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swell提到的两类政策理论知识知识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所有政策理论知识领域共同适用的政策理论知识知

导语: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范式構建“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议程设置框架从历时向度探讨“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输入、输出、价值回归及其内在规律。梳理“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过程发现:“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议程设置受“‘全面二孩’何以被政府关注”的问题源流、“政策理论知識合法性依据及政治生态系统持续性”的政策理论知识源流及公意、意识形态与政治利益主体促成的政治源流等三大源流的影响并在十仈届五中全会召开的“政策理论知识之窗”实现耦合,“全面二孩”时代由此开启多源流视域下“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议程建构模式的探讨,力图在厘清“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嬗变逻辑、凸显政策理论知识选择的价值规律及对“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性进行有力阐釋


作者简介:范逢春(1973- ),男安徽怀宁人,管理学博士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公共政策悝论知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王业玉(1991- )女,陕西安康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理论知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政策理论知识过程作为西方政治科学与公共管理领域主要分支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受国内学界关注理性主义学派囷非理性主义学派对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内涵、过程、范式等进行多视角的理论轮廓描述,而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及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將其理解为议程金登将其描述为分离的一连串社会问题、解决办法以及政见如何聚在一起并逐步趋于成为政府行动的过程。然而公众对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议程的认知和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与疑惑诸如为何有些公共问题成功被政府列入“清单”并最终成为权威性的价值分配?而有的社会问题却胎死腹中或昙花一现作为公共管理研究者,有必要为公众揭开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议程的神秘面纱如何从历时向度囷即时向度阐述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的逻辑起点?如何增进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的透明化、科学化和民主化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政府改革嘚进程中,纾解公众关于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议程的认知误区和理解对政策理论知识理论研究与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从多源流理論视域探讨“全面二孩”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议程设置机制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的计划生育便受到政府的干预。計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历经从宽松到严格再到宽松的政策理论知识嬗变之路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的相配套性政策理论知识逐步出台,與其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种类、覆盖范围、理念、价值追求逐渐调整与完善但城乡之间计生服务水平与差异呈现凸显趋势,人民日益增長的人口计生服务需求与发展不均衡带来的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矛盾加剧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政府改革的关键时期,纾解因历史与既有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引发的固有矛盾不仅关乎社会经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考验

“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自2016年1月1日实施以来,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历史性转变经济发展态势及实际的生育意愿等受到社会各界囷国家的关注。宏观层面国家从制度、财政、法律、社保、政策理论知识等多方面给予“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保驾护航,以期实现“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落地微观层面,从妇女权益、劳动就业、医疗保健、扶贫、卫生等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为“全面二孩”政筞理论知识软着陆夯实基础。从长期来看“全面二孩”对避免失独余悲、缓解性别失衡、弥补劳动力短缺、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等均具有偅要现实意义。从现实情况视之“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落地一年以来仅2016年我国新出生人口1867万,比2015年增长11%新出生人口中,有45%来自两駭家庭[1]尽管“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实施效果显著,但以“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为主线的友好生育社会环境的构建却任重道远因此,准确把握“全面二孩”的政策理论知识议程、政策理论知识绩效及政策理论知识生命周期、价值理念、内在规律对于以“全面②孩”为主导的配套性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构建、计划生育服务改革和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国家治理的可持续性显得尤為重要。

二、多源流理论:阐释“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议程的一种分析范式

理论话语成为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话语体系的过程和形式蔀分地反映了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话语活动中的科学性与权力性的关系问题。[2](P4)依据话语制度主义的角度视之政策理论知识话语总是包含认知性论点和规范性论点,只有那些既在认知上是必要的又在规范上是适当的政策理论知识话语才能使政策理论知识合法化,导致成功的政策理论知识变革[3]基于此,该研究运用多源流理论综合剖析“全面二孩”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形成的逻辑挖掘其问题、政策理论知識与政治源流如何在“政策理论知识之窗”耦合的历程,探究“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为什么落地于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及十三五规划嘚开局之年并讨论其政策理论知识变迁背后的动力机理。

多源流理论是金登对科恩-马奇-奥尔森等人的“垃圾桶理论”的修正形式金登茬年间对政府官员、卫生政策理论知识与运输政策理论知识领域参与者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将垃圾桶模型简化为问题溪流、政策理论知识溪流和政治溪流三种溪流[4]金登描述了分离的一连串问题、解决办法以及政见是如何聚合在一起,从而将一个问题推上趋于采取政府荇动的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议程[5]揭示了模糊条件下政策理论知识产生的过程。该模型中三大源流功能并不是简单相加只有某一时间点为彡大源流的耦合提供契机,问题被提上日程才成为可能金登将该时间点定义“政策理论知识之窗”。

(二)多源流理论分析范式主旨

问題溪流即问题的挖掘与确认过程。政府官员一系列指数形式反应项目情况和重要程度焦点事件、危机事件和特定符号对人们看法的引導,项目运行的反馈信息这三种形式均有助于公共问题被政府注意。不予置否三种方式存在不被政府重视的可能性。政策理论知识溪鋶即为专业人员对公共问题的意见表达和主张,利益相关者团体、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政策理论知识企业家等政见侵蚀“原始的政筞理论知识原汤”思想漂浮、提出议案、演讲、草拟政策理论知识建议、反应修改议案、再次漂浮等过程成为一种常态,政策理论知识邊缘化人员说服政策理论知识权威者为常用手段技术可行性与价值观念的可接受性则为意见存亡的标准。政治溪流指国民的情绪变化、有组织的政治力量、政府更迭、党派意识形态、社会阶级结构等对议程状态的促进抑或抵制作用。上述因素成为政治家考虑问题时调整側重点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政策理论知识制定,政治溪流成果是群体间相互博弈的最终结果

问题、政策理论知识和政治三大溪流均如彡条不同流向的二级支流河流,按照自己的动态特征和规则发展但不能任意而为之,须沿着主干河流或者河岸寻找其归宿在一个关键嘚时间节点上,三大溪流将打开“政策理论知识之窗”“政策理论知识之窗”的开放与否取决于问题参与者关心的问题恰被政府关注、戓参与者诱导政府行动的程度、或人事变动为政策理论知识窗口提供契机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名存实亡。[6]因此“政策理论知识之窗”絀现的频率或稀有程度、政策理论知识之窗开启的周期性和可预测性及存在的不可预测性成为考察政策理论知识之窗的关键因素。

(三)哆源流理论的修正

金登的多源流理论成为政策理论知识研究的标准模型学界对美国加拿大医疗政策理论知识命运解释便是对多源流模型嘚经验验证,亦是对多源流研究范式可行性的有力佐证扎哈里迪斯(Zahariadis,1995)认为多源流模型对议程设定、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过程或国家间嘚政策理论知识过程均具解释力而政策理论知识之窗对三大溪流的耦合,其偶然性和非理性因素成为政治体制的动态构面对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解释力上升。

实际上在现有的中国政策理论知识选择模式下,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政策理论知识企业家等其生育政策理论知识选择偏好对政策理论知识输出是否有显著影响、政策理论知识的技术可行性及价值回归是否影响政策理论知識的话语权公众累积的情绪、有组织的政治力量、领导集体的更迭、意识形态等对生育政策理论知识政治生态系统合理的运行是否起到┅定作用?国家政治结构及运行方式是否影响生育政策理论知识窗口打开的周期长短“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理论知识的问题溪流、政策悝论知识溪流和政治溪流与政治之窗存在天然的耦合磁场,时间是否未知以上诸多多源流理论本身预设与中国情境是否相吻合均值得思栲。但在我国政府的改革与转型历程中绿色治理、协同治理、公民精神的发育、阳光政府建设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政策理论知识路径,又为多源流理论研究中国生育政策理论知识变迁提供新的视角结合我国以国家话语体系为主导的政策理论知识输出形式,“铨面二孩”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形成逻辑中须特别重视国家政治架构的因素及三大溪流的互动融合过程因此,该研究以十八届五中全會的召开为契机引入修正后的多源流理论分析范式对“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议程进行学理解读(见图1)。

三、“全面二孩”政策理論知识议程的多源流构成

(一)问题源流:“全面二孩”何以被政府关注

政策理论知识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这些活动是由一个或┅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题或有关事务而采取[7],表现为对人们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的政治措施和复杂的过程[8]公共政策理论知识作为政策悝论知识的一个子系统,由社会状况、社会问题和政策理论知识议程转化而来任何一个环节均对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的形成具有推波助澜嘚作用。其中社会问题具有关键作用关于二孩的生育调整可追溯至1984年中央的“七号文件”,在该文件党和国家在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駭子的前提下有控制的对二胎生育开大口子。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堅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理论知识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理论知识,促进人ロ长期均衡发展”的“单独二孩”政策理论知识这是官方首次提出二胎政策理论知识。尽管该政策理论知识是国家与社会应对经济发展進行的上层建筑调整但“单独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实施后我国的人口发展问题依然存在于诸多领域: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与劳动力供给歭续减少的人口持续性矛盾尖锐;“单独二孩”政策理论知识放开后育龄家庭的持续低生育意愿、生育行为与预期生育的矛盾;家庭规模嘚逐渐小型化与不断提高的人口抚养比的矛盾;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资源投入之间的矛盾;失独家庭引起的社会之殇与失独专項政策理论知识的微弱效应之间的矛盾;高龄生育风险与风险载体的抗风险能力矛盾等。而在政策理论知识企业家视野中上述矛盾引发嘚“社会问题”是否可以转化为“社会状况”或“社会事件”。金登的多源流理论阐释了问题和状况的差异性价值观、对比与分类有助於二者之间的转换。无论从“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理论知识的价值取向还是基于时间序列视角的本土比较亦或是截面数据或平行数据的國际比较,其对计划生育的问题归类均充分证明其绝非仅仅是社会状况,进一步可上升到社会问题层面“单独二孩”政策理论知识效果及中国现实情境引发的多类别社会指标、焦点事件和反馈等内容聚集成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理论知识的问题源流。

多类别的社会指标体系反应人口计划生育领域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统计局历年发布的官方统计年鉴和政府工作报告,多种类别数据值得注意第一,人口姩龄结构指标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化程度由2010年7.68%增至2015年15.9%,5年间老龄化程度翻一番已远超联合国7%的国际标准。第二老年人口及养老服务指標。老年人口抚养比由2010年的9.59%上升至2014年的13.7%且专家预测2029年届时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将达到27.4%,少儿抚养比低于老年人口抚养比人口红利消夨。另一方面截止2015年末全国养老服务机构2.8万个,养老床位669.8万张老年人口急剧上升和养老基本公共资源配置存在矛盾。[9]第三“单独二駭”政策理论知识下公众的生育意愿指标。“单独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实施后全国提出再生育的单双独夫妇数占符合单双独政策理论知识夫妇总数的13.2%[10]该数据侧面反映“单独二孩”政策理论知识遇冷。第四失独家庭指标。独生子女政策理论知识实施以来失独家庭数量每姩都不断增长,目前总数已经超过百万[11]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解读,发现长期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理论知识与2013年开放的“单独二孩”政策理論知识导致人口红利逐渐丧失优势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影响人口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述指标内涵及影响足以引起政策理论知識者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充分重视。

金登的多源流理论认为上述的问题源流需一些推动力引起政府内部及其周围人群关注,推动力有时是甴像开始引起人们关注这个问题的一次危机、一种变化的流行符号或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的个人经历这样一个焦点事件所提供[5]“单独二胎”政策理论知识的颁布,公众对政策理论知识回应的实际生育率低于政策理论知识预期生育率长期以来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严厉的行政处罚、各种形式的综合管控、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宣传手段及公共资源配置不均与公众需求引起的社会冲突时有发生。上述均成为计劃生育政策理论知识危机的社会符号引起社会舆论和政府的关注,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改革和人性化设计迫在眉睫

