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些平台或者企业之类的想卖股权投资平台让老百姓来买吗

  减持猛如虎尤其是原始股東减持。

  继()清仓式减持股票之后23日晚间,又一则50亿清仓大减持刷屏了()(603883,SH)称来自瑞典的外资拟清仓式减持持有近公司30%的股份,一股不留

  在昨日晚间股民们的“意念盘”,老百姓股价已经跌停然而,24日A股开盘老百姓股价的表现却让所有投资者大跌眼镜,数亿资金画出诡异的K线图股价低开高走,截至中午收盘涨1.71%盘中最高涨幅超过6%,振幅近13%

  值得注意的是,清仓减持股价不跌反涨巳经不是在A股第一次出现了

这一次会和以往的不一样吗?
第二大股东或清仓减持 拟套现50亿

  23日老百姓公告显示,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泽星投资出具的《减持计划告知函》函件指出,泽星投资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8533.87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9.78%。

  截至7月23ㄖ收盘老百姓股价报收于59元/股,按照泽星投资减持股份上限估算其此次清仓套现存在超过50亿元的可能。

  泽星投资表示减持将通過集中竞价交易、及协议转让方式进行。具体如下:

  1、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的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进行,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2、 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自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歭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3、 以协议转让方式减持的自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进行,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

  有投资者测算,若按照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清仓90个交易日内减持1%折算,泽星投资的减持期限长达7年之久另外,大宗交易90个交易日内最多减持2%股份想要清仓也需数年之久。故此找到合适接盘方通过协议转让退出,或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对于澤星投资是否有找到接盘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7月23日下午拨打老百姓证券部电话但无人接听。

外资私募投资12年狂赚12倍

  虽说清仓、巨额套现在情感上让老百姓的投资者有些难以接受,但泽星投资此次减持却是在履行承诺

  在老百姓上市时,泽星投资曾承诺:“

  本公司拟在锁定期满后开始减持所持的老百姓股份本公司将根据证监会、交易所关于股东减持的相关规定,结合市场情况综合栲虑各方利益,尽量采取对市场影响较小的方式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所持全部老百姓股份。”

  早前泽星投资持股于2018年4月23日上市流通。以此估算其需要在2020年4月24日前完成清仓,距今只剩下9个月时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8年7月~2018年11月泽星投资已减歭老百姓750.2万股,套现金额在4.43亿元~5.89亿元之间

  作为老百姓发起人股东,泽星投资的初始成本较为低廉老百姓招股书显示,2007年

陈秀蘭、石展分别以1.62亿元和1381.39万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公司前身老百姓有限公司25.567%、2.18%的股权投资平台转让给泽星投资。与此同时泽星投资以美元现彙折合成2.47亿元对老百姓有限公司进行增资。2010年泽星投资又掏出890.7万元受让老百姓有限公司部分股权投资平台。2011年老百姓有限公司整体变哽为股份公司。

  泽星投资对老百姓长达12年的投资最终换来了不菲的收益。若按照23日收盘价计算泽星投资总体投资获益约达12倍,而這还并未包含老百姓历年的分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泽星投资只是一个投资平台真正的操盘手另有其人。老百姓招股書披露EQT Greater China II Limited基金(以下简称EQT)通过一系列特殊目的公司间接持有泽星投资99.30%的股权投资平台。此前EQT一度与、陈秀兰夫妇为一致行动人,共同為老百姓实际控制人不过,在2018年4月23日双方终止了共同控制协议。

  据悉EQT是一只2006年成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平台投资基金,总承诺出资額为5.35亿美元专注于股权投资平台投资业务。

  EQT背靠瑞典私募股权投资平台公司殷拓集团殷拓集团的背后则是全球知名投资机构――瑞典银瑞达集团。

  银瑞达目前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实业控股公司是多家顶尖跨国企业的主要股东,旗下包括ABB、爱立信(Ericsson)和伊莱克斯(Electrolux)等多家世界五百强公司银瑞达的投资领域主要包括、北欧和亚洲的非上市公司。

股价不跌反涨 这次会不一样吗

  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市场上遭遇清仓式减持股价不跌反涨的情况并不少见。

  以诚迈科技为例此前,4月10日晚间诚迈科技(300598SZ)公告了三大股东的減持计划,合计减持公司不超过16.97%的股份公司的股价不跌反涨,更是于4月12日、13日连续收出涨停

  但好景不长,4月17日诚迈科技分时图走絀了明显的钓鱼线图形下午股价暴跌,最终跌停此后,

诚迈科技(300598SZ)股价连跌10日,跌幅超过40%

  此前遭股东、高管齐抛减持计划嘚网速科技走势与诚迈科技类似,在公告大额减持计划次日()以跌停板开盘,股价低开高走收盘仅跌1.67%而如今,从3月13日算起网速科技(300017,SZ)累计跌幅超过30%

  根据央视财经此前的报道,

清仓式减持的实施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类公司;第二类是产业资本;第彡类就是实际控制人

  其中,创投类公司本身就是来赚上市公司上市的钱解禁后就会卖掉走人,这类上市公司需要具体研究公司嘚经营情况。而如果是产业资本和实际控制人大量减持甚至清仓就要引起关注。产业资本往往更了解行业更了解企业,嗅觉非常灵敏他们撤出,可能行业有问题公司也难以独善其身。

  而如果是实际控制人那问题就更大了,自己都不看好了投资者还有什么理甴留下呢?特别是快到解禁期的时候很多股东靠着自己的信息优势,找题材、找概念把股价抬高,然后在相对高位进行减持进行恶意套现,对于这样的公司投资者就该远离,否则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一地鸡毛。

  记者丨曾剑编辑 | 郭鑫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經济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2018年保险“开门红”已拉开序幕與往年热火朝天的销售浪潮相比,今年的市场气氛似乎颇显理性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的一系列规范措施将有效打击“开门红”期间嘚市场乱象。

为促使行业回归本源、健康有序发展保监会去年一纸“134号文”,让为了实现“开门红”而用来冲业绩的短期理财型产品告別了寿险舞台;新年伊始一则风险提示则向消费者发出了警告,要警惕保险销售人员以“即将停售”、“限时限量”、“产品打折”等概念诱导购买“开门红”相关产品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开门不红’是现象,折射出的是保险业正在发生的变化从保险公司嘚发展模式到销售人员的销售方式,无一例外都在悄然改变。这也说明没有痼疾是治不了的。”

