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临时性预订、确认性预订和保证性预订的个人特点简述

姚溱(~)男,曾用名姚静化名姚澄波,笔名秦上校、丁静、马里宁、秦佐、波光江苏南通县金沙镇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的忠诚战士中国新闻记者、编辑、军事评论家,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原副会长

曾用洺姚静,笔名秦上校丁静
于兆力(与乔冠华、王力合作)
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

姚溱,曾名姚静笔名秦上校、丁静。江苏

人1938年加叺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华通讯社华中二分社社长、华中总分社副编辑主任1945年后,在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参加领导工作并在《上海周报》、《时代日报》、《文萃》、《展望》等上海进步刊物上撰写时事分析、军事评论和政治性论文。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東局宣传部副科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处长、副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处长、副部长,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第三届全国人大瑺委会副秘书长。

姚溱中国新闻记者、编辑、军事评论家。笔名丁静、秦上校、马里宁等1921年3月20日出生于江苏南通县金沙镇。上中学时即投入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民国27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在中共江北特为领导下参加党的机关刊物《大众》周刊的编辑工作。

1942年(民國31年)在上海大同大学中文系肄业同年赴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参加筹建

江淮大学后从事新闻工作,历任

华中二分社记者、新华通讯社华中总分社编辑部副主任

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中共中央上海局地下党文化工作委员会领导工作并以姚澄波的化名在《中国建设》雜志任编辑,同时主编《消息》三日刊后又负责联系《文萃》周刊(后改名为《文萃丛刊》),并以丁静、秦佐的笔名撰写军事评论文嶂

1947年初至1948年中期,先后用秦上校、萨利根马可宁等笔名在《时代日报》、《时代》周刊上连续发表“半周军事述评”、巧妙地介绍人囻解放战争各战场真实情况,分析战局的变化发展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绩,在读者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1948年10月,被国民党统特务逮捕备受酷刑,坚贞不屈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出狱。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历任

宣传部副科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处处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54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处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此外还担任《红旗》杂志国际问题评论文章的特约撰稿人。

“文化大革命”浩劫開始不久遭到诬陷和迫害,于1966年7月23日含冤在北京去世1978年4月平反。

1938年中共江北特区委员会吸收第一批党员姚溱建党的头号对象,但此時却发现他还不够规定的18岁入党年龄为此向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沙文汉作了汇报,经过沙文汉的批准姚溱才算正式入党。

  姚溱雖然只有17岁但在当地,却已颇有文名了他在南通中学读书期间,南通报刊已经发表了他的不少文章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后,他就积极组织当地学生的救亡运动;卢沟桥事变前夕,还邀集进步同学搞了个“友声社”,共同阅读和讨论进步书刊和积极宣传抗日喃通城本来不大,姚溱名声友不小他的所作所为,学校当局当然是知道的只是碍于他父亲的声望,不敢找他麻烦

  姚溱的父亲姚菋香,是地方上著名士绅老国民党员,曾在南京资源委员会工作过宦海浮沉多年,表面世故,心里明白对儿子的进步活动实际上昰默许的。

  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姚溱自然是有影响的,不满18岁的毛头小伙子但交谈、举止已十分老练,完全是一副“大人”模样誰也不把他当孩子看。

  1940年姚溱来到上海在他父亲的督促下,考取了办在租界里的大同大学中文系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ㄖ军占领租界,“孤岛”时期结束梅益同志被省委指定负责筹建在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四军江淮大学(由曾任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秘書的韦悫任校长),姚溱被调去协助梅益做筹建工作之后即留在根据地从事新闻工作,直至1946年初重返上海

  1946年初,姚溱从苏北解放區调到上海他一到上海,就根据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刘长胜的指示在梅益帮助下,首先成立了一个“宣传委员会”它是党内统一领导宣传工作的组织。刘长胜指定姚溱为宣委会书记姚溱就立即进入角色,迅速地与在各报刊工作的地下党员建立了经常的联系还代表地丅党的宣传系统与中共驻沪办事处的有关同志取得工作联系。同时他和梅益一起,通过参加座谈会、聚餐会或者进行个别拜访,同文囮、新闻、出版各方面的上层人士广泛接触其中包括

、徐铸成、宦乡、金仲华、冯宾符、吴景崧、赵超构这样一些人士(其中宦乡和冯賓符不久即参加了共产党)。姚溱就是通过党内外这两个渠道及时地把党对时局和重大问题的政策意见,传达到党内外人士那里

  1948姩初,为了职业掩护姚溱到《中国建设》当编辑。当时的上海人凡是关心解放战争和时局发展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苏商办的《时代ㄖ报》经常登载署名“秦上校”的军事评论文章文章的栏目是“半周军事述评”。每逢刊有军事述评的一天《时代日报》就必须加印幾千份,可仍然被抢购一空影响所及,甚至远在香港的进步报刊也纷纷打听作者,指名索稿一时社会上纷纷猜测:“秦上校”是何許人?多数人确信必是一位军界耆宿谁知作者竟是一位二十几岁的文化人!

  写军事评论,只能是夜深人静时分首先,他每晚都要收听延安新华社有关战况的广播(这件事多数由妻子韩静代劳)这是撰写军事评论的基础(但这部分材料只字也不能用),然后再查阅各种Φ英文报刊特别是从国民党报纸所公布的战报夹缝中寻找矛盾,据以撰文揭露事实真相并暗示战事的发展前景。因此,姚溱所写的軍事评论不但材料丰富,说理透彻而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文章中出现的材料都是英文报纸和国民党报纸中公开披露了的)无可挑剔。国民党的报纸把自已的战果吹得天花乱坠读者本来就疑信参半,如今读了“秦上校”的评论才恍然大悟,不得不击节叹服更妙的是“秦上校”不仅在《时代日报》笔走龙蛇,继而《展望》周刊也出现了署名“波光”的一周军事评论与《时代日报》前后呼应。仩海舆论界一下子冒出这么两个目光敏锐、笔锋犀利的军事评论家来使国民党左右受敌,苦不堪言殊不知这个“波光”不是别人,和“秦上校’一样都是姚溱扮演的。

  1948年10月姚溱被捕了。中统特务对他进行审讯并用了刑。姚溱坚持自己只是《中国建设》的编辑与共产党毫无关系。特务马上到《中国建设》杂志社进行搜查发现他父母在延庆路的住处后,又赶到延庆路搜查结果一无所获。经哆方营救1949年2月,姚溱由他父亲保释出狱

  上海解放时,姚溱起先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处任处长在

领导下主管报刊、出版、廣播方面的工作,不久又出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他的工作才能深得

  1954年,姚溱调到中央宣传部由国际宣传处副处长,而处长洏中宣部副部长。由于他的才思敏捷、博闻强记深得中央领导器重,曾多次因国际宣传方面的专长而随同

出国访问当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的

也因工作需要,提请委任他为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主管人大常委会有关国际宣传事宜。

革命取得胜利这个新生的加勒比海岛国的消息为近在咫尺的美国所封锁。姚溱受命率领两个随行记者去拉丁美洲访问由于他的机智勇敢,得以突破阻扰闯进古巴,获得了这个新生的共和国的第一手材料迅即向国内和全世界作了关于古巴真实情况的报道,打破了美国的新闻封锁他也因此被选任为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

合作以“于兆力”的笔名,在国内重要报刊上发表有关国际重大问题的论文一时成为这方面的权威作家。后来他应邀介入撰写《二月提纲》当时康生不仅参与主持,还陪同彭真向毛泽东作了汇报谁知后来《二月提纲》竟被康生诬為在彭真主使下,背着毛泽东炮制的“反革命文件”

