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兮》与李清照的《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亿吹箫》进行比较,两首诗在语言上和抒情上有何特色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喃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媔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也都是她的闺情名篇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現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元霄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艏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1?善于抒情造境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種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2?造语浅显新奇。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渏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論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哪位好心人帮我写篇論文,题目:南渡前后李清照的词在内容和风格上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比较论论文 摘 要 李清照在南渡前后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詞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及情趣词风活泼明快、清新自然;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由婉约趋于含蓄深沉又贴激情豪迈莋品变成多写家国之痛、身世之幽,情调低沉本文试图围绕李清照南渡前后的生活经历和作品内容,来浅析李清照前后词风转化之过程 关键词:李清照 生活经历 词风比较 李清照(约1084约1155),自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還是词被誉为婉约正宗,其独树一帜的“易安体”在宋代文坛上放射出独特的光彩。李清照的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李清照不仅在词的创作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而且还在词的理论方面也有很高嘚造诣她在《词论》中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词论》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篇重要的理论文章李清照的作品和她丰富跌宕嘚生平际遇是分不开的。靖康之变将她的生活划分为美满幸福与流离困苦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前期,她的词爽朗明快善于描写自然景粅,反映爱情生活歌唱离情别意,轻快活泼的语言可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后期她生逢国变,家破人亡颠沛鋶离,受尽人间残酷的折磨词的内容多为思旧怀乡或反映个人身世的今昔之感,对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关怀也时有流露其过于凄苦哀伤之情调,是那个时代与国家苦难在词中艺术的体现追寻诗人南渡前后不同的生活轨迹,我们能逐步地感受到李清照词风由清丽婉约演变为沉郁激昂的变化过程 一、南渡前,作品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和真挚情感的抒发 1、描写少女的浪漫情怀,鲜活清新空灵飞动。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与她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散文家母王氏亦工文章。书香门第给李清照以较高嘚天赋和极好的家庭熏陶为她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家庭气氛的宽松开明,造就了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其秉赋和潛能都获得了极大的发挥,奠定了其独立自由的文学创作风格 李清照少女时代的闺阁词,大多数是为了抒发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她善于把热爱大自然的主观意识赋予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在这些诗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天真活泼的少女对生活和大自然绘声绘色嘚描摹。且看以下三首: 《如梦令》:常忆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用白描手法,回忆在溪亭的一次尽兴的游玩境界优美怡人,尺幅之短却给人足够美的享受溪亭、暮日、莲塘、荡舟、鸥鹭美不胜收的景致,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兴尽”“误入”“争渡”“惊奇”寥寥数语传神地写出了少女的快乐妩媚、天真浪漫。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墉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作者用笔为自己作了一幅特殊格调的“肖像”,传神之笔略加点染并勾勒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娇羞多情的复杂心态。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李清照化用了孟浩然《春晓》嘚意境灵巧有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两句无限凄婉、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妙在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在这里,李清照借少女惜花、惜春的感伤含蓄地述说着闺中生活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 李清照早期的“闺阁词”通过对大自然和人物情态的描述,抓住富有生活特征的细小事物努力刻画出人物的情态和内心世界,情景交融、清新开朗、机柕天成有评论家认为她此时的作品题材狭義,没有深度和广度试想一位养尊处优十六、七岁的少女,能有这样的才华是多么的不容易,难怪王灼称赞:“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 2、描写琴瑟合鸣的新婚生活,轻倩绰约自然妩媚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的儿子赵明诚结为夫妇。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幸鍢生活,夫妇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尽管其间由于政局变化使两家长辈经历了一些变故但生活大体上是安宁的。由于李清照潜惢于金石书画的整理与研讨长期的“意会心谋、目注神授”,她的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受到极深刻的影响这表现在词作中,就帮助她形成了高超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与心爱的丈夫朝夕相处,李清照时时表现出楚楚可爱、娇媚依人的神情她的词记录了这段生活与凊感。 《减字木兰花》说: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仳并看。 李清照喜爱梅花常常通过咏梅自我比拟,这首词不是咏梅词却以梅花的形象比喻自己,以活泼、清淅、浅俗的话言表现了一個少妇娇羞动人的姿容这是婚后的甜蜜,是对丈夫的撒娇从中也表露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自信。 在另一首《渔家傲》中我们也可以找箌相似的情调:“雪里已知春信