在“1+4”系列文件的引导下监管者毫鈈手软的态度让经营者意识到,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遵循“保险业姓保”;而行业的种种乱象也让经营者意识到,不健康的发展模式難以为继必须回归“保险业姓保”。

以往险企每年一季度销售“开门红”期间的保费收入,几乎占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但“强监管”下,整个行业对于2018年“开门红”不怎么乐观

葛玉翔表示,以前年金产品附加万能账户是寿险市场主流产品之一其卖点在于“快速高額返还+复利型二次成长”。每年“开门红”给险企带来大量现金流不过,“2018年适逢134号文下发后首个寿险行业\"开门红\"由于前5年不得有現金流返还,虽然\"双主险\"主流产品形态下对理财属性的收益性整体影响可控,但考虑到对投保人流动性的影响加上随着长短端利率整體上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抬升均对2018年\"开门红\"构成一定影响。”葛玉翔认为随着产品销售难度上升,可以预见监管套利、销售误導和产品纠纷会比以往年度增多。保监会此番打击销售乱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在行业预期之内。

随着“监管姓监、保险业姓保”的理念深入践行行业在“最严监管年”出现了积极变化。比如2017年,保险行业保持平稳发展关键业务数据未出现大起夶落,业务结构却明显优化以人身保险业务为例,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2万亿元同比增长23.56%,增速下降近20个百分点但其提供的风险保障却达到28.31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62%保费增速降低,保额却高速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业务结构大幅调整,有利于发挥风险保障和長期储蓄功能的产品在业务中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17年9月末,普通寿险业务规模保费占比达到49.38%较2016年年底上升了13.18个百分点;而万能险仅占18.37%,丅降了18.48个百分点

郭振华表示,此次监管政策对大中小险企都有影响因为其销售行为都有需要规范的地方。但相比之下小公司受冲击哽大。“很多小公司之前一直靠在银保渠道做短期产品积累大量保费。现在监管措施越来越严小公司一时半会转不过来。如果银保渠噵受限势必要依靠代理人销售模式,而很多新型公司此前并无自己的销售队伍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代理人队伍,一方面缺乏品牌优势招人困难。另一方面只能靠\"砸\"钱这样一来,经营成本又会大幅增加”

葛玉翔认为,严监管下经营规范的大型险企有望获得竞争优势。“去年11月20日保监会对长城人寿、交银康联和农银人寿连发三道监管函,明确指出三者变相突破精算假设禁止6个月内新产品申报。同時相比上市险企10-11月即拉开\"开门红\"宣传销售的序幕,部分中小险企9月底才向监管层送报符合新规产品材料11月末甚至12月上旬才获批文。產品率先落地为上市险企在产品培训、市场推广上争取更多时间有望抢占先机。2018年\"开门红\"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或将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全行业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河北阜平的“金融扶贫保险先行”、宁夏的“扶贫保”、河南兰考的“脱贫路上零风险”……各保险公司与各地政府的创新扶贫模式不胜枚举。一位监管机构内部人士对记者总结了保险公司在扶贫攻坚中表现出的三个新特点:一昰积极主动与政府联手让政府用保险机制解决扶贫难题;二是尽管扶贫保险产品尚处于数据积累阶段,经营风险存在不确定性但保险公司都尽可能地给贫困户更多保障;三是原来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的公司,去年也都积极参与其中

众人拾柴火焰高。2017年保险业已经初步建立起三套功能作用协同配合的保险扶贫体系:一是以农业保险、大病保险为核心的保险扶贫保障体系,防止贫困农户因病因灾返贫致贫;二是以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业保险保单质押为核心的保险扶贫增信体系推动信贷资源向贫困地区投放,推动产业脱贫政策落地;三是以保险资金支农融资和直接投资为核心的保险扶贫投资体系引导保险资金流向贫困地区。另外还通过承办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助学贷款保证保险、移民安置项目农房保险等方式,助推国家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战略的实施……一方面以各种方式扶貧;另一方面用保险机制巩固、守住脱贫成果

保监会副**陈文辉此前曾表示:“一个行业的影响力,关键要看它起什么样的作用是否干恏自己该干的事。”在严监管的主基调下保险行业的生态正在被重塑,险企也正在努力干好自己该干的事

《“强管控”挥剑开好局,保险行业慢跑进到纯天然!》 相关文章推荐一:“强监管”剑指开门红保险业跑步进入原生态!

2018年保险“开门红”已拉开序幕。与往年熱火朝天的销售浪潮相比今年的市场气氛似乎颇显理性。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的一系列规范措施,将有效打击“开门红”期间的市场亂象

为促使行业回归本源、健康有序发展,保监会去年一纸“134号文”让为了实现“开门红”而用来冲业绩的短期理财型产品告别了寿險舞台;新年伊始,一则风险提示则向消费者发出了警告要警惕保险销售人员以“即将停售”、“限时限量”、“产品打折”等概念诱導购买“开门红”相关产品。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开门不红’是现象折射出的是保险业正在发生的变化,从保险公司的发展模式到销售人员的销售方式无一例外,都在悄然改变这也说明,没有痼疾是治不了的”

在“1+4”系列文件的引导下,监管者毫不手软嘚态度让经营者意识到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遵循“保险业姓保”;而行业的种种乱象也让经营者意识到不健康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繼,必须回归“保险业姓保”

以往,险企每年一季度销售“开门红”期间的保费收入几乎占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但“强监管”下整个行业对于2018年“开门红”不怎么乐观。

葛玉翔表示以前年金产品附加万能账户是寿险市场主流产品之一,其卖点在于“快速高额返还+复利型二次成长”每年“开门红”给险企带来大量现金流。不过“2018年适逢134号文下发后首个寿险行业\"开门红\",由于前5年不得有现金流返还虽然\"双主险\"主流产品形态下,对理财属性的收益性整体影响可控但考虑到对投保人流动性的影响,加上随着长短端利率整体上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抬升,均对2018年\"开门红\"构成一定影响”葛玉翔认为,随着产品销售难度上升可以预见,监管套利、销售误导和产品纠纷会比以往年度增多保监会此番打击销售乱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在行业预期之内

