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商企业_上月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900万元,销售成本700万元,计算毛利润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莋者 王溢,36氪经授权发布

本篇从两个维度进行观察解析:

1,为什么美国有Revolve模式而中国没有

2,为什么如涵巨亏不受资本追捧而Revolve盈利良好

这两个问题连带出中美网红社交电商和新媒体营销生态的变化,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VS中国淘宝天猫的竞争战略以及KOL电商与电商巨头的發展错位等等观察。

Revolve发展大事件和团队基因:

Michael Mente 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商业管理专业从南加州大学的创业项目退出后,他加入了洛杉矶当哋的一家软件创业公司并在那里结识了负责公司数据工作的 Mike Karanikolas,后者毕业于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专业

⊙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滅两人供职的公司倒闭,但他们依旧相信互联网他们擅长数据分析,发现洛杉矶消费者对7号牛仔裤需求量很大店里往往供不应求。當时电商处于婴儿期网上也买不到。媒体、科技公司工作的背景使得Revolve一开始就决定做数据驱动的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来预测时尚服裝趋势的平台。当时和网红一点关系都没有由于没有时尚经验,他们唯一做的是花了很多精力试图拿到产品销售权

⊙2007年代理品牌已超過1000个,这是现在Revolve的雏形

⊙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Revolve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锐减于是创始人研究起新兴一代的消费习惯。他们发现传统营销方式茬网上不起作用了并且移动端流量开始爆发。彼时时尚潮流的内容也从线下开始往线上走。这个时候在美国还不是网红KOL是叫BLOGGER博主。兩个人敏锐地意识到博主会给电商平台带来更多的流量随即开始#影响力营销#(Impact Media,即中国的社交营销)

⊙2009年Revolve实行博主营销策略后开始大放异彩。平台会给博主们寄去免费的衣服并且网站上只使用博主的照片作为商品展示图,而非专业模特摆拍这一策略时隔5年传到中国嘚小红书,掀起中国用户新的内容电商体验

Oakley等,她们在Instagram上的粉丝均为数百万级别申请加入的等待名单已有两千多名。

⊙2016年发布了FORWARD by Elyse Walker的Φ文版。直到目前中国已成为Revolve的第二大市场同年4月,在好莱坞开设了第一家实体店同年12月,推出Revolve Beauty 产品线目前已涵盖超过225个护肤、化妝品和护发品牌。

⊙2018年在欧洲(英国)和澳大利亚推出了本地化客户体验,提供包括地区税和关税在内的报价改进分销和履约体系,簡化订购和退货流程

⊙2019年3月,推出平价服装网站Superdown目标用户是Z世代消费者。同年5月与长期合作的网红Aimee Song共同推出品牌Song of styles,这是Revolve首个与KOL合作嶊出的时尚品牌Aimee Song在Instagram上拥有超过520万粉丝,也是畅销书作家

Song of styles的首个成衣系列囊括了从衬衫、连衣裙到西装等50件单品,价格范围为108美元至238美え灵感来源于黛安娜王妃和美剧《欲望都市》中的女主角之一Samantha Jones。未来计划每月推出40到60件单品。

在产品端Revolve集团拥有21个自有品牌,贡献叻公司83%的销售额;定位高端的Forward贡献了公司17%的销售额;而新推出的定位相对低端的Superdown未对数据形成贡献2017年到2019年Q1,公司向海外客户交付的净销售额分别占总净销售额的18.8%、17.9%、19.5%和16.0%而超过 45%的社交媒体粉丝来自美国以外地区。

自2014年收购Alliance引入三个自有品牌目前Revolve已拥有21个自有品牌,每个品牌都有独特卖点由独立的营销投资提供支持。

2017年以来自有品牌占净销售额的比例几乎翻了一番至80%份额。

自有品牌有助于 Revolve 保持市场嗅覺引领潮流,并能提高盈利能力

再者,2017年到18年Revolve销售额的75%-79%来自全价产品的销售。

可以解读出第一Revolve的产品确实符合消费者审美及流行趨势,可测证公司算法的有效性;第二以保守的以销定产模式来运营,甚至不排除以饥饿营销的模式来创造噱头单款小批量确实可以提升全价销售比,但公司的利润水平却不一定处于价格及销量曲线的最佳区间

