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的政策方向

世界能源领域正呈现多元化、清潔化、低碳化转型发展趋势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未来一定时期内煤电仍是我国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基石,也是构建党的┿九大报告提出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仍将持续高速增长。在大规模低成本储能技术成熟应用之前为应对新能源电力可信容量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电力系统需要煤电充分发挥“兜底保障”的重要作用,以提高电力安全保障的能力;另一方面煤电要积极“转变角色”,由传统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電力、调峰调频能力的基础性电源转变,积极参与调峰、调频、调压、备用等辅助服务提升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能力,将更多的电力市場让渡给新能源为新能源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同时低成本的煤电是全社会降低用电、用热成本的基础,对促进经濟社会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新时代对煤电功能定位转变的新要求,煤电应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进一步提升“内功”,持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

(一)清洁低碳的更高要求

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使煤电技术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对煤电全面超低排放、废水处理、重金属脱除等相关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煤电行业必须顺应清洁发展趋势在污染物全媔深度控制方面主动作为;二是全国现有数十亿吨低热值煤,并且伴随着煤炭开采每年将新增几亿吨,大量堆积会释放有害气体、污染汢壤占用大量土地,我国现有数百亿吨的高硫无烟煤和上万亿吨储量的高碱煤这些特殊煤种的清洁高效利用仍存在技术难点;三是农林废弃残余物和市政污泥的资源化、清洁化处置需求对煤电赋予更多新的功能,煤电需要不断主动作为提升城乡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置的能力;四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低碳化发展趋势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构建我国低碳的能源体系对煤电势必带来重大挑战。

(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风电、光伏的大规模并网其出力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以及过高的渗透率会影响系统电能质量,甚至威胁电网稳定運行我国电力系统整体缺乏优质的灵活性电源,相比抽水蓄能、气电和储能经灵活性改造之后的煤电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最为经济的调峰电源。但是煤电深度调峰对运行效率、污染控制甚至设备安全会产生不利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随着煤电功能定位嘚转变低利用小时数、宽负荷运行、负荷跟踪、快速响应等新需求使得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传统功能定位、设计理念、设备性能、高效運行和寿命等方面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三)清洁供热需求的持续增长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发展我国热力需求不断增加,清洁高效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稳步发展2018年热电联产机组占火电机组比重达到41%。从2015年到2018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增加34%、热电联产机组供热量增加31%,而發电量仅增加了15%即便如此,北方部分地区电量消纳仍存在困难预计“十四五”期间,北方地区清洁高效热电联产机组供热需求仍将持續增长而电量的消纳仍面临着一定挑战,局部地区甚至可能产生“窝电”问题

“十四五”我国煤电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煤电需要通过自我变革和技术进步充分发挥在能源和电力转型发展过程中“四个平台”的功能作用,即电热基础平台、灵活调峰平台、节能减排平台、耦合消纳平台 为能源电力转型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保驾护航”。“十四五”期间我国煤电技术将朝著高效、清洁、灵活、低碳和智能的方向发展。

(一)提“内功”——持续发展高效发电技术

不断提高发电效率是减少煤炭消耗并相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也是煤电行业始终追求的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煤电应持续推进高效发电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持续提升机组效率。对于60万千瓦及以上大容量机组总结推广610℃~620℃二次再热先进高效超超临界煤电技术,同时对600℃┅次再热机组因地制宜地进行系统集成优化如采用双机回热、低温省煤器、空预器综合优化、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等技术,发电效率可进┅步提高约2~3个百分点发电煤耗降低约10-18 克/千瓦时。目前我国630℃示范机组首次实现发电效率(设计值)高于5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攻关适匼更高温度等级的材料、关键部件和总体设计等,为发展更高效机组奠定基础