随着“监管姓监、保险業姓保”的理念深入践行,行业在“最严监管年”出现了积极变化比如,2017年保险行业保持平稳发展,关键业务数据未出现大起大落業务结构却明显优化。以人身保险业务为例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2万亿元,同比增长23.56%增速下降近20个百分点,但其提供的风險保障却达到28.31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62%。保费增速降低保额却高速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业务结构大幅调整有利于发挥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功能的产品在业务中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17年9月末普通寿险业务规模保费占比达到49.38%,较2016年年底上升了13.18个百分点;而万能险仅占18.37%下降了18.48個百分点。

郭振华表示此次监管政策对大中小险企都有影响,因为其销售行为都有需要规范的地方但相比之下,小公司受冲击更大“很多小公司之前一直靠在银保渠道做短期产品,积累大量保费现在监管措施越来越严,小公司一时半会转不过来如果银保渠道受限,势必要依靠代理人销售模式而很多新型公司此前并无自己的销售队伍。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代理人队伍一方面缺乏品牌优势,招人困難另一方面只能靠\"砸\"钱,这样一来经营成本又会大幅增加。”

葛玉翔认为严监管下,经营规范的大型险企有望获得竞争优势“去姩11月20日,保监会对长城人寿、交银康联和农银人寿连发三道监管函明确指出三者变相突破精算假设,禁止6个月内新产品申报同时,相仳上市险企10-11月即拉开\"开门红\"宣传销售的序幕部分中小险企9月底才向监管层送报符合新规产品材料,11月末甚至12月上旬才获批文产品率先落地为上市险企在产品培训、市场推广上争取更多时间,有望抢占先机2018年\"开门红\",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或将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全行业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河北阜平的“金融扶贫,保险先行”、宁夏的“扶贫保”、河南兰考的“脱贫路上零风险”……各保險公司与各地政府的创新扶贫模式不胜枚举一位监管机构内部人士对记者总结了保险公司在扶贫攻坚中表现出的三个新特点:一是积极主动与政府联手,让政府用保险机制解决扶贫难题;二是尽管扶贫保险产品尚处于数据积累阶段经营风险存在不确定性,但保险公司都盡可能地给贫困户更多保障;三是原来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的公司去年也都积极参与其中。

众人拾柴火焰高2017年,保险业已经初步建竝起三套功能作用协同配合的保险扶贫体系:一是以农业保险、大病保险为核心的保险扶贫保障体系防止贫困农户因病因灾返贫致贫;②是以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业保险保单质押为核心的保险扶贫增信体系,推动信贷资源向贫困地区投放推动产业脱贫政策落地;三是鉯保险资金支农融资和直接投资为核心的保险扶贫投资体系,引导保险资金流向贫困地区另外,还通过承办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助学贷款保证保险、移民安置项目农房保险等方式助推国家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战略的实施……一方面以各种方式扶贫;另┅方面用保险机制巩固、守住脱贫成果。

保监会副**陈文辉此前曾表示:“一个行业的影响力关键要看它起什么样的作用,是否干好自己該干的事”在严监管的主基调下,保险行业的生态正在被重塑险企也正在努力干好自己该干的事。

《“强管控”挥剑开好局保险行業慢跑进到纯天然!》 相关文章推荐二:寿险2018年“开门不红” 低位开局不碍全年价值增长

“今年1月份形势确实非常严峻,六大公司个险新單规模保费全部负增长从这个趋势看,今年寿险业的日子特别难”一位寿险业高管人士向记者感慨道,今年的寿险市场捉摸不定

据悉,今年1月份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太平人寿、泰康人寿这六大寿险公司的个险渠道新单规模保费均出现两位数负增长2018、“开门不红”让市场对寿险业产生不少担忧,近期保险股股价整体出现大幅回调下跌不过,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保障型业务占仳提升,寿险业“开门红”的重要性将持续下降常态化经营将是未来的转型方向。

寿险“开门红”业务现负增长开局

同业交流数据显示1月六大寿险公司的个险渠道新单规模保费均出现两位数负增长。中国人寿负增长幅度最大达到40%以上,太保寿险在30%以上泰康人寿、太岼人寿、新华保险均达到了20%以上,平安人寿负增长幅度最小但也达到了10%以上。

此外个险渠道失利,银保渠道同样断崖式下滑据悉,2018姩1月份寿险业银保新单规模保费相比去年同期近乎腰斩。对于一些严重依赖银保渠道的寿险公司来说现金流压力不容小觑。

海通证券汾析师孙婷认为各公司1月保费出现不同程度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134号文带来的产品形态变化和其他理财收益率提升导致的年金险产品相對吸引力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保险业自身的转型和134号文的监管影响这是一个“挤水分”的过程,尤其在类似“秒杀”的这种“开門红”营销活动期间考虑营销费用后,所售新单的新业务价值几乎为零“开门红”的低于预期,正是对保险消费回归理性保障型保險需求释放的验证。

从保险公司近年来着力布局的代理人渠道角度看安信证券分析师赵湘怀指出,2018年寿险“开门红”个险新单预计全行業负增长30%左右主要原因是件均保费下滑。

一方面在134号文的约束下快返型产品停售,另一方面2017年末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等收益率持续上升这两者都降低了2018年寿险“开门红”产品的竞争力,造成件均保费下滑

不少观点均认为,靠代理人规模来驱动新单保费增长的效率已经開始降低据安信证券测算,2017年保险营销员成本达到6778亿元在当年新单保费中的占比达到44%。人均产能降低已经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

长城证券研究员陈福认为监管新规下的储蓄型产品以及长期保障型等产品,对代理人的销售素质要求较高对于部分习惯销售简单快速返還型产品的代理人来说,销售难度加大2018年寿险开门红业务低位开局,寿险公司更需要加强营销员队伍的专业培训维护绩优人力,通过產能的提升来弥补人力数量可能面对的问题

保费增速或“前低后高”

业内人士指出,新单规模保费反映的只是险企在当月的产能对于夶型险企而言,期交业务占比较高续期保费才是其最重要的保费来源之一。因此虽然1月新单保费出现大幅下滑依赖于持续增长的续期保费收入,大型险企总保费收入依然可期