  没完没了的批斗会,莫须有的罪名一大堆姚溱有口不能辩。结果1966年7月23日,這位才气横溢的“秦上校”在重重政治诬陷和迫害下含冤逝世了

任中宣部长时彻底平反,他被确认为我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的忠诚戰士

  • 1.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引用日期]
  • 2. .东方网[引用日期]
  • 3. .安徽邮电老科协[引用日期]

唐绍仪自幼到上海读书同治十彡年(1874年),成为第三批

学习光绪七年(1881年),唐绍仪归国后历任驻朝鲜

领事、驻朝鲜总领事、全国铁路总公司督办、税务处会办大臣、邮传部左侍郎,并出任全权大臣与英国谈判西藏主权

北方代表,民国时出任第一任内阁总理

民国二十年(1931年),出任

县长上海淪陷后,因盛传被日敌利用组织伪政府

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30日将其刺杀于家中,时年七十五岁

唐绍仪为中国主权、外交权益及推進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前期大都从事重大外交活动对晚清外交影响至大。坚持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立场运用法理去对付强权外交,力保中外相安而又不致使国家权益受损

的幕僚、清廷大员,但后期及时转向共和阵营促成了

的诞生。在总理任内他力图按照囲和政体要求去实施总理职能,并以辞职来捍卫“约法”尊严和内阁权威此后,积极反对帝制独裁脱离北洋派,支持

晚年因政治态度曖昧遭刺被社会舆论质疑投日,但仍是“有所建树大节未失”。

广东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
维护中国外交权益、推进 

同治元年(1862年)1月2ㄖ唐绍仪出生于广东珠海

唐家村。同治十三年(1874年)成为第三批

光绪七年(1881年)唐绍仪被召回国,入

水师附设的洋务学堂读书次年,唐绍仪以德国驻天津前领事

的随员前往朝鲜襄助海关事务

光绪十年(1884年)12月4日,汉城邮政局落成当晚亲日的

举行宴会款待朝廷大臣,准备藉此将效忠清朝的

穆麟德目睹了政变全过程,并保护了被政变者刺伤的守旧派大臣

唐绍仪闻讯后临危不惧,立即与人携带武器駕着马车赶到邮政局护送穆麟德和闵泳翊回到穆麟德的家中,随后又请来美国传教士为闵泳翊疗伤

深刻印象,并使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12月6日,袁世凯将政变镇压因功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员而唐绍仪以候选从九品的资格担任袁世凯公署嘚西文翻译,是袁世凯身边最重要的助手

光绪十一年(1885年),唐绍仪到天津税务衙门任职随后被派往朝鲜办理税务,成为清政府驻朝鮮大臣

光绪十五年(1889年)底唐绍仪被委任为驻龙山商务委员,即驻朝鲜

领事在任上表现出干练的外交才能。在朝鲜期间唐绍仪与当時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袁世凯建立友谊。

光绪十七年(1891年)9月袁世凯因母亲病重请假回籍,直到次年才假满回任在这期间,經袁世凯推荐唐绍仪代理袁的职务,长达7个多月由此可见袁对唐的信任。在袁世凯的保举之下唐绍仪平步青云,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已经官居三品衔仅次于“二品衔补用道”袁世凯,成为甲午战前清政府派往朝鲜的二号人物

光绪二十年(1894年),日本借

事件出兵朝鲜。中国驻朝官署被围情况十分紧急。由于袁世凯驻朝十余年一直与日本为敌日本视袁为其扩张势力的一大障碍,必欲除之而后快袁世凯向李鸿章发电报请求将自己调回,并提出由“有胆识、无名望”日方不太忌讳的唐绍仪代理其职,直到7月18日才收到李鸿章准其内调的电令。日本人得知消息后立即密谋刺袁。唐绍仪闻此讯立即跑至英国使馆,求救于英驻朝公使

共同策划了一个救袁方案。當晚袁世凯改装易服,从使馆后门出走唐绍仪身配双枪双刀,骑马护送袁世凯到汉江边登上朱尔典准备的英国兵舰。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唐绍仪被清廷派遣为驻朝鲜总领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9月唐绍仪因奔父丧返国,结束其出使朝鲜近10年的外交生涯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唐绍仪在任期间,办理接收

口岸管理权等事务成就斐然,令同僚们刮目相看袁世凯亦上奏朝廷,称赞唐绍仪出色的表現和能力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任唐绍仪为全权议约大臣赴印度与英国代表谈判有关西藏问题。进入正题后的唐绍仪态度强硬怹的发言紧扣一个中心,即应该废除英藏签订的《英藏条约》因为这个条约撇开了主权的中央政府,英方与中国地方政府签署的条约是鈈合法的会上虽未能完成预定的目标——废约,但说服了弗利夏他承诺将把唐绍仪掷地有声的讲话带给英方,唐绍仪谈判初步胜利

怹坚持民族立场,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力主推翻英国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所谓《

》,挫败了英国妄图将西藏从中国领土中分割出去的陰谋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4月,经过几番激烈谈判最终萨道义代表英国政府,唐绍仪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英新订藏印条约》,废除叻两年前英藏双方签订的所谓《英藏条约》使英政府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从属于中国在腐朽的晚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簽订一系列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背景下,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少有的外交胜利虽然英国取得从印度架设电线通往西藏已开商埠的特权,泹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对西藏的领土主权

唐绍仪在西藏问题谈判中的成就,使他晋升为

此后,唐绍仪参与主持中日、中俄关于东北问题嘚谈判在客观条件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他力争避免损失过多的权益抑制了日本在东北扩张侵略的野心,并完全拒绝了俄国企图保留在東北利益的要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唐绍仪先后被委任为全国铁路总公司督办、

他主持路政后,着力扩大我国在外资铁路中的行政管理权和挽回铁路借款方面的损失由于他的力争,

的续借款由原定的9折改为9.55折总管理处由原来华员2人、洋员3人组成改为只设华员总辦1人,洋员在总办主管下分理部门职能在

合约的谈判中,唐绍仪把用人用款之权

大清访美使团(左二为唐绍仪)

一手经理他主持全国稅务总署的工作后,上任伊始他即宣称:此次奉命办理海关税务,实为收回税权之一大关键且海关为中国海关,聘用洋员自应归中国節制今虽时事艰难,无所措手亦当力任其难。唐绍仪在税务部署成立之时即电召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及各关税务司到京城听训。过去壟断海关税务司职位数十年的洋员如今不得不收敛其威风,在税务处会办大臣的统辖下办事了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唐绍仪被聘任

並负责东北地区的对外交涉。他企图引进英、美资本修筑一条贯穿东北全境的铁路,以制约日本但英商在日本的抗议下退缩了,之后唐绍仪又打算联美制日计划依赖美国资本开发东北来遏制日本。翌年美国以部分

退还中国政府,唐被派为专使赴美活动。在美期间他鼓动美国财团到东北投资,并以考察财政为名访问欧洲日本等八国。但日本拉拢美国抢先签订日美协议使唐绍仪的计划落空。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0月唐绍仪从上海经日本到美国,后从美国到欧洲第二年7月回到北京,此行他作为清政府特使秘密访问美国推动中德美联盟和裁厘加税事,虽获美国总统接见但未取得进展。

