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古荥为啥有鳌太白起庙庙

  • D2:盆景园营地(3250M)—鳌山大梁—導航架(3475m)—药王洞(3361m)—麦秸岭(3500m)—水窝子营地(3100m)

  • 营养早餐黑芝麻糊+内蒙炒米+压缩饼干,味道还不赖

  • 清晨的盆景园下起了大霧这在鳌太线上是再正常不过了,当然有大雾肯定是少不了大风的这都不怕,最怕的是会有雨雪那样就麻烦了,很可能会出现失温而失温正是杀死很多驴友的关键!

  • 随着这几年鳌太线的火热,来这里的驴友越来越多当然垃圾也是越来越多。这就极大的破坏了鳌太媄丽的自然环境作为文明的驴友,我们坚持只留下自己的脚步临出发前我们三五成群尽力找些可以焚烧的垃圾,为鳌太的清洁贡献自巳的绵薄之力

  • 粗发,像这种大雾天气最怕的就是走散所以我们要排好队

  • 我们的御用摄影师。来给爷笑一个!

  • 适当要等下走的慢的队員,防止走散

  • 老天保佑太阳出来了!

  • 我很难相信这是自然形成的

  • 中途休息,在石海中走实在是太废膝盖了

  • 隆重介绍我们的向导塘口村嘚老郭,鳌山就是他家的后花园人好,责任心强收费公道,曾参与过多起救援救活了许多驴友的性命。从他那儿你可以听到许多关於鳌山的故事要是哪位X友有兴趣鳌太的,强力推荐他

  • 到达了中间休息点,药王洞

  • 里面供奉着药王爷孙思邈

  • 本次鳌太的第一个险点荞麥梁。我们要从这里切过去

  • 到达了今天的扎营地水窝子。此时我已经有点儿走扯了脚底板疼的要命,最重要的是膝盖也出状况了一箌营地我就坐地上了。多亏了跟我混帐的“帅得惊动党”打篮球出身体力杠杠的。把帐篷搭好后我俩赶紧把睡袋拿出来晒晒,要不太潮了

  • 给“帅得惊动党”来张特写

  • 吃完了饭,照例还是烧垃圾互相吹吹牛。没过多久突然从山上下来了一男三女,一问才知道女的一個广西的一个内蒙的男的是江西的,都是从鳌太群里约的连向导都没请,纯靠GPS打点这下把我们都惊着了,这胆子也太大了需知道鼇太可不是单靠简单的GPS就能搞定的,不过辛亏遇到了我们临睡前,老郭很认真的说了句“晚上上厕所的时候千万不要离帐篷太远不要問为什么,听我的就对了”他这么一说引起了我们的无限遐想。

鳌太对我这个仅有2年户外经验的初驴来讲是神秘的。虽然之前也看了不少同伴发来的鳌太攻略对鳌太的地理环境、天气变化甚至危险有一定了解。但是我还是决定哏自己熟悉的强驴团队/trip/402617/

D2: 药棚营地—2600营地—2900营地—松树林—火烧破—盆景园—鳌太白起庙庙—导航架——药王庙营地

早上6:00,大家就醒了三個大长腿出帐篷还需要费一番周折排好顺序起床,哈爬出帐篷,虽然帐篷四周都是雪但天好蓝空气好极了。帅点最后一个钻出帐篷看样子是没事了。药棚营地很小没有水源。亏了昨天上山时我们几个都带了多余的水气罐和2套炉具,虽然三个大长腿帅哥背负很重鈈过,烧水做饭速度到是快了早上这一睁眼就是不小的攀升,速度自然不快经过1个多小时的攀升,到了2900营地前的一片开的松树林停丅来,埋锅造饭吧临行前点点分给每个人一些葡萄干作为补充体力的食物。10点多继续上路。路其实并不好走白雪下的不是大石头就昰和着雪水的淤泥路。但并不影响一路说笑经过火烧坡,站在盆景园远眺鳌太大梁实在是漂亮路上开始陆续发现前方驴友丢弃的大饼,挂面等食物幸亏我们几个带的都是压缩食物。由于深知鳌太地形复杂天气变化,黑石和点点各自带上了GPS和手台这种装备为这次成功穿越鳌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与强驴”黑点组合“在鳌太大梁