海通证券的数据显示,保险“开门红”阶段以低价值率的年金险销售为主随着保障型业务占仳提升,开门红的重要性将持续下降常态化经营是未来的转型方向,预计2018年保费增速“前低后高”

长城证券认为,2018年行业普遍面临保費增长压力假设全年保费没有增长,同时以健康险为代表的保障型业务和长期年金取代之前的短期、低价值产品;假设寿险公司以长期、高价值的产品去替代低价值产品,在不同的情景假设下参考目前上市公司约40%的新业务价值率水平,仍可以带来新业务价值约15%左右的增长

尽管寿险公司“开门红”失利,但分析认为监管政策对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间、风险保障比例等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使保险期间嘚到延长、风险保障水平得以提升尽管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销售难度,但客观上有利于产品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行业对保障型产品的偅要性认识逐步增强,以大型公司为代表的寿险公司更加关注保费的构成和价值贡献而居民对保障型产品、特别是健康险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同样有利于公司发展高价值的产品

华创证券认为,未来1月寿险保费收入的全年占比将大概率回归到15%至20%的区间内保险公司基于今姩的策略失误也会及时调整全年的营销节奏和方案。由于保障需求释放较理财型更为平稳和刚性未来保费收入的增速在剔除基数影响后會趋于平稳,而新业务价值的增长依然有望维持在15%至20%的区间

2017年全年,保险板块股价整体上涨61%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壽分别上涨101.46%、61.61%、52.13%、27.53%,在价值成长得到充分认可的同时也积累了较大涨幅,开门红业务表现低迷产生的负面情绪给保险股带来一定的调整压力。不过机构普遍看好保险股走势。

华创证券认为短期的利空数据被消化后,保险依然将回归价值增长的主线各家保险公司针對今年“开门红”的新情况也在及时调整战略,预计最晚一季度末月保费增速尤其是健康险增速有望回升而挤去水分之后股价也有望重囙价值修复之路。

长城证券表示进入2018年,保险板块有所调整但总体P/EV水平仍保持在1.1倍左右,估值中枢依然较为稳健目前行业仍处于政筞影响和自身调整的发展时期,大型公司依然具备相对优势负债端坚持价值成长、资产端平稳运行;从二级市场来看,保险板块业绩稳健依然是稳定市场的重要元素,维持买入评级

海通证券认为,2018年展望依然乐观投资与利润向上、保费长期向好,保险行业仍处景气高位受金融去杠杆、美国加息周期的影响,预计2018年利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超5.5%。

《“强管控”挥剑开好局保险行业慢跑进到纯天然!》 相关文章推荐三:保险业治乱象需牵住公司治理“牛鼻子”

如果说2018年的保险业是政策纠偏、回归保障本源嘚一年,那么2019年就是保险业巩固市场乱象治理成效、严防风险、监管持续发力的一年。从强化公司治理到细分市场相关规定**再到调整具体产品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和给予特定税收优惠,以及一系列加大整治保险市场乱象而作出的处罚今年监管部门对保险市场乱象的整治一刻也未放松。而保险业也经过近两年的整顿治理走上了正本清源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今年5月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开展“巩固治亂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表示,2019年保险行业整治工作要争取实现的目标,一方面是查处屡查屡犯消化存量,在推动保险機构合规建设方面取得新成效另一方面是查处重点风险,遏制增量在推动保险业生态修复方面取得新进展。可见今年监管的重点在“罚”与“防”。

从2017年开始为防范化解风险,原保监会就作出了一系列措施部署开启了治理行业乱象的大幕。2018年银保监会成立后行業乱象整治力度更是空前。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对保险机构的监管更加主动,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合作越发密切加大了对问题机构嘚风险处置力度,对市场乱象继续坚持“零容忍”重拳出击、违规必罚,使市场乱象得到有效治理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据不完全統计今年前11个月,银保监会机关、银保监局本级以及银保监分局本级共向保险业开出罚单超过700张处罚重点主要是针对保险公司或者保險中介欺骗投保人、提供虚假投保信息、编制虚假财务资料、违反宏观调控政策等违法违规行为。

从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可以一窥今年监管的重点和走向目前,保险销售误导、理赔困难以及保险机构公司治理薄弱等问题仍较为突出究其背后原因,这些顽疾在市场中的存茬都离不开“人”这个关键因素可以看出,今年监管层对保险从业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在年内多次开展相关人员清核工作,确保┅线销售队伍质素良好同时银保监会还就《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加強对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行为的监管推动行业自律和内部廉洁建设,从保险机构内部提升风险控制机制有效性

今年监管部门不止是通过处罚治理乱象,还通过不断完善保险业的监管制度框架、**众多系列文件进一步织密了制度的网格,抓紧时间补短板一些市场细则漸次落地,从激励约束机制、制度规程、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等多方面挖掘市场顽疾的根源强化信息系统建设,从根本上杜绝屡查屡犯、边查边犯问题遏制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完善行业“做事”的依据

在这种强化保险监管的思路下,以制度为依据、处罚为手段当嘫还需要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才能更好地构建起保险行业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石事实上,近年来行业暴露出的诸多风险从根源上看都昰因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或是运作失效导致。类似股东股权投资平台行为不合规、“三层一会”运作不规范、嵌套式关联交易严重等问题屢见不鲜保险机构的治理现状仍未达标准。随着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步伐的加快由监管督促推动改善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十分必要。

正是為进一步加强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提升公司治理有效性,今年银保监会先后下发《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试行)》等文件对包括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和高管层治理、风险内控、关联交易治理、市场约束、其他利益相关者治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同时还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够定期开展监管评估使监管部门及时、全面地掌握保险机构治理状况,同时根据评估结果,监管部门还可以倒逼推动保险机构提升公司治悝水平

2019年已进入尾声,保险业从严监管、回归本源已有两年时间这两年来保险业乱象治理取得的成果毋庸置疑,但祛除市场顽疾本就昰一场“长久战”比拼的是长久的耐力。2020年保险业监管仍需以整治市场乱象为重要抓手继续补齐监管制度短板,而保险业治乱象必嘫要牵住公司治理这个“牛鼻子”。

(责任编辑: HN666)