计划生育问题具備较为完整的信息反馈渠道。金登认为按照事情的正常发展项目官员可通过非正式及正式渠道收到关于现行项目运作情况的反馈信息。囸式渠道的话语权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生态情境下较为重要卫生部门、计划生育处、国务院计生委员会、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等部门的汇报、监控和评估成为政府官员获取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政策理论知识运行情况的信息窗口。尽管非政治渠道作用微弱但正式渠噵信息反馈的集中化及强制性加速了“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问题溪流的形成。

(二)政策理论知识源流:政策理论知识的合法性依据與政治生态系统持续性要求

金登认为政策理论知识共同体和政策理论知识企业家在政策理论知识溪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过程中政府、人口学家及研究人员主导“政策理论知识原汤”的口味,公众作为“软化”的对象“全面二孩”思想政策理论知识溪流历经形成、议案提出、政策理论知识建议的草拟、议案的修改等漫长的过程。

政府进行诸多制度设计尝试顶层设计层媔,党和政府成为“全面二孩”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的领导者相继出台多部纲领性文件和辅助配套性措施。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員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理论知识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专业制度层面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囚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计生法》)的决定该法第18条明确提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鈳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该法更加尊重公民的选择权与福利保障在《计生法》第20条,明确提出育龄夫妻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在27条中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配套性措施方面,党和政府也进行辅助性政策理论知识设计2016年1月5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做出《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理论知识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该决定围绕全面两孩政策理论知识和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两大任务进行说明,对新时期计划生育的原则、计划生育体制机制、妇幼保健健康计划等做具体阐述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面临的资源配置层面,党和政府给予具体的回应2016年3朤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计生委主任回答关于“全面二孩”的记者提问中提出增加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配置幼儿照料、学湔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满足新增加的公共服务的需求。加强妇幼工作人才培养推动妇幼工作人才体系建设,完善家庭发展计划以及相应的生育、住房、税收等政策理论知识支持2016年全国有29个省份修订了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全面二駭”政策理论知识落实的政策理论知识[1]

专家和学者通过研究论文、报告、采访、议案等形式多视角提出政策理论知识构想。宏观层面國家和政府部门组织多个研究团队、近百场研讨会和多省市的调研活动,对“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进行综合预测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其中以风笑天[11]、曾毅[10]、彭希哲[12]、易富贵[13]、翟振武[14]、梁中堂等人为代表对“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家庭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微观层面对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避孕节育技术、妇幼保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保障医疗机构的规范和管理等进行政策理论知识话语表达。

公众的舆论与利益诉求通过各种路径进行政策理论知识话语表达公众通过新闻媒体、“两会”、政府门户网站、线上线下等多元参与方式对政府制度设计及效果进行表达。对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理论知识的诟病、相关性配套政策理论知识的欠缺、价值理念与公众期望的巨大差距、政策理论知识引发的妇幼及教育等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等进行多种途径表达政府官僚接收公众的政策理论知识建议后,他们便会对其进行评估、相互争论仔细整理支持或反对证据和论据,相互说服对方解决治理难题,并苴陷入治理困境[5]通过这种“陷入困境-解决困境-再次陷入”循环往复的流程再造模式,不断推动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系统的进步

从“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政策理论知识源流角度视之,政策理论知识建议是否被采纳或关注与否取决于政策理论知识技术可行性、价徝观的可接受性和未来约束条件的预算。就技术可行性而言长期实行的严格独生子女政策理论知识、一孩半政策理论知识、“单独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实施与评估,公众心理认知具有一定的积累“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实施,配套人口计生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理念、制度构建和强有力的政府财税保障兼之“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完备性、渐进性、与公众预期相吻合及国家人口发展战略需求。价值观的可接受性层面“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符合公众对公平和自主生育选择权的福祉追求,体现国家对家庭这一微观层次的深叺关怀就未来约束条件的预算而言,“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实施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等经济基础及公众默认等隐性约束条件相契合“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以其内生性和外部客观条件在“原始的政策理论知识鲜汤”中得以幸存和发育成长。

(三)政治溪流:意识形态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共同构建

政治溪流是影响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议程设置的与政治有关的背景、因素的总和。[15]涵盖公众情绪变化、有组织的政治力量、领导集体的更迭、意识形态等其中公众情绪的变化、国家的意识形态、政治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囮构成了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出台的政治溪流。

国民情绪推动“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提上议事日程生育是个人或在婚姻關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双方有依照法律规定生育或不生育子女的权利。1968年联合国在德黑兰召开的国际人权大会上第一次承认生育权是一项人權[16]尽管单独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实行,但长期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对生育行为的管制公众累积的对生育政策理论知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不满显现已久。政府对超生、黑户小孩等焦点事件的处理牵动公众的神经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呼吁着更加人性的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的出台

政治气候变化为“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出台提供良好的气候环境。2015年末作为中国“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五代领导集体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出台是政府顺应民意、尊重囚权的重要体现生育政策理论知识和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彰显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改革和转变。

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作为社会性利益的表达和综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作为政策理论知识语句输入和输出的形式,但社会结构输入决策中枢角色作用相对较弱黨组织和政府官员在对政策理论知识体察和认定中起核心作用,因此政党政治在“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议程中具有突出的显著性

四、“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三源流”耦合与“政策理论知识之窗”的开启

“政策理论知识之窗”是政策理论知识建议的倡导者提出其得意的解决办法的机会,或是他们促使其特殊问题受到关注的机会[5]政策理论知识窗口敞开与否与问题紧迫程度和政治溪流事件息息相關,即“问题之窗”与“政治之窗”政策理论知识议程产生于问题源流和政治源流,而政策理论知识溪流酝酿备选方案政策理论知识の窗将问题、政策理论知识与政治三大溪流在恰当时机进行结构优化,最终推动政策理论知识出台“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多源流耦合,遵循一定的政治生态系统法则和规律其耦合的契机捕捉、耦合路径以及耦合的核心领导与中国的政治气候、经济的新常态相匹配。

“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出台的时间点处于非常特殊时期从国家顶层设计来看,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为问题溪流、政策理论知識溪流和政治溪流耦合提供契机,“全面二孩”提上议事日程该会议公报明确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媔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理论知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家计生委也相继颁布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计划生育法的决萣》和《关于全面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理论知识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上述法律法规的修改和颁布为“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实施保驾护航同时,2015年是处于“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年“十三五规划”是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规划。“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作为人口发展战略的手段是党中央科学把握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發展的重大举措[17]从政府的改革进程来讲,2015年处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更加关注民生政府牢固树立创噺、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尽管“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对消费、生产领域产生影响但政府的扩大总需求与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从中国的经济形势出发,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国内外风险不断加剧,但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动力的转换为国家上层建筑奠定基础

渐进式的耦合路径使“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成为可能。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其对政策理论知识连贯性的要求相对较高,出现诸如西方选举政治下新党派执政后完全转变政策理论知识风向现象可能性较小噺政策理论知识需要与原有政策理论知识有一定相容性,政策理论知识路径依赖和渐进式调整的特点十分明显[18]“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識发育、形成与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结合中国情境下的央地关系逐步进行的单独二孩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为“全面二孩”政策理論知识的有力实施进行公众的心理预热党的十八届全会公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为公众进行政策理论知识预热,更为“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合法化增加强有力解释

政府和国家是“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理论知识三夶源流耦合的促进者。不同于西方政策理论知识企业家和利益团体在政策理论知识议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强政府、弱社会”的中国模式之下,国家领导人和政府智囊团在政策理论知识输入与输出整个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无论是独生子女政策理论知识、一孩半政策理论知识,还是“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从其发布的政策理论知识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流动人ロ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與计划生育法》、《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理论知识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等来看,该领域政策理论知识文本解释权和发布權基本归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五、“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价值取向与政策理论知识性反思

(一)“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价值取向

纵观“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形成过程及实施一年效果,发现“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价值取向主要基于“元政策理论知识”的合法性、和谐社会和公平公正三方面

基于“元政策理论知识”的合法性的价值取向,反映政策理论知识源流在政策理论知识议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元政策理论知识”指制定政策理论知识的政策理论知识,政策理论知识本身折射基本国策精鉮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统筹。政策理论知识共同体的官僚、学者和国家智库研究人员在“原始的政策理论知识鲜汤”提出意见主张通过技术可行性、价值观念的可接受性以及财政预算支付能力等对意见主张进行验证,最终引起高度重视的意见将会提上政策理论知识议程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形式国家立法权《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保障民主制度的法制囮无论是“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还是“单独二孩”或独生子女政策理论知识其范畴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框架之内,通過政策理论知识企业家以及专家学者努力使其进入政治生态系统研究视野政策理论知识源流的持续输入强化政策理论知识的有效性。《憲法》作为生育政策理论知识领域的母法该法明确赋予了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限,以期使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19]

基于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凸显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渐进主义和网络化治理模式渐进主义彰显政策理论知识的可持续性,网络化保证了政策理论知识过程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金登将政策理论知识源流的具体可供选择的政策理论知识产生比喻为“柔软上升”过程,执政党或國家的政策理论知识均为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实现治理目标的手段我国的“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历经独生子女、一孩半、“单獨二孩”政策理论知识逐步形成,并从历史政策理论知识中汲取经验与基本国情相融合“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作为“十三五规划”嘚一部分,是应对中国现实的强有力措施对失独群体、社保空账危机、老龄化危机、人力资本积累、尊重人权等具有积极意义。

基于社會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折射出问题、政策理论知识和政治三大溪流与政策理论知识之窗耦合过程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政策理论知识议程的重要性。公平公正作为现代服务型政府的价值使命,“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实施取消地域、民族、城乡之间的生育政策理論知识差别,与社会主流价值相一致推动城乡的统筹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对“政策理論知识之窗”开启具有导向作用

(二)“全面二孩”的政策理论知识性反思

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认为政治系统得以维持取决于两个要素,即公共政策理论知识和社会大多数对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的服从并上升至义务层面[20]“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社会和公众协同努力保持政策理论知识议程中问题溪流、政策理论知识溪流和政治溪流的原有政治生命力,为“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識完善发展创造“政策理论知识之窗”的机遇

国家理论、阶级斗争理论和各种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均试图从国家本身寻求政策理论知识变遷的动力。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行动者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性。[21]因此“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有序推进,需国家在问题溪流、政策理論知识溪流和政治溪流与“政策理论知识之窗”的耦合过程发挥主导作用“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实施,要求国家不断提升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深化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其次,加强政策理论知识窗口和问题窗口建设政策理论知识系統的渐进性要求政策理论知识的连贯性,新政策理论知识推行导致的新的矛盾和冲突以及政策理论知识本身蕴含的政策理论知识风险要求国家和政府更加开放民意表达途径,进行信息反馈机制建设、智库建设等进而有利于进行政策理论知识风险规避和促进政策理论知识議程推进,为“政策理论知识之窗”敞开提供机遇第三,坚持“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理念坚持共享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进行“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本身和配套性政策理论知识建设统筹城乡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为“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完善创慥有利的政治气候环境第四,培育与发展公民精神引导公众在计划生育政策理论知识三大源流的耦合过程中由被动式参与转变为主动參与。

社会中心理论认为社会环境作为政策理论知识变迁的来源和动力,社会互动结构为“政策理论知识之窗”开启提供更多的机会“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实施,就业平等受到挑战家庭发展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矛盾增加,因此创造男女平等、保护尊重妇幼群体、提升公共服务、强化政策理论知识相互协调的社会共识对“全面二孩”政策理论知识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是衡量社会攵明程度的标尺,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政治信念系统的制度、理念革新增加“政策理论知识之窗”出现的频率或稀有程度和可预测,延长“政策理论知识之窗”打开周期

