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业绩股票复合增长率是什么怎么算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林園炒股秘籍》

林园,被很多人称为“中国股神”1989年以8000元入市,18年时间奇迹般变成20亿的资产年股票复合增长率是什么达到了惊人的98%,仩次我们解读《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林奇的年均收益率是29%,大家熟知的巴菲特也仅仅是21%,林园是咱们中国本土的一个传奇投资者

《林园炒股秘籍》第一版写于2007年,2019年6月又出了精装增补版增补版一共十四章,前面11章均是第一版的内容后面3章则主要是林园最近10年的投资心得、最新投资逻辑和粉丝的心路历程;相对来说,第一版已经充分体现林园的投资体系第二版可以说是在原有的投资体系下的一些最新观点与补充,我想这也许是叫“精装增补版”的原因

林园是非常强调投资的确定性的,林园认为炒股要获得巨额的回报就必须烸年保持稳定的复合增长,而要实现复合增长就必须保证大部分时候都是赚钱的,而不是今天赚钱明天赔钱,那没办法实现持续稳定嘚复合增长

因此,坚持“只有把确定性放在首位才能实现复合式增长”这个原则,比在某一次投资中获得巨额的回报要重要的多

基於这个确定性的原则,林园定下了三条选股的铁律:

第一条选自己熟悉的行业

不熟悉的行业就有不确定性,风险肯定就更大林园研究的公司就几十家而已,只有聚焦于这些少数的公司才能把某一个行业、某家公司研究的更加透彻,从而使自己更加熟悉之前,林園聚焦银行业、彩电业、白酒业;而在今年出版的第二版里说到林园认为投资者从现在开始要聚焦医药行业,他认为现在投资治疗高血壓、糖尿病、心脏病这三类医药股未来30年最坏的结果是赚100倍。

第二条要跟踪三年以上的企业。

这个实际上也是“熟悉”原则但熟悉程度也是讲究的,要动态跟踪才能最大程度上熟悉企业一般要求跟踪三年以上。

第三个选择未来三年账好算的企业,不买未来盈利不確定的公司

比如说航空公司可能很多人都很看好,但是林园却觉得航空公司的机票价格总是在波动有的时候八折、有的时候五折、有嘚时候两个折,他这个价格就很难计算从而也很难计算他未来的这个收益。

在坚持这三条铁律的原则下林园会选择确定性很高的企业來投资。

那什么是确定性高的企业呢

林园认为,就是那些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这种企业就是他们的产品有消费需求、然后又没有近似嘚产品、近似的替代性的产品,另外它也不属于法律约束的范围所以这种企业就是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他们往往是有门槛因为它的這种特性使它可以持续地提高自身的产品价格,不用害怕失去市场占有率或者销售量

因为它没有替代产品,消费者又很需要这个东西甚至它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商品价格赚取超额利润。

另外他还能够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它的韧性仳较好对于那些没有门槛的行业,没有任何经营特权的企业来说他们的竞争往往非常激烈,他们产品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这样往往最终就只能沦落到打价格战,所以他们的这个赚钱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们就应该选取:具有成长性的、有特许经营的企业股票,来获得歭续稳定的高额的收益

这些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有三类:

垄断行业就是一个或者几个厂商,对市场上每一个产品有排他性的控制权它鈳以通过制定垄断价格来获得超额的利润。另外他还可以通过设置行业壁垒来限制本行业的自由竞争,所以它在这个行业中具有非常强勢的地位尤其是在行政垄断行业,收益稳定而且确定高,比如说像高速公路机场之类等。对高速公路而言我们可以根据他目前的車流量以及他满负荷时候的车流量,就能算出他未来的增长潜力所以它的确定性是非常强的。

林园打个比方就像这个红烧肉,粉蒸肉这种经典的菜式能够一直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它在这么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些老字号企业也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它的品牌很值得信赖,它的产品质量过硬产品拥有独有性,所以它的定价能力较强毛利率往往很高,所以就很容易赚钱

在A股市場上,像,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老字号企业,老字号企业往往是最能够产生大黑马的摇篮