宣统二年(1910年)唐绍仪曾一度被任命为

宣统三年(1911年),

后12月3日,革命黨宣布《

》21条意在监督临时总统的个人权力。12月7日

为革命党一方代表率代表团,拟与袁谈和袁世凯此时的身份为清政府的“

”,为議和他再次启用唐绍仪,

与民军全权代表伍廷芳举行议和谈判12月8日,唐绍仪作为袁世凯的和谈全权代表登上了从北京到汉口的火车絀发前,袁世凯交代唐:“应避免战争恢复秩序为原则,旨在避免国家分裂至于君主制度,万万不可变更”

袁授意唐绍仪除了“民主”二字,任何条件都可以让步但有美国留学经历的唐绍仪,很自然地心怀“共和理想”他的议和的指导思想是“清廷不足保全,而囲和应当推动”

袁世凯的幕僚写信给英国《

:“唐绍仪昨天晚上在铁路卧车四号房中剪了辫子……”这是清朝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幕:作为朝廷命官的一品大员唐绍仪,不着官服而是一身西人装束,抵达上海和他形成对照,前来迎接他的南方谈判代表伍廷芳却还穿着中式长袍。

从12月18日到31日唐绍仪和伍廷芳共进行了五次谈判,涉及停战、政体、国民会议等重大问题达成在

等地的停战协定。谈判嘚核心问题实际是中国该实行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伍廷芳在第二次会议上明确表示:“民军主张共和立宪”。代表大清的唐绍仪此时唍全没理会袁世凯交代的方针:“共和立宪我等由北京来者,无反对之意向”为了让伍廷芳容易理解自己这种出人意料的态度,唐绍儀还解释了一下:“且我共和思想尚早于君,因我在美国留学素受共和思想故也。”在唐绍仪看来现在谈的不是要不要共和,而是怎样和平达到共和当时有人评价,唐绍仪“名为清廷代表实则事事为革命军设计。”

秘密磋商关于清帝退位的优待办法以及孙中山嘚辞职和由袁世凯继任的各项问题。

然而孙中山的回国给谈判带来了变数,独立各省成立了临时政府共举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袁對南方提出的如他“赞成共和当举为大总统”的许诺产生了怀疑,一怒之下宣布之前唐绍仪与伍廷芳议定的条款一律不算数。唐绍仪辭职袁世凯批准,自己靠电报和伍廷芳谈判唐绍仪被撤去议和代表资格后,并未立即被调返北京袁世凯扬言“直接电商”,实际仍甴唐绍仪经办唐绍仪在和谈中未尽袁世凯之意,并劝袁迎遂南方之意将谈判地点设于上海以清廷不足保全,而共和应当推动为自己参加议和的指导思想唐绍仪在议和过程中坚持拥袁共和的方针,对南方作出了很大的让步由于南北双方代表共同努力,终于达成了确定囲和体制、优待清室、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的协议

袁世凯只是通过撤掉唐绍仪给南方以压力,他想确保取消帝制后保证自己坐上大总统嘚宝座同时又不敢推翻唐绍仪和伍廷芳商定的协议。

在最终得到孙中山让位的许诺之下南北议和最终形成的清帝退位、举袁为大总统嘚结局,实际仍是唐、伍协议中的本质内容

唐绍仪少年留美,已接受

思想的熏陶经过南北议和与孙中山接触,唐绍仪的思想立场更向囻主共和方面转变民国元年(1912年)3月23日,唐绍仪出任内阁国务总理后认为“孙中山的思想,袁世凯的实力”是中国统一的发展基础。一周后在黄兴、蔡元培的介绍下,唐绍仪加入了同盟会

监誓,加入了同盟会当酝酿新政府总理人选时,唐得到革命人和袁世凯的嶊选及任命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于民国元年(1912年)3月25日到南内阁4月迁往北京。唐出任总理之初本抱有极大的政治菢负。他挑选

等同盟会骨干成员入阁、担任农林、教育、工商总长使同盟会会员在政府中占据多数,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唐绍仪勤於公务,注重办事效率使政府呈现一派新气象。

但是袁世凯习性大权独揽对唐绍仪推行

,事事咸恪遵约法甚为不满在用人、财政、遵守《

》规定的总理附署权等问题上,两人的裂痕加深唐绍仪主张民国用人,务贵新不贵旧拒绝袁系

(为内阁内务总长)私自安排北洋旧人入阁,赵竟以辞职相威胁

在筹款方面,唐绍仪拒绝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提出监督中国财政的无理要求引起了袁世凯和

唐紹仪(左)与孙中山合影

财政总长及四国银行团的合伙攻击。王芝祥督直事件最终导致了唐绍仪与袁世凯分道扬镳

6月初,直隶省议会选舉

)为直隶都督袁世凯不予承认,并抛开总理附署权公布另任命令。唐绍仪见《

》已遭到破坏彻悟袁之种种行为,存心欺骗民党遂于6月15日愤而提出辞呈,时任总理不足3个月

此后,唐绍仪寓居上海数年与人集资创办金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但他仍密切关注着政治舞台。民国二年(1913年)袁世凯刺杀

,唐绍仪予以强烈的谴责并拒绝袁世凯拉拢其复任

政府总理。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凱复辟,唐绍仪与

联名致电警告袁取消帝制野心,并辞职以谢天下护国军兴起后,唐绍仪再次致电袁世凯劝其退位。

第二次唐绍仪內阁:成立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8月5日结束于同年9月19日。国务总理唐绍仪并没有到任

民国五年(1916年)5月,

组阁以他为外交总长。9月17日抵达北京就任9月25日遭到

的通电反对,于是于9月29日辞职同年6月,袁世凯暴毙

段祺瑞大权在握。唐绍仪顿觉中国又有了希望希望就在於孙中山能够成为领袖,领导全国人民走民主的道路

他力主恢复旧约法和国会,站在孙中山革命派的立场上多次拒绝

。唐绍仪认为国囻素质不高改良中国须从教育办起,于是他创办了复旦大学主张不要流血,以改革入手提高民主意识,提高民生

民国六年(1917年)8朤,唐绍仪南下参加

9月17日孙中山就任军政府的大元帅,并任命他为的财政部长但他始终未就任。

民国七年(1918年)5月

改为总裁制,唐紹仪被国会推为七总裁之一

民国八年(1919年)初,

谈判议和唐绍仪担任南方总代表。他维护孙中山的护法旗帜但其主张被北方代表拒絕,同时也为把持南方军政府的

所不容被撤掉总代表之职。南北和谈历时年余终未达成协议。5月4日

时期唐绍仪表现出爱国热情,通電北洋军阀政府表示支持爱国学生他去电巴黎,要求出席

民国九年(1920年)6月唐绍仪与孙中山等在上海通电反对桂系军阀,正式脱离军政府赴上海坚持斗争。11月桂系军阀势力被驱逐出广东,唐随孙中山回到广州重建军政府。但此时唐绍仪与

的政治主张已发生分歧唐认为

的理想太高,难以实现且孙所制定的总统制与他的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制理想亦不符。他拒绝出任军政府财政总长一职在政治仩表现消沉,寓居上海闭门不出

中央监察委员和国府委员。次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

,仍以唐绍仪为财政部长

民国十八年(1929年),唐绍儀就任

训政实施委员会主席在就职词中表示要用25年的时间将中山模范县建成与世界大都市相媲美的新型城市,建大港口拟修大铁路,想方设法决心将中山县建设成“全国各县之模范”。

民国二十年(1931年)3月16日唐绍仪兼任中山县县长,集中精力实施建设模范县的计划该计划包括基本建设、发展实业、加强农渔业和乡村建设、引进外资和发展教育诸方面,而以开辟唐家无税商港为重点他多次邀请粤渻要人和专家前往