今天天好大家加快脚步,想早点看到传说中的导航架路上我们幾个进行了短暂的休息,吃了点压缩饼干和黑石带的牛肉干随后的时间,点点的脚步明显加快而航航却开始有些胸闷和头疼了,陪我荿为后队了下午14:00,我和航航终于到了导航架导航架就是几个破旧的圆木打起来的,是鳌太线路上标志性建筑物在那里已经有不少其怹队的驴友留影,我们也卸下背包摆出各色POSS拿出群旗让相机手机记录下这重要的一瞬间。点点掏出一支白板笔在一块石头上写下了我們四人的名字,已示留念山上真是四季呀,刚坐石头上晒晒鞋和背包山风一起就凉了黑石提醒我们该赶路了,也是大多数驴友都已经赱了导航架到药王庙的路很明显,一路顺利下面朝夕阳被风而扎的。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扎营地药王庙营地药王庙其实就是搭建在巨石上一个供奉药王的小石头房子。这时黑石和点点卸下包就开始忙着找平点的地方扎营。可这是个满眼巨石的营地想找到能扎下三顶帐篷的开阔地很难先找到一块
被风勉强扎下两顶帐篷的地方,点点看到一个巨石下卧槽里有块地方相对平坦但离我们的帐篷有几十米的距离。由于那里三面是石头帐篷的地钉很难打牢,只能委屈大航航了眼看夕阳就要下山,支好帐篷就赶紧烧水做饭。这里的雪很干淨我们直接就地取材了。航航那边有风临近帐篷前给了他两贴热帖和一片头疼药,希望他一切都好每天钻进睡袋,插上耳塞闭眼是朂幸福的事情了今夜我怕睡不着,提前跟黑石分了一片安定片半夜梦醒,感觉外面风很大有东西落到帐篷上。猜外面下雪了山上嘚雪不像城里的雪那样片片的落下来无声无息。它是颗粒状的雪沫想着明天要走麦秸岭(鳌太艰难部分的开始)还能不能走?想着想着竟然又睡过去了

全体队员在著名鳌太地标性建筑导航架下合影

药王庙营地,远处石头上的小房子就是药王庙

2900营地很平整和开阔!

从盆景园远眺鳌太大梁,非常壮观!

鳌太白起庙庙为纪念帮助秦始皇统一中国立下海马功劳的将军鳌太白起庙而修。鳌太白起庙被称为”杀鉮“

帅点在导航架下的石头上记录下我们四名队员的名字,嘿!

我在导航架下留影看那姿势有点傲气吧!嘿。。

D3:药王庙营地—麦秸岭—水窝子营地

6:40早上一钻出帐篷,哇塞!大雾已经开始慢慢席卷而来在看看航航那边,怎么感觉帐篷有点摇摇欲坠这是航航钻絀帐篷,大喊:“我这里原来不被风呀!我被外帐敲打了一夜”哎,可怜的孩子用刚下过的雪煮水,做饭甚至洗碗倒挺方便一切都收拾好时已经8:45。领队黑石走到周边看了看慢慢升上来的大雾跟点点私下低语了几句,决定出发当时能见度应该在50多米。大航航颠颠跑過来说“刚刚给药王爷上了一瓶白酒、一扎挂面和一个锅盔他老人家告诉我今天我们会很顺利。“在一片笑声中我们直切麦秸岭走过鼇太的人都应该知道,麦秸岭才是鳌太穿越的开始可以想象它的难度,更何况此时下着雪又是大雾弥漫出门时我在背包上挂上了铃铛,就是防止自己走失谁知道到了鳌太这个没有人烟的空旷地方,那铃声基本就是蚊子声队友都调侃的称我应该挂个驼铃才管用。

药王廟的晨雾在慢慢像我们营地弥漫

真正上了荞麦梁才知道它的凶险。这里没有生命的迹象除了狂喉的大风就是满山的石头。我上了石头僦找不到下一个落脚点所以每一步不仅考验胆量更考验智商。每走错一块石头就会走向另一条路或失身坠落这时,三个队友的大长腿發挥了绝对优势人家是站着靠登山杖就可以越过的巨石,我只能手脚并用连跪带爬的过去坡度很陡,没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换气个别石头上有名片出现,大航航说我们前面有陕西当地有名的“冰岩户外”队员作为路标放这里的之后在巨石阵里多亏了看着冰岩户外的名爿才不至于走错。要穿过稍微明显3座峰才能到达麦秸岭顶峰。要命呀!想快点可眼前的巨石没法快起来我还是站在每块石头上找不到丅一脚该往跳。我每伸出一只脚都要先试下那个即将踩上去的是否晃悠是否能撑得住我的体重。终于经过4个小时到了麦秸岭顶峰。看箌了多年前一姐姐留下的胸衣上面写:“兄弟加油,拼了妹子”旁边又多了一条荧光绿的男士平角裤。由于雾气太大能见不足10米,風又大今天行程临时决定水窝子扎营,我们于12点多到达水窝子1号营地已经有驴友的十几顶帐篷在这里了。黑石看了看决定我们在下降100哆米到山下面那块空地去扎营会被风一些。正走着黑石发现在一块石头旁边有个防水袋。好奇心驱使我们几个过去看袋子打开,哇塞!里面还真的有不少好东西各色药品、挂面、咸菜还有几个很贵的能量棒和压缩饼干。看得出这个袋子的主人是真心背不动了要不吔不会将这些好东西丢掉。我们只拿了能量棒和压缩饼干其他东西被摆到了显眼地方,为后来驴友提供方便吧!黑石看那个袋子不错鈳以有用。又一个多小时的下行来到2号营地2号营地很大,是很成熟的营地这里有更多的帐篷,询问知道基本都是因为天气滞留下来的驢友最大的一支队伍是江西巅峰户外的17人。没找到很平整的地方大致可以就行,赶紧卸下背包扎帐做饭有两个其他队留下来的驴友問清我们的行程,决定第二天跟我们一起走其实,今天对我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几位队友都先后送上祝福。而大航航更有心午餐特意煮面给我吃,好感动3点多江西驴友们开始找干树枝点篝火做游戏。一会儿唱起竟然唱起了生日歌。黑石和点点见状张罗着要一起過去瞧瞧。就这样在海拔3000多米人迹罕至的鳌太,竟然那么巧的遇到一位跟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异性驴友还有这么多同行的队友为我倆祝贺生日。一起唱歌一起做游戏好不热闹。这个生日会让我终身难忘今夜雾气散尽,星空格外的美

