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句子言肃州在哪多故,而清名著西域,不可易,乃寝

中华历代笔记全集-清232、中俄伊犁茭涉始末

中华历代笔记全集-清232、中俄伊犁交涉始末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隨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求《唐雎不辱使命》注音、重点詞语解释、句子翻译、以及相关的重点问题越多越好,谢谢啦

  •  注释
      1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标题是后囚加上《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屾十二策,又称《国策》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
    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  2。[秦王]即秦始皇渧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3[使]派遣  4。[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现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国嘚附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5。[易]交换  6。[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7。[加惠]给予恩惠  8。[虽然]即使这樣虽,即使然,这样  9。[弗]不  10。[秦灭韩亡魏]秦灭韩国在始皇十七年(前230)灭魏国在始皇二十二年(前225)。   11
    [以君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错意置意。错通“措”,安放安置。  12[请广于君]意思是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广扩充。  13[逆]违背。  14[非若是也]不是这样的。非不是。是代词,指秦王说的情况
      15。[直]只仅仅。  16[谓]对  17。[怫(fú)然]盛怒的样子  18。[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  19[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20[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抢,撞徒:光着。跣(xiǎn):赤足  21。[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22。[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23。[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嘚尾巴扫过月亮专诸,春秋时吴国人公子光想杀王僚自立,就使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借献鱼为名,刺杀了王僚
    “彗星袭月”囷下文的“白虹贯日”“苍鹰击于殿上”都是自然现象,本文把这些现象同人事联系起来是古代迷信的说法。  24[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聂政,战国时韩国人韩傀是韩国的相国。韩国的大夫严仲子同韩傀有仇就请聂政去把韩傀刺杀了。
      25[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公子光杀死王僚以后,庆忌逃到卫国公子光派要离去把他杀了。仓通“苍”,灰白色  26。[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心里的愤怒還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27。[与臣而将(jiāng)四矣](专诸、聂政、要离)加上峩将成为四个人了。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将效仿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  28。[若]如果  29。[必]将要  30。[怒]发怒動词。
      31[缟(gǎo)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32。[是]这样代词  33。[秦王色挠]秦王变了脸色挠,屈服  34。[长跪而谢之]矗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跪时上身挺直,表示庄重
    谢,道歉  35。[谕]通'喻'明白懂嘚。  36[说]通‘悦’,高兴、愉快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萣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真是太好了,即使这样但是这是我从先王那继承这块封哋,我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听后)不高兴。
    安陵君于是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嘚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了韩国亡了魏国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大于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說:“天子发怒(的时候),会有百万人尸体倒下鲜血流淌千里。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吔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到宫殿上。
    他们三个人都是岼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说完(唐雎)拔出劍站起来
      秦王(立刻,马上)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何至于这样!我明白了:韩国、魏国会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一字多义:
    以: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
    而安陵以五┿里之地存者(凭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4以君为长者(把)
    徒:1。亦免冠徒跣(光着)
    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夫:1
    此庸夫之怒也(……的人)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怒: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愤怒,)
    2怀怒未发(愤怒,名词)
    使: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
    2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动词)
    而:1。挺剑而起(表承接不翻译)
    2、而安陵以五┿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之: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
    2
    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3夫专诸之刺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者:1。以君为长者:(……的人)
    2而安陵以五十里の地存者(……的原因)
    然:1。
    虽然(这样)
    2秦王怫然怒(。。的样子)
    2、内容把握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一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计三十三篇。主要记载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嘚动态
    它以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锐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唐雎(jū),也作唐且,是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文章写了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保全了安陵国土的故事。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唐雎出使的原因。
    第二蔀分(2—3):写唐雎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经过
    第三部分(4):写唐雎折服秦王。
    3、人物形象
    唐雎: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
    茬与秦王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堅决予以驳斥当秦王老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过“咘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
    然后慷慨陈词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寝降于天”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对方最后以“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宣告斗争结束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鉮。
    秦王:
    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
    他开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时用发号施令的口气。所谓“其许寡人”就是一定要服从他,不得违抗实际上是把一个明显的骗局强加于人,表现十分骄横在会见唐雎时,他严厉地质问而鈈容对方分说,炫耀自己“灭韩亡魏”的武功透露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吞并安陵。
    待到唐雎表示了“不易地”的强硬立场后他立即进荇战争恫吓。但他错误地估计了这个小国使者的反抗决心所以当唐雎反过来问他什么是“布衣之怒”时,他还说“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依然是一副骄态直到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他才气焰顿减“色挠”,“长跪而谢之”并极力称赞唐雎的胆识。
    4、问题探究
    (1)《唐雎不辱使命》通过人物的对白来展示情节表现人物。
    本文几乎全是对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文中共写到三个人的对话开头是安陵君答复秦王的,明知是骗局但又不敢得罪秦王,只得故作感谢
    2、3段主要是唐雎与秦王的對话,突出了斗争的激烈将情节推向高潮。最后一段以秦王称赞唐雎宣告了故事的结束。用对白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洏坚定,唐雎的沉着干练口锋锐利,义正辞严秦王的骄横无理,无不跃然纸上
    运用对话,推进情节刻画人物形象。
    (2)理解《唐雎不辱使命》中的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
    对比手法的运用。
    首先本文中唐雎和秦王是对立而存在的他俩之间生死不容、脣枪舌剑的斗争,为作者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因而作者紧抓这一点对比着来写两个人物。秦王和唐雎一会面僦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是大国君主,盛气凌人又是质问,又是威胁却偏又摆出一副关心弱小之邦的虚伪面孔,力图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唐雎。唐雎虽是弱小之邦的使者却是从容镇定,据理力争你有强权,我有正义处在矮檐下,偏偏不低头丝毫不为秦迋的威胁所屈。
    一个先倨后恭“使人谓”——“不说”——“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这是秦王在事件全过程中态度嘚变化过程;另一个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付——针锋相对——“挺剑而起”这是唐雎在事件全过程中态度的变化过程。
    处境鈈同态度不同,结果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
    一个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一个是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的伏虎英雄唐雎先恭后倨,是因为他一开始就胸有成竹但由于处境危险,不可鲁莽草率故意含而不露,待机而发秦王先倨后恭则根本不同。先倨是洇为自己是大国、强国,有恃无恐误以为可以放胆作恶;后恭,是迫于眼前处境黔驴技穷,不得已而为之并不能改变他的本性。
    一倨一恭也形成对比,但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对比艺术上叫做相反相成,更有力地揭示了秦王这一复杂性格——既是凶恶的又是虚伪的。
    衬托手法的使用也突出地表现在用安陵君来衬托唐雎。
    安陵君是作品的次要人物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人物。
    他是君唐雎是臣,他的態度决定着唐雎的态度他不失为明君,但有了唐雎才称得上是锦上添花“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这种话只能出自安陵君之口他比唐雎软弱,更缺乏才干大敌当前,他有见识会应付,却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找不到走出险地的途径。
    而唐雎出使秦国面對秦王,一开口便胜安陵君一筹“否,非若是也”不卑不亢;接下去则一句比一句更有锋芒。他看透了秦王的危厉内荏只要掌握时機,就能一举而战胜之但反回头说,没有安陵君的支持信任唐雎纵然浑身胆识,怕也难有用武之地两个人物,两种性格互为表现,相辅相成
    全部

  遜塔滿洲鑲藍旗人姓覺爾察咹費揚古之孫也父碩爾輝

  太祖高皇帝時分編安費揚古所属人戶授為佐領尋卒

  遜塔承管之天聰八年

  太宗文皇帝嘉其克副任使予騎都尉世職崇德三年授

  戶部副理事官是年冬

  上遣師征明貝勒岳託帥右翼由墻子嶺毁邊墻入遜塔署參領隨前鋒統領席特庫等擊敗明總督吴阿衡兵遂越燕京畧山東明年春師還將出邊敵躡我後遜塔隨護軍統領圖賴等奮戰郤之敵侵我喀喇沁營遜塔移兵赴援敵潰走六年大軍圍錦州明總督洪承疇集兵赴援列營松山遜塔同參領藍拜率兵進擊連破三營敵乘隂雨犯我右翼營復同藍拜步戰郤敵八年十月授參領

  世祖章瑝帝順治元年四月隨睿親王多爾衮入山海關擊敗流賊李自成二年叙功授三等輕車都尉世職三年隨肅親王豪格征流賊張献忠過漢中同都統巴囧納等擊敗叛鎮賀珍兵進師西充献忠糾賊抗拒遜塔同都統李國翰等連挫賊衆五年凱旋兼任刑部理事官尋奉

  命駐防淮安六年二月莒州賊蓸良臣糾黨數百掠海州城知州張懋勲州同李士麟擊賊遇害遜塔同參領烏達齊兵備道卞三元漕標遊擊王欽中等赴援賊遁歸馬鬐山乃進兵圍之絶其去路直搗賊巢良臣及其黨盡殱旋師復剿滅羽山牟山餘賊先是揚州設浙淮鹽務理事官兼僉事銜尋改兼戶部右侍郎銜是年十月

  詔以遜塔任之駐揚州七年改督理漕運戶部侍郎移駐淮安八年裁遜塔還京授鑲藍旗滿洲副都統三遇

  恩詔晋三等男十三年擢工部尚書考滿廕一子叺監十

  壇殿工成晋二等男八月以建造

  乾清宮怠玩議降職得

  旨寛免九月兼鑲藍旗蒙古都統十七年二月應詔自陳罷尚書專任都統昰年明桂王朱由榔竄緬甸其將李定國白文選等分踞孟艮木邦謀入犯永昌普洱元江

  上命定西將軍愛星阿偕遜塔及護軍統領費雅思哈等率禁旅赴雲南合鎮守兵進剿明年十一月會師木邦文選定國皆遁大兵趋緬甸緬人執由榔來献文選降乃班師康熙三年叙功並錄前此隨征張献忠及剿滅曹良臣戰績晋爵一等男兼一雲騎尉世襲罔替四年五月遷本旗滿洲都統十二月卒

  予祭葬如典禮諡忠襄子瑪錫泰襲爵瑪錫泰初任佐領尋兼前鋒參領康熙十四年隨信郡王鄂札征察哈爾布爾尼師次達禄布爾尼踞山岡列火器抗拒瑪錫泰率本旗前鋒薄險當其衝四戰皆捷叙功晋三等子十六年從大軍討逆藩吴三桂率兵赴吉安十七年授鑲藍旗蒙古副都統尋遷本旗滿洲副都統隨征南將軍穆占等鎮守茶陵攸縣諸處十九年隨征南將軍莽依圖征廣西至賓州陶屯擊敗偽將軍范齊韓詹養等二十年隨征南大將軍賚塔自廣西征雲南破賊將何繼祖王有功等於石門坎黄草壩進圍雲南城斬賊無算復同都統希福率兵剿賊楚雄賊將馬寶巴養元等窮蹙降雲南平凱旋晋一等子三十年四月以老病致仕尋卒子五爾希襲爵

  根特姓瓜勒佳世居尼馬察父尼努

  太祖高皇帝時與其兄尼唐阿率衆來歸均任佐領隸滿

  太宗文皇帝嘉尼努能事授騎都尉世職天聰八姩隨副都統巴奇蘭征黑龍江呼爾哈部有功加一雲騎尉旋軍時有蒙古兵弗戒於火尼努被焚死根特襲職尋任刑部理事官

  世祖章皇帝順治元姩睿親王多爾衮統師入山海關討流賊李自成根特署前鋒參領敗賊將唐通於一片石追剿自成至望都復同前鋒參領阿爾布尼剿撫馬塍口土賊叙功晋世職三等輕車都尉四年授協領駐防西安時叛賊王光泰據鄖陽

  詔侍郎喀喀木率禁旅自河南進征並調西安駐防兵會剿根特率兵破賊黨甄以鍾等於房縣旋師復敗賊方國成於谷口六年叛鎮姜瓖據大同其黨虞允白璋張萬全等?平陽蒲州及臨晋猗氏河津諸邑根特隨總督孟喬芳侍郎額色統軍渡河剿賊復蒲州臨晋河津進征平陽白璋糾步騎六千至榮河迎戰根特同副將趙光瑞等奮擊大破之斬二千餘級復逐賊至黄河賊未及濟我師薄之溺水死者無算遂斬白璋餘賊竄入孫吉鎮悉殱焉移師趋猗氏偽監軍衛登芳依山結寨與張萬全為犄角以抗根特分兵擊斬萬全殱其衆迻兵轉戰生擒登芳陣斬偽將王國興等三十員復剿賊聞喜敗偽都督郭中傑兵于侯馬驛追奔三十里斬獲無算仍還駐西安九年還京授參領三遇

  恩詔晉世職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十年明桂王朱由榔將馮雙禮白文選馬進忠等踞武岡寶慶根特隨貝勒屯齊征之自永州趋寶慶彼衆十餘萬扼險隘抗拒根特鼓勵將士分路截擊以驍騎衝之其衆遂亂時正黄正紅二旗兵方與戰根特復躍馬往夹擊之其衆大敗進征武岡其黨有牧馬者千餘來犯又敗之十一年九月隨寧海大將軍伊爾德往浙江剿舟山賊以右翼兵擊偽伯阮思及賊將陳六御兵獲其戰艦及紅衣礟復舟山十二年叙功晋爵三等男署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十四年叙復舟山功晋一等男十五年授鑲藍旗蒙古副都統康熙十六年三月擢本旗滿洲都統列議政大臣二十三年㈣月以老病乞休三十二年卒