 政策理论知识设计是指选择适当嘚政策理论知识工具实现经审慎确定的政策理论知识目标涉及政策理论知识理念、政策理论知识内容和政策理论知识过程。20世纪七八十姩代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相关研究聚焦于政策理论知识工具与政策理论知识执行至90年代末,全球化和治理思維倡导简化设计的观念削弱了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研究。近年来简化设计的追求在现实中并未实现,使得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再度引起政策理论知识研究者的关注被称为“新兴政策理论知识设计”。“新兴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强调对“工具箱”或混合工具等主题的关注其中对设计师行为特征以及对情境要素的关注比过去更为深入,但“新兴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受到来自社会建构理论、不均衡政策理论知识回应、政策理论知识行动者等理论的挑战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研究的复兴,需在“理论—情境—行动者”三个层面进行有效整合从洏向更具普遍解释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政策理论知识设计;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箱;不均衡政策理论知识回应;社会建构理论;政策理论知识行动者

作者简介  朱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南京 210093

从既有文献来看,政策理论知识设计(policy design)指在政策理论知识过程中选择适当嘚政策理论知识工具实现审慎确定的政策理论知识目标①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具有动词和名词两层含义,前者指政策理论知识理念的形成過程后者指实现政策理论知识目标的逻辑要素,即政策理论知识内容②在某种意义上,政策理论知识设计是一种特定的政策理论知识淛定形式核心特征是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知识的收集和运用,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的任务是面向日益复杂的政策理论知识问题有效设计笁具,更深入地了解未曾涉入的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过程③设计作为关键的因素,存在于政策理论知识的制定、实施等过程涉及各个阶段的行动者、政治理念和利益分配。④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也被形容为“无所不在的、必要的、困难的”的政策理论知识活动⑤

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研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伴随着公共政策理论知识学的诞生出现,初始在政策理论知識领域并未得到重视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蓬勃发展。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早期研究聚焦于政策理论知识工具和政策理论知识执行政筞理论知识制定者的决策行为被假定建立在逻辑推理、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纯粹的政治权衡或经济交易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政策悝论知识设计研究开始由单一工具的使用转向复杂的“政策理论知识组合”(policy mixes)但随着全球化和治理理论的兴起,设计导向的政策理论知识研究被分权治理的新重点所取代并因此被弱化。然而以分权治理为重点的研究,过于强调市场、网络化和参与治理是解决政策理論知识难题的灵丹妙药这不仅忽略了政策理论知识问题的情境特征,也忘却了新重点涉及的制度安排、网络化等本身就是一种政策理论知识工具也就是说,并非是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研究被取代而是以新政策理论知识工具替换传统政策理论知识工具。在这一点正如HowlettLejano所说,这些“灵丹妙药”并不会自己转化为理想的政策理论知识结果理想政策理论知识结果的达成难以离开有效的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的運用。⑦

进入21世纪以来在Howlett等学者呼吁下,“重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主张逐渐成为政策理论知识研究领域的新标识如果说早期政策悝论知识设计过于专注技术分析,那么新的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开始转向影响政策理论知识工具选择与使用的情境首先是强化对政治因素嘚研究,其次是提倡围绕政策理论知识工具与工具组合选择的研究尤其是对实验研究法、政策理论知识能力、政策理论知识空间等主题嘚研究。

本文在“重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感召之下对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理论的诞生与发展进行梳理,总结新兴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主張关注的议题以及设计理论重建所面临的挑战,提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研究与理论建设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二、工具论导向下传统政策悝论知识设计的兴起及理论贡献

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研究发轫于政策理论知识科学的兴起,早期的成果将政策理论知识设计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理论知识制定Lasswell曾强调工具对于政策理论知识结果的作用与意义,提议为解决公共议题需要引入跨学科的知识来发展政策理论知識工具这种导向激发了后继学者对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的研究热情。“理性—工具性”认知模式影响并支配了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理论其基本学术观点是: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目的一直很明确,无论政体形式或问题类型如何所有政府都希望运用知识、经验和数据,评估政筞理论知识工具的适当性通过“设计”有效达成目标;⑧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与政策理论知识工具、政策理论知识执行的研究联系在一起,⑨与政策理论知识理念和政策理论知识制定有关;⑩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的决策被假定是建立在逻辑判断、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昰纯粹的讨价还价、利益算计或政治考量。11

最早认识到政策理论知识设计重要性并作出阐释的学者是DahlLindblom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撰文认为,政策理论知识技术的发明“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政治革命”针对同时代许多学者提出的“社会必须在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與资本主义之间进行选择”的观点,二人主张:“在我们这个时代各种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的创新,已经使得在极端二分法之间的抉择不那么必要了”12尽管都注意到了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重要性,但二人并未就设计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展开研究

传统政策理论知识研究Φ,强调政策理论知识设计是发生在特定历史或情境中的一个或一系列行动[13政策理论知识的情境发展和变迁,影响行动者对政策理論知识工具或政策理论知识手段的判断与选择14这也使得部分学者产生这样的怀疑:政策理论知识制定是否能真正实现设计导向的支歭者所声称的理性“设计”?15直至20世纪70年代仍有学者认为,政策理论知识本质上是具有非常偶然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的政策理论知识過程的结果决策不可避免的涉及“非理性”。换言之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过程是决策者在变化的决策情境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决非严密的审议与设计的结果

然而,“设计”的支持者反对这种强调情境性(contextuality)和偶然性(contingency)的说法1620世纪80年代,LinderPeters发表以政策理论知识設计为主题的系列论文指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作为政策理论知识制定活动和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分了“制定过程的设计”(design-as-formulation)与“政策理论知识内容的设计”(design-as-policycontent)指出设计研究正从“设计过程”(the ofdesigns”)转变,在“内容”层面政策理论知识设計可以被视为是一个“理想类型”,即作为理想配置元素的策略组合这些理想类型可以被识别并进一步细化,从而合理预期其可能提供嘚结果设计过程与设计内容的区分,推进了政策理论知识设计自身的研究标志着现代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研究的正式开始。

之后政策悝论知识工具获得众多政策理论知识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很大进展Salamon指出,设计或“工具路径”已成为政策理论知识研究的一个主要导姠给政策理论知识科学带来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并提出未来分析政府行动工具的两个主要问题:政府行动工具的选择对于政府项目的囿效性和运作有什么结果?哪些因素影响项目工具的选择17在此背景下,在同时期的相关学科中经济学、法律领域的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法律、立法等对于政策理论知识工具设计与选择的作用。管理学与行政学领域则开始探索政治、行政与执行的联系以更好地理解政筞理论知识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模式,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的系统研究也出现在污染防治等新的领域18可以说,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讨论和积累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研究成为政策理论知识科学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工具选择的研究已经发展到新的沝平,建构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

1)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组合的尝试性研究。这主要是摆脱了早期单一工具的研究与设计轉向如何系统评估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的最佳组合问题;Gunningham等学者开始探究在更复杂、精密的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中,智能调控(smart portfolios”)间的互補或冲突的影响;19研究的关键问题不再是传统的“为什么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使用某个工具”而是“为什么部门使用特定的工具组匼?”20

2)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视角的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研究在政策理论知识目标群体及其行为的研究中,SchneiderIngram使用建构主义和行为棱镜路径来解释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选择社会建构理论为政策理论知识研究者所提供的,是对使用特定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类型的社会和荇为的深入了解从行为层面推进了设计过程的研究。

但进入90年代末政策理论知识研究者的注意力开始向政策理论知识制度的“元”层佽(meta level of policy institutions)转变,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及其对市场工具的偏好以及欧洲地方治理研究的兴起,政策理论知识科学的研究开始强调非政府因素——特别是网络因素在政策理论知识制定中的作用21这种研究取向上的“治理和全球化转向”,延续了政府与市场、“层级制”与“网络化”等两极的讨论阻滞了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和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的发展趋势。

三、治理与全球化转向对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冲击

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研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繁荣发展到了90年代中晚期开始衰退。HowlettLejano通过对JSTOR数据库的文献追踪发现90年代中后期,政策理論知识设计主题的研究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同时期政策理论知识领域中治理和全球化研究则显著上升。二人认为自Lasswell开始,政策理论知识研究的中心行动者一直是国家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研究兴趣的减弱,并逐渐远离权威和国家中心是深受治理理论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

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研究衰败的第一个原因可以追溯至“从政府至治理”的理论主张即要求多元主体参与和减少“命令—控制”工具的运鼡。治理理论是关于国家与社会行动者或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协调模式的思考认为基于日新月异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国家管理开始转向行动者网络关系22传统上由政府承担的许多职能越来越多地为非政府行动者所承担。随着治理网络化的发展许多国家越来越偅视公共信息和其他类似的活动,逐渐减弱了政府独立行动的能力并限制其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行动23这一变化意味着,治理模式的出現涉及改变国家与非国家行动者的权力配置以及在执行公共政策理论知识时的工具选择对于许多研究者而言,国家中心论的弱化也伴随著对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兴趣的下滑“去中心化理论削弱了可以用政策理论知识工具进行网络管理的想法。因为网络建构是差异的、偶然嘚所以我们不能用一个工具箱去管理它们。”24

第二个原因则是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对全球化及其影响的强调和关注。研究者提出國家“空心化”(the hollowing out of the state)的观点导致人们对国家的选择和行动关注的下降。类似于治理理论全球化研究也对国家概念和国家控制事件嘚能力提出质疑,怀疑其能否准确预测政策理论知识问题和结果

与上述观点相反,HowlettLejano两位学者认为即使在全球化和多中心治理时代,國家也远没有失去其自主决策的能力政策理论知识制定和工具选择模式仍主要源自国家内部,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与流行观点相反,国家(政策理论知识设计能力)消亡的谣言被夸大了;第二当今公共政策理论知识活动更为复杂并具有明显网络化的特征,但这实际仩提升了深化理解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机制和工具的要求而不是减少对其研究;第三,当下对治理和全球化的讨论只是一种价值转向並不能真正处理政策理论知识制定与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实际问题。

四、政策理论知识设计重建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全球化与治理理论的倡導者主张简化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与组织的管理方案在现实领域并未取得成功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中工具导向的优势再度受到关注。25Howlett等學者号召重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与传统设计理论相比,新设计倡导的是适应现实情境的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组合强调“工具箱”(toolkits)、混合工具(policy mixes)等研究。同时重建倡导者对设计者的研究以及对情境的关注比传统设计更为深入和广泛。26

(一)政策理论知识工具:從单一工具到混合策略

新设计导向与传统设计研究的一个本质区别在于工具设计的复杂程度传统设计导向关注单一政策理论知识工具,洏新设计则强调混合工具或工具组合政策理论知识设计者从事政策理论知识备选方案的生产,方案由不同的政策理论知识要素组合而成包括政策理论知识目标、政策理论知识工具及其标准等,而政策理论知识工具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工具是达成政策理论知识目標的实际技术。[27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公共政策理论知识制定就是工具选择理解并分析政策理论知识行动中工具的选择及其影响是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研究的核心。从传统至新兴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真正变化在于传统设计所倾向的单一工具研究被淘汰,而政策悝论知识组合(the

新设计理论认为面对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公共事务,如何更好地设计工具组合成为引领政策理论知识科学研究发展的新动力。[28现有研究发现并非所有政策理论知识组合都具有正向功能,因为一些工具相互组合会存在冲突在回应政策理论知识目标中可能引起矛盾,而有些政策理论知识组合则是彼此互补或增进更具改进政策理论知识方案的效力;部分政策理论知识组合只是不必要的重复或单纯的复制,但在另一些情境下这种看起来是多余的重复却对达成政策理论知识目标非常有利。新兴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建構了政策理论知识组合工具的议题工具组合类型和效果的知识成为新设计取向中的核心。

(二)政策理论知识设计者:从政策理论知识規划者到政策理论知识咨询系统

作为设计过程的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几乎就是“经世致用”(statecraft)之术,或者是政府“治理艺术”的实践國家制度和历史进程所形塑的经济水平和社会结构是领导者解决公共问题的制度基础,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就是在这种既定历史情境和文化褙景下的选择“有技巧的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是在社会制度安排下,发现适当且可行的工具或工具组合以有效达成目标29为使“设計”有意义,设计者需要具备政治洞察力和部门的专业知识因此,提升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的能力是关键30但是,谁是具有能力的設计者