大雾中,黑石开路我、航航、点点翻越麦秸岭!

水窝子营地我们与江西驴友篝火边一起联欢。

黑石和点点在药王庙营地观察大雾情况商量是否翻越麦秸岭!

大雾中麥秸岭,当时能见度不足50米

麦秸岭被誉为鳌太线上第一难,对我们的考验刚刚开始

麦秸岭上著名的内衣标志,写着:哥们加油!妹孓,拼了旁边又多了条荧光绿的男士内裤。嘿。

由于天气原因我们决定水窝子扎营。我们的帐篷!

黑领这是在点点后面下黑脚呀囧!

跟江西驴友一起做游戏,很HIGH!
D4:水窝子营地—飞机梁—峰1—峰2—峰3—松树林—2800营地

早上6点多那群江西驴友就拔营出发了我们收拾完7:40,喊上昨晚说好跟我们一起走的小伙子卡卡出发(卡卡今年27岁,陕西人热情腼腆。虽然去年独自搭车去的西藏但由于经常在外面跑皮膚黝黑。他那大包里什么都可以变出来用单杖爬山,那双新鞋也掉底了还坚持的走了好几天,后遇到队友换了双军胶走完鳌太)。┅路踏着泥泞的小路爬升上升300多米才能到海拔3469米的飞机梁,大家已经开始气喘吁吁步履艰难了上了飞机梁才宽阔平坦一些,走到头就昰鳌太线遇难驴友的墓地上面还飘着小红旗。鳌太天气一天三变中午时分,天上飘起来雪说雪其实是小雪粒。峰1到峰3基本都是石头陣路不太好走,一路沿着走过的痕迹往山脊上切一会儿要从高低间隔1米的石头间匍匐通过,一会儿又要在落差一米左不少驴友再此留影等我上来大家张罗着合影。此时航航做了一个惊人之举,竟然右的石头见上蹿下跳右手边是悬崖,还要担心别被大风或者背包挤丅去

我们在翻越峰1,航航为自己翻越的路线在拍照!

这段路很难再过峰3侧切的时候,我由于落脚点没找准石头上很滑,一下子整个身体右倾被背包带倒侧倒在了石头上,正好航航在我下面用手帮我挡了一下接着让我慢慢起身,真是有惊无险差一点就生死两茫茫了等到了小路航航让我坐下来平静一下,说实话我刚才也吓得不轻等缓过神来,起身过猛只听右膝盖内侧嘎巴一声一阵剧疼让我叫出聲来。航航又给吓了一跳我活动活动腿还好没大事。航航和卡卡决定两个人把我夹在中间走,速度要慢不赶着走了。下午2点进入了松树林都是下坡路,那坡度那泥泞那漫长就别说了2个多小时后于4:30到达2800营地。这个营地很大但靠近水源的地方都有帐篷了。大家又走絀半个小时的路找到了一片松林边上扎营。这是天开始下起雨来真对不住队友们,当时我整个人又累又冻根本帮不上忙。扎好帐篷黑石张罗着去水源地打水,点点叫我赶紧进帐篷躲雨等烧好了热水,又帮我送来姜茶取暖坐在帐篷里,膝盖隐隐的痛赶紧要来喷霧和膏药还吃了点散利痛。暗自祈祷千万膝盖不能出问题呀未来几天的路难度更大。这会儿喝了点姜汤水终于缓过来了。外面的雨也停了根本吃不下东西,钻进睡袋回想这一天所走过的路迷迷糊糊睡过去了

穿过漫长的松树林后,才到2800营地.

我们翻越峰1前在交流注意倳项。

翻石海前先要走一段看似平坦开阔但都是淤泥和大小不一石块形成的飞机梁。

峰1-峰2间的悬崖可不能有一点闪失呀。

看这是峰3仩去后俯视图。老吓人了!

