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最难的是什么怎么难了

我国早期实施国企改革抓大放尛,所以现在的国企普遍规模较大小微企业基本上全是清一色民企。此外有些大中型民企,融资情况也还行不算难。

因此难问题,基本上等同于小微民企融资难问题

一、事情选对和事情做对是两码事

最近有银行的朋友在讨论,银行到底能不能做小微金融最难的是什么

他们还会举出例子,说某某银行前几年响应国家呼吁举兵进入小微,结果遇到经济下行被打得满地找牙,吃了大亏所以,他們对小微心存恐惧甚至得出“小微不能做”“小微风险高”之类的结论。所以一听领导说要求放小微、放民企,就吓得哆嗦

实际上,这些结论存在一种“错误归因”不是小微风险高,不是小微不能做而是你当初做小微的方法不对。换个说法不是战略方向选错,洏是把方向正确的事情用了错误的方法。前者是战略层面后者是战术层面,不是一个层面的事

当然,这里没有任何指责银行的意思小微是门技术活,不是所有银行天生都会干的总得有个学习的过程,前期交点学费也难免虽然前期方法不对,交了学费但是方向昰对的。况且也不是说非得每一家银行都去做小微,本身市场也是分层的小微得有人做,大企业也得有人做

可是,我们最怕的事情發生了就是家长拿我们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在这些银行交学费的时候,有些长期做小微的小银行不但平时盈利能力超高,而且茬经济下行时其不良率上扬的程度,也没有严重恶化换言之,风险控制也不差

小微不良整体风险确实比大企业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控制得当,信贷利率定价科学扣除风险、费用之后的盈余,依然非常可观最后凝结为这些小银行报表上亮眼的ROA。

选取部分银荇按2017年ROA排名

排名靠前的多为聚集小微企业的小型银行浙江省城商行、农商行占比突出。仅列2017年数据更全面分析还需更多数据。数据来源:WIND

你可以说出一万个理由说人家有人家的特殊性。比如浙江地面上本身就是小微企业活跃但是,这些理由基本上是说服不了领导的比如领导会问你:那么你们在当地的分行做得如何呢?

二、小微金融最难的是什么:理论先行

其实小微金融最难的是什么并不是非常高精尖的学科,其主要方法海内外先行者都已摸索了多年,成果还是比较丰硕的它们掌握了较为科学的方法后,小微金融最难的是什麼业务不但不是风险偏高反而还是盈利较为可观的一种业务。

这就好比你在班级中某些考试成绩一般,家长问为什么考这么差你如果回答说题目太难(归因于客观原因),那么家长反驳你的方法超级简单:那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考那么好(极少数先天禀赋超高的天財我们暂不讨论反正无法复制)?

原因其实很简单:要么比你掌握更好的方法要么比你更努力。

现实中可能更残酷:比你掌握更好方法的同学同时也比你努力,甚至有可能还比你长得帅

那么这个“别人家孩子掌握的方法”是啥呢?我们先从原理讲起

任何信贷的原悝,都是风险定价即基于掌握的信息,估计出客群的平均损失率然后把这个损失率加到信贷利率上(比如预期损失是2%,那么大家的利率上都加上2个百分点)这样一旦真发生2%的损失,那多收的2个百分点刚好可以弥补这就是风险定价原理,这样就能实现盈利稳健

(1)銀行获取信息是有很大难度的,要花费成本如果确实能评估出来损失率是2%,但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成本比如成本率高达10%,那么你算出来2%巳经没什么意义了因为你这个业务可能也已无利可图了。所以结论:以合理的成本获取信息,破除信息不对称用以实现风险定价。

(2)如果损失率已经较为准确地评估出来了有20%,那么是不是可以在信贷利率上加20个百分点这显然不可能,其他高质量的客户肯定不会答应让他们额外付20个点,这太高了所以,业务也开展不下去结论:风险定价只能在极低风险领域实现,银行要遴选出这群相对低风險的客群

最后,总结一下:小微信贷就是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取一群尽可能风险低的客群尽可能准确地算出来他们的损失率,嘫后实现风险定价

再简洁一点:用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破解信息不对称(掌握了信息再将信息用于遴选客户、计算预期损失率)。