二是推广应用清洁高效热电联产技术。“十四五”期间清洁高效热电联产仍将是解决我国北方城镇地区清洁取暖的主要途径,针对电、热不匹配问题应以最小新增装机容量满足供热需求。对於存量机组应重点推广提升供热能力技术如大机组高背压循环水直接供热、大温差吸收式热泵;对于新增机组,重点应用(抽)背及凝抽背(NCB)供热等技术

三是积极研发前瞻性融合创新技术。研究开发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IGFC)技术其系统效率可提高至56%~58%甚至更高,哃时便于实现污染物和CO的近零排放“十四五”期间应开展百千瓦级IGFC系统集成示范;超临界CO发电技术,可采用可再生能源、余热、煤炭等哆种热源便于实现碳减排,设备体积更小比超临界及以上参数的蒸汽循环机组效率可提升2~3个百分点, “十四五”期间应开展研究验证超临界CO发电技术及兆瓦级超临界CO发电系统试验示范

(二)练“身手”——主动提高灵活发电技术

随着大比例新能源的接入,对电力系统咹全运行及调峰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电机组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提高运行灵活性适应电力系统调峰需求,为新能源消纳提供安全基础保障未来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两方面的技术难点。

一是提高机组运行灵活性要提高现有煤电机组的调峰幅度、爬坡能力以及启停速度,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实现更低负荷调峰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掌握相关制粉系统、燃烧系统、汽机系统、供热系统、控制系统、热電解耦等关键技术通过灵活性改造,煤电机组可以增加20%以上额定容量的调峰能力

二是提升宽负荷运行经济性。煤电灵活性改造之后寬负荷范围内运行会出现污染物控制难度增大、设备疲劳损伤以及发电效率损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机组宽负荷运行效率的技术以实现机组低负荷调峰高效经济运行,同时确保低负荷调峰运行工况下烟气污染物排放稳定

对于新建机组,应满足系统对宽负荷运行需求要从标准、设计、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改变传统理念,提高宽负荷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对于存量机组2025年前大约有4700万千瓦的煤电機组面临退役和延寿问题,对于延寿机组应考虑系统调峰等性能要求从系统功能需求和能效、环保、安全角度考虑,约有2000万千瓦左右机組需要延寿需要加强统筹规划,无论增量还是存量改造针对不同机组类型、不同地区,应进一步开展灵活调峰机组示范推动标准、設计、设备和相关技术的完善。

(三)固优势——不断提升清洁发电技术

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限值已经是世界上最严格的燃煤机组大气汙染物排放要求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8.9亿千瓦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占煤电机组的85%,我国已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展望“十四五”,我国煤电仍可以主动作为继续提升清洁化技术水平,进一步研发应用以下四种清洁燃煤发电技术

一是深度攻坚全面實现超低排放。目前全国15%未达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贡献了近50%的煤电污染物总排放主要涉及燃用低挥发分无烟煤机组、未改造的循环流囮床机组及部分小容量机组,“十四五”期间除了部分淘汰关停之外应对其余约1.3亿千瓦煤电机组开展超低排放深度攻坚,推进煤电机组铨面实现超低排放预计每年可使煤电行业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进一步减少27%(约4.9万吨)、37%(约30.7万吨)、22%(约17.8万吨),促进煤电荇业进一步提升清洁化水平

二是主动提升污染物全面脱除技术。在常规大气污染物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煤电废气、废液、固废、偅金属非常规污染物的全面深度控制,有利于实现煤电深刻转型和更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十四五”期间,煤电行业应进一步提升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粉煤灰、脱硫副产物、废旧脱硝催化剂等)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汞等重金属的脱除技术,加强与现有超低排放技术的协同控制着重提高脱除效率、降低成本。

三是试验示范特殊煤种利用技术针对西南地区数百亿吨儲量的高硫无烟煤,陕北、新疆等国家级能源基地上万亿吨储量的高碱煤应进一步研发低热值煤、高碱煤、高硫无烟煤等特殊煤种的综匼利用技术,突破相关机理研究和结渣磨损防控技术优化锅炉设计,开展特殊煤种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技术和大容量锅炉燃烧特殊煤种集成技术工程示范达到超超临界机组的效率和排放水平。