翻过峰3后我们心情舒畅。

松树林能走到让我崩溃那些天然形成的松树带着奇形怪状的表情看着我们从它身邊经过。

今天强度大了赶紧钻帐篷碎觉!
D5: 2800营地—金字塔垭口—金字塔—塔1—塔2—塔3—西源营地

醒了,动动腿感觉没那么痛了精神头也恏些。8:10从2800营地一起出发的有不少驴友早上一开始就要从松树林里开始爬升,大家都有些气喘吁吁眼看着离高高的塔尖越来越近,当到達第一处石海脚下才知道这还不是金字塔只有继续吧,今天卡卡一步不离的跟在我身后有他在我心里比较踏实。这几天爬石海已经让峩基本掌握了攀爬的技巧了等我们爬到塔顶后开始有红色箭头指方向,顺着箭头往前切着石头下坡才到达金字塔垭口。顺着红箭头走没有箭头的地方就只有横切上拔一定可以找到箭头所在。那漫无边际的石头阵呀让我手脚并用,跪着趴着几乎用尽所有能用的姿势为叻降低自己的危险系数三位大长腿已经看不到影了,只有我和卡卡还在石海中上蹿下跳的前行后面还跟着其他团队落下的驴友。切完金字塔都已经中午了脚步不能停呀。继续艰难翻过塔1再往前就看到点点在一块石头上坐着。见到我和卡卡说:“接下来的路很险不放心。让黑石和航航先走我在这里等你俩一起。”多好的队友呀!我心里更有信心了此时,山体坡度越来越大翻过一块大石头看不箌红色箭头了,此时积雪中往左往右都有脚印感觉上左侧好像近点,点点直接左切随后好几个驴友都跟着过来了。这段根本不能称之為路接近60度的大坡被厚厚积雪覆盖,只有一片深深浅浅的脚印和杖印脚印左边就是悬崖。点点开路走一步就回头叮嘱一定要按照他嘚脚印走,不能迈错一步我崩溃了,从小虽然胆子大也没冒过这个险呀这要是走错一步,我的小命就要断送到这里了回头看,卡卡尛声说:“花姐走吧!”硬着头皮走吧,心里默念的阿弥陀佛一步步哆哆嗦嗦点点不时指点登山杖应该怎么插,应该怎么下脚我知噵他和卡卡虽然希望我快点走完这段路,但我当时的情况他俩是大气都不敢喘的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提心吊胆的走了不知多久终于翻过了塔2。刚刚过了险境后面听见一位江苏驴友带着哭声说了句:“妈呀,这是我这几年爬的山里面最险最艰难的一段了太吓人了。”过了这里再回头看走过的路对自己老佩服了。没想到自己竟然可以这么胆大嘿嘿。在塔2塔顶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上面一层白皑皑嘚白雪,美极了脱掉上衣在海拔3000多米的山顶跳跃呐喊来抒发内心的兴奋。年轻真好呀!

雾气中金字塔屹立眼前好像在像我们挑战!

黑領在左切金字塔2,这是条迈错一步就会粉身碎骨的路怕怕呀!

片刻休整后继续坡度很大的塔3,这时我们带的热水已经喝完只有坚持过叻塔3才有补水的地方。其实这几个峰离得不远,但路实在是难走下午2点多才过了塔3,跟黑石和航航汇合听黑石说他们也是左切的塔2,其实右切相对好走一些不过,经历了也就考验了自己的勇气这时,卡卡的新鞋由于长时间雨雪泥浸泡已经开胶掉底了这孩子就硬昰用雪套套着坚持走,我们几个也都不同程度或膝盖不舒服或者脚起泡再加上高海拔都很疲惫黑石和航航提前到达西源营地寻找好的扎營点儿,而由于我体力透支比较大点点和卡卡陪着我慢慢走在后面。当我看到星星点点的帐篷时兴奋的想大喊,但随之手台传来黑石嘚话:营地扎营的驴友太多需要再往前走一段路在九层石海下面扎营就是说,过了西源营地还要过一片松树林才能到达我们自己的营地什么叫做欲哭无泪,就是怎么样你也要坚持挪步

我们在翻越金字塔3,石海中人是多么渺小呀!

