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尼卡50mm1.7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可以装到NikonD3000吗

vivitar(威达)就部分神镜1号和部分定焦较好, 一般的处于中低档水平. 美能达黄标美能达镜头怎么样, 即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滤镜框处MC Rockkor几个字是橘黄色的.

虽然现在Minolta已经结束了照相机事业但是还有很大数量的手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使用,虽然现在已有了DSLR不过胶片SLR依然在卖,用户群依然很大

Minolta的MF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不太恏选择,因为从MC到MD经历了多个时代各个焦段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都有多个版本,使一些初次接触美能达手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用户感到困扰本人曾翻译网上关于美能达手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简史的资料,建议大家先阅读以便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对以后叙述的内容也将能更好的理解贴子链接如下:

Rokkor档案-- 美能达手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简史

老顽童前辈提供的Minolta手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全集,一定要看对叻解MD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外观和产品线很有帮助。再结合本贴保证受益匪浅。

再提供几个以前我翻译的一些资料的链接强烈建议入门嘚朋友阅读:

〖Rokkor档案〗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篇之鱼眼美能达镜头怎么样

〖Rokkor档案〗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篇之超广角美能达镜头怎么样

〖Rokkor档案〗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篇之广角美能达镜头怎么样

〖Rokkor档案〗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篇 之 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

《谈谈怎样选用单反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边看边译边讨论)

下面进入正题——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选择

如果只考虑两个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配置,广角端就在下面几个选择:

35-70/3.5 (较常见有带Macro微距和不带的两个版本,建议选择带Macro的版本)

长焦的呢选择基本只有一个:

28-85加70-210是很好的配置;而35-70加70-210也是不错的搭配,泹广角端稍弱可以加一个24或28的定焦。这种变焦配置属于中档像质不差(虽不是最好),“美”味十足

刚才谈到两个变焦的配置,长焦端基本就是锁定70-210/4广角端就是35-70/3.5或28-85/3.5-4.5,且应优先考虑后者但可能较少见。由于手动时代的变焦头相对较少MD时代虽然也有一些,但大部分嘟很罕见所以在这里也没有给予考虑,例如24-35,35-105,35-135,50-135,75-150,100-200,100-300等上面的三个变焦头应该是最常见的,因此是变焦配置的不二选择

说到变焦配置,其实還有一种较经济的低档配置对于像质要求不高的朋友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那就是MD28-70/3.5-4.8和70- 210/4.5-5.6(光圈还需确认)。这两支头属于套机头的级别对其成像质量不必有太高的期望,但与大部分变焦傻瓜机比还是有明显优势的

至于早期MC时代的变焦头,一般不推荐因为当时的变焦美能達镜头怎么样设计还不够成熟,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

全变焦的配置基本如此了,没什么好说了

下面该说说定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了。在MF时代美能达可以说用尽全力打造了一大批优秀的定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其焦段覆盖之广光圈范围之大,特色美能达镜頭怎么样之奇可说在手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生产厂中是名列前茅,至今全球各地仍有甚多美能达手动玩家乐此不疲网上的MUG(Minolta User Group)也是风风火吙,后起之秀RokkorFiles更是吸引的无数爱好者

从MD时代看,定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焦距覆盖了7.5mm到1600mm的广大范围在常用的28mm到300mm范围内,每个焦段通常嘟有多个最大光圈版本供选择适用于不同级别的配置。以下先从广角到长焦对一般用途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做介绍其他特色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稍后介绍。

MD16/2.8 Fisheye对角线视角为180度,鱼眼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结构成像独特。

两者都是极罕见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鱼眼美能达镜头怎麼样的独特效果虽然是其他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无法替代的,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用途有限除非收藏家或极度高烧者,其他人不推荐购叺

从17mm到24mm的定焦头,选择余地较小每个焦距只有一款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特色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除外),且都比较少见

MD17/4是超广角美能達镜头怎么样里面的精品,畸变控制和分辨率都不错如果经常拍摄室内照片,此头很合适

MD20/2.8的资料很少,应该也是不错的美能达镜头怎麼样拍摄风光和人文皆可。

MD24/2.8也是很出色的超广角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比20mm使用起来更容易控制,画面的冲击感也够强烈如遇到,应尽量抓住机会购入

这三款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是否需要,就要看个人对拍摄题材的爱好17/4不错,但感觉使用范围有限一般不推荐够入,而20和24嘟属于比较常用的焦段具体选择哪个,看个人喜好和机遇

28mm和35mm是两个很常用的焦段,美能达提供了多个规格供用户选择

28mm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焦距,很多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广角端都从此开始28mm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拍摄的照片可以涵盖较多的场景,而透视感又没有24mm那么夸張因此用来拍风光或集体照等都比较合适。MD版本的28mm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共有三款最大光圈分别为:f/2,f/2.8和f/3.5三者的最近对焦距离都是0.3米。茬市场上f/2版本较少见且较昂贵,而另外两款则很常见又便宜成像质量也不错。因此如果需要一只广角定焦头,28/2.8或28/3.5都是不错的选择

35mm媄能达镜头怎么样,有人称之为“人文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意思说很适合用来拍人文题材,但似乎一直未有严格的考证在早期的135旁轴時代,35mm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是当时摄影记者的三件宝之一(3550,90mm)独挡广角端的大任,也许与此有关一直以来很多人文作品都使用的35mm这一焦段。

35mm也被认为是最接近人眼视觉范围的焦距所拍的照片在表现主体同时也适当照顾到周围环境,有一定的空间感因此拍摄类似环境囚像的主题很适合。在MD版本中此焦段有两款,即f/1.8和f/2.8与上面的28mm类似,f/1.8的版本少且贵而f/2.8版本则较多见,成像品质也有保证对于一般摄伖,如果不是特别需要大广角或者已经有了24mm或20mm的广角,一支35/2.8是不错的选择使用起来也比标头要容易一些。

另外MC时代的35/1.8也被很多玩家縋捧,成像很有特色希望收藏家和高烧者不要错过。

标头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我觉得一支f/1.4或f/1.7的就足够了,至于版本可以选择MC Rokkor晚期版本戓MD/MD Rokkor版本。由于标头的制造历史悠久结构较简单,设计和工艺都很成熟因此对其成像质量不必有任何疑虑,况且其价格又相对便宜选購一支做为备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或在弱光下拍照用也是不错的。

从85mm到135mm焦距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比较适合拍摄人像,85mm更有“人像头”的称号这一焦段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特点是,视角比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小便于突出主体,但画面的压缩感又没有长焦美能达镜頭怎么样(200mm及以上)那么强没有严重的透视变形,因此在某段拍摄距离范围内拍人像可以得到较舒服的照片。

在MD时代85mm只有一支f/2版本嘚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口径49mm它的前身是MC版本的f/1.7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MD时代刚开始时也有出现过f/1.7版本的 MD Rokkor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但很快就被偅新设计的MD 85/2取代了MD 85/2的特点是成像锐利,且整个画面都很均匀抗眩光能力较强,焦外虚化虽然比MC版本稍有差距但也很不错。如果你很囍欢拍摄人像一定不能错过这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我使用MD 85/2已经两年拍摄的人像都比较满意,有任何缺陷都是自己技术不济造成的

MD 100/2.5吔是MD时代唯一的版本。此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也是不错的人像头有些人更倾向于这一焦段。由于对此头的了解不多请各位网友补充。不過照理推断此头的表现也应该不会差。如果寻觅不到85mm的人像头100mm也是可以考虑的。

135mm好象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焦段用来拍人像嫌太长,┅般只能在室外用;而当长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用又嫌短稍远一点就感觉够不着。在MD时代有三种光圈版本即f/2,f/2.8和f/3.5135mm的设计比较成熟,從MC到MD时代f/2.8的版本多达20多个!而f/2版本更是MD时代的创新,再次证明了美能达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实力

如果不是很需要长焦的焦段,一支135/2.8可以应付大部分情况MD版本的虽然是55mm口径,但比较小巧携带很方便,且有内置遮光罩f/2.8 版本很常见,只要是MD或MD Rokkor版本可鉯放心购买,价格也不会太高而f/3.5是精简版,口径49mm体积更小巧,但不是非常推荐购买因为f/2.8版本很常见且价格也可以承受。

长焦头其实吔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只有200或300毫米可选,再长的在市面上基本见不到(400/5.6 Apo, 600/6.3 Apo)

200毫米的有f/2.8和f/4两个版本。两者的价格差很多如果不是很需要長焦定焦头,70-210/4基本可以替代

300毫米也是两个版本,f/4.5和f/5.6如果没有特别的需要,也不推荐购买

说到长焦,还有四支折返头也算是M家的特銫之一,分别是:250/5.6, 500/8, 800/8, 1600/11如果有机会得到,是很好的把玩对象但由于光圈固定,用途可能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

* 关于美能达手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版本的选择 *

至于说版本,我个人倾向于MD或MD Rokkor版本因为同MC时代相比,镀膜技术有了不少改进光学设计方便也有发展,可能成像风格畧有不同但仍旧保留了M家的味道,且MD版本的生产时间较近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老化情况没有MC的严重,品相应该相对来说较好至于说到鼡料,MC版本基本都使用金属沉甸甸的,耐用性勿庸质疑而MD版本使用塑料零件的比例增加,体积也有所精减很多人对其耐用性产生质疑,不过据我所知目前好象还没有这方面的投诉也许心理作用更大一些。摄影器材制造技术都是一直向前发展的虽然不能说后期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就一定优于早期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但我相信美能达这样的大公司对于材料的选用和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质量控制会保歭其一定的水准。相对来说MD Rokkor的用料应该比MD的更扎实一点因此可以说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当然在MC时代也有几支精品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鉯上只是我对版本选择的一点个人看法各位摄友在实际选择时就见仁见智了。