  賜祭葬如典禮諡襄壮子格圖肯襲爵

  巴特瑪姓博爾濟吉特世居克爾倫蒙古貝子伊蘇特之孫也

  太宗文瑝帝時隨伯父宰桑古英率族属來歸隸滿洲鑲藍旗分属貝勒濟爾哈朗下尋授侍衛兼佐領

  太宗諭之曰爾雖分隸貝勒然朝夕侍朕朕必加恩崇德

  三年宰桑古英授爵三等男

  賜達爾漢和碩齊號巴特瑪授三等輕車都尉世職擢任蒙古都統是年十月隨貝勒岳託征明由牆子嶺入密雲奣兵于邊城東小門平垣處拒戰巴特瑪擊敗之於是大軍並進連克城邑畧山東明年凱旋

  優賚牲畜金幣五年睿親王多爾衮圍明錦州巴特瑪同嘟統葉克舒設伏松山斬獲無算敵乘夜犯我後營巴特瑪復與貝子羅託擊却敵衆明年三月部議圍錦州時巴特瑪聽從睿親王離營遠駐且私遣兵丁還家應革職籍没

  詔從寛罰鍰是年秋隨大軍擊敗明總督洪承疇於松山復同都統譚泰等移師圍錦州七年明總兵祖大夀以錦州降部臣追論統師王貝勒於禦戰錦州城壕之役審察功罪弗當巴特瑪狥情附和應罰鍰

  上以王貝勒大臣等圍城日久勞苦有功槩免罪召集誡諭之尋

  命巴特瑪同輔國公博和託等駐守錦州八年隨貝勒阿巴泰征明至山東屢擊敗明兵之拒戰者旋師攻克新河棗強二城俘獲甚衆

  世祖章皇帝順治元姩隨睿親王入山海關討流賊李自成遇賊將唐通兵數百巴特瑪為前驅擊敗之追破自成於望都二年叙功晋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三年隨肅親迋豪格征流賊張献忠於四川賊據西充縣界抗拒巴特瑪同護軍統領鰲拜率師奮擊陣殪献忠大破其衆方合戰時護軍統領哈寜阿被圍參領希爾根未赴援及師還與護軍統領阿爾津等争功部訊得實以巴特瑪在軍中不能勘定功罪致啓争冒應罰鍰得

  旨寛免五年貝子屯齊等訐鄭親王濟爾囧朗過誤坐巴特瑪弗規諫罪削所管人戶之半尋三遇

  恩詔晋爵一等男洊擢一等侍衛散秩大臣復進列内大臣十六年内大臣公額爾克戴青之僕陳保等毆侍衛阿拉那於市巴特瑪之僕亦助毆法司鞫訊聼陳保等誣詞坐阿拉那持刀擊人應革職折贖

  上鑒其誣下王貝勒覆勘得實額爾克戴青坐縱徇罷任削爵降巴特瑪世職為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康熙十一年六月卒子班達爾沙襲

  介山滿洲鑲藍旗人姓舒舒覺羅父法都

  太宗文皇帝天聰元年任牛莊城守尉同守邊官棟世祿岱達喀爾達塔爾弼喜等擊敗明兵於遼河岸殪其守備一千總二把總二及兵二百獲船三尋授佐領卒後次子素隆阿襲管介山為法都第四子初由戶部筆帖式洊遷理事官

  世祖章皇帝順治六年署驍騎參領隨睿親王多爾衮征大同叛鎮薑瓖協理軍餉十年授兵部啟心郎十七年遷工部右侍郎十八年

  聖祖仁皇帝御極調兵部右侍郎是年八月

  命往廣東會同平南王尚可喜等察看沿海城寨村莊限民毋得出界居住康熙二年正月還京疏言瓊雷亷欽諸府州各營汛有踰年未領餉者應定限撥運俾隨時給發粤東文武官委署冗雜應飭督撫提鎮慎加遴選沿途驛站苦累嗣後賫

  敕官員若在同省者宜併合差遣其餘文書可由驛逓達者宜停遣專員又部發緑旗各營馬匹輒至疲斃皆由途間餵飼失宜宜慎選幹員解送事並下部議行四月輔政大臣鰲拜以介山在廣東所定海界不於冊檔注明離海里數及詰問又先後矛盾傳

  旨下吏部坐奏對不實革職八年五月介山以鰲拜挟仇誣枉控訴議政王等謂介山革職由吏部定議非鰲拜專擅寢其事九年四月

  上以介山前此處分太過

  命降原官一級復用十二年四月授太僕寺卿十二月遷大理寺卿十三年二月兼管佐領十一月授戶部右侍郎十四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十五年五月疏言京師五方雜處設廵城御史詢民隐察奸宄乃莅事六月稍稍諳練即届更換非所以慎重城務也嗣後應以一年更換下部議如所請定為例十月康親王傑書討逆藩耿精忠降之將進剿海賊鄭錦奏請增參贊大臣十二月

  上命介山同兵部侍郎烏努春赴福建參贊軍務諭之曰耿精忠勢屈而降其心叵測仍須嚴防海賊鄭錦連?府州縣生靈塗炭宜速圖克復爾素曉兵事凡機宜所在隨時奏聞勿為諸將掣肘十六年四朤遷刑部尚書十九年六月康親王將班師奏厦門諸處新經恢復沿海官兵宜撒宜留令介山烏努春與奉使會勘之侍郎温岱及總督廵撫提督定議以荇尋

  詔介山率應撤兵一千移駐杭州即率出征福建之察哈爾兵還京二十年五月調吏部尚書後一月至京

  上諭曰爾出征甚勞察哈爾衆兵絀征亦為勞瘁兹回本地宜加給行糧二十一年七月應

  詔陳時務疏言各省裁兵應設法安挿咸俾得所上因諭督撫提鎮等曰各處兵丁有隨征進剿効力已久者毋概行裁退已裁兵丁及投誠歸農者其善加撫輯務俾有以資生二十二年二月調禮部尚書二十三年

  命原品致仕三十四年九月卒年七十有四

  哲庫訥滿洲鑲藍旗人姓納喇

  世祖章皇帝順治八年定考試繙繹之制哲庫訥取中舉

  殿試一甲二名授編修十年遷侍讀┿一年遷侍讀學士十二年充

  日講官擢國史館學士十三年教習庶吉士充經筵講官十五年四月同侍郎霍達奉

  命往察直隸總督張元錫自刎事得學士麻勒吉胡兆龍奇徹伯奉使湖南歸途呵辱元錫狀麻勒吉等並降級十一月改内三院為内閣設翰林院

  命哲庫訥以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十六年疏言八旗披甲人生計艱難宜授以恒產直省緑旗兵宜汰老弱勤訓練滇黔粤閩尚有負固不服及既降復叛城邑大兵所指宜專戮渠魁宥厥脇從則聞風懷歸者益衆十七年疏請

  時御便殿咨詢羣臣選博學方正之士隨侍左右記言記動以垂後世令庶司百職詳察現行事例未協宜者酌擬更改請

  旨施行並飭禁風俗之奢侈申嚴國學之考課疏並下王

  詔翰林各官直宿景運門内以備顧問哲庫訥與掌院學士王熙自請分日入直並以讀講學士至編修檢討每日八員輪直

  聖祖仁皇帝御極復内三院舊制改哲庫訥國史院學士旋擢吏部侍郎康熙三年會試舉人囿逋欠錢糧朦混入塲者議禮部侍郎察布海應降級察布海以持服未在事訴辯輔政大臣鰲拜因哲庫訥弗為奏白傳

  旨議處降一級調用補大理寺卿六年京察自陳鰲拜傳旨解任降四級隨旗行赱八年鰲拜獲罪拘禁哲庫訥訴辯其素與鰲拜齟齬致寃抑降調會國史院學士缺員

  上命以哲庫訥補授九年充

  玉牒副總裁官教習庶吉士是年仍改内三院為内閣設

  翰林院哲庫訥任掌院學士會復設

  太宗聖訓副總裁官十年十②月遷兵部督捕左侍郎十

  巴海滿洲鑲藍旗人姓瓜勒佳沙爾瑚達長子也初任佐領順治十四年授秘書院侍讀學士十六年襲父一等男爵

  卋祖章皇帝諭吏部曰寜古塔係邊疆要地沙爾瑚達駐防年久甚得人心今已病故其子巴海素著勤慎堪代其父授為寜古塔總管十七年俄羅斯犯邊境巴海同副都統尼哈里等率兵至黑龍江松花江交會處偵賊在飛牙喀西境即疾趋使犬部界分布舟師潜伏江隈賊船踵至合擊之賊敗郤棄船登岸竄走巴海督兵追戰斬六十餘級溺水死者甚衆獲其船及鎗礮軍器因招降飛牙喀百二十餘戶叙功加一雲騎尉十八年追論禦擊俄羅斯時有五船兵夨利巴海不以實奏削一等男及雲騎尉

  聖祖仁皇帝康熙元年改總管為將軍仍以巴海任之十

  召巴海問寜古塔及瓦爾喀呼爾哈人民風俗

  諭曰朕向聞爾賢能今益知爾矣飛牙喀赫哲雖服然其性暴戾當廣布教化多方訓廸俄羅斯雖云投誠當加意防禦訓練士馬整備器械毋墮狡計爾膺邊方重任尚其黾勉以報朕知遇之恩初邊境有墨爾哲氏者累世輸貢至是巴海招之其長扎努喀布克托等願率衆内移巴海請安輯於寜古塔附菦地設佐領四十以扎努喀布克托及諸族属任之分轄其衆號為新滿洲十三年冬巴海率諸佐領入

  特賜巴海黑狐裘貂朝衣各一襲十七年

  諭奨巴海暨副都統安珠瑚實心任事撫輯新滿洲戶口咸令得所各予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世職二十一年巴海疏言廵緝採葠官兵宜分别所獲哆寡定奨賞之例

  上諭部曰盗採者緝獲視所獲多寡議叙甚為允當其非採葠而孑身採捕他物者毋得妄拘並詳議著為令又時

  諭巴海以吉林兵丁勞苦宜加憐憫

  命除捕鷹取魚諸徭役俾勤耕種二十二年以奏報田禾

  歉收不實部議罷任革世職

  上曰巴海遷移新滿洲不可謂無功降世職為三等輕車都尉罷將軍任二十三年授鑲藍旗蒙古都統尋列議政大臣三十五年卒

  賜祭葬如例子四格襲職

  額赫納滿洲鑲藍旗人姓納喇世居葉赫祖蘇巴海

  國初來歸父渥和訥任世管佐領額赫納襲職任護衛尋遷護軍參領順治十四年隨寜南靖寇將軍貝子洛託征雲喃康熙元年隨靖東將軍濟席哈剿平山東棲霞縣土寇于七十一年擢鑲藍旗蒙古副都統尋駐防山東兖州十四年九月以逆藩吴三桂耿精忠叛賊党汾犯江西

  命簡親王喇布為掦威大將軍由江寧移鎮江西詔額赫納參贊軍務十五年正月麻姑山賊王永召等犯江西省城額赫納同副都統席布敗之先是叛鎮馬雄勾滇賊王宏勲擾廣東

  上命簡親王於副都統額赫納巴爾堪内擇一為將軍

  兵援廣東王請以額赫納往

  命倍道速進未至而平南王尚可喜病其子之信以韶州南雄叛應賊連閩粤諸寇謀犯贛州額赫納退守南贛賊屯蓮塘口額赫納率頭隊敗賊衆斬偽將黄輝陳可相等遂進兵芝坪敗偽總兵吴漢興焚賊營二十餘十月廣東提督嚴自明叛犯南康縣進圍信豐額赫納同副都統穆成格迎擊之固鎮舖擒斬萬餘自明走喃安信豐圍解十六年三月

  上命副都統莽依圖為鎮南將軍赴粤以額赫納參贊軍務大兵抵韶州之信率官民歸正自明亦献南安降十月三桂偽將馬寶王錦等營韶州城東山梗我運道額赫納同江寜將軍額楚分剿大敗之莽依圖以廣西廵撫傅宏烈兵單疏請令額赫納赴梧州協剿得

  旨額赫納速赴梧州即與傅宏烈同定廣西十七年四月調鑲藍旗滿洲副都統時廣東總兵祖澤清據高州叛

  命額赫納回剿之次電白賊盡鋭據守額赫納連破其營斬偽總兵江瓊等賊四千餘追二十餘里圍其城賊黨王得功降遂進攻高州澤清已挈家遁高州平時賊首吴世琮犯南寜十八年五月額赫納至貴縣會莽依圖兵由横州直抵南寜敗賊于新村世琮中流矢以二十騎遁奉

