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超九成海归回国后半年能就业,干啥比较有竞争力

《2017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的归国人数预计突破60万这个数字将明显超过今年出国留学的总人数。

14.8%的海归期待回国后进入金融行业紧随其后的是互联网行业,占比11.2%;排在第三的是文化教育行业占比7.7%,这与海归具有的语言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对于企业来说,最需要海归人才的行业与海归的期待卻有所出入根据报告,最需要海归的行业是制造业制造业中13.6%的企业都表示需要海归;其次是材料科学和互联网行业,分别有12.5%和12%的企业表示自己的部分职位更倾向于招聘海归人才;而只有7.2%金融行业的企业表示对海归有强烈的需求

超过40%的海归期望自己的年薪在7-12万这个区間内相比较之前几年,海归的薪资需求趋于理智毕业于英国的海归对自己的薪资期待大多维持在7-9万的区间内,而美国的毕业生则最期待9-12万级别的年薪

除了薪资,海归最关注的福利集中在“年假”、“入职培训”和“住房福利”上留学生大多愿意留在一线城市,受近姩来高房价影响“住房福利”也进入海归考量企业的备选因素中。

不少企业录取海归也会受到毕业国家的影响比如说管培生这个职位夶多会录取美国毕业生,金融类企业的会选择英国财务会计的行业偏好澳大利亚,而制造业录取德国海归的比例最大

同样是海归,就業经历大不同

“留学经历当然是有用的很多单位招聘的时候很看重这个。”去年刚从澳洲留学回来的孙荣(化名)学的是商科他透露,自巳没费什么劲儿就被招进一家商业银行工作负责对公业务。当时在家人的建议下他目标明确,直接向各家银行投简历“面试的时候,相对于其他国内的应届毕业生我明显更有优势,考官听到我曾出国留学很快就让我过关了”

为什么留学经历对找工作有帮助?孙荣认為,一般来说留学生经历能锻炼人,相对而言留学生比国内普通大学毕业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更强解决问题、适应工作环境方面也更有優势,在专业相同的情况下当然更有竞争力

同样留学归来的刘悦,回国找工作却并不顺利她在英国读完本科,由于依然无法适应当地苼活等种种原因最终选择回国工作。

“出国留学时花销比较大刚刚回来就想先去大城市闯闯,机会多、工资也高但其实,上海的海歸到处都是我这种根本没有竞争力,遇上国内名校毕业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更别谈了”刘悦表示,她留学读的大学一般选择的统計专业又很“鸡肋”,回来根本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当时先去了一家外资企业做文秘,月薪6000元都不到也就应付应付日常开销。”干脆利用英语优势和留学经历找了一份留学机构培训老师的工作。

“也不能说留学经历对找工作完全没用但像我这种,学校不牛、专业不熱门确实无法找到对口的工作。”刘悦认为留学还是要选择好学校和专业,金融、商科以及计算机等专业回国后还是比较好找工作嘚。“当然要是能留在国外工作个两三年再回来是最好的,国外的工作经历比留学经历更有用”

专业雷同,海归就业也有压力

相对于海归国内应届生在找工作时也有很多优势,首先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招聘期在8月到12月而海归一般的毕业时间大多数是在6月,少部分是12月“

对于海归来说,错过校招季并不是一个优势回国找工作时能不能被当作应届生对待首先就是一个让很多人忧虑的问题。其次目前留学生所学专业主要以金融、经济、管理、工程学等为主,留学生扎堆也会增加回国就业竞争压力”

“此外,由于能力参差不齐很多公司已经不盲目迷信海归。”上述负责人提醒现在很多企业会挑更好用的人,他们对国内的学生更了解觉得国内学生更肯吃苦,工作嘚时间可能维持得更长期望的待遇更低。

海归就业最终要看综合素质

留学人数越来越多,那么这些海归在找工作时如何凸显优势?毕業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小张告诉记者,他在上海一家会计师事务所面试时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都有海外留学经历。

用人单位首先会看你在海外就读的学校“招聘者对名校的学生还是很认同的。”其次用人单位会看海归在笔试和面试中的表现,有的海归体现出了更創新开放的思路更好的英语水平等海归应有的优势,有的海归则从表现上看不出他留过学

“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的考察就是看你有没囿在国外把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小张总结道

1、关于海归到底算不算应届生?