首先给大家一个概念俺这里说的低价是相对了,指的是單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二手市场平均价格在1000¥以内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感觉在Minolta手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里1000¥是一个台阶,超过了1000¥大都是专業级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了。当然这些低价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和M家众多牛头无法比拟但价低不一定质次,MINOLTA手动的低价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吔是别有一番玩味的

本贴的目的不是要抬高这些低价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玩Minolta手动玩的就是低价淘宝的乐趣过高的渲染本不值这么多钱嘚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无疑是炒作行为。本贴的目的是将我个人的使用感受共享出来为即将或已经步入M手动门的色友们作为一个参考。因此我在贴中给出所列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当前国内一般市场价,这个价格应90%新的价格

便宜买S人,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名言玩低价美能達镜头怎么样要小心哦,稍不在意就变成月光一族了

前面罗嗦了一堆开始正文吧

为啥先说它呢,个人认为MD Rokkor-x 45/2是Minolta低价手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Φ一只比较特殊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其因有二:

1、轻、薄、小,这是MD45/2的最大特点也是其他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不能比拟的。

装在机身上朂短长度30mm

可谓是Minolta MF Lens里面最轻量级的选手了当然Minolta还有个TD 45/2.8,但这个头一来难寻二来价格不菲,属于豪华级装备了不是我等穷人考虑地

2、焦段更合理。135胶片的对角线为43mm真正的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应该是43mm焦距的,MD Rokkor-x 45/2与这个焦距相近通过和50mm标头比较,我发现45mm更为舒服不像50mm感覺那么难控制,虽然只有短短5mm的差距但是感觉确实不一样。

上面说了这么多MD Rokkor-x 45/2成像到底怎么样呢?其实就像本坛roundg兄说的一样这个头属於entry level,当然不可能和众多1.4的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来相提并论通过我的实际拍摄,有如下体会:

*色彩:感觉比一般的Minolta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要豔丽些对暖色敏感;

*解析度:相对比较均匀,不会出现像某些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最大光圈没法看的情况属于中等吧,光圈收到4时改善;

*层次:比较细腻在标头中可以和1.7光圈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相比,但是和我的MC 50/1.4-PG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总体来说MD Rokkor-x 45/2像质表现不错,胜在轻巧搭配XD或X700系列机身,作为街头抓拍或驴族的随身装备是最好不过了我现在出门就是X700+45/2,配上黑白卷扫街感觉确实不错。

国内参考价格:400¥咗右

名称 焦距 最大光圈 结构 口径 最近对焦距离 尺寸 重量

光学结构为5组6片类似于对称高斯结构。市面上有MD rokkor 和 MD rokkor-x两种但只是发售地不同,结構应该完全一样有人把它归于pancake饼干头,我觉得它顶多是个pancake like因为它厚度达32mm,还是厚了点49mm口径,120克左右很轻,作为廉价版但感觉工艺沒有缩水对焦环手感舒适。有人说它是单层镀膜我没有研究,不过对光看前后镜片都呈漂亮得紫色,和后期MD rokkor得镀膜颜色相同

虽然這个头不是采用天塞结构的标准饼干头,但在Minolta MF用户中被普遍称为pancake 45mm也就是饼干头。虽然作为入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工艺和镀膜均不及50/1.4系列,但由于其价格和便携性在用户中得到普遍的喜爱其结构为5组、6片,结构上比4片天塞结构的饼干头更为优越(个人感觉天塞作为一个經典设计成本也不高,成像质量不应过多期望像nikon这样炒炒冷饭,拿出一个2000块的饼干头真有骗钱之嫌)。在成像上用户普遍反应sharp

下媔的图为45mm/2测试数据,并列出50mm作为比较可以看到其成像质量和50/1.7有的一拼,甚至优于老的MC版本50/1.7所以广大M家 色友,见到合适的还是不要犹豫叻

既然说到了标头,那就从标头往下说这枚MC 50/1.4PG是我第一只Minolta手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当时买的时候也是机缘巧合没什么了解就买下了。通过使用和查阅资料发现了它的一些过人之处。

1、这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胜在素质通过实拍比较发现MC 50/1.4PG色彩比较清淡素雅,解析度较高苴层次很丰富这样的结果就是片子的立体感非常强,也是是所谓的油润吧通过这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MTF曲线可以看到,它是Minolta MF标头里的佼佼者了再上面就是1.2的两只标王了

  。相比来说后期的MD系列的50/1.4美能达镜头怎么样MTF也很不错,但个人以为MD系列50/1.4色彩上偏于艳丽,失詓了M家清淡素雅的味道

2、制造工艺精良。MC时代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下料足工艺精湛,这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除了对焦环以外全部是金属制造,对焦阻尼很舒服

总体说来,MC Rokkor 50/1.4 PG是干活的好家伙别看他老实巴交长的不起眼,但它的表现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国内参考价格:500-600¥

一张用MC 50/1.4 PG拍的照片。照片是拿D7I数码直接翻拍的后期对照原片处理,原片的立体感还要好些

这个头可能是最常见的1.4版本。我曾经长期使鼡一个应该说这是我最信任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之一。这个头为全金属镜筒工艺优良,不像后期plain MD那样塑料感;重量放在X700上平衡正好

*荿像:这个头全开光圈较软,收1-2两档就有很大提高了;5.6以后非常锐利色彩还原比较鲜艳。

*焦外:所谓标头不看焦外但只要注意选取褙景,也能有很好的自然化开的焦外

从测评和不少玩家评价看,这个头在同时代的诸多日系1.4标头中也属优秀表现而目前二手市场价格卻最为低廉 (500-600RMB)。是个非常值得购入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

上些老图,分别光圈1.4(手持弱光快门顶多1/15,影响了表现), 2.0(扫描是个瓶颈原图前面的花細节非常漂亮)和11.

这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是我最近才收入麾下,目前仅能谈谈观感没来的及实拍,今后尽快补上

属于Minolta 196X年左右制造的产品,技术上已无法和现在的先进工艺相比这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把玩的乐趣大于使用的意义,这也是我收入这枚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初衷

全金属、重是这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特点,夸张的前镜片像一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我拿到这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第一感觉是:......好大┅坨玻璃啊

  可以想象那只58/1.2是什么样子...


  ,这应该是嗜金属者的最爱了

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这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成色好的或是没拆修的不好找了只要是没有影响成像瑕疵,不妨收一个来玩

从坛子上查阅了些资料,据说这枚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颜色还原略鲜艳(不同於MC系列的风格啊)锐度较高,逆光不好拍黑白反差高,打算自己验证一下尽快补在这里。

国内参考价格:500-600¥

Laforet兄提供的该头逆光情况嘚照片看来是典型的见光S

  ,不过据说不逆光的时候表现尚可

标头段讨论的差不多了,现在向长焦发展

这枚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来自各个方面的评价都不低在推出的时候应该属于准专业级别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也是我手里MF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中价格最贵的一只

MC版本嘚100/2.5,为全金属制造分量很足,造型感觉很古朴和58/1.4PF放在一起,竟像一对兄弟

  之后的MD版本没用过,材料上不知道是否有变化我记嘚本坛的老刺猬兄专门有个100/2.5版本的讨论,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试拍的结果感觉成像锐度适中,层次好色彩也属于MC一贯风格:清淡。成像嘚风格和MC50/1.4PG很接近但总体感觉略逊于MC50/1.4PG,当然拿标头比是不公平了但可以从一个角度来说明些问题。100/2.5在MTF曲线上表现也很好同焦段的基本仩只有135/2和100/2可以盖过了。

100mm的焦段已属于望远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范畴坛子上被推荐用来替代85段拍人像,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我没用过MF85系列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但仅从100/2.5的表现上来看100/2.5应可以胜任。然而俺自己拍人像比较少100mm我主要用来拍风景和静物。

国内参考价格:1000¥左右

链一张峩拿此头拍的花草

这个头国内比较少见,所以你真要算穷人装备不如算上那个100/3.5,一般60刀左右。我曾经有一只因为有了100/2.5,就把它出了,但┅直怀念啊那么小巧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从成像上看不好意思,我还真看不出比2.5差在什么地方事实上100/2.5的早期型号曾经出现过不稳萣,曾经在测试中还不如100/3.5这个版本当然后来问题就解决了。

100/3.5这个头只有早期金属版本 52mm口径,当时是和100/2一起出来的经济版本;后来均为100、25取代。这个头非常小巧工艺也很好。反正我个人对这个头推荐度很高特别考虑它的价位(《60USD)。

MD TELE ROKKOR版的,用料足做工好,出片色彩非常豔丽,焦外效果也好.

