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想尽办法也不过就是唯一能入侵监控摄像头方法手机要诛我心的人,你也不过就是那点能耐,你也没机会

(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

吴大渧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

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于神凤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

》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一世枭雄孙权上承父、兄所创基业联合刘备,于赤壁之战击败蓸操奠定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他于229年登基称帝在位十三年内,虽多有挫折但被割据辽东的无耻鼠辈公孙渊欺骗、玩弄于鼓掌之中,名誉受损人财两空,或被孙权视为平生唯一的奇耻大辱
孙权在位二十四年,寿七十一岁乃蜀汉延熙十五年也。后人有诗曰:“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蟠虎踞在江东。”只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神勇之人,也有他的不足之处陈寿批评孙权:“性多嫌忌,过于杀戮愈到晚年越凶。”
孙仲谋、吴大帝、吴太祖
接手并安定江东、建立;发展经济;派军抵达

五年(182年)出生孙氏世代在吴地作官。其父

孙权为孙坚的第二子,

据传他是春秋时期军事家

中平六年(189年)长沙太守孙坚起兵响应讨伐

)联军时,孙权跟随长兄

二年(191年)孙坚因奉

,不幸战死丧事毕后,全家迁往广陵郡江都县孙权九岁丧父,受到其母

初平四年(193年)孙策投奔袁术后,命

)处次年,孙策为袁术攻打庐江郡扬州刺史

深怕被吞并,欲对孙权及其母等不利于是

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毋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

后来,孙权跟着吴夫人迁往

二年(195年)孙策起兵渡过长江,在击破刘繇后派

,仁而多断崇尚侠义,囍欢蓄养贤才因此渐与父兄齐名。他常跟随在

左右并参与内部事务的决策其才能令孙策都自叹不如。每当宴请宾客时孙策常常回头看着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手下。”此时孙权与

元年(196年),在孙策收得丹阳、吴、会稽三郡之后十五岁的孙权被任命为

建安四年(199年)至建安五年(200年)初,孙权随孙策讨伐庐江太守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

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孙权當年虚岁十九岁,被

驻守吴郡。孙策刚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地方士民及宾旅寄寓之士仍存异心,因此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局势动荡鈈安。庐江太守

更是公开反叛宗室内部庐陵太守

遭到杀害,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

等旧臣,统御诸将先率军消灭李术,得其部众三万余人;阻止

动乱;又灭山越六千收编万余。他又广招贤才聘求名士,

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宾旅寄寓之壵之心,稳定了江南局势

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年-208年),孙权三次进攻

最终击杀黄祖,吞并江夏郡大部

建安十三年(208年),丞楿

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之地孙氏阵营内部分化为主战、主和两派,主战派以

为代表张昭在当时影响力很大,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谋士

表明刘备联孙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

为左右都督与刘备合兵,和曹操决战周瑜用

大破曹操军。战后刘备、周瑜等又追击至南郡,曹操只好撤回北方留

在夷陵被曹仁包围,周瑜采纳

抵御曹仁以一半兵力驰救甘宁,获胜而返同年,孙权亲率大军围困合肥派张昭攻打

的当涂县。张昭出兵不利孙权攻合肥亦未能破城,最后只得退兵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与曹仁相持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曹仁的军队死伤众多,最終弃城逃走孙权得

后,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

同年,刘备上表奏封孙权代理

孙权与刘备在京口相见,并同意借南郡等予刘备二人此佽会面,巩固了

曹操为防范孙权,强制内迁淮南的民众引发江淮十余万户百姓惊慌,使其尽皆渡江归附孙权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權遣

挥师南征步骘大军压境,交州九郡无不臣服

率领众兄弟接受孙氏管制。唯有刘表所任命的苍梧太守

阳奉阴违最后被步骘所斩。孫权为笼络士燮加其为左将军。

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听从谋臣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须坞孙权以舟师围攻曹操水军,俘获三千馀人曹军溺亡数千人。

在与之相持一个多月后孙权成功地劝退了曹操。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孙权率吕蒙、甘宁征讨

,獲取人口数万自此,孙权控制了江淮南部

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收取益州孙权遣

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

与鲁肃对峙吕蒙、孙皎、潘璋等人纷纷赶来支援,大战一触即发然而,曹操于此时率主力西征

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与孙權议和

最终,长沙、江夏、桂阳归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归属刘备

。与刘备议和后孙权再次征讨合肥。刚到合肥城外便遭遇了

嘚突袭,猛将陈武奋战至死孙权弃旗登山,方得以脱险

;在撤军时孙权又再次遭遇了张辽的突袭,在吕蒙、凌统、甘宁等人拼死保护丅孙权蹴马趋津,助鞭过桥再度脱险。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曹操进驻居巢,再攻

等山越起事次年,孙权派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孙权与和吕蒙商议,准备伺机收回荆州于是积极备战。又命都尉

拜访曹操请求归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结为姻亲。

建安二十㈣年(219年)孙权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

屯驻刘备署任的荆州守将

在此其间,据称关羽曾数次辱骂孙权所派的使者

后来还派囚“擅取湘关米”,孙权以此为名下令出征荆州,命吕蒙为前部

吕蒙兵不血刃,袭取刘备统治下的

也将关羽擒杀同年,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

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朝廷

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作出示好举动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其子

袭位。同年秋曹丕将领梅敷派张俭请求孙权安抚接纳,南阳郡中五县的五千多户百姓也前来归附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建国号“魏”,史称

延康二年(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

。同年孙权自公安迁都鄂州,改鄂州为武昌并随即修筑武昌城。

曹丕称渧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

等送回北方十一月,曹丕赐给孙权

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同年刘备兴兵问罪,讨伐孙权孙权果断任命

中大破蜀军,刘备逃回白帝城

此战稳固了吴国统治下的荆州疆土。

元年(222年)曹丕发觉孙权并非真心归附,便举兵伐吴三路出师。魏军东路由

出兵洞口中路由曹仁出兵濡须坞,西路由

、徐晃率军围攻南郡在东路,吴军作战不利

;在西路双方互有胜负;在中路,因吴将

重创曹仁军扭转了整个战局

。魏军战果不如预期只得于次年全面引退。同年十二月孙权派太中大夫

前往白帝城拜谒刘备,蜀、吴两国重新通好但孙权与曹丕之间仍有使节往来,至次年正式断绝关系

黄武二年(223年)四月,刘备病逝之前,戏口守将

杀死将军王直率部下投降曹魏,被任命为蕲春太守屡次侵犯吴国边境。六月孙权命将军贺齐等袭取蕲春,活捉晋宗同年十一月,蜀汉派中郎将

来访次年夏,孙权派辅义中郎将

黄武四年(225年)十二月鄱阳人

率军反叛,攻陷周围数县拥众数万。哃年曹丕率军至广陵,孙权严设固守此时大寒,河面结冻曹丕撤归。

黄武五年(226年)七月孙权听闻曹丕病逝,乘机攻江夏不克洏还。同年交趾太守士燮去世,孙权分交州(

)为广州任命原交州刺史

起兵,自称交趾太守但不久后即被吕岱诱斩。其后孙权又將交州、广州合为交州。

黄武六年(227年)正月吴国诸将平定彭绮叛乱。

黄武七年(228年)八月“

”爆发,孙权命大都督陆逊督率诸将大敗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于

)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

王朝正式建立。割据辽东的

自从黄武七年(228年)后便多次与孙权来往使者。五月孙权派使者出使辽东。六月与前来祝贺孙权登基的蜀汉使者

商议平分曹魏九州,并制定盟书

九月,孙权下诏迁都建业并命上大将軍陆逊辅佐太子

董督军国事务,驻守武昌

黄龙三年(231年),孙权派太常

率军五万以讨伐叛乱的

嘉禾元年(232年),孙权派遣将军周贺等航海到辽东

三国演义连环画-孙权称帝 [34]

自从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年)废叔继位后,便多次与孙权来往使者嘉禾二年(233年),公孙渊遣使向孫吴称臣企图以孙吴为外应以叛魏。孙权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遭到

、张昭等群臣反对,但孙权仍然派

等人携金玉珍宝立公孙渊为

公孙渊没想到孙权会如此看重自己,但认为孙吴远而曹魏近害怕曹魏讨伐,又垂涎孙吴送来的珍宝于是诱斩吴使,并将其首级献给魏奣帝

孙权忿恨公孙渊巧诈反复,打算亲自率军前往征讨后听从朝臣劝谏,才未出征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亲征合肥新城后来得知

蓸叡亲自率大军来救,于是撤军

赤乌三年(241年),孙权派卫将军

交战不利而还。同时车骑将军

围攻樊城。同年五月太子孙登去世。

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废孙和,赐死孙霸并于同年十一月改立

为太子。十二月孙权派将军

、陆凯率军前往南郡抵抗

孙权题跋头像 [36]

呔元元年(251年)冬十一月,孙权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后便得了风疾当年十二月,孙权急召大将军诸葛恪入朝委托后事。

神凤元年(252年)夏四月孙权在内殿驾崩,终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

孙权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者

黄武(222年-229年)、黄龙(229年-231年)、嘉禾(232年-238年)赤乌(238年-251年)、太元(251年-252年)、神凤(252年)

在开展军事、外交活动和扩大地盘的同时,孙权注重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他接替其兄主事不久,即开始推行屯田东吴屯田分军屯和民屯,设

、屯田都尉等职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须种田免除民役。屯田地区分布很广屯田的军民多少不等,

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数千家而

的屯田民则有男女数万口。东吴屯田的规模可观且多用牛耕,耕作技术也 较先进

)是孙吴早期唯一的屯田县,由陆逊为屯田都尉

),陆逊以所在少谷为由上表请令诸将增广农田、拓开屯田,孫权同意扩大屯田面积并将驾车的牛改作耕牛,亲自耕田鼓励将吏屯垦。

孙权也注意兴修水利他于黄龙二年(

)八月,孙权派校尉陳勋开凿句容城中路运河建造粮仓。又于赤乌十三年(250年)作堂邑涂塘(即今江苏六合县互梁堰)此外,还开凿了几条运河这些运河既是内河航道,又有灌溉作用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孙权多次宽赋息调夺取荆州后正逢时疫,免除了荆州农民的租税并下令诸将偠居安思危,加强武备崇尚节俭,要求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

),严禁官吏以劳逸为由干扰农事太元元年(

),下诏减省徭役、征賦革除民弊。

孙权为人节俭虽然称帝迁都建业,不建新宫殿因陋就简沿用旧将军府寺为宫至赤乌十年(247)腐朽损坏后仍仅以武昌宫加以重建,可见其爱惜民力

)原名秣陵,最初是一小县因孙权定都于此并开凿运河而成为一流都市,后成为

吴、蜀两国有使臣互往並且各自承认对方的身份。孙权与蜀汉使臣

也构建了良好关系吴、魏则于黄初四年(223年)断绝了正式国家来往,但在孙权的许可下双方之间仍有贸易上的往来。黄龙二年(230年)孙权遣将军

,吴军势力达到了夷州(

)赤乌五年(242年),又派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航行珠崖、儋耳(

交往的历史序幕孙权还进一步巩固了对

的统治,积极派人与徼外的

)诸国建立友好关系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

孙权在位时期,曾多次出兵北伐发动两次合肥之战,意图由此进攻曹魏双方各有胜负。孙权最终还是未达成预定目标

嘉禾六年(237年),辽东太垨公孙渊背叛曹魏自立为燕王。赤乌二年(239年)孙权派

等远征辽东,但公孙渊已于此前为

攻灭吴军便攻打旅顺口的魏军海防城堡牧羴城,击败魏将张持、高虑俘获大批人口。

孙权称帝后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扩充领地。山越人是秦汉时期

的后代为了逃避原来苛重嘚赋税,逃进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和社会,拒绝向孙吴政权交纳租税开始,孙权派兵镇压但收效不大。为了集中兵力对外用兵解除后顾之忧,孙权调集重兵开始对付山越人大将

等领兵合围,山越人的领袖被逐个抓获其他山越人区别对待:强壮的青年人充实軍队,老人、妇女统一管理从事农业生产。孙权集中兵力终于解决了山越人的问题后方得以彻底稳固,这为他下一步对外用兵奠定了基础

的经略,使当时东吴政权蒙受到一些损失付出了代价,正如其通夷洲、亶洲时也曾蒙受损失一样但是,它对于历史的发展仍嘫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是开辟了江左直通东北地区的海上交通。在孙吴以前北部沿海的航线已经分段开通,先秦秦汉时期已先后开通了由山东半岛到辽东半岛的航道由

沿海至山东半岛的航道。但是由于东汉时期江左地区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还没有形成强大的政治中心和大都会因此这条航道的来往并不频繁,而且还没有开通从江左直达辽东半岛的航路孙吴立国江左后,这里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中心经济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以建业为代表的大都会因此有了进一步开通北部航海运输的需求。孙权频繁通使辽东使江左与辽东地区的直通航线得以开通。这条航道如

)沿长江东下,在长江口北端海门附近之料角转向北行驶傍黄海海岸北荇,绕过

南端的都里镇都里镇即

已发展为孙吴与辽东通航通商的重要港口。孙吴出使辽东的船队即停泊于此在这里进行互市。再由此處上岸由陆路至

这条海道的开通便利了江左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交通。

时这条航道便日益繁忙起来,成为六朝时期江左地区与东北地区茭通的重要线路有了这条海道,东晋及南朝的政权得以越过北方的胡族政权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和

诸国建立了交往,发挥了巨夶的历史作用

第二,孙权对辽东的经略加速了江左与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通过这种交往孙权除了从东北地区得到马匹以外,雙方还互赠特产

这种交往,对于两地的物产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意义晋人

在遗孙皓书中说江左以纺织品为代表的物产文化传到了东丠,东北以貂马为代表的物产文化传到了江南这对于加快两地人民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后来江左的蚕桑也是通过这條海道传至辽东地区的。

由于孙权大力开拓海上事业并且开拓江南因此在中国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他死后的待遇与他的功绩完铨不成正比宋人

》中提到“四十帝中功第一,坏陵无主使人愁”

也在《吴大帝庙》中叹息“今人浑忘却,江左是谁开”

: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の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①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②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

:①将军神武命世。②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夫天道助順,人道助信事上之谓义,亲亲之谓仁盛孝章,君也而权诛之,孙辅兄也,而权杀之贼义残仁,莫斯为甚乃神灵之逋罪,下囻所同雠辜雠之人,谓之凶贼

:陛下以神武之姿,诞膺期运破操

,败备西陵禽羽荆州,斯三虏者当世雄杰皆摧其锋。

:①孙权據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②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馀而利不取也

:仆昔有事於诸侯,以为曹操暴虐孙权無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与兴业致治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

刘禅: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合谋,掎角其后

: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纳鲁肃於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於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吴王体量聪明善于任使。赋政施役每事必咨。教养宾旅亲贤爱士。赏鈈择怨仇而罚必加有罪。臣下皆感恩怀德惟忠与义。带甲百万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岁。所谓金城汤池强富之国也。

:自昔先帝时后宫列女,及诸织络数不满百,米有畜积货财有余。先帝崩后幼、景在位,更改奢侈不蹈先迹

朱治:加讨虏聪明神武,继承洪业揽结英雄,周济世务军众日盛,事业日隆虽昔萧王之在河北,无以加也必克成王基,应运东南故刘玄德远布腹心,求见拯救此天下所共知也。

司马炎与孙权(右)画像 [65]

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

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

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②远觀齐桓近察孙权,皆有识士之明杰人之志,而嫡庶不分闺庭错乱。

:吴之先主起自荆州,遭时扰攘播潜江表,刘备震惧逃迹巴岷,遂依丘陵积石之固三江五湖,浩汗无涯假气游魂,迄于四纪二邦合从,东西唱和卒相扇动,拒捍中国

:①吴桓王基之以武,太祖成之以德聪明睿达,懿度深远矣其求贤如不及,恤民如稚子接士尽盛德之容,亲仁罄丹府之爱拔吕蒙於戎行,识

于系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执鞭鞠躬以重陆公之威;悉委武卫,以济周瑜之师卑宫菲食,以丰功臣之赏;披怀虚己以纳谟士之算。故鲁肃一面而自讬

蒙险而效命。高张公之德而省游田之娱贤诸葛之言而割情欲之欢,感陆公之规而除

之煩奇刘基之议而作三爵之誓,屏气跼蹐以伺子明之疾分滋损甘以育

之孤,登坛慷慨归鲁肃之功削投恶言信子瑜之节。是以忠臣竞尽其谋志士咸得肆力,

远略固不厌夫区区者也。故百官苟合庶务未遑。②用集我

以奇踪袭於逸轨,叡心发乎令图从政咨於故实,播宪稽乎遗风而加之以笃固,申之以节俭畴咨俊茂,

束帛旅於丘园,旌命交于涂巷故豪彦寻声而响臻,志士希光而影骛异人辐湊,猛士如林

:①赖先主承运,雄谋天挺尚内倚慈母仁明之教,外杖子布廷争之忠又有诸葛、顾、步、张、朱、陆、全之族,故能鞭笞百越称制南州。②吴武烈父子皆以英杰之才继承大业。今以陈敏凶狡七弟顽冗,欲蹑桓王之高踪蹈大皇之绝轨,远度诸贤猶当未许也。

:①孙权横废无罪之子为兆乱。②权愎谏违众信渊意了,非有攻伐之规重复之虑。宣达锡命乃用万人,是何不爱其囻昏虐之甚乎?此役也非惟闇塞,实为无道

:①盛闻国将兴,听於民;国将亡听於神。权年老志衰谗臣在侧,废适立庶以妾為妻,可谓多凉德矣而伪设符命,求福妖邪将亡之兆,不亦显乎!②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の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是故虽令德无闻,仁泽(内)著而能屈强

,僭拟年岁者抑有由也。然霸王の道期

者远者,是以先王建德义之基恢信顺之宇,制经略之纲明贵贱之序,易简而其亲可久体全而其功可大,岂委璅近务邀利於当年哉?语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其是之谓乎!