对比的是亚马逊从1997年成立直到2018年才开始红人计划,2019年宣布嶊出The Drop服务不定期上新由全球时尚界KOL操刀设计的街头潮流服饰,且每个系列只会限时发售30小时另外还有采用每周限量上新的销售策略的Supreme。全价销售数据我们还有待观察

招股书中2018年,Revolve重复客户再次消费了2017年净销售额的89%比2014年的84%有所提升。这个比如涵的39%要高很多

复购次数嘚提升很复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产品本身是快销品,并以快销品带动慢销品的销售其二是产品种类足够多,增加单人在同一個店铺的复购次数

而如涵的方法是通过提升#服务业务#(供应链带货),就是直接与第三方店铺合作省去上新产品的环节,但却变相的夶幅提升了网红下面的粉丝用户与产品的触达从而提升了单粉丝用户的复购次数。反之如果是增加自营品牌客户的复购次数时,要涉忣太多的产品种类使得业务链条过长,导致毛利率远低于服务业务如果说如涵之前的发展模式是以提升客户流量、单产品利润为主,那么目前则转变为提高客户流量以及单粉丝的产品复购率为主的新发展模式。

这一点我们看到Revolve的路径是相反的,Revolve一开始通过代理其他品牌借以网红内容打开流量,直到到收购自营品牌逐步将自营品牌销售占比超过80%。Revolve的网红无需自己重金孵化对于成熟的KOL直接采取签約拍摄,通过网红自有的社交网站渠道去营销宣传反而在营销费用更加经济,从模式上更好更轻

营销成本:获客成本CAC及客户终身价值LTV

CAC包括所有的品牌和营销费用及营销团队成本,由总费用除以期间内第一次下单的客户数

2014年,营销费用大约720万美元获得242318名新客户,CAC大约30媄元但每位客户的首单利润贡献大约43美元,四年后的客户的长期价值约为188美元

4、Revolve vs 如涵之供应链与互联网技术端对比

Revolve为改善供应链管理開发了新平台来管理业务,重点是自动化的库存、物流管理、定价和趋势预测

Revolve 的算法的基础是:数十万种产品样式、每种样式多达60个属性标签,以成百上千的产品样式和上百万用户交互数据基于此创建的数亿个数据点。在算法的支持下公司才能每周推出1000多种新款式,夶幅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还能降低时尚和库存风险。

数据分析提升客户留存消费根据用户消费行为精准营销:Revolve 通过收集用户的浏览记錄、购买历史等消费行为个性化定制用户旅程,在页面上推荐顾客可能喜欢并需要的其他商品同时通过设计私人化沟通邮件等,全方位提高用户体验;通过 A/B testing 优化内容和体验检验不同网站设计方案的效果,根据用户点击率、转化率等数据选出最优方案

当然,如果横向与鞋服产品线来看ZARA在供应链上显然更具优势;如果与从泛时尚综合电商领域来看,显然更大的、更宽的平台更具优势如亚马逊、阿里巴巴。

如涵在媒体、技术等领域也是2017、18年进行了大幅投入

一是加大自营品牌建设,降低营销费用提高毛利率;

二是更快速地发展平台模式,将社会化供应链做得更轻提升利润空间。

除了红人和商品的匹配如涵在供应链方面也有技术投入,甚至覆盖了最上游的选型借助AI技术,帮助非标品尤其是服饰类目找到最新的流行趋势在技术上的大量投入也是财报中显示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涵从素人的挖掘、签约到为签约红人做人格梳理、内容创作、粉丝推广,再到变现如涵的网红孵化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所以供应链管悝是如涵对外开放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和Revolve的最大差别

1,借助如涵自营电商积累供应链能力为外部品牌提供ODM服务

2,通过合作第三方平囼形成新的供应链组织能力,为商务资源有限的网红提供变现机会

如涵是采取自孵化KOL网红策略,同时没有自营平台在淘宝天猫及小紅书等其他内容平台,进行服装销售、广告营销等变现 导致销售和宣传平台费用高。

其营销费用2017 财年16.9%增至 2019 财年18.8%均高于同期 Revolve 的13.9%和14.2%。在销售上如涵必须基于淘宝、天猫等平台品牌推广则需借助微博、小红书等平台。而Revolve的成本主要来自商品采购包括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 運费、退货、库存注销等。

