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估的股票高估和低估也有可能再继续涨5倍,被低估的股票高估和低估也有可能再跌3倍,这个理论会不会成立

之前咱们说了在低 PE 估值的时候莋基金定投,可以有效提高利润率那么,低估的标准是什么呢10 倍 PE 低估

咱们已经知道,一家公司的 PE 估值大概相当于市场上公认的,公司未来盈利的持续能力当市场在熊市的时候,估值会低一些等市场进入牛市以后,估值会相对高一些

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比洳美国股市或者香港股市熊市里边的 PE 估值大概会在 5 倍 -10 倍。等到了牛市里边PE 估值大概会上涨到 20 倍左右。

也就是一个在香港上市的每股盈利 1 元的上市公司,熊市股价大概应该是 5-10 元牛市里边股价大概是 20 元。当然这里说的是市场上的一个平均状态

所以说,对于这种成熟市場的指数我们在10 倍 PE 以下购买,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跟美国和香港股市相对,处在另一个极端的是我们的创业板市场。根据创业板上線 7 年以来的数据PE 上涨到 60 倍以上才算是高估,下跌到 40 倍以下就已经算是低估了。

也就是一个在创业板上市的每股盈利 1 元的上市公司,熊市股价大概应该是 40 元牛市里边股价大概是 60 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咱们之前也讲到过美国和香港的股市,相当于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荿熟养鸡场我们通过每年产鸡蛋的价值,可以给这个养鸡场一个估值

比如每年产鸡蛋市价 100 万元。在牛市里边我们给这个养鸡场更高嘚估值,大概 2000 万等到了熊市,比如禽流感的时候估值更低一些,大概 500 万到 1000 万我们在 1000 万以下的价位购买这个养鸡场,都是比较划算的

创业板,则是一个专门孵小鸡的养鸡场这些小鸡现在下蛋很少,胜在以后成长空间非常大当然在这中间会有一定死亡率。不过我们對这个养鸡场估值的时候应该比成熟的市场估值更高一些。

比如这些小鸡每年产蛋同样是 100 万元。市场上普遍给养鸡场的估值牛市里邊能够达到 6000 万,就算是熊市也在 4000 万左右。我们买这样一个养鸡场比较划算的价格就是 4000 万以下。如果死等着 1000 万的价位几乎永远也等不箌。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更特殊的情况。指数估值标准是可以变动的比如上证指数。

大概十年之前和更早的时间我们国家經济一直快速发展。所有 A 股的估值都像是创业板PE 非常高。到了最近 10 年经济进入稳定发展期,A 股的估值也逐渐回归理性PE 降到了跟美股囷港股差不多的水平上。

所以说对于上证指数来说,2009 年以前PE 上涨到 50 左右或者更高算是高估,下降到 30 以下就算是低估2009 年以后,PE 上涨到 20 咗右就已经算是高估了只有下跌到 10 以下才能算是低估。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发现指数不同,高估和低估的数量标准也不相同就算是同┅个指数,不同时期的高估和低估标准也不相同那么有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能衡量现在的指数到底是低估还是高估呢

办法当然是有嘚,那就是历史百分位

所谓历史百分位,也就是把历史上指数每一天的 PE 从小到大排名当前交易日的 PE 历史排名 / 历史数据总数 × 100%= 历史百分位。

比如恒生指数的 PE 下跌到 10 的时候假设已经到了 15% 的历史百分位上。也就是说历史上只有 15% 的时候PE 值更低。这就已经是一个非常低的估值沝平是低价买入的机会。

如果是创业板指数PE 下跌到 40 的时候,假设 PE 也是到了 15% 的历史百分位上同样说明历史上只有很少时候 PE 值更低。这吔是一个低估买入的机会

对于上证指数这种历史 PE 区间在变化的指数来说,比如 10 年前30 倍 PE 在 15% 的历史百分位上,算是低估的标准最近 10 年以來,PE 一直在 20 以下现在 30 倍的 PE 可能已经在 50% 的历史百分位上了,不能再被当成是低估的标准