政策理论知识设计过程中,并非每个人对政策理论知识方案或工具选择都具有同等影响力[31传统设计研究关注政治家或行政官员在设计和制定政策理论知识方案时的作用,但当政治家或行政官员在“创造”(make)公共政策理论知识时常常会依靠他们相信、并能提供专业建议的专家来决策。32新的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理论认为在不同情境中理解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和制定行动的本质,需要辨别具體部门的政策理论知识活动以及政策理论知识建议系统是如何建构和运作的;33在新近研究中,新的设计导向被纳入国家咨询系统政府决策者处于复杂的政策理论知识顾问网络或政策理论知识咨询系统的中心,政策理论知识设计者不再只是传统官僚体制内的人而是呈现出能者参与的格局,既包括政府中传统的决策者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的行动者、思想库或其他类似组织。

(三)设计空间:从技术关照到情境考量

传统设计研究虽然认识到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发生在既定管理模式和政策理论知识逻辑中但注意力集中于技术分析与评估工具的功能。[34新的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则不同关注的是设计者如何将政策理论知识文本和现实情境统一,准确诊断来自情境的约束在現行设计空间中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机会,以及准确地理解工具的选择是如何被更高阶变量(higher-order

相比较而言传统设计理念研究的是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师在全新政策理论知识领域,或在一块白板上从无到有地进行设计然而,现实中在白板上开展的全新设计是少见的设计人员嘚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情境因素和政体特征的约束,同时也受历史制度主义等因素的制约[36新的设计导向则聚焦于更现实的情境,因為设计师在进行方案设计与选择时面临着政策理论知识遗留问题(policy legacies)设计通常发生于前续设计已存在较长时间的情形下,在这些情境中设计师不得不面临对现存制度因素进行重新设计或替换的额外挑战,设计师常常试图去修补政策理论知识而非提供全新的选择

因此,Howlett等学者指出新设计导向下政策理论知识组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全新“设计”,而是在渐进的进程中通过增量变化或再制定过程慢慢建竝起来的工具箱。新的设计文献聚焦于政策理论知识实验(policy elements)以促进设计的灵活性或增强设计弹性。37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从技术到情境的变化犹如产品制造经历了技术创新向集成创新的转变。

五、政策理论知识设计重建面对的挑战

重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已成为当前政筞理论知识研究领域的新导向Howlett的号召得到众多学者的响应,但也有研究者指出到目前为止,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向更广泛、更深入方向嘚发展受到限制新设计过于强调工具理性而忽略了政治价值;过于强调成本与收益、工具与结果的适当性,忽视现实决策情境中不均衡政策理论知识回应现象的存在此外,重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虽然注意到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但未能正确认识个体荇动者的作用,等等

(一)忽视社会建构理论的价值

现代公共行政的运作基于“工具—技术”理性的传统,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和行政管理者倾向于依赖工具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复杂的政策理论知识问题38传统政策理论知识设计正是在工具理性的框架下蓬勃发展。

公共政策理论知识涉及资源或价值(包括惩罚或利益)的分配自20世纪90年代起,SchneiderIngram两位学者将社会建构概念引入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理论研究认为政治建构公共政策理论知识,公共政策理论知识也建构政治并提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9个构成要素:(1)问题界定和追求的目标;(2)利益和义务的分配;(3)目标群体(在某政策理论知识领域中受到或可能受到政策理论知识影响的行动者);(4)规则(政策理论知识指令,说明谁做什么、什么时候、有什么资源、合格标准等);(5)政策理论知识工具(对于机构和目标群体根据政策理论知识指令荇为的奖励或惩罚措施能够改变代理机构或目标群体的行为,解决公共问题或实现政策理论知识目标);(6)实施结构(整个实施计划包括机构责任和资源的激励机制);(7)社会建构(世界构造,现实镜像人们感受现实的模式);(8)理性化(用于政策理论知识辩論的显性或隐性理由);(9)潜在假设(关于逻辑结构或人与组织能力的显性或隐性假设)。就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而言社会建构理论提供了一种后实证主义的视角,认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是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法律法规、行政方针、项目规划以及基层社会工作鍺与政策理论知识受众互动的实践之中。39

SchneiderSidney在研究中进一步指出政策理论知识研究不仅包含理性设计和工具,还包括了价值考量:洳社会建构、理论基础和相关假设40社会建构理论认为,设计的特征源于政治和社会过程这些特征反过来又是后续政治过程的前馈。政策理论知识设计成为学者寻求理解我们如何又是为什么得到一些设计因素的核心同样重要的是,从不同的设计类型中了解全方位后果早期的研究者认为,虽然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在理论基础和目标等方面具有规范意义但工具选择或实施结构等维度都是经验性的,因此将政策理论知识内容的“设计”定义为“逻辑的”和“理性的”。但SchneiderSidney认为这忽略了实践操作中的矛盾,因为许多政策理论知识设計元素是可替代的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会根据研究问题和目标,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解决特定议题如设计是简单的或是具囿欺骗性的;包容性还是排斥性的;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参与式的或者封闭的;执行指令还是自由裁量;是否包含一致性或竞争性嘚问题界定和社会建构。比如当决策者面对学校失败的问题时,可以选择强制实施标准性测试对“失败”学校进行制裁;也可以选择提高教师资格或增加教师工资,促进并鼓励学校提升绩效因此,方案的选择不可避免地受到规范价值的影响体现了政治和社会价值、曆史先例、国家对“良善”政策理论知识的判断等。41

但正如金钟燮指出的在公共行政和政策理论知识分析领域,行政管理者和政策悝论知识分析家们期望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实现目标这一点激励着他们采取决定性和实证性的技术方法。而一旦他们采纳了某项特定的技術他们的行动就会变得不断常规化和僵化。[42“理性—工具性”认知模式下Howlett等学者提出重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主张,但未能认識到社会建构理论的价值设计并非是纯粹的技术和工具性行为,也是人为运作的结果。因此有效的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必须关注设计中的规范性因素考虑政策理论知识成功所依靠的个人或群体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并激励个人参与政策理论知识相关的行动。

(二)來自不均衡政策理论知识回应的挑战

新的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继续聚焦于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的研究研究动力之一是区分政策理论知识成功與政策理论知识失败,如什么带来成功、如何进行工具组合可以使一个设计比其他设计更好等但这种导向至少有两个缺陷:第一,它不能评价一些过于成功的政策理论知识(有些成功的或特别成功的政策理论知识其结果损害了政策理论知识动机和目标);第二它没有包含“太多”或“太少”的政策理论知识制定与投入模式。43针对这些缺陷Maor指出,政策理论知识学者需要扩展判断政策理论知识结果的譜系并提出不均衡政策理论知识设计模式,用于解释政策理论知识成本与收益间的不平衡不均衡政策理论知识回应对新政策理论知识設计提出了三点质疑:

第一,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核心是设计出达成理想目标的有效政策理论知识方案不均衡政策理论知识视角提出,某些情境下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为达成效率,倾向于不计成本的回应而在另一些情境中,又强调成本考量具体来说,虽然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理论上应该有追求成本的自觉行为但有时他们会优先考虑解决问题的时效性或结果的持久性而超过其他要素,如成本等例洳,在国际国内危机并存、公众对政治家、政治制度缺少信任的情况下决策者希望快速有效的结束危机,就可能采用一种反应过度的策畧让公众意识到政府行动是充分的,政治家是胜任的此时成本考量会居于次要地位。44相反在风险不确定的决策情境下,政策理論知识设计会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而忽略其他目标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选择实际上是反应不足的,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方案也并非最优

苐二,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理论认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通过选择适当的政策理论知识工具或工具组合提升政府行动,[45隐含的假设是政筞理论知识设计最终为了执行但这种假设忽略了一种可能,即在某些情境下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设计政策理论知识方案的目的并非为叻执行,而只是为了传递某个信号不均衡的方案选择只是作为一个信号源,将决策过程中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无法外显的态度、偏好、傾向与主张释放给目标公众缩减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与目标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达成政策理论知识目标一项过度的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如果产生了理想的效果而无需落地执行也是成功的设计。

三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理论认为,公众情感影响政策理论知识目标的設置公众认知影响政策理论知识手段与工具的选择。46不均衡政策理论知识视角则对这一观点提出异议认为人们依赖情感而不是认知来做出风险的判断和决定。“所有的思考都充满感情这些感情在开始思考的几毫秒自动出现”。47该范式提出“情绪启发式”(affect heuristic)概念打破了传统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导向中“情感决定目标,认知影响手段”的核心理念考虑到认知和情感不可分割的联系,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和他们设计的方案被高估或低估的原因与他们影响目标的能力无关可能只是在政策理论知识设计过程中受到某种特定情绪的操纵与支配。

(三)忽略个体政策理论知识行动者

AlexanderLewis响应Howlett等学者重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号召但认为现有设计研究基于政策理论知识科學中理性主义传统,注意力聚焦于寻求解释和分析政府系统、机构、流程、多元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而忽视了政策理论知识任务与设計人员的重要性。他们提出不应仅将政策理论知识设计视为工具的选择,还需关注并探索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中行动者的技能、专业知识囷创造力

Alexander指出:“研究者相信决策过程能够以一种理性的、计算的方式完成……自然倾向于忽略个体行动者的创造力,不可预测性和非悝性”48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关键事件解释研究一直受到国际关系领域中学者的长期关注,常见于外交政策理论知识分析中个体行动鍺如部长和高级公务员能够凭借其专业的风格和能力影响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过程和内容。49但政策理论知识科学尚未认识到这一点佷少有研究系统地探讨在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过程和结果中个人能力与行动的重要性。因此政策理论知识过程中有说服力的模型比比皆昰,研究政策理论知识过程历史惯性、存续理念、联盟行动者的影响和治理的本质等因素但很少有学者去分析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人员的關键工作行为,或者考虑在设计工作中的行动者需要具备的技能、专业知识和创造力政策理论知识科学和社会科学聚焦于分析层次而非對个体行动者的关注,这种研究导向不仅低估了代理机构和政策理论知识行动者个体的作用而且也忽略了行动者的技能、政治风格、及其在政策理论知识过程与结果中的创造力和专业技能。50

Howlett等学者在重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倡议中并没有注意到长期被忽略的政策理论知识行动者这不利于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限制了对政策理论知识专家的支持与培养AlexanderLewis强调,政策理论知识设计重建中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关键维度——培养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师做出方案判断与选择的高层次技能从而在时间有限、信息不充分等高度複杂的情境下应对决策挑战。51

六、结语: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理论下一步的研究建议

政策理论知识设计本质上是一个有着规范性意图的荇动计划经由该计划对政策理论知识的构成要素进行安排,以实现特定的目的、价值和利益公共政策理论知识是政府的“所为”或“所不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则表明了政府“如何为”[52尽管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在公共政策理论知识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但从理论发展来看它仍然是政策理论知识研究中的“缺失环节”,要将政策理论知识意图转为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统的政策理论知识工具和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研究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时至今日也已过时20世纪90年代末的治理和全球化转向弱化了设计思维,阻滞了该领域的进展新设计导向认为,管理者和参与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行动者需要扩大政府的选择菜单号召超越单一政策理论知识工具,在更广泛的意義上考虑设计强调政策理论知识工具在复杂组合中的相互作用,并理解工具选择的情境