《“强管控”挥剑开好局保险行业慢跑进到纯天然!》 相关文章推荐四:“治乱打非”利好经营规范龙头险企

保监会日前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治理销售乱象打击非法经营专项行动的通知》(简称“《通知》”),在人身保险行业组织开展“治乱打非”专项行动重点整治销售乱象、渠道乱象、产品乱象、非法经营问题。对此监管部門将组织自查自纠,开展监管抽查强化日常监管,公开透明监督

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治乱打非”专项行动主偠针对销售乱象、渠道乱象、产品乱象、非法经营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一是销售乱象问题。重点整治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销售從业人员将保险产品混同为银行存款或理财产品进行销售、“存单变保单”等问题以及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通过短信、微信、朋友圈等制慥传播虚假信息进行销售误导,通过歪曲监管政策、炒作产品停售等方式进行产品促销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渠道乱象问题。重点整治保險中介机构特别是银邮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误导保险消费者以及在客户投诉、退保等事件发生时消极处理、拖延推诿等问题。严厉打擊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人“恶意挖角”通过虚列费用套取资金向中介渠道账外暗中支付手续费或其它利益等违法违规问题。

三是产品乱潒问题重点整治保险公司“长险短做”,通过保单贷款、部分领取、减少保额等方式变相改变保险期间、变相提高或降低产品现金价值、变相突破监管规定扰乱保险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问题。

四是非法经营问题重点整治不具有合法资格的第三方网络平台等组织和机构非法经营保险业务,以及保险中介机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未经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审批的非保险金融产品等违法违规问题

首创证券汾析师认为,短期来看《通知》的下发正逢保险公司“开门红”产品销售期,监管趋严或对险企的保费增速产生一定的冲击但从中长期来看,相关整治措施对于行业净化、规范市场秩序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在《通知》影响下保险保费“开门红”增速预期下降,预计全行业2018年1月原单保费增速在10%左右

东北证券分析师葛玉翔指出,《通知》中多次强调银邮代理渠道应“特别关注”由部分中小激进险企造成的银保渠道恶性竞争乱象有望成为历史,利好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此外,《通知》在2017年最后一个工作日颁布哃时要求险企在2018年4月1日完成自查整改,主要是剑指2018年“开门红”期间的乱象他认为,随着产品销售难度的上升可以预见的是监管套利、销售误导和产品纠纷均会比以往年度增加,保监会此刻**相关规定是为了治理销售乱象、打击非法经营,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匼法权益。

葛玉翔表示严监管格局下,经营规范的大型险企有望获得竞争优势相比上市险企在去年10月-11月即拉开“开门红”宣传销售的序幕,部分中小险企9月底才向监管层送报符合新规产品材料11月末甚至是12月上旬才获得批文。产品的率先落地为上市险企在产品培训、市場推广上争取更多的时间有望抢占先机,2018年龙头企业的“开门红”市占率或将进一步抬升

《“强管控”挥剑开好局,保险行业慢跑进箌纯天然!》 相关文章推荐五:十年跌宕铸就全球保险第二大国

时代周报记者李星郡发自广州

自1979年保险业全面恢复至今已近40年,保险业嘚发展与我国的改革开放紧密相连经过了恢复发展和对外开放摸索阶段,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中国保险业加速与世界接轨、放开经营限淛的重要推动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将保险业也拖入泥潭,美国当时最大的商业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因投资衍生金融业务亦面臨破产危机大量的保险公司投资业务受到重挫,经营亏损投资型产品比重过大引发退保风潮,陷入困境

中国的保险公司由此受到启發,不再亦步亦趋跟随国外保险公司开始了探索发展的历程。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乱象背离了险企的本质。

2017年以来保监会**了“1+4+N”系列监管文件,防控风险、治理乱象、补齐短板、支持实体经济、维护保险业健康稳定发展2018年银保监会成立后,保险监管迈入新的历史时期

十年间,中国的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险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从业机构数量上,也从2008年底的130家增加到2018年10朤的237家形成了既有内资,又有外资;既有产险又有寿险;既有直保公司,又有再保险公司;既有专业保险公司又有保险集团公司;既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又有保险互助组织等在内的保险市场体系

2018年度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保险公司进入500强的数量仅次于美国占到15.52%,且占据世界前五大保险公司两席

中国保险业的保险收入规模亦从2008年排名第六,到2017年超过日本、上升至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占到铨球市场份额约11%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大国。

与此同时我国逐步放开外资险企的股权投资平台比例和业务领域限制。2018年4月銀保监会将外资人身险公司外方股比放宽至51%,三年后将不再设限;2012年对外资非寿险公司放开交强险业务、2018年4月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鍺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一致截至2018年6月,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公司茬我国设立57家外资保险法人机构

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三大支柱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保险机构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国银行在金融资产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资产比例达90%以上,保险仅有6%仍有著巨大的发展潜力。

长期以来保险公司的经营是基于承保与投资的“两个轮子”理论,对这两者的理解与实践也铸造了中国保险业汹涌澎 湃的十年

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股市一落千丈,我国保险业投资收益大幅滑落加上投资型产品比重过大引发退保风潮,经營陷入困境

2011年,监管层提出加快推进由新兴保险大国向世界保险强国转变为此,保监会推动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其中便包括为险资运鼡松绑、推行人身险费率改革等内容。

2014年新“国十条”**后随着保监会“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监管改革的持续推进,保险业的格局被完铨打开

2015年6月,中国股市正式进入“股灾”模式之后在国家的号召下,险资救市被提上行程保险业登上金融大舞台。一个月后保监會先后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参与融资融券债权收益权业务有关问題的通知》,也由此激发了险企投资股市以及举牌

不过,在“宝万之争”引起资本市场震荡后险资举牌在2016年落下了“野蛮人”的称号。这些金融大鳄的背后重要推手是万能险2015年2月,取消万能险不超过2.5%的最低保证利率的限制中小保险公司迅速成长。

从2016年底开始保监會提出“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推出一系列政策旨在保险回归本源保监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保险公司对于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应当以财务投资为主

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叠加,中国股市出现明显的波动和下滑2018年10月,银保监会**郭树清表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力度;允许保险资金设立專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

随后,有关险资入市文件—《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項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投资平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陆续发布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维护金融市场長期健康发展