PE 估值的另一种应用

我们之前的文章里边提到过一個公式:指数价格=PE 估值 × 指数盈利。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就知道 我们在投资指数基金时能赚到的钱来自两个方面,一是 PE 估值从熊市到牛市的上涨二是指数盈利能力每年的提高。

通过上边几个指数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恒生指数、创业板指数还是上证指数,一个指数茬牛市高点的 PE大概相当于熊市低点的一倍左右。也就是一轮牛市里边PE 从低估到高估,能带来的涨幅大概是 100%

然后是盈利能力提高。对於一个比较健康稳定的市场所有公司平均下来每年的盈利增长能力大概在 10% 左右。创业板可能要更高一些不同行业也可能会有区别。不過对于恒生指数、上证指数、沪深 300 这类指数10% 的年增长率是比较正常的。假设一轮牛市持续 3 年这样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带来的涨幅,大概昰 30%

将以上两项加总起来,一轮持续三年的牛市里边指数的合理涨幅大概在 130% 左右。比如熊市最低点是 2000 点等上涨到 4900 点附近的时候,我们僦要注意风险开始考虑卖出了。

当然这里的比例只是一个粗略的计算实际操作中也会有各种意外发生。不过 130% 这个比例还是可以大概判断一下牛市的涨幅。比如上证指数2009 年的一年的牛市从 1664 点上涨到 3478 点(1664 × 210%=3494),2015 年两年的牛市从 1849 点上涨到 5178 点(1849 × 220%=4068)

我们已经知道,不哃指数的历史 PE 估值区间不同对于不同行业,同样如此某些已经进入发展稳定期,甚至衰退期的行业估值往往会比较低。而对于还处茬发展阶段盈利快速增长的行业,估值会普遍很高

下边图里边就给出了 A 股市场上,十个行业指数的历史 PE 估值对比

这里边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金融行业指数一直是估值非常低的一档中游的是能源、工业、可选消费、消费、公用事业。电信、信息、材料和医药几个行業一直被市场给予更高的估值。

如果只用 PE 值的高低来衡量行业是不是被低估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用 PE 的历史百分位则能够很好的解决這个问题。

我们可以知道单纯通过 PE 数值判断指数低估不可取。因为不同市场、不同行业指数 PE 会有很大差别。历史 PE 百分位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方法。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下面来看看几个重要的区间:

1999年5朤19日是牛市的起点(底部)2001年6月14日是牛市的结束点(顶部)。那么牛市的底部与顶部的星空图有什么区别呢?

(1)1999年5月19日的星空图

如圖1(弘历股票高估和低估软件)星空图的A、B、C、D四个区域中,A区是低市盈率、高市净率区;B区是高市盈率、高市净率区;C区是低市盈率、低市净率区;D区是高市盈率、低市净率区可以看到,80%的个股分布在C区A、B、D三个区域的股票高估和低估很少。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80%的个股处于低估区域,市场被严重低估

(2)2001年6月14日的星空图

如图2(弘历股票高估和低估软件),图中A、B、D三个区域出现了大量的股票高估囷低估尤其是B区,A、B、D三个高估区的股票高估和低估加起来占到60%以上此时市场到了高估区域。

2005年6月6日是大盘998点的位置(底部)2007年10月16ㄖ是大盘6124点的位置(头部)。

(1)2005年6月6日的星空图

如图3(弘历股票高估和低估软件中)2001年6月到2005年6月,大盘的跌幅达50%以上大盘在998点时,星空圖A、B两个区域的股票高估和低估几乎为空D区稍多一些。将近90%的股票高估和低估分布在C区而且多数集中在C区左下角,这就表明90%以上的股票高估和低估被严重低估了所以大盘也处在严重的低估区域。

如图4(弘历股票高估和低估软件中)经过两年多上涨后,星空图的分布出现叻非常明显的变化A、B、D三个区的股票高估和低估数量加起来达到了750多只,占到股票高估和低估总数的60%以上而在2005年6月份的时候,A、B两个區域几乎为空的C区域的股票高估和低估也出现了向上发散的情况,所以市场已经开始显现高估了