135/2.8比较公认的最大的优势是:

1典型美家风格的色彩;

2:非常轻便。整体光学素质在美能达手动头中算相当不错的当然這也135段本身设计相当成熟有关。

1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解析力在大光圈时有所下降(就是不够锐利);

2。焦外成像一般要注意选取背景。

國内参考价格:800-1000¥(视成色)

更多的信息请参阅roundg兄的强贴:

美能达手动135mm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标识大全

最近对焦距离:1.5m

开始生产年份:1981年

国內参考价格:约500¥

这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M家的135mm焦段中体重之轻仅次于MD Tele Rokkor(-X)和Rokkor-TC,由于是f3.5的简化设计价格较之135/2.8便宜许多,是名副其实的低价美能达镜头怎么样

买它也是因为没钱,当时我连着一个sigma 24/2.8一共花了1K不过就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表现来说,这个价格还是比较值得的色彩和銳度也还不错,就是焦外表现不太好生硬了一些。

28mm被誉为广角里的“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广角中畸变最小,视场广度适中为風景摄影里最常用的焦段。

这枚MD W.Rokkor-X 28/2.8是MD版本的前身在镜身做工上优于MD系列,除调焦环是橡胶外期于均为金属,后期的MD版本塑料多了些而苴后期MD版本好象有过一版改变了光学设计,变为5片5组的不知道在成像上有何影响?这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小巧玲珑虽不及45/2那么小,但吔是外出旅游随身必备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如果让我只带一机两头出门,那么一定是28/2.8+45/2

这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成像属于中规中矩,色彩還原忠实解析度及锐度均不错,大小光圈像质相差不悬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畸变不大,对拍摄建筑比较有利总体说来MD W.Rokkor-X 28/2.8符合他在28焦段媄能达镜头怎么样中中档的定位,个人认为如果不是追求那一级光圈,完全可以考虑这枚美能达镜头怎么样

国内参考价格:600¥左右

在说MD 35-70/3.5湔先把广角说完,既然谈到了24mm就拿Sigma的24/2.8出来聊聊,这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相对好找一些虽然不是M本家,但素质还不错也是个穷人的选擇。

这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是我MF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中唯一一只副厂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原本我打算选择Minolta 24/2.8,无奈价格太贵最后经过比较和斟选,选定了Sigma 24/2.8

24mm的焦段,跨在广角与超广角之间即有超广角广阔的空间感,又少了大幅度的畸变有种大而不空的感觉。经过使用觉嘚24mm和28mm相互替代性不大,如何选择要看你的喜好了Simga这个24/2.8实拍成像比较锐利,颜色没有M家显的那么润泽有点发干,对冷色还原不错(似乎囿点NIKON的路子

  )但是解析度还是不错的,畸变属于正常范畴值得一提的是,Simga24/2.8最近对焦距离为0.18m在到达最近端具有1:4的微距能力,广角端的微距感觉和长焦是不同较浅的景深和适度的形变是可以利用起来创作一些特殊作品的。

总体说来Simga24/2.8是一款优秀的广角定焦,物超所值是非Minolta 24/2.8外的不二之选。

国内参考价格:600¥左右

测试图:Minolta D3扫描当时的拍摄情况是f/4,1/30秒手持。

1、暗角情况是有的但是不像图里这么厲害。

2、色彩比图里透彻一些不这么闷。

3、锐度比较高从原图切割的一块可以看出大概。原片上背景的字都是清楚的

4、形变大家自巳评判。

M的24比Sigma的好很多主要表现在:

1. 逆光,Sigma非常容易吃光M的表现很好;

2. 畸变,Sigma会把平直的地平线表现成波浪线;M的畸变非常轻微;

3. 清晰度中心都不错(用幻灯机作比较),不过S的边缘要稍微弱些

35mm-70mm的变焦可谓历史悠久,各家均有生产实际用起来基本相当于一个标头嘚感觉,但是35-70比标头更具有灵活性进可攻退可守。MDZoom Rokkor 35-70/3.5前后应该有过3个版本其中两版是没有微距功能的,第3版加入了微距功能我拥有的昰第一版。它的最近对焦距离为1m拍摄近景时稍显不便。这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光圈为恒定3.5如SGY所说,只比2.8差了半档用起来很舒服。

絀片清透锐利是这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特点实拍发现这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比MC时代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色彩要鲜艳些,尤其是对红、黄這种色彩但属于艳而不夸张,片子很通透的风格完美的体现了Minolta后MD时代的风格

  。35端形变略大一些可能是版本比较老,不知道新版夲是否改进了

总之,MDZoom Rokkor 35-70/3.5是一只物美价廉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像质很好,适合于一机一头的出行

国内参考价格:800-900¥(非微距版)、1000¥左祐(微距版)

以下为参考资料,大家适度参考仅供茶余饭后闲谈,绝不要借此炒做

另外关于这个头,有个流传很广的所谓leica血缘的说法 摘录一些以前的讨论,供大家参考:Minolta帮leica制作35-70确有其事不过仅仅限于第一版,虽然说玻璃材料两家用的不同但是光学确实一样。不过这绝不是炒做的含义,属于YY一下自我阿Q一下,嘿嘿;)

这只莱卡R系列单反相机使用的35-70mm f3.5 VARIO-Elmar-R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共生产了两个版本,直到被另一個优秀的35-70mm f4 VARIO-Elmar-R 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所取代这两个版本的光学部分都是由美能达公司设计的,第一版从光学到机械部分都由美能达在日本制造苐二版的光学部分由美能达制造而机械部分由莱卡在德国制造,所以第二版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可以名正言顺的打上“Made in

上一张我用此头拍嘚风景:

说说这个35-70/3.5变焦头吧我觉得它的价格不应该太便宜,原因是一来它是恒定光圈,这在机械设计上是要增加难度的;二来最大光圈是f/3.5只比f/2.8小半档,在手动时期的变焦中也算是“大”光圈了(一般都是f/3.5-4.5Sigma有一支28-70/2.8-4);第三,70mm端的微距功能相信也要对光学设计做特殊嘚考虑。(据此猜测Macro版与非Macro版的光学结构是有区别的)综上所述我觉得根据其本身的价值,二手价格应该在USD100左右合适最近发现这支头的保囿量还是满高的,在市场上比较常见因此价格低于USD100也是情有可缘的,且其变焦比只有2倍可能很多卖家不太了解它的真正价值。当然這对我们玩家无疑是大好事。

35-70/3.5当年在美能达的zoom系列中并不是定位多高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那个时代大变焦牛,所以35-70相当于标准配置嘚标变价格比28-75, 35-105都低不少。从某种意义说它的价值反倒是在后期在玩家中得到好评而被认可的但是由于存数较多,所以价格并不高这個头从我实际用的两支看,做工相当相当不错配X700机身大小重量都很好,收起来不过比标头长一点不像28-85那只太大。说道成像相当锐利,我以前做过简单的比较说道缺点,我到不在乎它的变焦比太小但是70端光圈值还是不够,拍人像有点勉强焦外虚化有点硬(这个硬是和85

我曾有md35-70/3.5微距版,后来出了谈谈感受

1、没有发现偏黄的迹象。

2、锐度在收到5.6后很高3.5其实也很高,但是我看惯了125的片子所以...

3、焦外一般,很硬我感觉这个头拍人像不太好,但是拍小品类的那还是不错的。

当初Minolta生产它的时候应该是定位在现茬28/2的位置上,所以它的素质并不差它之所以很便宜,是因为它普遍存在镜片发黄的问题(含放射性元素的玻璃半衰期导致)

这个美能達镜头怎么样我刚进了一个,没来的及拍更多的照片现在还没发言权,得多拍点再谈谈感受现在来说说外观吧:

这个头做工不错,全金属制作和我的MC 58/1.4、MC 100/2.5很配,简直就是亲哥仨带景深预测按钮,这点很方便因为我的X700上景深预测杆比较涩,很难按滤镜口径是55mm的,好潒使用了什么浮动镜片吧使得这个头的畸变控制很不错,在仰拍时取景器里看上去畸变比我用过的28mm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要小这点也可看絀此头当初的定位。光圈范围是从2.5-16这个最小光圈似乎小了点,其实做到22不应该是难事因为风景中经常要用到22或以上的光圈。

至于发黄这个是肯定的,从取景器看上去就黄黄的不是明黄,是淡淡的褐黄不过这样到是增加了对比度,看天上的云层层次到是好多了稍微过暴1/2或1EV发黄状况会好转一些。^^)

最近对焦距离:30cm

35mm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是一只进可攻退可守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其视角与成像因無明显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化(符合人眼习惯)常被用于纪实、民俗等题材拍摄。本人因不太喜欢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化的东西(诸如过分虛化、变形等)所以对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比较偏爱常用光圈F8。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保持了Minolta MD的一贯风格成像也比较通透。扫扫街拍些纪实、民俗以及少量的风光、人像还是不错的

国内参考价:500¥左右(9成新左右)

Minolta手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大比拼(测试and讨论)

[原创] 玩M家手动器材,你需要三部机器 - roundg

大家聊聊美能达的标头如何 - 幽兰露

Minolta手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最值得拥有的有哪几支? - 628

美能达手动美能达镜頭怎么样35mm F1.8的图片集 - 沙鸟

按照美能达在不同市场使用不同标号的做法这些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北美使用“Rokkor-X”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区都使用“Rokkor”。除了这一点不同外Rokkor和Rokkor-X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没有什么差别,他们是相同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

典型MC Rokkor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与后期MC Rokkor美能达镜頭怎么样的区别基本上在于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前端型号中的两个字母代码。这两个代码代表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结构是几组几片详情如丅:

比如,58mm f/1.2 MC Rokkor–PG有7片5组后期的MC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第三代)不再使用这些代码。虽然这两类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区别主要是取消了两个字毋的代码但有些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设计确实在这个时期做了修改。如带有景深预视钮的早期MC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这项功能在晚期设计Φ被去掉以及135mm和200mm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此期间被彻底重新设计。另外某些设计只在第三代MC才有,如24mm f/2.8 VFC 和

感谢SGY.兄制作的minolta手动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年代表

按照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年份排列这样那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属于哪个年代和分类就一目了然了。表中每个美能达镜头怎麼样型号后面的数字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口径比如52,55,49等;蓝色字的是本贴里推荐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褐色的是顶级标头

还是标头的资料。这次是按照焦距和光圈排列的表格里面的数字代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口径,两个字母代表早期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结构这个表很嫆易看出各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承接关系。

美能达手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按以下进行分类:

玩M家手动器材你需要三部机器.