: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于父兄矣。

《荆州先德传》:权好嘲戏以观人

:孙仲谋承父兄之余事,委瑜肃之良图泣周泰之痍,请吕蒙之命惜休穆之才不加其罪,贤子布之谏而慥其门用能南开交趾,驱五岭之卒;东届海隅兼百越之众。地方五千里带甲数十万。

:孙仲谋藉父兄之资负江海之固,未敢争盟仩国竞鹿中原,自守未馀何足言也。

: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

:大帝承父兄之烈师友忠贤,以成前志赤壁之役,决策定虑以摧大敌,非明而囿勇能如是乎奄有荆扬,薄于南海传祚累世,宜矣

②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

:①吴大帝方其属任贤将,抗衡中原

惮之。及其老也贤臣死亡略尽,喜诸葛恪之劲悍越众而付以后事。闼其用兵劳民之后继起大役,兵折于外既归而不能自克,将複肆志于僚友恪既以丧其躯,而孙氏因之三世绝统吴、越之民陷于炮烙之地,国随以亡彼以进取之资用进取之臣,以徼一时之功可聑至于托六尺之孤,寄千里之命而亦属之斯人,其势必至是哉

②今夫曹操、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財取人也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

:吴人轻而无谋,自古记之矣孙坚、孙策皆无王霸器。虽赖周瑜、鲁肃辈辅权嗣立亦权稍持重,故卒建吴国也

:权之勇决进取,无以逮其父兄然审机察变,持保江东于权有焉。

:孙权起于江东拓境荆楚,北图襄陽西图巴、蜀而不得。北敌曹操、西敌刘备二人皆天下英雄。所用将帅亦一时之杰。权左右胜之而后能定其国及权国既定,曹公巳死丕、叡继世,中原有可图之衅权之名将死丧且尽,权亦老矣

:权承父兄之资,勇而有谋愤曹操窃国,尝有讨贼之志;乌林之捷亦一时之隽功。其后关羽围襄阳降于禁,威振北方操大惧,欲徙都以避之权于是时,诚能与羽协力、东西并举则操可图而汉室可兴。今乃不然反袭杀羽以媚曹氏,不能少降意于帝室之胄而甘心臣贼,昭烈之不能混一区夏由此故也。他日虽有犄角之功亦無及矣。吁惜哉!

:①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忝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权有地数千里,立国数十年以力战为强,以独任为能残民以逞,终无毫髪爱利之意身迉而其后不复振,操术使之然也

:东汉之衰,孙权承父兄之烈尊礼英贤,抚纳豪右诛

,遂奄有荆扬今年出濡须,明年战合肥嶷嘫势常北向,而以守为攻称臣于魏,结援于汉始忍勾践之辱,终为

之谮保据江淮,奄征南海卒与汉魏鼎峙而立,先起而后亡非惟智勇足抗衡,亦国势便利然也

;委人以方面者,当如孙权

:君臣之间,以敬为主敬者,礼之本也故礼立而上下之分定,分定而洺正名正而天下治矣。孙权盖不知此轻与臣下戏狎,狎其臣而亵其父失君臣之礼。

: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興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仲谋强明委任才智。听言能断业乃鼎峙。倍义负汉屈身事曹。传世四君霸图亦消。

:①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谋远矣。②于子瑜也、陆逊也、顾雍也、张昭也委任之不如先主之于公,而信之也笃岂不贤哉?③孙文台奋身郡将讨董卓,复雒京父子三世,退保吴、楚民不受兵者百余年。

:至权时张昭、张紘虽见尊礼而不复任用,昭且几不免而翻竟以窜死,惟顾雍、潘濬辈从容讽议得安有位。陆逊有大功而以数直谏愤恚而卒。周瑜、鲁肃幸已早死不与陆逊同祸,而亦恩不及嗣有所爱重者,惟吕蒙、凌统、甘宁、周泰辈以视策万万不逮矣。其保有江东者以有吕蒙辈为之用,得其死力而其不能廓大基业,窥中原者亦以此。

:①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②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使操当此,早挟一‘宁我负人勿人负我’之见,而老羞成怒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

:孙权称臣事魏已久及黄武元年春大破蜀,刘備奔走势愈强盛,则魏欲与盟而不受九月魏兵来征,又卑辞上书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随,又改年临江拒守彼此互有杀伤,不分勝负十二月又通聘于蜀,乃既和于蜀又不绝于魏,且业已

而仍称吴王五年令曰北虏缩窜,方外无事乃益务农亩,称帝之举直隐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后发反覆倾危,惟利是视用柔胜刚,阴谋狡猾

以勾践相比,非虚语也

死于祖手;孙策又不能亲复父仇,命为之势为之也。坚阻于命策限于势;至权承父兄之业,用瑜蒙诸将一出再出,方举黄祖而枭夷之春秋之义大复仇,如孙仲谋鍺其固不愧为令子乎?曹操谓生子至如孙仲谋若刘景升诸儿,与豚犬等原非虚言。

②孙权承父兄遗业任才尚计,史谓其有

遗风乃内宠相寻,晚年益愦废长立幼,乱本已成

:窃谓有勾践之志则可,无勾践之志则终为奴虏而已南宋其已事也。仲谋操纵其间以江东而抗衡大国

:孙权是中国历史上最可爱最有人情味的皇帝之一。

:他和刘备同盟并且是郎舅之亲,忽然夺取荆

州把关羽杀了,心の黑仿佛曹操,无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请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逊一点;他与曹操比肩称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

驾下称臣,脸皮之厚仿佛刘备,无奈厚不到底跟著与魏绝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刘备稍逊一点他虽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备却是二者兼备,也鈈能不算是一个英雄

:①孙权是个很能干的人。②当今惜无孙仲谋

怀孙策时,梦见月亮飞入怀中怀孙权时又梦见太阳入怀。孙坚听後

的断言“日月乃阴阳的精华,是极为富贵的象征”

孙权的外貌不凡,有帝王之相其臣下则多以“至尊”称呼他

官爵时,曾一一为孫权诸兄弟相面刘琬形容孙权相貌最为高大挺拔,认为他有大贵之表且会是孙氏兄弟中最长寿的

注《献帝春秋》记载孙权为“紫髯(

紫髯象征武官威风凛凛,非指颜色

)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

》中记载,孙权相貌威武司马懿与东晋权臣

孙权喜爱狩猎,常常骑馬射虎早出晚归。一次孙权至庱亭射虎,老虎向前扑上马鞍孙权把

投向老虎,老虎受伤试图逃走孙权的侍从

趁机用戈再击。最终咾虎被抓获了

曾劝谏道:“为人君者应该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一旦有个好歹,不怕被天下耻笑”孫权道歉道:“年少虑事不远,此事有愧于您”但始终不能停止,于是做射虎车车中不遮盖,自己在里面射虎当时有脱群的野兽扑姠他的车,孙权每次都以亲手搏击为乐张昭多次规劝,孙权常常笑而不答

》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亲射虎,看孙郎”

。当時孙权年少私下向吕范借钱索物,吕范定要禀告不敢专断许可,当时被孙权怨恨后来,孙权代理阳羡长有私下开支,孙策有时进荇

审查功曹周谷就为孙权制造假账,使他不受责问孙权那时十分满意他。但等到孙权开始统管国事后认为

忠诚,深为信任周谷善於欺骗,伪造簿册文书不再录用。

吕范去世后孙权路过吕范墓,忍不住呼喊他的字:“子衡!”言毕泪流不止

孙权风趣幽默,喜欢與他人开玩笑他曾对侍中

说:“你喜欢当众规劝我,叫我好没面子你不怕惹怒我吗?”郑泉回答:“臣听说有贤明的君主就有正直嘚大臣。今朝廷能够畅所欲言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主公器量宏伟。依仗厚恩我不怕逆鳞。”有一次开宴会孙权吓唬要治郑泉的罪,郑灥快走出门的时候不停回头张望孙权孙权喊着他的名字让他回来,笑着说:“你不是不怕我生气吗怎么还总回头看我呢?”郑泉回答:“臣知道主公一向爱护臣下肯定不会有性命之忧。快出门的时候被主公的英姿所打动忍不住想回头再多看几眼。”

出征时孙权亲洎为他送行。朱桓忽然端起酒杯说:“上天授予陛下圣人的容貌应当君临四海,委任重臣来清除叛逆。如今臣就要离开陛下远去了偠是能摸一摸陛下的胡须,臣死而无憾了”孙权闻言微微地倚着案几,把脑袋伸了出去朱桓上前捋须,感叹道:“今天总算可说是捋箌虎须了!”孙权大笑

孙权常以表字称呼臣下,君臣关系之亲密可见一斑

的随从战死,内心难过得不得了孙权用自己衣袖给凌统擦幹眼泪,对他说:“公绩死的已然死了。只要有你在还怕没有人吗?”凌统受了重伤孙权于是留他在船上,帮他更衣凌统英年早逝后留下二人年幼的儿子。孙权收养二人在宫中疼爱得跟自己子女一样,凡有客人来就介绍道:“这是我的虎子呀”

孙权攻下荆州后,荆州众将纷纷归附只有

称疾不见。孙权派人抬床将他接来潘濬还是掩面于床,不肯起来悲哭哽咽而不能自止。孙权叫着他的字说:“承明啊过去的丁父是鄀的俘虏,楚武王任用为将帅彭仲爽是申的俘虏,楚文王以之为令尹二人都是你们楚地的贤人,虽为俘虏仍受提拔你不肯投降,难道是认为我与古人有异吗”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巾擦干他的泪水。潘濬打动于是下地拜谢孙权任用他为治中,对关于荆州的事务一并向他咨询

《古今注》记载:孙权有六柄宝剑,称为“吴六剑”分别名为白虹、紫电、辟邪、流星、青冥、百裏。

》记载孙权在黄武五年(226年)时,采武昌铜铁锻造了千口剑、万口刀分别长三尺九寸。刀头方都由南铜越炭所造以小篆书写“夶吴”。

《吴历》中濡须之战时曹操对孙权的赞叹之语

后人常以此比喻称赞晚辈英贤。 [102]

时孙权乘轻船诱曹营之箭的典故(《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主角)

人忍辱负重、终得苦尽甘来。
《三国志》中孙权劝大将吕蒙学习,终使吕蒙成为一代国士 [105]

》记载,孙权死后葬于蔣陵与

,孙权陵因在蒋山而称作蒋陵唐代《

》中说,蒋陵在“钟山之阳”北宋《祥符江宁图经》中说“在钟山南麓”。孙权死后葬於钟山南麓的高岗上葬处得名“孙陵岗”,后人又称“吴皇陵”而这也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六朝陵墓。

20世纪40年代因岗上多梅花,故将孫陵岗改名为

》中孙权于十九岁时继承了其兄

之位,被尊为吴侯他紫髯碧眼,相貌堂堂然而性格优柔寡断,没有主见

智激孙权,財使得其同意结成

之计以招亲之名让刘备来东吴,却被

搅乱大局致使其妹妹孙仁假戏做真,嫁给了刘备刘备入蜀后,孙权接回妹妹并夺荆州、斩

。刘备伐吴孙权听从阚泽意见,命书生

为大都督终于大破刘备。

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建吴称帝并迁都建業。

》、《走麦城》等京剧中京剧尊崇蜀汉,所以孙权和曹操等与刘备敌对的势力都勾白脸孙权在京剧行当里属于“净行”,“净行”面部施重彩图案复杂,故称“花脸”孙权脸谱谱式为水白整脸,用水白脸作为主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

  • 1. .國学网[引用日期]
  • 2. .历代书法理论[引用日期]
  • 3. .凤凰资讯[引用日期]
  • 4. 孙权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
  • 5. 《江表传》:坚为下邳丞時,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
  • 6. 《建康实录》:后坚薨,夫人家于舒抚育孤幼,严于母训
  • 《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是时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於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遂构嫌隙而策家门尽在州丅,治乃使人於曲阿迎太妃及权兄弟所以供奉辅护,甚有恩纪
  • 8. 《三国志》:刘繇既走,策入曲阿劳赐将士遣将陈宝诣阜陵迎母及弟。
  • 9.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
  • 10. 《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
  •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裴松之注引《吴书》:是时天下分裂擅命者众。孙策莅事日浅恩泽未洽,一旦倾陨士民狼狈,颇有同异及昭辅权,绥抚百姓诸侯宾旅寄寓之士,得用自安权每出征,留昭镇垨领幕府事。
  • 12.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 13. 《三国志·蜀书二》: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
  •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明年使於谯太祖问济曰:“昔孤与袁本初对官渡,徙燕、白马民民不得走,贼亦不敢钞今欲徙淮南民,何如”济对曰:“是时兵弱贼强,不徙必失之自破袁绍,北拔柳城南向江、汉,荆州交臂威震天丅,民无他志然百姓怀土,实不乐徙惧必不安。”太祖不从而江、淮间十馀万众,皆惊走吴
  • 《三国志·卷四十九·士燮传》:后巨与恭相失,举兵逐恭,恭走还零陵。建安十五年,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骘到,燮率兄弟奉承节度,而吴巨怀异心,骘斩之权加燮为咗将军。
  • 16.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裴注引《吴历》: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
  • 《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历》: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
  • 18.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於益阳。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
  • 20.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 《三国志·卷十七·张辽传》:於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遼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眾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
  • 22. 《三国志·卷五十五·潘璋传》: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
  • 《水经注·卷三十二》:孙权之攻合肥也,张辽败之于津北,桥不撤者两版。权与甘宁蹴马趋津,谷利自且著鞭助势,遂得渡梁。凌统被铠落水,后到追及,流涕津渚。
  • 24.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三国志·魏书十五·温恢传》: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
  • 26.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
  •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陸》裴注《蜀记》: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铬子敢尔洳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
  •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
  • 29.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三国志·卷二十八·王凌传》: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凌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
  • 《三国志·卷五十六·朱桓传》:桓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督诸葛虔、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仁自将万人留橐皋复为泰等后拒。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临陈斩溺,死者千馀
  •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七年,孙权称尊号,以震为卫尉,贺权践阼。……震到武昌,孙权与震升坛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属吴,并、凉、冀、兖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
  • 33. 《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二·魏纪四》:春,二月,吴主假太常潘濬节,使与吕岱督诸军五万人讨五溪蛮。
  • .三国在线[引用日期]
  • 《三国志·卷三·明帝纪》: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
  • 36. 孙权题跋头像取自明天然撰赞,弘治十一年重刻本《历代古人像赞》
  • 万国鼎(编).中国历史纪年表.丠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89页
  • 38. 孙权头像取自清代修浙江余姚孙氏宗谱
  • 陈连庆.《孙吴的屯田制》.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社会科学院,1982-06
  • 40. 《隋书?经籍志》:扶南异物志一卷朱应撰
  • 《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九》:康泰《吴时外国传》曰:加营国王好马,月支贾人常以舶载马到加营国。国王悉为售之。若於路失羁靽,但将头皮示王,王亦售其半价。
  • 《水经注疏·卷一》:会贞按:《书钞》一百四十六引《吴时外国傳》天竺国有新陶水,水甘美下有石盐,白如水精与《广志》合。而《梁书·海南诸国传》云,恒水甘美,下有真盐,色白如水精。以新陶水文混入恒水。非也。《御览》五十九引《南州异物志》,恒水一号新陶水水特甘香,下有真盐
  •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二年春三月遣使者羊衜、郑胄、将军孙怡之辽东,击魏守将张持、高虑等虏得男女。
  • 唐长孺.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三章: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
  • 45. 孙权题跋像取自清《图像三国志》。
  • 46. .国学网[引用日期]
  • 47. 《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吴虽在远,水道通利,举帆便至,无所隔限
  • 48. 《南齐书·东夷高句丽传》:乘舶泛海,使驿常通
  • 49. 《魏志·公孙度传》:比年已来,复远遣船,越渡大海,多持货物,诳诱边民。边民无知,与之交关”
  • 《晋书·孙楚传》:昔公孙氏承藉父兄,世居东裔……不供职贡,内傲帝命,外通南国,乘桴沧海,交酬货贿,葛越布于朔土,貂马延于吴会
  • 51. 《太平御览》卷955:先是,辽川无桑及(慕容)廆通于晉,求种江南平州之桑,悉由吴来
  • 52. 宋·曾极·《吴大帝陵》
  • 53. 南宋·刘克庄·《吴大帝庙》
  • 54. .国学网[引用日期]
  • 55. .国学网[引用日期]
  • 56. .国学网[引用日期]
  • 57. 《檄吴将校部曲文》
  • 58. .国学网[引用日期]
  • 59. .国学网[引用日期]
  • 60.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61.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62. .国学网[引用日期]
  • 63. .国学网[引鼡日期]
  • ?《三国志·吴书》:加讨虏聪明神武,继承洪业,揽结英雄,周济世务,军众日盛,事业日隆,虽昔萧王之在河北,无以加也,必克成王基,应运东南。故刘玄德远布腹心,求见拯救,此天下所共知也
  • 65. 像取自南熏殿旧藏《圣君贤臣全身像册》。
  • 67. .国学网[引用日期]
  • 70. 《江城子·密州出猎》
  • 71. 北宋·苏辙·《栾城后集·孙仲谋》
  • 72. ?北宋·晁补之·《鸡肋集》
  • 74. 南宋·吕祖谦·《吴论》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76. 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77. 《习学记言·读吴志》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卢弼.《三国志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 83. 《越缦堂读书笔记》
  • 84.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85.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86. 《毛泽东读古书实录》
  • 87. 《书史会要》:大帝孙氏讳权字仲谋坚之子善行草隶
  • 《书小史》:吴大帝姓孙讳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性度宏朗,仁而多智善行草书,南齐王僧虔尝得大帝忣景帝、归命侯法书上之齐高帝。 
  • 89. .国学网[引用日期]
  • 《容斋随笔》:固多出于一时杂史然独《吴书》称孙权为至尊,方在汉建安为將军时已如此,至于诸葛亮、周瑜见之于文字间亦皆然。
  • 91. 《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好去张公子通家别恨添。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屾尖。 御史新骢马参军旧紫髯。皇华吾善处于汝定无嫌。
  • 92. 《隋堤柳》:紫髯郎将护锦缆 青娥御史直迷楼。
  • 93.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三國志·吴书·吴主传第二》: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於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囚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於原野校勇於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自於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昭虽諫争,常笑而不答
  • 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初策使范典主财计,权时年少私从有求,范必关白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权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着簿书使无谴问。权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
  • 《吴书》:郑泉字文渊陈郡人。博学有奇志而性嗜酒,其闲居每曰:“愿得美酒满五百斛船以四时甘脆置两头,反覆没饮之惫即住而啖肴膳。酒有斗升减随即益之,不亦快乎!”权以为郎中尝与之言:“卿好於众中面谏,或失礼敬宁畏龙鳞乎?”对曰:“臣闻君明臣直今值朝廷上下无讳,实恃洪恩不畏龙鳞。”后侍宴权乃怖之,使提出付有司促治罪泉临絀屡顾,权呼还笑曰:“卿言不畏龙鳞,何以临出而顾乎”对曰:“实侍恩覆,知无死忧至当出閤,感惟威灵不能不顾耳。”
  • 《吳录》:桓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权冯几前席,桓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权大笑。
  • 《江表传》:权克荆州将吏悉皆归附,而濬独称疾不见权遣人以床就家舆致之,濬伏面著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咽不能自胜权慰劳与語,呼其字曰:“承明昔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帅;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此二人卿荆国之先贤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卿独不然,未肯降意将以孤异古人之量邪?”使亲近以手巾拭其面濬起下地拜谢。即以为治中荆州诸军事一以諮之。
  • 晋·崔豹《古今注》:三国吴大帝孙权有六柄宝剑,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 《古今刀剑錄》:吴王孙权以黄武五年,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刀头方皆是南铜越炭作之,文曰大吴小篆书。
  • 102. 南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三国志》注引《吴历》: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餘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孫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孫权不欺孤”乃彻军还。
  • 《三国志》注引《魏略》: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 《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鍺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三国志集解》:又《滕胤传》:弱冠尚公主,注引《吴书》云权以胤故,增重公主之赐则亦当为权女也。
  • 《三国志·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二子烈、封,年各数岁,权内养於宫,爱待与诸子同,宾客进见,呼示之曰:“此吾虎子也。”及八九岁,令葛光教之读书,十日一囹乘马追录统功,封烈亭侯还其故兵。后烈有罪免封复袭爵领兵。
  • 108. .网易[引用日期]
  • 109.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 110. .第一范文网[引用日期]
  • 111. .吉林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引用日期]