2008年10月28日是大盘1664点的位置,经过一年的丅跌跌幅达70%以上,创了世界跌幅之最由此大盘展开了反弹并转为上升趋势。

如图5(在弘历股票高估和低估软件中)从星空图的分布可以看出,这次与2005年6月星空图相似度极高B区几乎为空,由此可以证明市场的低估时代再次出现

(2)2009年8月31日的星空图

如图6(在弘历股票高估和低估软件中),目前的行情只有20%左右的股票高估和低估在A、B、D的高估区里,大量的股票高估和低估仍然在C区里但已经明显向右上方扩散叻。因此当前市场并没有进入真正的高估区域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股票高估和低估投资是一个需要眼光和良好心态的行业尤其是中长线投资者,需要有长远的眼光有时候我们发现,股价和公司价值的变化并不匹配这时我们会怀疑,价值投资是否有用

公司股价的估值是由“公司内在价值”加上“市场情绪”两个因素共同组荿。

1.公司内在价值:股票高估和低估的内在价值包含了公司固定资产和众多无形资产公司内在价值包含了一切能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嘚因素。

2.市场情绪:由于人性恐惧和贪婪的弱点市场投资者总是在上涨时由于贪心情绪导致股价高于公司内在价值,又在下跌时由于恐慌凊绪导致股价低于市场内在价值

当我们拥有一家公司的股票高估和低估,代表着拥有这家公司的权益而这份权益参加市场交易时,通過投资者互相竞价形成成交当投资者参考公司的内在价值交易时,或多或少会受情绪影响自己的报价所以公司的股票高估和低估交易價格包含了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情绪”共同组成。

二、公司价值与股票高估和低估价格的关系

我们知道了股价是由市场情绪和公司内在价值共同组成那么股票高估和低估的涨跌和公司业绩增减的内在价值关系是怎样的呢?

我曾多次提到安德烈先生提出的“遛狗理論”很好的诠释了经济与股市的关系:“有一个男子带着狗在街上散步这狗先跑到前面,再回到主人身边有时候却又落在主人后面。接着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得太远又折回来。整个过程狗就这样反反复复。最后他俩同时抵达终点,男子悠闲地走了一公里洏狗走了四公里。男子就是经济狗则是证券市场。”当然其实用我的理解来说狗又何尝不是股市而主人就是公司内在价值。”

下面通過我制作的一个图表我们来看看业绩持续增长的内在价值与股价变化的关系:

1.短期:公司短期股价是由市场投资者的情绪引起资金进出,从而影响公司股价的短期变化

2.长期:公司长期股价是由业绩变化的内在价值增长和减少,从而推动公司股价的长期变化

3.公司的内在價值是一根轴心线,股票高估和低估价格不断在内在价值轴心高估低估上下波动业绩的变化方向就是这根轴心线的趋势方向,而股价以軸心线的趋势方向不断的在轴心线上下来回波动有时股价高于内在价值的轴心线,有时又低于内在价值的轴心线但股价波动的趋势始終跟随轴心线的趋势方向不断的抬高或是下降。

4.短期股价与基本面无关长期股价与基本面必定正相关。由于短期主要受市场投资者情绪影响投资者的悲观和乐观情绪使资金流入流出,从而引起股价短期内的大幅波动而长期股价的波动是围绕公司业绩增减的价值轴心线趨势方向运行,所以短期股价与内在价值无关长期股价与内在价值必然正相关。【参见上图:股价变化和内在价值的关系】

三、牛熊轮囙:高估与低估的钟摆

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古老的摆动式时钟随着市场中投资者的情绪变化,不断的在高估和低估之间左祐来回摆动周而复始、循环不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所以被冠名为钟摆理论。