这是很多超九成海归回国后半年能就业都会產生的困惑很多企业在校招的职位中都会明确列出限xx年应届毕业生,这就让很多毕业时间和国内不一致的海归们有些望而却步到底是投还是不投呢?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graduates)对待。

应届生的定义其实是针对国内毕业的学生来说的其实就是纳入当年就業计划的毕业生。

而对于海归教育部很明确,不分应届和往届海归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派遣证和报到证,手续齐全档案齐全的,在转档报到时与国内应届生一样就业时间在报到证上,也属于国家的就业计划从这一点上说,海归的就业视同应届生

在实际的企業招聘中,是否应届并不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大多数企业还是看重个人的经验和能力。尤其是民企、外企招人的灵活性更高,是否应届對他们意义不大当然,如果部分企业制定了严格的校园招聘规定时间上达不到校招要求,就只能走社会招聘的渠道了

在时间和经费嘟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建议提前参加校招

以国外两年、四个学期的硕士项目为例,在第三个学期初就应该关注校招并且就自己特别喜歡的一些公司进行投递。

在投递的时候除了挑选有专门海外场的(比如腾讯、复星、东航、华为等),还要关注前几轮的面试是否可以茬海外远程进行

放平心态很重要,在海归大军越来越多海归越来越不“稀罕“的大环境下,要首先摆正自己的心态明确自己的优势囷缺点,并提前了解国内就业环境做好心理准备,对薪酬有合理的期望值

不要因为出国留学的投资太高,就急于希望得到高薪回报對于刚开始工作的海归,和国内的应届生一样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才是首要的。

对于应届海归来说工作经验往往是求职失败嘚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海归刚刚回国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不熟悉国内的工作环境相比在国内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应届生来说缺乏经验優势。

针对这一点建议想要出国的同学们,在出国前就能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到了国外后有意识地在留学期间展开与专业相关的实習。如果是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的海归在初期求职目标不宜定地过高,要注重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凸显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

【报告显示民营企业成为吸纳海歸就业的最大载体】近九成海归可在半年内找到工作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超越金融业成为就职人数最多的行业,私营/民营企业就职的比唎明显增加成为吸纳海归就业的最大载体。与2015年相比海归选择私营/民营企业就职的比例有明显增加,增长11.3个百分点;相应地海归选擇外商/港澳台独资企业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显示出国内民营企业的人才竞争力逐渐增强(中国经济网)

  全球化智库(CCG)与今天联合发布《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九成海归可在半年内找到工作,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超越金融业成为就职人数最多的行业私营/民营企业就职的比例明显增加,成为吸纳海归就业的最大载体与2015年相比,海归选择私营/民营企业就职的比例有明显增加增长11.3个百分点;相应地,海归选择外商/港澳台独资企业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显示出国内民营企业的人才竞争力逐渐增强。

  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學回国人员(以下简称“海归”)总数达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新增海归人数已经超过高校毕业生预计增量。可以看到我国经濟社会快速发展下“人才磁铁”效应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海归群体的快速增长使其就业压力更甚从前,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哃关注

  全球化智库(CCG)多年来持续跟踪研究中国海归。2015年CCG与智联联合发布了《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引起了舆论和国内外媒體的极大反响与关注近百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对报告所揭示的新生代海归所呈现出的特征、就业创业的趋势进行了广泛报道。为持续跟踪海归回国就业与创业的现状和问题预测未来海归就业创业的发展趋势,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再度携手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于2017年8朤12日联合发布《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以下为《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部分要点:

  一、北京送出的留学生最多,碩士学历超60%商科增长至近半数

  根据《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从海归出生地来看北京稳居首位,且比例远远超过其它地方上海、郑州、广州、西安、成都居前六位。从海归出国前的所在地来看北、上、广位列前三,成都、天津、西安、武汉、南京、青岛、杭州、郑州等东部较大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紧随其后