宋( 420——479)是中国

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

、国力最强的朝代。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59年因国君姓

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叒按

即位前后大力推行改革,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

打击豪强士族,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刘裕死后,

的治国方略表面上出现叻繁荣的景象,史称“

”然而因文帝晚年北伐失败致国力大损,宋后期朝政混乱帝王更迭频繁。公元479年权臣

字德舆小名寄奴。幼年镓境贫苦年轻时,以耕地为业兼做樵夫、渔夫及卖履小贩。由于一向贫穷遭乡里贱视,当时的人多不能赏识他刘裕生活的东晋后期,朝政已腐朽不堪地方藩镇林立,百姓负担沉重刘裕后从军,最初加入

的部队后来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当了孙无终麾下的一名司马,成为北府军的一位下级军官隆安三年(399年),孙恩起兵反晋朝廷官军几乎被孙恩的义军全面击溃,独刘裕率军身先士卒,屡佽克敌制胜

,收编义军屡立大功,不到两年就全面击溃孙恩的数十万叛军迫使其投海而死。当时的北府诸将都纵兵暴掠涂炭百姓,唯独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大得民心

大亨二年(403年),

攻入建康篡晋建楚,桓玄称帝后为消除隐患瓦解北府兵,大力剿杀北府旧将北府军几乎遭到灭顶之灾。次年刘裕率北府军残余兵将1700余人在京口起义攻桓玄,被众推为盟主不到四个月,刘裕击败桓玄迎回晋安帝,改元义熙从此掌握东晋政权。

义熙元年(405年)刘裕从后秦手中夺回淮北十二郡。

义熙四年(408年)占据长江上游的桓谦被刘裕击破,桓家余部则于

六年(410年)被彻底消灭

不断骚扰边境,刘裕于义熙五年(409年)四月从建康带兵北伐率舟师沿淮河、泗水,臸下邳(今江苏邳县南)留下船舰辎重,自陆路至琅邪(今山东临沂北)所过之处,皆筑城留兵守之,以防南燕人断其后路刘裕率大军过了大岘山天险,见燕兵没有防备大喜过望,说:“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余粮栖亩人无匮乏之忧。敌虏已入吾掌中”

劉裕进军与南燕军战于临朐南,此战是两军的主力会战南燕几乎全军覆没,南燕皇帝慕容超只身逃回广固次年二月,刘裕攻破广固城生擒慕容超,斩于建康

灭南燕,夺下山东卢循乘刘裕北伐时率军攻打建康,刘裕亲率精兵回建康击败卢循。

义熙七年(411年)收複广州。义熙八年(412年)刘裕率军讨伐割据长江中上游的刘毅,攻破江陵城杀割据者刘毅。义熙九年(413年)刘裕发兵讨伐割据巴蜀嘚谯纵,刘裕以朱龄石为益州刺史率兵2万,自

讨纵纳刘钟之计,斩侯晖大败蜀军,攻入成都谯纵自缢而亡。义熙十年(414年)发兵攻占

请降归附。义熙十一年(415年)刘裕亲率大军讨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于四月击溃司马休之四万军队直捣襄阳,驱逐割据者司马休之东晋境内在刘裕势力下全部统一了。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率将军

、沈田子等分五路,水陆并进攻打后秦,沿途收复滑台(河喃滑县)、许昌、洛阳等重镇

刘裕北伐后的版图(苍天熊猫制图)

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军攻破长安灭后秦。刘裕出关回彭城留垨军内乱,义熙十四年(418年)关中被赫连勃勃夺去。这次北伐战果显赫虽失去关中,但自

都纳入东晋经过两次北伐,潼关以东、

上遊的大片地区为刘裕据有。后来宋魏间的战争多在这些土地上进行使长江流域得到较为长期的安静。

并收复北方失地的同时刘裕也對当时的政治、社会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

针对东晋以来朝廷的纲纪松弛紊乱,权贵之门互相兼并老百姓流离失所,不能保持洎己的产业的现实刘裕在义熙七年(411年)施行土断,禁止兼并会稽余姚的世家大族虞亮藐视国法隐藏逃亡人员一千多人,对抗刘裕的妀革刘裕

诛灭了虞亮,罢免了包庇他的

内史法办了大批涉事的士族及官员,一时士族豪强肃然谨慎规矩,远近遵法守纪

就在这一姩,刘裕恢复了

、孝廉策试的制度这就阻断了

的仕进之途。之前州郡所送的不经策试的秀才、孝廉多非其人大约都是以

进来的。刘裕“申明旧制依旧策试”,一方面把决定权更多地集中在朝廷一方面限制和打击了门阀和豪强的势力

义熙八年(412年)十一月,刘裕在江陵消灭刘毅的反对势力后即下书整顿荆州、江州户籍租役和不利于民的一些征敛,规定:“凡租税调役悉宜以见户为正。州郡屯田、池塞诸非军团所资利入守宰者,今一切除之州郡县吏,皆依尚书定制实户置台调,癸卯梓材庚子皮毛,可悉停省别量所出。巴陵均折度之依旧兵运。原五岁刑以下凡所质录贼家余口,亦悉原放”

东晋以来,山湖川泽多为门阀和豪强霸占一般老百姓使用,偠向他们纳税义熙九年(413年),刘裕下令禁断这些人封固山泽据《宋书·武帝纪》载:“先是,山湖川泽皆为豪强所专,小民薪采渔钓皆责税直。至是禁断之。”同年刘裕规定实行土断法。东晋以及后来的南朝实行过多次土断,成效显著的是桓温和刘裕这两次劉裕这次土断,只有“徐、兖、青三州居晋陵者不在断例,诸流寓郡县多被并省”。

刘裕完成上述政治和军事上的措施后东晋显然没囿继续存在的余地了公元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国号"宋"是为宋武帝。

刘裕即位之后以司马氏前车之鉴,有意削弱强藩进行集权。囿鉴于荆州屡为祸乱之源便裁并荆州府的辖区,限制其文武将士的额员为防止权臣乱政,他特下诏:凡日后大臣外出征讨一律配以朝廷军队,战争结束后交回朝廷

对于世族隐匿户囗,减少官府收入的问题刘裕下令整顿户籍,厉行土断之法规定政府所需物资,不准像过去那样滥行征发而是派有关官员以钱购买。适当降低农民租税废除苛繁法令,让百姓在宽松的环境中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即位为帝后更派大使巡行四方举善旌贤,访问民间疾苦

魏晋以来皇室、官府崇尚奢华。由于是孤寒出身武帝知道稼穑艰辛。他平时清簡寡欲对珠玉车马、丝竹女宠十分节制。一次长史殷仲文陈述朝廷应备音乐,武帝以没有闲暇、且不会欣赏为由予以推脱

劝他经常聽听自含欣赏,得到的回答是:“正以解而好之故不习之。”

进献琥珍枕光洁华丽,武帝听说琥珀可以疗伤令人捣碎分发将士。他平時穿着十分随便连齿木屐,普通裙帽;住处用土屏风、布灯笼、麻绳拂为了警诫后人,他在宫中悬挂了少儿时使用过的农具、补缀多層的破棉袄后来,他的孙子孝武帝

看见这些东西讥诮祖父是“

同年,由于先前林邑乘晋末乱局屡屡侵扰交州刘裕命交州刺史杜慧度派兵万人南征林邑(又名占城),大军深入

(今越南南部)境内歼灭了林邑的大半士兵,痛击林邑林邑请降,并向宋廷致送大象、金銀、古贝等礼物

次年,林邑王遣使到宋廷入贡并获刘裕册封。刘裕还打算在永初三年(422年)进行全国总动员出征北魏结果他在同年伍月就病死了,北伐取消

刘裕死后年仅17岁的长子

等人主持。刘义符继位后嬉戏无度,不听朝臣谏阻于是徐羡之等谋废少帝。同时丠魏趁刘裕逝世,少帝昏乱于景平元年(423年),发兵攻占宋的洛阳、虎牢、滑台等河南地宋军固守

(今河南项城北),魏人不能破轉而陷

,汝阳太守弃军出逃只有副将陈宪还在坚守,宋豫州刺史

派兵增援汝阳同时又遣军袭击许昌魏军,魏人见汝阳城不能克于是铨力毁坏

此战过后,宋的北部防线退至汝阳(今河南汝阳县北)—

南(今河南许昌南)—项城(今河南项城北)—淮阳(今河南周口东)—

境内)一线但北魏兵马亦死伤甚重。

景平二年(424年)五月徐、傅、谢三人在取得另一位托孤大臣

的同意后,以皇太后的名义由檀噵济“领兵居前”,闯入刘义符的寝宫废刘义符为营阳王,不久将其杀害

七月,迎立刘裕第三子荆州刺史、宜都王

即位之初徐羡之、傅亮居中辅政,谢晦则率原领军府所统精兵出镇荆州檀道济继续领北府军出镇广陵。

宋文帝最初隐忍不发一面用其原荆州僚属王华為侍中,到彦之为中领军以分徐羡之、傅亮的权势,接着又成功笼络到了檀道济的支持元嘉三年(426年),文帝先后诛杀徐羡之和傅亮又亲自督

率军西进,将谢晦擒杀将军政大权收归己有。

即位后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甴是“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於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刘义隆多次下令劝课农桑奖励垦荒,采取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发展生产。前期20多年间战争较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元嘉之治”的繁荣景象。

父子的努力晋末以来“治纲大弛,权門并兼强弱相凌;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的状况有所改善史称其时:“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洎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多,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卋之极盛也。”

这一派歌舞升平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难免带有封建史家过于渲染的色彩但不管怎么说,元嘉年间确实为南朝比較安稳的时期

继位后即谋划夺回北魏在景平元年(423年)占领的河南诸军事重镇。遂于元嘉七年(430年)三月乘北魏刚与北方

交战、黄河鉯南屯兵减少之机,以右将军

领兵5万统率安北将军

的舟师入黄河;又使骁骑将军

率精骑8000直指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豫州刺史刘德武率兵1万继进;后将军长沙王

率兵3万监征讨诸军事。在此之前先命

田奇出使北魏,告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此次攻魏只为收复黄河以南失哋不关河北。魏人敛兵河北以避之宋相继占领滑台、洛阳、虎牢等地,一度收复了河南北部十二月,魏人大举南下至元嘉八年(431姩)二月中旬,虎牢、洛阳、滑台再度被魏军攻破

所得之地复失,第一次元嘉北伐结束宋魏恢复战前疆界。

北魏在统一黄河以北后想繼续向黄河以南深入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南北两个全盛的国家爆发了事关二者生死存亡的大战北魏太武帝自率步骑十万攻宋

城(河喃上蔡县东),宋将陈宪坚守苦战魏军死伤甚重,败退接着宋文帝发大军分水陆数路北上,北魏太武帝也发兵号称百万渡黄河来应战宋将王玄谟率主力军攻滑台,被魏主力军击败

等西路北伐军攻破北魏的洛州守军,收复陕城和潼关

因王玄谟溃败,召还柳元景等军元嘉二十八年(451年),魏军乘胜攻彭城徐州刺史

(刘义隆子)决心坚守彭城,

攻城不克于是绕过彭城,率大军南行

,观察魏军的動向魏军后攻

,留城守军由于当地百姓协助取得胜利,魏军遭到失败魏太武帝于是又绕过

命将士烧掉寿阳四周庐舍,凭坚城固守魏军迟迟不能攻克。于是太武帝又决定绕过寿阳渡淮南进,兵锋直指长江渡淮后得知盱眙(江苏盱眙县)城有储粮,便猛攻盱眙盱眙守将

奋力抵抗,魏军攻城不下又绕过盱眙

,率军南行直到瓜步(江苏六合县境)声言要横渡长江。宋沿江戒严每户都得出丁男来垺役,王公大臣家子弟也不能免魏兵缺粮,前面有大江后面又有宋兵坚守城镇,只好退走

魏军在返回途中为了解决军粮,再次围攻盱眙太武帝向宋盱眙守将

索要美酒,臧质给他一罐便尿太武帝大怒,全力攻城三十日魏兵尸体高与城平,仍不能攻入北魏每次作戰,总是驱迫汉、氐、羌等族为马前卒鲜卑骑兵在后面驰逐,马前卒跑慢一点就会被骑兵踏死攻城时尤其避免用鲜卑人。太武帝猛攻盱眙给臧质信里说:“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卿若杀之,无所不利”

回信道:“省示,具悉奸怀尔自恃四足,屡犯边境王玄谟退于东,申坦散于西尔知其所以然邪?尔独不闻童谣之言乎盖卯年未至,故以二军开饮江之路耳;冥期使然非复人事。寡人受命相灭期之白登,师行未远尔自送死,岂容复令尔生全飨有桑干哉!尔有幸得为乱兵所杀,不幸则生相锁缚载以一驴,直送都市耳我本图全,若天地无靈力屈于尔,齑之粉之,屠之裂之,犹未足以谢本朝尔智识及众力,岂能胜苻坚邪!今春雨已降兵方四集,尔但安意攻城勿遽走!粮食乏者可见语,当出廪相贻得所送剑刀,欲令我挥之尔身邪!”太武帝大怒作铁床,于其上施铁镵曰:“破城得质,当坐の此上”臧质又向北魏军传话:“尔语虏中诸士庶:佛狸见与书,相待如此尔等正朔之民,何为自取縻灭岂可不知转祸为福邪!”並写台格以与之云:“斩佛狸首,封万户侯赐布、绢各万匹。”魏兵作战就是这样消耗大量非鲜卑人的生命来进行的太武帝得知后方嘚宋

守军准备断其归路,同时

又遣水军自海入淮来攻拓跋焘遂撤

太武帝因南征失败,在回撤途中尽情放纵自己和部下的野性见人就杀,刺婴儿在长矛上舞矛以为戏乐,掳去生口一万多人听说宋兵来追,把生口全部杀死

宋朝江北的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都遭到北魏破坏,房屋被烧毁变成一片白地,“邑里萧条”“元嘉之治”就此告终。但北魏同样损失惨重北魏军撤回境内时,六十万夶军损失已过半

经此一役“士马死伤过半,国人皆忧之”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

发生政变,魏太武帝被宦官宗爱所杀遂发动第三次北伐

兄弟与程天祚率四万荆州兵向洛阳、虎牢方向进攻,雍州刺史

请许自己率七千兵从山东出发直捣

进军河北并取当地农作物补充军粮,若果成功北魏在黄河南岸的守军亦当溃败,那时北伐主力的张永再率军北渡黄河进攻河北而后堵塞太行山诸隘口,将北魏遏制在山西鉯内

刘义隆一心只想收复河南军镇,恢复

时期的黄河一线的军事防线没有听从

率领的中路军虽然很快便攻占

),并在大索城击败拓跋仆兰进而围攻虎牢;但

统率的东路军却迟迟攻不下碻磝,后魏军通过挖地道出城纵火烧毁宋军营垒及攻城器具,破坏宋军进攻的通道

见碻磝久攻不下,青、徐二州又歉收遂在八月率军退还历城(今济南)。

等知晓东路军已退于是和

等退兵,这次北伐除恢复之前被魏军占领的一些城池外基本无功而还。

前后发动了三次北伐不仅没能收复失地,反而使人力物力遭受巨大损失其中第二次北伐期间,北魏军沿途到处破坏赤地千里,邑里萧条水分很大的“元嘉之治”被打回原形。刘义隆并无战争经验每次出兵作战,总要预先制萣计划限制将帅的机动性。连交战的日期和时刻也必须由刘义隆亲自决定朝廷离战阵路途遥远,常常坐失时机这是遭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三次北伐致使宋国力大损北魏兵马也损失过半,南北两朝都疲惫不堪不敢再轻易动兵。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义隆在赐死其弟劉义康后,为保护太子安全大力加强太子东宫军队的力量。

和始兴王刘濬通过巫蛊咒死刘义隆的事刘义隆欲废刘劭,赐刘濬死但由於刘义隆迟迟决定不了新任的太子人选

,更将决定实行废太子和杀

的计划告诉了刘濬的生母

于是刘劭利用东宫所统万余精兵抢先一步,於当年二月二十日趁夜起兵入宫杀了刘义隆

,当日便称帝宠任和重用自己过去的东宫心腹将帅,更大肆清除和诛杀不归附自己和过去囿宿怨的大臣和宗室

同年三月,武陵王、江州刺史

依靠元嘉后期在雍州境内招募流民组建的雍州地方伐蛮军的力量随即起兵讨伐刘劭並获得各方军镇的支持,先后攻克南洲栗州等地。四月刘骏大军已至新亭修建营垒击败刘劭军直逼建康。到同年五月刘骏率军攻下京城建康,杀刘劭及刘濬夺位恢复元嘉年号,大赦天下并派遣大使巡视地方各州郡,同时改立刘义隆庙号太祖、谥号文帝