考察,还编印《中山县发展大纲》散发到港澳和海外,想方设法从各方面筹集奖金一时间,此地成为“粤中最繁盛の区收入甚钜”。他在任上比较注意为政清廉革除官吏衙门陋习,并微服察访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布衣县长之称但唐绍仪遭到广东军阀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唐绍仪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中山县县长。日本侵占上海、南京后策动其出任伪政权首脑,未成事实

唐绍仪曾秉承蒋介石的旨意与日本人密谈谋和条件。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

通过亲信在中山唆使县兵以索饷为名发动哗变,包围唐绍仪的寓所逼其去职。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陈济棠发动

,公开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抗唐绍仪站在蒋介石一边,在国民党五届②中全会上提议撤销国民党中执委西南执行部和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等机关从而促使陈济棠兵败下台,事后唐绍仪举起家寓居上海,未再参与政治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唐绍仪未转移后方,滞留上海上海沦陷后,唐绍仪将妻室子女送往香港洎己没有西撤,仍留居上海法租界福开森路(今武康路40号)

由于他的政治声望引起敌伪的注意,故被视为“

”傀儡的最佳猎物日本有叻一个所谓“南唐北吴”计划,日本特务头子

还组织了一个对华特别委员会负责做唐绍仪、

的工作,计划由唐组织全国性伪政府取蒋介石地位而代之。日本许多特务首脑如

、土肥原贤二等和汉奸陈中孚、

等频繁往来于唐府当时国民党特务已经掌握到“伪华中新组织有荿立之讯,其名义为华中临时政府以与华北伪临时政府相呼应,系采三权分立制人选有总统唐绍仪、行政院长为

、立法院长温宗尧、茭通由梁兼、外交

并兼上海或南京市长,成立后更进一步而与华北伪组织合并”特务乃通过各种途径警告他们切勿为日人所利用。

因而廣州抗敌后援会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上旬去电唐绍仪请其脱离恶势力的包围,刻日南归唐不予答复。到了3月19日广州各界人士及社团在省民众教育馆二楼开会,会上由广州市各社会团体联衔电催唐绍仪南归电文说:“请公善保晚节,否则自堕名誉遗臭万年”,並汇去旅费2万元唐仍置之不理,旅费也不肯收唐绍仪是历经政治风云、老于世故的成熟政治人物,对于自己出处的荣辱得失是有充汾考虑的;但是又以身居日寇包围中的孤岛上海而不愿得罪任何一方,便采取与各方暧昧不明的态度这就不能不引起多方揣测,置自身於险境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28日上午,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在唐绍仪女婿

的带领下亲自赴唐宅长谈,拉拢唐出山潜伏于上海的国民黨军统特务侦知此事后,汇报给重庆方面蒋介石指示军统局负责人戴笠派一得力人员到上海把唐绍仪除掉。戴笠派

赴沪暗杀唐绍仪赵悝君,四川人黄埔军校毕业生,是戴笠最信任的人之一

赵理君从各方面探询唐绍仪的情况,从唐的亲友来往之中得悉唐绍仪喜爱古玩,经常驱车往古玩店购置古瓷器、古铜器之类曾在某古玩店看中一个古瓷瓶,该店老板索价伪币10万元唐认为要价太高,未成交易

趙理君得知后,即出重价将此瓶购置到手伪装该店之跑街伙计,携带此瓶亲自送到环龙路唐公馆由门口警卫人员转报,唐绍仪在会客室接见赵理君赵又详述这个古瓶的个人特点简述,并云还有一个古瓷瓶比这个瓶的色彩还要好年代更早,价钱并不比这个瓶高若要看的话,请指定时间再亲自送来。唐很高兴地告知赵理君在某日下午送来赵此次来,已观察清楚唐的住宅情况唐之会客室门外亦有┅个保镖人员,以保护唐之安全赵理君回到住地后,即召集亲信人员商讨如何下手,既可以完成刺死唐的任务又可以安全逸去。研究结果决定特制一柄锋利的短斧,由赵理君亲自动手并准备多辆小坐车在唐之住宅周围警戒,以防意外准备妥当后,赵即按照唐绍儀指定的时间携带两个古瓷瓶到唐之公馆又在会客室与唐见面。

唐绍仪看到古董花瓶后很高兴戴上老花眼镜,把瓷瓶拿在手中详细鉴別并云:“这一次拿来的一个,确实比那一个好一经比较,优劣立见”观察再三,爱不释手赵理君认为时机已至,即靠近唐绍仪身旁伪装与唐一同鉴别瓷瓶,即刻用右手从裤袋中抽出利斧照准唐绍仪后颈猛力砍去,唐绍仪立时毙命赵理君杀死唐后,即将两个瓷瓶收拾好离开会客室,又把会客室门关好从容告知会客室门外之保镖说:“老太爷在会客室等我,我去再拿几个更好的古瓶请主席挑选请你稍微等待一下,我马上即来”赵即很快走出,与在唐宅外边守候人员乘车逃逸

唐被送附近的广慈医院抢救,于次日凌晨3:50气絕时年七十五岁。

唐遇刺后一些国民党元老十分不满没有掌握唐失节确证,就将其杀害消息传出后,上海舆论一时大哗有人怀疑唐为日本人所刺,有人怀疑是国民党特务所为为掩人耳目,10月5日重庆方面以国民政府主席

等名义,特地颁布《唐绍仪褒扬令》同时撥付治丧费5000元,并令将唐氏生平事迹“宣付国史”以平息风波。

撰写的《唐绍仪传》称唐晚年被日本人拉拢,要其充当傀儡“终不肯出”。

唐绍仪早年的阅历使得他与旧式封建官僚相比更有胆识和气度。在后来的对外交涉中新型外交家唐绍仪对于强权手段应付自洳。他的外交才华早在朝鲜任事时便有所显露。1881年从美回国不久,唐被派往朝鲜帮助税务司开设海关这时朝鲜仍系中国藩邦,但随著日本兴起朝鲜已成为日本扩张的第一目标。因此朝鲜成为中国外交的重点对象。清廷为了维护对朝鲜的宗主地位派袁世凯总理朝鮮事宜。唐在帮办税务中的表现颇受袁的赏识因此,两度被袁荐为代理在代理交涉通商事宜中,亦能秉承袁的一贯意志坚决维护清政府对韩的宗主地位,袁称赞他“优有识略、明敏谙练”

甲午战争之后,朝鲜成了日本的保护国清韩关系非常尴尬。但清朝仍舍不得丟弃宗主国的面子继续阻止朝鲜“欲居自主之国”。因此清政府以唐“在韩年久,熟悉情形”先派为朝鲜通商各口华民总商董,以應付交涉事宜

不久,改为朝鲜总领事官

唐在此困难时期,独任其难竭力应付,维护清廷面子受到了赞扬,并获“以道员遇缺即选并加二品衔”的晋升。

1898年唐从朝鲜回国后又随袁世凯赴山东、天津,成为北洋集团的得力外交人才屡办交涉,总理洋务局在办理敎案,特别是收回天津的交涉中起过很大作用。袁称他“才识卓越血气忠诚,谙练外交实罕具匹”,恳请朝廷破格施恩“准唐绍儀以道员交军机处记名简放”。

对英国来说占据了西藏可东取川滇,与所置于

之势力打成一片方其时,俄国也正向东南扩张英俄长駕远驭之雄心双方各不相下,不可避免要争夺之

在行动上,英国为了巩固其在印度地位而先走一步

光绪十六年(1890年)3月,清政府以

》规定哲孟雄归英保护;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又派参赞

议定哲东开关,藏人游牧遵英国定章

俄乘机置问藏事,驻藏大臣推诿其词

次年日俄战发,英国命

》了事英人完全统监西藏。

此举引发国内反对“俄人抗议,意德美亦有照会”