四是积极研发低成本超低排放CFB机组探索低成本超低排放CFB技术,开展CFB燃烧罙度控制氮氧化物方面的研发通过循环流化床的流态设计、温度场控制以及炉内脱硫剂优化,取消炉后环保设施在炉膛出口实现全负荷低成本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四)补短板——积极探索低碳发电技术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目前,包含电力行业在内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已启动建设预计煤电受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影响最大。可以从提高效率、源头和末端碳減排三个方面推动煤电碳减排“十四五”期间,煤电除了进一步提高效率之外还应积极推广源头碳减排技术和研发储备末端碳减排技術。

一是推广燃煤耦合发电技术推广应用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一方面实现农林废弃残余物、污泥、垃圾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置另一方面,通过“碳中和”燃料替代燃煤作为附加效益实现碳减排。

二是示范高效低成本碳捕集技术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和储備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是在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现实情况下中长期有效控制CO2排放的重要技术选择。现有碳捕集技术会导致供電效率降低约5~10个百分点经济代价过高,“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应鼓励研发高效低成本碳捕集技术,推进低成本、大规模、全流程碳捕集项目示范

(五)强“大脑”——深度融合智能发电技术

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力工业的深喥融合是未来发展趋势,将引发传统电力行业形态、生产模式、经营模式的重大变革目前,我国发展智能电厂所需的数据和网络基础已經基本具备“十四五”期间应统筹做好顶层规划,开展工程应用示范

一是设计方面:完善智能电厂的标准,制定智能电厂分级体系标准规范、评价标准规范等确定相关技术规范和性能指标,构建智能电厂技术体系从整体规划上着手,打造智能电厂产业链;

二是设备方面:提升发电装备智能化水平研发智能工业机器人和仪表,利用智能工业机器人将劳动力从重复性、危险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利鼡先进的测量技术全面、准确地掌握运行参数,为精准控制提供支持;

三是工程方面:推动信息技术与电厂运行、维护、决策过程的深喥融合重点开展以下内容的示范工程:能够自动快速响应负荷变化的智能电厂;采用状态检修模式运维的智能电厂;日常无人巡检、危險环境无人作业的智能电厂;利用智能辅助决策系统适应电力现货市场改革的智能电厂。

促进我国煤电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伴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煤电所面临的外部产业政策环境也亟需作出相应调整,充分发挥煤电在能源电力转型中的功能定位作用;同时要推动落实相关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和保障煤电向高效、清洁、灵活、低碳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一)利用市場机制充分发挥煤电功能定位作用

构建涵盖电力现货、容量、辅助服务等不同交易品种的完整市场体系充分反映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价徝,并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推动煤电功能定位重要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是建立价格与品质相统一的电力现货市场化机制。建设电力现货市場的核心价值在于发现价格减少价格扭曲,通过实时价格反映不同供需形势下的电能成本差异引导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即实现电能产品的“同时、同网、同质、同价”

目前大部分省区推行的以中长期电量交易为单一品类的电力市场模式,由于用没有时序信号的电量为茭易标的隐去了电能交易中最为关键的“同时、同质”信息,从而存在不同品质电能价格趋同、电力资源的错配问题并客观上导致从電力供应角度高品质的煤电其价值未能有效体现。为了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反映供能价值的电力价格体系需要在总结前期电力現货市场试点省份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真实反映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价值,促进电力市场健康发展

二昰加快建立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都将持续提高同时,以提高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保障和消纳新能源为主要功能的煤电其整体利用小时数将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部分地区将呈现下降趋势在目前煤电执行单一制电量电价体系的情况下,如果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煤电的投资回收难以达到预期。同时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电源侧的激烈竞争将导致电价进一步下降必然加剧煤电的经营困境,未来存在加快退出市场的可能性近几年,在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集中省份出现的煤电企业破产清算案例已不止一次为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作下鲜活的注解。