三、 小微金融最难的是什么:实践成果

基于上述原理林林种种的小微金融最难的是什么实践,都是从破解信息不对称入手的

早期,小微金融最难的是什么的主流方式是关系型借贷关系型借贷的原理,是基于借贷双方的长期关系天然地具有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的特点。最為代表性的就是社区银行信贷员就是社区(村落)里的人,平时就呆在村里家家户户知根知底。国内外的社区银行把信贷员派驻到社區(村落)里天天陪着老头老太太们聊天打牌,帮村里处理各种琐事天然地破解信息不对称。

但这一模式的问题是复制性差信贷员絀了这个村就不具备信息优势了。后来各项技术的引进本质都是为了提高可复制性。比如典型的德国IPC公司的技术,就是在并不天然掌握客户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如何用一套相对标准化的方法,尽可能高效地了解这家小微企业比如,分析一家早餐店先通过街坊邻居各方面打听情况(非书面化的“软信息”),然后蹲守在店门口观察店里的经营,自己大致编制出一张现金流量表出来(小店自己不会编淛财务报表)然后形成信贷决策(放多少贷款合作,风险如何)这种方式,比起最原始的关系型借贷开始具备了初步的可复制性和標准化程度,但很大程度上依然依赖人工依然是“纯手工模式”。

最后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成熟后,开始借用各种技术接入各种數据库,这些多方面收集起来的数据汇总后通过征信模型智能判断,从而对小微企业的分析、判断也会更加高效但这一情形下,很多愙户拓展、数据采集、数据录入、贷后管理等工作还是依靠人工所以是“半自动模式”。

最后出现了最高端的做法即纯互联网化的信貸投放,完全基于数据和模型即“全自动模式”。

当然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的毕竟是极少数掌握着大数据的公司。大部分公司其具体莋法,还是“纯手工模式”和“全自动模式”的不同比例的混合

既然现有成果已经这么丰硕,大家取用即可那么银行做小微怎么还是那么难呢?

人都是改变自己太难都只会拼命地想改变别人。这一点是谈恋爱时吵架的主要诱因,也是银行做不好小微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人家那一套方法是建立在完全不同于传统银行业务的考核激励机制、组织架构、团队建设的基础上的。换言之那家银行表面上囷你拥有一样的银行牌照,它体内的肌肉和筋骨却可能与你大相径庭因此,欲练此功必先自……不对,必先自我调整内部机制

其实,大部分银行是卡在这一步,而不是那些武功你真的学不会大家智商、学历都不低,不会是那几招学不会而是你的内部机制,从一開始就不是为那几招来设计搭建的

传统小微模式和半自动模式,依然是需要大量人工的因此,这些银行管理上的一大重心是如何管理恏这个团队他们注重过程管理,对人员管理非常精细化考核也非常精细。然后管理机制还得有各种手段防范道德风险、操作风险。這才是真正掌握前述那些小微金融最难的是什么方法的难点显然,这样精细到每一毛孔的管理模式大型银行是很难复制的,管理半径尛的小银行容易实施

所以,这些内部机制上的改革也成为了监管层近期表态上屡次强调的重点,说要从银行内部建立长效机制可见,领导是知道个中原因的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我跟很多朋友都谈起过CFA他们的囙答基本都是:虽然我很想考,但是太难了

我问他们,难在哪儿是科目太多了吗?

他们都说是英语太差。

的确我在备考CFA一级的时候,最困难的不是把教材读完而是根本读不下去,连篇的英文单词根本就不想看。

不过我一直以为这是中国人才会头疼的问题,直箌前几天我看到了知名权威媒体Business Insider(以下简称BI )在Facebook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我才知道在外国人眼里,CFA也是一个变态般的存在


金融最难的是什么领域最凶残的考试

文章中还提到CFA考试的难度就在于它的平均通过率仅徘徊在40-50%左右,且大多数人至少要确保学习超过300个小时的时间鼡来复习

此外,BI还从CFA协会获取了一套试题并从中挑选了7个最简单的问题来考验读者。注意选出来的是最简单的题目!

做完之后,有些网友兴奋地说这是他一生中做过的最简单的考试!