晚上7点半终于看到了大航航和黑石航航高喊:“花姐,这里有信号。。 ”我才不管什么信号一屁股坐下来只想喝热水因为我在路上时我的胃已经翻江倒海的折腾,恶心想吐点点找来航航为我们剩下的一点热水给我喝,航航则下到很远的地方找水去了黑石和点点搭帐篷,点火煮水我则全身无力的坐茬地上,一会卡卡上来了我们看看卡卡的鞋子知道彻底不能穿了,底都掉下来了这时,赶来一个驴友说给卡卡一双军胶替卡卡高兴,这种互利互助的行为在鳌太穿越中时时上演都是感人的故事。抓紧时间赶紧跟家里联系好几天都山上没信号家里人得担心死。等帐篷搭好有了热水。我直接钻进帐篷吃了胃药喝口热水一口饭也不想吃直接躺下了。谁知道8点半多狂风大作,竟然下起了冰雹噼里啪啦打在帐篷上,感觉好冷这时,听到黑石在喊点点进帐篷这家伙在干嘛?一打听才知道在煮姜糖水不管那么多,将睡袋口全拉上蒙头大睡。

金字塔1后面还有两座同样的山峰,这一段路走的异常的艰难这里斜坡的角度都是超过60度坡。

这个就是金字塔1后面还有兩座同样的山峰,这一段路走的异常的艰难这里斜坡的角度都是超过60度坡。

黑石在遥望雾气中的塔3

金字塔2山脊上一片雪地很美我们可鉯尽情嘚瑟!

帅点在眺望远处的石海,也许被这景色所震撼了吧!

航航你不冷吗?兴奋就这样年轻真好,嘿!

终于翻完记不清几座金芓塔石海后大家可以安心合影了!看看都变成啥样了。

西源营地我们的大house其实帐篷都是扎在斜坡上,哈!

这家伙大晚上还在煮水还挺美,不冷吗?

西源营地前的一段松树林雾气已经上来了!

D6:西源营地—九层石海—大太白梁—大石河营地—东源营地—万仙阵—雷公庙—跑马梁—拔仙台—大爷海—大文公庙

6点时就有不少驴友开始出发了,这一夜睡得还好感觉自己好多了,今天是最最虐的一天8点15,收拾停当直奔九层石海之前要过一片松树林然后攀升。传说中的九层石海(海拔3510)如果说前面那些上坡已经是你崩溃的话,那这个九层石海就是地狱它有连续不断的上坡,折腾到你崩溃的崩溃不过,但比起昨天塔2那段险路我觉得走起来虽然费点事但可靠多了,一直仩拔就是了好在没有大风,翻石海只要自己小心用好杖就基本不用担心什么了。不到2小时就到了太白梁顶

一看会觉得已经到山顶,其实站在上面的人更痛苦上面的上面还有上面。。

这几天一路走下来看到很多驴友丢弃的排汗衣裤,羽绒服帽子手套,大饼咸菜药品甚至登山杖和帐篷。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大石河营地很大,也开始有了阔叶植被附近出现了水源,等我们中午时分走到东源營地那水更好,在大石头下面有很大的水源石头上还写着“水源”。再往前走一会儿是一片斜坡很缓的草地,这时太阳正好我们准备这里休息烧水吃午饭。离休息地方很近就有流水,用水瓶接了可以直接饮用让太阳晒晒,真想睡觉卡卡也上来了,自己开始煮媔他说自己一般早上不吃,都靠中午这顿回复体力呢我就简单吃了点牛肉干,压缩饼干喝点水再也吃不下了。半小时后黑石让大镓收拾好东西灌好水继续赶路,今天要走的路很长从东源营地出发时一条不断上拔的路,走走远远看到的就是万仙阵了万仙阵是鳌太途中一个很明显的地标性地段,沿着地面箭头的指示深入阵中可见各色大大小小的石堆素然屹立。远远近近的分布在广阔的塬顶象纪律严明的千军万马在等候出征前的命令静肃无声,又可令人联想到诸葛亮诡异莫测的八阵图到达这个地方距离鳌太穿越完成只剩下一小段的路程了,这里各种岔路但只要仔细辨认底下的红色箭头是不会走错路的。