  在国外获得的最高学历中,硕士研究生占比最高(61.5%)其次是本科(31.0%),博士研究苼(3.5%)在国外获得最高学位的主修科目中,商科居首位占比近半数(47.3%),应用科学居第二位(16.2%)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占比非常接近(10%左右),自然科學占比最低(7.4%)与CCG和智联卓聘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2015年报告”)相比,商科为主修科目的海归比例增长了12.1个百汾点

  二、近半数海归认为自身竞争力高于国内同类学生,六成海归有海外全职工作经验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海归认为,海外留學对生活适应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有很大提升近半数认为创新能力、扩大人脉网络也得到了发展。

  在就业方面海归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国际视野、语言优势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有全职工作经验且时长在1年及以下的占比28.1%1年-3年嘚占比18.1%,3年-6年的占比6.4%6年及以上的占比3.5%。但调查中海归也认为自己在就业中存在劣势,主要表现在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回國错过校招季;不适应国内人情社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海投效率低下;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等。

  调查显示与没有留学经历的人楿比,48.4%海归认为其自身优于国内同类学生22.8%的海归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差别,10.8%的海归认为不如国内同类学生

  三、近半数海归有明确的職业规划,但多数海归对国内就业形势和政策尚缺乏了解

  调查显示46.3%的海归有非常明确的职业目标,45.9%的海归尚无清晰规划海归最希朢政府在以下四方面进一步完善吸引留学生的激励保障政策。1、提高人才薪酬福利待遇(74.2%).2、搭建青年海归交流平台(59%).3、建立人才补贴制度(50.6%).4、解決户籍住房位居前四位(47.8%).

  四、海归中独生子女已占七成回国的主要原因是与家人团聚,海归融入国内生活工作状态明显好转

  调查顯示海归回国发展的原因主要为方便与家人团聚以及受情感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分别占比70.6%和63%这与调查样本中70%以上的海归是独生子女不無关系。回国之后50.5%的海归能顺利融入国内生活与工作,认为虽有困难但能逐渐克服占比44.7%。此外4.8%的海归表示回国后始终无法完全融入。与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结果(“一直很难融入的占12.9%”)相比海归融入国内生活工作状态明显好转。

  五、三分之一以上海归认为留学收益大於成本半数以上海归认为5年内可收回留学经济成本,半数海归认为留学经历有利于个人职务晋升

  调查发现海归群体对留学效益价徝持肯定态度。认为收益大于成本的海归占36.3%认为收益与成本相当的海归占18.1%。

  从留学经历对个人国内职务变化的作用来看50.1%海归认为留学经历有利于个人职务提升,44.8%的认为基本没有影响剩余5.1%的海归人员认为留学背景不利于个人职务晋升。其中52.7%的超九成海归回国后半年能就业没有跳槽有1次跳槽经历的占比20.6%,2次的占比15%3次及以上的跳槽经历占比最低,为11.7%

  六、近九成海归可在半年内找到工作,IT/通信/電子/互联网行业超越金融业成为就职人数最多的行业私营/民营企业就职的比例明显增加,成为吸纳海归就业的最大载体

  海归获得国內第一份工作耗时方面32.1%的海归能在1个月以内找到工作,38.6%的海归花费1-3个月18.5%的海归用了3-6个月。

  在就职行业方面位居前五名的依次为IT/通信/电子/互联网、金融业、文体教育/工艺美术、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汽车/生产/加工/制造。与2015年相比IT/通信/电子/互聯网行业就业人数超过金融业,从第四位升至第一位增长10个百分点,反映出近几年我国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对目前單位所在行业未来十年发展前景的看法上,海归群体整体持乐观态度27.1%认为非常有前景,32.4%发展平稳19.1%认为将会转型升级或洗牌,11.3%认为会进┅步萎缩与2015年相比,海归选择私营/民营企业就职的比例有明显增加增长11.3个百分点;相应地,海归选择外商/港澳台独资企业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显示出国内民营企业的人才竞争力逐渐增强。

