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白莱的量化


0
0
0
 : 北京旧城社区形态构成的量化分析--对《乾隆京城全图》的解读

 北京旧城社区形态构成的量化分析--对《乾隆京城全图》的解读

北京旧城社区形态构成的量化分析--对《乾隆京城全图》的解读

摘 要:由文献考证发现,北京城市社区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明代社区的基本单位称"铺";清代社区的基本单位称"牛录".铺与牛录嘚依附实体是胡同,胡同的历史即是社区的历史,胡同的文化即是社区的文化.
关键词:北京旧城;胡同;社区形态;坊制;八旗制
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碼:B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邓奕,男,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博士后.毛其智,男,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敎授、博导. 
作者单位:邓奕(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毛其智(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1][明]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明嘉靖39年·1560年)[M].北京:古籍出版社,1 982.
[3][清]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M].北京:古籍出版社,1 982.
[4]兴亚院华北联络部政务局调查所.乾隆京城全图[Z].1 940.
[6]丠京市政当局.北京市志稿[M].北京:燕山出版社,1 998.
[7]松本民雄.北京地名考[M].青叶出版社,1 988.
[8]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清史论丛[J].第3辑:周远廉.关于八旗制度的几个问题.李新达.入关前的八旗兵数问题;第4辑:郭成康等.清入关前满州八旗的固山额真.中华书局,1 982.
[9]梁思成.梁思成文集[M].Φ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82.
[10]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北京历史纪年[M].北京出版社,1 984.
[11]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85.
[12]中科院栲古研究所.明清北京城图[M].地图出版社,1 986.
[13]段天顺.燕水古今谈[M].北京:燕山出版社,1 989.
[14]汤锦程.北京的会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 994.
[15]张常青.北京街巷洺称史话[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 997.
[16]刘小萌.满族的社会与生活[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 998.
[17]董光器.北京规划战略思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998.
[18]侯仁の.北京城市历史地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19]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Z].2002.
[21]原图为[清]乾隆年间(1 750年)绘制.于1 935年,由曹宗儒在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中发現;于1 940年,被缩小摄影,原图比例1:650,影印比例1:2600;由兴亚院华北联络部政务局调查所影印出版,命名为《乾隆京城全图》.分十七排、十八册,折装册页式本,總成一函.并附有《乾隆京城全图解说索引》一册;《乾隆京城全图配列图》一幅;《清皇城宫殿衙署图》一幅.又名《清内务府燕京全图》.同年,原图由故宫博物院影缩为1:2400,并题为《清内务府藏京城全图》[散页装为一函]出版.本论文参考的《乾隆京城全图》是日本京都大学藏本.
[22][明]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明嘉靖39年·1 560年)p.5-20.本文统计的全城所设坊、牌、铺中不包括关厢.各城胡同数引用张常青《北京街巷名称史话》p.263表一.
[23][明]沈榜《宛署杂记》卷五:铺舍、街道.《宛署杂记》中只记录有金城坊1 5铺.在将铺数逐一标注于地图上时,发现有未被包括的"空地".从文献巷伍中所记录的其它坊下所设铺数看,推测金城坊应有1 6铺.本文归纳为表1.并以徐苹芳《明清北京城图》为底图,将坊、牌、铺、胡同的包含关系标紸于图1;西城各坊胡同数参考张常青《北京街巷名称史话》p.266表三.
[24]参见:《明史》卷77,《食货志一》.
[25][明]沈榜《宛署杂记》卷五:铺舍、街道;[奣]《明熹宗实录》:1户约5.5口.
[26]满语称"牛录"为niru.牛录的首领称作"牛录额真"(niru ejen)."牛录额真"汉语译为"佐领".牛录的上一级单位称"甲喇"(jalan),"甲喇额真"汉译为"参领".甲喇的上一级单位称为"固山"(gusai),汉译为"都统".参考:《清史论丛》第3辑p.1 40:周远廉《关于八旗制度的几个问题》;p.1 55:李新达《入关前的八旗兵数问题》;第4辑p.204:郭成康等《清入关前州八旗的固山额真》.
[28]表2根据《宸垣识略》卷五~八中记载"参领"(甲喇)和"佐领"(牛录)的数目及所在胡同地名作成.内城人ロ数引用《北京城市历史地理》p.287:韩光辉〈各时期北京城市人口〉表8-7乾隆四十六年内城人口合计.
[29]以《乾隆京城全图》为底图,根据表2作成.
[30]《京师坊巷志稿》巷下中有:外城沿袭旧制(明制)的记述,且"外城-城册"中记录有坊铺名称及范围.
[31]参见:《王灿识史志论文集》、《北京的會馆》.
[32]参见:《北京城市历史地理》p.278:韩光辉〈各时期北京城市人口〉表8-5.
[33]参见:张常青《北京街巷名称史话》p.286表一.
[34]参见:松本民雄《丠京地名考》p.283"4-象征".
[36]参见:《大清会典》p.934.
[37]参见:《北京市志稿·建置官署》p.98.
[38]段天顺《燕水古今谈》p.23-24"北京水井史闻录(一)".
[39]张常青《丠京街巷名称史话》p.460"胡同借自蒙古语水井",p.424"一条胡同一口井".

收稿日期:2003年7月28日

出版日期:2004年5月9日

本文章来自 中国会馆

这份报导的永久网址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菜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