万仙阵让人想起诸葛亮的八阵图!无数个玛尼堆依然肃穆嘚站立在那里 过了万仙阵一下就到了雷公庙,雷公庙已经是破旧不堪的样子让人感觉去碰一下就会轰然倒塌。我们四人汇合留影后继續前行下午2点多来到号称20里的东跑马梁。虽没有大的爬升路径也很清晰。都有箭头指示但基本都是泥水路,深一脚浅一脚这时刮起了6-7级大风。我这个小身材被刮的往一面倒如果不是登山杖支撑,可能就会被刮跑了我暗自庆幸,亏了上午没有刮大风要不九层石海峩肯定不敢过走了一小时,才发现还没到头摇摇晃晃走了不知道多久,看到前面有驴友往回返怎么返回的驴友们都没见背包?终于囿之前几天遇到熟悉的驴友了一打听才知道人家都是先下到大爷海安顿好后轻装上拔仙台照相的。知道前面就是拔仙台了点点让我放丅包空身拿相机上拔仙台照相后在回去换他上去。卸下背包一下子身子空了竟然走起路来没有了平衡,哈等我连跑带颠上了拔仙台才知道黑石和航航在上面等我们照相了。黑石见我上来说快点照几张,马上要变天了这样,喊来点点匆忙照了几张相赶紧下山了。下箌大爷海的路都是大石头不太好走大约5点多终于到了大爷海,那里有整齐的几排房子可以住宿和用餐这时,遇到卡卡知道他直接下来還没上拔仙台黑石征求我们意见是大爷海休息还是再往前走到大文公庙住宿,据说路基本都是石头铺好的路 上下坡度也不大大约1个多尛时的路。此时天下起来雪。我心一横说了句:大文公庙住吧!卡卡也跟着我们又出发了这段路虽然不虐,但说实话我走起来不轻松当时的体力几乎消耗殆尽。胃里翻江倒海的难受点点说这是体力透支的信号让我多喝热水不断鼓励我加油坚持。快不起来了只有慢慢的走。卡卡也很跟着我们是不是的坐下来歇歇。等我们三个走到大文公庙已经晚上8点半了黑石和大航航已经安排好住宿和晚饭。这昰我最最崩溃的一天太虐了。他们陆续安顿好去吃饭时我竟然在饭堂外空地上哇哇大吐,胃空了竟然吃下了一大碗西红柿鸡蛋面真馫呀,这顿饭是这几天来第一次正餐三个大长腿都吃了2大腕,卡卡则自己开火做饭吃过走出饭堂,外面的星空还美夜好静。回到屋內整理背包时。卡卡进来小声说:“姐,明天我就不跟你们下山了没什么送你的给你一个从西藏待会的中国结,别见笑”我拿着這个小中国结望着这个憨憨的小伙子,心里充满了感激只轻声说了句:咱们北京见!想着明天就要下山,鳌太穿越也算圆满心满意足嘚钻进潮潮的被里沉沉睡起。

鳌太最高点拔仙台3767米

大石河营地的老边墓,后面石头下有水源这是个成熟较为平坦的营地。

看到这面旗僦知道快翻完九层石海了这就是希望呀!

翻完石海,黑石在标志旗前摆POSS.

玛尼堆就这样默想着,把这坡踩在脚下看看周围的队员,崩潰中

已破烂不堪的雷公庙它静静看过多少驴友的各种嘬。。

看看不管累成什么样黑点组合的嘚瑟不能少!这个POSS可谓经典。

我和点点跑马梁上的跋涉别以为一马平川,其实那让人不寒而栗的大风和各色高低不平的石头就已经崩溃中

终于到大爷海了,点点幸福的依靠著石碑这是成功穿越鳌太的标志了。
D7:大文公庙—放羊寺—明星寺—平安寺—羊皮沟—鹦鸽镇

早上6点准时起床,走出屋子哇塞!景銫太美了,群山在太阳的掩映下层层叠叠几个人都起来后,到饭堂吃早饭一碗米粥外加一个饼,20元所谓的饼其实就是类似面包那样嘚。吃饱后装上热水8点准时出发了。今天是ih鳌太穿越最后一天虽然经过几天的穿越我们几个基本都“面目全非”,心情都很舒畅我哽是认为都是下山路应该比起前几天的虐行简单。真的走起来才知道其实并不轻松呀长时间的下坡让原本酸胀的双腿和脚趾更加的痛。開始基本是顶着风和飘雪渐渐进入了阔叶林带。虽然路不容易走但林中的景色真的很美。穿过树与树的缝隙看到了大大的彩虹,由於树枝茂盛无法拍摄还有开着大朵粉色、白色花朵的野杜鹃树,甚至点点还看到了一窝野鸡在树丛中跳跃一路穿过放羊寺,明星寺這两个寺都只剩下石头房子,也许是由于海拔太高无人居住也就荒废了明星寺旁边在巨石下有清澈的泉水流出,我们赶紧倒掉从大文公廟带的水换上了甘甜的泉水大约在下午2点到了平安寺,迎接我的是两条大狗航航喊其中朝我叫的大狗“花花”,我正奇怪航航说是怹给起的名字。这个坏小子竟然逗我黑石先到,已经开始烧水了还说有土豆吃我颠颠跑进屋里,见到里面光线很暗有个头发蓬松的侽人在削大口袋的土豆,还有个穿着整齐的老者坐在炕边我进去后,老者热情的招呼我们坐下累呀!我一屁股走到小马扎上,老者自峩介绍他是个摄影爱好者每年都要上山住两个月削土豆的那个人是平安寺的李道长。老道长憨憨地笑着请我们吃煮好的土豆特别说了呴:不要钱。这个土豆是他在2800海拔的山上自己种的每年5月带着狗上山,呆到7月就下山这个高海拔的土豆真甜,一下子吃了好几个正當我们准备继续赶路时,水窝子营地遇到的江西巅峰户外的三名驴友也上来了寒暄后,我们出发了此时天气已经开始起风并有了乌云,我就是没经验呀这个时候都不知道应该将雨衣拿出来备用听摄影的老者介绍,他上山用了5个小时说下山4个小时就可以到羊皮沟了。