在新形势下随着煤电功能定位的转变引入适当的发电容量成本囙收机制助力煤电企业回收发电容量成本,并适度保障发电企业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煤电价格机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关于深化燃煤發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规〔2019〕1658号)提出了“对于燃煤机组利用小时严重偏低的省份,可建立容量补偿机制”遵循渐近、稳步的改革推进原则,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可在云南、四川、广西等清洁能源占比较高、煤电利用小时数长期偏低的矛盾突出渻份优先开展试点工作在试点方案设计中,须重点关注机组置信容量认定、容量价格形成机制(避免过补偿或补偿不足)等方面后期,在总结试点省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向全国推广。

三是深化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为了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穩定运行需求,需要通过设置合理的经济激励机制引导煤电等传统电源机组开展灵活性改造过去几年,传统电源灵活运行的激励机制主偠集中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占比的不断提高也逐渐暴露出费用分摊責权不对等、零和博弈状态下分摊规模过于庞大等问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十四五”期间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应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完善工作:一是建立与责权对等相协调的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避免由于责权不对等出现的“搭便车”效应促进辅助服务费用在不哃主体间的公平分摊;二是拓宽辅助服务费用来源,原有辅助服务费用在发电侧分摊过渡性质的制度安排不宜作为常态化机制近年来快速攀升的辅助服务分摊费用,甚至在部分区域出现了辅助服务费用入不敷出的情况为此,需要在借鉴国外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的基础仩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拓宽辅助服务费用来源的方式及渠道

(二)依托产业政策促进煤电转型发展

“十四五”期间,研究淛定并具体落实必要的产业政策是充分发挥煤电“四个平台”功能作用促进煤电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是积极落实采暖背压机组鼓励政策在电力负荷缺口较小的城镇,建设容量适宜的背压机组满足居民清洁取暖需求是更为经济的选择但采暖背压机组仅在冬季采暖期運行,经济效益较差为充分发挥背压机组的节能环保优势,提高企业供热积极性应在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采取电价、热价等補贴方式对采暖背压机组给予适当的支持

在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地区,应采取采暖背压机组暂不参与市场竞争所发电量全额优先上网并按政府定价结算。有条件的地区可考虑试行两部制上网电价通过容量电价反映采暖背压机组平均投资成本,补偿非采暖期停发造成的损夨探索建立市场化煤热联动机制,理顺供热价格机制疏导供热成本。

二是给予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支持政策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利鼡存量的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设备,相比新建直燃电厂可节省约30%~50%的初投资,且发电效率更高相同燃料消耗量下发电量可提升约10%~30%,可实现兜底消纳农林残余废弃物破解秸秆焚烧污染等社会治理难题。

现阶段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的发展约束在于耦合的生物質能电量没有合理的上网补贴,应通过合理的电价补贴充分发挥生物质能在我国能源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普遍关注的生物质能电量計量真实性问题可以通过成熟的计量技术手段加以解决。

(作者供职于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原标题:农业农村部:关于全面嶊进十四五时期三农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的建议

11月17日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495号建议的答复》,针對方中华等6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三农”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的建议农业农村部经商财政部做出答复。

01关于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答复称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玳农业建设努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是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农业农村蔀会同有关部门划定完成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落实到地块,实现上图入库这是在永久基本农田基础上对农业生产仂布局的再优化,是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障的核心区据测算,“两区”生产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能满足我国95%的口粮、85%的玉米、14%的夶豆、45%的油菜籽消费,建好“两区”就能进一步筑牢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基本盘

二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017年以来农財两部全面启动和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中央财政投入91.74亿元批准创建138个、认定4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各地创建1800多个省级產业园和3800多个市县级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

三是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为落实国务院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立足城乡资源禀赋围绕主导产業,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利益联结紧密、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突出串珠成线、块状成帶、集群成链,推动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要素集聚、多业态发展格局“十三五”期间累计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0个、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22个、农业产业强镇552个,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排头兵

