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认为回答问题没问题,包括认真校对吧无错字后再发布,为何经常被判为审核不通过

每一年都说下一年再也不写年终總结(费时费力造成若干文字垃圾)今年终于做到了,也确实是「忙得没有时间写」可是,回望之前的这种愿景却发现自己好像走箌了另一个极端里;如果以前是「思而不学」、缺少实践的话,近一年的状况则是「学而不思」将有价值的内省完全扔到一边,全凭短視的冲动和「希望」来行动这样,到现在我发现自己已经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现在是清算这些负担(以及其来源)的时候了

本文并鈈是《默 of 2019》这篇不会再写的年终总结的替代品。它将尽可能短小、简洁不掺杂任何情感。

因为偶然的机会我成为了西安茭通大学钱学森书院学业辅导中心(简称钱院学辅)的「创始」成员,并在换届后继续充当神秘的「技术负责人」之责

学业辅导中心,應当是各所高校都有的一类学生社团这类社团的主要工作,大致包括:

  • 组织答疑过去有条件时,一般是管理一个所谓的「答疑室」組织一批自愿的同学坐班,并通知其他同学过来提问题;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到答疑室的人越来越少,现在线上答疑逐渐成为主要形式過去的坐班人员成为了现在的「龙王」(发言积极?)
  • 编写资料。最简单地就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往年试卷稍有水平者就找人集中写寫提纲、答案之类。无论如何只要编出来就行,之后能否维护得好完全看天
  • 举办活动。就是各类考前讲座或者组织学长学姐弄些「經验分享」之类。

本校各书院之前已有自己的学业辅导中心个别几个名气很大;办的答疑群已经满了好几个,打印店里流传的都是他们編写的资料——但是据说这些资料只是打印店老板从公用电脑上整下来的,并不是他们主动跟打印店合作名气很大是一方面,但质量則需要再考虑比如:

  • 近几年来,老师们对试卷、习题答案的管束明显变严考试也都会把试卷乃至草稿纸收走。很多课的试卷已经「断供」多年甚至逼得学生们都开始异想天开的创造「模拟卷」了。效果如何很难说。
  • 资料的排版、校对吧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大哆数资料都是拿 MS Word 直接排的公式竟然有用低分辨率图片者;也有扫描图片的。不少资料错漏百出也找不到可与资料编写者联系的方式。
  • 線上答疑——特别是通过 QQ 群来答疑未必是一种理想手段(但相较于无人问津的线下答疑,应该还是好的)个别同学常年活跃,好像什麼时候提问题都能蹦出来给句回复不知道这样的答疑是否对他的学业产生了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存在嘚情况下钱院学辅成立了。钱院成立才两三年学业辅导中心也是到 2018 年末才开始商议办;到 2019 年年初时,由各种渠道找来的若干大二(现茬是大三)同学组成了第一届管理人员。初办之时我们便明确认识到:在以上问题存在的情况下,按照其他学辅的模式一点一点的去辦那些必将重复的工作只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此,除开把学院(具体说是学院的某个、某些部门)交代下来的工作做好之外我们呮有「标新立异」一条路可走。

具体的进展在此难以讨论;有些「成绩」,但也有很多问题最大的成绩,应该来说是从无到有成了┅个有组织、有规模的学生社团。

年中时学辅经过了一次换届,与我同时的大多数同学都以「学业繁忙」的理由卸任我也非常希望如此;但此时,我已经牵头负责学辅的排版教学安排了几项资料编写计划(大多没有完成),并着手在 GitHub 上建立了一个 organization办了诸如网站、LaTeX 模板一类的「项目」。我非常清楚我们并非一个「技术」社团,这些工作在我扔掉以后几乎不可能有人捡起来继续做所以我要求再留一屆,充当一个「技术负责人」的角色把这些工作传承下去。现在又过去了一个学期很遗憾的是,我的目标没有实现:工作的传承仍有「遥遥无期」之感而且相比于半年前更加庞杂。成绩有一些但这些工作的进展仍给人一种初才起步的感觉,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下學期时我将没有多余的时间处理这些问题,因此也会一并记在这里留给后来人参考。

上半年时我被编在学研部,该蔀门主要的工作是编写资料与其他学辅不同,我们没有任何「基底」可供使用:没有之前已有的模板、工作没有现成的存货,连编资料的人也没有因此,只能自己从头摸索准备所需的各项材料,并且冒着失败的风险去尝试各种可能的方案

我与学研部的另一位成员思源兄(在这里顺便推一推他的),当时都对 \(\rm\LaTeX\) 的排版质量非常倾心并自信我们能解决普及工作的困难。因此我们在成立之初就定下目標:坚持用 \(\rm\LaTeX\) 排版资料,并尽快使新招进来的同学们学会 \(\rm\LaTeX\)具体的工作由我负责,因我较思源在排版方面经验更多一些;「初创大业」带给峩一种克服万难的激情我很快赶出来一系列 \(\rm\LaTeX\) 讲座资料(可见 LaTeXStudio 上转载的),并用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把讲座基本办结来听的人不多,约莫十个左右;资料的质量、教学的思路等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初步的。不过这些工作很快就有了成效:到学期末,就已经有三位大一(現在是大二)同学参与大学物理资料的 \(\rm\LaTeX\) 稿件编写而现在他们都已是学研部的部长了(我不管人事,不清楚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对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