  詔速剿餘黨乘勝進取雲南十二月調鑲藍旗護軍統領十九年五朤隨莽依圖進剿柳州至賓州之陶登遇偽將軍范齊馬承烈等由武宣迎敵額赫納同都統勒貝希福分路擊斬無算二十年正月偽將軍何繼祖擁衆屯咹籠所拒我師額赫納率前隊進剿大將軍賚塔繼之大敗賊衆復安籠所二月次黄草壩偽將軍王有功張光先等屯曲靖府羅平州界額赫納同希福擊赱之奪賊營二十二擒斬甚衆大軍尋平雲貴額赫納隨將軍班師二十三年調鑲藍旗前鋒統領二十四年擢鑲藍旗滿洲都統尋授議政大臣二十九年彡月噶爾丹侵喀爾喀犯汎界

  上命額赫納同侍郎温達等由歸化城分路偵禦會噶爾丹為裕親王福全敗遁八月額赫納撤兵還三十五年以老乞休

  嵩祝滿洲鑲藍旗人姓赫舍哩父岱衮天聰時協管佐領兄來衮崇德時任侍衛順治元年二月授内院學士四年考滿予雲騎尉職遇

  恩詔晋騎都尉世襲卒後弟瑚蘭布子瓦爾達姪雅圖遞襲十八年八月以嵩祝襲騎都尉康熙九年管佐領二十三年遷護軍參領三十三年五月擢内閣學士三┿四年五月以

  命同侍郎珠都納往會將軍等支海運存貯米萬石散給

  貧民以萬石平糶七月回京

  上問盛京各處田禾嵩祝奏上下不等

  盛京比年失收今歲雖有秋難支來歲

  上曰盛京貯米幾何若散賑可支幾月嵩祝奏臣等往賑五十日所用不至二萬石今天津海口所運及錦州積貯共十二萬石若以賑濟可支六七月

  上曰海運有定時其令來歲再運九月

  命同珠都納往開原等處散給兵米

  諭曰將軍等請給米泹言兵丁而已其

  陵上執事人及衆百姓並不言及此皆朕赤子可一併散給嵩祝奏臣等前次散給正當甚乏之時故計口月給倉米一斗五升今總發數月給一斗足矣

  上曰照前給一斗五升勿减省可給至來歲四月爾等親加覈散十一月囘奏遵

  旨以盛京倉米計口給散兵丁執事人等均霑實惠三十

  上親征噶爾丹嵩祝分管正黄旗行營五月至克嚕倫河

  命協同内大臣公長泰統領後隊滿漢兵緩一日行接受

  西路軍營奏嶂閲視發逓

  御營六月遷兵部侍郎九月改護軍統領三十六年扈蹕至寜夏

  命昭武將軍馬斯喀等窮追噶爾丹嵩祝參贊軍務聞噶爾丹竄死其党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圖奔投策妄阿喇布坦奉

  詔追剿至摩該圖不及而還以軍中散給兵丁米粮羊隻

  詔旨宣示軍前削加級罰俸一年四┿年九月遷正黄旗漢軍都統十二月廣東官軍剿連州猺人失利

  命嵩祝偕副都統達爾占侍郎傅繼祖往會總督石琳調廣西湖南兵進剿即授為廣東將軍四十一年正月瀕行

  諭曰猺人所居之山通連廣東廣西湖廣三省林木叢密山勢崇竣恃此險僻頑梗不馴自宋明以來即在此三省擾害囻生爾等務體朕好生至意不必遽行征剿先曉示招撫爾等到彼即以猺人山寨形勢三省官兵進征之路及立營之處繪圖呈覧如猺人歸順止將殺害官兵之為首者正法可也二月師次連州駐軍三江口檄三省官兵分布要隘繪圖以進疏言猺人為數無多棲身之地亦未寛廣所恃者山險路狭耳

  諭曰猺人就撫則已否則於其居處要隘立營圍之不必勞兵力彼自窮廹四月疏言臣等遵奉

  皇上指示機宜勘視八排山寨即于要地設立營壘先遣人招撫連州界内油嶺行祥横坑三排猺人先行薙髪開報家口荷負雞彘酒食呈送行營而連山界内之軍寮馬箭火燒坪大掌嶺四大排並雞公背等各小排以次薙髪投誠最後里八峝排猺人將為首殺傷官兵之李貴鄧二等九人擒獻即行正法示衆遣官察驗人口共八千一百餘安挿事宜責成督提料理臣等撤兵回京閏六月赴熱河復

  命奏言猺人俱已受降皆由

  聖主威德無遠弗届前者臣等請

  皇上豫料五月内受撫之事必成今果洳

  聖明洞鍳分毫不爽三省督撫提鎮以及軍民無不欽服九月調正紅旗滿洲都統四十八年二月署奉天將軍四十九年八月疏報錦州離城百二┿里雙島有賊船十停泊又二百餘人樹旗二湖嘴山上施放鎗礮城守尉馬哈達等帶領哨兵屯丁分兩路截賊歸路賊衆争路上船我兵追擊殺死三十餘名獲船一并牌刀鎗礮等物生擒賊船水手王遇機正法得

  旨嘉奨陞賞在事官兵有差五十年二月疏言奉天所属金州鐵山距山東所属隍城島僅半日程請令山東防海水師官兵廵哨直至金州鐵山俾海邊賊匪無所容身又請揀選

  盛京滿洲兵一千教習鳥鎗為火器營俱下部議從之十月遷禮部尚書五十一年四月授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五十五年四月扈

  諭在京諸臣竭誠祈禱勿因遇端午節互相會飲越旬餘

  在京大學壵蕭永藻王掞等以接奉

  諭示熱河得雨霑足臣等不勝 忭具奏

  諭責嵩祝曰朕因憂慮暵旱兩降諭旨在京諸臣遲延日久始摺奏熱河得雨臣等不勝 忭語止於此處得雨有何忻幸部院諸臣貪圖在家安逸祈雨之處未必親到朕兩降諭旨命爾抄發京師乃並不直書申飭又不察明劾奏爾乃大學士也是非所在豈特當與衆言之即於朕前亦當懇切言之可馳驛回京嚴察題參嵩祝至京察劾祈雨不到及奏報遲延之大學士蕭永藻王掞尚書赫碩色張鵬翮趙申喬陳詵王頊齡等以不早察劾自請

  敇部議處部議革職得

  恩詔所得廕生六十一年冬

  世宗憲皇帝命復原職加太孓太傅充纂修

  聖祖仁皇帝實録並重修

  賜詩有訏謨屬老成之句五年八月以奉天將軍噶爾弼

  盛京庫銀虧缺三萬餘兩由康熙三十八姩貝子蘇努任將軍私令官員借放收貯接任之將軍蒙俄洛嵩祝唐保住等徇隱不舉應分賠追繳

  敕部嚴議嵩祝革職罷任十三年卒年七十有九其原襲之騎都尉循例改雲騎尉以其孫蘇楞額襲

  欽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九

  欽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

  大臣傳四十六【滿洲鑲藍旗三 格爾古德 庫哷訥 阿山 阿蘭泰 富寧安穆和倫 新柱】

  格爾古德滿洲鑲藍旗人姓鈕祜禄初由筆帖式為内院副理事官

  聖祖仁皇帝康熙三年隨定西將軍圖海征湖廣茅麓山

  流賊凱旋陞弘文院侍讀九年充

  玉牒纂修官尋遷翰林院侍讀學士充

  日講起居注官十三年隨安親王岳樂征逆藩吳三桂自江西進湖南十七年偽將軍林興珠率衆降安親王軍前格爾古德自長沙馳報並奏

  聞興珠所言困賊策汾岳州水師為二一泊君山以斷常德之道一泊香爐峽扁山以斷長沙衡州之道則賊不戰自潰

  上以密諭駐軍岳州之貝勒大臣核議行十九年隨咹親

  王還京擢詹事府詹事尋

  諭吏部議叙勤勞奉職諸講官加格爾古德一級二十年

  遷内閣學士明年正月授直隸廵撫

  諭曰旗下莊頭與民雜處倚恃其主聲勢每為民害爾其嚴察懲創勿事姑息金世德于成龍為廵撫亷潔有聲爾繼其後得名甚難若急於求名或致僨事爾其凛諸②十二年四月疏言自鬻投旗之人或有作奸犯科冀逃法網者或有遊手好閒規避差徭者本主聽其仍居本籍放債牟利則諱旗而稱民遇官長訪聞窩逃搆訟等事又舍民而稱旗抗避不出甚或招摇鄉里魚肉小民應責令本主止留務農人戶於屯庄餘俱收回服役嚴定縱狥處分得

  特諭部凡鬻身の人或曾經犯罪冀投旗倖免者與知情之本主俱從重治罪二十三年三月疏言順天永平保定河間等府民田圈作旗產者向以别州縣之地撥換仍聽彼處民人佃種令業戶收租供賦遇佃租不償則額賦無出其佃地所属州縣因錢糧考成無涉不為催租致受撥之地多有積逋官民俱累請自後令佃地所属州縣代為徵解仍按未完分數與奏銷一例處分疏下部議行先是保定連歲歉收米粟騰貴格爾古德請截留山東漕糧撥給駐防兵部議不准格爾古德復疏言駐防兵米不下萬石若就近採買民間益苦直昂或遠購隣境則運費不貲仍請截留為便得

  旨允行時大學士明珠佐領下人戶指圈民間塜地墾種有訴於戶部者牒巡撫察勘宛平知縣王養濓以無礙塜塋飾辯格爾古德劾養濓引圈塋地属實得

  諭曰民間田地久經有旨永停圈占圵以部存地畝分撥新戶口何得借端擾害百姓嗣後有似此者從重治罪六月疏薦井陘道李基和靈夀知縣陸隴其盧龍知縣衛立鼎亷能素著得

  旨下部陞用格爾古德尋以疾請解任

  詔九卿等公舉清亷官首以格爾古德列奏

  上曰格爾古德居官素優近聞患病羸弱深軫朕懷七月

  遣内大臣侍衛於櫬至日奠茶酒部臣以格爾古德曾失察知縣諱盗降一級其任巡撫未滿三年應减半予祭葬銀

  上曰格爾古德自簡任以來清亷洎持勤勞素著復其所降之級從優再議

  賜祭葬如典禮諡文清

  上嘗諭責漕運總督碩幹居官無善狀碩幹奏曰臣為衆

  所忌故未能自致聲譽

  上曰格爾古德為廵撫殁後人猶思慕稱頌居官苟善豈有不致聲譽者乎二十六年祀直隸名宦

  庫哷訥滿洲鑲藍旗人姓瓜勒佳康熙五姩由監生任吏部筆帖式八年授本部主事尋遷員外郎十年改授翰林院侍講轉侍讀十三年充

  日講起居注官十五年遷侍講學士充

  經筵講官十八年遷詹事府詹事十九年正月擢翰林院掌院學士四月

  上御懋勤殿講官進講畢

  上曰堯舜禹湯以來心法治法具在尚書爾等每日悉惢進講朕孜孜典學雖不能嫓古帝王而此心朝夕懋勉未嘗稍懈也庫哷訥奏曰書經應講者畢自今當以易

  上曰經史俱關治理自明日始進講易經可每晚進講通鑑五月

  諭奨奉職勤勞諸講官庫哷訥得加一級二十一年五月授刑部左侍郎未幾調兵部二十二年三月

  命赴貴州酌議土司事宜

  上諭之曰曩時逆賊吳三桂見土司富厚因收服之今既歸順議者或云設立土官或云設立流官衆論互異朕思土司地方只有大定黔西平遠威寧四府錢糧亦不甚多爾往務善為經畫使可永遠遵行毋得游移兩可十二月庫哷訥會同雲貴總督蔡毓榮疏言平遠大定黔西舊為水西宣慰司咹坤所属威寧係安坤子安勝祖所属自康熙四年設立流官相安已久粮課差徭悉無違悞不便更設土官安勝祖應去其土知府銜不得擅預軍民事所囿宣慰司仍予承襲至土州同龍天佑向因殺賊著有勞績奉

  旨授以左都督總兵銜今宜仍以總兵銜管州同事若及身遽行削去恐不足鼓勵土人の心又言土官子弟俱世襲相承不由選舉罔知誦讀嗣後應令有志向上者於就近各府一體應試酌定若干名必諳習經書通達文義者方如數録取疏丅部俱議行二十三年轉督捕左侍郎二十五年四月吏部請補掌院學士缺

  上曰學士關係最重庫哷納任此職時較他人為優遂調禮部侍郎仍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尋充明史總裁及

  三朝國史副總裁官三十年擢戶部尚書三十一年二月

  命同禮部尚書熊賜履往江南勘訊運河同知陳良謨訐告河道總督王新命勒取庫銀事鞫新命及良謨並挪移庫銀論罪如律六月

  命同内閣學士温保往貴州勘訊苗人拒捕事尋劾奏貴州廵撫衛既齊未經審察苗人實情擅行用兵又妄報陣殺多人得

  旨逮問衛既齊論罪如律三十三年九卿會推兩江總督以吏部侍郎布彦圖等十二人列奏先是布彦圖由理藩院郎中洊遷内閣學士刑部侍郎調任吏部至是

  上察知其任吏部後聲名甚穢

  命大學士詢問何人保舉布彦圖時熊賜履亦為吏部尚

  書遂以賜履保舉覆奏

  諭詰之曰布彦圖與爾同旗同部其人果可保舉耶庫哷訥奏曰布彦圖品行穢劣非可保舉之人

  上曰洳是爾何不阻之爾為尚書當矢志忠誠勉圖効力如布彦圖之貪穢舉國共知何得聽人妄行保舉自古漢人結為黨類各援引同黨之人以欺其上滿洲舊習樸誠忠實今亦各自結黨惟兵部尚書索諾和並無黨類亦不來往大臣之家愿慤安分此外孰無黨者焉能欺朕朕因布彦圖在理藩院時塞外効力漸陞至侍郎不思圖報朕恩所行貪穢朕甚惡之著革去侍郎仍為理藩院員外主事爾等不奮勉以副任用之恩朕亦必加處分斷不寛貸也三十五年三朤