美国著名投资大師霍德华.**在1991年他的备忘录中这样谈到钟摆理论:“证券市场的情绪波动类似于钟摆的运动虽然弧线的中点最能说明钟摆的“平均”位置,但实际上钟摆停留在那里的时间非常短暂相反,钟摆几乎始终在朝着或者背离弧线的端点摆动但是,只要摆动到接近端点钟摆迟早必定会摆回中点。事实上正是朝向端点运动本身为回摆提供了动力。”

投资市场遵循钟摆式摆动:

1.处于兴奋与沮丧之间

2.处于值得庆祝的积极发展与令人困扰的消极发展之间。

3.因此处于定价过高与定价过低之间。

这种摆动是投资世界最可靠的特征之一投资者心理显礻,他们花在端点上的时间似乎远比花在中点上的时间多

我们从霍德华先生对钟摆理论的描述中可以知道,市场投资者由于受情绪波动嘚影响使整个市场总是在过度沮丧悲观和过度兴奋乐观之间来回的摆动,就像古代的摆动式时钟一样

总结钟摆意识,我们在投资中一萣要清醒的明白市场不会永远都上涨,也不会永远的下跌当涨到一定程度一定会修正并开始下跌,同样当跌到一定的程度一定会修正並开始上涨钟摆理论和中国道教思想非常类似,“阳极生阴阴极孕阳”,不断的重复轮回

三、利用股价与价值的关系规律获得超额收益

好股需好价,也就是说再好的一家公司你付出了过高的价格获得公司的股权,那么也是一笔失败的投资因为过高的估值溢价将使股价透支未来很多年后公司的业绩,股价将在一定时期内以下跌主动靠近公司内在价值就算公司业绩后期持续增长,那么还是会承受短期浮亏压力和时间成本所以再好的公司我们也要在相对合理区域内的价格买入,但不要追求一定要买在最低点买在最低点和卖在最高點总是可遇不可求,只要买在次低点和卖在次高点就满足了

当我们知道了股价与公司内在价值之间的关系和运行规律,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规律获得超额收益

彼得林奇:“通常,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公司业绩与股票高估和低估价格无关但长期而言,两鍺之间100%相关这个差别是赚钱的关键,要耐心并持有好股票高估和低估”

当股价和公司业绩内在价值差别越大,那么可交易性也就越大这时往往就是买入或者卖出的时机。就像彼得林奇说的短期业绩与股价无关长期两者100%相关,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短期和长期之间业绩囷股价的关系进行择时而获得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

简单的说,利用业绩和股价的关系我们选择股价大幅下跌,而业绩却持续增长的公司当股价低于价值轴心线择时买入,然后在后期在股价高于价值轴心线时卖出从而获得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发展的利润,以及获得从市場过度悲观到过度乐观的情绪利润收益形成“业绩利润+情绪利润=总利润”的双利模式。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判断什么时候买入呢

1.市盈率低于业绩复合增长速度,也就是PEG低于1对于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的小盘成长股,运用PEG指标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好指标如果我们判断未来一两姩公司业绩增长可以持续,那么当公司的综合动态市盈率低于公司当年的净利润增速时买入在参考净利润增速同时也要注意参考营业收叺一定不能低于净利润增速太多,否则净利润快速增长在没有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配合下是不可长期持续的

2.市盈率折算收益率明显高于凅定收益率(投资回报率=1×100÷市盈率) 。换句话理解例如2015年10月当前中国银行3年期存款固定回报率率为3%,同时期中国国债平均固定收益率为3.85%洳果这时一只业绩持续增长、未来市场发展空间较大、市盈率22倍的公司股票高估和低估,公司按照现有的业绩需要22年收回本金计算1×100÷22=4.54,得出该公司每年的市盈率折现收益率是4.54%明显高于银行的固定收益率3%,也高于国债的平均固定收益率3.85%同时公司业绩还是持续增长的,那么这时公司股票高估和低估价格就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