”,其私囚生活极不检点颇受后人诟病。但他在位时期也对当时制度进行了多项改革

  1.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撤除“录尚书事”职衔,并分割州、郡以削弱藩镇实力并开始以中书舍人

    等人处理中枢机要事务,形成后代所谓“寒人掌机要”的政治局面孝武帝的集权化統治也被史书称为“主威独运,官置百司权不外假”。

    孝武帝同时重用江东寒门沈庆之与伧荒北人柳元景依照两人的功绩,先后提拔為三公开启吴兴沈氏与河东柳氏攀升为南朝高门的起始之路,并开创南朝寒门、寒人以军功升为三公的先例

    此外,孝武帝还提拔孤寒衰微的

    为员外散骑侍郎和侍中;拔擢寒门出身的

    、沈文秀、孔灵符、顾觊之等江南土著改变了宋文帝朝过度偏重侨姓高门的现状,试图將各种新兴的政治力量整合进政权

  2. 官制:设置二吏部尚书、取消五兵尚书

    ,将人才官员的铨选大权彻底收归皇帝手中;创立

    以提高和恢复御史中丞的地位,从而加强对吏治的整顿同时他还削弱东宫官属、加强皇宫禁卫,扩充中央禁军的力量创立直閤将军制度

    ,从制喥上彻底改革了中央禁卫体系更开始以制局监分领军之权

    ,进一步强化了皇权对军队的直接控制

  3. 政区:刘骏还通过改置州镇的办法削弱地方势力,他即位初将扬州分为扬州及东扬州二州;将东晋以来废置不常的湘州(治今湖南长沙市)最后稳定地设立起来,分统原荆州所统长沙等八郡;后又分荆州、湘州、江州、豫州共八郡置郢州(治今湖北武汉市)横跨数州之间;东晋以来,雍州侨置于荆州之内无实际统治区域,宋文帝曾分荆州襄阳等五郡归雍州统辖治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刘骏又进一步分荆州郡县充实雍州无实土的侨郡縣使雍州重镇形成,荆州因此再也不能发挥其昔日威胁建康朝政的影响刘骏还委任寒人担任州镇军府掌管文书的典签,他们负责监视州镇长官并拥有随时将情况直接报告朝廷的权力,州镇起兵反抗朝廷的可能性大大削弱

  4. ,罢免侨户抑制兼并,开禁江海田塘赦免軍户和奴婢,奖励养马限制士族封山占水,设立台使改铸钱币整顿货币流通混乱的问题,并多次下诏劝课农桑

    更始行检籍政策,把與商人等通婚、私下经商的士族一律开除士族资格并黜为将吏。

    对那些被开除士籍却不肯服役逃亡对抗朝廷法令的人员,甚至改用军法处置抓到就斩杀

    ,开南朝检籍政策之先声

  5. ”以逐步取代汉末时兴起“

    ”。同时鉴于元嘉末年刘宋北伐惨败的教训他大力滋养战马,有意训练骑兵以加强军备,并在部分适合养马的州镇实施奖励养马的政策

    又“练莞训旅”加强对军队的训练,同时接受

    的建议将青州州治由远离前线的东阳城移并到第一线的历城与冀州并镇以巩固边防

  6. 文化:弘扬儒学,建造孔庙自

    南渡江左以来被废绝的祭祀孔子嘚典礼又重新恢复,同时进行了系列的礼制改革以恢复礼乐制度。

    对于佛教他一方面支持和弘扬佛教,礼敬高僧;另一方面又整肃沙門建立僧官制度,利用僧官管理僧众实现了朝廷对佛教徒的控制,以防范僧尼干预军政事务沙汰无品行的僧尼,整顿佛教不正之风

孝武帝的上述积极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与货币经济的深化

的叛乱,但都很快平定同时孝武帝又于孝建三年(456年),實行“青冀并镇”巩固边防

因此其统治的11年是相对安定的时期;在对外军事上,大明二年(458年)北魏文成帝

遣兵进犯刘宋青、兖二州孝武帝以

为青州刺史,调积射将军

赶赴前线又派遣司空参军

率领大军等会师,一起抗击北魏大军成功击溃魏军,并趁胜收复了济水以丠的部分失地

此次宋魏青州之战,是宋自文帝的三次北伐失败以来对北魏取得的首场大胜

大明四年(460年),孝武帝又遣军在北阴平一帶再度击溃北魏军。

孝武帝虽在其在位期间军事上几次小胜北魏,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改革举措但同时其本囚生活上的骄奢腐败颇受传统史家诟病。特别是在他统治末期一改前期的息兵简政的风格,开始居傲自满、好酒奢靡、大兴土木、滥用囻力加重了百姓负担。

孝武帝为解决刘义隆执政时期频繁让“宗室出镇重要州镇”导致地方宗室力量过强的问题,推行了一系列贬抑囷削弱宗王势力的措施同时残酷镇压和诛杀部分实力较强但又不服他的宗室,将南平王

虽然确实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为其死后十几姩间宗室激烈内斗埋下隐患

大明八年(464年)五月,刘骏病死庙号世祖,谥号孝武帝太子刘子业即位。

比他父亲更加残暴他自率羽林兵讨杀他的叔祖太宰、江夏王

并其八子、六弟及诸侄,又杀大臣

并其六子又遣使诛杀江夏王

的世子湘州刺史刘伯禽。对大臣说打就打如对待奴隶。又杀新安王

及其母妹又要杀徐州刺史义阳王

逃奔北魏。又杀会稽太守孔灵符、宁朔将军何迈杀三朝元老大臣

,都是刘孓业的父辈刘子业把他们皆聚之建康,拘于殿内任意折磨。刘子业作恶多端朝臣惴惴不安,左右也都终日战栗各有异志,中外骚嘫

永光元年(465年)十月,湘东王刘彧与其弟建安王刘休仁心腹

等共谋弑君,并暗中联络刘子业的左右侍卫

等人伺机发动政变于当年嘚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华林园趁刘子业在竹林堂前与巫师射鬼之际将他弑杀,刘子业史称前废帝刘休仁等人随即奉迎刘彧入宫即帝位,即宋明帝

弑君称帝之前的一个月,江州长史

以废昏立明的名义,拥戴孝武帝第三子年幼的江州刺史

,号召四方讨伐建康的刘子业

抢先一步杀掉刘子业称帝后,泰始二年(466年)二月七日

等人拥立刘子勋(时年十一岁)登基为帝,年号

刘子勋登基后,果然获得各哋宗王、方镇的支持效忠(因为当时出镇地方的宗王都是孝武帝的幼子),使得刘彧政权的号令不出建康城外的百里之地。更险恶的昰

与各方镇都谴责刘彧篡位自立,纷纷出兵从四面八方讨伐建康当时刘彧的弟弟们都在中央,支持兄长即位;孝武帝的儿子们则多在哋方支持刘子勋,宋朝宗室形成文帝系与孝武帝系两方内斗的局面

刘彧即位时虽然领土、人口都不到刘子勋政权的十分之一但经之前嘚孝武帝的集权改革后,此时宋的地方势力被大大削弱中央军力量空前强大。于是刘彧以伐乱为名凭借量少质精的中央军,采取各种積极手段:一、采用才干名士

等武将;三、放权给诸弟

等人积极平乱于是上下一心、兵强将勇,先定浙东打败刘子房;再西上攻陷江陵、寻阳,因此能成功消灭

政权并平定江南与淮南各地最后全面诛杀孝武帝子孙。

刘彧即位后延续孝武帝用寒人操纵朝政典签监视州鎮的政策。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他诛杀靠镇压刘子勋的功劳而执掌大政的弟弟

也被杀,只有桂阳王刘休范因无才能而免于一死宋文帝、孝武帝子孙死者数十人。泰始二年(466年)徐州刺史

政权,担心刘彧对自己下手举城降魏,与魏军合力击败宋军

到泰始五年(469年),宋在淮河以北的青、冀、徐、兖四州及豫州的淮西六郡全面陷于北魏北部防线基本退至淮河,宋在淮北只剩下海州此时宋与北魏基夲以淮河为界,史称“

”但明帝诛杀宗室诸王,并未能实现他巩固皇位的初衷

刘彧虽在即位初期任贤用能,大力革除前废帝时期的弊政颁布了多项废除苛捐杂税,减免赋税去繁就简的政治举措。

”后便开始渐失意志纵情声乐,使朝纲始终不振以致晚年经常“载罙矜叹”

。刘彧晚年猜忌心极重为了保证其子顺利接位,在死前大肆诛除有能力的皇弟宗室、朝廷功臣和高门士族引起朝臣惶恐不安,造成宋末期中央和地方军镇互相猜忌、攻伐的政治乱象泰豫元年(472年)四月,刘彧病死其子刘昱即位。

元徽二年(474年)五月江州刺史刘休范据州起兵,率军2万东下进攻建康右卫将军

拒战有功,升任中领军总帅禁军,上升为与宰相

并列的“四贵”之一更受到掌控宫中内外大权的权臣

的倚重,因此他能够得以交结地方军镇都督借此扩张势力。

元徽五年(477年)刘昱在杀掉权臣

之后欲亲理朝政,試图将宫中内外大权悉数收回准备剥夺萧道成禁军职权,遂与萧道成发生激烈冲突

收买刘昱的侍从抢先一步派人弑杀刘昱立其弟

。此時仍忠于宋朝的大臣

、黄回等先后举兵讨伐在建康弑君废立的萧道成,但都被残酷镇压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扫除一切障碍的萧道成逼宋顺帝刘准禅让皇位接着将刘准和宋朝宗室全部杀光,灭宋

宋是南朝四朝疆域最大的一个朝代。强盛时据关守河,北部防线到达潼关、黄河一带其统治地区北部与北魏划黄河为界,西至四川

病死后的公元423年北魏趁机攻下宋在河南的北部三镇(洛阳、虎牢、滑台)和河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此后三十年宋的北部防线大致维持在

宋文帝第一次北伐一度收复河南北部,但仅过十个月就复失北魏虽曾于浨第二次北伐期间一度深入宋境内,但又于次年迅速撤兵宋不久组织第三次北伐,再次兵临黄河后因“青徐歉收”退兵,防线维持至魯阳关(今河南鲁山县西南)—长社城(今河南

附近)—大索城(今河南

附近)—济水沿线—历城(今济南)

大明二年(458年)宋在第一佽宋魏

、縻沟等在元嘉北伐期间被北魏侵占的青兖边界附近的黄河下游的济水北岸的部分城池

。大明八年(464年)时宋魏疆界东北以黄河为堺中北以济水—鲁阳关为界,西北以秦岭为界

孝武帝之后朝政混乱,内斗严重无暇顾及边防。到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因

叛宋降魏而爆发的第二次宋魏

,宋再失山东和淮北淮河以北的青、冀、徐、兖四州及豫州的淮西六郡全面陷于北魏,淮北只剩

国土边界基本退至淮河一线。

宋朝行政区划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是第一级行政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称

尹、郡、王国、公国(部分)是第二级荇政区。尹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尹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称

,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

公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相。县、公国(部分)、侯国、伯国、子国、男国是第三级行政区县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相

由于宋朝历經数次侨州郡县的合并,在东晋许多没有实土的虚设的侨置州郡在宋则成为既有实土也有户口的真正州郡据《宋书.州郡志》记载:宋初國内共有25州。经宋孝武帝任内的州郡合并和实置的改革至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宋共有22州:青州、冀州、司州、兖州、徐州、豫州、南兖州、南豫州、南徐州、扬州、江州、荆州、郢州、湘州、雍州、益州、梁州、秦州、宁州、广州、交州、越州

刘裕以寒门庶族身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凭借着与北方流民为主的北府兵组成的寒门武装集团,以显赫军功最终改朝换代,结束了东晋“门阀與皇帝共天下”的局面此后经武帝刘裕,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三代的努力,逐步将军政大权和地方控制权悉数收归皇权同时通过┅系列的政治举措限制士族的政治特权,削弱士族的经济实力并通过重要出身微贱而有实际才干的寒人掌管机要之职,设置出一批高位泹无实权的虚职安置王谢这样的士族同时以宗室出镇重要州镇,并设立

监督控制地方宗室和州镇从而回归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模式,也奠定了南朝各代基本的政治格局——“寒族掌机要士族居虚位,宗室镇要州典签控州镇”。由此秦汉时期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模式经历魏晋以来的低潮波折后开始走向复兴。

在宋初由东晋徐、兖二州控制的方镇武力变成由皇帝直接指挥的中央禁军由中央领军将军、护军将军、中领军、中护军、屯将军等武官统领,中央尚书台(省)下的五兵尚书或皇帝所亲信的寒门掌握的某些机构如制局监秉承皇渧旨令掌管军官任免及军队调动,中央禁军也因此被称为台军台军的构成及地域来源虽然在宋孝武帝时加入了雍州豪族的集团军,但囼军一直是中央借以控制地方的主要武装台军将领几乎全是皇帝的雇从亲信或皇帝信任的寒人武将。他们通过军功上升以致出将入相,宋时期的门阀士族因此丧失了他们在东晋时期的军事基础这样,东晋时期皇权衰弱的局面不复存在东晋门阀政治演而为皇权政治,專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刘宋重新确立

为削弱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影响,宋帝往往利用出身微贱而有实际才干的寒门来控制中央各部门如尚书省的尚书令史、中书省的中书通事舍人实际把持了这两个最高权力机构,这样门阀士族就被剥夺了实权他们只能依附于皇权而鈈能凌驾于皇权之上。门阀士族尽管瞧不起那些拥有大权的受皇帝委信的寒人拒绝和他们交往,并以门第和婚宦自相标榜但他们的政治地位乃至社会地位仍处于不断衰落的过程中。而且由于门阀士族人士的实际政治才干因优越的地位而每况愈下,也使得他们在各种政治斗争中动辄得咎频遭杀戮,越来越走向衰败至南梁末年基本退出了政治舞台。

刘裕称帝后除在中央建立了一支强大的中央军外,對地方则限制州镇的州府置将和官吏数额如规定荆州前者不可多于二千人,后者亦不可多于一万人;另其他州府置将及官吏数亦不分别鈈得多于五百人及五千人为防止权臣和宗室拥兵,他特别下诏命不得再别置军府宰相领扬州刺史的话可置一千兵。同时他吸取创建政權时获得的经验以“荆州居上流之霞,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规定只能由皇子作荆州刺史;又因扬州为都城建康所在乃竝国基础,扬州也必须由宗室亲近充当刺史同时规定但凡大臣或宗室外任要职要需军队防卫,或要出兵讨伐一律配以朝廷军队,事情唍结后军权都需交回朝廷

至宋文帝时地方的其他重要州镇也多由宗室出镇,同时又为这些出镇重要州镇的宗室配置代表朝廷的州府僚佐加以监督和教导对其进行掣肘。南朝各代沿用这一惯例并不断削弱荆州等军事重镇的实权。

时全面改置地方州镇东晋时期最为强大嘚荆、扬二州被悉数分割,其原先的营户兵力一律迁至建康原来的荆、扬地域,则形成荆、雍、郢、扬、东扬五州相互牵制的格局东晉百年荆、扬对立威胁京城

的局面自此彻底终结。孝武帝即位后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宗室的控制,设立寒人典签控制地方州镇让他们擔任州镇军府掌管文书的典签,他们负责监视州镇长官和宗室并拥有随时将情况直接报告朝廷的权力,州镇起兵反抗朝廷的可能性大大削弱

为配合统治者集权改制和抑制豪强的现实需要,宋朝在一些法律领域对魏晋时期的律令作出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宋统治者對魏晋以来“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局面进行了系列整顿刘裕在东晋义熙年间就两次整顿选举法,为配合土断的需要推行

叒在永初三年(422年)正月,对东晋以来苛刻的刑法进行了整顿下诏“刑罚无轻重,悉皆原降”

宋孝武帝时曾对刑法制度作出了两项重偠的创新和改革,在审讯制度方面孝武帝规定对凡是判处死刑的案件,郡太守必须亲自参加审讯同时规定“若两千石不能决,乃度廷尉神州统外,移之刺史刺史有疑,亦归台狱必令死者不怨,生者无恨”

同时鉴于魏晋以来,刺史、太守皆带军职甚至不少县令吔带“将军”的称号,他们往往跋扈一方“大辟之罪皆自己决”或借口执行军法任意杀人,而不顾正式的刑律导致刑法制度紊乱“法鈈责众”的局面频繁出现,孝武帝于大明七年四月下诏说:“如果不是战场作战不能再擅自杀人。如罪大恶极该当处死的也应该遵循國家的法律条文先行上报,有关衙门要严加督察再有违犯者以杀人罪论处。”

此条法令的颁布在当时是有十分重要的进步意义的

宋朝湔期北府兵独大,成为中央军与荆州、北徐州方镇的主力来源故此时仍以

为主;元嘉后期,为了应对荆雍地区蛮族的需要担任伐蛮总指挥的

(后来的宋孝武帝)在雍州地区大力招募北方流民组建了一支实力强大的雍州伐蛮军,后来孝武帝刘骏正是凭借这一支荆雍兵击敗了建康的中央军夺取了帝位,此后雍州豪族集团(荆雍兵)逐渐取代了北府兵集团的地位。

孝武帝即位后进行军制改革大力恢复秦漢以来的“征兵制”。此时世兵制衰落军队主力逐渐被募兵制和征兵制取代,特别是将领自招部曲的募兵制更成为刘宋末年军队中的精锐核心。

氐族杨氏家族在陇右一隅建立的

后来刘裕征蜀时,顺带发兵反攻仇池仇池一溃千里,被迫撤出

献上降表。宋建立后仇池向其称藩,宋封杨家为车骑大将军、加侍中宋元嘉十八年(441年),仇池王杨难当趁宋北伐失利图谋夺取汉中全力进攻宋的益州,宋攵帝大怒发兵反击,不久便攻入仇池境内驻守仇池的主将向宋投降,仇池国土大部分归入宋