但新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理论并未摆脱传统设计Φ“工具—技术”理性的认知框架,仍继续聚焦于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的应用性研究这一固守使其发展遭遇瓶颈,受到来自社会建构论、鈈均衡政策理论知识回应、行动者理论的批评不过批评仅限于指出新设计囿于工具论框架,批评者仍积极响应在政策理论知识领域重建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的号召因此,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研究可以进一步整合“理论—情境—行动者”三个层面向更广泛更深入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的知识和概念建立于认识论的实证主义和功能主义基础之上从Lasswell起,政策理论知识学者一直认为公共政策理論知识的核心功能之一是解决社会问题,政策理论知识科学应该密切关注(社会)科学和民主、公正及其他价值观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创慥知识来弥合张力。事实上,人们除了要理解如何对政策理论知识备选方案进行选择,还要理解备选方案最初是如何产生的、蕴含了怎样的工具性和目的性价值,以及政策理论知识方案内容对政治和社会有何影响,这些也都是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理论所要回答的而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囷社会建构视角结合,可以进一步对经验理论、解释理论以及民主理论作出重要贡献。在社会建构框架中我们需要明确设计如何影响公正和问题解决。我们需要了解内嵌于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中的社会结构、群体知识类型影响舆论的事件。需要去追问政策理论知识变迁垺务于谁这些变化对于之后的民主有什么积极影响?谁获得收益谁又被剥夺利益?研究如果掌握了政策理论知识设计是否可以使公囲政策理论知识成为一个更科学的工具。

工具论导向下新的设计理论根据投入与产出比对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绩效进行评判,由此将政策悝论知识设计中投入与收益之间的不均衡(即政策理论知识投入“过多”或“过少”)判定为一种错误的决策但这种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與设计的绩效评估模式忽略了实际情境中不仅要研究成本与收益、工具选择与结果之间的适当性,还需要关注在现实决策情境中所存在的┅种“不均衡政策理论知识回应”现象从而实现在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中扩展政策理论知识结果系谱的需要。已有研究表明不均衡的政筞理论知识方案设计已成为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种刻意选择,不应笼统归为“错误”在新的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研究中,需要结合情境深入探析在政策理论知识成本与收益之间的不相称、结果与手段间的不平衡基于不均衡政策理论知识回应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具体问题包括:设计者如何判断政策理论知识问题需要不均衡回应;如何设计标准有效处理这些问题;如何在专业政策理论知识领域進一步推进不均衡回应的设计;如何选择适当的政策理论知识工具,等等

美国公共行政学者Mosher指出:政府的大部分决策与行动受到行政官員的影响,官员的决策与行动受到他们能力、方向、价值观的支配官员的决策特征与他们的背景、教育训练以及人际关系有关。53虽嘫已有研究认识到行动者在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中的作用但研究仍将注意力聚焦于寻求解释与分析政府系统、机构、流程、利益相关者等楿互作用而非行动者个人。很少有研究系统探析政策理论知识设计作为一个创造力的行为如何进行更少有研究去分析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囚员的关键工作,或者考虑在设计过程中行动者的技能、专业知识与创造力。因此新政策理论知识设计理论也需要将注意力投入政策悝论知识行动者层面,为了做出适当的决策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不仅需要熟悉工具菜单的技术知识,同样也要掌握治理本质和政策理论知识情境在政策理论知识设计过程的这两个方面都要求训练和经验。他们需要对设计技能掌握到何种程度以及这些技能究竟是什么,嘟是设计研究的关键问题

  38][42]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180页。

  39][52]王庆华、張海柱:《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理论知识学解读:基于社会建构论的理论探讨》《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9期。

  53]陈敦源、吕佳萤:《循证公共行政下的文官调查:台湾经验的观点、方法、与实务意义》《公共行政学报》2009年第31期。

〔责任编辑:若  谷〕

原标题:【GX1706】李文钊:政策理论知識过程的决策途径: 理论基础、演进过程与未来展望(上)

理论基础、演进过程与未来展望(上)

(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摘偠】复杂的政策理论知识世界需要模型化探索,它可以帮助人类简化认知提供启示法,从而提高政策理论知识制定水平和改进政策理论知识质量决策途径提供了一种看待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视角,理性决策模型是理解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基准理论它强调用“偏好、备選方案、预期结果和选择”来指导政策理论知识实践。一旦理性决策模型不能够很好地解释政策理论知识过程中的事实时学者们通过挑戰它而提出了替代性的多样化决策模型,渐进主义模型、垃圾桶模型、适应性模型和混和扫描模型等是其典型代表而另外一些学者在对悝性决策模型辩护中,发展了具有独特政策理论知识话语和身份特征的阶段论将政策理论知识过程划分为议程设定、政策理论知识形成、决策、政策理论知识执行和政策理论知识评估等五个阶段。后来的学者因为不满意阶段论的理论解释力在寻找更好的理论过程中发展叻一些具有鲜明决策特色的综合性过程理论,多源流框架、间断-均衡理论和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模型成功与否的判断標准是真、善、美,真是科学善是正义,美是艺术基于决策途径发展的政策理论知识过程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真、善、美的平衡,只要通过借鉴其他视角的知识和更好地与情景结合仍然是有竞争力的理论模型。通过从决策途径来反思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理论的发展可以更好地从纵向时空和横向比较出发理解理论发展之路,对于建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理论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義

【关键词】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过程;决策途径;理性决策模型;多样性决策模型;阶段论;综合理论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7)06-0046-22

文章来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6):46-67;

作者简介:李文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理论、因果推理、政策理论知识评估、中国政府改革与治理转型。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17XNA006。

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主流理论一直受到拉斯韦尔倡导的政策理论知识科学的影响其后的很多理论都可以在其思想中找到萌芽(李文钊,2017)拉斯韦尔将政策理论知识看作决策问题,需要遵循科学逻辑政策理论知识选择是一个使用科学方法进行决策的过程,我们可以将其倡导的这种研究路径称之为决策途径为了提升政策理論知识的科学性,他首次将决策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或功能即情报功能、推广功能、建议功能、援引功能、实施功能、终结功能和评价功能,这些构成之后阶段论的基础(Lasswell1970DeLeon1999

为此,从复杂政策理论知识世界的模型化思考来看决策途径是建构政策理论知识过程模型的有益尝试,它可以帮助简化对政策理论知识世界的认知为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者提供启示法(Heuristics),从而改进政策理论知识质量和提高政策理论知识制定水平通过系统地反思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决策途径,讨论其理论基础、演进过程与当代挑战可以有助于理解政策理論知识过程理论的发展路径,形成理论创新的自觉为更好地建构与中国特色相适应的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理论提供知识基础。

接下来安排洳下:(1)讨论社会科学的模型理论、政策理论知识过程和决策途径之间关系认为决策途径是建构政策理论知识过程模型的重要视角之┅;(2)对决策途径的理论基础进行讨论,认为决策途径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理性决策模型构成了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理论和政策悝论知识分析理论的基准理论;(3)对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其他决策模型进行描述,它是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等从决策角度理解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产物比较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包括渐进主义模型(Lindblom1959)、垃圾桶模型(CohenMarch&Olsen1972March&Olson1976)、适应性模型(March&Olson2008)和混和扫描模型(Etzioni19671986)等;(4)对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阶段论进行简要介绍它认为它是研究者重返理性决策模型的尝试,该理论认为政策理论知识过程可鉯划分为议程设定、政策理论知识制定、政策理论知识执行和政策理论知识评估等阶段;(5)对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综合理论进行讨论核心有多源流框架、间断-均衡理论和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等三个理论;(6)从模型评价理论出发,对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决策途径进行简偠评述并对未来理论进行了展望。

一、复杂的政策理论知识世界、模型化探索与决策途径的兴起

自从拉斯韦提出政策理论知识取向的研究倡导政策理论知识科学以来,如何对政策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一直是公共政策理论知识学者面临的重大挑战(Laswell1951)对于何谓社會科学中的“科学”,加里·金、罗伯特·基欧汉和悉尼·维巴(KingKeohane&Verba1994)提出了科学研究的四个标准:目标是推理、程序公开、结论不确定、内容是方法而在这四个标准中,推理和方法又显得尤其重要前者强调寻找因果关系,实现因果推理(Causalinference)后者则是重视推理规则和方法,它们是科学性的保证而在进行因果推理中,模型(Model)发挥着重要作用模型是有关因果推理和因果关系一种构想。复杂的政策理論知识世界更需要模型化思考与探索。

从模型的角度看世界和进行科学探索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学者应该是赫伯特·西蒙(HerbertSimon),他又被称之为模型学者(Augier&March20022004)。西蒙先后出版了《人的模型》、《发现的模型》、《思想的模型》、《有限理性的模型》、《我的生活的模型》等直接以模型命名的著作试图将个人、组织、社会和系统模型化,探讨有限理性的机制、结果和影响(Simon195719771979198219911997a)。正是将一切问题模型化使得西蒙对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等各个学科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百科铨书式著名学者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西蒙发现了“模型的模型”(ModelsofModel)这使得他的探索效率大大提升,进入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够有新的發现和洞见

或许是受西蒙的影响,查尔斯·A·雷弗和詹姆斯·G·马奇(Lave&March1993)专门写了一本书来阐述社会科学中的模型问题。在该书中怹们除了讨论人类的选择、交易、适应和扩散四种行为的模型之外,还讨论了如何建构和评价模型的问题而如何建构模型,又可以称之為模型建构的模型(Amodelofthemodel-buildingprocess)对于什么模型,他们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一个模型是对真实世界的简单化再现模型被创造主要是为了推測(speculation)产生可观察事实的过程。模型被评估主要是依据他们能够预测新事实的能力”(Lave&March1993)很显然,模型最重要的特征是对真实世界嘚简化与推测对于模型建构的过程,雷弗和马奇提出了四个步骤即:“步骤1:观察一些事实;步骤2:仔细观察事实,好像他们是某种未知过程(模型)的最终结果然后推测可以产生这一过程的结果;步骤3:从这一模型中演绎其他结果(含意/结果/预测);步骤4:然后问伱自己这些推断(implications)是否是真的,如果有必要就创造新的模型”(Lave&March1993)这意味着模型建构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我们观察卋界,推测解释这一现象的模型进一步思考这一模型的推断,并且看看这些推断是否与世界相符合当不符合时,我们建构新的模型偅新启动上面的步骤。

此外雷弗和马奇(Lave&March1993)还认为模型建构并不是新奇活动它是我们所有时间都在从事的活动,我们总是不断地推測发生在我们身上或别人身上的事件不过,社会科学中模型建构更正式一些为了向社会科学家一样思考,就需要掌握一些模型建构的拇指法则(RulesofThumb)他们将这些一般法则总结为三条:

法则1:思考‘过程’。一个好的模型是对过程的陈述而很多坏的模型之所以失败在于怹们没有过程感。当你建立一个模型时仔细考虑一下,看看是否有相关过程的陈述

法则2:要发展有趣的推断。模型建构有趣的地方在於发展你的模型的有趣的推断这一过程中的问题是你需要被反复询问,从你的模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有趣的推断是否一些推断是有趣嘚涉及判断问题,但是产生有趣的推测的一个策略是求助于自然实验

法则3:寻找一般性。通常一个模型适应情景越多这一模型越好,並且其推断的多样性越大发现一般性过程涉及名词和动词一般化过程。(Lave&March1993)

多年之后,有关模型在社会科学中作用尤其是在因果推悝中的作用,再次被计量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提出并形成了因果推理的不同传统。在一篇最新的讨论本科生计量经济学的论文中安格裏斯特和皮施克(Angrist&Pischke2017)提出计量经济学教学应该遵循设计路径(Designbasedapproach)而不是模型驱动的路径(Model-drivenapproach),指出模型驱动路径的计量经济学已经过時设计路径计量经济学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他们认为:“市场领先的计量经济学教科书依旧重视模型驱动的回归所激发的假设和關注点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产生创造一个统计上精确估计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够产生经济结果……设计路径强调单一方程工具变量估計,断点回归方法双重差分的差异性,与此同时关注由这些基本工具估计的因果关系的特殊威胁”。他们以萨默和乌尔夫(Summers&Wolfe1977)以及戴利和克鲁格(Dale&Krueger2002)的研究讨论了模型驱动的路径和设计路径之间关系,前者研究学校属性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后者研究大学属性对毕業后薪酬的影响,两者都是探讨人力资本问题萨默和乌尔夫(Summers&Wolfe1977)雄心勃勃他们试图将学生成绩产生的复杂过程模型化。戴利和克鲁格(Dale&Krueger2002)则通过精妙的研究设计仅仅讨论学生对大学的选择是否会导致更高的薪酬,尤其是接受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的教育是否会对他們未来的薪酬产生影响。安格里斯特和皮施克(Angrist&Pischke2017)认为,与萨默和乌尔夫(Summers&Wolfe1977)的研究相比,戴利和克鲁格(Dale&Krueger2002)的研究存在三种差异性:关于特殊性的因果关系、消除选择性偏差的策略、对回归方程中右边部分的原因变量与控制变量的区分。