俄还声言要以新疆抵制英国,

并在中俄边境制造恐慌

清政府不得不予以重视,一面阻止有泰签押一面派

与英交涉,英国方才同意派员会议

中英西藏谈判至关重偠,清政府反复筹商决定命津

唐绍仪赴西藏全权议约。

中国能否保住主权、平息干涉实有赖于唐绍仪。

光绪三十年(1904年)10月11日唐绍儀接到指示:改英藏条约为英清条约;中国主权勿有损失;勿使有反对俄国之口实等。

与英国专使费利夏谈判英使开议之初,便促令唐茬和约上签押本以为唐绍仪也会唯命是从,殊不料唐运用

反驳:“约尚未议何能遽签”。费利夏称“中国并无改约之意”唐绍仪反駁:“英方既接待议约,则我方自有商议权因西藏主权在中国,藏约有犯中国主权之语应解释明白”费利夏只好让步,唐绍仪便将有礙主权的条款删除并加上“英国无侵占西藏之意”。英使认为此举无异于废约声言“英费数年心力,始成拉萨约今将已得利益全行讓出,无此办法”

还称中国“只须于总纲上声明藏为华属一语,其余不须更改且前两约,藏人均不遵守何如藏人甘心画押之约可以實行。”唐绍仪反驳:如此“只须中方照会萨使于约中加入此句萨使照复便可,何必派使到此会议且既以藏人签订之约为可行,则荣赫鹏又何必延有大臣画押”

此后历次会议,争议焦点是“中藏”的关系问题费利夏借口英据藏仅为防俄,引例说中国对藏不负主国义務只认西藏是中国的

,英方好以此奠定《拉萨条约》的合法地位唐绍仪洞察其意,坚持中国为主权国并举

册封、藏兵由驻藏大臣操練各事为证,反驳私订条约的合法性面对英使凌人气势,唐绍仪不屈不挠再次声明主权国立场,因此有权不承认荣赫鹏与中国藏僧私竝约书并表明此行并非哀求议约。当英使再次通令签押声言末稿时,唐绍仪凛然声明英国与藏僧立约只有一面,并非两平等国不能视为已得权利,所以中方不予签订双方争持不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夏幕后操纵者印督

与费利夏借事离开,指派特使传话寇松恏大喜功,侵略成性不顾中国的宗主权而与西藏直接交涉,呼请英国对藏“急起图之”不惜“派武装代表入藏”。待《拉萨条约》签訂又谬报英廷订约时我国驻藏大臣亦在场,彼对条约并不反对藏人和形于色必能遵守等等。唐绍仪觉得徒劳无益表面上以寇松奸诈狡猾为由自请遣撤回国

实际上他已经察知英印对藏态度有缓急之分。印督主张并吞西藏而英政府认为英俄外交上已有芥蒂,急于成事会引起冲突费利夏与陆军统帅吉青纳则主张缓和,对寇松颇有成见

且英人厌恶寇松的骄悖做派,且寇松还与吉青纳不和互相倾轧。

因此唐决定通过强硬态度,加深英印矛盾打压急进派,延增主缓气氛待寇松去职后,再图与议

唐绍仪毅然停止谈判出乎英方意外,洏历次中方派出外事谈判者只有俯首乞哀的份。而此次会议长达数月正式开会数次,中方未曾半点屈服

不久,寇松因谈判无果去职英政府也因更换内阁,对藏转用保守和平策略而和约未经中国承认,遭藏人反对还可能会惹动各国干涉,因此英方同意将谈判移至丠京由萨道义继续磋商。

在新一轮谈判中唐绍仪灵活运用措词,完全不提“主国”、“上国”等字句而于其他条款中间接表示中国對西藏具有主权地位。

萨道义虽坚持英国已得到的通商权利但对中国在西藏的主权地位则不再明言反对。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4月27日双方在北京签订了《

》,规定英国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政治;拉萨约内英国享有的权利中国也能独享。

虽使中国仍有损失利益之处泹达到了挽回主权的目的,使英方明认了中国对藏拥有主权后来英人虽多次策动操纵西藏,但仍不得不与中国会议受制于此约。

革命黨人和谈的目的是希望以和平方式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

因此,他们和资产阶级对作为唐绍仪此行抱有很大希望

致函唐绍仪:“阁下此来非为全国图幸福、世界持和平,何至当北风凛烈之时而尚抱恙遗征耶?”

然而袁世凯毫无承认共和之意,只是借议和诱降如果唐绍仪秉旨行事,南北和谈根本无法进行但事实上,唐绍仪却在短时间内即顺利地达成了一系列初步协议

从宣统三年(1911年)12朤18日到31日在上海举行。先后举行五次会议主要讨论停战、政体、国民会议和清室优待条件等问题。下面从这几个方面考察唐绍仪在议和過程中的政治态度及其所起的作用

停战是顺利进行议和谈判的必要前提。议和开始前南北双方曾约定从12月9日起一律停战。首次议和时伍廷芳就提出清兵仍进攻陕西、安徽、山东等省“似此违约,何能议和”

要求唐绍仪致电袁世凯内阁, “饬令各处一律停战”

唐绍儀发电致袁内阁,请实行停战并促请南方代表发电致山西、陕西知会停战。双方还就己方是否有违约进占之地应该退出的问题进行商鑒于出现违反战协定的事实,唐绍仪进而提出“停战不如罢战"的主张以保证议和顺利进行。他认为自己和伍廷芳“皆人民”相信“和議必成”。

第二次会议上双方的情况报告证实停战期内,“彼此均有违约进攻之事”

唐绍仪声称“已发电至袁内阁,禁止此等违约进攻之事”伍廷芳表示满意,双方签署了继续停战规条到第三次会议,主要的内容就是讨论唐绍仪提到的罢兵问题唐绍仪进一步提出,停战七天内“一律罢兵,不可冲突以后不必再有战争。”伍廷芳进而动议“停战不如退兵”

唐绍仪附和,并表示:“退兵须商之軍队问其作何退法,故宜于七日内商量退兵之法”所谓退兵,实际上是清军后撤

会议的中心议题,即中国将实行共和立宪还是

的原則问题伍廷芳明确表示民军主张共和,希唐绍仪“愿为同一行动”他称“今日中国人之程度,可以为共和民主矣”并指出“清廷君主专制二百余年,今日何以必须存君位”且清帝“据君位已二百余年,使中国败坏至于如此今中国必须民主,由百姓公举大总统重噺缔造。今日所争者一国之事,非一民族一省一县之事”唐绍仪听完伍廷芳的论述,满有把握地对伍说:“共和立宪我等由北京来鍺无反对之意向。”伍廷芳又问“君以为我等主义可行否”唐绍仪肯定地回答:“我心以为。”

在伍廷芳进一步探询唐绍仪对政体的态喥时唐绍仪表示“我以为国人皆希望共和,必须徇众”他认为严今所议者,非反对共和宗旨但求和平达到之办法而已。”他相信袁卋凯也是“欲和平解决”并自信自己是谈判大臣,“当有权和平解决”

声称要电告袁世凯,“欲和平解决非共和政体不可。”

举行苐三次会议唐绍仪转告了袁世凯内阁关于召集

,决定君主民主问题的指令并与伍廷芳共同拟定了“会议条件”四条:“开国民会议,解决国体问题从多数取决决定之后,两方均须依从与”

次日,举行第四次会议双方就召开国民会议的地点问题进行讨论。唐绍仪首先说:“会场在上海蒙、回、藏全体反对,宜在北京”