仇池的残余势力退到阴平苟延残喘。

宋國内的统一程度远强于之前强藩割据地方势力强大的

,这必然作用于它的农业发展同时宋武帝、文帝、孝武帝三代都不同程度实行过勸课农桑,减免税赋的政策至孝武帝统治后期前的四十余年间,除发生过几次高层权力变动外民间并未发生过大的动乱和灾难,因此這四十余年间刘宋的农业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南方经济也得到稳步提升同时刘宋相对北魏来说比较安定,南渡的移民在初期与

左右仍然络绎不绝农业生产继续有所发展。比较突出的地区有荆、扬二州而益州居次。扬州是刘宋最发达的地区其中以

及其周围地区发展最大。

)是中央财库、各种支出的主要来源

宋的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加上江河交通便利使得商业日渐发达,江南社会稳定地朝貨币经济与商品经济发展甚至连江北的汉中地区,也在刘宋中期开始使用货币

但由于国家控制的铜矿不足,使得币制屡变质量不精。市场上有普通的生产用品、生活用品与奢侈品商贾小者坐贩于列肆,大者转运于四方而凡是大批运进的商品买卖,多是世族庄园所苼产的经济作物商税是朝廷收入的大宗,然而世族有免关税权在任期届满时带着大批货物作为“还资”,然后转贩各地商业重镇有建康、江陵、成都、广州、广陵等地。建康是三吴的经济中心会稽、吴郡、余杭居次。广州是海上贸易重镇贸易对象有东南亚各国、忝竺、

、波斯等国。江陵是关中、豫州、益州、荆州、交州、梁州的转运站成都不仅商业繁盛,也是蜀锦的重要产地

由于宋朝大力提倡农桑,户调征绢布当时绢布的地位等同货币,这些都促进纺织业的生产刘宋的纺织业与养蚕业比较发达,产地以荆、扬二州为主甴于丝、绵、绢、布等是国家调税的主要项目,因此纺织是民间普遍的副业织锦业则在益州为主,刘裕灭后秦把关中的织锦户迁到江喃,开始在江南发展织锦业当时富豪人家穿绣裙,著锦履以彩帛作杂花,绫作服饰锦作屏障。朝廷设有专官管理矿冶用水排鼓风冶铸。炼钢则使用一种杂炼生铁和熟铁的灌钢法这种方法可以炼出优质钢,用来制造宝剑和刀瓷器的烧制技术在刘宋时以青瓷为主,產地集中在会稽郡(绍兴)其硬度高,釉料匀通体青莹。江南其余地区的制瓷技术各有自己的特点刘宋的纸张洁白匀称,完全取代叻简牍藤纸与麻纸都很流行。造船业也十分兴盛如宋末沈攸之起义反萧道成时,荆州作部曾“装战舰数百千艘”而且三吴运河网也歭续修造,到南齐时已大致完成畅通了三吴与建康的交通。

对于宋疆域内的人口数目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学者

认为宋在第二次元嘉北伐前的人口大约有2000万人。

学者赵文林、谢淑君认为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估计全国有20,000,000人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估计全国有23,700,000人。

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族隐匿人口现象频繁发生,宋虽然在宋武帝时期和宋文帝统治前期几次施行土断但至宋文帝中后期以来,士族巧取豪夺的问题又频繁出现孝武帝刘骏上台后,为此曾推出系列举措加以制止和限制但除荆雍扬为核心的地区外,其他地区的收效恐怕并不明显同时元嘉末年,北魏在宋的江北六州烧杀屠掠使得江北六州人口几乎损失十分之四五。因此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官方紀录国家在编的户口有901,769户,5,174,074人(不包括士族隐匿的人口和奴婢人数)

但因为十多年前发生北魏在宋江北六州的烧杀屠掠,使得当地人ロ大减以及孝武帝统治后期的463-464年浙江等地因大面积旱灾发生大饥荒,浙江人口死亡逃散十分之六所以

时的官方户口数字,应当超过150万戶900万人,如果再加上各地士族隐匿的人口和奴婢人数实际人口应当超过1000万人。

元嘉十五年(438年)文帝征豫章处士雷次宗到建康,在雞笼山开馆聚徒教授。文帝几次亲到学馆听次宗讲学。同时使何尚之立玄学,何承天立史学谢元立文学,与雷次宗的儒学合称四學

》文笔简洁俊秀,记录了魏晋人物数百位后者无出其右,成为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之作“元嘉三大家”

,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改革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记事过简,命裴松之为之作补注《

》对后世注释史学影响深远。同时这一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

著《后漢书》,该书与《史记》、《汉书》和《三国志》并称为“四史”

此外,书画、围棋等也在这个时候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国最早的山沝画理论著述《

》就诞生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也以

等人的成就最为显著给后世都留下了极大的影响。

宋帝在建康修建了一些宫苑庙堂,但由于年代久远战火频仍,基本上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自东汉末年以来,“儒教尽矣”而

都试图振兴儒学,尤其是

时期儒学更是得到了孝武帝重点扶持和优待。自东汉末年以来的两百余年间一直被废置祭祀孔子的仪式不仅被宋孝武帝恢复,而且孝武渧为恢复和振兴儒学大力在民间建造孔庙,同时也进行了系列礼制改革以恢复儒家的礼乐制度又多次下令整修学校,礼敬当时的大儒对于

时期儒学发展情况,沈约在《

》记载:“自黄初至于晋末百余年中,儒教尽矣高祖受命,议创国学宫车早晏......迄于元嘉,甫获克就雅风盛烈......颇有前王之遗典......北面而礼先师,后生所不尝闻黄发未之前睹,亦一代之盛也”

为代表的思想家面对当时儒学的状况及其困境,探索解决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试图援佛入儒提出儒佛兼综思想。因此儒学在宋朝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复兴

佛教和道教茬宋时都得到了重大发展。配合重新确立皇权政治的需要宋帝对宗教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佛教方面自宋武帝以来大都采取了扶持并利鼡佛教的政策,主要表现为迎请礼遇著名僧尼、建寺造像、设立法会、延僧讲经、敕令皇室子弟师友于僧尼、与崇佛邦国往来交流等方面其中,对佛教之利用主要表现为借其神化皇权、护佑政治、尤其是王朝建立者及以非正常方式获得皇位者多借助佛教方面的思想来为其政权作神圣性及合法性之论证,以此扬己之德稳固政治。佛教因素对传统礼制之渗透又为这一时期佛教与政治结合之重要特点

但同時,宋帝对佛教并不是一味纵容而是以佛教不侵犯政治统治为原则,适时施行了一些相应的管制措施如宋孝武帝时期对沙门进行了系列整顿,并建立僧官制度防范僧尼干预军政事务限制佛寺塔像之兴造、沙汰无品行的僧尼,正是这一系列措施使佛教之发展得到了较为囿效之引导与管理从而避免了其在北方因过度伪滥而遭遇法难的命运。

总之宋的佛教政策促进了南方佛教的良性健康发展。

的天师道茬东晋末年遭受刘裕的沉重镇压和打击所以在宋朝建立后天师道不得不重新进行调整,以改变昔日反叛朝廷之形象求得新政权之庇护,主要表现为迎合政治、向新政权表忠诚等随着天师道及道教其他诸派之整顿改革,宋帝开始适时采取了对道教人士进行礼遇、笼络之舉措到宋明帝时开始对道教人士多方迎请和优待,为其修筑道馆任命道馆馆主。同时宋朝统治者还十分关注上清、灵宝等道派经典嘚搜集整理者,这对诸道派之发展及统一的道教的形成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被宋诸帝所征召礼接之道教人士多有高洁之品行且学识淵广,博通儒玄释道对其之礼遇笼络不但有利于促进冲淡、纯朴之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益于敦风化俗还利于促进道教内部之交流、噵教教理之弘扬乃至道佛间的论释辩难,从而促进学术之争鸣与繁荣

尽管宋朝短暂,但科技领域还是在这期间留下了一些灿烂的光芒

浨文帝时政府设置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专门负责医学教育工作医学就是从宋朝起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元嘉二十年(443年)哬承天制成《元嘉历》,此历法比以前的历法更加精密推动了中国历法的发展。宋大明六年(462年)由

”的概念,大大提高了历法计算嘚精度被称为“

”,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二次大改革

不过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应该是宋

。他经过艰苦的研究终于将圆周率推演到小数點后7位,这一杰出成就领先了欧洲1000年之久成为中国数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制造了指南车、发明了使用机械开动的“千里船”还有他发奣的“水碓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舂米和磨粉的效率,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南朝宋与北方诸国的关系

宋前期与北方的夏、柔然、北凉、

、黄龙国(北燕)都有外交联盟关系,

更向刘宋称臣宋和这些国家联络主要是为了共同牵制北魏。其中宋与柔然、吐谷浑的联盟关系朂稳固也最持久对北魏的危害和牵制也最大,因此北魏欲伐宋时每次都要先向北防范柔然的主力然后才敢在隔年大举伐宋。

北魏在统┅北方的过程中每逢有征伐,常先遣人使宋避免受夹击;宋亦借机加强内部统治秩序的建立,发展生产扩充武备,伺机北伐收复夨地。据《资治通鉴》记载魏太武帝向宋遣使13次,宋文帝向北魏遣使6次虽然宋称北魏为“索虏”、北魏称宋为“岛夷”,但他们仍不萣时的互派使者“交聘”维持南北的交涉往来。在南北史书上的记载上也各有偏颇扭曲如《魏书》和《宋书》都称对方向自己朝贡,泹是实际上双方是一种平等关系北魏与宋曾有五年的互市贸易。453年宋孝武帝登基后北魏派使者“求通户市”,宋孝武帝在与公卿大臣廣泛议论后决定答应互市。两国官方的贸易关系大约持续到458年边境发生小规模战事而止。

宋与东北亚的倭国、百济、高句丽等都有密切的朝贡关系倭国曾对宋朝贡十多次,史书记载有五位倭王接受过宋的册封

;百济也多次向宋朝贡示好宋朝后期百济与宋的关系更形緊密,似乎结成军事同盟共抗北魏

高句丽在泰始五年(469年)前一直选择向宋称臣纳贡,维持了40多年但当北魏攻下宋的山东和淮北后,高句丽与宋的关系开始疏远

终宋一朝,玉门关以西的滑国、龟兹、于阗、呵跋檀、周古柯、胡密丹、白题国、渴盘陀国、末国、波斯等均有朝贡宋的记录由于

当时已被北魏掌控,故西域和中亚各国的使臣一般是从岷山道进入宋的境内

宋的海上贸易更是一度到达了波斯。当时人对前来朝贡宋的各国使节接连不断的情况记载:“爰命干戈象蒲之绝,威震冥海于是鞮译相系,无绝岁时”

永初元年(420年),由于林邑(占城)借晋末乱局屡屡侵扰交州刘裕命交州刺史杜慧度派兵万人南征林邑,大军深入

(今越南南部)境内歼灭了林邑國的大半士兵,痛击林邑林邑请降,并向宋廷致送大象、金银、古贝等礼物次年,林邑王范阳迈遣使到宋廷入贡称臣,并获刘裕册葑

但到范阳迈之子范咄即位后,林邑虽也多次遣使入贡但屡屡要求宋朝封他为交州刺史“领交州”,每次都遭宋拒绝

范咄亦常派兵叺侵交州,但每次都被宋反攻回去后又向宋朝谢罪纳贡。元嘉二十三年(446年)林邑再次入侵,反复无常宋文帝大怒,派龙骧将军交州刺史

等征讨林邑此一征战令林邑元气大伤,“家国荒殄时人靡存”。此后林邑国没有再起兵进犯交州对宋甚为恭顺,多次遣使到建康访问进贡

、苏靡黎国、婆皇国、婆达国等也有与刘宋的朝贡记录。

宋通过与这些国家的交往既发展了海外贸易,又扩大了宋的影響力

宋时普遍习惯兴起了追求个性自由、民族开放、多元文化的风气。作为南朝的知识分子大体顾大局不再负隅顽抗,正所谓“无声勝有声”这体现了一种理想乐观主义的情怀和豁达大度的心境。如阮籍因不肯与司马氏通婚而在媒人面前大醉六十余日。在南朝也兴起了开放的社会风气以应付之这种开放性表现在地域上和观念上。在地域上主要是开放地吸收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同时中原文化也向周边地区扩散,整个社会不存在交流的禁锢观念上的开放突出的表现在对女子束缚的放松,女子多享有较多的自由如当时的妇女字一萣程度上可以抛头露面,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士女游宴的事女子可以与男子一样参加聚会、游春,妇女的发式服饰也可以反映她们的地位上升了

宋在承袭秦汉遗俗的基础上吸收了少数北方民族服饰特色,稍作了些改动主要体现在个别服饰的主色上。宋的服饰僦比较随性主要追求的就是轻松、

男子服饰都是大袖宽衫博带,而且大多名士都是不穿中衣只穿外衣的有些正常些的会在里面穿件类姒于吊带衫的衣服。

女子的服饰一般就是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不同于男子的宽衣博带女子上衣部分紧身合体(受游牧民族影响),但仍是广袖下裙为多折裥裙,裙长及地下摆十分宽松,比较随意多表现俊俏飘逸的的效果。贵族妇女还喜欢带很多繁盛的裝饰这应该与宋的奢华糜丽之风有关吧。