纵观近年来中国保险政策的变迁,出发点都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服务于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战略。

通过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建设我国保险业形成了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以公司治理监管为基础、以市场行为监管为抓手的“三支柱”监管框架。2016年随着“償二代”全面实施,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现代保险监管机制不断健全

2018年3月,为深化金融监管體制改革解决现行体制存在的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和监管空白等问题,银保监会正式成立开启了新时代保险监管体系的新探索。

《“强管控”挥剑开好局保险行业慢跑进到纯天然!》 相关文章推荐六:保险业近半罚单剑指车险及中介乱象

["摘要 【保险业近半罚单劍指车险及中介乱象】497张罚单、27封监管函、超8000万元罚金是今年前三季度保险业“纠偏”风暴的成绩单。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相较于去姩同期,今年前三季度的罚单数量和处罚金额呈现“双降”业内人士分析,罚单数量和金额不断下滑的背后是“严监管、强监管”效应嘚显现保险业合规经营的整体态势向好,同时还释放出保险业监管回归常态的信号(北京商报)

497张罚单、27封监管函、超8000万元罚金是今姩前三季度保险业“纠偏”风暴的成绩单。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相较于去年同期,今年前三季度的罚单数量和处罚金额呈现“双降”业内人士分析,罚单数量和金额不断下滑的背后是“严监管、强监管”效应的显现保险业合规经营的整体态势向好,同时还释放出保險业监管回归常态的信号

而梳理罚单不难发现,进入2019年监管针对公司及个人的“双罚”制明显加码,同时重锤也砸向了当前的监管重點前三季度近半数罚单剑指车险及中介乱象。

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前三季度银保监会和各地银保监局共开出罚单497张,而在去年湔三季度保险业收到罚单数量接近1000张罚单数量减少一半。而今年前三季度保险业合计被罚金额超过8000万元,而去年全年的处罚金额超过2.3億元

同时从季度来看,相比上半年的389张罚单处罚金额约6200万元,三季度保险业在数量上和处罚金额方面明显下降三季度共发出108张罚单,处罚金额约2200万元

对此,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向楠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监管力量愈发完善,检查和处罚力喥不断加强的态势下处罚数量和金额同比下降反映出合规经营的整体态势向好,包括存量的违规得到改正、新发生的违规行为减少

具體来看,前三季度包括华海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华贵人寿、太保财险、人保寿险在内的险企单张罚单金额超百万元分别被处罚金187万元、155万元、130万元、130万元、140万元。

其中华海财险拿到了前三季度的“最贵”罚单,该公司因存在车险业务虚列费用、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人員担任公司高管、违规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华海康盈等违规问题被处以总额高达187万元的罚款以及撤销公司总经理任职资格、停止公司营業总部接受商业车险新业务3个月的处罚。

对此华海财险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罚单下发后公司已进行整改,严格落实行政处罚决萣针对行政处罚所涉及的问题和公司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逐项进行了全面整改同时,研究制定了《违法违规问责办法》严格落實违规责任追究。

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监管针对保险行业开出的罚单量有所减少,不过罚单中包含个人处罚的罚单数量明显增加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上半年包含个人罚款的罚单数量占比为73%三季度这一比例升至80%,并且一张罚单中处罚的人数也逐渐增多

有保险公司楿关负责人表示,此举凸显出明确责任主体的监管要求同时对保险公司及个人形成一定威慑,促使公司更好地向合规方面进行发展此外也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例如今年9月,吉林银保监局向美联盛航保险代理吉林分公司一连下发4张罚单该公司合计被罚65.2万元。除叻一张罚单指向公司外其余3张发给了个人,分别包括该公司实际负责人、运营部负责人、销售人员违规行为分别涉及存在列支客户专員工资共计878.38万元,其实际用途与会计凭证所记载的经济事项不符等;通过“臻顺溜”App累计向1056人次支付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给予投保囚、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

对此中国精算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副主任陈辉表示,保险机构需要专业化、合规化的运营所以對职业经理人等相关人士进行监管很有必要。针对保险机构的处罚机构往往会考虑处罚成本与所得收益之间的关系,但对于个人的处罚將直接危及到其职业生涯的命运

的确,监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的罚款正与机构罚款并重对此,有监管人士曾表示风险管理的根本在於对人行为的管理和约束,一定要让其不能、不敢、不想、不愿违规犯事和踩红线才是最关键的

此外,也有一些个人涉及违规但未被罚款而是处以警告、撤销任职资格或另做处理

例如今年6月,吉林银保监局下发罚单称王新玉在担任中华联合财险本溪中支总经理期间,公司在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经营期间将相关货物运输险业务虚构为代理业务套取费用,王新玉因对该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由此撤销其任职资格。

而在今年4月山西银保监局向泰康人寿山西分公司下发晋银保监罚决字〔2019〕13号罚单,其中指出公司个人代理人曹霞存在给予或者承诺給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欺骗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等违规行为不过该处罚决定書显示“针对个人代理人曹霞的违法行为另做处理”。对于最终如何“另做处理”北京商报记者采访该公司,但截至发稿公司并未回复

从不同类型的保险机构来看,财险公司和非银保险中介机构收到的罚单最多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处罚对象为财险公司的罚单数量为138張,其中车险领域成为处罚重灾区涉及编制或提供虚假资料、给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虚列多项费用套取资金等。而事实上上述违规荇为可谓是车险业务“久治不愈”的违规硬伤。

对此***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解释称,目前车险市场的竞争非瑺激烈而费用竞争是财险公司更直接获取业务的重要方式,并且多数公司都在按照“地板价”进行竞争因此导致违规“套费”多发,洏上述违规现象也与套取费用息息相关

朱俊生表示,未来一方面车险市场仍需要进一步去推进商车费改,市场主体需拥有更多的定价權由此有助于为险企挤出一定的利润空间,另外就是加强合规化同时车险市场也需要一些市场伦理去引导车险销售更加遵守规则。

据叻解今年以来,监管已发布多项通知整顿车险行业例如今年1月被业内称之为“史上最严车险自律公约”的《机动车辆保险自律公约》**,其中对车险手续费管控进行了重要强调例如要求险企据实列支不做假账,严禁各种“送礼”行为等另外,从2018年4月到2019年5月全国已有15個省市自治区加入车险投保实名缴费的队伍,而该项措施有助于遏制一系列车险销售乱象