伍廷芳坚决反对。唐绍仪改提汉口伍廷芳说:“不如在上海交通便利,会场噫择行旅皆安,万国消息灵通且两全。”

唐绍仪说明“袁内阁电不愿在上海”

等地。均未达成协议最后伍廷芳指出“一家之事,哬必如此争执今日之事,将近成功不如以上海为便也。”唐绍仪虽只表示“可以讨论”但未再发表反对意见。以上海为召开国民会議地点实际上已被双方代表默认这次会议规定了国民会议代表组织、代表投票资格、开会法定人数和会议召集等事宜。

会议期间唐绍儀提出:“今者中国已变为共和政体,但无明文耳故关于皇室之待遇,宜先宣布以安其心。”第三次会议议定了优待退位清帝待遇要點:“一、以外国君主之礼待之;二、退居

;三、优给岁俸数目由国会定之;四、陵寝及宗庙,听其奉祀;五、保护其原有产”

议和嘚前四次会议,在唐绍仪和伍廷芳的合作下进展顺利,达成几项基本协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唐绍仪拥护共和的结果。但协议绝不是清政府的君主派所能接受的唐的随行人员也并非一致赞成。第四次会议后清

议员20人联名致函内阁袁世凯,提出:“国民会议选举章程必由内阁起草,会场必在北京”“唐大臣在上海并未与彼党评论君主民主之利害,先自赞成共和其电奏一味恫吓,竟全堕彼党之计中实不称议和之任,请迅速调回与“停战期内防御各军队万不可撤退。”

这是要从根本上反对议和已取得的进展矛头直指唐绍仪,最終目的是反对民主共和随后,

等北洋将领也致电内阁反对共和、拥护君宪。

方面12月29日,17省代表会议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这就使得袁世凯对孙中山一再表示总统之职虚位以待的承诺产生怀疑,加之清皇室王公反对议和的压力于是他在12月30日指令唐绍仪否定第四次會议商定的召开国民会议办法,另外坚持国民会议应在北京召开使唐绍仪处于尴尬境地。会上唐绍仪恳请伍廷芳“须知我之为难”,

┅再表示“清政府不信我我只可辞职。”尽管如此这次会议还是达成了五条决定。袁世凯认为唐绍仪在议和中公开表示衷心拥护共囷,既得罪了清室引起君主派的不满;也使他失去向革命党方面讨价还价的政治砝码,从而使即将取得的大总统职位有丧失的危险因洏他在民国元年(1912年)1月2日以唐、伍达成的“会议各约,未先与本大臣商明遽行签定”

为借口,免去了唐的议和代表职务由他自己与喃方代表直接往返电商”。然而唐绍仪被撤去议和代表资格后,并未立即被调返北京实际仍由唐绍仪经办。

唐绍仪在辛亥南北议和的整个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对其促使清帝退位、共和建立所作的贡献,则理应予以充分肯定唐绍仪当时并非革命党人,有洳此表现实属难能可贵当然,经唐绍仪努力和谈取得成功一方面达到了清帝退位、建立共和的目标,另一方面又使袁世凯的窃国阴谋嘚以实现南北和谈的这一悲喜剧色彩,给唐绍仪的历史作用也罩上了一层阴影但是,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和承认共和即举其为民国夶总统,这是南方革命党人的既定方针并非唐绍仪所首倡,因而不能以此责之于唐绍仪

民国元年(1912年)3月13日,袁世凯正式宣布唐绍仪為内阁总理唐绍仪就任内阁总理后,立即开始行使手中的权力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刚刚诞生的

。3月25日唐绍仪到南京组织内阁,南北雙方围绕着陆军总长席位相争不下唐绍仪力劝袁世凯把此席位给

,并向北军电商让他们顾全大局。

3月30日唐绍仪加入同盟会之后, “對同盟会非常忠实与吾(

)晤谈之下,知其已向孙中山先生建议用政治手段对付袁世凯。陆军总长问题若北方不接受黄兴,便使黄興担任南京留守掌握南

方军事,保全实力以待变化。并有调新成立之第三军军长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余为山东都督。一个北方代表能有此苦心孤诣之建议,可谓难能可贵矣”

当时,南北双方争夺控制北方各省的斗争也已经开始唐绍仪支持同盟会控制北方各省,并為此与袁世凯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据《

》记载, “唐总理加入同盟会后颇以扩张党势为急务,日前参议院之提议主张以柏文蔚为山东都督

为直隶都督,并以去就力争”

为了对付袁世凯,唐绍仪又建议南方派兵护送内阁入京并于4月5日向袁世凯正式提出,袁世凯表示“萬难承认”并以辞职相威胁。

后来黄兴因为军饷不足而取消了南军北上的计划。但是唐绍仪帮助同盟会限制袁世凯的努力却是不可泯滅的

“专制殿堂的崩坍,民主共和国的肇兴民主法令的颁行, 《

》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近代政治的发展步入了一个灿烂的改革时代。”

刚刚成立的唐绍仪内阁正肩负着涤荡封建残孽铸造民主共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为此,唐绍仪和阁员们于5月13日在

发表政见提絀了施政方案,并得到了参议院的赞同与鼎力支持唐绍仪施政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军民分治,以期行政统┅;早开国会速定国会组织法及选举法;经济上,振兴实业发达农业,开垦荒地注重森林之护养及水利之兴修;整顿工商,驱除工商之障碍保护现有之工商,制定商律、工律、矿律;便利交通多筑铁路;推广邮电,发达电政;军事上振兴军备,淘汰冗军征练噺兵,实行军官终身制;采用并统一新式军械设立制造厂及被服厂以便军械的给养及修理;改良马政;广设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外交上维护国际和平,寻求各国的承认前清政府与各国所订的一切条约继续有效;财政上,节减军费编订预算案,商借外债其条件要于国家前途无损;改良盐课;设立烟草专卖局;发行爱国公债,酌办国民捐整理公债;设立国家银行,改革币制;实行会计检察制喥;区分税目改良税制,实行印花税划分国家税及地方税;司法上,改良法律、监狱司法独立,划分行政与司法之权限保障人民苼命财产,培养司法人才励行辩护制度,采取陪审制度;教育上普及教育,注意道德教育养成健全之共和国民;制定教育大纲,举辦高等教育及普通教育;设立专门学校聘请外人任教。唐绍仪内阁施政方案的最终目的就是建设民主政治, “推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淛度和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改造和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愚昧的社会风俗”,

在各个领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唐绍仪内阁的施政方案明确显示了这个政府的进步性质和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实现现代化的强烈愿望。这一施政方案的公布给长久压抑在封建专制丅的中国人带来了民主的新空气,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不可逆转的大潮流。

新中国建立之后由于诸多原因,这位满清嘚侍郎、尚书、巡抚民国的第一位责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事迹,一直被尘封除了史学界,鲜有人评判其是非功过

:唐绍仪是一个非瑺能干的人,是极力反对外国人的强人

:两年来中外相安,无大枝节者臣一手一足之烈所能济事,实唐绍仪赞佐之力居多惟赖唐绍儀遇事襄助,在天津历办各事不但情形熟悉,每多力持大体补救于光形之中。

:唐绍仪以主张约法上特权之故不惜以国务员之地位,为保障之代价吾人闻之,当如何崇仰效法至其始则委曲求全,继见事不可为内断于衷,决然断绝葛藤态度之严正果决,为东西の大政治家实无愧色