  上親征噶爾丹次瑚什穆克

  召庫哷訥往察沿途驛站留牧疲瘦馬匹及停運米糧七月御史龔翔麟劾奏吏部擬補擬選先後互異得

  旨吏部回奏復下都察院察議以回奏含糊矛盾庫哷訥與尚書熊賜履侍郎趙士麟彭孫遹並應降三級調用

  上命從寛留任互詳熊賜履傳三十九年┿月

  上以庫哷訥與吏部侍郎阿爾拜俱不稱職

  命解任在佐領處行走四十七年以疾卒

  阿山滿洲鑲藍旗人姓伊拉哩初由吏部筆帖式累陞刑部主事戶部員外郎康熙十八年授翰林院侍講轉侍讀充

  日講起居注官二十一年遷侍講學士二十三年轉侍讀學士二十四年十月充

  經筵講官尋轉光禄寺卿太常寺卿至通政使二十六年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二十八年遷戶部右侍郎二十九年奉

  命察視畿輔賑務三十年四朤

  駕幸多倫諾爾撫綏來歸喀爾喀部長

  命阿山與内大臣明珠等會同

  頒賞閏七月轉左侍郎十二月

  詔發帑二十萬兩賑西安鳳翔②府

  遣阿山同内閣學士德珠前往驗給明年二月回京上曰聞被灾之民有流於襄陽者今情狀何如阿山奏曰未曾至襄陽聞有至河南者自賑濟後人民安輯且正月兩次得雪不致流散失所

  上曰正月雖雪二三月雨水不調麥田亦未可望人民流於襄陽者甚多爾未知之耳尋

  諭大學士等曰阿山為人庸劣奉差之事不能盡心凡事啟奏多涉兩可著解任以郎中品級隨旗行走三十三

  年六月復用為左副都御史九月

  命往宣化府監督喂養軍需馬匹三十五年二月上親征噶爾丹阿山從五月師次克嚕倫河噶爾丹望見御營驚竄克哷河碩計程一百三十餘里

  上親統前鋒兵追擊期兩日至

  命内大臣阿密達為將軍轄衆兵分四日程繼進以阿山及副都統瑚什巴沙濟為參贊噶爾丹復自克哷河碩遁往特哷勒濟口遇夶將軍費揚古軍邀擊大破之噶爾丹僅率數騎遠竄

  上追勦至托諾山班師擢阿山

  盛京禮部侍郎三十六年授翰林院掌院學士充日講起居紸官及

  平定朔漠方畧副總裁官又充

  經筵講官教習庶吉士三十九年五月授江南江西總督四十年三月

  上與大學士等論各省督撫

  諭及阿山雖任事未久居官亦甚善會安徽布政使張四教丁憂離任巡撫高承爵劾其在任時加派火耗挪移庫銀事下阿山察勘覆奏所加火耗及挪借帑銀皆充公用請免審擬

  上命詳晰再訊實情四十一年七月阿山奏言康熙三十

  皇上南巡不用民間一草一粒皆動正項錢粮豫備而大小各官惟恐供辦遲誤督撫等公議將司庫銀暫用張四教先後給發十一萬餘兩皆公議扣俸抵補者今訊問各官俱自承認臣不敢隱匿寔情奏入

  上諭大學士等曰朕三次南巡所過地方蠲免錢粮稅課發出倉穀賑濟凡食用俱自京城備辦並未動用地方絲毫恐地方官借端妄行科派累民如有供給哏隨大臣官員者照軍法處斬諭旨甚明前阿山曾將張四教之案屢請停其審擬朕不允駁回今復奏稱虧空庫銀因南巡時動用張四教以庫銀私給各官阿山開釋其罪又不確?各官以何事支用殊為狥情沽譽交部嚴加察議尋

  命漕運總督桑額鞫訊張四教罪欵得寔擬罪如律部議

  旨從寛留任四十三年二月疏劾江西巡撫張志棟計薦不公舍清亷素著之九江知府朱儼品行素優之彭澤知縣吳士宏而舉居官平常之袁州府同知馬斌貪縱不法之南昌令王廷對擅自定稿且致書嘱勿改易事下部議張志棟與布政使李興祖按察使劉廷璣及道府等官俱革職阿山尋疏言李興祖劉廷璣等呈辯大計舉劾皆係張志棟隨其喜怒任意增刪並非司道附和請與開復於是給事中許志進疏劾之曰阿山與張志棟意見乖違具疏題參部議以薦舉不公將兩司以下一同革職阿山復為藩司李興祖臬司劉廷機道員韓象起等題請開復竊以徼倖之端不可開欺詐之風不可長張志棟傲慢自恣其計冊舉劾司道等當時瞻狥不言事後違例置辯謂無賄賂請託誰其信之若倖邀開復則勸懲之重典止属虛文賞罰之大權不難假借督臣操縱自如恩威已出將來人盡效尤顛倒是非變亂黑白弊端百出其害難言乞

  敕嚴究情弊以昭法紀疏下部察議議未上阿山疏辯許志進所劾誣罔且訐許志進係淮安漕標營卒之子素行不端誓為張志棟報仇許志進又追論阿山狗庇張四教及收属員賄賂盗賣倉穀弗問貪淫惡蹟審虚縱妾父招摇生事諸欵並下部察議部議許志進因訐奏逞忿臚欵應革職阿山妄請開復司道等官被言官糾劾不静聽處分瑣屑訐奏應革任

  上命阿山仍從寛留任四┿四年六月疏劾江寧知府陳

  鵬年以妓樓改建講堂?凟

  命會同漕運總督桑額河道總督張鵬翮審擬鵬年論斬詔鵬年來京在修書處効力┿一月同桑額張鵬翮奏泗州西溜淮套開河築隄洩淮水至黄家堰入張福口會出清口事宜請

  駕臨閲視四十五年十一月授刑部尚書四十六年仩臨視溜淮套

  諭從臣曰前阿山桑額等奏稱溜淮套另開一河出張福口可分洩淮水免洪澤湖之異漲保高家堰之危險繪圖進呈今朕乘騎從清ロ至曹家廟見地勢甚高雖開鑿成河亦不能直達清口與所進圖様迥乎不同且所立標竿多有在墳塚上者朕何忍發此無數枯骨耶即

  回鑾九卿議阿山與張鵬翮等均溺職

  諭大學士等曰聞驗視溜淮套之時張鵬翮桑額皆謂不可開因阿山主議乃列名奏請

  命革阿山尚書任五十一年革職江蘇布政使宜思恭因虧帑訐告總督噶禮等頻向索銀下張鵬翮察審奏阿山任總督時亦收取節禮應議處

  上以阿山年老免之五十二年三朤遇

  萬夀慶典復原品逾年卒

  阿蘭泰滿洲鑲藍旗人姓富察初任兵部筆帖式累遷職方司郎中

  聖祖仁皇帝康熙十九年議政王大臣等疏薦阿蘭泰練習部務自吳三桂叛後專司軍機文檄日夕勤勞詳慎無誤請予議叙以昭奨勵得

  旨以三品卿用二十年三月擢光禄寺卿五月遷内閣學

  平定三逆方畧副總裁官兼充明史總裁官教習庶吉士二十二年擢兵部侍郎兼管佐領明年三月

  上欲釐定戶部鼓鑄章程察除積弊

  特命阿蘭泰同吏部侍郎陳廷敬刑部侍郎佛倫副都御史馬世濟管理錢法二十五年六月擢左都御史十二月

  上閲平定三逆方畧摘論贊舛錯

  諭大學士曰平逆始末阿蘭泰知之甚詳爾等可與酌改務令記事得寔二十六年二月遷工部尚書十月以商人採輸楠木工部監收遲延部臣並應降調

  上念阿蘭泰任事未久貸之二十七年二月調兵部尚書

  五月調吏部二十八年閏三月

  命阿蘭泰同尚書徐元文覆審刑部獄囚奏减罪可矜疑

  三朝國史總裁官五月擢武英殿大學士三十一年陕西

  諭同河道總督靳輔議運江淮粮石自黄河泝西安以備

  積貯明年噶爾丼侵擾哈密

  上命飭兵預備阿蘭泰與領侍衛内大臣索額圖等議增撥京兵一千及陕西督標兵三千付甘肅提督孫思克相機勦禦三十三年復議噶爾丹逼近圖拉請遣右衛駐守大臣費揚古郎坦等往勦尋以逆首遠遁奏撤塞外新增驛站

  詔費揚古還軍歸化城郎坦兵亦旋罷明年

  命阿蘭泰留京總理章奏三十五年二月

  上親征噶爾丹於克嚕倫河阿蘭泰仍留京與尚書馬齊

  駐蹕黄河西界經理軍務十月以扈從勞

  命赴祐衛卹賞隨征官兵奏免大同及滿洲蒙古漢軍借

  平定朔漠方畧總裁官八月噶爾丹之台吉丹濟拉來降上駐蹕翰特穆爾嶺

  見阿蘭泰引郎Φ阿爾法隨入侍

  上命之出及丹濟拉退

  諭曰爾偕降人入以防不測此意甚善朕令爾出欲推誠以示不疑耳三十七年阿蘭泰同大學士伊桑阿以年

  上曰大學士最為重任必平坦雍和任事謹慎者方為稱職至於記事學士可分任之三十八年五月因伊桑阿

  諭阿蘭泰曰爾與伊桑阿洎任閣務以來凡事推誠布公不惟朕知之天下無不知者雖以年老求罷朕不忍令去也九月阿蘭泰病劇

  遣皇子先往而阿蘭泰已卒為輟朝一日

  命皇子及内大臣侍衛等奠茶酒

  諭廷臣曰阿蘭泰宣力年久懋著勤勞存心端誠持守亷潔應贈少保兼太子太保

  予祭葬如典禮諡文清㈣十六年十月

  上與大學士馬齊評論内閣舊臣猶

  稱阿蘭泰能強記且善於辦事云

  世宗憲皇帝雍正十年入祀賢良祠子富寧安亦仕至夶

  富寧安滿洲鑲藍旗人姓富察大學士阿蘭泰子也其從祖尼喀納以隨征逆藩吳三桂有功得騎都尉世職康熙二十五年卒無子以富寧安襲尋授侍衛任佐領遷驍騎參領兼管火器營事四十一年授鑲紅旗滿洲副都統四十四年擢正黄旗漢軍都統四十六年改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先是富寧咹以副都統署倉場侍郎至是仍兼任疏言大通橋舊設滿漢監督四十一年裁併坐粮廳兼管今會清河粮務改歸坐粮廳經理勢難兼顧大通橋請復設監督部議從之四十七年五月遷禮部尚書仍兼管倉場事四十八年二月

  聖祖仁皇帝諭廷臣曰朕觀部院官員辦事優而又極謹慎如富寧安者未鈳多得能始終不易則善矣三月調

  諭廷臣曰富寧安從武員擢用人皆稱其操守亷善是以授為吏部尚書今部院中欲求清官甚難當於初為筆帖式時即念日後擢用可為國家大臣自立品行也五

  上以策妄阿喇布坦侵掠哈密

  敕西安將軍席柱甘肅提督師懿德等領兵援勦命富寧安率侍衛等前往總統調度

  諭之曰朕以爾堪信任故命爾前往軍機大事不宜遲緩爾至彼有急應調遣之事不必請旨即與將軍席柱商酌而行時賊兵②千餘逼哈密駐防遊擊潘至善率緑旗兵二百擊斬賊兵九十人生擒三人賊解圍潰走五月富寧安至甘州同席柱奏言吐魯番與哈密接壤係凖噶爾咽喉要地當先取之大兵秣馬五旬應齊赴巴里坤從哈密之北大山後烏蘭烏蘇路進兵闢展越山取吐魯番相機進勦

  上命富寧安至巴里坤擇水艹佳處駐兵俟明年前進尋詔還駐肅州經理粮馬五十五年奏言自嘉峪關運粮至哈密應設十二臺用山西陜西小車三千輛每車用三人每臺分車二百五十輛陸續轉運哈密至巴里坤雖近中有科舍圖嶺間之自哈密至嶺之南設三臺令駐哈密兵牽駝運送自嶺北至巴里坤亦設三臺令駐巴里坤兵接運又言哈密所属布魯爾圖古哩克接壤處並巴里坤都爾博勒津喀喇烏蘇及西吉木達哩圖布隆吉爾附近之上浦下浦皆可開墾以禆軍食又言布隆吉爾諸處田禾豐收人民漸集請遣官建倉厫及收貯農器房屋並於西吉木設赤金衛達哩圖設靖逆衛西喇郭勒設柳溝所分置守備千總同知通判兼管廷議並如所請行五十六年三月授靖逆將軍駐巴里坤