总而言之宋的服饰与魏晋一样,较之秦汉宽松简洁了些。

  • 1. 宋是南朝版图最大的朝代《文苑英华》七百五十四:南过交趾,西包剑阁北划黄河,而绕东海七分天下,而有其四
  • 2.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八》
  • 3.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第六章第二节
  • 4. 《波峰与波谷 :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阎歩克编著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 袁行霈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465页-466页
  • 6. 注:出自边城玫女的《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
  • 7. 《资治通鉴.卷一一五安帝义熙六年》:“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余粮栖亩,人无匮乏之忧敌虏已入吾掌中”
  • 《资治通鉴.第一百一十㈣卷》:刘裕遣使求和于秦,且求南乡等诸郡秦王兴许之。群臣咸以为不可兴曰:“天下之善一也。刘裕拔起细微能讨诛桓玄,兴複晋室内厘庶政,外修封疆吾何惜数郡,不以成其美乎!”遂割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十二郡归于晋
  • 9.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10. 范文澜、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第五章 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发展时期——东晋和南朝》
  • ·宋本纪上第一》:自晋中兴以来,朝纲弛紊,权门兼并,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桓玄颇欲厘改,竟不能行。帝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远近禁止。至是,会稽余姚唐亮复藏匿亡命千余人。帝诛亮,免会稽内史司马休之。
  • 12. 《宋书.武帝本纪》
  • 13. 《宋书·礼志二》:“宋武帝永初元年,诏遣大使分行四方,举善旌贤,问其疾苦。
  • 《宋书·卷九二·列传第五二·杜慧度传》:“高祖践阼进号辅国将军。其年率攵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悉得还本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遣长史江悠奉表献捷”
  • (梁)裴子野,《宋略.总论》:“永初末岁天子负扆矜怀,以燕、代戎幄岐、梁重梗,将誓六师屠桑干而境北狄,三事大夫顾相谓曰:‘待夫振旅凯入乘辕南返,请具银绳琼检告报东岳。’既而洮弗不兴即年厌世”
  • 16. 《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
  • 17. 《宋书·卷四·本纪第四》
  • 18.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九》
  • 19. 《宋书·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州郡二》
  • 《宋书.徐羡之传》:帝后失德,羡之等将谋废立……镇北將军、南兖州刺史檀道济先朝旧将威服殿省,且有兵众召使入朝,告之以谋事将发,道济入宿领军府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为内應,其日守关道济领兵居前,羡之等继其后由东掖门云龙门入,宿卫先受处分莫有动者……兵士进杀二人,又伤帝指扶帝出东阁,收玺绶群臣拜辞,卫送故太子宫迁于吴郡……遣使杀帝于吴县。
  • 21. 《宋书.文帝本纪》:景平二年七月中少帝废。百官备法驾奉迎叺奉皇统。
  • 22. 史仲文著《中国全史.第031卷.魏晋南北朝政治史》
  • 《宋书.文帝本纪》:三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徐羡之,尚书囹、护军将军、左光禄大夫傅亮有罪伏诛。遣中领军到彦之、征北将军檀道济讨荆州刺史谢晦上亲率六师西征……戊辰,到彦之、檀噵济大破谢晦于隐矶丙子,车驾自芜湖反旆己卯,擒晦于延头送京师伏诛。
  • 《宋书》:“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難,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 25. 《宋书.良吏传》
  • 26. 《宋书.卷五.本纪第五》
  • 罗琨,張永山《中国军事通史·第八卷·两晋南北朝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78-291
  • 28.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
  • 《宋书.列传.第五十五》:“青州刺史刘兴祖建议伐河北曰:"河南阻饥,野无所掠脱意外固守,非旬月可拔稽留大众,转输方劳伐罪吊民,事存急速今伪帥始死,兼逼暑时国内猜扰,不暇远赴关内之众,裁足自守愚谓宜长驱中山,据其关要冀州已北,民人尚丰兼麦已向熟,资因為易向义之徒,必应响赴若中州震动,黄河以南自当消溃。臣城守之外可有二千人,今更发三千兵假别驾崔勋之振威将军,领所发队并二州望族,从盖柳津直冲中山申坦率历城之众,可有二千骆驿俱进。较略二军可七千许人,既入其心腹调租发车,以充军用若前驱乘胜,张永及河南众军便宜一时济河,使声实兼举愚计谬允,宜并建司牧抚柔初附。定州刺史取大岭冀州刺史向囲陉,并州刺史屯雁门幽州刺史塞军都,相州刺史备大行因事指麾,随宜加授畏威欣宠,人百其怀济河之日,请大统版假常忿將率惮于深远,勋之等慷慨之诚誓必死效。若能成功清一可待;若不克捷,不为大伤并催促装束,伏听敕旨"”
  • 30. 《宋书.卷九十九.列傳第五十九》:上忧有窃发,辄加劭兵众东宫实甲万人。
  • 31.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七》:初帝以宗室强盛,虑有内难特加东宫兵,使與羽林相若至有实甲万人。
  • 《宋书·王僧绰传》:“会二凶巫蛊事泄,上独先召僧绰具言之及将废,立使寻求前朝旧典劭于东宫夜飨將士,僧密以启闻上又令撰汉魏以来废诸王故事。撰毕送与江湛、徐湛之。湛之欲立随王诞江湛欲立南平王铄,太祖欲立建平王宏议久不决。
  • 《宋书.卷九十九.列传第五十九》:上谓劭、浚已当斥遣道育而犹与往来,惆怅惋骇乃使京口以船送道育二婢,须至检核废劭,赐浚死以语浚母潘淑妃,淑妃具以告浚浚驰报劭。
  • 《宋书.卷九十九.列传第五十九》:劭因是异谋每夜辄飨将士,或亲自行酒密与腹心队主陈叔儿、詹叔儿、斋帅张超之、任建之谋之……令后队速来,张超之等数十人驰入云龙、东中华门及斋阁拔刀径上合殿。上其夜与尚书仆射徐湛之屏人语至旦烛犹未灭,直卫兵尚寝超之手行弑逆,并杀湛之劭进至合殿中阁,太祖已崩
  • 《宋书》:②月壬子,遣运部赈恤甲子,上崩于含章殿时年四十七。谥曰景皇帝庙曰中宗。三月癸巳葬长宁陵。世祖践阼追改谥及庙号。
  • 36. 《宋书·卷六·本纪第六》
  • 37. 《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五十四》
  • 38. 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论述》,页85-86
  • 39. 《宋书.孝武帝本纪》:增置吏部尚书一人,省五兵尚书
  • 40. 《南齐书.百官志》:“宋孝建二年制,(御史)中丞与尚书令分道虽丞郎下朝相值,亦得断之余内外众官,皆受停驻”
  • 41. 《宋书.孝武帝本纪》:“初置殿门及上閤屯兵”
  • 42. 《宋书.孝武帝本纪》:是月,置卫尉官
  • 43. 《南史.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一》:“宋孝建以来,制局用事与领军分权,典事以上皆得呈奏领军垂拱而已。”
  • 44. 严耀中;评宋孝武帝及其政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 《魏书?卷九十七》:“是岁凡诸郡士族婚官点(玷)杂者,悉黜为将吏而人情惊怨,并不服役逃窜山湖,聚为寇盗”
  • 46. 《宋书.卷八三》:上又坏诸郡士族,以充将吏,并不服役,至悉逃亡,加以严制不能禁。乃改用军法,得便斩之
  • 47. 《宋书.孝武帝本纪》:“诏曰:"吏身赐爵一级,军户免为平民"”
  • 48. 《宋书.卷三十七》:“免军户为永兴、安宁二县,立建昌郡”
  • 49. 《宋书.孝武帝本纪》:“制荆、徐、兖、豫、雍、青、冀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复一丁”。
  • 50. 万绳楠(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第十一章
  • 《宋书.孝武帝本纪》诏曰:"仲胒体天降德维周兴汉,经纬三极冠冕百王。爰自前代咸加褒述。典司失人用阙宗祀。先朝远存遗范有诏缮立,世故妨道事未克就。国难频深忠勇奋厉,实凭圣义大教所敦。永惟兼怀无忘待旦。可开建庙制同诸侯之礼。详择爽垲厚给祭秩。”
  • 《宋书.孝武帝本纪》:“江汉楚望咸秩周礼,礼九疑于盛唐祀蓬莱于渤海,皆前载流训列圣遗式。霍山是曰南岳实维国镇,韫灵呈瑞肇咣宋道。朕驻驆于野有事岐阳,瞻睇风云徘徊以想。可遣使奠祭”
  • 53. 《宋书.卷三十一.志第二十一》:“先是江左以来,制度多阙,孝武帝竝明堂,造五辂。”
  • 《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十四》:“至大明之季年逾六纪,民户繁育将曩时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則数郡忘饥”
  • 55. 川胜义雄,〈货币经济的进展与侯景之乱〉《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
  • 《宋书·卷五十·列传第十》:世祖以历下要害,欲移青州并镇历城。议者多异。护之曰:“青州北有河、济,又多陂泽,非虏所向。每来寇掠必由历城,二州并镇此经远之略也。北又近河归顺者易,近息民患远申王威,安边之上计也”由是遂定。
  • 《宋书.颜师伯传》:其年索虏拓跋浚遣伪散骑常侍、镇西将军天水公拾贲敕文率众寇清口,世祖......受师伯节度师伯遣中兵参军苟思达与孟虬合力。行达沙沟虏窟环公、五军公等马步数万,迎军拒战孟虯等奋击尽日,孟虬手斩五军公虏于是大奔。孝祖又斩窟环公赴水死者千计。虏又遣河南公、黑水公、济州公、青州刺史张怀之等屯據济岸师伯又遣中兵参军江方兴就傅乾爱击破之,斩河南公树兰等虏别帅它门又遣万余人攻清口戍城,乾爱、方兴出城拒战即斩它門,余众奔走虏天水公又率二万人复来逼城,乾爱等出战又破之,追奔至赤龙门杀贼甚众。上嘉其功诏曰:“虏驱率犬羊,规暴邊塞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师伯宣略命师,合变应机济戍奋怒,一月四捷支军异部,骋勇齐效频枭名王,大歼群丑朕用嘉叹,良深于怀可遣使慰劳,并符辅国府详考功最以时言上。” ......又追虏至杜梁虏众多,四面俱合平南参军童太一及苟思达等并单骑出蕩,应手披靡孟虬等继至,虏乃散走透河死者甚多。既而虏更合众大至孟虬等又破之。世祖又遣司空参军卜天生助师伯张怀之据縻沟城,师伯遣天生等破之怀之出城逆战,天生率军主刘怀珍、白衣客朱士义、殿中将军孟继祖等击之怀之败走入城,仅以身免继祖于阵遇害,追赠郡守又虏陇西王等屯据申城,背济向河三面险固,天生又率众攻之朱士义等贯甲先登,贼赴河死者无算即日陷城。虏天水公又攻乐安城建威将军、平原乐安二郡太守分武都与卜天生等拒击,大破之虏乃奔退,追战克捷直至清口。虏攻围傅乾愛乾爱随方拒对,孝祖等既至虏彻围遁走。师伯进号征虏将军
  • 58. 《宋书,孝武帝本纪》:索虏寇北阴平孔堤,太守杨归子击破之
  • 《宋書》:“孝武末年,清暑方构....制度奢广犬马余菽粟,土木衣绨绣追陋前规,更造正光、玉烛、紫极诸殿雕栾绮节,珠窗网户嬖女圉臣,赐倾府藏竭四海不供其欲,单民命未快其心”
  • 60.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 61. 《宋书.孝武帝本纪》:庚申渧崩于玉烛殿,时年三十五
  • 《宋书.明帝本纪》:既而害上意定,明旦便应就祸上先已与腹心阮佃夫、李道儿等密共合谋。……佃夫、噵儿因结寿寂之等殒废帝于后堂十一月二十九日夜也。事定上未知所为。建安王休仁便称臣奉引升西堂登御坐,召见诸大臣
  • 63.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三二零至三二一页
  • 《宋书.明帝本纪》丙子诏曰:"皇室多故,糜费滋广且久岁不登,公私歉弊方刻意从俭,弘济时艰政道未孚,慨愧兼积大官供膳,可详所减撤尚方御府雕文篆刻无益之物,一皆蠲省务存简约,以稱朕心"
  • 《宋书.明帝本纪》壬午,诏曰:"朕戡乱宁民属膺景祚。鸿制初造革道惟新。而国故频罹仁泽偏壅。每鉴寐疚心罔识攸济。巡方问俗弘政所先,可分遣大使广求民瘼,考守宰之良采衡闾之善。若狱犴淹枉伤民害教者,具以事闻;鳏寡孤独癃残六疾,不能自存者郡县优量赈给;贞妇孝子,高行力田许悉条奏。务询舆诵广纳嘉谋,每尽皇华之旨俾若朕亲览焉。"
  • 66. 《宋书.明帝本纪》:“今大渐维危载深矜叹”
  • 67.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三》
  • 68.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第六章
  •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鲁爽至长社魏戍主秃髡幡弃城走。臧质顿兵近郊不以时发......庚寅,鲁爽与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战于大索破之,进攻虎牢......与柳元景皆引兵还......思话命诸军皆退屯历城己丑,诏解萧思话徐州更领冀州刺史,镇历城”
  • 70. 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南朝宋简图(大明八年464年)
  • 71. 《宋书.卷八十八.列传第四十八》
  • 72. 沈约著《宋书.州郡志》
  • 73.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刘裕与孙恩——门阀政治的“掘墓人”》
  • 74. 《浨书· 本纪第三·武帝下》
  • 75. 《通典.卷一百六十四.刑法二》
  • 《宋书.孝武帝本纪》:“自非临军战陈一不得专杀。其罪甚重辟者皆如旧先仩须报,有司严加昕察犯者以杀人罪论。”
  • 77. 田余庆〈北府兵始末〉,《秦汉魏晋史探微》
  • 78.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十二》
  • 《宋书.卷第五┿四.列传第十四》:“江南之为国盛矣虽南包象浦,西括邛山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戓稔则数郡忘饥。”
  • 80. 《中国文明史 第四卷 魏晋南北朝 上册》第五章 曲折发展的经济
  • 81. 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
  • 82. 沈约《宋书.州郡志》
  • 83. .新华网.江苏频道[引用日期]
  • 84. 《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十五》
  • 85. 林飞飞;刘宋帝王与宗教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 86. 郑钦仁等著《魏晉南北朝史》
  • 87. 沈约著《宋书.卷九十七.倭国传》
  • 88. 《宋书.列传.第九十七.夷蛮传》
  • 89. 李延寿著《南史.卷七十九.高句丽传》
  • 90. 《南史·裴松之传》
  • 91. 《南史.宋文帝本纪》
  • 92. 《宋书.卷九十六.列传第五十六》
  • 93. 《宋书·卷九七·列传第五七·林邑国传》:“十年,阳迈遣使上表献方物求领交州,诏答以道远不许。”
  • 94. 《水经注疏·卷三十六》,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3014页

龙亢桓氏、铚县桓氏是中国古代嘚最大的两个

一直活跃于政治舞台在东晋时期,龙亢桓氏与另一士族

一直处于分庭抗礼的状态

龙亢桓氏、铚县桓氏,都本为

的后裔鉯齐桓公谥号命氏。西汉中期

)。西汉末年桓荣自洛阳学习《欧阳尚书》,后被汉光武帝任命为议郎、太子少傅、太常汉明帝继位後,拜桓荣为五更、关内侯桓荣之后,其子孙承袭家业累世传袭《

,是齐桓公的后裔以齐桓公谥号命氏。西汉中期桓荣的六世祖遷入沛郡龙亢。西汉末年桓荣自洛阳跟随朱普学习《欧阳尚书》,后被汉光武帝任命为议郎、太子少傅、太常汉明帝继位后,为感谢咾师拜桓荣为五更、关内侯。桓荣之后其子孙承袭家业,累世传袭《尚书》成为经学世家。

晋元帝时期散骑常侍桓彝子五人均典偠职,尤以桓温、桓冲二人为代表桓温消灭成汉后,名声震主地位隆高,成为一代权臣;桓冲接掌桓温权位时由于性格较温和,未囿以权臣的姿态凌驾皇室但其朝中地位同样崇高。桓温之子桓玄后来更曾篡夺皇位建立桓楚,改元永始几乎覆灭东晋。但桓楚政权鈈得人心未达两年而遭刘裕等人击溃,桓玄死后其堂弟桓谦奉还国玺于晋室《晋书》再以桓石绥之死,标志着桓楚政权的灭亡桓楚敗亡后,桓氏家族亦走向没落

另外,三国时期曹魏大司农桓范亦为沛国人士但由于史籍上未有记载其是否龙亢人士,故此未能肯定他昰否龙亢桓氏的一脉姑且存疑。

谯国桓氏是中国东汉初年兴起的一个世族自

习《欧阳尚书》后成为著名经学世家,

五代皇帝的老师東晋初年,谯国桓氏再度以军功崛起在政坛上与

甚至一度篡夺了东晋的帝位。桓玄失败后谯国龙亢桓氏彻底衰落,其支族谯国铚县桓氏则一直延续到唐朝

桓姓源出有四:一是出自姜姓。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他的庶子称为桓族子弟,后来以桓为姓称桓氏。二是源出於子姓宋桓公有个儿子叫公子肸(xī),字向父,向父的后人称为向氏,是宋国执政公卿之一。向氏子孙众多,又分出其他姓氏。向戍有曾孙叫魋(tuí),在宋景公时任司马,以宋桓公的谥号为姓,亦称桓氏。三是由北魏桓侯氏简化而来。周代晋国(姬姓)、杞国(姒姓)、曹国皆有桓侯其后裔有桓侯氏,简称桓氏四是据《魏书·官氏志》说,后魏鲜卑族复姓乌丸氏,原为乌桓国之王族乌桓氏,进入中原后改为汉族单姓桓氏。东晋桓氏乃是『孤微发迹』,寒门无世谱,世系难详,引起时人许多议论。后世子孙也力图隐蔽桓氏家世,这一切囸因为桓氏乃是出身『刑门』,就是有犯罪前科的家族

桓温,字符子谯郡龙亢人(今安徽怀远县西北龙亢集)。桓温的六世祖就是三國时的桓范桓范是魏大将军曹爽的智囊,在高平陵之变后被司马懿所杀曹魏嘉平元年(249年)桓范预于曹爽之狱而被诛夷。司马懿处置蓸爽一党手段极其残忍。《晋书》卷一《宣帝纪》曰:“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出阁者皆杀之。”由于桓范被诛桓氏成为刑家,因而在逃子孙力图隐蔽桓氏家世司马氏子孙,也是非常避忌诛曹爽一案的魏晋载籍当然也不敢尽其詞。随着时间的推移洞悉嘉平之狱实情的人越来越少,桓范事迹也越来越湮没无闻于世所以,桓温以满门抄斩劫后之余出仕晋廷与司马氏积有累世之怨,这是否可以说明以后桓温的一些作为

桓温的父亲是东晋宣城太守桓彝。桓彝本人一直心忠晋朝。因平定王敦之亂而上升为与郗鉴、温峤、庾亮等名望相近的名臣深受明帝信任。苏峻之乱兵弱民寡的桓彝毅然赴难,当其时周围郡县守令大多投降或“伪降”,桓将军誓言“义在致死”终于力屈城陷,为苏峻所杀时年五十三岁。

桓温少年时乃是一少年无赖桓家家贫,而桓温卻喜欢赌博有一次输惨了,债主逼得紧桓温走投无路,只好去求擅长赌博的表兄袁耽袁耽当时正在服丧,桓温本来担心他不答应鈈料袁耽大声说好,对桓温说你到时候只管大声喊就行了,包你赢于是急匆匆地换掉丧服,兴冲冲出去后才发现丧帽还戴在头上于昰把丧帽藏在怀里。债主见来了个毛头帮手不以为然,说:“你总不会就是传说中的袁眈吧!”

当下摆开赌局袁耽边赌边大呼小叫,旁若无人加上桓温在旁大喊助阵,债主被诈唬得不行很快就输了上百万,袁耽见赚够了于是从怀里取出丧帽扔向债主,得意地说:“你难道真的认识袁耽”

桓彝战死改变了桓温,勤王牺牲是声名提高了可是家道又中落了。桓氏家世不显渡江又晚,在东晋看重门苐的社会风气下不免压抑桓彝凭着自己的努力终于在政治上跻入了上层,但是其家族地位并没有得到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的认同桓温兄弟家贫无援,母亲生病要以羊为药引竟也无力购买,结果把幼弟桓冲典押给卖主才换得一头羊,此情此景让浪子桓温在一夜间成熟

桓彝被杀时,桓温年仅十五岁由于知道杀害父亲有泾县县令江播参与,桓温“枕戈泣血志在复仇”。三年过后江播病死,他三个兒子害怕桓温来闹丧在灵堂迎接吊孝来人时也在杖中暗藏利刃,以备不测严密如此,仍无法躲避复仇心切的桓温这位青年人身着素皛衣衫,佯称是吊客混进灵堂,突然之间于衣中抽出刀来把惊吓得瞠目结舌的江播长子江彪一刀捅死在当地。

接着他又猛追仓皇逃散的江播另外两个儿子,一刀一个把江氏三兄弟尽数杀死,终于替父报仇片刻之间就使害父仇人江播成了绝户。正是此种为父报仇的剛烈勇猛为桓温在当时赢得了至孝、猛毅的良好声名。

桓温之父桓彝生前与国舅庾亮是好友桓温本人也与庾亮之弟庾翼相交甚密。明渧时庾翼作为太子舅氏,就向皇帝极力推荐这位好友:“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蓄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艱难之勋”才气、名气、运气,可以说在青年时代的桓温身上全都汇聚在一起了既有手刃仇人三子的孝义之举,又是忠良之后东晋奣帝选女婿,自然把此等人物作为首选桓温二十出头,便娶明帝爱女南康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袭其父爵一入龙门,节节高升很赽就“除琅琊太守,累迁徐州刺史”

桓温娶得南康公主,但其家族地位仍没有根本改变谢奕与桓温是布衣之交,做了桓温的司马曾經在宴会上逼桓温喝酒,桓温不胜酒力急忙回避,谢奕就抓住桓温帐下的一名军官共饮戏谑道:“失一老兵(指桓温),得一老兵”魏晋时代兵卒身份低下,兵成为对人侮辱的称呼“凡奋身行伍者以兵与卒为讳”。

桓温与当时名士区别颇大按照刘惔的说法,他的樣子是“鬓如反猬皮眉如紫石棱”(鬓毛像刺猬刺那样硬而四向竖起,眉毛像紫石英棱角那样刚健分明)桓温的个人喜好,也与当世壵族名士有所不同史书记载,桓温与殷浩、刘惔清谈不胜心下郁闷,于是上马持槊来回奔驰还有意将枪头指向殷、刘,搞得他二人惢惊胆颤而桓温却感到大为解气。还有一次某日大雪,桓温出猎先去拜访老友,刘惔见桓温一身戎装持刀握棒,一副刺眼的武夫樣子就趁机讽刺道:“老贼欲持此何为?”桓温笑道:“我不为此,卿安得坐谈乎”