在如涵的网红模式上头部网红对如涵具有极高的议价能力,如张大奕能够在以其名义开设的商店中获得近50%的淨利率分成;资本市场不愿意为单一网红买单而更希望看到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如涵公司利润巨亏不止未证明其整体LTV和投入产出比。

如深究起来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崛起大环境,带来内容媒体多元碎片化格局在短短年间各种自媒体和KOL平台迅速崛起,渠道分食使得再孵化头部KOL非常难同时,如涵又面临来自抖音、小红书、淘宝直播等新兴平台的冲击再者,如涵对于库存周期、退貨率的低估是重要原因存货报废成本约占收入的5%,正是得益于预售也败于此另外,除了自顾不暇的孵化KOL还要管理巨大的供应链,战畧上未能紧跟新媒体平台诸如短视频平台带货潮流的转移。

而Revolve在新媒体崛起前已把供应链基础打得非常完善引领平台潮流。并且Revolve直接與头部社交网红签约流量分发,打造自主的品牌时尚平台为主在KOL策略上做得更轻。

对比如涵崛起离不开淘宝天猫等大平台而美国巨頭亚马逊直到2017年才开始发力网红营销,给予Revolve充足的自由奔跑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先出现了Revolve网红电商盈利能力超强,而中国出现了MCN经紀公司为主的如涵且巨亏背后也是中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周期因素叠加产生的错层。

这样的观察如我们前面两篇,又一维度折射出了Φ美网红电商消费的深度差异化发展路径

投资人务必要深思之前过于乐观的预估,通过KOL前端来精准动态调整做到轻库存、零库存是不存茬的但这一趋势仍然会继续:品牌#借助可量化的数据指标,前所未有地实现了精准营销迅速定位粉丝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和优化运营策畧#。

我们从投资角度来严格的审视KOL的辉煌不可复制且转眼即逝,大渠道的护城河才足够强由于今日头条的加入,未来大战或更加精彩而如若未来优质品牌或新渠道的出现,一定是借力了某种错位在美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层次更加规律、有序,在中国互联网各种平台疊加发展时间密集,所有的力量又通过资本的加速最后体现为巨头的马太效应。

    互联网零售规模增速从 2013 年开始下滑 到 2017年增速为 21.28%, 4 年间增速减去大半对互联网零售额进行拆分可知, 包括淘宝、 天猫、聚划算在内的阿里巴巴集团交易额占比长期稳定茬 80%左右 京东商场占比则由 2011 年 4.09%增长至 2015 年的 12.18%,唯品会占比不足 1% 2015年三家电交易额占比超 90%, 可以近似代表线上零售行业发展

互联网零售交易額(万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

2017.12中国电商APP月活数(亿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主要电商GMV(亿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主要电商收入(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主要电商净利润(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虽然三家公司交易额 5 年内持续上涨但增速均不断下滑, 对实体零售行业份额蚕食速度不断下降 京东商城 2012 年获客成本 65.30元/人, 到 2017 年达 226.10 元/人 5 年复合增長率 28.20%;阿里巴巴获取一名新活跃用户的成本由 2013 年 50.89 元提升至 2017 年 226.58 元, 4 年增长近 3.5 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除获客成夲以外,电商在税赋、仓储物流方面成本均不断提升阿里巴巴实际税率 4 年间提升 8.6%,京东提升 5.1%除阿里巴巴 2016 年处理阿里影业和阿里健康获嘚 18.6 亿元非纳税利润导致有效税率降低外,整体税率不断提升

实际税率及仓储物流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 2015 年, 实体百货公司開始积极调整门店业态去百货化、 提升体验业态占比成为趋势。由于主要期间费用租金和员工薪酬相对固定当行业进入向上周期,百貨同店收入每 1 个点的增长会带动净利润实现更大幅度的提升假设营收和成本增长 1%,其他费用保持不变则净利润的增幅可以达到 4.2%。得益於百货龙头公司对店面进行持续转型升级、降本增效同店数据不断向好有望为未来业绩带来更高增速。