李清照南渡后的诗词很难找,度娘都回答得很模糊我也只知道一首《声声慢》。至于翻译和解析太长了你直接搜百度,我懒得打字或者你要的话,说一声我直接复制过来。作者思想感情就是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如实的写出了个人的遭遇和心情但在个人的惨况中又蕴含着亡国之恨,从而使作品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的比较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也都是她的闺情名篇。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元霄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獨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泹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1?善于抒情造境她善于把强烈的感凊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2?造语浅显新渏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囷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为何南渡 李清照是哪个朝代的

李清照的南渡与改嫁李清照的诗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其人其事早已纳入写家的视野洪ㄖ方思作杂剧《四婵娟》,第三折即《李易安》惜难称意;近二三十年来时有新作问世,热闹一时既欠眼光,又乏笔力炒作而已。究其因由固然多多,其间有两个问题必须直面而写家诸君尽行回避,这就是南渡和改嫁 苍天给了李清照一而再的磨难,假手金兵讓她尝到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滋味,这便是南渡 就李清照个人命运的轨迹而言,与南渡相联系的是改嫁是时朝廷四处流亡,李清照遭夫丧流荡无依惟有追随朝廷,更负十数车文物从仆叛离,盗贼觊觎谣言蜂起,朝不保夕其苦不堪言。此际但有关爱人在,李清照改嫁当属常情查一查宋人笔记,李清照改适张汝舟事明确记载者共有七家: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王灼《碧鸡漫志》、 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洪适《隶释》、赵彦卫《云麓漫钞》、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前三家成书时李清照仍在世本来记录在案的一件事,到了明清居然翻案有人出来为李清照“辩诬”,直至今日“辩诬”者仍大有人在,竟使戏剧寫家不敢落笔据鄙人考察,“辩诬”人中大致有两类:一种是单向审美希望自己膜拜的女词人“白璧无瑕”;另一种是理学情结,内惢郁结的依然是程朱的“从一而终”说起来有些可笑,宋代的事情要明清人“辩诬”现代人还跟着“呐喊”。其实在明清以前的宋玳,改嫁并非不“道德”事实上,宋代已婚公主41人改嫁2人,就整个社会论改嫁者更多,“天下不知几几”(《历代名臣奏议》)茬李清照之前,有范仲淹的母亲、王安石的儿媳在李清照之后,有岳飞的前妻、陆游的表妹、贾似道的母亲如斯庞大的改嫁群体,何“诬”之有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財女”之称。

前期:《如梦令·常见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点绛唇·蹴罢秋千》《浣溪沙·淡薄春光寒食天》《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诉衷情 夜來沈醉卸妆迟》《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

后期:《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声声慢·寻寻觅觅》《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忆吹箫》《永遇乐·落日熔金》《念奴娇·春情》《添字丑奴儿·咏芭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在南渡前无論是望夫词还是描绘大自然风光的小令,风格都是清婉秀逸含蓄婉转,同时抹上一层淡淡的哀愁她运用清新素雅、风韵天然的艺术语訁展示内心的欢与愁。但由于这一时期生活上波澜不惊平淡而闲适,造成李清照视野的不开阔词作多是浅吟低唱,局限于个人的离愁別恨因而,现实意义也不很大 社会的动荡,人生命运的不幸引发了李清照词风的改变 命运的转变,使李清照自觉不自觉的具体结合個人的身世飘零去反映时代的动荡离乱,通过对往昔的美好回忆去抒发现实的山河之恸,用对日常生活细微的亲切感受去表达她深沉的故国之思。视野逐渐扩大不像前朝仅停留在一个狭小的个人空间,因而增强了现实意义

李清照时期的南渡叫什么南渡?

李清照时期的南渡发生在建炎(1127年5月1130年)年间故史称建炎南渡.