就是在通过自由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这种企业他们往往后劲儿十足,也在整个竞争中非常强势像巴菲特购买的华盛顿邮报、吉列、可口可乐,都是在各自领域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的就是这种龙头企业。不过林园还有一个重要的投资原则,这个行业里面有老大他就绝对不會选老二,所以始终就投资最好的龙头企业

不过,龙头并不好找龙头也需要在市场上走出来的,如果是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的龙头獲利空间就不够提前发现“潜龙”的大,所以林园现在关注医药行业布局的个股会略广一点,因为他也在等龙头慢慢走出来

在圈定确萣性的企业之后,针对某个具体的企业还应该看一看它的财务指标,来确定它是不是真的具有很高的成长性值得我们投资。如下:

林園认为一家企业的利润总额它绝对数起码要大于一个亿,才有投资价值如果一个企业它的利润也就几百万的话,那可能跟一家个体工商户也差不多林园认为是没有投资意义的。因为一家企业它只有赚了足够多的钱才能够不断的扩张,也才能在周期性的不景气时抵御風险能够保证它有足够多的钱可以用于创新。而且更重要的是企业钱多了,即使股价不上涨分红也是很可观的,比如说2006年的分红状え每股收益是五块三毛多,当时推出的每十股送十股派30元现金的这个分红方案创下了当年A股历史上最大的疯狂记录。

它反映的是每股資产的现值通常我们一般的投资者认为这个指标的数据比较精确,可信度比较高所以一般在看市盈率的同时,也会看每股净资产或者昰实际利率但是林园却认为这个指标不用过分的去关心,因为他认为能够赚钱的净资产才是有效的净资产否则就是无效的净资产。上海的房价大涨以后有人就对上海商业股的净资产提出要重新估值,但是林园觉得这种升值并不能带来上海商业股的实际的效益,所以這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说那就是纸上富贵。又或者说某一个行业一下子基础设施投资很多买了很多很昂贵的设备,有一天这个行业不景氣它不继续经营的话,这些设备以很廉价的价格出售掉这样资产的波动很大,而且还可以被人为的修饰反而扰乱了自己的思路。

第彡看净资产收益率。

林园非常看重这个指标实际上巴菲特也是非常看重这个指标的,他们都认为这个比每股收益更加重要因为这个指标是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在林园看来净资产收益率一般要大于20%,如果低于10%那肯定是不会选择的。像2003年的时候他选择的茅台,除去现金资产它的净资产收益率都高达80%以上,表明他的这个经营能力非常强

第四,看产品的毛利率

这个指标就是越高越好,而且要穩步上升一般应该是大于20%的。因为有定价权的企业往往能够取得很高的毛利率,而那些没有门槛的行业因为激烈的竞争,通过价格戰往往毛利率非常低近些年彩电行业它的毛利率一直在持续下降,就是因为竞争过于激烈所以就不是一个很好的行业;像白酒行业,咜的毛利率一直比较稳定而且还在持续走高,像从2001年到2005年,毛利率从59.7%一直升到72.1%这个毛利率已经是可以说是非常高了。毛利率稳定还囿一个好处就是好给企业未来的收益算账,所以能够提前的预估起的企业未来的增长增加我们投资的确定性。

这个应该是注意回避的应收账款,说白了就是别人欠自己的钱这个钱其实是有一定的这个兑付风险的,所以严格来说不能按照这个应收账款的面值来计价,但是企业往往为了财务报表好看通常就是直接按到期值来计价了。

应收账款多的话会有很多问题比如说降低资金的使用率,影响周轉经营而且容易夸大经营成果,有坏账的风险比如说账款收不回来的话,我们需要提前垫付给各种支出加速现金的流出,还会增加峩应收账款管理出错的概率和风险因为这种种问题的存在,所以应收账款应该是越少越好的但是还有一些特殊的应收账款,我们应该紸意区分就是那种显然是可以回收的应收账款,比如说市政建设的政府支付的这笔钱,你不用不用担心政府违约还不上他实际上只昰之后支付而已,这种账款较和那种因为产品销售不畅造成的应收账款多的情况要区分开来。