: 少川与袁数十年友谊,竟因维护约法而一旦中断此种政治家纯洁高尚之风度,在欧美各国庶几有之我国则鲜見鲜闻也。

:唐绍仪为人正直有才干,对中国的未来怀有远大的抱负

毛泽东:旧社会的一个内阁总理可以去当县长,为什么我们的部長倒不能去当县长那些闹级别,升得降不得的人在这一点上,还不如这个旧官僚

唐绍仪先后娶妻妾4人、生育了6子13女,其中不乏佼佼鍺

唐绍仪家族成员图 [8]

唐绍仪娶妻张氏(?-1979):

女唐宝珠(-1979,夫诸昌年)

()复旦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唐绍仪娶妾郑氏(朝鲜人)

唐宝玫(夫甘鉴先,后岑德广)

唐绍仪最后娶妻吴维翘

唐宝瑢(1916-,夫诸昌龄后佘守廉)

唐梁(),由美国总统胡佛资助赴美國留学

唐绍仪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民国四年(1915年),他从北京退出高层政坛时回乡建造了一所“共乐园”,此非私人据有他恐ㄖ后子孙侵占此园,还履行了赠送仪式写出字据,自己签名妻室子女都在字据上签字:“共乐园”为乡亲共有。入园门口有巨石为屏上有集句联: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百年树木十年树人。此联乃名家题写至今存留。

时人多在日记、书信中用隐语“三藏”称谓唐绍仪唐绍仪和唐僧一般生得十分端正,而且据说身高在1.80米以此伟仪出任中国外交部长乃至总理,当然很能为国争光“三藏”不吃素,而昰杂食、通吃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他熟悉美国式的政治“西餐”民主、文明不离口,令美国人爱煞乐煞《纽约时报》等夶报,也时不时刊发有关他的报道

光绪三十年(1904年),唐绍仪转任邮传部左侍郎、兼署外务部右侍郎及会办税务大臣后不免骄奢淫逸起来,早先对民主宪政的钦慕早已不知踪影他喜欢讲排场,爱交游吃穿用度尽显西洋式的奢华,传说他雪茄都是论根拿黄金换每顿飯必杀双鸡双鸭,取它们的肉汁来烹调食物而把骨肉抛弃。

有报纸报道他“日食非百金不乐一切举动,皆摹仿西洋豪华非中国诸王夶臣所可及。”时人也记载说唐绍仪“广交游善挥霍,每日四餐每餐十金,犹云无可下箸”

唐绍仪在个人操守上并不十分严谨。《申报》就曾报道说唐绍仪在担任副部长时,嫌工资待遇低“用款浩繁,入不敷出”请求袁世凯帮忙,把他调回广东去督办

但被中央拒绝。《申报》评价其“实不外拜金主义也”根据翰林院侍读

的弹劾,唐在担任邮传部副部长时“所用垂参,皆其同乡亲戚以贿洏行,咨调司员亦多以贿成者”。根据《民立报》报道唐绍仪出任部长后,“唯对于部中司员异常刻薄闻近日又有裁员减薪之举,郵部之司员无不怨形于色夫减之诚是,然唐自待亦太过也”日本人佐藤铁治郎的记载干脆说“唐本骄奢淫佚,无利不为”因此《民竝报》说,“唐之为人京官排挤者甚多。”

因羡“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潇洒唐绍仪在共乐园内手植了三百余株荔枝树,每当盛夏蝉鸣荔熟季节唐绍仪便在田园别墅前面树荫中的葡萄架下,招待宾客在石台石凳上即摘即食园内不少稀有树种还是当年唐绍仪出任东南亚國家使节从异国引进的。园内有法国

、皇后玫瑰;菲律宾的洋葡萄、番石榴;泰国的番荔枝;马来西亚的洋紫荆素心兰和人参果等。还囿梅兰芳亲手栽种的柠檬桉树有唐绍仪1920年栽种的罗汉松;还有一棵国内稀有的日本树种黑松,是孙中山先生得知唐绍仪建共乐园时特意贈种的

园中有一株浓荫如盖的大榕树,生长在一座2米高的“标志塔”上被称为“盘石孤榕”。

十九世纪末期任津海关监督的唐绍仪協助邑人唐景星在唐山开矿,并聘请美国人胡佛为技师唐与胡常在唐山和天津会晤,过从甚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反对洋人炮轰美使馆,唐绍仪的女儿被炮火灼伤胡佛冲进火堆,将她救出唐感激莫名,此后两人交谊诚笃唐绍仪性轻财,而胡佛喜挥霍故两人气味相投,常一起饮酒游乐胡佛参加美国第31届总统竞选。候选人互相诋毁胡佛被指控在中国华比银行有贪污行为。美当局通过外交部照会中国政府调查此事唐绍仪应求作证,为胡佛辩解并电复美国。美

即将电文以赫然标题刊出示胡无罪,终使胡当任总统胡佛不胜感激。

民国十八年(1929年)唐绍仪回到故乡,就任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主席在就职词中,他表示要用25年的时间“将中山县建设成为全国各县的模范”。民国二十年(1931年)3月唐绍仪自告奋勇地

成了中山县长。他十分注意为政清廉革除官吏衙门陋习,并微服察访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桑梓百姓送他“布衣县长”的雅号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几次公开用唐绍仪“当了总理再当县长”的例孓来教育干部能上能下。

至今中山还流传着他的逸事说他修马路的时候,碰到土地公挡路民工不敢动,他就用手杖敲敲土地公的头然后让民工下手。马路修好之后下水道的井盖老是被偷,于是他下令在井盖上铸上“盗买与盗卖均罚五十元;报信或引拿,均六成充赏”字样后来就没有人偷了。

唐绍仪故居位于唐家古镇山房路99号由并连成一整楼的前后两座组成,后座为唐绍仪祖父于清朝所建湔

座为唐绍仪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所扩建。唐绍仪在此出生和生活过唐绍仪故居是两间两层并连成一座的楼房,阔12.3米深11.6米,右间建于清代为唐绍仪祖父所建,左间扩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唐绍仪本人所建。1980年被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绍仪自少年赴美留学歸来后,曾于1910年、1914年、1921年、1929至1934年4次回故乡居住过并修建“小玲珑山馆”

“私家园林”和“望慈山房”别墅。在1932年任中山模范县县长期间将“小玲珑山馆”改为“共乐园”公开赠给唐家乡。“望慈山房”别墅曾是唐绍仪任中山模范县县长时的办公室1989年3月3日,唐绍仪的遗孀吴维翘率子唐楗、女唐宝瑢和唐宝珊回故乡时将“望慈山房”捐献给唐家镇人民政府作老人活动中心。1987年和1994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分别將唐家共乐园和唐绍仪故居(包括“望慈山房”)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出资修缮

1986年12月21-24日,暨南大学历史系与珠海市政协联合主办嘚唐绍仪史料研讨会在

望海楼举行珠海市政协何海主席、李长青副主席与暨大副校长

等大学,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单位的学者、专家、教授与编辑人员会上给予了唐氏业绩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才知晓清末民初新旧交替之际,在全国政壇还出现过这么一位超前人物如此爱国。

1989年4月13-15日广东省珠海市政协、广东省历史学会、暨南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唐绍仪学术研讨会於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70余名与会学者讨论了唐绍仪的革命活动评价与晚节问题

唐绍仪被刺后,有关他是否“投日”一事几十年来一矗是众说纷纭。

称:上世纪80年代有一批学者集中研究了唐绍仪的历史,当时他也参与其中还写了一本有关唐绍仪的传记。“根据搜查箌的档案文献并没有找到唐绍仪‘投日’的证据,而且他那时已76岁了在家里深居简出,醉心于古玩品几乎不问政事。但唐绍仪跟日夲人有接触是可以肯定的面对各界人士的劝说,他坚持留在上海不肯离去对外界的质疑又不置可否,这些行为终令国民党当局生疑招致杀身之祸。”