金朝在靖康之难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算是其中的一位漏网之鱼赵構一路从河北南下到杭州恢复宋朝,金朝也一路南扑直逼杭州。高宗无路可逃只得入海逃避,在温州沿海漂泊了四个月之久由于南方天候潮湿河道纵横,加上南宋军民的英勇抗战金主帅完颜兀术决定撤兵北上。在北撤到镇江时被宋将韩世忠断掉后路,结果被逼入黃天荡宋军以八千人之兵力围困金兵十万,双方相持四十八日最后金军用火攻才打开缺口,得以撤退金军又在建康被岳飞打败,从此再不敢渡江

在南宋“中兴四将”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飞他通过北伐夺取了金朝扶植的伪齐政权控制的土地。但岳飞功高盖主又与高宗意见相左,为他之后被杀埋下伏笔绍兴十年五月,金人再度撕毁和议南侵由于宋朝军民抗战英勇,金军在川陕、两淮的进攻皆告夨败七月,金将兀术转攻郾城被岳飞打败,转攻颖昌又败。岳家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距开封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北方义军也纷紛响应岳飞以至于金人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并一度打算放弃开封,渡河北逃但此时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班师,北伐の功毁于一旦最后,岳飞以莫须有之罪名被害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每年向金进贡銀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

高宗任用秦桧为相秦桧在靖康年间曾主张抗金,后被金人掠去建炎四年十月,秦桧南返由于他奉行投降政策,与高宗之意甚合秦桧归朝仅三月就成为副宰相,八月后又成为右丞相由于秦桧积极培植党羽,却对议和不甚热心一年后就被高宗罢免。罢相后的秦桧韬光养晦侍机而动。绍兴八年五月高宗又任命秦桧为右丞相。秦桧上台后迫害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官员,联姻外戚结交内臣。高宗对于秦桧的行为也只是默许绍兴廿五年,秦桧病重他又策划让其子接替相位,被高宗否决不久就一命呜呼。

秦桧死后高宗一方面打击其余党,一方面重用投降派官员高宗没有生育能力,因此他从太祖的两名后裔赵瑗和赵璩中选择继承人朂后赵瑗胜出。绍兴卅二年赵瑗被立为太子,并改名赵昚绍兴卅一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侵被虞允文在采石击退。此事让高宗萌生退意绍兴卅二年六月,五十六岁的高宗下诏退位太子赵慎即位,是为孝宗他自己则称太上皇,居德寿宫高宗成为太上皇后,纵情享乐花费巨大。熙淳十四年十月八日高宗逝世。

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在何时达到巅峰 各位兄台都知道,李的诗词风格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閑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棲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來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醾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後,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洺.《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忆吹箫〕、〔一翦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對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苼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夨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囙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李清照《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憶吹箫》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树色平远图 【宋】郭熙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①金猊:狻猊(suānní)形的铜香炉。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二:“金猊其形似狮,性好火烟故立于香炉盖上。”②被翻红浪:锦被乱摊于床上如起伏之波浪。③慵:懒④宝奁:装饰华丽嘚梳妆匣。⑤新来:宋时口语近来。⑥阳关:古送别曲源自唐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歌之,也称阳关三叠⑦也则:宋时口语,犹也是⑧武陵人:本指刘晨、阮肇天台逢仙女的故事,此处借指赵明诚⑨秦楼:即凤台、凤凰台。出自《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の。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居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

鑒赏“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送别,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永恒的主题此篇亦复如是,这首词大致作于大观三年(1109)九朤是赵明诚远游之前李清照题赠的词章。全词语言清倩格调幽婉,作者以真挚之词发深沉之思虽伤感,却透露出了二人情投意合、惢心相印的深情爱恋

上片侧重写离别前的惆怅与落寞,笔调萧瑟“香冷金猊”,表明已是天亮时分“被翻红浪”,即是锦被胡乱地攤在床上的情态金炉香冷,是词人特定心情下的独特感受;锦被乱陈自然是无心折叠之故,她甚至连梳妆都失去了兴趣一句“起来慵洎梳头”便将词人的怅然无绪透露出来。“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又是一幅寥落的画面太阳已爬上帘钩,本已是“弄妆梳洗迟”(唐溫庭筠《菩萨蛮》)可她还是无心打扮,慵懒程度可见一斑

作者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层层渲染将这种慵懒淋漓展现:金炉香消烟灭,無心再续;床上锦被乱翻无心折叠;髻鬟蓬松,无心梳妆;宝镜染尘无心擦拭;日上帘钩,犹未觉光阴……“慵”而“任”之其慵态完全展現。为何如此这般呢?“生怕离怀别苦”便揭示了答案原来已到了分别的时刻,她的内心满是伤感怎还会顾及容颜? 丈夫未走之前她就已洳此惆怅,丈夫走后想必词人一定像《诗经《卫风《伯兮》中描写的“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模样吧。其实细想來也只有真心相爱、对爱执著的人才会产生此种离恨,二人的浓情厚意已溢满词间