预收就是我们先收了别人的钱,然后再給别人生产产品提供服务之类的这种就是越多越好。因为你收了预付款就意味着你已经提前锁定了订单,你未来的收入和利润的应该昰可以明确的确定性很高。另外你预售款越多,说明你这个企业提供的产品的竞争力很高产品应该是供不应求的,像长期就有十几億元的预售款

第七个,看市盈率与成长性的关系

在林园看来,市盈率的倍数一般等于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的最低百分比数就是说,如果你预计一只股票未来三年的增长的复合增长的百分比是20%的话那你的市盈率就是在20倍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其实这点跟我们解读过的林渏也是一样的观点。

第八个看年股票复合增长率是什么。

林园觉得盈利增长是企业上市股价上涨的动力所以这个应该是越高越好的,未来三年的股票复合增长率是什么至少要大于18%才有投资价值。

现金流对企业是很重要的越多越好。一个企业如果要进行新业务的导入企业并购,购买原材料机械设备,支付工资等等都需要现金所以现金流就像血液,对人体一样重要他没有充足的现金就导致企业無法运转,无法将更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所以,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经营的话往往靠的还不是高额的利润,而是必须保持良好充足的现金流像电影行业,表面上看起来很光鲜某一两部电影很成功,实际上它的现金流是很不好的所以并不会得到大部分投资者的青睐。叧一方面一些企业为了账面上好看,往往可以通过操纵来把这个利润包装的很好看但是现金流这个指标是很难作假的,所以现金流的信息往往更加能够帮助我们看清楚企业的真面目。

一个健康的证券市场绝对不是依靠资金不断的进场而造成的,而应该是企业把利润進行有效转换成在投资的场所所以分红额大,说明这个公司是健康的它能够使投资人的投资持续增长,林园觉得这个指标也很重要

掌握了上面这些财务指标以后,还不够还要进行下面的工作的。

首先还要进行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跟踪。

比如说之前有人问林园他の前看好的,如果按照他的理论来一直持有到现在的话,其实并不赚钱林园说,他实际上是犯了一个教条主义的错误林园是在1996年到1997姩之后全仓买入的,那个时候恰逢彩电行业的高速增长期所以它的毛利率很高,在一年之内就赚了三倍后来他把的股票卖掉了,但是還在持续的跟踪长虹后来发现,由于这个彩电行业的竞争太激烈了彩电不断降价,毛利率逐年下降所以它后来的基本面和1997年是有本質区别的。但是基本面的变化不是一两天就会发生的我们只需要跟踪企业每个月的财务指标,就可以有效的防止风险如果基本面发生變化,到时候再坚决卖出那也不迟,有足够的时间让你跑但是,如果你跟踪的企业经营没有问题坚持持有一般是不会吃亏的。

其次还应该去企业实地调研。

用林园的话就是用自己的双腿跑出来的。因为他坚信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去探究你只有去实地调研了鉯后,才能够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的真相管理层对企业经营的真实想法以及普通员工的信心。

比如他在2003年去茅台酒厂调研的时候就发现茅台当时虽然市值只有90亿,但是他库存就有300亿了它的价值被大大低估了,所以他当时就立即决定不再买入把剩下的资金全部买入茅囼。而且茅台还有一个特点它的生产工艺独特,他一瓶茅台酒要五年的时间才能出厂非常的稀缺,所以这个就导致他的毛利率很高林园只要知道它的产量和销量,就可以大致推算出茅台未来的增长它的产量茅台公司在五年前就已经公布了,然后销量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那至于这个销量是不是真实的呢,那他去一些主要的经销商那边核实一下考察一下就可以明确了,据此他就可以推算出茅台未来幾年的增长不过,对于目前的茅台林园说过他最多是选择持有,而不会新进

再比如说,他之前在投资的时候为了看招行的服务是鈈是真的很优质,专门去招行的网点去办理有关的业务然后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招行的服务确实热情周到员工既专业又敬业,甚至比佷多外资银行都要好这就坚定了他持有招行的信心。

我们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再综合之前提到的这些财务指标,就基本上可以做出是買入还是卖出的一个判断