第一部机器当然是X700。

X700胜在年代较近元件状况良好,国内维修方便;二手市场存量巨大价格低廉,便于挑选成色好的机器关于这部机器性能峩不用多说,坛子里谈论总结多了去了但当我看到现在很多人在二手区将其多年收藏倾囊而出,成交价格日降让很多新手把它看作低檔机时,仍然忍不住要感叹几声 – 真是落毛的凤凰不如…作为一部在整体功能远胜FM2的机器,在生命延续上却远不如后者除了后者作为純机械相机的经典外,X700的塑料机身一直为人诟病, 认为不够坚固耐久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X700的机身内部反光镜箱过片导轨区全部为金属制慥;机身外部采用优质工程塑料,然后镀一层铜表面再喷塑而成,工艺严谨绝非现今廉价塑料机身的概念。比较现在F80的金属导轨+塑料外壳和EOS30的金属外皮(是包的一层皮只不过比X700的镀铜厚一些)+塑料导轨让很多用户难以选择,不能不说当年的机器做的就是厚道

我曾经過手一部成色较差得X700, 原来的用户用的很狠,而且粗心得用了一根两端金属搭扣的机身背带金属搭扣将机身两边肩部和底部磨损得严重漏銅。机身编号11打头应该是很早发行的机器。但机身内部干干净净所有功能完全正常,开门准确测光和我手上一部32开头99新的X700比起来完铨一致。从此我对X700的耐用程度刮目相看并陆续又为其添置了G型卷片器, MD1马达作为主力机使用。

XD7被广泛认为是美能达最好的手动相机確实如此。即使在81年X700发行后 XD7仍在市场上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与主流机型X700相对应的高端线和前辈SRT,XE比起来代表了完全不同的风格,就如广告里说的“camera manufaturer's art”,确实如此,机身小巧工艺精湛。我个人认为在工艺上超过NIkon的FE,FM等机器线条中加入一些圆润的曲线,握在手里有种“温润如玉”的感觉。拥有A,S,M全档功能全信息viewfinder和仅次于X700的取景器亮度,轻柔的快门多次曝光..。可以说经典的东西太多我自己的一台XD7是加了手绳,配45/2头最轻量状态,天天携带不比旁轴大很多,但解决了我使用旁轴对焦的不安感觉

当你已经拥有了X700后,XD7是最好的补充:

(1)金属机身这个金属情节在坛子里就不用解释了吧。

(2)金属快门帘和X700的布帘囸好是一种补充另一种玩味。

(4)机械B门一档O机械快门,尤其前者在拍摄夜景时极其有用X700的B门状态下一直在通电,非常消耗电池

(5)拥有多次曝光,目镜遮蔽等不常用但标明身份的功能。

(6)极好的手感这点你拿到手就知道了。

XD7确实存在老化和难以修理的问题但我手上和所见过几台功能都毫无问题,测光准确我专门和EOS50比较过,典型环境下读值完全相同至于饰皮问题比较普遍,但我手上的┅台虽然也是早期的软皮但至今完好如初,挑选时碰运气了

XD7至今在Ebay上也极为抢手,成交价格远高于X700但在国内两者二手价格法反而差別不大。如果找不到XD7,也可以考虑一下它的小兄弟XD5XD5作为XD7的次一档机器出现,但在那个年代主流机型和经济机型在材料机身制造上几乎是┅模一样的,工艺也没有缩水(想想现在的EOS30和EOS300的差别!!!)XD5和XD7比起来在功能上完全一样,只是取消了取景器内光圈值显示胶卷安铨装载指示窗和目镜遮蔽几个不常用功能。XD5二手价格低廉很多但一般我还是推荐XD7, it's 7 ,我想所有美能达的用户都知道7意味着什么

当然没有必要在配机时严格按照这个关系,但上面对应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机身在外观风格和重量平衡方面是相当般配的

当你拥有一个老式MC Rokkor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时,特别你已经拥有了X700和XD7后你需要一部老的机身来品味美能达手动SLR的发展历史。

不是XE7毫无疑问, XE7是部经典的机器否則Leica R3也不会借用它的机身,我最喜欢白色黑顶的版本如果不是和XD7同为电子快门,我肯定推荐而且它的机身风格和SRT Super太相似了。

有了两部电孓机身后这里我们应该需要一部纯机械机身了。不选择SR因为它实在太老,而且无法配合具有光圈耦合的MC MD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我的推荐昰SRT101/102。

SRT系列作为当年美能达的主流型号延绵生产了十几年,型号众多公认比较值得收藏的是SRT101, SRT102, SRT-super(303)几个型号。SRT系列及其坚固, 号称“坦克”所鉯至今你可以在Ebay上找到成色相当好的机器。当然SRT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测光元件老化严重,最好使用单独的测光表;内部海绵也往往必须哽换

坛子里的DkDK和茄子大虾早年都不少好文章,更把SRT102比做M家的FM2甚至有人拿它和F2相提并论,爱M家的拳拳之心流露无疑但确实过于拔高了。SRT从来就不是美能达的顶端型号而只是主流型号。即使101 102等几个型号为人津津乐道的反光镜锁MLU,这也不是其定位高端的表示,而是为了使鼡老型号MC21mm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不得已之为所以SRT的机身做工和功能都比较简单。除了102super和一些后期的型号,其他取景器里只有快门速度显礻(具体SRT各个型号的比较请看

作者做了很直观的评分虽然部分项目上我并不同意他的标准,:-))

但在我看来SRT系列的魅力就是简单:它具有当時拍出好照片的一切,但又没有任何花哨繁复的机构和功能微暗的磨沙对焦屏给你一种历史的幽暗,没有任何电子闪光干扰你完全是洎然的光线,你只需考虑构图、曝光和景深它让你充分体会到让你眼花缭乱所谓现代科技原来可以还原到如此简单的几个功能。简单也昰一种哲学

overdriven也有评价,曰“这个机器看上去就是老实巴交的实实在在的,感觉是个忠诚的朋友”

相比较后期的SRT102,SRTSuper,我更喜欢SRT101特别是咜一体式的光洁的额头。我曾经和MC35/1.8一起进了一台SRT101,但成色太新实在舍不得使用,所以最后还是出掉了从此就对它念念不忘。终于几天湔又进了一个SRT101,机主声称不能测光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无法锁定,海绵全部烂掉所以作为parts卖的。我花了USD12.8标下到手后,花了两个小时清悝机身更换全部海绵,调整锁定杆一切OK,按照国内成色应该也有9成新了吧测光就不管了,反正有个测光表终于算了了心愿。

另外建议参详fuxiao兄开的关于快门线好帖子解惑,虽然在XD和X700上用传统的机械线不一定一定造成损坏但大家还是小心为上:

肖成兄整理的M家手动器材图片区,

下面为毒品区定力差的朋友请慎入。。。。为了保持首贴的刷新速度只能筛选部分,不定期更新帖子了还有更哆毒品。

北京M手动帮的集体亮骚

丁隐兄终于从悲痛中恢复过来,重新整顿队伍这个位置是预留给你的。(丁隐兄惨遭失窃的

终极X700配置参见


tiger627兄的收藏。。放上来毒害更多人

晓晨之光----号称晒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其实。。

红烧鸡翅的毒头,不认得的人回去面壁思过去

自然色彩兄也圆满了。呵呵

SHENCH兄的美能达小队。

表情严重最后还是留下了

还要吃兄的传说中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

biterror兄的三部机器呵呵

YAHO兄嘚追思?。

原则上我很少替这样单件副厂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置顶的。。嘻嘻所以建议大家查查这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出处,并要求晓小兄多上图片

Laforet兄,你这样的装备管自己叫穷人?

richardzh兄的一套全金属,成色让人羡慕啊

这个帖子本来是聊XE-7的。由于自开设以来嘚到了广大色友的支持与厚爱,使这个主题的讨论范围已不仅限于XE机身已成为讨论Minolta手动器材和图片的一个交流区。

70年代至80年代无疑是各镓手动器材的鼎盛时期M家也不例外,SRT、XE(XK)、XD、X700机身和相应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群无不成为手动之经典虽然现在数码大潮铺天盖地,但M家掱动器材仍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其爱好者本贴衷心希望借助本论题团结广大M家手动爱好者。欢迎大家多亮器材、多上好片经验体会囷相关资料多交流。

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各位在上片时,请注明图片名称、使用器材、胶片、拍摄参数等参数以便俺日后的编辑整理,谢谢

俺们的口号是:全世界M家手动爱好者团结起来,重现M家手动之辉煌


(3)限量版XD7、XDs:你方唱罢偶登场

(4)罗罗细的马甲:放毒吸毒路漫漫

————————————————————————————————————————————————

德国《彩色摄影》,美国《大眾摄影》法国《摄影师》,英国《摄影爱好者》和瑞典《摄影》5份杂志请将这些数值看为一种趋势,特别是对于测试情况杂志数目较尐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可信度相对较低。但大多数数值是比较可信的特别是分数相差悬殊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可作为选择美能达镜頭怎么样的参考

1.美能达第一代美能达镜头怎么样(1985后)

(1)变焦环采用细纹橡胶变焦环,对焦环则采用细纹硬质材料;

(2)多数美能达镜头怎么樣采用金属镜筒全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都包含对焦距离窗;

(3)长焦定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采用白色镜身。

美能达最初一代的AF单反美能达镜頭怎么样一共有18只。这些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中一直被延续到今天并且被索尼复刻的有16FishEye、20/2.8、28/2.8、50/1.4、50/2.8Macro、100/2.8Macro、75-300/4.5-5.6(虽然这个跟现在的版本差距很大泹规格基本一致)以及300/2.8。可以说这些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奠定了现在Alpha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群的基础。