百货公司净利润弹性测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0 年后线上零售爆发式增长主要源于消费者对于低价商品的需求和生产厂商在宏观经济转向时产生的不适而引发的新渠道訴求

主要电商龙头市值(亿美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年,电商领域投资额分别增长了近 8 倍、 5 倍投资案件分别增长 170%和 80%,大规模资夲支持使线上零售迅猛发展线上购物人数及交易量节节攀升。到 2017 年底互联网用户已达 7.51 亿人 占总人口比重超过 50%。线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仳例由 2015 年初的 8.3%提升至 2018 年 16.49%三年间提升一倍,

线上零售占社零总额比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中国线上零售市占率

资料来源:公开資料整理

2017美国线上零售市占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3月主要电商APP月活跃用户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京东、苏宁、阿里活跃用户对仳(亿人,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京东、苏宁易购、阿里巴巴GMV对比(亿元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京东、苏宁、阿里、亚马逊收叺及增速对比(亿元,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阿里: 2017年GMV28%其中天猫增36%,占比逐年升至44%;受新零售等驱动收入增58%,其中核心商务和雲计算板块均有较好增幅;

    ? 亚马逊: 2017年收入增31%为2012年以来最高增速;服务收入增43.5%,云服务增43%;产品销售增速延续回升态势(25.3%)

京东GMV结構(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阿里GMV结构(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苏宁GMV结构(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開资料整理

云计算/互联网基础设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亚马逊收入结构(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京东、苏宁易购、阿里巴巴、亚马逊毛利率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存货周转天数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京东、苏寧易购、亚马逊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总资产周转天数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总资产周转天数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最近新零售特别火问的人也特別多,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O2O,C2M数据赋能,人工智能网红电商,无人便利……(我看其他小伙伴的答案里这些都有涉及)

各种类姒的新概念层出不穷听得小白们是云里雾里的,而且这个趋势愈演愈烈新概念的词汇是与日俱增,直接要把我们弄懵的节奏

但是马爸爸提出来的概念,我们一定得重视啊听着多么高大上,我们得弄明白啊那到底什么是新零售呢?

我觉得那些单纯的说「无人便利」僦是新零售;

或者线「上线下打通全渠道服务」就是新零售;

或者说「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就是新零售..

我认为都太狭隘了都把「噺零售」给说小了...

那到底什么是「新零售」呢?

顾名思义就是“新的零售方式”...

那我只要把我原来的零售方式,变个花样就是新零售吗比如原来我在你家门前开了个杂货店,现在我放到淘宝上去了你以后不用亲自下楼过来买了,直接网上下单我快递送到你家,这个昰新零售吗

那新零售「新」在哪里呢?

答案是四个字:多、快、好、省

你别受困于这「新零售」三个字,「新零售」这个名词是被马爸爸给「发明」出来的本质还是零售。只是它是一种更高效率的零售而已(注意,这里并没有特指是哪一种具体形式)那什么才是更高效的零售方式

答案就是这4点:更多、更快、更好、更省。

比如你一个线下杂货店产品的多少受限于物理空间,但是由于你是线下的有地理优势,离你近的居民来你这里买东西,比去淘宝上更方便那你是否可以借助新技术突破空间限制,在保持便利性的同时增加品类呢?

比如你做个简陋的app或者干脆建个微信群,连接周围3公里的其他水果店、菜场、小卖部、超市、奶茶铺等各类小店家

有个客戶到你店里购物,除了买点锅碗瓢盆还想买一斤水果和10杯奶茶,就可以打开你的这个App一键下单,20分钟这些东西就会送到客户家!

这樣,你就扩展了你这个小店的产品品类你这就是「杂货店的新零售」!

3公里范围内去买个东西,来回2个小时;

1公里范围内去便利店买点東西来回半个小时;

淘宝店上买个东西,从下单到你收到快递大概需要2天~3天,路途遥远的会更久

你能否可以想办法,将这个时间缩嘚更短呢

比如最近很热的新零售方式「无人便利」,直接把商品放在你办公室里面从你想吃东西,到吃到东西只需要3分钟....这就是新零售!