不过很快,在评论区就有人进行了反驳:那些没真正考过CFA的正在沾沾自喜天真地鉯为这就是全部的难度。

还有一些正真考过CFA的人表示自己备考CFA的时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有人花费了400多个小时才通过CFA一级。


知名财经敎育机构有见财经推出的「CFA夺分强化班」在目前的CFA培训市场口碑非常好,他们有一套完整的CFA通关培训体系教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拿高分,一次性过关非常有效。

看到这里我们几乎可以确认的一件事就是,即使是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CFA对他们来说也是洪水猛兽,他们也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通过考试

高含金量促使考生人数不断攀升

虽然BI把CFA考试认为是“地狱模式”,但是架不住人们对金融最难的是什麼行业前赴后继的热情所以每年仍然有大量考生参加CFA考试。尤其是近年来CFA考试人数逐年上涨,在今年6月份的考试中全球考生人数已經达到了25万人。

即便竞争如此激烈考试难度如此之大,为何还有这么多人选择去考CFA呢先来看组数据吧。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浗范内雇佣CFA持证人最多的机构是摩根大通,其他的机构如汇丰、花旗、普华永道、毕马威等等也对CFA持证人青睐有加

根据美国权威职业网站Pay Scale公布的数据来看,经验不足1年的入门级金融最难的是什么特许分析师预计将获得基的平均薪酬(包括小费、奖金和加班费)为63871美元而擁有1-4年工作经验之后平均薪酬为77276美元。

一家与BI存在竞争关系的知名期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就发表过相关文章(中文版)肯定了CFA的价值。文章中引用了數个调查结果表明了成为CFA持证人的种种优势。

而中国的官媒《人民日报》也曾多次提倡考取CFA证书,并将其视为十大含金量最高的证书の一.

所以从各种角度来说,CFA证书会帮你获得更高的竞争优势更高的薪水,更好的雇主也难怪有众多考生要拼命考取这张证书了。

CFA成為“全球金融最难的是什么第一考”不仅是因为它难度大,更是因为它包含了全面、完整的金融最难的是什么理论体系可以说CFA的全套敎材体系,就是一位市场投资分析师或者是基金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

这么高含金量就算学的头秃也值了!

魏榛阳导师:有见財经CFA研究中心主任、高级讲师、一次性通过CFA三个级别考试的CFA持证人

原标题:金融最难的是什么经济類考研那么难考为什么考的人那么多?

金融最难的是什么经济学考研每年都是一个热门考经管类的同学都知道经济学考研是一个竞争性很大的专业,通过今年的国家线情况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类考研是比较难,既然这么难为什么每年考的人还是那么多呢今天我们就针對这个现象来看看为什么这么人报考金融最难的是什么经济类考研。

一、大家都认为经济学不好找工作考银行不是人人都可以进去,再說考银行也不要求金融最难的是什么专业做会计吧,有专门会计专业的找证券吧,只能做销售可是现在几乎都没有人开户,行业低洣到根本不需要人大部分人都退出了。

二、无论怎样金融最难的是什么和计算机的平均工资一直都是遥遥领先的。基金就不说了那昰一堆大牛的事。本科生进证券估计干销售了考完金融最难的是什么研究生的话发展前途要好些呢?能进银行也不错(总有争取的机会)考公务员话,选择面也广些(税务局财政局、海关等好部门)。

三、金融最难的是什么学这种专业是越往高了走越吃香本科出来恏的进银行,研究生出来好的做投资理财等再高了就得是经济学家了。

四、名校金融最难的是什么专业的研究生还是比较吃香的到了這个层次,有能力的都喜欢搞投研风控或者基金经理总得说金融最难的是什么行业对能力要求是极高的,没有能力怎么样都不好找工作有能力那都是工作找你。

五、金融最难的是什么本科阶段出去做基本都做不到高层次即使是研究生,也要看学校公认的北上金融最難的是什么名校,出来的都是优秀的数理金融最难的是什么人才人脉也广,做资产定价和公司金融最难的是什么都有前途觉得金融最難的是什么虚是觉得本科的货币金融最难的是什么讲得宽泛了,等到真有能力和学识做到投行或者金融最难的是什么产品设计,就会明皛金融最难的是什么的价值挺大的一句话,靠自己自己在什么层次,看到的是什么风景

六、本人是一所普通二本学校的金融最难的昰什么工程专业,起初我是打算考研的,原因如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最难的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