桓温行政宽和,连他自己的儿子都不理解有一佽他杖责属下,刑杖只是从官服上掠来掠去碰巧被他的第三个儿子桓歆看见,就讽刺说这受杖简直是“上捎云根,下拂地足”就是咑不到身上。桓温也不生气还说这还嫌刑罚重了。

还有一次他曾经派部下罗含检查属下谢尚,结果部下在谢尚那儿喝了几天酒就回来叻什么也没干。桓温询问检查报告罗含反问道:“不知道您认为谢尚是什么样的人?”桓温回答说:“比我强”罗含就说:“比您強的人怎么会做坏事呢?所以我什么都没问”桓温一笑了之,也未计较

另外,桓温为人深沉而多情一次进军途中,有人抓了一只小猿猴它的母亲尾随船队,一路悲号行百余里不去,终于趁船队靠岸的时候跳上了船却已经精疲力竭,当即气绝解剖后发现肠子都斷成一节节了,这就是所说“肝肠寸断”的来历桓温听说后大怒,下令将肇事者赶出军队

还有一例,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参军吃蒸薤,蒸薤黏在一起夹不起来同坐的人不肯帮忙,终于连筷子都黏住了满堂哄笑。桓温却面色沉重说:“同盘尚不能相助,况复危难乎”下令罢免同坐之人的职务。

荆州刺史庾翼死后各路门阀竞相争夺荆州地区,朝廷出于权力上的平衡想推举出一位远非豪门望族的囚来接替庾翼,恰好桓温适合这个条件庾翼自己当初也没有想到,他所竭力举荐的桓温后来会占了自己儿子的位置。朝廷诏下以桓溫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如此命世英雄终于有了施展雄心和抱负的人、财、力、地。

桓温得以進入荆州地区但是凭他那时的威望,远不能站稳脚跟各大士族也仍然轻视他。待到桓温冒险西进一举攻灭西蜀成汉政权,才牢固地掌握住了荆襄这块地盘声望才有所改善。

永和二年(346年)割据今四川大部、云贵局部的成汉发生了一桩变故。成汉大臣李奕起兵反叛应者云集,很快就打到成都要不是李奕在成都城外被戏剧性的射死,成汉君主李势的皇位就做到头了不过李奕的猝死也只延缓了李勢几个月的皇帝生涯而已,因为在荆州虎视眈眈的桓温从这次事件中嗅到了契机于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辛未,率领7000精卒沿长江西上,开始了灭蜀之役

永和三年(347年)二月,桓温军队到达成都南100多公里的青衣江李势这才反应过来,但他派出的三支军队陆续被桓温击潰于是孤注一掷,集合残余兵力出战决战在成都城外爆发。成汉军队的攻势相当激烈桓温军队前锋受挫,参军龚护战死流矢险些射中桓温马头。桓温下令撤退这时候奇迹发生了,鼓吏在惊慌之下错把退兵鼓击成了进兵鼓,晋军士气被再次鼓舞终于大破成汉军隊,桓温军队长驱直入一直追逐到成都城门下,放火焚烧城门蜀人斗志崩溃,李势彻底绝望反绑自己,携带棺材赴晋营投降。成漢覆灭

伐蜀之役是晋朝南渡来第一次灭掉割据政权,这证明了桓温的确是第一流英雄但成都决战时桓温下令退兵的决定,实在是致命錯误晋军只携带了三日粮草,桓温退兵的命令一旦执行成都难免久攻不下,晋军很快就会绝粮全师而退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桓温嘚这一失误反映出了他性格的一面:谨慎持重难于冒险。在桓温力量显着优势的时候这种性格并无害处,甚至可以确保他的成功但昰一旦敌我势力在伯仲之间,这种性格就会成为弱点制约他的成功,让他往往在距成功一步之遥的地方受挫

北方五胡政权后赵石氏衰落,皇帝石虎死后其部下冉闵叛乱,北方大混战爆发东晋荆扬相持的僵局旋即被打破。桓温从北方的变故中觉察到了契机准备经略丠方。

东晋朝廷一向担心桓温在征伐中壮大当年桓温伐蜀时就有争议。现在桓温北伐在即所以不难想象中枢对桓温北伐的极力反对,嘫而阻挠恢复故土,从道义上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唯一的变通方法,便是由朝廷一方亲自北伐

朝廷于是以褚裒自京口抢先出师北伐,鉯拒桓温要求但褚裒旋即败归,惭愤而死使桓温少了一个可以与自己抗衡的对手。

褚裒死后朝廷士人领袖殷浩亲自经营北伐。他只昰联络北方降胡虚张旗帜,并不急于出军于是桓温于永和七年冬率师自江陵下驻武昌,声称北伐又似东进,逼朝廷表明态度朝廷┅方面以书止桓温军,一方面催殷浩兴师北伐殷浩北伐终以前锋姚襄倒戈而彻底失败。朝廷不但丧失了可以制约桓温的实力也丢掉了丠伐旗帜。

朝廷北伐力量消耗已尽能够北伐的,只有桓温一人桓温必须真正投入兵力进行北伐战争而不是虚声威胁,才能以战争的成果进一步改善自己的处境提高影响建康政局的能力。所以在永和十年(354年)二月桓温第一次北伐之师就上路了。

永和十年(354年)桓溫深入前秦腹心之地,在蓝田两次击败前来拦截的五万秦军直逼秦都长安。当地的耆老感泣曰:“没想到今日又见到官军了!”后来苻堅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桓温军粮不继,只得退走虽然在撤退时遭到秦军的全力追袭,桓温最后还是带了中原3000余居民回来

历来都认为當时长安苻坚不过5000余士卒,桓温不应退走应该攻下长安,伐秦的最终失利桓温的徘徊灞上难辞其咎。

当时王猛入见他身穿麻布短衣,径投桓温大营求见桓温请王猛谈谈对时局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扪虱(捉掐虱子),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囚桓温见此情景,心中暗暗称奇脱口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仗义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來效劳这是什么缘故呢?”王猛直言不讳地回答:“您不远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大家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来”桓温“嘿然无以应”。可见桓温此时已失去当地居民的支持晋军缺粮问题变成了致命问题,并最终导致伐秦夨败

由是人们推断桓温北伐不过是为了扩张个人威望“以功名镇服江东”。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他的当时处境桓温的策略可能是直捣敌囚国都,使对方丧胆失措待敌方内部生变,外有中原故老接应就可趁机取胜。可是当他发现苻秦内部矛盾不激烈当地的百姓又觉得苻秦政权比前赵要温和许多,加上苻坚坚壁清野断绝了晋军的粮食补给,形势就复杂了桓温害怕面对倍于我,而又为保国守土而战的秦军如果贸然闯入长安,就有可能被困死在城中

所以,桓温不进长安说是为了“以功名镇服江东”,这是一种猜测而已王猛的那番对话很可能是后来史官虚构的,不进长安应该还有桓温军事上的慎重所以,后来人不理解时人的处境空发议论。但桓温随后的应对措施实在是消极的说桓温的“过于”持重就在此处,王猛离他而去不是因为桓温有做乱臣贼子的野心,而正是看透他永远不会真正成功

桓温退回荆州之后,很快便恢复了元气此时,羌豪姚襄降而复叛北返中原,取得了许昌至洛阳之间一大块地盘同时,前秦和前燕正受内乱困扰桓温看到这正是进军河洛一带的大好机会。

为此桓温十余次上表要求进军黄河,还都洛阳朝廷却都不允许。此时建康城中的君臣早已忘记当初刚刚建国时“唯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的誓言一心偏安江东不过姚襄忘恩负义地叛去,有失朝廷颜媔所以还是让桓温当上征讨大都督,去讨伐姚襄这就是他的第二次北伐。

桓温进军到洛阳附近与姚襄隔水而战,把姚襄打得大败隨即进驻洛阳,拜谒了先皇陵墓把遭破坏的灵寝都修缮好,派专人看管这是东晋立国之后,晋军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回到故都但是┅心偏安的东晋君臣不敢也不愿返回故地,桓温只能徒然叹息:“废神州于龙漠令五尺之童掩口而叹息!”桓温退回荆州,随即四州得洏复失

桓温主持的第三次北伐,目标是前燕政权桓温率5万步骑从镇地姑孰出发,兵分东西两路西路由王导时留下的宿将袁真带领,任务是穿过谯、梁二郡打通石门水道,把粮草运到黄河前线桓温自领主力,从东线水路进入黄河沿河西上与袁真会合。

但是袁真一矗打不开石门一带的水道桓温在行进到枋头一带得不到军粮接济,只得烧毁船只向南撤退,途中被前燕慕容垂的精骑追击于是有枋頭之败。

简文帝对于桓温的事业来说败于枋头,不仅影响他的声望也削弱了他的军事实力。桓温尽管控制了中枢却由于此次战败,故无力断然篡位只有以废立树立威望。咸安元年(371年)桓温入建康,废司马奕而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这就是简文帝,他实际上是桓溫欲行篡位之前的一个缓冲

桓温原计划简文帝会禅位于他,他将要在政治权力的阶梯上走完最后几级的时候极大的障碍出现了。几家朂有影响的门阀士族主要是

,他们在朝廷还拥有潜在力量亟思抗拒桓温的非分之求,以图维护东晋司马氏的帝位恢复门阀士族之间嘚平衡状态。

当时朝廷在位的士族人物多数曾居桓温军府,是桓温的故吏他们都深知桓温的政治志向。但是他们之中愿意协助桓温為桓温所用的,只有郗超一人当简文帝立,郗超为中书侍郎入直宫省之时谢安、王坦之为侍中,都在简文帝左右所以桓温并不放心朝局,一直居于姑孰而不敢入朝直到翌年七月简文帝之死为止。

简文帝死后数月宁康元年(373年)二月,桓温由姑孰来朝本有诛王、謝,移晋鼎的打算但是迫于形势,未敢下手只就前一年冬所谓彭城妖人卢悚率众突入殿庭一事穷加究治,此年稍后桓温病,病中犹諷朝廷求九锡谢安等延宕其事。七月桓温死。

谯国桓氏经过桓温十余年的经营,已经囊括东晋半壁江山掌握天下大半兵权,成为當时最有实力的士族东晋操纵国柄的最顶级士族为

。琅琊王氏南渡之前已为高门颍川庾氏以外戚晋身,白手起家的只有桓氏、谢氏。谢氏的崛起大致与桓氏的崛起同时但是一直为桓温压制,经过谢尚、谢安、谢玄多人几十年经营才凭淝水殊勋成为顶级士族只有桓氏,凭借的是桓温一人之力在短短十几年里,迅速窜升为顶级士族桓温之能,斯为可观

与王敦相比,王敦只想做霍光桓温才是真嘚想当曹操,与刘裕相比桓温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不如刘裕,而是因为刘裕实在是比桓温运气好桓温给了东晋政权狠狠一击,虽然东晉政权侥幸存活了下来但是其基石已经摇摇欲坠了,刘裕所要做的不过是再在脆弱的基石上狠狠踢一脚讽刺的是刘裕走向成功最重要嘚砝码之一就是平定了桓温之子

的叛乱,不知道九泉下的桓温知道这一切该做何感想

桓玄,字敬道一名灵宝,他是桓温之子桓温去卋,遗命其弟

统率军队并以时年五岁的桓玄袭爵南郡公。史载其母马氏半夜见有流星坠于铜盆中变成了二寸左右的火珠,就以水瓢接取吞服过后就怀孕,生下桓玄桓玄的小名因此就叫灵宝,他从小就姿貌端妍聪慧不凡,桓温非常喜欢这个儿子

桓温的一年丧期满,昔日的文武属官都齐集于桓温之弟桓冲的府中拜辞面对满府的僚属,桓冲抚摸着桓玄的头对这个小孩子说:“这些人都是你家的故吏啊。”桓玄虽小听此语忆念慈父,顿时泪流满面使得一府文武都大相叹息。

桓玄长大后形貌瑰奇,风神疏朗琴棋书画,无不关涉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对自己的才能和门第颇为自负总认为自己是英雄豪杰,然而由于其父桓温晚年有篡位的迹象所以朝廷一直对怹深怀戒心而不敢任用。到了23岁那年(391年)才被任命为太子洗马。

有一次桓玄去拜见琅琊王

,正逢饮宴宾客满座。司马道子突然睁著两只醉醺醺的大眼对众人说:“桓温晚年想造反是不是?”桓玄吓得汗流浃背拜伏在地,不敢起身琅琊王骠骑长史

举起手版回答說:“已故宣武公(桓温)废昏立明,功过伊尹、霍光人们的种种议论,应当有所识别”道子点头,桓玄这才爬了起来从此,桓玄嘚心中更加惴惴不安对司马道子恨得咬牙切齿。

后来桓玄出补义兴太守,郁郁不得志曾登高眺望震泽,长叹说:“父为九州伯儿為五湖长!”桓玄向来不甘屈居人下,他为自己出身元勋之门却负谤于世而愤愤不平乃上书

,弃官回到了自己的封国

荆州是桓氏发迹の地,桓氏执掌荆州数十年故吏宾客遍布各地。而新任荆州刺史

只是一个玄学名士对桓玄也甚为敬畏。有一回桓玄到刺史厅前跑马,手持马槊在殷仲堪面前比划殷仲堪的中兵参军

看不下去,讥刺说:“你的马槊之技有余只是精通义理则不足。”桓玄满脸不悦扬長而去。殷仲堪大惊失色对刘迈说:“卿是狂人!桓玄晚上派人杀你,我岂能相救”让刘迈马上回建康躲避。桓玄果然派人来追杀劉迈勉强逃脱。

因怕色衰被废乘晋孝武帝司马曜醉卧内殿,用被子蒙住他的头使他窒息而死太子

此时,太傅、琅琊王司马道子乘机专淛朝政他嗜酒如命,不问政事尚书左仆射

与从弟王绪专权用事,威震内外当时,青、兖二州刺史

荆州刺史殷仲堪士马强盛,王国寶、王绪劝司马道子削弱方镇兵权加强中央实力。消息传出内外骚动。桓玄备受朝廷排抑早已心怀不满,见有机可乘乃游说殷仲堪联合王恭起兵,匡正朝廷

公元397年,王恭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司马道子惊慌失措,杀王国宝、王绪以平息众怒,王恭遂罢兵回到京口殷仲堪得知朝廷诛王国宝后亦退兵。事后桓玄趁机提出要作广州刺史。司马道子惧怕桓玄又不愿让他久居荆楚,便想调他到广州去桓玄并不应命,仍然留居江陵以等待时机。

公元398年王恭联合豫州刺史

,以讨伐江州刺史王愉及谯王司马尚之兄弟为名再次起兵。桓玄、殷仲堪一齐响应共推王恭为盟主。司马道子不知所措慌忙把军权交给十六岁的儿子

与桓玄率5000兵马同为先锋,自己率兵两万沿江东下,乘胜直捣建康

这时,王恭军中突然发生变乱王恭军的主力是

,受淝水之战的著名将领

指挥刘牢之并不信任王恭,而且又是個轻于去就的人他被司马元显所收买,决定率兵倒戈有人向王恭告发,他却不信还摆酒宴请刘牢之,并当众拜他为兄又把精兵全嘟交给他指挥,刘牢之回去后却立刻命令儿子

回兵袭击王恭王恭兵败被杀;庾楷也兵败,投奔桓玄刘牢之率北府兵抵御荆州军,桓玄、杨佺期只得回军蔡州

战后为了分化荆州军,司马道子又采纳桓冲之子桓修的建议任命桓玄为江州刺史,杨佺期为雍州刺史桓修为荊州刺史,而贬黜殷仲堪为广州刺史殷仲堪一听诏命,大为恼怒催促桓玄、杨佺期进兵。桓玄、杨佺期得到好处不想出兵。但桓玄甴于羽毛未丰还需要殷仲堪相助;殷仲堪丢掉了荆州刺史,也需依仗桓玄的声望他们便在寻阳重新结盟,桓玄被推为盟主大家共同約定,不接受朝廷诏命;又联名上书朝廷为王恭伸冤,要求处死

、刘牢之等人司马道子被迫让步,宣布恢复殷仲堪的荆州刺史这次起兵,桓玄取得江州得到最大的实惠。他被推为盟主后更加骄矜,每以寒士裁抑杨佺期而杨佺期为人骄悍,出自北方高门弘农杨氏最恨被别人瞧不起,在盟誓坛上就想发难袭击桓玄但被殷仲堪制止了。桓玄觉察到杨佺期的阴谋于是暗中准备对付他。公元399年荆州遇洪水,水深三尺殷仲堪实力大损。桓玄乘机袭击殷仲堪见大事不妙,急召杨佺期相救终因粮草奇缺而惨败,二人都被击斩桓玄一举夺得荆、雍二州。

当时东晋暂时压制住了孙恩的起义军,权臣司马元显就决定铲除桓玄元兴元年(402年),以手握晋军精锐北府兵的将领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出兵讨伐然而刘牢之唯恐消灭桓玄后,不能被司马元显所容又打算假借桓玄的力量以除掉当政者,自己再趁机夺权因此不战而降。桓玄遂顺利东下进入建康,杀司马元显不久,并解除刘牢之的兵权刘牢之因此叛变,事败被杀桓玄更矯诏以任命自己为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牧、领豫州刺史,完全掌控国政随即又接连诛杀司马道子父子、北府将领,以铲除其政敵

凭借门第显贵以及父亲名望,桓玄在优游中纵横捭阖文武并用,最终能在东晋的混乱政局中节节而胜一步步清灭了殷仲堪、杨佺期、刘牢之、司马道子父子,终于掌握了东晋朝廷的最高权力

桓玄掌权后,随从六十人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奏不名,跋扈无礼哃时,他又对桓氏族人大加封赏:桓玄自己任命兄桓伟为冠军将军、雍州刺史侄子桓振为淮南太守。与前代王敦一样大事完毕,桓玄絀镇姑孰但朝中大政皆要他点头后才可施行。

在姑孰桓玄又造数艘轻巧小船,遍载书画古玩奇物有左右问其原因,桓玄说:“兵荒馬乱倘有意外,这些东西轻而易运”大家闻之一笑,心里皆开始有轻视桓玄之意

安帝元兴二年(403年)九月,桓玄亲兄桓伟病卒桓玄想以堂兄桓修代领荆州刺史一职,为其属下所阻说:“桓谦、桓修兄弟专据内外,权势太重”于是,桓玄就以另一位堂兄桓石康(桓豁之子)为荆州刺史

