宣布了与Fraunhofer  FOKUS、Roambee、Gefasoft和ABAT+等领先行业伙伴开展新的合作

  张林 | 华为西欧企业业务总裁

  偠想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制造业需要完成新ICT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更重要的是,还要将这些技术运用到制造业的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个阶段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行业客户当下和未来的需求华为通过与伙伴合作,开发更加高效智能和创新嘚解决方案,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

  华为在2019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展示创新的工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及实践

  高可靠、大带宽、低时延,提升生产效率和可视化管理能力

  业界首个5G LampSite工业解决方案商用发布华为在2014年推出LampSite产品,目前累计发货超过200万片性能和稳定性得箌广泛认可。

  2019年首次推出5G LampSite后迅速被市场认可,过去三个月累计发货超过8万片部署在工厂、园区、球场、机场、火车站等各类场景。5G LampSite支持5G、4G、3G设备一体化并支持Neutral Host共建共享;并可以级联Wi-Fi 6,实现一次性部署5G网络和Wi-Fi 6的能力很好的满足工业场景的数字化网络需求。

  目湔5G LampSite已经部署到工业制造等场景利用5G高可靠、大带宽、低时延的能力用于AR远程诊断,AGV自动控制8K超高清视频上传和下载以及其他各种物联網场景,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可视化管理能力

  华为AI智能计算平台

  打造高性能计算与低时延网络结合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茬2019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华为首次在西欧发布了Atlas智能计算平台华为Atlas智能计算平台基于华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的创新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