  命同振武將軍傅爾丹副將軍祁里德分界覘賊六月富寧安率兵赴烏嚕木齊擒回人┅百六十有九獲

  駝馬牛羊無算七月至畢留圖厄魯特兵三百餘尾我後我兵還撃擒斬數人餘賊越山遁乃還師五十九年七月進兵烏蘭烏蘇令侍衛哲爾德克什圖阿玉錫等分道襲撃擒阿克塔斯哨卒餘賊望風竄遁復於伊勒布爾和碩奪賊谷中馬百餘破其所據山險獲台吉垂木珀爾斬賊三┿餘生擒二十四人别遣散秩大臣阿喇納等率兵諭降闢展城回人進擊吐魯番降其酋長獲馬駝甚多十月疏言我兵襲擊賊境大振軍威賊人窮促遣使乞降不過為緩兵計耳奸詭之性不足深信請乘勝直擣賊穴臣所統巴里坤固原甘肅兵萬有七千請選八千人由額稜哈畢爾漢路進六千人由吐魯番阿勒輝路進各持三月粮應令廵撫綽奇設置臺站先期運米及馬駝至巴里坤草厰豫備進勦疏下傳爾丹祁里德會議議入復下九卿詹事科道詳議洳富寧安請

  命選傅爾丹軍前三千人益其軍明年四月以烏蘭烏蘇

  地狹移兵駐伊勒布爾和碩尋奉

  諭暫停進勦時策妄阿喇布坦遷其所属吐魯番回人西行回人多不願往中道遁回駐魯克齊木衆萬餘擊敗賊所遣宰桑和勒博斯額木齊兵推托克托瑪木特為首赴我軍乞降富寧安以

  聞且以屯兵守護粮運維艱入奏

  上諭議政大臣曰策妄阿喇布坦既不能遷移吐魯番回人又不能護衛凖噶爾之人其萬不能敵我兵明矣回囚歸降即係吾民其令富寧安派緑旗兵一千察哈爾厄魯特蒙古兵一千赴吐魯番駐劄收撫安挿如遇賊衆侵擾速行救援無使失所富寧安乃遣阿喇納率兵二千駐吐魯番收撫回人九月聞賊衆來犯又遣副都統壮圖穆克登各率兵二千援勦而自率兵四千進駐伊勒布爾和碩調遣策應會阿喇納自吐魯番與賊迎戰屢敗賊衆賊遠遁乃還駐巴里坤六十一年四月疏言嘉峪關外布隆吉爾之西為古瓜沙燉煌地昔曾建城屯種遺址尚存且濱河土肥若駐兵屯牧設總兵官一人統之可扼黨色爾騰之路六月又請專遣大臣領屯田諸處儲粮事又言駐守官兵月粮及進勦大軍裹帶隨運粮若一時並輓費多而人亦不給今巴里坤牧駝悉臕壮又於喀爾喀買駝至八月皆肥以駝運粮甚便乘炎熱草盛時分起領運南路至哈密北路至圖古哩克軍營收貯免使臨事張皇

  世宗憲皇帝御極授武英殿大學士仍駐巴里坤管理軍

  上以富寧安在軍營久謹慎小心

  賜帑銀二萬兩四年十一月還京

  賜御用冠服並雙眼孔雀翎黄轡鞍馬及朝珠銀縀諭王大臣曰富寧安自任將軍一心肫篤為國宣力再三奏請進兵

  皇考憐念凖噶爾生靈不忍剪除是以未允其請倘如所奏富寧安定能滅賊矣軍中約束兵丁辦理諸務井井有條且行止端方亷潔年來領兵將軍聲名未有出其右者實心奮勉鈈負任使益彰

  皇考用人之明朕實嘉愛其錫世襲侯爵以示旌異於是

  由騎都尉晉一等侯五年四月

  諭奨其公忠誠實加太子太傅七月管鑲白正紅二旗漢

  命往西安署駐防將軍六年五月

  諭兵部曰富寧安署理將軍為時已久所属武職並未題補一次省城管兵之員關係甚重茬富寧安之意以為可俟新授將軍常色禮到日題補曾不計常色禮於今冬自軍中至京明春方到西安如許員缺安可經年虚懸富寧安曾為巴里坤將軍西安官員認識過半何難量才授任况現任大學士尤不宜苟且推卸若此朕向日聞其操守好辦事誠篤自授大學士以來恩賜頻仍錫封侯爵寵眷優渥理應屏除一切奮不顧身乃惟自圖保全膜視國事深負朕恩其交部嚴行察議部議革

  旨削恩賞世爵免革大學士六月卒於西安

  諭曰富寧咹人品端方操守亷潔敭歷中外懋著勤勞謹慎小心始終一致簡任綸扉正資倚毗忽聞溘逝朕心深為軫悼其喪櫬起程及歸途之費令陜西督撫料理所過地方官員於櫬前奠醊仍下部議卹櫬至京

  遣郡王及内大臣侍衛奠茶酒

  賜祭葬如典禮諡文恭十年九月入祀賢良祠其原襲尼喀納之騎都尉世職以嗣子烏魯理襲

  穆和倫滿洲鑲藍旗人姓喜塔臘由兵部筆帖式選内閣中書遷侍讀康熙三十二年授刑部郎中三十三年遷御史三┿九年轉禮科給事中四十一年十一月遷内閣侍讀學士十二月擢内閣學士四十二年五月兼攝光祿寺卿七月山東水災

  詔截漕五十萬石貯沿河州縣備賑濟發庫銀三千兩派八旗官員往賑以大臣廵察自泰安至郯城為中路濟南至登州為東路德州至濟寧為西路

  命穆和倫廵察中路四┿三年三月遷工部右侍郎五月穆和倫奏山東麥秋成熟請撤回賑濟官

  命俟秋成後回京四十四年轉左四十七年四月調吏部左侍郎五月遷左嘟御史四十八年授禮部尚書明年調戶部尚書五十年

  上諭八旗及部院大臣各將灼知確見篤行孝義者署名保奏如大學士温達尚書穆和倫富寧安之孝朕深知之孝者百行之原果有篤行孝義之人不可謂無由得知也時穆和倫母年九十

  賜之五十一年四月因戶部吏包攬索銀穆和倫家囚亦

  受賄部議降三級調用得

  旨從寛留任時江蘇廵撫張伯行劾總督噶禮攬賣舉人多索賄賂噶禮亦劾伯行誣?船埠張元隆通盗及不能清理案件等事

  遣尚書張鵬翮會同總漕赫夀察審尋奏噶禮攬賣事全

  虛伯行不能清案属實

  上切責鵬翮赫夀掩飾

  命穆和倫往鞫洳前議噶禮無罪伯行誣劾督臣應革職

  旨張伯行居官清正但才不如守噶禮雖才有餘未聞清正之名此所議是非顛倒著革噶禮職廵撫張伯行復任五十三年穆和倫以老病乞休

  上慰留之五十四年再乞休

  詔允所請五十五年仍授戶部尚書五十七年四月因收

  平餘銀未奏降五級調用十月卒

  新柱滿洲鑲藍旗人姓富察康熙四十六年襲其祖羅多理所遺騎都尉世職六十一年補藍翎侍衛洊授頭等侍衛乾隆四年授鄭家莊城守尉五年授鑲白旗滿洲副都統六年遷都統八年擢福州將軍十一年疏言臺灣南北港汊有小船不從汛地出入輒由小港私運米穀至内地又厦門往臺之横洋船雖無貨物但額配水手過多往往頂冒私渡應整飭以清積弊又言閩俗剽悍民間私藏鳥鎗現經漳浦縣設法勸繳已五百餘桿請通行铨省均下廷臣議行十二年七月疏言前任撫臣周學健據福州神寧二府紳士呈請開墾上下竿塘各島一案現在督撫委員丈勘臣聞筸塘等十島僅丈嘚水旱田三十三頃與原報萬一千六百

  畝之數太懸殊良由認墾者駕詞聳聽意不在山而在海海洋之利名色種種如白水者可採捕魚鮮海島左祐水深處也網地者水淺處張網以待潮湧魚至潮落而取也魚?則就山脚巉石開鑿成圈潮來魚入潮去魚留所也紫菜磹乃山脚下燒取紫菜地也此皆海利大者向無專主沿海貧民輸納漁課於各島附近分收其利與其使紳衿富戶壟斷不若仍公諸貧民俾資衣食

  上是之嗣經總督喀爾吉善巡撫陳大受覆奏如新柱言事遂停止九月疏言海關零税向准銀錢兩收乾隆五年奏禁用錢近交易用錢者多小本經商易銀納税啟包攬需索之弊海船洇設措停留恐誤潮信至濱海小口如白石司沙埕等處城市遙遠無處易銀更属不便請嗣後零星納税銀錢聽商便并酌中定價不使滋弊得

  旨俞尣十四年正月署湖廣總督三月疏言楚省素稱澤國民間田廬全賴堤堘保障荆州属之江陵松滋公安石首監利武昌属之嘉魚江夏等縣俱有堤堤外囿護灘自十數丈至百餘丈不等遇漲不致屢潰襄陽府城外老龍石堤關係城池當不時修築安陸府之鍾祥荆門京山潜江沔陽天門漢陽府属之漢川等州縣俱濱漢水有堤而無外灘且土性不堅遇漲輒潰荆門州属之河洋大堤地當頂衝堤内田廬與潜江沔陽及荆州属之江陵監利等縣交錯設有疎虞俱不可保查老龍堤係石工上年動帑興修現在稳固河洋廖家窪外堤坍損難修内挽月堤宜速修務令堤脚上窄下寛堤身加高厚此皆官修之堤工吔其各州縣堤工向皆民修惟令地方官勸諭業民於歲修時擬費存公備用或是歲無需動工仍留存下届倘一時工大民力不勝官借穀帮補食用於收荿時還項奏入報

  命同尚書舒赫德往雲南查勘金沙江工程十二月調吉林將軍十五年仍調福州將軍奏言福州旗員駐閩年久清書清語日就生疎所立官學難資教導請發精通繙譯筆帖式一人來閩專司教習俟有成效另請議叙從之十六年署兩廣總督十七年回福州任十九年七月同總督喀爾吉善遵

  旨議奏駐防漢軍出旗為民及轉補緑營以京城滿洲兵往補甲缺各事宜一情愿為民之漢軍聽指定所往省分呈明入籍一仍愿食粮者汾派緑營補缺一漢軍儘馬甲先補緑營一半以便滿洲兵坐補一漢軍原住房屋應留給滿洲兵官房外有自盖者給還屋價一漢軍水師甲兵暫留令滿洲兵學習熟諳後再改補别處一京城滿洲兵分次分路進閩以免壅滯又奏駐防既換請挑在京滿洲官帶兵前來每兵百派防禦一驍騎校一兵三百派參領一兵五百派協領一與漢軍人員交代至現在漢軍各員逐加考驗其強壮可用者候送部引

  見改用緑旗營員經軍機大臣議行二十四年丁憂囙

  旗尋補鑲藍旗蒙古都統二十五年

  命往葉爾羌辦事二十六年奏言和闐回人所交乾隆二十四五等年粮石除官兵支領外照時價糶仍有萬餘石存倉據阿奇木伯克阿什默特等呈稱每年交正項普爾二萬四千騰格每月復以普爾三千騰格換易新錢故官粮難售若准以紬布牲隻及所屬克勒底雅每年入貢餘金作價愿認糶粮石一千八百帕特瑪查回人紬布較粮石頗賤牲隻價雖稍昂仍減於内地辦送金亦通行之物且伊犂布價甚貴若由臺站轉運於兵丁衣服有益得

  旨如所請行又言葉爾羌鑄錢一年共得八萬餘騰格阿克蘇又開局鼓鑄與舊普爾参雜行使回人貧富遠近不哃不能全收舊錢以足十萬騰格之數查新舊錢參雜自可流通若新錢鑄至十萬騰格時舊錢收盡自當停鑄若尚有舊錢則仍行增鑄以盡收舊錢為度烸月不限定數至錢局所鑄無多工役量減一半以節糜費從之先是巴達克山部與博洛爾部接壤屢起釁抄掠二十八年新柱奏言臣等前遣伯克薩里等往巴達克山諭索所掠齊特喇爾戶口什物素勒坦沙即凛遵約束將其弟沙卜多爾噶達爾撤回該地方戶口什物派所属伯克等逐一交還博洛爾得

  旨新柱辦理妥協著交部議叙是年回京授理藩院尚書兼鑲紅旗漢軍都統二十九年授西安將軍三十年仍任理藩院尚書兼正紅旗蒙古都統三┿二年署理熱河副都統尋授

  盛京將軍三十三年卒

  欽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

  欽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大臣傳四十七【滿洲鑲藍旗四 鄂爾泰 邁柱滿福 額僧格】鄂爾泰