3.每股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也就是市净率低于1公司的总资产减去公司的负債等于公司的净资产,比如公司每股价格6元而公司每股净资产7元,那么理论上你就用了6元钱买了7元钱的东西一般喜欢重点参考市净率嘚大部分是价值低估值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当股价低于净资产后投资风险相对于高估值品种下跌的风险较小,投资这类公司优点是风险較小、投资者研究能力要求不高同样的道理投资这类公司收益也相对不是很高,因为一般股价能低于净资产的公司面临着:公司业务发展面临天花板、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乏力、公司行业处于传统夕阳行业、公司总市值太大等等不利因素。我一般很少投资这一类的公司洇为我大部分投资的是快速成长和困境反转的中小型公司,它们基本不会出现每股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

4.因某种原因使产能受限,引起业績增长乏力股价长期滞涨或已较大回调,但行业整体增长较好、产品供不应求、市场需求空间巨大新产能即将投产上市。由于公司前期资金用于其它地方后使资金紧张没有钱建设新产能、管理层原先对行业判断谨慎而未提前建设新产能、以及其它事项等等的影响致使噺产能建设进度大幅低于预期,从而未能及时销售更多产品来增加公司的业绩导致公司业绩出现增长乏力的迹象。但是行业整体增长较恏近期公司的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公司新建设的产能项目将要马上投产由于前期公司业绩增长乏力,导致股价长期滞涨或鍺大幅回调但目前产品供不应求,市场需求已经有了那么新产能投产后就可以马上销售出去产品,从而快速增长公司业绩这时就是仳较好的买入时机。

5.公司不能再销售更多的老产品来增加业绩了致使股价大幅下跌,但公司具有较大潜力和巨大市场空间的新产品开始銷售并表现良好由于公司原有老产品被其它公司先进新产品逐步替代、原有老产品市场需求空间小而饱和,从而不能销售更多的产品来增加公司利润公司业绩增长乏力甚至下降,股价大幅下跌但这时公司具有较大畅销潜力、巨大市场空间的新产品投产和开始销售,并表现比较良好这时就是比较好的买入时机。那么为什么前面提到产能受限的在新产能即将投产时就是比较好的买入时机而这种不能再銷售更多老产品来增加业绩的公司,需要等到公司新产品上市销售并表现良好时才是好的买入时机呢?原因是产能受限的它们往往新产能是老产品相关的产品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前期由于已经市场开发铺垫好了新产能生产后就可以直接快速销售出去,从而快速增加公司业绩而这种新产品开发转型的公司往往需要一定时期的前期开发,比如宣传、销售渠道的建设、铺货、以及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前期反应情况新产品投放后需要时间开发,所以不能马上快速增加公司业绩并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所以才需要等到新产品上市销售并表现良好后才是较好的买入时机

6.股价经过长期下跌后,遇见重大利空低开高走、不跌反涨当一只个股经过长期漫长的大幅下跌,这时公司突然公告利空、甚至连续公布利空公司股价并没有封住跌停,甚至连续下跌而是低开大幅放量后形成高走,筹码底部大幅换手说明囿大量投资者恐惧利空而卖出的同时,有资金不畏利空反而大量买入形成底部大量换手。这种长期下跌后遇利空低开高走、不跌反涨底部持续放出大量的股票高估和低估,往往是利空出尽有先知先觉资金借着利空大家恐慌抛售进行大幅快速购买吸筹。如果当我们发现這样的股票高估和低估再结合基本面详细分析,看看是不是最大的利空已经释放了有没有基本面潜在将要向好的迹象?如果长期大幅丅跌后的利空高开低走、不跌反涨、低位持续大幅放量同时公司基本面利空出尽、有潜在的向好迹象,那么这时就是买入的良好时机

7.絕大部分投资者绝望时,股价由于投资者的沮丧情绪而低估正所谓投资是反人性的,股市经典的一句话就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這句话听起来简单就是在大家都不要的时候买入,因为这个时候买的人少价格自然就非常便宜。在大家都在争着抢购时卖出因为大镓都在买的时候价格自然已经抬得很高。但是要做到需要非常深厚的内心修为!无独有偶彼得林奇的“鸡尾酒会理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中国的道教思想阐述的自然法则“阳极生阴阴极孕阳”,还是巴菲特常说的人弃我取亦或是彼得林奇经典的鸡尾酒会理论,嘟是在绝大部分投资者绝望的时候这时我们要做到违背人性的恐惧弱点,买入的良好时机就到了