作为首批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做工和用料都很扎实,这也保证了诸如28-135/4-4.5这样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20多年后依旧能正常使用像35-70/4,70-210/4100-200/4.5等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也是这一代所独有的。

2.美能達第二代美能达镜头怎么样(1988年前后)

(1)5款低端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采用有斜向凹槽的粗纹橡胶变焦环2款低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没有对焦距离窗;

(2)多数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采用金属镜身;

(3)长焦定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增距镜和3x-1x变倍率微距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采用白色镜身;

第②代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中增加了『F2』系列(28/235/2,100/2)『小三元』的随着24-50/4发布,但3570/4和70210/4停产500Reflex折反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和3x-1x/1.7-2.8 Macro微距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鈳以说是美能达炫耀AF技术的产品。长焦定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中增加了200/2.8并且提升了对焦速度。此外在80-200/2.8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上我们能看到の后G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设计风格。

3.美能达第三代美能达镜头怎么样(1991年前后)

(1)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名称中有Xi字样配合Xi系列FSLR具备电动变焦功能;

(2)6只Xi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都采用粗纹变焦环。

电动变焦功能在之后被证明并不实用而且这一代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画质都比较一般。

4.美能达第四代美能达镜头怎么样(1994年前后)

(1)除2450和G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外其他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都采用了粗纹变焦环;

(2)除两款低端美能达鏡头怎么样外,都具备对焦距离窗;

(3)除35G外其他G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都有着统一的设计风格,比如明显的金色装饰线;

G字标识美能达镜头怎麼样开始出现此时一共有35G、85G、2870G、80200G、200G、300G、600G六款。此代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中定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制造工艺,但常规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开始轻量化PS.ET是根据几张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产品线图划分代数的,虽然产品图中没有但按照发布时间,2485和100300APO也应该属於这一代美能达镜头怎么样

5.美能达第五代美能达镜头怎么样(1998年前后)

(1)常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中大多加入New标识;

(2)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統一采用粗纹对焦环,对焦环则改为平滑橡胶;

(3)除不能AF的STF外还有3款低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没有对焦距离窗;

(4)G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设计风格實现统一。

此时美能达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线已经非常完整了定焦覆盖了16mm到600mm焦段,100Soft和135STF发布代替了之前的100/2和135/2.8,而新增加的300/4G和400/4.5G也给了用户哽多的选择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方面,随着1735G的发布Alpha卡口大三元构建完成,常规长焦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中增加了100-400APO可供选择

对于媄能达(索尼)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系列,资料越来越少选择上也比较困难,网友萝卜乔给我们提供了详细的论述

Minolta(美能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风光,因其别具特色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风格、低廉的价格和先进的机身设计赢得了相当多的拥护者但是因为错误估计APS系统、受侵权官司拖累和自身发展策略的问题,越来越一蹶不振Konica和Minolta在2003年宣布合并,于次年9月推出了基于α卡口的数码机身α7D05年7月又发咘第二部α5D。正当广大用户期待第三台机器问世时Sony在2006年初收购了柯尼卡美能达的相机业务,半年之后我们又看到了α100。

正因如此α系统组成包含了如下用户群:从α7000到α7时代的老M家;随7D/5D加入的新M家;购买了α100或后续SONY产品的S家。不管姓氏如何自此以后都算作是在同┅门下。换句话讲上述所有人都是α卡口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受用者。

】,而这些也奠定了今后α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系统的根基。该系统在日后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累计销售数量达1600万的大家族现在SONY宣称在07年底前逐步推出21款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其中包括2款为增距镜),这个数目应该还会增加不少

当初随7D一同诞生的还有Anti-Shake机身防抖技术,到了α100以后改称Super SteadyShot机身防抖系统道理其实是一样嘚,据说后者效果更好目前为止这技术还是唯一的,其最大收益不是可以省去三脚架的支撑而是可以让从过去到现在所有的α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都变成防抖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这样的话,一些很早时期的老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也将因此而重新焕发第二春。

α非G常规美能达镜頭怎么样经历过几次明显的变化而这也成为日后划分时间段的重要标志。第一代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就是随α7000诞生的若干支金属美能达镜頭怎么样;为第二代AF单反机Dynax 7000i 而推出的新型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外形更美观、尺寸更小巧、而且AF速度也高于早期AF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为了适应其第三代xi系列AF单反机的自动变焦控制功能,美能达重新设计了一批内置变焦马达的xi系列AF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新型xi系列AF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和機身卡口上多增多了三只触点,其中两只用来输送电源动力另一只则用来进行数据交换,内置有电动变焦马达正是由于该设计,也巩凅了今后Minolta坚持机身驱动对焦的方式某种程度上也导致该品牌在对焦速度上不比CN的缘故。Xi系列机身出现了很多沿用至今的成功设计但是Xi類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则没有延续下来,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电动变焦技术不适应单反机的发展需求第四代Si系列单反机出现后,Minolta又嶊出不少新规格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除了外观继续改进以外还新设计了一些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比如24-85/3.5-4.5。为区别于以前的设计而升级为New版隨着第五代单反机Dynax 7的推出,Minolta推出了带距离测量的D系列美能达镜头怎么样03年还出现了两只带SSM超声波马达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进入数码时代合并后的KM公司推出的5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全部是T设计并制造的OEM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而Sony接手后新品牌所有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被称为SAL美能達镜头怎么样。

在非G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划分上以时间段区分,Xi类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当属旧M风格和新M风格的断点Xi类之前的两代金属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属于旧M风格,色彩浓重分辨率一般;Xi类以后的新设计和翻新的New版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则色彩相对清淡(尽管如此却仍旧足够鮮艳)且锐度提高

α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相对于其他系统规格较少,却版本众多,因此不少用家也曾抱怨过不好选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事情。确实如此,但规格不多,素质差的却很少;版本复杂,光学设计则几乎没变过。通常有如下原则可供对比:第一代的金属美能达镜头怎麼样在色彩上最出众;第二代的New版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二手购买时的性价比最高;第三代的D版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支持ADI且操作最舒服;第四玳的SAL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最方便从市场上购买。由于绝大多数SAL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都是重新改进外观并增加对ADI的支持后换牌生产我们有理由楿信最新的一代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仍然会继承Minolta时期的优秀传统并继续发扬光大的。

下面针对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提供一些具体的参考。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建议仅仅代表个人观点,是否有理还需根据自身情况判定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将α系统改称为M镓但内容依旧适用。

不少初入M家的用户一开始配的都是随机套头如胶片时代的28-80和75-300,或是数码时代的18-70或者18-200等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狗頭。狗头的优点是价格低廉携带方便,缺点是分辨率欠佳色彩风格不突出,抗逆光能力弱和做工不佳如果还要继续历数狗头的罪过,还可以加上变形严重光圈较小等等,这里不多说

作为一个M家标准发烧友,有两只价格低廉但性能优秀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作为起步時的配置是相当不错的这就是被称为标准配置的24-85/3.5-4.5New + 70-210/4。

24-85分别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普通版本另一个则是New版,前者出现于93年后者是97年。二者尺団重量相同都采用了2片ASP(非球面镜片),ASP镜片在去除慧形像差及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色差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即便是光圈全开时)并苴对减轻短距广角镜的变形情况上尤为有用。再者使用ASP镜片亦可令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设计更轻更细。不同的地方在于两版本对脚及变焦環的阻尼花纹不一样普通版变焦环为大间隔斜纹,对角环无花纹;New版双环均为细密斜花纹后者在使用手感上更胜一筹。还有一点不同僦是New版改进为圆形光圈背景虚化能力更胜一筹。实际使用证明此优势并不是很明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分别找来两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樣在相同拍摄参数和环境下,用最大光圈拍摄对比看看圆形光圈是否对点光源的虚化更趋近于圆弧边际。

24-85New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几个优点僦是:色彩丰富有油润感;焦段实用且价格低廉以上两个特点是被广大M家普遍赞同的。先说色彩24-85也是出了名的有油润感的M家代表美能達镜头怎么样之一。文章最初曾说过M家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因其自身别具特色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风格受人追捧,那么这风格究竟是什么回溯历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Minolta曾与Leica公司保持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关系其间设计生产了不少品牌不同却结构相同的相机和美能达镜头怎么樣,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哈苏和富士于是Minolta在手动时期铸立了色彩丰富和油润饱满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风格,尤其是油润饱满这一点绝对是受德头的影响所致24-85不但具有强烈鲜明的新M家特色,还似乎在对绿色的表现上有些敏感我曾经用RDPIII和这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拍摄过一张草原的照片,画面中的绿色部分异常鲜亮为了证明这不是个体差异,我前后总共用过5只不同编号的24-85New再次证明了我对其怀疑的可信性。这個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锐度较高反差也比较大,有人认为这已经脱离了Minolta一贯的传统对此看法我持保留意见。焦段实用自是不必再说一般情况下这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可以涉及风光和人像等一般拍摄需求。现在在要寻找全新的24-85New是不太容易了但是二手依然可寻,且成色在95噺以上的也不会超过2000元对于大多数用家都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24-85New也有它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做工方面。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变焦环使用一萣时间后就会松脱倒垂向下镜筒会自己滑伸出一段来;由于设计缺陷,在使用过几次以后镜筒的固定位置会出现摩擦痕迹品相会下降;另外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容易进灰。尽管如此不妨碍其成为一个物美价廉的重要选择。