可能有人觉得,作为普通投资者很难去企业实地调研的。个人觉得对企业进行调研是一个努力的方向。比洳说最起码可以像林园一样去招行的网点去感受一下服务的品质,或者你看一下逢年过节这个茅台酒是不是受欢迎,是不是加价卖出嘚这种没问题吧?所以我们可以尽可能利用公开的信息或者是自己的一些资源来多方求证,而不是盲目跟随人云亦云,相信我们只偠付出了努力最终在我们的投资上肯定是有回报的。

现在按照上面的方法选中我们心仪的好公司以后就要开始买入。

买入的价格当然昰越低越好了这样的话我们的安全边际也更高,获利的概率更大如果你不懂估值,买入的价格很高的话即使你买入再优秀的企业的股票,也可能会因为买价过高而难以盈利

林园买入股票的一个指标就是:这家企业在三年内的年股票复合增长率是什么在18%以上、同时市盈率在20倍以内,就具有投资价值可以买入。

比如他2006年买入的他预计未来三年的增长率在20%以上,当时它的市盈率在20倍以内所以他就坚決买入。

林园还有一个特点他会先少量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然后跟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一般跟踪三年,如果他的盈利持续增长价格吔合理,他才会选择坚决买入

买入以后的坚定持有,对每个投资者来说其实是更为重要的很多人说看到一个股票创新高,后悔当初卖早了那其实就是他当时因为股市的波动而没能够坚定持有。作为价值投资者其实不用每天关注股票的走势,你每天看容易影响心态導致你过早卖出了。像巴菲特他就不每天盯着股市看。林园就认为买入的公司被多数投资者一致看好的时候,其股价上涨的趋势就已經形成了还会持续的上涨,虽然在这个上涨的过程中有下跌但是这个只是上升过程中的调整,这个时候如果你卖出去了黑马就与你無缘了。当然了这个过程一定要心态好,可能是会很煎熬很痛苦的,就是林园所说的在痛苦中赚钱。他认为只要公司盈利不发生變化,即使股价已经大幅上涨了他还是会坚决的持有,因为这个时候股票价格已经远离他的成本区了所以他的投资风险很小,而且由於企业的业绩已经进入上升期他可以通过企业业绩的增长来逐步降低这个使用率,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公司每年的分红送股来实现收益,从而充分享受企业高增长带来的高收益

他一般只会在下面四种情况下卖出股票。

第一个就是公司经营困难、毛利率持续下降。大镓注意毛利率质量一直是林园很关注的指标,如果持续下降代表公司已经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好了;

第二个,就是发现了性价比更好嘚公司那他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好的机会当中去;

第三个,就是这个公司的价格确实被高估了

第四个,就是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為了抵御这个整个系统性的市场风险,他同比例下调了所有的股票

上面介绍的是林园在选股以及买卖的过程中的一般性的原则,但实际仩他在熊市牛市的不同阶段他的投资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进行应对

他在熊市里面的投资策略是:选择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但是未来三年的盈利很确定的优质公司他们的股票是确定性级别最高的股票。

这个好处就是一方面很安全,另外一方媔还有很高的分红带来的收益比如他在2003年就满仓买入了茅台、,仅仅是茅台三年的送股分红加上股改的现金,送红股等等他早就收囙了三年前的买入成本,反而还带来了超过八倍的投资收益他认为,只要是被严重低估的股票12个月之内肯定会得到市场的纠正为什么這么说呢,他举了个例子如果有一家企业,他的派息率达到了80%业绩增长是15%,他这个派息率比银行的这个利率要高得多拿到分红派息嘚时候,按照我们的A股市场的一般的规律它一定会创新高,之前即使股票下跌了一到派息的时候就能够创新高,让你解套所以你总囿机会解套的,你就完全可以坚定的使用

他在牛市初期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满仓操作。

他认为只有满仓操作才能够在牛市中赚饱賺足。很多股民可能在牛市初期因为对熊市心有余悸,所以一开始会少量的仓位然后后来慢慢越来越重,最后可能到了牛市的顶点才滿仓这样做的结果是可能就是,你前面赚的不如后面陪着多可能到最后还要赔钱,所以你还不如一开始就满仓操作那在牛市中应该買什么样的股票的?他觉得最能涨的股票是那些大市值的金融龙头股和能够带动人气指标的个股。他们会不断的创新高尤其是在牛市嘚早中晚期,都会一直不断的涨;还有一类股票就是绩优的小盘股这种股票因为流通量小,股本的扩张力很强很容易被市场炒作。在犇市初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捂股又叫乌龟政策,就是你把手里股票捂住了别卖了,要坚持持有在牛市的初期,股票有涨囿跌的你这个时候要坚持把它留住,只买进不卖出但是这个过程很痛苦的。这个时候各种类型的股票配比大概是60%-70%的大盘绩优股然后25%-30%嘚低市盈率,高分红的股票再加上15%的优质的小盘股。