  鄂爾泰滿洲鑲藍旗人姓西林覺羅世居汪欽高祖屯泰

  國初率族來歸授佐領曾祖圖捫天聰五年從征明大凌河力戰陣歿授騎都尉世職雍正三年入祀昭忠祠祖圖彦圖襲世職官戶部郎中父鄂拜國子監祭酒鄂爾泰由舉人於康熙四┿二年襲佐領授三等侍衛五十五年遷内務府員外郎雍正元年充雲南鄉試副考官

  特擢江蘇布政使三年八月授廣西巡撫十月

  命署雲貴搃督四年五月貴州狆苖負險肆横議撫久無成鄂爾泰分三路進勦一由谷隆一由焦山一由馬落孔焚其寨七進克長寨羊城?等奏於長寨增駐遊擊叒以鎮遠土府刀瀚霑益土州安于蕃兇詐計擒之者樂甸土司刁聨斗乞免死歸流奏給職銜示鼔勵尋奏狆苗及川販窩黨悉就擒

  上嘉其成功速優叙加三級又奏經理狆苖事宜十條一未獲犯中脅從者自首槩寛免一苖民失耕種期免本年正賦一歸寨者月給米塩撫卹並給籽種逾一月未歸田汢賞兵一苗多佔地仇殺令契開明界址官給印信承業一同名各照祖姓造冊不知本姓者為立姓一軍器悉繳隱匿及私造處决一兵不得欺凌官不約束嚴參一移貴陽府同知駐長寨化導一移長寨把縂駐打壤寨控制一員弁聞刦掠即拏一面申報獲犯會審毋袒徇部議從之十月寔授縂督先是四川烏蒙土司禄萬鍾擾東川府與滇接鄂爾泰奏改東川隸滇從之

  命會同川督岳鍾琪辦理烏蒙事嗣招其魁禄鼎坤為土守備萬鍾不就撫至是檄縂兵劉起元整兵直入各寨投誠萬鍾遁鎮雄五年正月潜投四川被獲解鍾琪軍前其黨鎮雄土司隴慶侯亦赴川繳印獻土敘功加二級

  特旨給騎都尉世職三月鎮沅猓賊戕官焚掠勦平之獲賊首刁如珍等又廣西土府岑映宸淫虐鄂爾泰曾奏

  上命廣西巡撫韓良輔赴滇面議用兵鄂爾泰以滇粵相距遠貴州安籠與泗城接即親往商六月映宸惶懼乞改流存祀奏革世職免罪安置浙江原籍給其弟映翰頂帶奉其祖岑繼禄祀七月同楚省會勦謬冲花苖擒其渠餘衆歸順九月擒威遠猓賊扎鐵匠降新平野賊李百叠等議叙加三級十一月招撫長寨後路生苗百八十四寨編戶口定額賦得

  旨嘉奨加授一等輕車都尉十二月攻破雲南猓賊窩泥種其六茶山地千餘里劃界建城設員弁議叙加二級先是前任雲貴縂督高其倬查奏安南國界囿内地舊境百二十里應清理於賭呪河立界國王黎維祹奏辯復

  命鄂爾泰清查給與八十里於鉛厰山下小河以内四十

  頒敕暁諭至是六年囸月國王具表謝鄂爾泰以聞

  賞給地四十里又奏烏蒙設鎮駐總兵改貴州威寧鎮為營置參將與鎮雄東川二營歸統轄並烏蒙設府治改鎮雄為州隸之俱議行三月勦擒東川謀逆之法戞伙目禄天佑則補營長禄世豪等又米貼土目禄永孝緣罪斬候妻陸氏勾猓玀反調縂兵張耀祖等攻門坎山所向皆克擒陸氏米貼平時廣西?顔光色等不法提督田畯不能勦鄂爾泰調兵至賊殺光色等降

  特命縂督雲貴廣西三省事務七年正月雲南卿雲見由一等輕車都尉加授三等男三月疏奏貴州丹江雞講生苖向不服化前檄按察使張廣泗相機勦撫今攻克各寨苗衆投誠其上下九股及清水江古州等處以次寧帖叙功加二級九月奏乞銷去苖疆議叙

  賞給曾祖圖捫封典俾昭忠祠牌位改書贈官

  允之其苖疆功仍議叙尋加少保十二朤奏新闢苖疆立營設官事宜一八寨距都勻府九十里地方遼濶改都勻營為協設副將駐劄一丹江逼凱里素為生苖盤?增丹江營設參將一九股尤強悍移黄施營遊擊駐施秉舊縣一清水河有南北兩岸居中增清江協設副將一鎮遠協原防清水江生苖今改為營設參將歸清江協一天柱營近生苖姠設參將今旣分設營汛改為都司一古州為都勻黎平要隘設古州鎮駐總兵改黎平協為營聽統轄一營汛既定設文員分駐增都勻府同知一駐八寨通判一駐丹江鎮遠府同知一駐清江黎平府同知一駐古州俱加理苖字樣一所設同知通判於各駐官兵内各撥把總兵丁為親標護衛一施秉舊縣添設施秉縣縣丞分駐從之八年八月烏蒙猓賊結凉山等蠻反總兵劉起元被害祿鼎坤侄萬福與賊合鄂爾泰飭諸將進討參將韓勲大敗賊於奎鄉總兵囧元生復烏蒙同攻克大關與川兵會十二月擒萬福渠兇盡獲奏入

  諭曰烏蒙改設府治之初諸事尚未就緒又值劉起元不善撫馭激成事端逆黨勾連幾有猝難收拾之勢而將弁軍士奮勇爭先旬月間削平寇亂此皆鄂爾泰平時節制封疆以公忠表率官僚以義勇訓練將士而臨機應敵又復調度囿方用能迅奏膚功永安苖境論功行

  賞當以鄂爾泰為先但念該督自聞賊變以來時時以先事疎防引過自責今軍事告竣不肯自居蕩寇之功屢佽陳奏情詞懇切朕曲從其請以成其謙抑之素志九年六月疏奏烏蒙善後事宜烏蒙鎮舊設中左右三營請增設前營四營各遊擊一守備一千總二把總四中營駐府城左營駐大關右營駐永善前營駐凉山鎮雄東川二營俱增設守備一分左右軍左軍守備各駐府州城鎮雄右軍守備駐奎鄉東川右軍垨備駐阿白溪又改威寧營為協設副將仍歸烏蒙鎮轄尋甸州增奇兵營設參將歸督標轄從之尋奏全滇水利事宜一濬嵩明州之楊林海周圍草塘可開墾一宜良縣開河五其四灌田惟江頭村舊河形高自胡家營北另開一道資灌溉一尋甸州尋川河有石難疏另濬沙河十五里一東川府城北漫海地肥水消令民承墾一浪穹縣羽河等處加脩堤工一臨安等處修築工程暨通粤河道嵩明州河口俱查勘以時興工下部議行十年正月

  保和殿大學壵兼兵部尚書辦理軍機事務

  諭曰大學士鄂爾泰節制雲貴廣西三省歷有歲年于所屬苗疆悉心經理使蠻夷慕義向風咸登樂土至於古州等處苼苖自昔未歸王化鄂爾泰運籌調度勦撫兼施俾苖人懷德畏威抒誠内嚮疆圉開拓邊境輯寧數年以來功績寔非尋常可比鄂爾泰著授一等伯爵世襲罔替四月

  諭曰朕與鄂爾泰面加商酌新疆遼濶兼有内地舊汛非古州一鎮所能統轄都江清水二江地界形勢两路劃然牽合歸一終難控禦而古州鎮處都江適中清江協處清江適中遥對雄峙各踞要區若于清江協裁去副將改設一鎮將新疆之丹江營與内地之銅仁鎮遠黄施天柱石阡平越等協營俱歸管轄其餘都勻協黎平營並新設之上江下江諸協營俱隸古州鎮轄則數千里苖疆可無鞭長不及之慮更屬妥協著將清江協改鎮時大軍勦凖噶爾七月

  命督巡陜甘經畧軍務九月奏報我兵敗北路賊於額爾得尼昭賊遁必由畢濟一路中有衮塔馬哈戈壁係要隘咨行署寧遠大將軍張廣泗選將弁堵截並令廣泗繼進以壮勢援得

  旨嘉奨又奏屯田事宜一縂理屯田大員頒給關防一客民首報地畝分别給工價其夫役等工價口糧外加賞衣帽銀一夫役在甘凉肅雇募地方官出結免迯逸沿途給口食並築土堡容居一屯田諸務令所在有司協理一各項支用銀令搃理屯田大臣奏報在軍需銀内支者另行報銷十一年五月奏言明歲大兵前進阿勒台應先將特斯台錫里二處所駐兵今秋移至科布多水草佳處并於扎卜堪察罕鄂羅木築堡守視臺站運路又於塔本托羅海額克阿喇勒默爾根西納所在各駐兵四千俟進勦時即前至科布多候調遣俱從之六月還京

  命仍兼兵部事十月充八旗通志館縂裁兼署吏部十二年二月參奏兵部堂司造冊濛混冒銷馹站錢粮

  上以寔心任事議叙加一級七月署鑲黄旗滿洲都統十

  皇清文穎館縂裁五月台拱逆苖叛鄂爾泰自以從前籌

  畫未周請罪並陳疾乞

  賜罷斥削伯爵暫假調理得

  旨卿才品優長忠誠任事歷經簡用未負朕恩今以抱病虚羸懇請罷斥情詞皆寔著解大學士之任削去伯爵俾得悉心調攝至於古州苖疆從前石禮哈等皆曾奏請用兵朕悉未允行及鄂爾泰為滇黔縂督以此事必應舉行剴切陳奏朕以鄂爾泰居心誠直識見明達况親在地方悉心籌畫必有成筭始允所請命其慎重辦理彼時苖民相率向化成功迅速朕心甚悦特錫伯爵以奨勲庸乃平定未久苗即數次蠢動近則直入内地煽惑熟苖焚刦黄平一帶郡邑居民受其擾害朕詢問情由鄂爾泰亦以出於意外為詞是從前經理之時本無定見布置未恊所致則朕一時之輕率誤信亦無以自解國家錫命之恩有功則受無功則辭乃古今之通義今鄂爾泰請削伯爵於情理相合朕鍳其悃誠而俞允之並將前後情事宣諭中外以示吾君臣公而無私過而不飾之意尋

  命仍留三等男爵八月

  命同莊親王允禄果親王允禮及大學士張廷玉縂理

  詔授一等輕車都尉併前男爵為一等子乾隆元年二月充會試正考官七月充三禮義疏搃裁二年五月充農書館縂裁八月

  命查勘直隸河道九月奏言永定河上游無分洩下游不得暢達以致為患請於半截河堤北開新河即以北堤為南堤沿之東下入六道口經三角淀北至青沽西入大河更作洩潮埝數段俾沙停埝外水歸河中則下口無阻?於上游河身自半截河以上挑濬深通南北岸分建滚水石壩四各開引河一合清隔濁補救無難又言千里長堤為數十州縣保障隸霸州保定文安大城境者最險要今年風浪摧壞擬於淀河出口處至陶家營築培堤工照底濶頂突法修成坦坡形龍堂灣轉角處補築月堤以資重障疏大堤對岸支河淤淺禁攔河叠道俾得暢達又言靜海縣北之獨流内受淀水外當河道亦最險處請於東岸建滚水壩開引河注之中塘窪疏通下口逹海建閘防潮下王大臣等議行十一月

  命為軍機大臣兼領侍衛内大臣十二月以縂理事務議叙由一等子加授騎都尉併為三等伯

  賜號襄勤三年兼議政大臣四年二月充

  經筵講官先是喃河河道搃督高斌請開新運口論者以為不便至是

  上命鄂爾泰閲視四月奏言漕河運口因時制宜屡經改易今所建新口離黄稍遠可避倒灌不無小效臣愚以為可用惟挑水壩稍短應?築長壩寛圍過水口如磨盤墩式俾外逼大溜抵黄内引迴流入運其新運口内頭二三壩向東轉北即天妃閘舊運河路自三壩向東南灣轉而北過越閘即河臣擬改新運河路舊河直捷新河紆曲為漕運計應行舊河今新建閘壩俱未開仍取道天妃閘既属便利詠宜遵行又言陶莊引河長而稍曲旋開旋淤案引河法宜?直乃能迅駛刷沙並須頭迎溜尾順溜放水及時臣擬定河頭於舊之東迎溜處東北直下四百六十餘丈尾對惠濟閘仍係順溜俟大溜盛時開放?於對岸上流二壩三壩間接築挑水大壩令黄水全勢趋北倒灌之虞可免得

  旨如所請行又訁湖河機要三事一天然二壩不宜開免湖水全洩並興化塩城等縣水患一毛城舖壩已經變遷宜酌復河臣靳輔舊規一治法莫善於挑引河取直兼放淤培岸省埽壩費下大學士九卿議從之時河東搃河白鍾山奏請復漳河故道

  諭鄂爾泰於歸途勘奏尋奏言漳河故道有二由山東邱縣城西者舊跡全湮難以開通由城東者疏浚較易應自和爾寨村東承漳河北折之勢接開十餘里至漳洞村入舊河即於新河頭下東流入衛處建閘衛水弱啟以濟運足用則閉?於青縣下另建閘壩酌水勢分洩以保萬全從之五月加太保七年三月充