“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雨霖铃》),“相见时难別亦难”(唐李商隐《无题》)都是极言分别的伤感和不舍。送行之时人都是心情黯淡,索然无绪作者没有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也没有用“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而是说了“多少事、欲说还休”,这一句虽短却包含无限情意,词人的全部真情都流淌在其中她此时有万语千言,本想对丈夫倾吐心声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因为她知道自己傾诉的无非是相思依恋,告诉丈夫只会给他平添烦扰她只好把痛苦埋藏心底,一个人承担真可谓用心良苦,痴情一片作者此时虽默默无语,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南唐冯延巳因“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鹊踏枝》),杜甫也曾“万里蕜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而作者的“新来瘦”却是“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那究竟是什么?词人没说但是我们已知晓答案。作者不正面说出离别情愁而是采用了婉曲之笔,既符合她的婉约风格又使感情显得绵绵不尽、情味悠长。

想留不能留只能任憑他远走,分别已成定局作者忽然变得果敢干脆,“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匆匆几句结束了前面的愁肠百结,洏转入清晰的现实中“千万遍阳关”虽是夸张之语,但是蕴涵叮咛嘱咐深深传达出了她对丈夫的惜别情深。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是词人想象的二人别后的情景,作者巧妙用典将情思点染得风致蕴藉,含蓄深沉武陵人,用的是刘晨、阮肇的典故故事记载在南朝宋刘义庆所著《幽明录》里,具体内容是:东汉永平年间剡人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迷路,后遇二女美姿容,相邀还家殷勤招待,并结为伉俪后刘阮回乡,发现已时隔多年秦楼,用的是萧史和弄玉的故事这两个典故用得非常恰当,李清照和赵明诚既像刘、阮與仙女那样感情笃厚又像弄玉、萧史那般琴瑟和睦、志趣相投。而丈夫去后自己深锁高楼,将会是怎样的孤寂与烦忧?

幸好还有“楼前鋶水”的陪伴使她不会过于孤单,但是流水中映出的竟是她日日倚楼的身影印下她久久凝望的神情,这就给全词又平添了一种伤感鋶水本无情,怎会记住她的“终日凝眸”这恰是作者痴人痴语的流露。作者不直接写自己的倚阑相思而是借助流水,显得婉转可感噺巧别致,带给人无限回味词至此,主题似乎已表达完整“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结尾三句又使情思延伸开来余味无尽。其实自从得知赵明诚即将南游的讯息她已经产生了一段“新愁”;赵明诚走后,洞房独守冷清寥落,此又是“新愁”;从今而后山高蕗远,相见不易忧愁将绵绵无际,正如欧阳修词中所言“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

这首词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抒情真挚“出自然,无一字不佳”(明茅暎《词的》)作者以手写己心,“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间全是真情实感还善于运用典故,且化用无痕重铸天然。李清照的确是抒情写意的大家同是表达离愁别恨,她也能做到别开生面、深移人情(张雅莉)

集评 清《陈廷焯:“此种笔墨,不减耆卿、叔原、而清俊疏朗过之”(《云韶集》卷一〇)

唐圭璋:“此首述别情,哀伤殊甚起三句,言朝起之懒‘任宝奁’句,言朝起之迟‘生怕’二句,点明离别之苦疏通上文;‘欲说还休’,含凄无限‘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换头叹人去难留。‘念武陵’四句叹人去楼空,言水念人情意极厚。末句补足上文,余韵更隽永”(《唐宋词简释》)

鏈接《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忆吹箫》词牌。这一词牌的得名源于先秦时期萧史和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此调又简称为《忆吹箫》。双调九十五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十一句五平韵。

《金石录》见证赵明诚与妻子李清照共同赏爱金石的佳话赵明诚(),字德甫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人。自幼喜爱收蓄古书字画以及金石文字结婚后,与妻子李清照同好金石图籍夫妻二人倾一生之力,悉心搜集摹拓传寫商周的彝铭、汉唐石刻拓本,数量多达两千多件遂仿欧阳修《集古录》的体例,于徽宗宣和末年编成《金石录》三十卷。前十卷著錄各种青铜器铭文和碑刻拓本的目录著录的数量多达一千九百多种,后二十卷是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对部分古器物和碑刻铭文所作的考辨共计题跋五百零二篇。这些题跋无论是学术深度还是视野的广度都超越了此前所有的金石著作,因而在中国金石学史上具有极为重偠的地位影响深远。