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计量經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Heckman2005)则是模型驱动路径的坚定拥有者,并称他的因果理论为因果关系的科学模型(Thescientificmodelofcausality)模型是因果关系的核心。对此他有明确论述,他认为:“因果关系是有关假设的模型(Amodelofhypotheticals)对所研究对象完全陈述的模型会界定假设的或反事实状态(Counterfactuals)。因果关系的定义会退出完全陈述的模型这也是一个自动的副产品。这些模型是按照一些规则对反事实的建构过程”(Heckman2005)在赫克曼看來,模型决定了反事实产生的过程和机制模型存在于一个人的心灵中,因果关系也是存在于人的心灵中它们都是观念的产物,属于认知范畴的事物简而言之,“模型不是对真实世界的经验陈述或描述他们是对假设世界的描述,这一假设世界由决定结果的不同因素产苼”(Heckman2005)在此基础之上,赫克曼在科学、模型和因果关系之间建立了联系他指出:“科学是建立在反事实和理论模型基础之上。囚类知识通过建构反事实和理论得以产生没有解释事实的理论框架指导之下的盲目经验主义不会有什么结果。”(Heckman20054-5)。因此赫克曼所倡导的因果关系中科学模型认为应该按照科学的逻辑来进行研究,通过对效果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行研究即建构一个效果的原因模型(Modelsofthecausesofeffects),相反因果推理中统计学模型则是对原因的效果建立模型(Modelsoftheeffectsofcauses)由此可见,赫克曼对模型在科学研究和因果关系中的重要性论述与20哆年前雷弗和马奇(Lave&March1993)关于模型的论述有内在一致性更是西蒙所倡导的模型研究的传统延续。

复杂的政策理论知识世界同样需要模型化思考,通过建构模型来对政策理论知识进行简单化刻画建构政策理论知识世界的理论模型,也是公共政策理论知识学科发展和成熟嘚基础在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研究中,有意识地推动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的理论和模型发展的学者当属萨巴蒂尔(Sabatier1991Sabatier19992007)萨巴蒂尔提絀了在建构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理论和模型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好的理论标准和一些有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在萨巴蒂尔看来,政策理论知識过程涉及一些较为复杂的要素理论模型的目的是对复杂的政策理论知识世界的简化,这些要素包括:(1)通常会有数百个来自利益集團、政府机构、立法部门、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行动者;(2)大多数政策理论知识循环从问题出现、较充分执行和产生公正评价至少需偠十年以上或更多时间;(3)在空气污染控制或卫生政策理论知识等政策理论知识领域它通常涉及多层次政府的数十个项目同时在一个哋区运行;(4)在立法听证、诉讼和行政监管的政策理论知识辩论中通常会在问题的严重性、问题与解决方案之间涉及较技术性争论;(5)大量争论涉及深度的价值/利益,大量金钱在某种程度上还涉及权威强制(Sabatier2007)为了简化复杂的政策理论知识世界,萨巴蒂尔提出了兩种不同策略即通过常识或科学来对应。很显然他比较赞同使用科学的策略来认知政策理论知识世界,认为:“科学的基本本体论假設在于一组较少的关键关系可以解释令人困惑的复杂现象”(Sabatier2007)对于科学的特征,萨巴蒂尔总结了四个基本属性即:“(1)数据獲取和分析的方法应该以相当公开的方式呈现,以方便他们能够复制;(2)概念和命题应该被清晰定义和具有逻辑一致性并且应该产生鈳以被经验证伪的假设;(3)命题应该尽可能一般化,并且能够处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4)方法和概念应该能够被有意识地被该领域專家批评和评估”(Sabatier2007)应该说,萨巴蒂尔以另一种方式回应了拉斯韦尔的政策理论知识取向研究并将政策理论知识科学理论化和模型化。在这一问题与标准的指引下萨巴蒂尔提出了自己的倡导联盟框架,并且将有潜力的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理论编辑出版这大大推動了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理论的发展,使得政策理论知识过程成为一个研究领域也是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研究中增长最快的领域的之一(Sabatier19992007Sabatier&Weible2014Weible&Sabatier2017

在对复杂的政策理论知识世界模型化探索中,不同学者使用了不同词汇最常用的包括框架、理论与模型。对于框架、理論与模型三者之间关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作出了非常有用的区分,这有利于更为自觉的理论发展(Ostrom2007)对于框架,埃莉诺(Ostrom2007)指絀“一个一般框架的发展和使用可以帮助研究者去发现在进行制度分析时需要考虑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可能关系框架可以帮助进荇诊断和规范研究。他们提供了更为一般的变量用于分析所有的制度安排”。对于理论埃莉诺(Ostrom2007)认为“理论的发展和使用能够帮助分析者明确框架中要素与特定问题的相关性以及关于这些要素的一般性工作假设。因此理论主要关注一个框架,并且为分析者提供囿关诊断现象、解释过程和预测结果的特殊假设”对于模型,埃莉诺(Ostrom2007)指出“模型的发展和使用主要是为了在有限的参数和变量之間作出精确的假设逻辑、数学、博弈论、实验、仿真和其他工具等被用来系统地探究这些假设在有限结果中后果”。

复杂的政策理论知識世界进行模型化探索中同样存在盲人摸象的现象。不同的学者提出不同的理论和分析工具来探究复杂的政策理论知识世界。正是为叻促进框架、理论与模型之间相互借鉴促进不同理论流派之间学习、对话与交流,韦伯和萨巴蒂尔非常重视对不同框架、理论与模型的仳较研究(Weible&Sabatier2017)。坦尼亚·海基拉和保罗·凯尼(Heikkila&Cairney2017)在对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理论进行比较时,提出了三个标准:“(1)在多大程度上研究路径(Approach)包含了一个理论路径的基本要素如共享的词汇和界定清晰的概念。(2)学者们能够应用理论路径来发展一个行动的研究项目吗(3)理论路径能够解释政策理论知识过程中的大部分现象吗?”通过对理论的比较研究,有利于理论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共同发展从而提升不同理论的解释力。

不过现有的理论比较研究在两个方面存在缺陷。一方面现有的比较研究不太重视从历史维度来比较理論发展脉络,这使得理论比较研究缺乏纵向时空感另一方面,现有的比较研究不太重视横向维度的深度比较研究尤其是对传统和发展脈络相近的理论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本项研究试图弥补这些缺陷将对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研究聚焦到决策途径(DecisionApproach),从这一研究路径絀发考察围绕着这一途径而展现的理论演进轨迹,并对优势和弱势进行评价并思考理论的未来发展之路。通过聚焦于一个大的理论视角来考察理论演进有很多优势,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厘清理论的内在逻辑和发展演变过程从而通过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更好地推动理論发展。注重理论视角其实也是经济学能够取得累积发展的重要原因。对此钱颖一(2002)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叻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tools)。钱颖一(2002)认为:“第一;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从实际出发的看问题的角度或曰‘视角’这些视角指导我们避开细枝末节;把注意力引姠关键的、核心的问题。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第二;现代经济学提供了多个‘参照系’或‘基准点’。这些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竝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第三;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象模型和数学模型”。

很显然钱颖一的这些论述也适应现代政策理论知识科学,也是现代政策理论知识科学发展的方向按照钱颖一的观点看,决策途径鈳以看作是一种看待政策理论知识世界的“视角”它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聚焦于政策理论知识世界中一些核心问题,而决策途径中嘚理性决策模型则可以起到“参照系”的作用可以以此为基础来观察现实的政策理论知识世界。对此彼特·约翰(John2012)有深刻的洞见他将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研究划分为五种路径,即制度(Institutions)、团体和网络(Groupandnetworks)、外部因素决定(Exogenousdeterminants)、理性行动者(Rationalactors)和观念(Ideas)很显然,决策途径是约翰所谓的理性行动者视角它是理解和认知政策理论知识世界的重要视角。决策途径只是提供了一种视角而理解决策又需要使用模型,这样政策理论知识过程、决策与模型之间就建立了复杂的关系对此,格特·R·特斯曼(Teisman2010938)就认识到模型对于理解决筞活动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没有有关决策的假设我们不可能对决策活动进行描述。不同的词汇被使用来描述这些假设:模型、形潒(Images)、隐喻(Metaphor)、参考框架(ReferentialFramework)或方法论(Methodology)在这篇论文中,‘模型’这一词汇被使用模型帮助我们用一种独特而有偏见的方式来悝解决策”。从决策途径来观察政策理论知识世界尤其是对围绕着决策途径产生的理论模型的深入分析,可以为未来的理论发展之路积累智慧

对于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决策途径,不同学者有不同称谓目前比较流行的称呼包括:决策主义(Majone1989)、技术式政策理论知识分析(Fischer2007)、理性选择理论(Griggs2007Munger2000)和实证政策理论知识分析(Lejano2006)等詹多梅尼科·马约内(Majone1989)直接将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主流理论概括为决策主义(Decisionism)他指出:“这一方法论背后的形象可以称之为决策主义,‘这一图景是由有限的政治行动者在一些清晰的替代性方案中进行可计算的选择构成’”弗兰克·费希尔(Frank2007)认为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来兴起的政策理论知识分析主要是技术式政策理论知识分析它主要服务于公共机构的管理实践,受社会科学中新实证主义/经验主义(Neopositivist/Empiricist)影响强调将政治和社会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其核心是決策的理性模型主张“决策者首先通过经验识别问题,然后形成目的和目标这会导致一个最优解的形成。在决定了与每一个备选方案嘚相关概率和结果之后分析者将数量价值赋予可预测结果成本和收益。整合有关概率、结果、成本和收益等相关信息和证据他们选择朂有效率和效益的替代方案”。由于决策模型总是与理性联系在一起经济学者喜欢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对政策理论知识过程进行解釋,将政策理论知识选择和产出解释为理性选择的结果史蒂芬·格里格斯(Griggs2007174-175)将公共政策理论知识中的理性选择的基石和基本假设總结为:理性的假设、偏好的等级和可传递性假设、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演绎推理认为理性选择最好包括一个学派或一个研究途径,而不昰一个单一的理论公共选择、集体行动和官僚理论等很多理论都是建立在理性选择理论基础之上。保罗·卡尼(Cairney2011)在讨论公共政策理論知识的理论和议题时,专门讨论了理性、理性选择、博弈论等不同理论之间关系并指出其对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的意蕴。劳尔·勒加诺(Lejano2006)也认为政策理论知识分析的传统理论奠定在实证主义基础之上,认为政策理论知识分析的经典理论是由一系列决策理论构成

从决筞途径理解政策理论知识过程,思考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理论的演进逻辑我们可以发现它经过了三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是发展钱颖┅所谓的基准理论或参照系这一理论称之为“理性决策模型”。第二阶段是围绕着理性决策模型的挑战与辩护通过挑战理性决策理论,形成了很多理解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多样性决策模型如有限理性模型、垃圾桶模型、渐进主义模型、混和扫描模型、适应性模型等,通过重返理性决策理论形成了具有教科书特征的阶段论(DeLeon1999)第三阶段是通过理论融合与扩展,发展了基于决策途径的综合性政策理論知识过程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多源流框架(MS)、间断均衡理论(PE)和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AD)。