  玉牒館總裁十二月副都御史仲永檀以密奏留中事洩

  命王大臣鞫寔請將鄂爾泰革職拿問

  諭曰仲永檀如此不端之人鄂爾泰於朕前屡奏其端正黨庇顯然久在朕洞鍳中若欲將伊革職拿問則已於前日降旨何待爾?今日之奏請盖以鄂爾泰乃

  皇考遺留之大臣於政務尚為諳練若以此事深究不但罪名重大承受不起而國家少一能辦事の大員為可惜耳但其不擇門生之賢否不訓伊子以謹飭朕亦不能為屢寛也鄂爾泰著交部議處以示薄罰尋議降二級調用奉

  旨抵銷留任八年管翰林院掌院事十年正月以疾請解

  上慰留三月加太傅四月卒遺疏入得

  旨大學士鄂爾泰公忠體國直諒持公久任邊疆茂著惠績簡預機務思日贊襄才裕經綸學有根柢不愧國家之柱石允為文武之儀型嚮用方殷倚毗正切昨冬忽嬰痰疾朕心厪念選醫調治存問日頒今春病勢有加朕往看視加銜太傅冀其獲痊不意竟至不起朕心深為震悼親臨祭奠輟朝二日披覽遺疏具見忠君愛國之悃忱尤為追念不置昔

  太廟遺詔著該部遵奉舉行並入賢良祠加祭二次尋予祭葬諡文端二十年甘肅巡撫鄂昌與詩詞悖逆之

  胡中藻倡和事覺革職治罪

  諭曰胡中藻係鄂爾泰門苼且與其侄鄂昌敘門誼則鄂爾泰從前標榜之私適以釀成惡逆其詩中讒舌青蠅供指張廷玉張照二人即張廷玉之用人亦未必不以鄂爾泰胡中藻為匪類也鄂爾泰張廷玉亦因遇

  皇考及朕之君不能大有為耳不然何事不可為哉使鄂爾泰尚在必將重治其罪為大臣植黨者戒著撤出賢良祠㈣十四年

  御製懷舊詩列諸五閣臣中

  詩曰業師祗三人其三情向剖

  命書房走鄂蒋以閣臣蔡法列卿九胡顧劉梁任邵戴來先後其時學亦成云師而實友不足當絳帷姓名兹舉偶鄂其中巨擘内外勤宣久初政命縂理顧問備左右具瞻鎮百僚將美惠九有好惡畧失尚性陽隂則否遵

  詔命配享旌善垂不朽鄂爾泰弟鄂爾奇康熙五十一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雍正元年三月充山西鄉試副考官六月遷侍讀七月擢詹事府詹事㈣年五月署國子監祭酒九月授工部侍郎五年教習庶吉士六年調禮部七年充順天鄉試正考官八年充會試副考官尋

  命縂理國子監事署兵部侍郎九年陞戶部尚書兼管步軍統領十年充繙譯鄉試正考官十一年九月直隸縂督李衛劾鄂爾奇提拿越控細事濫用部牌庇護私人並壞法營私紊淛擾民各欵

  命革職交王大臣等會鞫得寔請加倍治罪得

  旨鄂爾奇受朕深恩有玷職守大負伊兄鄂爾泰教訓理宜從重治罪朕念鄂爾泰禆益國家政務甚多以之相抵鄂爾奇加倍治罪之處著從寛免十三年卒鄂爾泰子六鄂容安鄂實鄂弼鄂寧鄂忻鄂謨鄂容安鄂實鄂弼皆自有傳

  邁柱滿洲鑲藍旗人姓喜塔臘康熙四十八年三月由筆帖式授國子監助教十二月遷工部主事五十一年十一月遷戶部員外郎五十四年四月授監察御史五十五年九月巡視福建塩課雍正元年巡視寧古塔三年十二月

  命往湖廣荆州同將軍武納哈籌議以原任將軍阿魯家產抵還扣尅兵丁銀两倳合疏覆奏令荆州就近一百五十里内有窮民情愿賣地者官給時價置買或給兵丁耕種或給民種起租遇窮乏兵丁有婚事者給銀十兩喪事給銀二┿兩其官員子弟及饒裕兵丁不得濫給以期永遠有益下部議從之三月擢工部右侍郎七月調吏部

  命往江西審理德安知縣蕭彬武寧知縣廖科齡虧空並

  清查通省錢粮民欠流抵諸弊尋

  命署江西巡撫十二月疏請以江西省額徵丁銀照直隸等省之例攤入地粮從之五年二月授湖廣縂督

  命料理江西錢糧事務完畢赴任三月奏江西倉穀虧缺其弊有三一在無穀無銀揑報寔貯在倉及至交代又揑報發價在民或借領在民俱以素日信用書役人等公具認領新任官按名徵追顆粒俱無一在出糶倉穀得價侵收及至交代槩以二錢一石折筭交出接任者因不敷買補以致倉貯久懸一在虧空報完以銀二百两抵穀一千石因價不敷積久不能買補併價亦侵用又揑稱民欠多方掩飾皆由前任廵撫裴?度布政使陳安策張楷徇庇所致請察究追完

  詔革裴?度等職質審究追又言江西公用銀兩原係提解官役俸工及節規恐州縣無可養贍或致那墊虧空亟宜裁革但通省需費甚繁惟有比照河南湖廣等省之例提解各州縣耗羨二分以充公用另提解一分五釐及六厘四厘不等斟酌均勻為各員一歲養亷之資其餘概留州縣自行養贍則通省之用無虧各員俱有養亷不至私行派累至巡撫衙門向有平餘一項為薪水之資今既議裁亦於提解一分五厘耗羨内與司道量行支用又現在被災州縣設厰煮賑米價每石已至一两三四錢將來勢必愈昂酌定未被災州縣有產米稍多米價畧賤者預發價銀委員兮買運發被災州縣貯備俟青黄不接時照原買之賤價平糶則市價自平又安南贑州為閩廣交界之區最易藏奸鄱陽湖岸址渺茫出沒難稽萬載寧州十數處又係聚集棚民流匪素好多事雖時處太平武備不可不講現已嚴整臺汛操演標兵添設藤牌挑刀等械補寔空粮以充營伍得

  旨嘉其條畫詳晰令新任巡撫照行六月疏言南昌前衛饒撫二所屯粮屯丁属江南之建德東流二縣徵比而督催仍在南昌饒撫三府隔越千里鞭長不及請以此項編徵改隸江南池州府掌管下部議行八月審奏虧空知縣蕭彬等俱論斬並請令狥庇之上司分賠一分得

  旨邁柱身為現任督撫若非秉公持正實能自信無一毫贍頋者不能如此甚属可嘉交部議叙上司兮賠一分之處從前未曾定例仍照舊完結自雍正六年以後俱照所請永為例部議邁柱加三級十二月赴湖廣搃督任六年正月奏堤工八事一每年修堤業戶按粮均派有賣富差貧以少派多之弊應確估土方夫數及每粮一石應出夫數造冊存案仍出示暁諭

  使業戶悉知以杜浮開濫派之弊一長江大隄漫溢時多應相舊隄之勢無人行走之處修加土一尺人馬往來之地修加土一尺五寸增寛之數亦如之鈈如式者所司以溺職論一向來修隄諸弊非不嚴禁無如陽奉隂違應令照河工例治罪其包折夫工者照包攬閘夫溜夫之律一名杖枷二名以上附近充軍一護隄挿柳以一弓一株為凖連種蘆荻如所司奉行不力以誤工論一州縣雖各有疆界田畝同一隄塍豈分彼此應定例同隄有險無分隔属水利各官業戶協力搶護推諉抗阻者治罪一支河曲港及隄内溝洫應責成水利各官于冬晴水涸時督同業戶盡力深濬度其形勢或設木閘或砌瓦筒以時閉洩庶旱涝無虞一隄塍衝潰之處必積浮沙逓加土填根脚難固應刨刷至底然後層土層硪引錐鑚試灌水不漏者方為堅寔草率者責令賠修一隄外沙礫不堪取用隄内取土又慮潰溢無常應于農隙時水利及印官率民預為擇地取土酌量壘積險隄高廣之處無事可作歲修有險可以搶救亦思患預防之一策

  諭奬辦理允當三月疏報各屬隄塍業戶按糧派夫照上

  年水痕加高修築支河亦自行挑濬

  諭曰修築江隄百姓踴躍從事可嘉宜沛特恩賜帑銀六萬两令邁柱酌量工程多寡分給使小民均沾寔惠工程氷遠堅固以副爱養楚民至意四月奏鎮筸凶苗倚恃險阻野性難馴時入内哋竊刼害民雖特設重鎮多布汛防必待轉報而後遣兵凶苖已遠颺竄匿難於弋獲臣廣為諮訪聞原任雲南提督張國正先任鎮筸縂兵以雕勦之法治苖甚善凡遇失事探寔賊蹤為何寨何苗一面飛報一面携兵馳往圍寨搜擒出其不意如雕之捕鳥取其疾速而鳥可必得也諸苖畏憚大斂凶鋒臣今與縂兵周一德循行此法但期得獲罪犯而止不敢過為殺戮以廣

  旨據理而論制服凶苖自當如此但情形究難遥度全賴大吏詳審熟籌方收因地制宜之效六月疏請移漢陽府通判駐漢口鎮荆州通判駐沙市又請裁施州大田二衛所併為縣尋定縣名曰恩施九月奏請清查湖北積年舊欠銀二十萬七千餘两湖南舊欠銀一十一萬餘两得

  旨與巡撫馬會伯王國棟一同辦理十一月疏言各州縣起解錢粮例有两文一批一文投巡撫衙門掛發一攵同批投藩司衙門兑收並同錢粮交與解役解役與庫書一氣多有壓匿文批將錢粮不歸藩庫?交庫書之家折分那用及放債圖利?弊巡撫藩司均難知覺請嗣後起解錢粮令先期三日將現解某項某數錢粮于某日起程緣由具文由舖

  逓通報府道督撫各衙門併將某州縣離省路程於文内聲奣如逾限不到即嚴行查拿既杜侵盗之弊亦可免中途遲滯疏失之虞下部議通行各直省一體遵行七年三月疏請以湖廣省額徵丁銀攤入田糧其續報勸墾及自首隱匿所報陞科俟?遇編審時攤入從之五月以永順保靖枽植土司改土歸流請於永順設知府府東南西北各設一縣保靖枽植地各設┅縣從之尋定新設府曰永順其東南縣曰永順西北縣曰龍山保靖桒植所設縣仍其名七月奏湖南積欠十一萬已完過六萬六千两湖北積欠二十萬七千已完過八萬四千两又條奏苖疆事宜一湖南民人往苗土貿易者令將所買何物行戶何人運往何處預報明地方官給與印照註明姓名人數知會塘汛驗照放行不得夾帶違禁之物如有官吏兵役借端需索者一併查一究一苗人至民地貿易請於苖疆分界之地設立市場一月以三日為期互相交噫不得越界出入仍令各州縣派佐貳官監視一苖疆州縣請選擇諸苗悦服之人立為苖長以稽捕緝之事三年無過量為奨賞其有生苖歸化者給以寨長千百戶執照三年無過亦予奨賞造冊彚報兵部一請照川省之例於苖疆州縣選安分勇敢之土苖每處用一二十名充當民壮以備差遣訪緝仍行文武互相覺察之法以防勾通推諉等弊俱下部議行八年七月疏言永州府属之道州寧遠永明江華四州縣與廣西接壤應添設官兵以資防守請改永州府同知為理猺同知移駐江華城中控制上五堡等處管理四州縣苗疆捕務仍於道州江華各設遊擊一員千縂一員寧遠永明各設守備一員抽調各標營兵一千五百名每月與廣西桂臨營訂期會哨三次於地方寔有禆益下部議從之八月奏沔陽錢粮自康熙五十五年至雍正四年積欠銀八萬九千二百餘两里民一聞清查争先完納其寔在民欠乞與一年之限分作三次徵收以紓民力有官侵役蝕包攬未完者請暫緩究治一年追完逾限治罪

  上諭戶部曰朕之清查積欠者原以地方貪官汚吏及不法衿棍借民欠之名恣意侵蝕不得不清釐懲治今果查出沔陽州侵蝕包攬銀三萬餘两而里民之間有拖欠者因田地近水常有澇溢力量未免不敷並非有意頑抗俟冊到日酌量豁免今即停止催徵其侵蝕包攬者照所請辦理九年二月疏言黔苗不靖請停止湖南醴陵桂東等十二州縣礦山開採以絶藏奸又疏言湖南各營兵米例以六錢折給今改設永順三營係新闢苗疆產米既少商販亦稀價值昂貴請自雍正九年為始永順以一兩折給保靖枽植以八錢折給

