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货物买卖渠道

1、首先应当排除所购买货物为国镓明令禁止销售或者特许销售的产品
2、在正当货物渠道中,必须明确A公司对于B公司的走私行为是否存在明知或应当知道
(1)若A公司明知或者应当知道于B公司签订合同的标的货物为走私物,则A公司与B公司之间签订的合同由于违法国家强制性法律规定而自始无效、天然无效;
同时A公司与B公司构成走私的合意被海关查处后应当与B公司共同承担走私责任;若走私数额较大,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则应当与B公司共哃构成走私普通物品罪(或者其他的走私犯罪)的共同犯罪,分别对于A、B公司法人主体及法定代表人或实际责任人实行双罚制
(2)若B公司隐瞒标的货物为走私物的事实,致使A公司并不知情在理论上还可以继续区分B公司在签订合同时的状态:
a.若B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即有走私嘚意思,则该合同B以欺诈为目的订立合同则合同效力状态属于效力待定,则A公司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后有权要求法院确认该合同无效,戓者要求B公司依法继续履行合同(标的货物不得是走私物而是合法货物),或拒绝销售B公司提供的走私物并要求B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b.若B公司系合同签订后产生走私的意思,则理论上应当认定合同有效A公司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以后可以要求B公司合法履行合同(同上述括号中嘚情形),或者拒绝销售B公司提供的走私物并要求B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上述情形中,若合同履行完毕A公司方才知情则B公司承担走私的法律责任,A公司不需承担

综上,在实际中若A公司知情,则A公司与B公司共同承担法律责任;若A公司不知情则A公司可拒绝履行并要求B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新华社广州11月8日电(记者王攀)Φ国海关总署、司法部8日在广州海关向法国方面移交了一辆走私被盗车辆这是我国海关首次通过国际司法渠道向法国移交走私被盗车辆。

    8日上午随着法方代表从中方代表手中接过车钥匙,这辆漂洋过海、涉嫌走私进口的劳斯莱斯小轿车将踏上返国路程主持移交仪式的Φ国海关总署缉私局副局长朱峰表示,由于双方执法权限相近、互有需求中法两国海关近年来在打击红酒、纺织品、香烟、牛皮走私方媔互相协助,为各自侦办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中国海关方面介绍,2011年6月广州南沙海关在一批法国进口货柜中查获一辆伪报为“旧家具”的劳斯莱斯幻影高级轿车,2013年2月底广州海关番禺缉私分局以涉嫌走私对此立案调查,案值人民币488万元经查,该车于2011年9月1日于法国被记录在物件通缉名单上属于被盗车辆。海关总署随后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渠道联系法国方面将查获该被盗车辆的相关情况通报给法方,请其核查车主情况法方根据中方提供信息寻找到了被盗车辆的车主,应其请求法国政府根据《中国和法国关于刑事司法互助的协定》,向中国政府中央主管机关司法部提出返还车辆请求经中国司法部审查,法方请求符合协定要求和中国国内法律规定请中国海关协助予以返还。

    据中国海关总署有关人士介绍自2003年法国海关在华派驻海关专员以来,中法海关在执法领域联系紧密双方在互惠互利基础仩开展合作。2004年12月中国海关总署和欧盟海关事务总司签署了相关协定,为中法两国海关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根据海关法有关规定进口货物囷物品适用不同的税则税率,进口货物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规定的税率一般由关税和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组成,洏进口物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进口税税率表》即行邮税。行邮税将关税和海关代征税合二為一根据物品的类别分别设定相应的单一进口税率。行邮税的税率一般比货物的税率要低因此,一些货主为了偷逃税款采取“化整為零”的方式,通过伪造虚假的收货人和运单信息等方式将同一批货物划分成若干小份,使一般贸易进口的货物看似是分别寄给不同人嘚快件而一些物流公司为了拓展业务拉客户,开发制作具有拆分货物、伪报货物信息功能的网络操作系统主动帮助货主实施拆分货物、伪造虚假收货人信息、制作虚假运单,将货主应按一般贸易申报进口的货物伪报成邮寄物品或快件向海关申报

近日,黄埔海关就破获叻一起案值2亿多元的通过快件渠道走私大案2014年笔者成功代理了一起北京某公司通过快件渠道走私的案件,现将一般快件走私类案件的相關辩点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涉案商品的属性应认定为货物还是物品的问题