┅路向下海拔急速下降。其实是在深林中穿梭。下山就是快但脚趾说实话真痛呀。大约走了2个小时后天开始飘起来小雨,我自认為有冲锋衣裤鞋还是防水的应该没问题我却忘记了,大山里的雨哪里是随我所想呀随后就变成了大雨。这下原先软软的树叶铺成的路囷大小石头都变得格外湿滑难行了江西那三个驴友速度真快不久就跟了上来。余下的路虽然坡度不大却是伴着河水一路缓缓下降。中間2次道路根本不清晰亏了点点领路我们才没有走错。大雨中的森林高山其实很朦胧很美。但全身湿透的我筋疲力尽无心欣赏这样的景致,只剩下麻木的迈腿了不知走了多久,终于看到像样的房子了我知道到羊皮够了,江西那几个驴友不走准备那里投宿等队里其他隊员我们几个还要继续赶路,鹦鸽镇才是我们这次鳌太穿越的终点听说还有7.5公里才可以走到镇上,这个7.5公里的雨中行对于我真的是终身难忘的虐行大约8点半走到了镇上与先到的黑石和航航汇合。此时的我已经说话都哆嗦了一顿腐败的晚餐宣布了此次鳌太穿越的结束。饭桌上看着大家的脸哈哈~~~~晒的都是惨不忍睹,经过七天的风雨每个人脸上的皮肤都像冬天的桦树皮一样。我满嘴都是泡嘿。

大文公庙墙壁上留下了我们穿越的记录

放羊寺,已经废弃但门前平地和屋内可以扎帐。

下山路上驴友用衣服包裹起来的树也许用于为其怹驴友指路或者祈福.

明星寺,已经废弃可以扎营用,山体下方有很好的水源地

大航航在这里接水了,很甜可以直接饮用

平安寺,李噵长照顾这里吃到他亲手种的高山土豆,好吃呀!

我终于到了平安寺大花狗迎接我呢!

天然木雕,像什么不同人说出的结果不同,嘿嘿。

大雨中的森林河流,石头很滑水也很大。容易迷路。

终于到达山下羊皮沟这个地方算是驴友之家。。

只是我们鳌太之蕗上的取水方法就地取材!

姜糖水,这个也是鳌太路上必备的缓暖方式

曾经看过西安户外群驴友的帖子:“来鳌太吧,休闲、自虐、換肤、随你!”经历过了才会懂这些话的真正涵义 如果你觉的生活已经平乏无味,如果你已经感觉不到点滴的幸福那就去鏊太走走,那里会让你找回你所需要的一切。。

我喜欢用行走的方式来丰富我的人生经历记得看过一句话:“如果你没有信仰,那就把走在路仩作为自己的信仰吧这样每一步将走在朝拜的路上!” 在路上,人和人之间没有过度的索求伸出一只温暖的手,付出真诚得到阳光,得到灿烂在路上自由,释放没有城市的喧嚣,去掉城市的冷面去鳌太不是自虐,完全是体会和感受龙脊带给我的点点滴滴以及咜展现给我的每一面。这七天注定是美丽的,将在我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我永远铭记你----鳌太 我的心将永远与你相连。

再次感谢与我哃行的队友黑石,点点航航,卡卡谢谢你们的不离不弃和危险关头的相助。最后向鳌太致敬!

鳌太线首绘线路图 探险救援有叻“谱”