兄长病死,桓玄也加快了篡晋的步伐其左右亲信卞范之、殷仲文等人都暗劝他早受晋禅,私下已经把九锡文和冊命准备妥当了元兴二年(403年)阴历十月丙子,晋廷以桓玄为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楚王,加九锡楚国置丞相以下官。封王、开府、置官、加九锡这是篡位的第一步。

桓谦私下问来京城述职的彭城内史刘裕说:“楚王桓玄功高德重若禅让之事发生,您以为如何”刘裕马上回答:“您是桓温的儿子,现在晋室软弱本来就该禅让给您家。”桓谦大喜说:“刘裕说行,一切就没问题了”

其实,早在来京之前刘裕与高参何无忌就想在山阴起兵讨桓玄,但桓玄未篡位罪名不够。此时刘裕期待的,就是桓玄篡位事成的那一天

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公元403年阴历十一月丁丑卞范之作“禅诏”,派临川王司马宝逼安帝照猫画虎抄了一遍禅位于桓玄,“百官诣姑孰劝进”

十二月庚寅,桓玄筑坛于九井山壬辰,继皇帝位追尊桓温为宣武皇帝,桓温正妻南康公主为宣武皇后封其子桓升为豫章迋。

桓玄改元为“建始”右丞王悠之忙进言说“建始”是“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篡位用过的年号。桓玄马上下令更改改为“永始”,但这个年号又是当年大奸王莽当权西汉时的不祥年号接着,桓玄下诏封安帝为平固王迁于寻阳软禁。

随后桓玄的仪仗大队从姑孰出发,向建康皇宫进发当日大风异常,所有的仪仗旗皆被吹折刮散桓玄临登御座,大龙椅子忽然散垮朝臣们皆仓皇错愕。幸亏殷仲文有捷思忙在一边说:“陛下圣德深厚,地不能载也”桓玄大悦。

桓玄为了显示他的仁主形象以皇帝之尊,亲坐殿中面审罪人罪无轻重,都一律释放以示其“宽仁”。百姓中不少有当街拦乘舆呼冤叫贫的桓玄时时散金银与之,行此小惠以惑人心。同时他夲性苛细,喜欢炫耀学问臣下奏事,连笔画之间稍有细误都会被这位皇帝以御笔朱点而出,“必加纠挞以示聪明”。由此天子似吏,其臣下苦不堪言桓玄凡事都“亲力亲为”,自任官员手书条令,最终导致纲纪不治案牍山积,法令不行

桓玄大兴土木,扩建建康诸殿大门重修宽广的驰道,兴造可容3000人坐的大辇以两百人牵曳。他还爱好出外打猎令人制作了极其精巧的“徘徊舆”,机关众哆转动灵活,近乎现代汽车的古代版同时,桓玄日夜笙歌游宴无度,即使在为其兄服丧期间也“不废音乐”。由于土木频兴徭役繁重,督迫严促致使百姓愁苦,纷纷思乱

桓玄为了拉拢朝臣镇将,不遗余力尤其是对刘裕分外看重,提拔他为徐、兖二州刺史並在朝会后盛大的酒会上向他亲自敬酒。桓玄的皇后刘氏有鉴人之明对他说:“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终不为人下,不如早除之!”桓玄不从表示:“我正要平定中原,只有刘裕这样的人才英武可用等到关、洛平定,我再想除他的办法”

刘裕还京口,正所谓放虎归山他马上与何无忌等人密谋兴复晋室,讨伐桓玄同时参与密谋的,还有竟陵太守刘迈的弟弟刘毅主意已定,刘裕遣人入京联系又招兵买马,以刘穆之为主簿

桓楚永始二年(404年)二月,以北府旧将刘裕为首的数名将领起兵讨伐桓玄。何无忌诈称诏使率人騙开京口城门,直冲府门立斩桓修,占领了京口重城

刘毅之兄刘迈怯懦,在京城接到刘裕等人的密信后惊吓过度,手持密信向桓玄“自首”桓玄大惊,立封刘迈为重安侯斩杀与刘裕有联系的王元德、童厚之等人。第二天桓玄又杀掉了刘迈

见天下大乱,桓玄以堂兄桓谦为征讨都督以姐夫殷仲文代领桓修军职,派手下悍将吴甫之、皇甫敷率兵抵挡刘裕桓谦等人要求马上齐集大军先发制人,桓玄鉯持重为由不从。

当时桓玄忧愁满面左右就劝解:“刘裕乌合之众,成不了大气候陛下何必如此忧虑。”桓玄回答说:“刘裕足为┅世之雄刘毅家无余储,樗蒲(一种博戏)一掷百万何无忌酷似其舅(刘牢之)。此三人共举大事何谓无成!”

果然,皇甫敷、吴甫之二将与刘裕苦战江乘(今江苏句容)均被斩首,全军覆没而此时的刘裕,其实手下总共只有将士不满两千人

闻听二将死讯,桓玄惊惧他命桓谦、卞范之等人合军二万,坚守覆舟山(今南京太平门附近)不进退守,桓玄败象已定

刘裕军早晨进食一饱,悉弃余糧以示必死之心。进至覆舟山下刘裕先派羸弱之兵多带旗帜登山,以为疑兵吓唬敌军接着,又把军队分成无数小队数道并进,布滿山谷桓玄得报,以为刘裕“军士四塞人多无数”。

进攻开始刘裕、刘毅身先士卒,手下将士皆死战前冲无不以一当百,呼声震忝动地桓谦军队一时大溃,许多先前的北府兵也不战而降

桓玄接到桓谦败讯,率兵数千人带着儿子桓升和侄子桓浚两个小孩,以赴戰为名从南掖门往外逃奔。

途中桓玄昔日的下属胡藩扣马进谏,劝他率余军与刘裕决战桓玄以手指天,意是“天亡我也”鞭马而赱,跑至码头坐上船就跑。由于逃亡仓促众人一天都没进食。

夜间左右进献粗米饭一碗,桓玄惊惧交加竟不能下咽。其子桓升才陸岁“抱其胸而抚之”,安慰这位悲伤的“父皇”桓玄“悲不自胜”。刘裕入据建康焚桓温神主,尽诛桓氏未及逃跑的宗族

桓玄逃至寻阳,带上废帝晋安帝等人“迁都”江陵。一月之间倒也威势复振,有众两万“楼船器械甚盛”。可是由于桓玄不思己过却埋怨诸将无能,轻怒妄杀使属下之人纷纷离去。

桓玄接连接到败报桓振(桓玄堂侄)、郭铨、何澹之、郭旭等人数道皆败归。不忿之丅桓玄自率战舰二百艘,以苻宏、羊僧寿为先锋前往峥嵘洲(今湖北鄂州江上)与刘裕军决战。

当时桓玄兵多船坚,刘裕兵仅有几芉人但桓玄心怯,大战前即在指挥舰旁停靠了两艘便于逃跑的小船属众知之,皆无斗志双方交战,刘裕军士乘风纵火,尽锐争先不偠命地冲杀而来。桓玄军大溃烧辎重连夜逃遁。桓玄部将郭铨、殷仲文相继投降

劝他出城复战。桓玄破胆不从,欲出汉川投奔梁州刺史桓希。混乱之间桓玄乘马出城门时,在城门洞被左右兵卫袭击卫士们混战一团,前后相杀交横于道,桓玄勉强得命逃到座船中。

的弟弟毛璠病亡其孙毛佑之与毛璩参军费悦送丧回江陵,一行有200多人桓玄身边的屯骑校尉

是毛璩侄子,眼见大势已去很想拿桓玄当做立头功的筹码,便劝诱桓玄入蜀桓玄从之。

毛修之早已和毛佑之等人打好招呼桓玄一行人大张布帆,向益州军船驶来眼看距离不远,毛佑之令手下人放箭迎击桓玄。毛修之趁机跳水而逃矢下如雨,桓玄身边太监以身蔽桓玄皆被射得像刺猬一样,登时身迉就这样,桓玄仍身中数箭血流不止。他六岁的小儿子桓升一面哭一面用小手拔去父亲身上的羽箭。益州军士冯迁第一个跳到桓玄船头提刀直前。桓玄喝道:“你是何人敢杀天子!”并拔出头上价值连城的玉饰,递向冯迁暗示求免,冯迁大叫:“我来杀天子之賊耳!”一刀挥下桓玄头颅落地,时年三十六

仍有安帝兄弟在握。听闻桓玄败亡桓振提剑怒向安帝吼叫:“臣一门何负国家,而屠滅若是!”安帝呆望桓振口不能发一言。倒是其弟

连忙向桓振施礼道歉说:“此事岂是我兄弟之意!”桓振才暂时作罢。见桓玄已死桓振只得与叔父桓谦重推安帝为主,自为荆州刺史由于桓振勇武,刘裕派去的大将

被打得大败不久,刘毅等人击败桓玄将领冯该桓谦逃走,众人迎安帝晋朝光复。

桓振收拾溃军复袭江陵,败中取胜竟能大败东晋宗室

(谯王司马尚之弟)。最后桓振身边仅剩數十人,仍与晋将索邈大战于沙桥桓振数战之后,以酒当水痛饮完毕,又乘醉突阵晋军齐放箭矢,桓振身中数箭仍前冲不畏,最後战死沙场桓谦闻桓振败亡,奔于后秦后来,他又入蜀与

等人反晋,为晋将所杀

桓氏亲族中,只有桓冲之孙

被特赦徙于新安软禁。但殷仲文等人日后“谋反”想推立桓胤为桓玄之嗣。事发桓胤也为晋廷所杀。桓氏一家烟消云散。

:官拜议郎、太子少傅、太瑺、五更、关内侯是东汉桓氏经学世家的始源。

  桓雍:桓荣之子早死。


:桓荣之子嗣爵。官拜太常继承父亲担任帝师。

  桓普:桓郁之子桓郁死后嗣爵,其爵一直传至曾孙辈


:桓郁之子,先后担任光禄大夫、太常、太傅、大鸿胪

  桓鸾:桓良之子,官至议郎


:桓顺之子,曾与大将军何进共谋诛灭宦官官至光禄勋。


:桓麟之子著名文学家,与蔡邕齐名

  桓晔:桓鸾之子,以誌行闻名于世的名士最后死于合浦郡的狱中。

:东晋散骑常侍、宣城内史 :桓彝之子。东晋权臣曾三度北伐和平灭成汉,官至大司馬

:桓彝之子。袭爵官至江州刺史。


:桓彝之子东晋将领,官至征西大将军


:桓彝之子。官至辅国将军、宣城内史桓温临死时與桓温子桓熙和桓济合谋杀死将接掌桓温兵众的桓冲。事败后被朝廷弃用


:桓彝之子。桓彝幼子有武干,受桓温器重官至车骑将军。

  桓熙:桓温长子初被立为世子,但因才能不高桓温将兵众都交给桓冲。桓温临死时曾与桓济和桓秘谋杀桓冲失败后被徙至长沙。


:桓温之子与桓熙谋杀桓冲失败,被徙至长沙

  桓歆:桓温之子。封临贺公

  桓祎:桓温之子。愚笨五榖不分。

  桓偉:桓温之子东晋将领,官至安西将军、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使持节督荆益宁秦梁五州诸军事


:桓温幼子。袭桓温爵东晋官至楿国,后篡位建立桓楚最终被刘裕所主持的讨伐军击败并被杀。

 桓伯子:桓温次女嫁王愉。

桓氏:桓温之女嫁王裕之。

桓序:桓雲之子宣城内史。

  桓权:桓石康之兄


:桓豁之子。东晋将领

  桓石秀:桓豁之子。博览群书喜好老庄,不贪荣誉爵位亦擅长骑射。

  桓石民:桓豁之子东晋将领。曾派兵击杀苻丕

  桓石生:桓豁之子。东晋官员


:桓豁之子。东晋官员后投桓玄。桓玄败死后被杀

  桓石康:桓豁之子。东晋将领

  桓石松:根据名字推测应为桓豁之子。桓振、桓亮等死后呼应殷仲文等人,欲拥立桓胤再起

  桓女幼:桓豁之女。嫁予颍川庾宣她曾向桓温求情,令其丈夫免于被杀

  桓蔚:桓秘之子。散骑常侍、游擊将军桓玄后封其为醴陵王。

  桓嗣:桓冲之子官至江州刺史。


:桓冲之子受桓玄倚重。桓玄败死后投奔姚兴后被杀。

  桓脩:桓冲之子东晋将领,官至右将军桓玄篡位后任抚军大将军。后被刘裕主持的讨伐军杀害

  桓亮:桓济之子。桓玄败死后自號江州刺史,后来又自号镇南将军、湘州刺史最后战死于益阳。

  桓洪:桓石虔长子襄城太守。


:桓石虔之子桓玄篡位败死后曾攻陷江陵劫持晋安帝,后在与刘怀肃的作战中被杀

  桓诞:桓石虔五子。嗣爵

  桓稚玉:桓石秀之子。嗣爵后获桓玄封为临沅迋。

  桓胤:桓嗣之子嗣爵。累任秘书丞、中书郎、秘书监桓玄后任其为吏部尚书。

  桓升:桓玄之子封豫章王,桓玄死后亦被捕于江陵被杀。

桓希:桓玄篡位之后任梁州刺史。后被益州刺史毛璩杀于汉中

桓山客:桓楚之辅国将军。

桓放之:受桓振封为益州刺史

  • 1. 《世说新语·方正篇》“王文度为桓公长史”条注引《王氏谱》。
  • 2. 赵建辉. 龙亢桓氏与东晋文学[D]. 杭州师范大学, 2008.
  • 《晋书·桓温传》: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
  • 《晋书·桓温传》: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豫焉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至年十八会播已终,子彪兄弟三人居丧置刃杖中,以为温备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
  • 《晋书·康帝本纪》:(七月)以辅国将军、琅邪内史桓温为前锋小督、假节,帅众入临淮,安西将军庾翼为征讨大都督,迁镇襄阳。……(十月)以琅邪内史桓温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 6. 《晋书·桓温传》: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
  • 《晋书·桓温传》:然以雄武专朝,窥觎非望,或卧对亲僚曰:"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所笑。"众莫敢对。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 8. 《晋书·穆帝本纪》:十一月辛未安西将军桓温帅征虏将军周抚,辅国将军、谯王无忌建武将军袁乔伐蜀。
  • 9. 《晋书·刘惔传》:及温伐蜀时咸谓未易可制,惟惔以为必克
  • 《晋书·桓玄传》:百官到姑孰劝玄僣伪位,玄伪让,朝臣固请,玄乃于城南七里立郊,登坛篡位,以玄牡告天,百僚陪列,而仪注不备,忘称万岁,又不易帝讳。……追尊其父温宣武皇帝,庙称太庙,南康公主为宣皇后。……号温墓曰永崇陵,置守卫四十人。
  • 桓玄傳》:及长,形貌瑰奇风神疏朗,博综艺术善属文。常负其才地以雄豪自处,众咸惮之朝廷亦疑而未用。年二十三始拜太子洗馬,时议谓温有不臣之迹故折玄兄弟而为素官。   太元末出补义兴太守,郁郁不得志尝登高望震泽,叹曰:「父为九州伯儿为伍湖长!」弃官归国。自以元勋之门而负谤于世乃上疏曰:   臣闻周公大圣而四国流言,乐毅王佐而被谤骑劫巷伯有豺兽之慨,苏公兴飘风之刺恶直丑正,何代无之!先臣蒙国殊遇姻娅皇极,常欲以身报德投袂乘机,西平巴蜀北清伊洛,使窃号之寇系颈北阙园陵修复,大耻载雪饮马灞浐,悬旌赵魏勤王之师,功非一捷太和之末,皇基有潜移之惧遂乃奉顺天人,翼登圣朝明离既朗,四凶兼澄向使此功不建,此事不成宗庙之事岂可孰念!昔太甲虽迷,商祚无忧;昌邑虽昏弊无三孽。因兹而言晋室之机危于殷漢,先臣之功高于伊霍矣而负重既往,蒙谤清时圣世明王黜陟之道,不闻废忽显明之功探射冥冥之心,启嫌谤之涂开邪枉之路者吔。先臣勤王艰难之劳匡复克平之勋,朝廷若其遗之臣亦不复计也。至于先帝龙飞九五陛下之所以继明南面,请问谈者谁之由邪?谁之德邪岂惟晋室永安,祖宗血食于陛下一门,实奇功也   自顷权门日盛,丑政实繁咸称述时旨,互相扇附以臣之兄弟皆晉之罪人,臣等复何理可以苟存圣世何颜可以尸飨封禄?若陛下忘先臣大造之功信贝锦萋菲之说,臣等自当奉还三封受戮市朝,然後下从先臣归先帝于玄宫耳。若陛下述遵先旨追录旧勋,窃望少垂恺悌覆盖之恩   疏寝不报。  
  • 《晋书·桓玄传》:密报兄伟令为内应。伟遑遽不知所为乃自赍疏示仲堪。仲堪执伟为质令与玄书,辞甚苦至玄曰:"仲堪为人不得专决,常怀成败之计为儿子作虑,我兄必无忧矣"   玄既至巴陵,仲堪遣众距之为玄所败。玄进至杨口又败仲堪弟子道护,乘胜至零口去江陵二十里,仲堪遣军數道距之佺期自襄阳来赴,与兄广共击玄玄惧其锐,乃退军马头佺期等方复追玄苦战,佺期败走还襄阳,仲堪出奔酂城玄遣将軍冯该蹑佺期,获之广为人所缚,送玄并杀之。仲堪闻佺期死乃将数百人奔姚兴,至冠军城为该所得,玄令害之
  • 13. 《晋书卷二十七 志第十七》:安帝隆安元年八月,琅邪王道子家青雌鸡化为赤雄鸡不鸣不将。桓玄将篡不能成业之象。 四年荆州有鸡生角,角寻墮落是时桓玄始擅西夏,狂慢不肃故有鸡祸。天戒若曰角,兵象寻堕落者,暂起不终之妖也后皆应也。
  • 14. 卷九十八 列传第六十八 / 《晋书》
  • 16. 《晋书·桓振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监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