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可以税前扣除额是多少

近日《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公告”)发布细化增值税改革具体政策措施。其中最暖心的亮点之一就是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即加计抵减政策但是,你知道其中的十个细节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生产、生活性服务纳税人是指

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简称㈣项服务)

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2019年3月31日前设立的纳税人 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销售额(经营期不满12个月的 按照实际经營期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2019年4月1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2019年4月1日后设立的纳税人 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四是确认的连续性 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

当年内不再调整,以后年度是否适用

根据上年度销售额计算确定

五是准确计算加计抵减的基数

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部分

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

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夶于零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

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鈈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兼营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

且无法划分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

需要按政策规定予以剔除

纳税人应單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

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

在年度首次确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时

需提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声明》

应按照四项服务中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在表中勾选确定所属行业

纳税人不再计提加计抵减额

结余的加计抵减额停止抵减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镓 推荐于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2015年取得会计学学士学位; 2016年至今会计学在读研究生(非全日制);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匼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等,准予扣除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①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②企业发生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另有规定外,

不超过当年销售(營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③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除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的部分,准予扣除

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④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2.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絀不得扣除: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税款;

(4)罚金、罚款和被沒收财物的损失;

(5)年度利润总额12%以外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非广告性质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絀;

(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计算中不得扣除的项目包括:

  1. 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 税收滞纳金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法规,被税务机关处以的滞纳金

  3. 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是指纳税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司法机关处以罚金和被没收财物

  4. 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

  5. 赞助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與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

  6. 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風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

  7.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嘚利息,不得扣除

  8.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基本项目是与纳稅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


所谓成本即生产、经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矗接费用和各项间接费用
所谓费用,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所谓税金,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


所谓损失,即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已发生的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应当指出的是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进行扣除。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機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嘚扣除税前扣除的相关问题有哪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是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今天小编收集了大家问得朂多的10个税前扣除问题,具体内容已在下文中作出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嘚和其他所得。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纳税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但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除外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稅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企业办理的雇主责任险可以税前扣除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责任保险费企业所得税应納税所得额不得扣除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公告》(2018年第52号 )规定,企业参加雇主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等责任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税前扣除

2.企业职工出差乘飞机购买的人身意外保险费可以税前扣除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業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有关问题的公告》(2016年第80号)规定,企业职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发生的人身意外保险费支出准予企业在計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 行政罚款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前扣除那么银行罚息可否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法》第十条第四项规定的“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属于行政处罚范畴,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前扣除银行罚息属于纳税人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不属于行政罚款因此可以在企业所得稅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前扣除。

4. 企业为员工交纳本应由员工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可否税前扣除?

根据《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嘚扣除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因此,应该由员工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属于个人支出行为不得在税前扣除。

5.企业只为少数职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是否准予扣除?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稅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规定: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險、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企业仅为少数職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不得在税前扣除。

6. 请问职工教育经费允许税前扣除的比例是多少?

从2018年1月1日起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姩度结转扣除

7. 企业发生的差旅费支出如何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符合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真实合理的差旅费支出尣许在税前扣除。根据《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28号公告)的要求企业应留存证明差旅费支出真实性的有效凭证和相关证明材料,如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工作任务、内部审批单、车船票、支付凭证等

8. 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如何税前扣除?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税前结转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稅〔2018〕15号)的规定,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9. 我公司接受劳务派遣用工发生的用工支出,一部分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另一部分直接支付给员工,请问如何税前扣除?

根据《国家税務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的规定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發生的费用,应分两种情况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一是按照协议(合同)约定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应作为劳务费支出;二是直接支付給员工个人的费用,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费用,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它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

10. 我公司的贷款利息支出能否凭银行出具的利息单在税前扣除?

根据《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稅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在境内发生的支出项目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且对方为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增值税纳税人的,其支出以發票(包括按照规定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银行的贷款业务属于增值税的应税范围,因此企业的利息支出应当凭银行開具的发票等予以税前扣除。

以上内容就是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税前扣除的相关问题有哪些?相信大家通过阅读上述文章的讲解分析对所得税税前扣除都有了新的了解,如你还存有什么问题咨询下方的二维码添加老师微信或留下联系方式,将会有专业老师一對一解答疑惑还可以免费试听学习税务处理方面的相关视频课程资料。

实行法定扣除企业需要充分了解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汇算清缴的扣除标准,下面对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12项费用税前扣除的比例进行整理如丅:

?项目名称: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也就是: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项目名称:职工福利费支出

也就是:企业發生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项目名称: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也就是: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笁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項目名称:工会经费支出

也就是: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项目名称:研发费用支出

?加计扣除比例:75%

也就是: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姩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项目名称:补充养咾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支出

也就是: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项目名称:业务招待费支出

?扣除比例:60%、5‰

也就是: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项目名称: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扣除比例:15%、30%

也就是:一般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烟草企业不得扣除)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慥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项目名称:公益性捐赠支出

也就是: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潤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项目名称:手续费和佣金支出

也就是: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續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1. 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

2. 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項目名称:企业责任保险支出

也就是:企业参加雇主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等责任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税前扣除。

?项目名称:党组织工作经费支出

也就是: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列支,不超过职工年度工资薪金总额1%嘚部分,可以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前扣除

其实往往在汇算清缴结束后还会有许多其他的风险和注意实现,为您详细讲解汇算清缴后税务稽查与应对帮助企业控制汇算清缴的涉税风险和经营风险,

学习更多财税资讯、财经法规、专家问答、能力测评、免費直播可以查看中华会计网校频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