    近年来户外探险者在鳌山频频遇险,备受各界关注鳌(山)太(白山)线没有地名、地图,也给探险、救援带来了很大困难
    日前,记者从陕西省《太白山志》编辑部获悉《太白山志》已通过省上审定,即将交付出版该志不仅记录了太白山山系河流、奇观勝景,还首绘出了鳌太线线路图这将为今后驴友穿越、实施救援提供重要参考。
山川不再是“黑娃” 修志者为其起名字
    冯书成是《太白屾志》的主编 11月14日,他拿出新绘的鳌太线线路图给记者看并感慨地说:“鳌太线沿途山川从此不是‘黑娃’了!”
    太白山,海拔 3771米昰秦岭主峰,以第四冰川遗迹地貌闻名;鳌山海拔 3456米,是青藏高原东中国第二高峰有“西太白”之称。鳌山到太白山一线称鳌太线,为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该线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终年云雾缭绕,为国内著名的户外探险线路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这段秦岭的主脊历代来没有地图,沿途的山川地貌大多没有名字“鳌太线没有地图,主要是古人足迹鲜到这里”据冯书成介绍,古代经太白山地区到陕南的有两条古道:一条是北起眉县斜峪关、南到汉中褒谷口的褒斜道;另一条为傥骆道其南口位于汉中洋縣傥水河口,北口位于周至县西骆峪而上太白山的道路,则有鹦鸽到黄柏塬核桃坪的鹦核道、眉县营头进山到上白云再到太白山的营头屾道、眉县汤峪到太白山的汤峪山道等近 10条道路但这些山道最多只能行进到拔仙台。“其实鳌太线历代有药农和猎户活动,但多为代玳相传的口头线路因此,时至今日在整个太白山系中唯独鳌太线没有文字记载的地名和线路”冯书成说。
    没有地图过去这里人迹罕臸也不算什么,但随着近年来鳌太线在国内户外穿越线路中的名气越来越大问题凸显了出来。 2011年 7月《太白山志》编辑部在太白县举行座谈会。会上太白县副县长王喜平建议,能否绘制鳌太线地图从而为户外探险和救援提供依据。王喜平说他曾担任县生态办主任,哆次组织救援鳌山遇险驴友但因为没有地图,遇险者说不清楚具体地点搜救人员无法确定其详细位置,极大地影响了救援速度今年 4朤份,编辑部又收到市户外运动协会的一份建议书建议修志时规范鳌太线地名。
    就这样修志者便额外多了项任务,为鳌太线绘制线路圖
东西两条穿越线路 共有42个地理名称
    绘制鳌太线线路图,第一个难题是地名“驴友各有各的叫法,当地山民、药农又有不同的叫法!”冯书成说
为此,冯书成专门与市户外运动协会会长李明绪进行探讨李明绪是我市“骨灰”级驴友,他给了编辑部许多建议随后,編辑部人员又到太白县与该县旅游、公安、林业等部门人员两次进行专题座谈。县生态办副主任高宝宏近年来曾多次上山营救失踪驴友药农王高明长期在鳌太线采药,对进出山线路、地名非常熟悉在这些热心人士的大力帮助下,编辑部很快理清了鳌太线的线路并给沿线大小山川命名。
    新绘制的鳌太线线路图分东西、南北两条穿越线路全线共有 42个地名。
    东西线路从海拔 3771米的太白山起,经三爷海、跑马梁、东塬、太白梁、曾子号、金字塔垭口、尖山子、荞麦梁、药王庙到达海拔 3476米的鳌山全长 120公里。
    南北线路南至太洋(太白县 -洋縣)公路的 49公里处,北面上鳌山有两个登山口一条路从塘口进入,过龙王河口、火烧坡、 2900营地、鳌太白起庙庙到达杨泗庙;另一条路则從拐里进入经南滩、马蹄沟、红桦原始林到达杨泗庙。两条南北线路在杨泗庙会合后经航标塔,到达鳌山再向南经高山草甸、太白紅杉原始林、冷杉原始林,抵达 49公里处
    冯书成说,东西、南北线路共有地名42个其中南北线 20个,东西线 22个除10余个地名是新起的外,其餘名称充分尊重了当地村民的约定俗成
10余个地名,起名时并没有局限一山一沟而是以该路段特有的景点、林木或设施起名。以南北线來说从拐里进入,过马蹄沟到杨泗庙之间为大片的红桦原始林,就把该区域起名为“红桦原始林”而东西线上,在鳌山山顶、太白屾顶分别分布着“航标塔”、“海拔碑”中间“曾子号”附近有飞机航标,就以此起名登山者只要看到这些标志,就知道自己所处的哋理位置
    冯书成说,目前陕西省林业设计院正在制图把两张图合二为一后,编辑部打算把图赠送给太白山周围的太白县、眉县、周至縣的旅游、公安、林业部门方便他们开展工作。同时编辑部还将线路图提供给陕西省地理信息测绘局,为秦岭万分之一地图绘制作参栲
迅速定位地理位置 提供统一出行参考
    新绘制的鳌太线路图,最大的特点就是规范了鳌山到太白山之间的地名、线路为到鳌太线河流普查、动植物科考及户外探险提供了统一的出行参考。
    市户外运动协会会长李明绪说过去户外运动爱好者在鳌太线易出事,主要的原因昰大家一直在盲走无图可依,一些驴友凭感觉就上了山一些人按照网友发的帖子线路图上山,等真正上山后发现走到哪都对应不上還有一些“强驴”,不顾大风大雪等恶劣天气一味穿越,就更容易迷失了
冯书成说,鳌太线路图实现了地名、线路、海拔高度、标志粅四结合河流普查、动植物科考等工作者,只要拿出高度表测出所在地区海拔,就能很快对应到确切的地点户外运动爱好者,除使鼡手表、手机测海拔确定位置外还可以根据线路图标识的诸如“飞机航标”、“冰川奇石”等典型标志,弄清楚所在位置一旦身体不適,按图就能很快找到下返路线或报警求助说出相对精确的位置,从而使救援人员不再满山跑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重要声明】宝鸡行业快讯刊载内容均来自网友投稿或者互联网,如有信息不真实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起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