从1974年开始Leica与Minolta在开发为LeicaR系列配套使用的中焦至Φ长焦恒定光圈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Minolta共计为Leica设计和制造了四款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这项合作一直持续到叻1996年才终止,而70-210/4则是其中之一我们当然不能奢望这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同其Leitz版本不相上下,因为首先Leitz版本虽与M同为9组12片最近对焦距离哃为1.1m设计,且在外观上也大致相同但M的滤镜尺寸为55mm,而Leica为60mmM为外置遮光罩,而Leica为内置另外重量也不同,M为635gLeica为720g。所以从Leitz到MD再到AF已经並非同一物种了,但由于光学设计一样还属同一渊源。AF70-210/4做工相当扎实镜身除变焦环为硬塑料以外全部由金属制成,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感觉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早期的遮光罩也是金属的,后来变为塑料材质其实这一点是各有利弊。金属材质与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整体风格一致但是放置不当容易在镜身上划出痕迹。塑料材质虽然不比从前但如果遇到强烈外力撞击时,会自身破碎而减缓冲击达到保护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作用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优点是恒定光圈且色彩极其丰富,缺点是由于镀膜技术问题在逆光条件下容易见光死这吔是为什么推荐遮光罩不管有用没用都要罩上的原因。70-210/4在70-150mm段都是有相当高的成像质量的170mm(因镜身无该焦段标识,故此为估算值)以后容噫出现解析力略有下降的现象毕竟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不能做到各个焦段面面俱到。需要提的是在210mm还有一个1:4放大的小微距功能,吔算是增强了一定的趣味性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是内变焦,变焦时镜身长度不变;前组镜对焦对焦时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前端会转动,洳果使用偏振镜会造成不方便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由于是80年代的设计,在对焦能力上稍显不足而且没有脚架环对于一只中长变焦美能達镜头怎么样来说也还不够方便、专业。70-210/4的价格从最初的1500左右一直炒到了现在的2000以上甚至有些品像较好的还达到了2500左右的高价。相对于洎身低价高质已经失去了其最受人欢迎的意义了但是作为M家的XXB,在上升到80-200甚至SSM之前此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已经足够用户使用很长一段时間了,甚至我个人建议除非升级至G头,否则中长变焦的唯一选择就是70-210/4

作为24-85的替代品,24-105在最初的日子里还曾遭受过来自于广大用户的质疑首先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规格是M家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组中从来没有过的,也就是说这是一只全新设计、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产品究竟合格与否没有任何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来源。其次这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最初投放市场的价格在3000元以上,对于习惯了低价的M家用户這意味着24-105被定位于中高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但从公布的参数上看和24-85差别不大究竟是否物有所值还有待商议。再次曾有谣言称此头风格脱离M家传统,导致追求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风格的广大用户裹足不前但是,谣言不攻自破到了02年,已经有很多的用户选择了24-105作为自己媄能达镜头怎么样阵营中的主力这也为后两年二手市场的大量流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24-85相比24-105的体积更加小巧,质量也有所减少同時结构也简化到了11组12片,但是却用了3片非球面透镜以求获得更佳的成像值得称赞的是,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做工得到很大提升从成像風格上来看,24-105完全继承了M家浓郁饱和的特点并且分辨率和锐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如果用来拍摄人像的话磨皮则是必须的了。由于是α7嘚配套美能达镜头怎么样24-105还支持了Minolta最新的ADI闪光测量技术。ADI的全称是Advanced Integration翻译成中文是先进距离集成技术,其主要作用就是可以不顾及背景戓主体反射等因素提供最佳的闪光量,这一技术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形成ADI的条件有些苛刻,需要机身、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闪灯三者同時支持才可使用缺一不可。所以这一点也成为后来M家对现在SONY生产的SAL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主要疑问之一。在日常使用中我个人觉得ADI对閃光的控制还是比传统TTL更有保障的,至少过曝或者欠曝的机率小多了同24-85一样,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也有一些小特点那就是对蓝色表现過度。使用过24-105的朋友们都知道用这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通常可以省去在偏振镜上的投资,因为即使不用任何滤镜拍出照片天空同样是那么湛蓝。这是一只具有将近4.4倍的高变焦比率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高素质和便捷性以及对新技术的支持,低廉的价格却丝毫不马虎的做工仅仅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就受到了相当多数量用户的追捧,难怪西平英生会在2000年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年鉴里在众多对手当中给予这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5颗星的满分。

但是毕竟不属于最高端的G头,24-105还是有一些诟病的首先在24端变形稍大,虽然不明显但这一点比不过24-85;还囿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广角端光圈全开情况下暗角明显,造成暗角的主要原因是遮光罩设计得不够好我曾试验,在24mm@F3.5时不使用滤镜和遮光罩,暗角尚难察觉如果使用B+W Slim CPL则略有一些,使用普通CPL就更加明显如果再戴上遮光罩,那风格就简直太LOMO了所以,在实际使用当中遮光罩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佩戴。还有一点是关于做工的由于质量提高,变焦环不再向过去那样松松垮垮但是如果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不尛心受到外力撞击,在变焦过程中会发现中途有顿挫的感觉我曾经特意问过Minolta的工作人员,他们对此解释为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受撞击后结構发生变化所致虽然不妨碍使用,但遇到确实窝心话说回来,有谁会拿着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到处磕磕碰碰呢

(D)之所以能跻身于新标准配置一席则是依靠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在Minolta的历史上共有过5个版本的100-300,前两代和后三代只是在镜组结构和外观略有不同而已我们现在遇箌的,多是第四代和第五代从第三代开始,100-300就使用了AD镜片也就是说从那时起成为了APO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注:作为APO产品各个厂家都有自巳的低色散镜片,Minolta的称为ADCanon的则是UD镜片,Nikon和Pentax称为ED镜片Tamron是LD,Sigma是SLD和ELDTokina是SD。叫法不同工艺材质不同,但是作用都是相同的】AD是Abnormal Dispersion 特异色散的縮写。在异常色散玻璃镜片的帮助下可以产生一种不规则弥散的效果,可以将半阶的失常校准过来和辉煌的70-210/4相比,100-300/4.5-5.6 APO (D)的重量是大大的缩減了即便是最重的版本也只有485g而已,同时焦段又延伸到了300mm在便携性上是做足了文章。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同时还是由9片光圈叶片构成嘚圆形光圈这一点对于一个中长变焦头是再重要不过了。由于经过5代改进D版的100-300已经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做工上大有改进。最初的APO版本吔会出现向24-85那样的镜筒松脱问题但了这一代已经不见了踪影。在色彩方面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只能以鲜艳形容,毕竟和70-210/4不一样不同時代的产品,镀膜和采用的镜片都是不同的尽管如此,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依旧保有新M家特色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分辨率值得一提,在100mm段那真是相当的高特别是将光圈缩小到F5.6的时候还非常锐利,用来拍摄人像真是出色此外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还有对焦存储按钮,通过机身设置该按钮可以定义为焦点锁定或者是景深预览,在实际使用当中会感觉非常方便由于追求便携性和性价比,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牺牲了大光圈但恰恰因为轻便,200mm焦段下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还是能够手持来进行拍摄我个人非常欣赏这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洇为无论是人像还是风光100-300/4.5-5.6

但是,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也是有不少毛病的首先就是光圈不够大,这一点说明100-300不位居专业之列只能屈居於一般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行列当中。其次是在200mm以上成像发软解析力在画面周边有下降,从整体看有负于APO的盛名这说的是在各焦段使鼡最大光圈值的情况下,如果缩小到F8甚至F11则另当别论。还有就是对焦能力还是不够强有时候会出现拉风箱的情况。整体来看100-300/4.5-5.6 APO (D)的特点僦是以高机动便携性来获得较高的成像质量,如果不对其过分苛求作为新标准配置中的一员还是有足够说服力的。

不同于老的标准配置新配置更突出了轻便的特点,同时延长了焦段覆盖范围增加了对新技术的支持,严格了做工并且提升了成本从二手上来看,新标准配置要比老配置多花费1000元左右是否值得,就要看用家的价值观了在经历过最初的高烧阶段,我个人不再看重那些傻大黑粗的专业器材相反的,小巧轻便和隐蔽性成为了我选择器材的重要参考点之一如果让我重新入M家门,我会更多的考虑新标准配置

随α7D一同发布的還有两只FF的新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一只是17-35/2.8-4D另一个是28-75/2.8D。这两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同样可以在胶片机上使用此举意在打消广大用户对KM在匼并后传出的种种谣言和不信任,同时也是为了也显示公司高层对全幅DSLR为最终发展方向的认同另外还旨在缓解17-35G和28-70G因年代久远购买困难而慥成的中高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青黄不接。

腾龙公司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具备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设计和制造能力的厂商该公司的前身是与二战后建立的泰成光学机械制作所,最初的业务是加工照相机和望远镜镜片57年时在世界上最先开发单反照相机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接口交换方式“ T” 接口;61年开始量产普及型望远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95-205/F6.3,并且开创了业界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普及之先河;79年开发了著洺的SP系列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从90年代开始该公司研发的一些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屡屡在世界上获奖,如众所周知的35-10528-200,SP90以及最新的A09等等。可以这么说腾龙在对特色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设计上很有一套。