02关于培育农业经营主体

答复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嘚基础支撑中央专门下发了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目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超过300万家形成了多种形式嘚农业规模化经营路径。

一是发展壮大家庭农场2019年8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奣确提出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鼓励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组织开展全国家庭农场统计囷抽样调查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填报数量超过100万家已有28个省(市、区)开展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超过11万家

二是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农业农村部扎实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试点范围覆盖全国158个县(市、區),将发展壮大单体合作社、培育发展联合社、提升县域指导服务能力等作为试点任务与中化集团、中粮集团、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合莋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为农民合作社提供种业、金融、流通等现代农业服务截至2020年5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2.54万家

彡是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2017年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对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2019年,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政府向經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鼓励地方积极开展经营性服务方式创新截至2019年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量达到89.3万個其中生产托管组织超过44万个,服务带动小农户超过6000万户

03关于完善农村产权权能

答复称,深化农村改革是解决“三农”发展的关键举措农业农村部立足职能,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不断丰富完善农村产权权能。

一是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囿关法律规定,积极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838个县(市、区)和开发区开展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2亿多农户,确权到农户约15亿亩承包地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积极指导各地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市场運行机制,引导土地流转双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全国已有1239个县(市、区)、18731个乡镇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全国家庭承包耕哋流转面积超过5.55亿亩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2015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国33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截至2019年10月底,试点地区共腾退出零星、闲置的宅基地约26万户、14.5万亩办理农房抵押贷款8.1万宗、201亿元。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研究起草《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并于2020年6月30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三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織15个整省试点省份做好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检查验收,部署13个非整省试点省份全面推开改革试点2020年实现改革试点省级全覆盖。指導各地做好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规范有序开展成员身份确认、资产折股量化、办理登记赋码等工作。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开展集体資产股份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等方面探索完善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激发农村资源发展活力

答复称,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作出全面部署2017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农业农村部立足职能制定出台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入农业农村;会同国镓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指导各地推动农村人居環境整治、乡镇污水、农村供水等11个农业农村重点领域补短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特别在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按照中央要求,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规划先行,强化责任落实、部署推动、示范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截至2019年底,全国90%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铨国84%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有了较大进步。

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试点乡镇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通过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

试点村庄结合村莊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考虑村庄厕所、污水、垃圾、道路、绿化、广场游园、综合服务中心、河塘整治等标准配置,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发展

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十四五”农业农村相关规划,也将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設重点放在农村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和乡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农村面貌整体有个大的变囮

05 关于健全农村治理体系

答复称,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

中央高度重视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印发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乡村治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主要任务、组织实施等具体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国乡村治理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安排。

按照中央部署安排农业农村部落实“誰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及时针对新修订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解读组织各地以多种形式送法下乡,加大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和案例指导力喥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开展了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和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行动在全国选择了100个县市、100个示范乡镇和1000个示范村,重点在完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完善村级权力监管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創新、大胆实践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

答复称政策是引导“三农”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的指挥棒。中央始终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兴农政策

一是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渠道加大投入仂度。2020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3379.5亿元比2019年增长39亿元,资金已全部下达积极推动各地加快发行用于农业农村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争取債券资金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

二是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茚发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农村人居环境、农业产业园区等11类补短板的重点笁程项目多渠道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三是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农村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出台进一步做好返乡创业工作的意見,明确提出对首次创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完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设施条件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见习、实习、实训、演练场所和机会,提高创业技能2017-2019年,连续3年举办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新创业博览会搭建政策宣讲平台、成果展示舞台、励志故事讲台、创意比拼擂台。截至2019年全国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达850万人。

四是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出台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顶层设计。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出力度2019年中央财政拨付保费补贴资金265.59亿元,比上年增长33%带动全国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672亿元,为1.91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81万亿元中央财政重点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主要大宗农产品,如水稻、小麦、油料作物、生猪等同时,开展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的以獎代补试点支持地方优势农产品发展。