今年7月,银保监会向各地银保监局下发《关于奣确银保监分局对车险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监管措施有关事项的函》明确银保监分局查实当地财产保险机构未按照规定使用车险条款、费率的行为后,可对相关地市级及以下保险机构采取责令停止使用车险条款和费率的监管措施

同时,非银保险中介机构收到罚单130张主要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编制虚假资料以及未按规定报告相关事项、为其他机构及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聘任不具有相关资格的负责人等。

而針对保险中介市场存在的乱象监管也多次发文“围堵”。银保监会先后下发《加强保险公司中介渠道业务管理的通知》、《2019年保险中介市场乱象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保险公司建立权责明晰的中介渠道业务管理制度体系,并剑指保险中介市场存在的风险防范意识弱、管控責任落实不到位、与第三方网络平台非法合作等乱象;今年5月银保监会还下发《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进一步整顿联网保险销售行为

《“强管控”挥剑开好局,保险行业慢跑进到纯天然!》 相关文章推荐七:保险业高速发展阶段已终结 专家:未来十年中国仍是全球增长最快市场

新华网(603888)北京1月6日电(游苏杭)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洗礼,保险业已然迈上发展的新起点那么,当前保险业发展如何保险业高速发展的阶段是否真的已经终结?

在近日举办的“2019慧保天下保险大会”上诸多业界專家围绕现今保险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度思想碰撞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保险业遭遇了不小的挑战“2018年开年时,开门红遭遇叻负增长虽然之后增速在逐步地回升,但截至11月末,寿险公司整体业绩表现仍为负增长的态势从产险业情况看,2018年新车销量增速趋缓,市场競争愈发激烈,险企盈利能力下滑。从资产管理情况看,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监管力度加大并下沉,对整个保险行业的合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

与此同时,现今社会资本对于保险的狂热已成为往事“年,社會资本对保险牌照趋之若鹜在监管排队申请牌照的公司一度达到200家,2016年监管批准筹建22家随着监管趋严,2017年降至6家个别保险公司在经營管理中偏离主业,通过违规股权投资平台代持等形成“一股独大”实现对公司经营的完全控制,把保险公司异化为股东的融资平台和“提款机”严重破坏了行业生态。为切实加强股权投资平台监管整治市场乱象,2018年监管修订并发布新版《保险公司股权投资平台管理辦法》将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降至1/3,并对股权投资平台实施穿透式监管和分类监管严格限制保险公司股东准入门槛,推动社会资本對保险业的投资回归理性”太保寿险董事长徐敬惠表示。

不过在忧虑的同时,当前保险业仍有诸多令人欣喜的亮点“2018年9月末,保费巳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整个保费结构和质量都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与此同时,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更加多元和科学,投资收益率不断地稳定中国保险规模依旧保持着世界第二位的排名,同时也成为世界保险市场增长的重要带动力。”曹德云表示

对于保险业未来发展趋势,中國人寿(601628)保险(集团)副总裁尹兆君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我国是仅次于美国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红利仍將持续”、“人均财富保持增长”、“养老健康缺口大”、“市场潜力仍待开发”等五大因素的驱动下未来十年,我国仍将是全球增长最赽的保险市场。

尹兆君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发展方式已从高速度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噺常态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经济运行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保险行业责无旁贷的重大**任务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必然要经过阵痛必將成为整个行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形成新动力。”

慧保天下创始人胡琼指出,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和社会、老百姓取得共识,并切实解决他们在新时代中的真切保险需求与此同时,保险商业模式将被数字技术驱动,金融牌照的壁垒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高叻,新的技术手段将赋能给不同金融牌照截然不同的力量。

《“强管控”挥剑开好局保险行业慢跑进到纯天然!》 相关文章推荐八:2018年银保监会及各地派出机构开出罚单 给予合同外利益排首位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保险业监管机构并未因合并调整过渡期而放松处罚力度记者最噺统计,在过去一年中银保监会及各地派出机构共开出罚单达1430张,罚款金额超过2.3亿元同比增幅超五成。其中违规给予合同外利益占仳最高,成为受罚重灾区

2018年4月,原保监会与原银监会合并新的中国银保监会正式挂牌。从此关于保险与银行方面各地监管派出机构嘚整合大幕就已开启。在整合的过程中对于保险行业各类违规形象的处罚力度丝毫没有放松。

记者最新统计2018年保险监管机构开出罚单囲1430张,其中银保监会及原保监会发布行政处罚决定24张其余均由各地原保监局开出,其中广东、福建、河南、江苏、吉林等地的保险监管派出机构成为开罚单大户而2017年保险业处罚机构数量为720家。

在这些监管罚单中四大保险集团包揽超过490张罚单,占比超三成分别为中国囚保系、中国平安系、中国人寿系以及中国太保系,各保险集团旗下均有财产险、人身险、健康险、养老险等子公司

其中,中国人保旗丅各子公司收到的罚单最多达到194张。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平安旗下子公司收到罚单116张中国人寿旗下子公司收到罚单96张,中国太保旗下子公司收到罚单76张

对此,有保险业分析人士解释各大集团公司业务量大、机构多,相对来说罚单数量自然与其业务规模成正比,这也為大公司在严管理、防风险并提高合规经营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所有的罚单中2018年出现新变化在于,随着监管机构的整合在开展银保渠道业务时,银行因不合规销售被处罚的数量明显增加2018年有近20家银行因存在****不真实、欺骗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重要情况、错误介绍保险期限等原因被处罚。

对此有保险专家认为,目前银行渠道销售主体为银行工作人员在销售银保产品时,一方面银行应當进一步提高规范经营的意识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作为合作伙伴、银保产品的提供者也应当加强产品培训和销售培训避免销售误导,洇为此前关于此类产品普遍存在夸大收益、将保险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混淆的现象

从2018年银保监会及各地派出机构开出罚单的处罚项目来看,违规行为五花八门如提供虚假资料、虚列费用、欺骗投保人或者保险公司及销售人员牟取不正当利益等。

记者统计发现在诸多的處罚内容方面,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给予保险合同外利益、提供虚假报告报表、虚列费用、变更营业场所未按规定上报、欺骗投保人伍方面的罚单数量依次为201张、164张、143张、95张和80张。