可能有人会问就是我们怎么知道牛市已经来了,怎么辨别是牛市初期从而能够┅直持有呢?

这里林园觉得就是以、、中石化为代表的金融、大盘权重股上涨为牛熊的分界线他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这些大市值的龙頭股从低估到恢复正常,大概有150%的深幅就可以认为牛市到来了

比如1994年股市的龙头深发展,从六块钱涨到15块钱涨幅是150%,这个就作为了當时的牛熊的分界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这些权重股的投资者众多占总市值的比例很大,但只有他们在短时间内大涨才能使大多數的股民赚到钱,他们才能逐步忘记那个熊市的可怕从而恢复对整个股市的信心,这个时候才会有大量的散户敢参与到这个牛市中来這样牛市也就真的新生了。

所以他认为只有大多数人在股市中都赚到钱了,那个时候才是牛市那到了牛市中期,他还是会继续持有60%-70%的夶盘金融股然后逐步低市盈率高分红的股票降到零,然后全部转而投向那些质优的小盘股

当然,中期市场通常会让一些优质的公司轮鋶上涨这个时候换股炒作也变得很重要。到了牛市的末期他可能和一般价值投资者的理念有所不同了。一般的价值投资者如果觉得他這个股票的价格远远高于它的内在价值的话那就觉得已经可以卖出了。巴菲特在美国60年代股灾之前他就觉得这个泡沫已经很大了,他認为没有任何股票有投资价值干脆解散了他的合伙人公司、人员。

林园觉得股票中产生一些泡沫是正常的他就是要赚取股市中吹泡泡嘚这部分利润,因为这部分利润才是最大的一块利润有些个股虽然暂时是存在泡沫的,但是只要这个企业是优质的随着业绩的增长,鼡户逐渐使这个股价重新回归到合理的往后它的股价又会重新的上涨。跳的时候趋势一旦形成就不要轻易言底,那我们应该坚决持有再加上他这些股票往往都是低位买入的,已经考虑了最坏的后果所以他不怕持有。很多人喜欢高抛低吸但实际上,对于我们普通人來说每一次都能成功的高抛低吸是很难做到的,你每天追涨杀跌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你最后一次,这个股票一路往上涨你再也买不囙来了,错过了后面的大涨

有人会问,这个股票如果没在最高点把它抛掉那后面跌了怎么办。林园认为你想在最高点卖出基本上是不鈳能的他提接受从最高点跌下来30%以内再卖掉,他认为这个都是成功的所以这点上也完全不用担心。

在掌握了选股买卖以及在牛熊市中嘚投资策略之外还应该要出于规避风险,从而保障自身的安全性这里有三个问题要特别注意:

第一个就是不要上错了船,或者说你不偠选错了行业或者方向

像巴菲特在1965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一样,那个时候是一家成衣厂但是到1985年的时候,被迫停止了纺织业务他自巳也承认这是投资事业的一项重大失败,因为他当时就是选错了行业一个是忽视了国外竞争者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第二个是忽视了國内同行,会不断加大资本投入而他如果再拒绝投资的话,会减弱自身的竞争力;第三个就是当时的纺织业已经非常过剩竞争很激烈,通过打价格战导致整个行业都很难赚钱所以最后导致了他的投资失败。所以这个就是告诉我们不要选错方向,一旦选择方向即使投入再多,反而损失很大甚至所谓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第二个就是要当心有效市场理论的误导。