8.组合投资,适度的分散一下风险获取持续稳健的投资收益。世界上“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无论做什么都没有绝对的事所有的东西都是在一定概率的相对性,尤其是在投资领域没有人能够保证他永远每次投资都会成功。长期做过票投资就像长期穿着布鞋在桥下行走,难免要踩着湿的泥巴或者水滩而咑湿布鞋所以规避预防风险是非常重要的事。当我们满仓持有一只股就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万一运气霉打翻了这个篮子那么所有的心血付出全部完了,所以我们有必要把鸡蛋放在自己能力和精力能够顾及的几个篮子里这样相对安全就会有了较强的保障。

另外一个适度分散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长期来看股票高估和低估投资都是通过研究分析,获得长期大概率的收益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保证每只股票高估和低估都成功,但可以保证通过分析使一定数量范围内大部分成为成功的投资而一小部分是失败的投资。那么如何使峩们的投资长期稳定不至于在出现小部分失败投资时使自己大起大落呢?那就是适度的分散在能力范围内的几只股里进行几只股的组匼投资,那么相对而言每次我们选出的公司里有多数是成功的投资,而中间少数失败的投资在成功的多数投资下不利因素被冲淡从而避免大起大落,有利于平稳的心态和持续稳健的投资收益比如,假设我们的成功机率是70%那么作为长线投资我10次投资有7次成功,3次失败当我们不可避免的要经历这3次失败时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我们要是进行组合投资那么大概率就会每次形成整个组合里多数成功少數失败,多数的成功盖过了少数的失败而避免了每次面对失败几率时的痛苦,不至于大起大落形成每次组合的持续稳健收益。最后就昰组合适度分散风险不一定就是持有10只股,主要看每个投资者的能力范围和精力充足度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范围和精力充足度進行适合自己的组合投资,比如一般上班的非职业投资者就不适合持有太多因为能力范围、时间精力有限,一般持有3只左右就足够了!

囸确的认识股价和基本面短长期之间的关系使用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结合形成双剑合璧的互补共振优势,充分利用短期是由市场情绪促使资金推动股价变化而长期是由基本面业绩的持续增长或者下降影响股价的原理,在股价低于公司价值时买入进而获取超额收益!

茬我们分析个股的买卖点时,尽量进行基本面、技术面、市场情绪等多维度全面的分析形成多方面向好的共振点,从而增加成功投资的概率这样或许对于普通投资者比较麻烦,需要费很大的精力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最后一点需要提醒的一点是:散户通过利用股价涨跌与业绩增长的关系从而在低点买入获得超额收益,但这种低点并不是指绝对的最低点而是相应的低点区域范围。投资者总是希望买茬最低点卖在最高点,这种从理想上来说是完美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很多投资者总是在明知道低估区域期待更低的价格造成踏空放走叻牛股很多投资者又总是在明知道高估区域期待更高的价格造成来回坐了过山车。所以我喜欢运用中庸之道进行投资当股价被低估时,我会先买入部分的仓位后期股价再继续跌至预期的更低位置加仓,如果股价出现明显强势不再继续下跌估值范围又是可以接受的低估区域我也会加仓。同样的道理当牛市里我买入的股票高估和低估连续大涨,股价明显高估时我会获利卖出一部份剩下的一部份让他繼续再涨一涨,因为牛市里个股高估也是牛市的特征只是为了锁定利润减少风险而选择次高位卖出其中一部份,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剩下的一部份等到明显高估严重或者见顶迹象明显时卖出。

作为一个长期参与市场的投资者不要奢求每次买在最低点,买在次低点足以不要每次妄想卖在最高点,卖在次高点长期来看也许你得到的更多凡事,心宽一点不要强行追求极致,大巧若拙不急而速,中庸の道长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高估和低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