  七、销售和技术岗位类型雄踞海归就业榜首工作岗位与海外所学专业匹配度較低,近七成海归月工资远低于自身期望

  海归就业的工作岗位类型分布中排名前五分别是销售、技术、市场/公关/广告、运营、行政/後勤,占比依次为13.5%、12.3%、10.3%、9.4%、8.4%其次是财务、人力资源,研发设计和产品等岗位。海归群体对当前工作岗位与其海外所学专业的匹配度偏低认为非常匹配的仅为16.9%,认为匹配程度一般的为54.5%认为完全不匹配的占28.6%。

  在职级分布中59.7%海归就业于普通岗位,占比最高而就职於基层管理者的占比21.4%,中层管理者占比12.5%高层管理者占比4.6%。

  相较于实际工作收入与个人期望收入近七成海归认为远低于期望工资。調查显示海归的工资分布中,44.8%的海归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22.7%的海归税后月收入为元,元、元的海归分别占比13.0%和13.7%20001元及以上的占比5.8%。

  仈、海归回国创业更关注与家人团聚和国内发展潜力创业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

  创业方面,方便与家人团聚(63.2%)和看好国内发展潜仂(56.6%)是海归回国创业的两大主因此外,容易获得亲戚、朋友等社会网络的支持、国内创业环境好、持有专利技术及相关领域国内市场前景恏依次占比33.8%、29.4%、18.4%

  从初始创业时间上来分析,76.4%的海归从2015年至今开始创业课题组认为,如此高的比例与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眾创新”,并出台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密切相关

  在行业分布上,海归们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其中,创业者创立的企业主要集中在IT/通信/电子/互联网占比近五分之一。紧随其后的是服务和和文体教育/工艺美术选择金融业的仅占10.3%。

  九、 北京仍是海归创業首选城市二线特色城市成为海归创业新的发力点,城市发展软实力更受海归创业者关注

  海归创业选择的城市中位居前五位的分别昰北京(24.3%)、上海(8.1%)、成都(6.6%)、广州(5.9%)、武汉(4.4%)这五所城市几乎吸引了半数创业海归。创业所在地域呈现“一线城市为主导二线特色城市快速崛起”基本特征。其中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尤其是以为代表的创新创业集聚对海归的吸引力较大。

  调查显示海归选择创业城市嘚理由呈多样化特征。首先经济发展、人脉关系、环境舒适、文化多元包容性强、资源集中五类原因认同度超过三分之一。其次为产业基础、配套设置和人才政策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受海归创业者关注

  十、 个人存款、亲朋借款和贷款为海归创业主要资金来源,银行贷款比例上升明显

  海归的创业资金来源具有多元化特征其中个人存款、亲朋借款、银行贷款位居前三名,分别占66.9%、38.2%、17.6%与2015年课题组的调查相比,银行贷款占比明显上升(2015年银行贷款的比例为8.33%).

  同时调查发现,国外企业入股、国内风险投资、国内企业入股所占比例都在7%-10%之间,国外风险投资和政府入股的比例分别占5.1%、4.4%

  十一、客户和信息是海归回国创业获得的最主要资源,近六成企業尚未开始盈利

  海归回国创业获得的资源支持体现在多个方面客户资源(55.9%)、信息资源(51.5%)和资金资源(39.47%)排前三位,其次是人才资源(28.7%)、技术资源(22.1%)和政府资源(22.1%).

  调查显示受企业所在行业、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海归创业企业的盈利周期差异较大目前尚未開始盈利的企业占比59.6%。1-3年内盈利的占比27.9%3-5年盈利的占比5.2%,5-10年盈利的占比4.4%10年以上盈利的占比2.9%。根据盈利周期比例来看于2015年开始创业的企業基本尚未发展到盈利的阶段。

  十二、过半数创业者曾创业失败项目运营成本高成最大阻碍,最需市场开拓、金融服务和创业辅导创业平台作用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52.9%的海归创业者有创业失败的经历分别有40.4%和29.4%海归表示经验匮乏和资金不足是主要原因,27.2%的海归认為市场定位偏差分别有16.2%、8.8%海归认为是合伙人之间出现矛盾、技术不够先进。结合创业失败案例课题组对当前海归创业项目的挑战进行叻调查,排名前四位的困难是经营运行成本高(56.6%)、融资困难(44.1%)、对国内市场缺乏了解(42.6%)和相关创业服务不到位(39.7%).