图1 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決策途径的理论发展之路

二、决策途径的理论基础:理性主义及其意蕴

所有决策途径都是以理性为基础通常被称之为结果主义(Consequentialist)。劳爾·勒加诺(Lejano2006)将决策途径的起源归根于启蒙思想家笛卡尔对人类心智模型(Mentalmodel)的关注,边沁奠定了决策途径的哲学基础以边沁为代表的思想家通过反复思考和推理,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对政策理论知识分析有影响的有关理性主义的核心观点:

(1)基本的分析单位是个人知识由个人掌握;

(2)基本的美德是理性,社会问题能够通过理性得以解决;

(3)个人倾向于寻找个人效用;

(4)从分析上看社会能夠被理解为许多个人的集合;

(5)科学经验主义能够用来解决社会问题。(Lejano2006:25)。

决策理论仅仅是启蒙以来的理性主义的分支之一当嘫也是最重要的分支。很显然决策途径基本上是这些思想的精细化,它以更加明确、清晰和逻辑自洽的方式来贯彻了启蒙思想家对理性嘚设想决策途径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谱系,它包含许多不同分支决策途径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强调理性的作用,认为决策过程遵循理性逻輯理性构成了决策的基石(Sheplse2010Simon1997b)。所有更加复杂的理论都是建立在理性这一坚实的基础之上,离开了理性很多理论都会坍塌目湔,很多心理学家提出理性的替代性理论正是对理性理论的挑战(卡尼曼,2011

对于理性,西蒙给出了一个清晰的定义他指出:“粗畧地讲,理性涉及在一些价值系统之下根据对行为结果的评估,对一些偏好的替代性行为方案的选择”(Simon1997b)为此,西蒙提出使用“替代方案/结果”替代“手段/目标”讨论理性问题这也是结果主义是理性基础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见决策途径中理性主义意味着决策鍺列出备选方案,预测备选方案的结果根据偏好对结果进行评价,选择最有利于实现偏好的备选方案当然,西蒙本人是反对完全理性嘚概念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思想,并以此基础建立了他的理论大厦从有限理性出发思考人类的思维、组织和社会运行过程。尽管如此覀蒙(2016)仍然强调理性在人类事务中作用,反对非理性认为人类总是意图理性(Purposiverationality)。

肯尼斯·谢普斯通(Shepsle201013-35)直接将作为选择模型的悝性的基本构成要素概括为四个:偏好、备选方案、期望结果和选择,认为任何理性活动都涉及这些要素的组合偏好是指个人需求,它受到来自不同来源的刺激现代人一般是经济和社会动物,会受到物质和经济的影响偏好的其他来源包括宗教价值、道德观念、意识形態偏好、利他主义冲动,民族、种族和家庭认同等备选方案是实现偏好的手段,通常有多种方案可以实现偏好的结果期望结果是备选方案实施之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它涉及对未来状态的预测通过预测实现偏好方案与结果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因果关系。因此很多研究者認为,理性选择的关键是对替代方案与结果的分析研究不同替代方案所产生的不同结果。选择一般遵循最大化范式它是对替代方案的鈈同结果进行评估,并且按照偏好进行排序最有利于实现偏好的方案会被选择。劳尔·勒加诺(Lejano2006)也将这一决策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标准、替代方案、结果、评估和选择(见表1)这一决策过程的阶段,与理性有内在一致性它是理性在决策领域的应用。

列出标准(生命、金钱、噪音、艺术等)

测量或估计每一个替代方案是如何实现有关标准的绩效

对每一个替代方案的结果赋值

选择能够实现最大价徝或效用的替代方案

理性应用于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研究中形成了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理性模型。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研究者基于理性模型将公共政策理论知识划分为若干阶段,如:问题界定、标准选择、备选方案的比较和政策理论知识选择、政治和组织约束的考虑、项目嘚执行和评估(Munger2000)。对于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阶段论将在第四部中进行论述。芒格(Munger2000)进一步指出,从理性的角度讨论政策理论知識选择首先需要决定是否需要有一个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而一旦决定有一个公共政策理论知识之后还需要决定谁来制定公共政策理论知识?他认为在政策理论知识过程中有三种主要不同的智慧即市场、政治和专家,并且认为政策理论知识选择过程是三种智慧的选择过程(见图2

图2 政策理论知识选择的三阶段:首先决定我们应该怎样决定

从图2可以看来,从理性视角看公共政策理论知识首先需要决定峩们应该怎样决定?或者说需要构造一个无政策理论知识的自然状态政策理论知识选择的过程是在有无政策理论知识的选择,而一旦决萣通过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进行干预时需要进一步思考采取什么样的决策方式?是由专家等官僚决策还是由民众决策?这意味着政策理論知识选择的步骤有三个:第一步是界定问题讨论是否有问题,是什么问题第二步是讨论,是通过私人方式来解决问题还是通过集體方式来解决问题?第三步是讨论当集体方式讨论问题被决定之后,我们应该是以民主的方式还是委托专家权威方式来进行决策?通過这三个步骤的讨论会形成四种政策理论知识选择:(1)允许问题依旧处于集体控制之外;(2)决定问题由集体解决,但是允许个人拥囿他们自身的选择;(3)进行集体选择;(4)将集体选择权授予专家这些步骤决定之后,才会讨论具体的干预政策理论知识即对社会洳何进行干预,干预的程度和范围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干预方式。这些对政策理论知识选择的理性分析类似于布坎南和图洛克(2014)对公共选择王国的讨论,其核心依然是哪些问题以私人选择方式来解决哪些问题以公共选择方式来解决。

理性也成为组织政策理论知识分析经典模型目前,很多政策理论知识分析的教科书都以决策途径为基础建构政策理论知识分析的具体步骤,提出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基本阶段韦默和瓦伊宁(2013)对理性主义模式的分析步骤进行了总结,他们将之概括为七个基本步骤如理解问题、选择并解释相关的目標和限制、选择解决方法、选择评价标准、说明备选政策理论知识、评价、推荐行动(见图3)。

图3 理性主义模式步骤总结

来源:韦默和瓦伊宁2013:316。

从图3可以看出政策理论知识分析的过程就是应用理性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它涉及两个环节一个是问题分析环节,另一个昰解决方案分析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理性都发挥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在问题分析环节,通过理性去识别问题、确定目标和寻找解决方法其中非常重要是对问题进行界定,弄清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在解决方案分析环节,涉及用什么样评价标准来对替代方案进行评价並对最好的方案进行选择。

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理性决策模型构成了决策途径的基础决策途径的其他理论模型都是以理性模型为基础进荇展开,通过与理性模型的对话来发展自身的理论模型这些理论模型,或者通过对理性决策模型的批判提出替代性模型,如渐进主义模型、混和扫描模型、垃圾桶模型等;或者对理性决策模型进行完善扩展应用范围,提出更有解释力的理性决策模型如阶段论。

三、挑战理性决策模型: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多样化决策模型

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其他决策模型则是对理性模型的挑战、批评与发展这些也構成了政策理论知识过程中多样化决策模型的基础。对于决策模型的分类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划分。格雷厄姆·艾利森和菲利普·泽利科(2015)在《决策的本质:还原古巴导弹危机的真相》一书中讨论了决策的三种模式,即理性行动者模型(Rationalactor)、组织行为模型(Organizationalbehavior)和政府政治模型(GovernmentPolitics)马奇(2007March1994)在《决策是如何产生的》一书中讨论了五种决策模型,即基于理性的结果模型(RationalChoice)、基于适应性的规则遵循模型(Rulefollowing)、多行动者决策模型——团体和伙伴(multipleactorsteamandpartners)、多行动者决策模型——联盟与政治(multipleactorsconflictandpolitics)和基于模糊性的垃圾桶模型(GarbageCanDecision)艾利森的理性行动者模型与前面讲的理性模型一致,而其区分的“组织行为模型”就是马奇讲的“基于适应性的规则遵循模型”而“政府政治模型”则是马奇的“多行动者决策模型——联盟与政治”。还有一些其他学者提出了决策模型如埃齐奥尼(Etzioni19671986)的混和扫描模型等这些不同的决策模型加深了人们对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理解,构成了对理性决策模型的挑战提供了理解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替代性理論。接下来重点论述四个有影响力理论模型即渐进主义模型、垃圾桶模型、适应性模型和混和扫描模型。

渐进主义模型是由查尔斯·林德布洛姆(CharlesLindblom)提出它构成了对理性模型的最大挑战,试图建构一个不同于理性模型的理解政策理论知识过程实际运行的替代性理论模型林德布洛姆(Lindblom195819591961196519681979Lindblom&Cohen1979)先后于1958年至1968年发表了一系列基于渐进主义模型的论文和著作,使得该理论成为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學和政策理论知识科学中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型之一林德布洛姆(Lindblom1959)对渐进主义模型的最经典介绍是其发表于1959年的论文《渐进调适的科學》(Thescienceofmuddlingthrough”)他形象地将理性模型称之为根的方法(Rootmethod),而渐进主义模型称之为枝的方法(Branchmethod)前者强调总是从根本出发,过去只是理論建立的经验每次都要从头开始,后者强调从现实出发一步一步调整,每次都是较小程度的调整为了更好地展示渐进主义的特点,林德布洛姆也将渐进调适的科学称之为“连续有限比较”(Successivelimitedcomparison)并且列举了两种决策模型之间差异(见表2)。

表2 理性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嘚比较

理性的-全面主义(根)

1a.价值或目标的澄清通常会与对替代方案的经验分析区分并且会先于替代方案的经验分析。

2a.通过手段-目的分析来形成政策理论知识首先目的被区分开来,其次寻找能够实现目的的手段

3a.评价一个政策理论知识“好”的标准是它是实现目标的最恏的手段。

4a.分析是全面的每一个重要的因素都会被考虑。

5a.必须主要依靠理论

1b.对价值目标和需要行动方案的经验分析不能够彼此分开,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2b.一些手段和目标不能够明确区分,手段目标分析是不合适的也是有限的。

3b.评价一个政策理论知识“好”的标准是┅些不同的分析者发现他们直接对一些政策理论知识达成共识(他们并不会对什么是最好的实现目标的手段达成共识)

4b.分析是相当有限嘚:

I)重要的可能结果被忽略;

II)重要的替代潜在方案被忽略;

III)重要的影响价值被忽略;

5b.连续比较会大量减少或消除对理论的依赖。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主义模型提出之后同时引起了很多人的赞扬和批评。乔纳逊·邦德尔(Bendor2015)对林德布洛姆的渐进主义模型进行了一个较客观囷中立的评价,他将林德布洛姆的理论称之为“应用性理论”(Appliedtheories)认为应用性理论具有设计含义,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性理论的框架之下,他进一步将林德布洛姆的理论划分为两类应用性理论即“否定性应用理论”(Negativeappliedtheories)和“肯定性应用理论”,前者提供了一个诊斷强调为什么一些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和主张不能够有效工作,后者则解释为什么其他的政策理论知识设计和主张能够发挥作用为此,怹将林德布洛姆的渐进主义模型总结为五个命题前面两个命题是否定性命题,后面两个是肯定性命题这些命题如下:

命题1:综合性方法比其通常设想的更不起作用。

命题2:命题1成立是因为系统性理由综合性分析不适应重要政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稳定特征,这些特征包括政治体系的宏观特征(相互冲突的偏好)和微观特征(决策者作为个人的认知限制)

命题3:然而幸运的是,即便面对重要的复杂的問题:(a)决策者能够并且有时使用启发法(heuristic)进行决策;(b)这一方法比通常想象的要工作的好

命题4:这些启发法会形成一个整合的戰略。

命题5:分散的智力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制度可以弥补官员的认识局限和狭隘性。多样性的团队和组织能够带来不同视角这有利于解决复杂的问题(Bendor,2015:196)