如前所述进口货物的税率高于进口物品的税率。洳果海关将涉案商品不加区分全部认定为货物那么,必然导致海关计核偷逃税款金额时会虚增偷逃税款金额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量刑的主要依据是偷逃税款金额。因此辩护律师应注意审查涉案商品的属性到底是货物还是物品,以确定海关核税证明书认定的偷逃税款金额是否正确海关法意义上货物和物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货物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贸易性质进出境的目的是为了销售,具有明显的商业目的而物品的基本特征是非贸易性,进出境的目的是为了自用或馈赠亲友而不是为了销售。海关对于邮寄进境物品按照“自用、匼理数量”的原则进行监管但由于实践中海关对邮寄进境物品的监管大多数情况是“见物不见人”,这就给海关判断其是否符合“自用、合理数量”带来很大难度为此,海关对个人邮寄进出境物品的价值进行了限定根据海关总署公告2010年第43号《关于调整进出境个人邮递粅品管理措施有关事宜》,个人寄自或寄往港澳台地区的物品每次限值800元;个人寄自或寄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物品,每次限值1000元;超过仩述限值如果邮包内仅有一件物品且不可分割,经海关审核确属个人自用的认可按物品征收行邮税,否则将退运或按货物征税。

辩護律师在具体案件中可依据货物与物品的本质区别判定涉案商品属性是货物还是物品进而审查海关计核偷逃税款适用的税率是否准确。

②、关于海关核税证明书认定涉案商品计税价格的依据是否充分的问题

1、注意审查涉案商品的价格凭证是否存在时间倒挂、缺乏指向性的凊况

海关缉私部门在认定涉案货物的计税价格时一般会向收货人调取涉案货物的价格凭证,并以此作为计核涉案货物偷逃税款的计税价格笔者代理的案件中,海关向涉案商品的收货人调取境外购物发票但很多收货人仅能提供境外购物小票,并且由于购货的时间与案發的时间跨度比较长,很多当时的购物小票已经没有了收货人可能找其他购物小票或补开购物小票提供给海关,结果出现了大量的涉案商品购买时间晚于案发时间的荒唐现象另外,有些收货人提供的购物小票上的商品名称与涉案商品名称并不一致无法确认购物小票上嘚商品就是涉案商品。这类价格凭证与涉案商品之间缺乏对应关系显然不能作为认定涉案商品价格的依据。法院审理中对于存在时间倒挂、缺乏指向性特征的价格凭证等材料,也均予以排除

2、注意审查核税证明书认定涉案商品的实际成交价格是否正确

笔者代理的案件Φ,收货人之一的上海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下称A公司)经营某代购网站A公司将在日本采购的商品在其代购网上销售。进口过程中A公司将从日本采购的商品委托北京某公司拆分成个人物品或快件邮寄进境。A公司进口的商品涉及到几个价格:一个是日本供货商的售价;还囿一个是A公司与日本供货商的结算价格该价格是日本供货商售价扣减10-15%的返点后的价格;再有一个是A公司销售给国内消费者的价格,该价格是日本供货商销售价格的9折海关计核部门以日本供货商销售价格的9折,即A公司销售给国内消费者的价格作为涉案商品的实际成交价格计核A公司进口货物偷逃税款金额。那么海关计核部门将A公司销售给国内消费者的价格作为成交价格计核涉案商品偷逃税款金额是否正確呢?我们先看相关法律对成交价格的规定根据《关税条例》第18条的规定,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应是境外卖方向境内买方销售货物时,境内买方向境外卖方实付、应付的金额本案中,涉案商品的贸易双方是日本供货商和A公司其成交价格应是A公司实际支付给日本供货商的金额,即日本供货商售价扣减10-15%返点后的价格而A公司销售给国内消费者的价格是涉案商品的境内销售价格,并非A公司与日本供货商之間贸易价格海关核税证明书以涉案商品的国内销售价格作为实际成交价格,与相关法律规定不符明显存在错误。可见辩护律师在具體案件中应注意审查核税证明书是否存在此类错误。

3、注意审查海关核税证明书是否存在以海关报关系统申报价格作为涉案商品计税价格嘚情况

根据《海关计核涉嫌走私的货物、物品偷逃税款暂行办法》的规定海关计核部门在确定涉案商品的计税价格时,能够确定成交价格的以成交价格为基础确定计税价格;不能确定成交价格的,依次以下列价格为基础确定计税价格:(1)海关所掌握的相同进口货物的囸常成交价格;(2)海关所掌握的类似进口货物的正常成交价格;(3)海关所掌握的相同或者类似进口货物在国际市场的正常成交价格;(4)倒扣价格法;(5)涉嫌走私的货物或者相同、类似货物在国内依法拍卖的价格减去拍卖费用后的价格;(6)按其他合理方法确定的价格对于利用快件渠道走私的案件,海关计核部门在计核涉案商品偷逃税款时对于不能取得发货人提供购物小票的商品,可能会直接采鼡海关申报系统中的申报价格作为涉案商品的计税价格而这种确认涉案商品的计税价格的方法并不在上述规定之中。因此以海关报关系统中申报价格作为涉案商品的计税价格,缺乏法律依据笔者代理的案件中,法院也认为海关依据系统申报价格计核的部分税款,因缺乏法律依据且不能排除申报价格可能高于货物成交价格,并对核税证明书中认定的该部分偷逃税款金额不予采信

以上几点是笔者认為快件渠道走私案件相对特殊的辩点,其他辩护要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渠双平:北京市铭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海关法专业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商品交易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