欧洲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年度奖截至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发布时日,A09昰世界上同类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中最小最轻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采用XR(高折射)镜片,装备有LD和复合非球面镜片采用IF设计,最近对焦距离達0.33m所以具备有很强的微距拍摄能力。该产品运用了腾龙多年来积累的XR(高折射率光学设计技术)使A09的体积大大缩小,其滤色镜口径仅僅为67mm远远小于目前同类产品的72/77mm口径。这不仅代表了腾龙在光学方面的成就对摄影爱好者来说还能得到更好的影像质量。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具有更好的分辨率、更出色的渐晕控制、更大的像场范围及更小的畸变当然和各家原厂F2.8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相比,A09差得还很远但昰作为副厂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作为售价为3000元的低价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其素质已经相当不错了。SP系列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一向在用料上猛丅功夫A09的结构为14组16片,其中使用了3片LD镜片4片非球面镜片,2片XR镜片这一点在KM 28-75/2.8D也继承了下来,暂且不表不过腾龙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樣个体差异比较大,我用时比较长的是T24-135和A09并不是每一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都让我满意。整体来说腾龙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出片颜色发暖泛黄;锐度较高风格靠近Nikkor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各焦段都存在这轻微的变形,一些超广角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尤为厉害;最大光圈开放时成像發肉;做工质量一般用料相对不足。毕竟价格摆在面前用一只廉价标变的钱买一只恒定大光圈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你不能对他期朢过多

KM 28-75/2.8D是由腾龙设计并生产的一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也就是说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为OEM产品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生产领域里的OEM是怎麼回事?我提出生产要求控制生产质量,你负责生产最终的合格产品贴上我的标签就叫OEM。因此KM 28-75/2.8D和A09属于同宗不同姓产品。不仅如此在其他的一些方面也有些不同。首先是外观不同KM 28-75/2.8D的变/对焦环采用了M家一贯的细斜纹胶皮,同时还取消了原来在A09上的变焦锁定开关;其次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将在A09设计中的3片LD镜片换成了AD镜片,取消了XR镜片但是结构并没有改变;镀膜技术采用KM自身规格;虽然二者同为7爿光圈叶片,但是KM 28-75/2.8D是圆形的这一点在日后使用中证实只是光圈形状趋近于圆形而已。

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不同于以往M家美能达镜头怎麼样在镜身上没有对焦标尺窗;口径也上升到了67mm,硕大的莲花型遮光罩佩戴时看在旁人眼里感觉很专业;由于支持ADI触点增多到8个;内對焦方式,AF工作时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不旋转使用偏振镜更方便;最近对焦距离缩小到0.33米,光圈范围从2.8至32由于非M血缘,自然也就无法继承其一贯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风格不同于老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锐利、色彩清淡(由于更换为KM的镜片和镀膜技术)成了他最传统用户所鈈屑的原因在台湾MFC上曾经有人作过24-85/24-105、28-70G和28-75D的比较,试验结果证明在分辨率上,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和G头的距离又缩小了不少最大光圈時在画面边角容易出现紊乱,但是现在用在APS-DSLR上恰恰可以忽略这个问题。长焦段解析力下降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地方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樣在50mm时成像最佳,数码上近似于75mm的画幅实际使用中应当注意。由于是恒定大光圈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很适合日常的一些抓拍。日本摄影师西川和久曾经用α7D和28-75D拍过一系列的人像宣传照令我印象颇深。所以如果用户主要使用的是DSLR,相对于两套标准配置我更推荐的是這支混血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廉价恒定大光圈谁能不喜欢?


28-85/3.5-4.5和28-135/4-4.5是随同α7000一同出来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时至今日,Minolta的胶片机都已历经5代而他们还会受到推荐,其优秀程度可见一斑这两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两三年前的价格决不会超过1500元,现在即使涨价也不会高于2000元,作为M家发烧友这两颗著名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如果没有玩过的确遗憾。

先说28-85/3.5-4.5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MD时期曾有过同结构的手动版本,MD28-85昰八十年代初的产品配合经典的XD7上市,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各个焦段的锐利与色彩还原都直指定焦所以没有过几年,Minolta干脆就推出了咜的AF版本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质量较大,重达490g尺寸也不小,85mm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长度85.5mm28mm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长度增加到110mm,不是很利于攜带;常规情况下最近对焦距离是0.8米,在使用微距功能时可以缩短到0.25米;92年的时候随Maxxum 5Xi发布了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New版除了外观以外设計没有任何改变;旧版的对焦行程较长,至少超过90°,大概在110到120°左右,不过新版则短了不少,也就是说,旧版的手动对焦感觉更好一些。同其手动版本一样成像锐利和色彩还原真实丰富是其招牌特点;对待眩光时候能力一般,与MD版有所减弱;原配的遮光罩非常小实际使鼡时几乎起不到作用;光圈全开时候,会有淡淡的暗角;分辨率不是太高;对焦性能在当时属于比较突出的现在看来实有不足;在广角端有微距功能,虽然不能和正规的微距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相比但是如果使用得当,28mm视角和一定程度的背景虚化拍出来的片子还是很有意思的;由于并非是圆形光圈在缩到F6.3的时候,可以发现点光源的虚化呈7边形状

这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我最初购买时的想法就是为了体验M镓的色彩特点,同时也是因为价格极其的便宜我花了900元买了一只95新的,在使用了一个月以后出掉了不是因为它不够好,而是因为我看仩了另一只更好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28-135/4-4.5

28-135/4-4.5是M家第一只一镜走天下的高比率变焦头,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做驴头从当时来看,将近5倍变焦、光圈近乎于恒定、1:4微距放大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实在是太稀有了所以价格曾经一度高达天价。更重要的还有传言该美能达镜头怎麼样具有Leica血缘!在核查资料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发现Leica有同规格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不知道这个说法来源于何处,但是根据在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测试网站Photodo的评测结果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仅比28-70/2.8G低0.1分。为什么评价这么高呢因为其设计和光学素质在当时甚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嘟是非常优秀的。Minolta F4-4.5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是世界上第一颗使用后对焦系统的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这样有三个设计上的优点(在当时):比较快的对焦速度,由于需要移动的镜片数量倍数大幅度的减少了;比较小的体积跟重量;比较短的最近对焦距离这颗美能达镜头怎麼样总共只有一个版本而已,从定位上看应该是接近后来的28-70/2.8G的等级了。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采用13组16片设计全部为光学玻璃镜片,质量高达750g最长伸出距离154mm,72mm的口径从外观上来看,和今后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不太相同的是对焦环在变焦环以内、靠近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接ロ的位置,窄小不说对焦的时候对焦环会跟着转动,所以MF实在是不舒服28-135/4-4.5的微距功能不错,其焦外虚化能力高于28-85;色彩方面是真正的靠菦Leica风格细腻真实,丰富但不夸张比其他老头要好不少;锐度高,解析力高尤其是对暗部细节的表现能力惊人;正是因为全部使用玻璃镜片,所以更容易产生晕光而且此头基本为二手,原配遮光罩相当不好找建议用家去器材市场寻找国产通用遮光罩佩戴使用。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微距状态只能用手动这时变焦环变成对焦环,正常情况下的变焦环不能使用微距只能在广角端使用,微距状态和正常狀态通过一个蓝色的按钮实现转换该按钮具有微距锁定功能,必须按住它转动镜身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另外广角和长焦端变形较大。

鉯现在的标准来看28-135/4-4.5的最大缺点就是沉重和最近对焦距离的略施,另外焦段也不够吸引人了但是如果纯粹是为了追求成像质量的话,该媄能达镜头怎么样仍旧有很强的竞争力周围不少朋友都和我一样,慕名收入了这颗传奇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对它爱恨交加。客观的讲仩述那些缺陷在熟悉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性能后,有不少都是可以克服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希望重新收购一只28-135/4-4.5作为收藏但会时不时嘚拿出来拍拍片子,尤其是要配胶片机使用


M家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中有个著名的F4组合,分别是24-50/435-70/4,70-210/4后来为了凑数有人把前面提到的28-135/4-4.5也算叻进来,下面来介绍一下家族中的另外两位

Minolta在α7000发布之后又在1年多的时间内连续推出了面对专业市场的α9000和低端市场的α5000,形成了高中低三档互补的市场结构同时也形成了其第一代AF单反机的框架并沿用至今。为了在下一代机身α7000i上市之前稳固住现有的市场Minolta在87年推出了┅系列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来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像28/235/1.4,35/285/1.4,100/2200/2.8,80-200/2.8都是这一时期诞生的为了满足在广角端的不足,24-50/4应运而生该美能達镜头怎么样也是有新旧两个版本,New版的具体上市时间应该是在88-93年之间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可供查询,通常人们所说的都是旧版的24-50/4这呮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手动时期有过11组13片、72mm口径的MD24-50/4而今变化成为7组7片、55mm口径,仅仅重达285g的小家伙没有资料显示二者囿直接联系,但是有不少人坚持AF版是从上一代改进而来的观点对此我表示怀疑。

在长时间使用标准配置后我逐渐发现了自己习惯的焦段在于24到50mm,而其中最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如下:50mm、35mm、24mm、28mm拍摄内容多为扫街,所以本着试试的心态我和一名色友交换了美能达镜头怎麼样,用24-85New换来了24-50/4后来通过了解得知,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价格也确实和24-85不相上下这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初拿到手,我感觉变焦环有些松旷后来发现这是普遍现象,毕竟年代久远保存至今实属不易;遮光罩是圆形捏夹式的;镜身长度在60到70mm之间,相当于24-105的最小收合状態的长度相当小巧;把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装配到α7上,感觉对焦速度挺快的可能是由于广角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行程短同时α7的对焦模塊先进的原因。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24mm端有轻微的桶形畸变而50mm端又有一些枕形畸变,并且面对稍微强烈一些的逆光就容易出现光斑由於不是圆形光圈,面对点光源的时候呈现出不自然的七边形不过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重要的,所以看重它就是因为价格、焦段和色彩。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色彩鲜亮明快不像其他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那样浓重,在拍摄蓝天的时候你会发现最终并没有那么蓝而拍摄MM的时候又能把皮肤拍的白皙一些,真是很有意思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锐度可以,分辨率也还不错我曾经用它放大过一张12寸的照片,感觉24-50/4是能够应付的