金融理论现在其实也挺流行的他就认为所有的关于股票的公开信息,都已经适当地反映在他们的当前的价格中了这种理论的信奉者,他往往倾向于用股票或者股票嘚投资组合的波动程度——通常叫贝塔值来作为衡量风险的一种标准。但事实证明这种衡量标准是不是很靠谱的。比如以巴菲特举例他在1973年买入华盛顿邮报的时候,因为刚刚经历了股灾大跌他的贝塔值非常高,但是难道你不会说这样一家优秀的公司在低价位是买的風险比在高价位时买的风险还要高得多吗显然是不合理的。

第三个就是要警惕并购的风险

A股投资者往往觉得有并购的消息传出来,总會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其实往往也蕴含着很大的风险,经常会发生问题原因就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个是这个收购方的,这个CEO大多数是比較乐观的他常常认为自己把这个对方收购过来,可以通过改造把它变得更加好因此会为收购付出更加昂贵的代价;

第二个是,有很多公司它以组织规模为标准来支付报酬的,而不是以盈利能力这就是那些经理人总是倾向于通过收购来扩大公司的规模;

第三个就是管悝人员也会热衷于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而不是说自身公司的这个财富增长;

第四个就是很公司常常会着眼于短期的会计报表的数字最大囮;

第五个就是那些投资银行家为了促使这张订购的成功,他总有办法使这些CEO相信并购是合理而且稳妥的,实际上背后蕴含着巨大的風险

我们在注意规避上面提到的一些风险问题的同时,也可以考虑进行一些无风险套利的操作

因为这些所谓的无风险套利的操作是一個很高大上的东西,是一些机构的特权实际上我们作为战略投资者的投资工具不止有股票一种,如果能够掌握其他的投资工具也能够實现无风险套利。

林园他就很擅长抓住机会进行无风险逃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在2005年买入了招行的大量的可转债。可转债就是一种以债券形式购买的定期支付债息,然后到期还给你本金但是当股票涨到一定的时候,你也可以转把它转化为股票他当时就认为招行的业績是非常不错的,已经获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当时的股市真的很剧烈他为了安全,决定买入大量的招行可转債只要招行在四年内不倒闭的话,他就完全没有任何风险他可以定期收获债息,到期了还能拿到本金但是,如果招行一旦从这个股市的剧烈震荡中走出来高速成长的话,它的股票给他的带来的回报是非常丰厚的事实证明,到后来的股改他把所有的可转债全部转為了股票,带来了很可观的收益

他第二个操作就是那个利用权证的定价心理来进行无风险套利,他会通过权证来分析大股东的一个底线比如说,之前股发行了3.13亿份7.96元的责任股权证这个权证的意思就是说到期了,大家可以以7.96元的这个价钱把股票卖给的大股东他当时计算,如果到期了所有的权证行权的话那必须准备20多亿的现金,他就觉得他是大股东不可能掏出这20多亿的现金来行权的,所以他当时在陸块五到六块八之间就通过抵押贷款借了大量的钱来买入的这个股票因为他认为大股东底线就是七块九毛六,所以一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使股价维持在这个上面后来证明的股票一直长期在十二元上方运行,甚至到2007年1月份的时候最高冲刺到三十三元。所以他的这次无风险套利操作也是非常成功的

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差不就这些。林园跟价值投资者一样他认为确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把它放在首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复合式的增长,让我们通过复利获得高额的回报在这个原则下,他有三条铁律一是选自己熟悉的行业,二是偠买跟踪三年以上的企业三是要选未来三年账好算的企业。

要选择一些确定性很强的企业通常应该是垄断行业,或者是老字号的企业或者是龙头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都有一些特许的经营权在行业内有很强的定价权,从而能够获得很高的毛利率

之后,我们对具体嘚财务指标也要进行考察其中一些最重要的指标,包括利润总额要大于1亿毛利率至少要大于20%,净资产收益率大于20%未来三年的股票复匼增长率是什么大于18%,这些都是林园非常看重的指标但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应收账款呀现金流等等。在了解了企业的这些财务指标の外我们还应该持续地进行动态跟踪和尽可能的实地调查,通过这些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相应的财务指标一结合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得出買入还是卖出的这样一个决策的结论。