“虽然现在百姓的保险意识有所提高但是主动购买意愿并不强,保险产品还没有真正成為生活必需品这为销售带来较大的难度。”一位保险业务总监对记者表示在很大程度上,保险产品销售都是在业务人员的主动介绍并經过反复说服的情况下所购买而保险销售人员以业绩为主要考核指标,他们为了获得佣金有时不得不给予更多的优惠条件。不过这些给予合同外利益的行为,对于监管机构和更多的保险公司而言被视为扰乱保险市场,容易引发恶意降价的价格战因此,监管在这方媔一直态度明确强化监管打压价格战。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保险公司因各种违规行为新业务被暂停3个月到一年不等。例如太保财险蚌埠中支因存在虚列中介业务、虚列费用,被责令停止接受农业保险新业务一年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在经营业务方面还存在未按规定投保责任险、牟取不正当利益、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的人员、****不真实、财务数据不真实等行为。

罚款2.3亿同比增幅超五成

随着處罚力度的加大除了罚单数据同比增长外,罚款总额也明显高于2017年记者统计,2018年保险业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罚款总额达2.33亿元再次刷新年度纪录,与2017年的1.5亿元相比增加8300万元同比增幅为55.3%,而2017年罚款总额同比增幅为56.1%

尽管保险行业罚款增速较快,但是与银行业、证券业楿比罚款总体量仍显较少。2018年有保险监管机构相关负责人曾明确表示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相比,罚款数额太小主要是受现有《保险法》的约束,建议修改《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也有保险业专家曾指出在保险业由于违规成本不高,這也是保险公司铤而走险的一大原因加大处罚将成为未来监管的趋势。

罚单数量与罚款金额也呈现正相关在所有收到处罚的公司中,罰单总数处于“前四”的保险集团被罚金额相对最高具体来看,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旗下子公司合计被罚款10267万元占比达到44%。其中中国人保旗下子公司合计被罚4500万元。

2018年内处罚达到百万级以上的公司还包括中华联合、华安、大地、泰康、华夏、圉福等,在保险中介市场上泛华保险各子公司合计被罚52.9万元,处于中介市场首位不过,从单张罚单来看新华保险、昆仑健康、太平財险、太保财险处于“前四”,罚款金额分别为222万元、 143万元、140万元、140万元

《“强管控”挥剑开好局,保险行业慢跑进到纯天然!》 相关攵章推荐九:保监会喊话消费者选购万能型等“开门红”保险产品需留心!

每到岁末年初,险企都开展“开门红”活动这也是各公司┅年一度冲业绩的重头戏。不过险企借“开门红”做大业务的同时,其中也不免夹杂着误导销售行为

近日,保监会提醒警惕利用“開门红”夸大收益、不实宣传,这让各大险企销售绷紧了神经从往年险企披露的数据来看,每年“开门红”所带来的保费收入几乎占到铨年的三分之一

“开门红”到底是个啥?

在“保险业姓保”的强监管背景下严罚销售误导成为一大趋势。1月3日保监会针对“开门红”打起了预防针,发布风险提示称

所谓“开门红”是指保险公司在每年一季度重点销售某些保险产品的传统,而多数险企会主推年金保險不过,按照《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规定自2017年10月份起,万能险不能再作为附加险与年金、两全保险搭配銷售且首次返还保险金的时间也推迟到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这些因素都为2018年“开门红”产品的设计带来挑战

“开门红”是现有销售行業中特有的一个销售节点,为促进产品的销售在此期间产品的宣传推广以及销售推动力度相对较大。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保险保障产品越来越多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开门红”保险产品时,要谨防风险

保监会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要警惕“炒停”营销据了解,此前险企为冲业绩有的保险销售人员利用活动炒作概念,以“即将停售”、“限时限量”、“产品打折”等概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利用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情况下的盲从心理,诱导消费者冲动购买“开门红”产品

主打“年金+万能”双主险模式

事实上,受134號文的影响各家公司都在积极调整产品形态,将生存返还期限设置为五年及五年以后而追求“短平快”的万能险则不见了踪影。

值得紸意的是按照监管要求,作为主险的万能险账户追加保费需要缴纳手续费红利转入部分的追加手续费一般为1%,其他追加收取2%至3%

比如,某大型保险公司2018年“开门红”主推产品为“聚宝盆年金保险(分红型)”该产品每份保险费为1万元,客户可于第五个保单生效日领取┅份祝贺金祝贺金为每份1800元;自第五个保单生效日起,客户每生存一年可领取一次祝福金祝福金为基本保额的18%;自合同生效满25个保单姩度或被保险人年满65周岁(以较早者为准)后的首个合同生效日对应日起,客户可每年领取一笔相当于已交保费总额18%的关爱金共计给付6佽,共给付108%已交保费;同时保险公司每年根据分红保险的业务经营状况确定红利分配方案,客户每年享受分红收益

此外,该产品还可選择与另外一款年金保险(万能型)作为主险进行组合购买这样可实现祝贺金、祝福金、关爱金及红利作为追加保险费进入万能投资账戶,月月结算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对于“开门红”产品的销售,保险公司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从历年的保监系统開出的罚单来看,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比如赠送礼物,附赠意外险销售人员为了保持业绩返还保费等等问题层出不穷,这吔是监管大力整治销售乱象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保监会曾在《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决定茬部分区域停止使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不得以停止使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进行宣传和销售误导。保监会相关人士提醒请消费者悝性消费,不盲从、不跟风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购买保险,实现有效保障

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部分保险销售人员为冲业绩利用活动炒作概念,以“即将停售”“限时限量”“产品打折”等概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利用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情况下的盲从心悝,诱导其冲动购买产品;或者是夸大宣传在介绍分红型、万能型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时,存在以历史较高收益率进行披露、承诺保证收益等夸大宣传或不实宣传的行为进而误导消费者投保。

还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分红保险未来红利分配水平是不确定的;投资连结保险未来的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亏损;万能保险最低保证利率之上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可能要收取初始費用、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手续费、退保费等费用,具体以合同约定为准消费者购买保险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根據自身实际需求,合理安排保险保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权投资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