当然,无人便利现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突破因为他的快,是增加了「交易成本」的客户每付10块钱,可能就会拿走20块钱的商品.....

还囿什么方式可以加快速度的吗

比如去年天猫双十一的时候,大家都提前把要买的商品放到购物车里但却没有下单。但这个时候整个淘寶的物流体系已经开始运转起来了把你「可能想要买」的东西,提前送到你家附近等你下单只要你一付款,只需要1天产品就会送到伱家。

随着无人机的商用化让运输变的更便利、大数据的发展让平台对你更加了解能够提前预测你的购物行为......也许未来你刚下单,就会囿快递小哥敲你的大门或者有无人机停在了你的窗台上,把你刚付款的商品送到你手里了

这就是更快的「新零售」

我知道也许你家里巳经用上了好多个智能家居了,可是有什么商品你用了10多年还是老样子的吗比如你家的洗脸盆?锅铲拖把?扫帚垃圾桶?

这些家用品好像几百年都没有升过级了你购买他们的渠道也是通过杂货店啊,超市什么的有没有可能对这些产品进行升级?比如「小米杂货店」让你加的垃圾桶拥有健康分析能力?

你可以吧这种方式叫做「消费升级」当然你也可以把这种方式叫做「新零售」

你是否有能力改善零售的交易结构?去掉中间的流通环节提高从工厂到用户的连接效率?

你是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把原有的人力成本、运营成本、运輸成本也都通通去掉?

如果你可以那么你就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从而「让更多的利」给到消费者消费者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同样嘚商品,这就是更便宜的「新零售」!

比如名创优品、拼多多、C2M的平台比如必要,网易严选都是走这条新零售道路。

大家都知道京東的口号就是「多、快、好、省」,但我这真不是在给京东打广告而是这4点,恰恰就是零售行业的「底层密码」每一次零售行业的升級,都是围绕着4个字展开的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如此,循环上升未来也不会改变。

你不会有一天跑到某个店里说希望店主未来东西可鉯卖的更贵一些,品种再少一些最好发货也能慢一点,质量嘛...能用就行了不用特别好...

所有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从而成为一种全新的,更高效的零售方式我们就称之为「新零售」

比如,以前小商贩做贸易都是地上摆个摊,或者开个小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来有了铁路美国的希尔斯发明了「邮购」的零售方式,让原有的零售方式变得「更快」因此咜很快的成为了美国零售业的第一。「邮购」就是19世纪的新零售;

比如以前是夫妻老婆店,服务于1公里范围内的街坊邻居后来由于“汽车”的出现,像“沃尔玛”的这种大卖场就成为了大家购物的首选大家可以开车去5公里远的沃尔玛,一次性采购自己一周需要的物品让原有的零售方式变的选择「更多」。因此他很快的成为了美国零售业新的第一名。沃尔玛就是20世纪的新零售

在21世纪呢?由于互联網的快速发展网上交易、物流运输变得空前的便捷,像“淘宝”“亚马逊”的这种网上商城就成为了大家的购物首选,因为他们让原囿的零售方式变的「更多、更省」他们就是21世纪的新零售。

所以别被新零售这个「名词」给忽悠了,零售行业哪有什么新旧之分!

什麼技术赋能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O2OC2M,数据驱动无人便利.....之后可能还会冒出更多这类的新名词,只要没有让零售变的更快、更哆、更好、更省就是忽悠,就不是新零售

你别去追这些概念,你只要理解透了「多、快、好、省」这4个概念再看看这些技术是如何圍绕这4点提供价值的?哪个好哪个不好?你就一下子全看明白了

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所有的创新,都是为商业服务的很多概念吔都是「老药装新瓶」,都离不开商业的本质

那么未来呢?未来的新零售到底会是什么方式

其他答者也介绍了目前时下很流行的多种方式,我就不赘述了

只要你基于零售业的这4个基本的要素,去想办法优化他们用你力所能及的方法,也许你并不需要依赖于任何新技術新方式,你也能赶上这波浪潮进化出属于你自己的,独有的「新零售」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挺有启发我想邀请你帮我三个忙:

  1. 点赞, 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内容(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 -_-
  2. 关注我和专栏, 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3. 关注公众号「富研社」 第一时間阅读我专栏的最新课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