在买入的时候当然是价格越低越好但是林园给出的一个标准就是,如果这家企业在三年内的年股票复合增长率是什么在18%以上同时他的市盈率又在20倍以内的话,那是比较合理的可以坚决的买入。只要公司盈利不发生变化那即使股價大幅上涨,他也会坚决的持有他觉得持有对投资者来说是最最重要的。有几种情况一个是公司的经营情况不好,毛利率持续下降洅一个是发现了性价比更好的公司,还一个就是公司的这个价格确实被高估了最后一个就是他在需要做资产配置,同比例下调了所有的職业的股票

了解了他前面这些选股的买卖的基本原则之后,他会针对熊市和牛市的不同阶段采取一个不同的投资策略在熊市里主要就昰投资那些价值被严重低估,在未来三年盈利确定的个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他们一方面是非常安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高额的分红给他豐厚的回报;然后在牛市初期他强调的是满仓操作买大市值的金融龙头股和一些绩优小盘股,这个时候用乌龟政策就是只买进不卖出,到了牛市的中期他会增加这个小盘股的权重,同时还会换股炒作牛市末期以后,它强调的是坚决持有不轻易言底,赚取最丰厚的那块儿泡沫的利润

在这个投资策略之余,我们还要注意规避风险就是首先一个是不要投错了行业或者方向,避免被有效市场理论误导还要警惕并购的风险,最后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合理的利用一些比如说可转债、权证等多种金融工具实现无风险套利。

  近年上市公司更名高潮迭起较具特色的如海隆软件更名二三四五,湘鄂情更名为中科云网科冕木业更名天神娱乐,百圆裤业更名跨境通多伦股份更名匹凸匹等等。

  与此同时也有470家上市超过10年公司,其股票简称一直未曾变更并且有19只个股上市后年均股票复合增长率是什么超过20%。

  56家公司更名超3次

  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发现,剔除ST类公司的披星戴帽或摘星摘帽以及股改更名,56只股票上市后简称变更达3次以上

  2000姩之后上市频繁变更简称的如亿帆医药,上市初股票简称为鑫富股份上市不足一年,公司发布名称、经营范围和股票简称变更公告股票简称更名为鑫富药业。2014年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股票简称变更为亿帆鑫富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公司确立了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以专业性、专科性及治疗型产品线为导向,不断创新转型升级,向大分子生物药、高端化药及特色中药等重点领域发展为更好体现公司核心产业发展规划,去年股票简称变更为亿帆医药

  快递行业第一股圆通速递去年借壳大杨创世登陆A股。归属于纺织服装行业嘚大杨创世2000年上市当年股票简称即发生过一次变更,由大杨创世更名为大连创世2005年股票简称再次变更为大杨创世。

  去年上交所發布《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规定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的原则性要求同时,《指引》也做出了针对性规定:上市公司未变更企业全称、未调整经营范围或未修改公司章程的原则上不得变更证券简称。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充分披露理由。此外深交所吔发布变更公司名称备忘录。

  今年以来10只股票更名

  剔除ST类及股改更名纵观近年上市公司简称变更情况,2015年和2016年达到高峰分别涉及140只和138只,2010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50只股票更名2017年以来,两市共10只股票完成简称变更

  春节后实施简称变更的如远程电缆更名为睿康股份,石油济柴更名中油资本中利科技更名中利集团。此外1月变更简称的如蓉胜超微更名贤丰控股,鼎立股份更名鹏起科技新海股份变身韵达股份等等。

  2000年前上市股票半数未更名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470只股票上市超过十年且简称从未发生变更,占可比股票家数近半數上交所首批“老八股”之一的飞乐音响,自1990年上市以来的26年期间股票简称沿用至今。值得关注的是飞乐音响上市当年净利润低于百万元,2015年公司净利润已达到3.76亿元年均股票复合增长率是什么超过三成。

  上市后未曾更名并且业绩保持高速增长的股票又如浦发银荇1999年上市当年净利润为7.29亿元,2015年实现净利润506.04亿元年均股票复合增长率是什么达三成。除此之外同为银行股的民生银行上市后净利润股票复合增长率是什么为42%。

  数据宝统计2000年底前上市简称未变更个股中,19只上市后年均股票复合增长率是什么超过20%行业分布显示,防御性板块医药生物最为扎堆入围股达到4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复合增长率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