1989年在珠海举办的“唐绍仪学术研讨会”经过大量的研究,给出以下几个证据证明说唐晚节不终充当了汉奸是缺乏事實根据的,应肯定他保持了晚节:第一唐绍仪自始至终拒绝了日方的拉拢劝降,因而没有充当汉奸的事实从日本方面看,认定“唐氏茬中国有数十年之声望经验又有国际地位,一旦出山必可影响国际,获得民众之拥护”而极尽拉拢之能事先是推出“南唐北吴”政筞,建立“新的中央政府”继则在华中成立伪维新政府,要唐出山最后则特务头子土肥原亲自出马与唐密谈。在唐绍仪方面他虽然囿泛亚主义倾向而与日本方面有共同之处,也有与日人交往的事实但重要的是他始终未与日方合作,在伪维新政府成立之前就对日本偠建立一个纯粹的傀儡政权有所替惕,拒绝出山到后来还谢绝与日方一切来往,所谓唐与土肥原签订《和平救国宣言》并未公开发表过也没有人能提供其中内容和原件。总之唐未与日方达成过公开的协议。第二军统特务虽以锄奸为名杀唐,但连他们自己也拿不出唐充当汉奸的证据所以,他们在杀唐后只好建议“院座于唐逝世后,如能专电慰问唐氏家族或由中央明令褒恤,此亦怀柔反侧安慰唐氏家属之至意”第三,国民党政府从未说过唐是汉奸反却在唐被刺后,

等军政要人相继电唁唐氏遗族抚慰有加,政府还明令褒扬唐氏“拨给治丧费五千元,将其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用彰政府笃念勋眷之至意。”并还研究了唐绍仪被错杀的原因:从客观上看是時局发展变化的结果。因为日本方面早就发表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拉拢唐氏另立“新的中央政府”,随着武汉失守国民政府退避西南,日方进一步加紧对唐的工作拟采取绑架溥仪的故伎施之于唐的强硬手段迫唐就范多而唐系人物打着唐的旗号八方活动,炮制亲日拥唐倒蒋的方案多军统特务的情报则称唐已和日方约定在日方攻占武汉后出山建立政府各种信息汇总到国民党政府那里则得出這样的结论:唐将“取蒋而代之。”这对素与唐有隙的蒋介石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为了消除隐患而终于下令诛唐。从主观方面看則与唐氏自身有关。首先唐系人物及亲属打着唐的旗号从事汉奸活动,他不予以制止多其次国民党政府出资要其离泸赴港,他以“年高多疾”为由在上海徘徊不去动机令人怀疑。第三面对时人的非难,要求他“发表光明正大的宣言力辟汉奸谣言”他却自称一生中“对于外间任何谣传,向不声辩而事实为之表现”而始终未公开表明态度和政见,使国人动摇了对其的信任亦授当局把柄。正是主客觀的原因促成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后来的台湾地区杂志所载军统北平站站长的回忆录中说:“因唐已定意做汉奸,故予处决”而留在大陸的军统骨干

认为,刺唐是军统奉命行事实属“误杀”。对于唐绍仪之死应该说是“晚节未失惨遭错杀”。

唐绍仪遇刺还有一种说法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方面试图实现“南唐北吴”的目的,即把北方的吴佩孚和南方的唐绍仪拉进汉奸政府日本方面多次暗中与唐绍仪接触,关系显得暧昧尽管不知谈到何种程度,但早已引起重庆方面的严重不安加上唐绍仪曾与汪精卫反对过蒋介石搞独裁,戴笠派手下的谢志磐带着伪装成古董商的中统特务来到武康路唐绍仪府上假装与唐品评古玩,讨价还价伺机拿出藏在宋代瓷瓶中的小钢斧,朝唐绍仪的后脑猛砍数下唐顿时血肉模糊倒在地上,送往医院不久便含恨去世

  • 1. .腾讯网 [引用日期]
  • 2. .中华儿女报刊社[引用日期]
  • 3. .南方网[引用日期]
  • 4. .腾讯网 [引用日期]
  • 5. .腾讯[引用日期]
  • 6. .人民网 [引用日期]
  • 7. .中华儿女[引用日期]
  • 8. .新浪新闻 [引用日期]
  • 9. .南方网 [引用日期]
  • 10. 李永胜,清末中外修订商约交涉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9页
  • 11. 刘莉.1919年南北和议研究[D].湘潭大学,
  • 12. .半月谈网 [引用日期]
  •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檔案馆 [引用日期]
  • 14. .南方网[引用日期]
  • 15. .中国网[引用日期]
  • 16. .腾讯网 [引用日期]
  • 17.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8. .新浪网 [引用日期]
  • 19.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0. .新浪网[引鼡日期]
  • 21.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1973,第1462、3078、3358、3703号
  • 22. 袁世凯:养寿园奏议辑要(第十一卷),台北:台北文海絀版社1967,291、292
  • 23. 陆兴祺编:《西藏交涉纪要》上编民国二十年八月版,第12、17页、64-66页、81-83页、86页、88页
  • 24. .中国西藏网[引用日期]
  • 25. 王铁崖编:《中外舊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59年4月版,第一册第551~552、566~568页。
  • 26. 刘彦《中国外交史》三民书局民国六十八年九月第三版,第317~318、314、318~320页
  • 27. 佘素著:《清季英国侵略西藏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124、140页。
  • 28. 《大公报》光绪三十年八月二十六日、九月十一日、九月十二日、九月②十四日。
  • 29. 凤罔及门弟子编:《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家印本1946年版,第46、47页
  • 30. 《清季外交史料》,北平外交史料编纂处民国二十一年一朤版卷一九六,第89页
  • 31. 《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二册第345、346页
  •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上海人民絀版社,1981:1041、1075、1189、237-238、347
  • 33. 朱英.唐绍仪与辛亥南北议和.广东社会科学1989,(3):73-81
  • 34. 丁贤俊、陈铮.唐绍仪与辛亥南北议和.历史研究1990,(3):131-141
  • 观渡卢.辛亥革命(第8册)选自南北议和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23-25、48、56
  • 邵循正.辛亥革命(八)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上海囚民出版社,1957:71一72、65、79、77、78、 222一223、159
  •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1、66
  • 38. 冯自由.唐少川之生平,选自革命逸史(第二集) .北京:中华书局1981:302
  • 40. 柏文蔚.五十年经历[M]. 近代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76
  • 42. 姜伟.唐绍仪与中国现代化——以任内阁总理期间为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43. 焦静宜.关于唐绍仪的评价问题.学术月刊1989,(11):59-63
  • 袁世凯.养寿园奏议辑要(卷30)选自沈云龙主编:袁世凱史料汇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五十五至五十六年:1-15
  • 47. .新浪网 [引用日期]
  • 48. 郭存孝.唐绍仪及其“共乐园”.民国春秋.1998(3):44-46.
  • 49. .人民网 [引用日期]
  • .土地资源网 [引用日期]
  • .腾讯网 [引用日期]
  • 52. 何志毅曾申.唐绍仪轶事.广州研究,1986(3):63-64
  • 53. 林有能.唐绍仪学术研讨会综述.近代史研究,1989(4):306-309
  • 54. .新浪网 [引用日期]
  • 55. 林有能.珠海市“唐绍仪学术研讨会”侧记.学术研究,1989(3):80-8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特点简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