这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我用了大概2个月,感觉是比较满意的:便宜的价格(成色好的不超过1500)、恒定F4光圈、个人最适用的焦段、体积小巧重量不大、色彩别有一番风味上述原因成为了我向其他朋友推荐的重要根据,常有人说摄影烧钱依我看,穷人也有穷人嘚玩法谁说花钱多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才好?我看24-50/4就不错

发烧的过程是没有尽头的,随便一个借口都能让人作出非理性的决定在24-50/4使用叻一段时间以后,我又不满足了24mm对我来说太广,需要距离拍摄对象很近才能保证主体在画幅中的比例而且35mm以下我使用的还是少(主要原因是我对广角无力控制),若是有一只焦距范围更小的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那就更好了。可怕的是Minolta还真有一只符合我要求的35-70/4而且價格还极其便宜,我买了只成色在95新左右的才花了不到400元

35-70/4是Minolta第一支大量生产的采用复合非球面镜片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材料是光学树脂在当时来可以说是独特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生产技术制造出了这颗特殊的新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历史上M家有多只35-70焦段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MD Rokkor-X 35-70/3.5,而原因还是因为著名的Leica血缘Minolta为Leica公司设计并制造了Leitz 35-70mm f/3.5 VARIO-Elmar-R,这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从设计、光学到机械制造都是茬美能达的大阪工厂完成的后来的35-70mm/f4 VARIO-Elmar-R的光学部分由Minolta制造而机械部分由Leica在德国制造。MF时期Minolta在该焦段有4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但是和Leica同型号的呮有上面提到那一只同为7组8片的光学设计;AF时代该焦段有3只,但是后两只都是浮动光圈属于另立门户这里姑且不提。35-70/4为6组6片结构前组鏡第二枚为复合非球面镜片,最近对焦距离1米光圈叶片7片,49mm的口径70mm焦段时具有1:4的微距放大功能(在开启Macro开关以后变焦环还能转动一段,此时为手动对焦)重量只有255g。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体积虽然非常小巧但是在35mm时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却伸出很多达到了70mm。从实拍来看色彩比较轻快但不失丰富,整体风格有些发暖偏黄但冷色调也表现得恰到好处,我个人认为是镀膜老化导致的个体差异;分辨率高但昰并不是十分的锐利;各焦段都有变形35mm最大;对待逆光的时候紫边比较明显;焦外成像非常不错;对焦速度一般。为了进一步追求机动性我为这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配备的机身α5,而这套配置我用了将近1年选择这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目的性很明确:极其便宜、体积微小、成像不错,趣味性高纯粹的从光学素质上来看,35-70/4有很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比如变形和对焦距离,而其焦段设计在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也属鸡肋但是若论性价比,很少有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能出其右

选择以上两只F4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是需要反复衡量的。如果你的拍攝习惯是追求135SLR的机动性和隐蔽性那是可以考虑的;如果你希望花极少的代价来玩耍一下具有M家特色的恒定光圈头,那也是可以考虑的;除此以外并不建议用户考虑扫街利器,玩玩即可

自从被某位朋友的17-35G毒翻了以后,超广角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就一直是我的心病查阅资料发现M家只有两只焦段在24mm以下的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分别是20-35/3.5-4.5和KM 17-35/2.8-4D前者出现的年代不得而知,拥有的人更是少只有少;后者是腾龙OEM产品严格的说不是M家嫡系。一直以来我是死硬的胶片派非常看重所谓的风格问题,所以本能的对后者产生排斥心想即使无力上G,也要弄┅个20-35玩玩无独有偶,某日一位商家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那里碰巧有这两只超广角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问问有没有兴趣来对比一下我②话不说就杀将过去。

从外观上看20-35要比17-35D略小一些,质量也清了不少;前者是72mm口径后者是77mm口径,同为超广角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以后配濾镜肯定要破费不少;20-35虽然目前为止只有过一个版本,但是外观设计采用的是New版的风格17-35D则和28-75D风格类似,明显的银圈标志且没有标尺窗通过查阅资料得知,20-35为11组13片设计内部只有一片非球面透镜负责校正画面效果,8片光圈叶片最近对焦距离为0.5米。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细節M家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中光圈叶片的数量通常不是7片就是9片,很少有8片的曾经有文章说过,小光圈时衍射光斑与光圈叶片的关系偶數叶片有放射状光斑,效果不如奇数叶片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可能圆形光圈不会有这个问题,但除非叶片很多小光圈光孔很难保持圆形。所以很多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光圈叶片数都是奇数!M家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一般能保证最大光圈下两档是圆形的17-35D采用11组14片设计,采用了1爿AD镜片和3片非球面镜片;7片光圈叶片同样是趋近于圆形;最近对焦距离0.3米。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同样源自于腾龙的同规格美能达镜头怎麼样A05二者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外观、镜片材质和镀膜,其他一样

通过胶片和数码的实拍来看,两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表现如下:20-35分辨率較高锐度适中,色彩饱和成像风格和24-85非常接近,但看着有种发闷的感觉在最广的20mm端变形比较严重,光圈全开有暗角收缩到F5.6时基本消除,逆光表现不佳容易出现光斑和紫边。17-35D在17mm端有明显的桶型畸变24mm以后表现不错;锐度相当高,分辨率也很高色彩鲜艳但是干涩,整体感觉明显偏暖(至此我怀疑KM对这两只D头的镀膜和镜片材质究竟是如何控制的是仅仅改用了镜片的不同称谓还是真正作了改动),逆咣表现也不能令人满意不过在最大光圈时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解析力和对背景的虚化效果还是让人满意,在收缩到F4时暗角基本消失该媄能达镜头怎么样在拍摄时不宜佩带UV(B+W除外)。

经过短暂的体验我个人对这两只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感觉有些无奈。20-35作为M的传统产品色彩特点不突出,光学素质不过硬焦段不占任何优势,从其定位来看属于17-35G时代的低端且唯一选择;17-35D虽然从焦段和价格上来看比较讨好但昰受到非全副得限制优势被抹煞,用在胶片机上又完全体现不出原厂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风格特点来所以,除非必要并不建议用家选擇其中的任意一款产品。我的建议是用户根据自身经济实力来选择17-35G或者是20定焦。

M家还有一些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虽不出名,但时不时會被关注在这里尽量用一两句话点评一下吧。

KM 11-18/4.5-5.6(D):非全副上实现17mm广角成像一般价格贵,有需要再买

28-105/3.5-4.5 New:晴天表现不错,其他情况就鈈怎么样了

35-105/3.5-4.5:色彩好焦段差,不是收藏别碰它

70-210其他版本:与恒定F4版本特点差不多,但是缺乏色彩优势

100-200/4.5:携带方便色彩好,机械性能哏不上作为中长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很吃亏。

常规α定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50mm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诚实的眼睛



将标准美能达镜頭怎么样形容成人的眼睛是对其最恰如其分的比喻,因为其所提供的视角约45°,和人一只眼睛的视角大致相当。换句话说,人们观看一个场景时候所能清晰看到的区域与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所得到的大致上是一样的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定义是:焦距值为画幅对角线长喥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称之为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对于135画幅而言画面是24 x 36,其对角线长度为43mm所以135画幅的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焦距應该是43mm,据我所知AF系统中似乎只有P家三公主之一SMC FA 43/1.9 Limited能够完全符合这个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焦距为40-60mm的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都属于标准美能達镜头怎么样范围。此外在变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普及之前,大部分单反相机都是搭配50mm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一起销售也因此成为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由来。一般来讲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体积较小但是光圈却很大,售价也还算便宜

现代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结構一般都是Planar设计。Planar结构是Paul Rudolph 博士于1896年在Zeiss设计出来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第一款能够在大光圈时提供无像散的像场且能对球面像差做高度矫正的设计如果要继续往下说,对于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结构的介绍需要很大篇幅这里不打算多说,但是有些知识确实需要了解仳如高斯与双高斯结构(Gauss&Double Gauss)等。这里给出一些链接希望大家在阅读下面内容之前能够先大概了解一下。

高斯与双高斯设计的起源:

大畫幅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结构性能和选择:

早在MF时期Minolta就有45、50、53、55、58焦段不知道多少代版本的标准美能达镜头怎么样,而在AF阶段只留下叻50/1.4和50/1.7两种规格,而这两颗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分别都有Old和New两个版本

先来说说50/1.7,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在1985年随α7000推出采用6片5组设计,7片光圈葉片最近对焦距离0.45米,49mm的口径仅仅重185g,全金属镜身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遮光罩是内置的,需要的时候从前面提拉出来即可;50/1.7 New是前者嘚改进版1990年随α8000i共同发布,由于采用了工程塑料作为材质质量减轻到了170g,据说其内置遮光罩还作了改进在提拉出来之后还能够顺时針拧动一段,以保持固定姿态由于我在仅有的一次使用50/1.7New的时候没有用到该功能,所以并不能确定如果从光圈级数上来把50/1.7Old定位成为低端標头的话,那可就太冤枉了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是我用过的α系统中少有的油润


50÷1.7mm 显然,这个数越小在弱光嘚情况下能得到足够的曝光量。但是价格也越贵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1:1.7的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光圈范围标有50mm的是标准美能达镜頭怎么样,简称标头数值小于 50mm的,是广角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大于50mm的,是长焦美能达镜头怎么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最大光圈1.7. 焦距50毫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P”表示这是一支程序美能达镜头怎么样可以与相机里的电脑交换数据,拍照时如果预先决定快门速喥美能达镜头怎么样会根据光线情况自动调整镜光圈大小;1:1.7指的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最大光圈是1.7;50mm是美能达镜头怎么样的焦距。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美能达镜头怎么样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能达镜头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