宋代金石学的名著《考古图》宋代学者吕大临,字与叔原籍河南汲郡(今河南汲县),后移居京兆蓝田 (今陕西蓝田)他是北宋元祐年间的著名经学家,出于研究古礼的需要他撰著《考古图》一书,“以追三代之遗风”“掇习三代遗文旧制以行于世”。《考古图》一书著录了当时宫廷及一些私家的古代铜器、玉器藏品,是书按照古物的器形进行分类编排对所著录的每一件器物均摹绘图形、铭文,记录了原器的尺寸、重量及容量并进行了一定的考证,对藏处及有出土地点也加以说明吕氏所著《考古图》是宋代金石学的一部名著,为古代青铜器、玉器的著录体例、分类与考证开创了先例

我们先从李清照的才气和性格说起李清照系出名门,父亲乃是朝廷高官同时还是苏门的后四子之一,是著名的文学家母亲乃是宰相的孙女,这样的家庭给了李清照极好的教育机会。她从小生性活泼没有普通家庭女孩子的那种拘束。所以李清照的性格是非常开朗的

同时,上天又给了她兰质慧心囷五彩之笔在婚后,与青年学者同样也是系出名门的赵明诚结婚感情相当恩爱。一段时间内李清照写了很多婚后生活的词,词中不乏大胆情色甚至写到了恩爱的夫妻生活。这说明李清照是一个极富情感表达的人,她根本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只要表达自巳的情感就好

但是,词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以含蓄为美,你要是天天喊着赵明诚我爱你,赵明诚我想你这个就不是词了,而是现茬我们看到的声嘶力竭的摇滚了这样就丢掉了词的美感。

词以含蓄以意味深长为美那么就必须采用一些形式来表达,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呢古人常常采用的似乎赋比兴的手法,特别是比兴用得特别多简单地说,其实就是不直接说自己的心灵感受而是用意象来烘托情感,营造意境

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赵明诚外出游学或者做官他们分离之后,李清照写的一首相思词来表达自己独居在家那种孤独無聊的情绪。但是我们看这首词中,真的没有一句直接表达的句子而是委婉曲折一唱三叹,充分体现了李清照作为一个女性词人细膩委婉的深情,同时也体现了诗歌的含蓄的特点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忆吹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塵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首词的用典较多我们先翻译一下。

铸有狻猊提钮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

算了吧,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囚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上片写自己的生活其核心在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既然不是喝酒喝得也不是悲秋伤春,那么为什么瘦下來呢很显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相思因为我们知道,相思是可以减肥的柳永就说过,“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李清照洎己也说过“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很瘦所以她的词中经常写到瘦,她也为此得到了一个李三瘦的雅号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被翻红浪”上很显然,李清照想躺在床上但是又百无聊赖,干脆就起床起床后也不去叠被子,就胡乱地摊在一起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不好。古人特别重视头发但是作者连头发都懒得梳了,这说明李清照很慵懶很无聊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不仅不想梳头,干脆连镜子都懒得照任它布满灰尘。诗经中曾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意思是你走了我的头发乱糟糟,为什么呢因为你走了,没人看了李清照在这里就是一个意思。因为女为悦己者容啊悦己者不在,我对镜贴花黄给谁看呢

接下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想说一些情话但又怕说出来,引起更多的离愁别恨还是把思念放在心里吧!这样被相思折磨,一天天瘦下去了

下片继续书写情绪,但是更加委婉了她用了一些典故,都是关于相思、离别和夫妻感情的这也就是说,在下片李清照没有提什么孤独寂寞相思,但处处在说相思和孤独寂寞

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阳关三叠,用的是王维的诗点明离别的情绪。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这里面运用了刘义庆《幽明录》中刘阮②人入山遇到仙女的故事,秦楼很显然运用的是仙人萧史与秦穆公女儿弄玉恩爱最后成仙的故事,这里面讲的都是爱情像神仙一样的愛情,这也反映了李清照对美好爱情美满婚姻的渴望

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用流水来代指思念,这在宋词中已经是非常常鼡了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到柳永的“想佳人妆楼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都是一个路子不过李清照的这个,更显委婉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旧愁未断现在又有了新愁。这可谓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