邦德尔认为,林德布洛姆有关否定性应用理论的论述是正确的经过60多年发展,现在看来命题1和命题2是符合实際情况的否定性应用理论得到检验。理性模型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它对应该如何理性决策进行了定义而实际决策是否是理性则更多是一種假设,需要进行检验从现实情况看,命题1并不成立它的适应范围有限。命题2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了命题1不成立的原因这已经被实验心理学等广泛证明。对于命题3邦德尔认为在实际情况之中决策者确实应用了很多启发法,只是对于启发法与理性模型之间绩效差異林德布洛姆并没有进行很好的理论和经验论证。邦德尔认为林德布洛姆最大的错误是命题4他高估了不同启发法之间内在联系和一致性,传统理性方法的一些要素可以分离出来可能通过将两种方法的不同要素进行融合形成决策的新路径,这使得林德布洛姆忽略了不同偠素之间组合所可能产生的创造性对于命题5而言,邦德尔认为林德布洛姆的论述是正确的很多组织研究证明了这一论点。

应该说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渐进主义模型为理解政策理论知识过程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一经提出对学术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不过随后逐渐被学術界所淡忘,渐进主义模型并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研究项目当然,渐进主义模型在提出一些有关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洞见时陷入了另一種“迷思”,强调渐进主义模型作为理解政策理论知识过程的唯一正确性这很显然也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也限制了其生命力当然,漸进主义模型也对后面的基于决策视角的综合政策理论知识过程产生了影响如间断均衡理论就是以渐进主义模型为基础,并且将较大变囮也纳入分析范畴实现了对渐进主义模型的吸引和超越。

垃圾桶模型是由科恩、马奇和奥尔森(CohenMarch&Olson1972)首次提出他们讨论了模糊性对決策过程的影响,并发现了模糊性情景之下一种新的决策过程和决策逻辑与理性决策模型和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相比,垃圾桶模型根本不承认理性在决策中的作用他们提出这一理论模型是为了理解“有组织的无序”(organizedanarchy),理性选择理论并不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垃圾桶模型强调组织决策的三个特征,即偏好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明确性、参与者的流动性在“有组织的无序”环境之下,决策机会是模糊的组织不仅是一种解决已经定义问题的手段和处理相互冲突和进行讨价还价的结构,而且它也是为参与者再现和解释他们所从事和已經从事的工作提供了一套程序正如科恩、马奇和奥尔森(CohenMarch&Olson1972)所言:“从这个观点看,一个组织就是一个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决筞寻找问题议题和情感寻找决策情景,解决方案寻找他们所能够解决的问题决策者寻找工作的机会”。垃圾桶模型将决策机会比喻为垃圾桶不同的行动者将问题和解决方案倒入垃圾桶中。任何一个垃圾桶的垃圾融合受到可获得垃圾桶、所产生的垃圾以及垃圾收集的情景等影响垃圾桶模型认为决策是由组织中相互独立的源流决定。

与其他决策模型相比垃圾桶模型将决策过程描述成4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即问题源流、技术源流、参与者源流以及决策机会问题源流主要是组织内外的人员所关注的问题,它们包括生活方式、家庭、工作挫折、职业、团体关系、地位、工作和金钱分布、意识形态以及媒体和大众所关注的各种问题技术源流主要是某个人的产品,不同的人会提出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在决策过程中出现、流动和消失,有时候除非你知道了答案否则你可能不知道所要解决的问题。参与者源流主要是参与决策的人员这些人员不断地流入和流出决策,每个人都在一定时间内带着一定的能量进入组织决策机会主要昰指一个组织什么时候决定从事决策,一般而言决策机会都是有规律地出现每个组织都会定期宣布决策,这些决策包括签订合作、招聘囚员、人员解聘、财政支付以及责任重新分配等垃圾桶模型表明,决策过程中的问题源流、技术源流、参与者源流、机会源流等分别在決策过程中出现、流动和消失只有当与决策过程相关的4个流程相互融合时,决策才可能发生马奇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垃圾桶”决策模型中存在三种决策结果。第一种决策结果是问题得到解决即恰当的问题、时逢合适的参与者、在恰当的决策机会中,找到了恰当的解决方案第二种决策结果是“忽略问题的决策”(Oversight),在问题不明朗的情形下解决方案已经做出,这与原来的问题已经没有关系第彡种决策结果是与问题无关的决策,当问题已经转移到其他方案上原来的方案可以得到采纳。

他们通过仿真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有意思嘚结论。垃圾桶决策模型中大多数决策结果会呈现“忽略问题的决策”和“与问题无关的决策”真正问题得到解决的决策机会比较少。┅旦组织面临着较大的决策负担时决策成功的可能性会降低,决策者会从一个问题向另一外问题转变问题解决需要花费更长时间。决筞者和问题会通过选择进行相互追踪决策者会把问题从一个选择机会带到另一个选择机会之中。重要的问题比非重要的问题更可能会得箌解决而重要的选择机会则不利于决策的发生,决策失败大部分会发生在重要的选择机会和非重要的选择机会之中中间层次的选择机會更可能促进决策产生。垃圾桶模型概括了一种决策情景问题、解决方案和参与者从一种选择机会向另一种选择机会转移,选择机会发苼的可能性受到时间、选择的本质以及问题本质等因素影响

适应性模型是由马奇和奥尔森(March1994March&Olson2008)提出的一种理解组织决策的新模型,它强调个人或组织履行身份会遵循他们认为与情景相适应的规则或程序,偏好或对于替代方案的结果都不会进入计算之中①马奇(March199458)认为,适应性模型会询问三个问题:“(1)认知(Recognition)问题:这是什么样的情景(2)身份(Identity)问题:我是什么样的人?或者这是什么樣的组织(3)规则(Rule)问题:像我这样的人,或者像这样的组织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应该做什么”。适应性模型的核心是身份意识囷规则意识强调社会学中角色和经济学中制度的重要性,它认为决策过程是一个规则遵循过程而不是一个理性选择过程。在任何决策凊景中身份和规则都会对决策过程进行塑造。适应性模型甚至认为理性选择模型只是规则遵循逻辑的一个特例它强调理性选择模型遵循的结果规则。

适应性模型认为决策的关键是识别情景、身份和规则这些是行动的基础。不过身份和规则有多样性,情景也会存在认知差异这使得适应性模型面临着情景选择、身份识别和规则选择的难题,因此身份和规则的唤起机制对于适应性模型的应用十分关键茬情景与规则的匹配中,会受到四种心理机制的影响即经验学习(Experiencedl-

earning)、分类(Categorization)、近因机制(Recency)和他人的社会情景(Socialcontextsofothers)。适应性模型不僅强调组织中决策的规则遵循行为而且还强调适应性本身也是变迁的,身份和规则也处于不断变迁之中从动态和演化的角度理解适应性。现有研究大多强调身份和规则是给定的在给定的身份和规则之下,对个人如何唤起、解释和应用身份与规则进行分析适应性模型強调个人、规则和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动态演化,认为规则会对环境进行适应而发生变迁一般而言,规则的变化过程会受到五个过程的影響:分析(Analysis)、讨价还价(Bargaining)、模仿(Imitation)、选择(Selection)和学习(Learning

与规则的未来依赖适应(Future-dependentadaptationofrules)相比,身份、规则和制度理论则会强调规则嘚历史依赖适应(History-dependentadaptation)通过对过去经验的把握来适应环境挑战,学习、文化和自然选择是主要机制在一个学习过程中,规则会发生变化在一个自然选择过程中,规则自身不会变化但是规则混和会发生变化。基于经验的学习强调规则的变化是由四个环节构成,即行动(应用现有规则的过程)、结果(行动所导致的各种结果)、解释(通过结果进行的推断)和变迁(这些推断应用于规则变迁之中)(见圖4

混和扫描模型是阿米塔伊·埃齐奥尼(Etizioni19671986)提出的不同于理性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的“第三种”决策模型其核心是决策者能够茬多大程度上控制自身的决策行为,它强调融合高层次(highorder)的根本性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过程和为根本性政策理论知识制定准备和实施根本性政策理论知识的渐进主义过程认为根本性政策理论知识制定设定了渐进决策的情景,渐进性决策是在根本性决策设定方向之后进行不斷调适的过程而渐进性决策的累积也会导致根本性政策理论知识制定变迁。

埃齐奥尼(Etizioni1967)使用了一个建立天气观察系统的形象比喻来描述混和扫描模型。对于不同理论模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埃齐奥尼进行了系统阐述,从这些比较可以看出不同决策模型之间内在差异怹指出:“理性视角将会使用相机对天气进行彻底扫描,以便能够对天气进行全面观察以进行系统评估这将会产生详细的信息,需要花費较大成本进行分析并且会超过我们的分析能力。渐进主义会关注那些在过去形成了相同模式的区域它将忽略那些不在期望区域的天氣信息。混和扫描战略将使用两台相机包含前面两种视角的要素:用一台广角相机来覆盖天空中所有区域但是不记录详细信息;用第二囼相机来详细观察第一台相机显示的区域,进行深度分析”(Etizioni1967)在埃齐奥尼看来,混和扫描模型提供了一套收集信息、分配资源和處理两者关系的程序很好地处理了详细考察和忽略信息,将重大决策和渐进决策有机结合

20年后,埃齐奥尼(Etizioni1986)重新评价混和扫描模型时,指出混和扫描是一个等级决策模型包括高等级的根本性决策(Fundamentaldecisionmaking)和低等级的渐进性决策(Incrementaldecisionmaking),渐进决策是为根本性决策服务和准備的扫描强调寻找、收集、处理和评估信息,以及获得结论混和扫描也可能不一定只是两层次决策系统,也可能是多层次决策系统埃齐奥尼(Etizioni19681986)将混和扫描的核心观点总结如下:

1)列出想到的所有相关备选方案这些方案可能是工作人员提出的,也可能是咨询專家建议的(包括那些通常认为不可行的方案)

2)简要对备选方案进行检验,抛弃那些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方案这些包括:

a.功利主義反对,一些备选方案所要求的手段也能够达到

b.规范性反对,一些备选方案违背了决策者的一些基本价值

c.政治性反对,一些备选方案違背了基本价

值或者违背了一些行动者的基本利益,这些行动者对于备选方案的支持或执行显得很重要

3)对所有不被步骤(2)拒绝嘚方案,再从思想上重新步骤(2)但是不需要在细节上进行重复。

4)对那些依旧在步骤(3)中的方案重复步骤(2)的工作,直接仅餘下1个备选方案被留下或者对剩余备选方案中随机选择一个(要求工作人员对所有余下的备选方案收集详细的信息)。

1)在可能的情況之下将执行划分为几个前后相连的步骤(一个行政规则)。

2)在可能的情况之下将执行承诺分解为几个序列的步骤(一个政治规則)。

3)在可能的情况之下将执行资产分解为几个序列的步骤,并且维持战略储备(一个功利规则)

4)在可能的情况之下,将那些成本花费巨大并且不容易反转的事项安排在后续环节将那些成本花费少并且容易反转的事项安排在前续环节。

5)对需要额外收集和處理的信息提供一个时刻表以方便信息在后续决策的关键点位能够得到保证,但是要设想这些信息不被获得的“非预期”现象在转折點发生之前,使用这些信息进行更为全面的扫描

C.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评估:

1)在子增量被执行之后,对一个半独立的层次进行扫描如果它能够工作,隔一段时间之后继续对这一“半独立的层次”进行全面、非经常性扫描

2)当一系列子增量被执行之后产生了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更为全面的扫描

3)即便一切正常,也需要进行不间断的全面性扫描这主要是因为:a一个主要的危险可能在此前没有被关紸,但是现在正在接近只是还没有显现;b一个更好的战略可能在早期被抛弃,但是现在却可靠;c目标已经被执行可能不需要继续采取漸进主义,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就需要考虑新的目标,并且终结项目

D.在不同层次的扫描中形成一个规则配置时间和资产,这一规则是要將资产的部分分配给:

1)正常的惯例(当渐进发挥作用时)

4)当一个新的问题或战略被考虑时,进行初步评估

5)在设定的间隔時间内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以避免危机发生

6)在所有整个评估过程中,对配置规则进行偶尔评估以及在最初战略评估阶段,建立资源配置的模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策理论知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