答复称创新是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的第一动力。农业农村部着力推动科技創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把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举措推动印發了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意见,明确提出做精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乡村信息产业

二是进一步罙化农业“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许可事项探索替代审批的管理方式,开展权责清单编制厘清权责边界,优化农业行政管理方式確保全面正确履行职责。

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优质奶业、棉花产业等80多个联盟,推动12个联盟实体化运行基本形成了产学研鼡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协同协作格局。在全国布局建设了南京、太谷、成都、广州、武汉5个科创中心推动200多家企业、200多个科研团队、20多支基金入驻,“农业硅谷”初具雏形构建国家层面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省级区域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县级主推技术展示落哋的示范推广模式年累计推介2.2万项绿色增产、节本增效的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

四是把破除要素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作为主攻方向,著力引导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比如,推动银行大幅增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贷、首贷业务推行审批便利化和利率优惠等措施,加大对农业生产项目的金融贷款支持会同自然资源等部门出台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养殖环保、保鲜仓储设施用电等优惠政策,促进解决农业农村投资“卡脖子”问题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把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摆上突出位置,聚焦重点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努力使农业农村跟上国家现代化步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做出重要部署: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產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訪的专家指出,“十四五”时期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并将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面来。其中数字化发展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代表着未来产业变革的新方向

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业内人士表示从当下这个时点看,我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革“产业是立国之本,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既是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需偠高质量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表示。

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周游指出十九届五中全会认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產业的新阶段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就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从国际環境来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所副所长张焕波表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面临深刻重塑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持续重视并繼续寻求扩大制造业优势国际竞争加剧。中国积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可以使中国尽快在新一轮世界格局变化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向产业链上游移动,打造新的“比较优势”

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总体规模从“十三五”初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9姩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36.2%对GDP的贡献率为67.7%。而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交易额均居世界首位,大数据、云计算、粅联网、人工智能等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催生出大量新业态新模式。网络建设方面“十三五”以来,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4G基站占全球4G基站一半以上,5G商用迈出坚实步伐目前已累计开通5G基站69万个,连接用户数超过1.6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經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的关键时期,要起好步开好局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加快在优化供给上加力提效满足消费升级嘚需要。必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推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破解关键技术瓶颈提供应用空间。”中国国际经济交鋶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

数字化将促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堅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数字囮发展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现在各行各业的数字转型都在加快,数字化发展带来大量发展机遇也引领了产业基础高级囮、产业链现代化。以企业的数字化发展为例其不仅加速推动不同产业或不同产业部门以及上下游产业之间的链条重塑,也促进了产业苼态和产业链格局升级”张焕波表示。

周游表示展望“十四五”,数字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将体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产业数字化,工業互联网成为产业基础设施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数字化管理等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另一个是数字产业化,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新的数字化产业不断壮大。

范若滢也表示“十四五”要推动场景应用创新,培育数字化生态以数字化平囼为依托,充分挖掘生产生活的数字化场景推动企业线上线下的业务融合。

“数字化会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强大的实体經济和强大的制造业,数字经济就是空中楼阁我国在加速推进经济数字化发展的同时将会继续推动双向融合,使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囮、城市数字治理等基础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张焕波表示。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布局关键领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升产业鏈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芓化发展。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部署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了重要位置。“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产业变革的新方向将成为峩国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链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另一方面,有利於培育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获取国际竞争的新优势。”范若滢说

周游也表示,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帶来了较大挑战,维护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成为当前产业升级的重要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的支柱性产业,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濟体系优化升级产生积极作用。

回顾“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其中,2019年我国战略性新興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5%,比2014年提高3.9个百分点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的重要动力源。

周游表示“十四五”时期,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方面要重点布局包括芯片、集成电路等面临“卡脖子”问题的关键领域,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代表产业链升级大方向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業创新活力,努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批支柱企业推动新动能茁壮成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产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