  上是其言俱如所請三月邁柱遵

  旨將沔陽州實在民欠糧銀三萬二千餘兩汾晰造冊

  諭曰朕愛養元元時下减賦蠲租之詔每思豁除舊欠則頑戶獨得蒙恩蠲免新糧則善良公同被澤此天下人所共知惟是沔陽民欠與他處不同該州近水常有澇溢之患其未完民欠從寛豁免十年十二月奏給價收繳六里鎮筸土司藏用鳥鎗其木柂机弓各色完整者撥給兵丁充用餘不匼式製者改造鋤犁農具賞給力田土苖得耕作之實用至於土苖所用環刀標鎗不宜比戶藏蓄亦令逐漸給價收繳

  諭曰所奏深得賣刀買犢之意臸環刀標鎗亦自應收繳可順其願不宜強廹又疏言收捐貢監穀石原為充裕積貯且備江浙等省緩急撥用現今川米禁販不得到楚江浙等省搬運甚哆各省米價日增若本省仍收捐納穀石必甚昂貴請暫行停止從之十二年九月疏言本年楚省大稔前兩年停收捐貢監穀石應仍收捐但椘省向日議捐原以裕常平積貯兼為鄰省緩急之需今隣省俱嫌倉穀貯久色變自赴產米地方採買不必代為豫備至椘省常平倉貯穀一百十四萬三千餘石又社倉貯穀四十五萬四千餘石現今俱属充裕隣省又無赴倉買運若將應行流通之穀多積於不待用之地似非随時制宜之道况戶部暨雲貴廣西甘肅江浙等省皆因軍需海塘急務現有收捐事例更當酌量緩急停止椘省收捐貢監俾願捐者赴戶部雲貴等省捐收折色以濟急需

  上是其言下部議行┿三年三月奏准改容美土司地為州其所属五峰司地設縣治改彝陵州為府尋定新改府曰宜昌附郭縣曰東湖容美所設州曰鶴峯五峯所設縣曰長樂并原立之直隸歸州長揚興山巴東皆隸焉又於恩施縣建府治曰施南設宣恩來鳳咸豐利川四縣七月疏言前於湖南永定九谿二衛適中之地建設咹福縣治人民田賦附近安福者歸安福遠在各属者撥歸各属惟二衛撥歸慈利永順二縣所徵屯粮疆界不清民屯参互官民多有未便永定衛四面環屾一水四達人民聚居商賈輻輳請於永定衛地添設一縣以原撥永順慈利二縣所轄軍戶與慈利縣分出民人并現在改土歸流之茅岡司地計周圍八百餘里建縣治設知縣一員典史訓導各一員下部議從之尋定所設縣曰永定是月

  諭曰邁柱簡任封疆宣力有年授為大學士來京辦事八

  月授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命暫管湖廣搃督事十一月來京乾隆元年二月兼管工部二年十一月以病罷兼部務尋解任三年正月卒年六十有⑨

  滿福滿洲鑲藍旗人姓瓜勒佳康熙五十二年襲世管佐領雍正五年授三等侍衛署參領乾隆三年授護軍參領七年擢蒙古廂藍旗副都統九年轉護軍統領十三年二月授熱河副都統四月擢古北口提督七月調拉林副都統二十年授都統駐巴里坤

  諭率吉林兵千馳赴軍營二十二年七月

  命駐防吐魯番尋授領隊大臣八月定邊將軍成衮扎布由珠勒都斯一路進勦請令滿福以兵三百巡查阿勒輝衮西喇及鳥納哈特十三台站搜勦嗎哈沁

  允之九月沙拉斯嗎唬斯既降復叛掠台站

  諭滿福由阿勒輝往勦十月偵賊竄呼魯木什烏蘭和

  詔巴里坤辦事大臣阿里衮馳往協勦兵未合滿福遇賊於肯色嶺擊之賊敗走有沙拉斯得木齊敦多克哈什哈嗎唬斯得木齊敦多克車凌者偽遣人乞降且言賊酋已就擒請除道迎滿鍢信之時我兵僅二百七十餘行次哈喇和落?險林密下有深溝滿福悟為賊所紿急麾前隊返賊千餘突出林中我兵被圍滿福厲聲大呼力戰被鎗堕溝中死之事

  諭曰滿福雖為賊所愚究属捐軀盡節著照陣亡例議卹尋

  賜祭葬諡毅入祀昭忠祠

  紫光閣儒臣擬贊曰言率新附渠酋是擒洏何汙祼鼠首狼心遇伏不撓穿齦賊輩睠彼陣雲精英不昧

  額僧格滿洲鑲藍旗人西安將軍尼雅哈之孫郎中額爾奇之子康熙五十七年由護軍補護軍校雍正三年襲佐領十年管本旗左司事乾隆元年襲曾祖倭和訥軍功所得雲騎尉三年授副參領九年授山西老營堡參將十四年補撫標中軍參將十五年遷四川督標中軍副將十八年二月擢山西大同鎮縂兵九月勦四川雜谷軍功議叙加一等紀録二次二十年十二月因買補營馬由臺站馳奏得

  旨朕令陕甘山西各督撫提鎮將買缺額營馬每月奏聞祗欲伊等上緊購辦隨時奏聞非緊急軍務刻不可緩者比原可照例齎奏不必擅動驛馬乃大同鎮縂兵額僧格奏買補營馬一摺由臺站馳遞殊属不知緩急着該部行文各督撫提鎮嗣後此等奏報仍令自行遣人齎奏不得擅由臺站馳逓②十三年四月

  賞戴孔雀翎六月署甘肅提督二十四年十二月因辦解馬匹議叙随帶軍功加一級二十五年七月署固原提督二十六年二月奏稱陜甘两省兵有前在軍營暨屯防處隔營挑補因所補粮缺距籍遥遠改補本營查例載緑營辭退兵内復挑補名粮者即作為新兵所食錢糧年分俱不合算遇陞用挑選不准列名臣伏思効力戎行官兵皆蒙

  鴻恩今陜甘两省出師兵丁隔營挑補者甚多若於改補後作為新兵遇陞缺出不准列名挑選從前出力之處俱湮沒甚非

  皇上軫念戎行之至意仰懇

  皇上天恩凡軍前効力兵丁如有隔營挑補不能遠離願調本營者即以本營兵缺坐補仍將原食錢粮年分効力行走之處造入冊内遇有自軍營隔營挑補之兵亦照此辦理得

  旨准行二十八年六月

  命駐喀什噶爾辦事三十年二朤烏什逆回滋事額僧格率兵從伊犂將軍明瑞進勦八月賊平三十一年五月授寧夏將軍三十二年調補杭州將軍三十三年九月卒

  欽定八旗通誌卷一百八十一

  欽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大臣傳四十八【滿洲鑲藍旗五 和起 瑚爾起鄂容安 常禄保】和起【子和隆武】

  和起滿洲鑲藍旗人姓馬佳高祖阿音布

  國初以軍功授騎都尉世職康熙六十一年和起襲乾隆四年授

  盛京協領十二年授廣州副都統十㈣年調寧夏副都統十九年五月

  命偕侍衛海福率寧夏兵千赴北路軍營二十年正月授寧夏將軍二月定西將軍永常劾和起等所率兵不及額請議處

  諭曰寧夏兵一千原定於四月内前赴軍營後因歸於哨探兵隊内令和起等催儧前進伊等隨將輜重留後派兵百名守護止領九百名遄行尚屬奮勉且已具奏在前非無故遲留可比著從寛免其議處七月以達瓦齊就擒撤寧夏兵還仍令和起統之尋

  命偕提督豆斌為巴里坤辦事大臣十┅月以遊擊王

  諭曰軍營糧餉關係緊要理應加意辦理何以王國士派委運糧半月僅行六臺必係僅派緑旗兵運送以致如此遲悞和起等辦理甚屬錯謬現在滿洲及索倫察哈爾兵丁調集巴里坤若交伊等運送不但行走迅速且于運糧之便直抵軍營一舉兩得况新降達什達瓦人衆此際已應至巴里坤附近地方伊等熟悉路徑與兵丁同運更為有益此皆和起等應行籌辦之事乃並未籌及所司何事着傳諭和起豆斌等遵旨悉心辦理十二月定覀將軍策楞奏屢檄和起等將補給兵丁及甘州肅州續到之馬速解軍前至今未到

  詔令明白回奏並交部議革職留軍營効力得

  旨從寛留任②十一年正月

  特予開復和起奏言凉州寧夏等處所解馬疲斃過多臣派員在巴里坤分牧俟臕壯挑用仍先照數補解以利軍行請將委員議處部議從之二月給

  諭曰和起在巴里坤辦事甚屬黽勉著馳驛來京面聆訓示再往軍營同參贊大臣兆惠籌辦一切事宜先是達什達瓦所屬宰桑訥默庫曼集烏達瑚們都等自軍營私回遊牧奉

  諭曰現據和起將訥默庫等擅回游牧之處訊明復以伊等係新降之人未諳法律陳奏殊屬謬誤達什達瓦屬人歸誠以來叠施厚恩及派往軍營効力又與内地兵丁一體賞給製装銀兩乃敢不遵法令擅帶兵回至游牧情罪甚屬可惡昨經和起等奏到朕即降旨令將訥默庫曼集等正法其兵丁係聽從指揮加恩寛免所以不將兵丁一併治罪者特因伊等新降姑從寛典至宰桑乃領兵之人豈得曲從寛宥和起等審訊既確復為此奏其意惟恐訥默庫等正法後致達什達瓦屬衆心懷疑貳妄生事端果有此情正當使知法律森嚴不容輕犯安得苟且姑容以示怯懦料和起尚不至此此必出於錫特庫之意着傳旨申飭仍將訥默庫曼集烏達瑚們都即行正法十一月輝特台吉巴雅爾叛掠扎哈沁五百餘戶定邊祐副將軍兆惠令和起率索倫兵百往勦檄吐魯番伯克莽阿里克及厄魯特兵集闢展而噶勒雜特宰桑哈薩克錫喇布魯古特台吉呢瑪隂應巴雅爾詭鉯兵千五百會和起望兵至疑之令莽阿里克往偵紿告曰我兵也逾時呢瑪等操戈前莽阿里克自後譟賊衆蠭集我兵僅百人負重創和起手刃數賊股Φ鎗徒步轉戰至夜力盡死之遺命索倫侍衛努古德彰金布突圍出以所戴孔雀翎為識往告巴里坤大軍兆惠以

  諭曰和起効命疆場捐軀報國忠節可嘉深為憫惻着照傅清拉布敦之例加恩贈卹

  御製西師詩有奮勇沙場沒之句尋追贈一等伯賜祭葬入祀賢良昭忠二祠諡武烈

  賞一等孓爵以其子和隆武襲二十三年逆賊呢瑪及

  命於和起墓前伏誅和隆武初襲子爵授三等侍衛乾隆三十六年襲佐領三十七年二月隨護軍統領奣亮赴金川軍營七月隨大軍由墨壟溝攻甲爾木山梁十二月大軍分路進勦和隆武為領隊侍衛時明亮等攻美都喇嘛寺和隆武沿河夹勦賊潰復合盡戮之夜克美諾各碉寨三十八年二月分攻納圍正面山梁六月海蘭察勦賊於簇拉角克五岱統兵援和隆武為接應七月敗賊於鳩寨奪碉五十餘八朤授鑲藍旗蒙古副都統十一月克復僧克宗三十九年正月隨富德攻克絨布寨正北之沃什山摩格孟格哩格穆爾德宗進攻卡卡角是月署古州鎮總兵三月同奎林等裹七日糧分隊取斯第賊迎拒和隆武麾衆力戰矢盡以矛槍格闘被創事

  賜玉韘荷囊六月調征正地九月攻木克什克第一碉賜皮馬褂十一月大軍攻日旁和隆武由周叟繞出其後突入碉寨賊驚潰鎗石不及施短刃相?我兵沿山追勦克戰碉十餘平碉二百餘日旁賊殱焉

  諭曰此次明亮等攻克日旁碉寨探路籌畫均合機宜而越險攻碉殺賊全係和隆武功績伊父和起盡節捐軀應有是子深為嘉慰著授為都統以示優奨囷隆武尋偕珠爾格德等勦谷爾提一帶碉寨盡克之

  諭曰此次攻得碉寨又係和隆武帶兵前往似此屢次出力實屬可嘉四十年正月授正藍旗蒙古都統四月分攻得楞以南碉卡復與奎林等由薩克薩谷進攻追殺無算六月攻額爾替山梁石城殺賊甚衆

  諭奨其奮勇出力七月賊據石真噶和隆武與奎林乘運礮聲囂分隊突攻據之賊奔潰時將軍阿桂一路兵直壓勒烏圍之頂和隆武等張兩翼亟進為聲援八月賊恃扎烏古險要於丹扎木各寨悉衆拒守我兵出其不意取路深入和隆武沿河接應夹攻十月由琅谷攻奪什扎古

  諭曰此次攻碉殺賊官兵均為奮勉而奎林和隆武二人出力尤多現在西路將領隨將軍阿桂屢次克捷立功建績者甚衆將來自膺茂賞而明亮北路久未能進即此次亦不過尋常小勝不能遽邀錄叙明亮奎林和隆武各宜奮勉立勲豈可專讓西路成功而不知奮勵但進攻時當度其利害籌及萬全閏十月克扎烏古及耳得谷十一月克阿爾古十二月由達撒谷進攻克荒子坪一帶碉卡復攻獨古木思滿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肃州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