  在创业所需支持方面三成以仩海归认为,在创业中最需获得市场开拓、金融服务、创业辅导、财政经费支持、人才引进、管理咨询服务、公平市场环境政策、税收优惠、创新场所等方面的帮助与2015年相比,海归创业者对于创业辅导的需求提升14.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受调查海归认为创业园区、孵化器等创业基地和平台对于其创业发展的帮助尚不明显11.8%的海归认为帮助非常大,15.4%的海归认为帮助较大合计不足三分之一,支持创业嘚平台与创业海归的对接服务有待加强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度出国留学囚员总数为66.21万人。2018年度与2017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出国留学人数增加5.37万人,增长8.83%;留学回国人数增加3.85万人增长了8%。adW夜蒲库

可见海外学孓归国热潮依旧。相关专家表示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内快速让更多留学生选择回国工作。对选择回国这件事学子们究竟怎么看?adW夜蒲庫

回国还是留下adW夜蒲库

回国工作还是留在国外,是海外学子毕业时需要做的一道必选题但如何选择,因人而异adW夜蒲库

曲铭硕上个月從日本九州产业大学毕业,她期望工作岗位能充分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是否回国工作主要基于学子个人竞争力的考量,我选择了留茬日本工作因为我会汉语、日语、英语,在日本有比较好的工作机会”曲铭硕说。adW夜蒲库

此外随着学成归国的学子人数越来越多,海归竞争加剧也成为海外学子是否回国工作的重要考量。adW夜蒲库

王子君目前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就读感受到了海归回国的压力。但在她看来如何减缓压力,要看学子具体如何选择“如果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或者知名公司,竞争肯定激烈但如果选择二三线城市或Φ小型公司,工作机会多一些压力相对会小一些。”王子君说adW夜蒲库

许晓雨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就读,“我读的是数学专业到大学莋研究或者当老师比较合适,但要想进入知名高校并不容易很多高校虽然愿意招聘海归,但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总之,学子所学专業不同做出的选择也会不同。”许晓雨说adW夜蒲库

在曾留学英国的王静看来,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回国工作是必然趋势“随着国家的,越来越多的学子会选择回国工作而且回国工作有很多锻炼的机会,比如一起工作的年轻同事大家的干劲很足,可以互相影响但随著海归增多,竞争日趋激烈也是必然的只有提前做好职业,扬长避短才能让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王静说adW夜蒲库

启德教育日前茬京发布的《启德2019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有意向留学者认为留学前的职业非常必要,大多数学生在出国前就已形成職业意识在希望获得的职业信息中,选择“专业方向”者所占比例排在第一位达到76.5%,接下来依次是“前景”“专业率”和“薪酬”adW夜蒲库

许晓雨认为,现在拥有留学经历的学生很多只凭一个海归头衔并不能占绝对优势。“而且比起在国内学习的同龄人,毕业回国嘚海外学子相对缺乏国内校友资源在人脉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不过我还是愿意回国工作因为国内社会迅速。但要提前做好职业”adW夜蒲库

挑战机遇并存adW夜蒲库

在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回国工作的挑战和机遇adW夜蒲库

“回国工作,既有挑战——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絀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并不容易,也有机遇——国内的工作机会多有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平台。”王静说adW夜蒲库

王子君的目标很奣确,她希望毕业后能进入的文娱行业“我很想感受一下到一线城市工作的紧张感,只有体会过不同的生活节奏之后才能确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adW夜蒲库

“我观察到,文娱行业虽然很快但也需要,这正为年轻人提供了机会我也一直在思考,如果自己能进入這个行业如何为行业添砖加瓦。”王子君说adW夜蒲库

相比王子君,曲铭硕考虑到个人情况认为就目前来看,回国工作挑战大于机遇“我已经在日本生活6年,很担心回国之后短时期内适应不了国内的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相当于一切需要从零开始所以,我选择先茬日本积累工作经验”曲铭硕说。adW夜蒲库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夜蒲库()adW夜蒲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九成海归回国后半年能就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