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审计公司.被披露期间审计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问题

原标题:“事件”的启示——基於300多家中概股的研究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陈栋栋)4月2日自爆业绩造假,公司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总销售额夸大了约22亿人民幣瑞幸审计公司在纳斯达克的股价暴跌了76%。在2个多月前全球著名的做空机构——浑水发文做空瑞幸审计公司,当时瑞幸审计公司否認了一切。

中概股诚信危机瑞幸审计公司,不是第一家“美国为防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有4道防火墙(美国证监会;做空机构、外部投資者;会计师事务所;集体诉讼),但是仍然无法禁止财务造假的事件发生无论是中概股还是美国公司,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北京夶学光华管理学院罗炜、卢海教授跟踪分析了1999年-2017年赴美上市的326家中概股企业发现,一些中国企业对“合规”缺乏理解等因素导致财务造假出现。这是瑞幸审计公司事件发生后最值得反思的部分。

研究样本:1999年-2011年的赴美上市的269家中国企业(非国有);以及2013年-2017年的57家中国企業2012及2013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之路曾因信任危机中断

研究发现:1999年-2011年的在269家企业中,有15家被美国证监会处罚占比达6%;遭遇投资者集体訴讼的达到70家,占比26%2013年-2017年间上市的57家企业尚未被美国证监会处罚,但有19家遭遇集体诉讼比例为33.33%。这样的比例跟美国本土公司相比并鈈低。

做空机构引爆的中概股危机

首先类似于瑞幸审计公司财务造假的出现,不是第一次中国概念股的公司出现这种财务层面的造假,在早期互联网企业上市的时候就已经有过比如在2006年也被美国SEC调查处罚过;到2011年、2012年又出现一波所谓的“中概股危机”,很多以反向收購(借壳)方式上市的企业当时也遭受财务造假的指控。事后的调查发现这些以反向收购方式上市的企业,出现财务造假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而通过正式的IPO程序上市的企业,这个问题会相对少一点但是也有。比如2012年比较出名的一个案例——东南融通的案例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整体来讲在2011年、2012年,中概股危机的爆发是市场上一些知名卖空机构用他们自己很独特的调查手段提出指控,引发投資者对上市公司的不信任导致股价暴跌。

这其中会有真的造假的企业也有被误伤的,被误伤的企业中也有应对比较得力的例子

比如,它曾经因为VIE结构也被浑水公司卖空导致暴跌。但是新东方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它主动向美国证监会SEC进行了一些信息披露与沟通,这對提升投资者信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此外,在股价暴跌之后新东方的董事长、创始人跟一些机构投资者进行了沟通,机构投资者对创始人本人的认可以及对他们公司本身的业务情况的认可,会帮助股价很快恢复起来

在2018年,学而思也曾遭遇浑水公司卖空浑水公司有怹自己的调查方式和理解业务的逻辑。它的调查手段值得佩服但是它对于一些证据和事实的理解,对业务模式的一些假设是有问题的。所以好未来虽然被卖空股价跌了百分之三十几但是过了几个月股价又回去了。

总的来讲中国概念股在美国上市近20年的时间里,其实這种财务造假的风波一直存在其中2011年、2012年情况非常严重,造成了之后一年没有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相当于整个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失詓了信心。 

这就引发出很重要的一点:很多中国企业会上市通过不同的方式上市,怎么让投资者信任你当出现信任危机,新的企业再偠上市付出的代价很大。

比如唯品会在2012年上市的时候,其实是所谓的“流血上市”因为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它的市场估值是极低嘚但是到2014年底,股价涨了超过40倍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在市场上投资者对于企业的信任是很关键的。如果这种信任没有了企业要想獲得融资的话,代价会比较大这种代价体现在,第一发行股票时没有人要。第二可能有人愿意要,也不会按照企业预期的价值而鈳能是极大的折价方式来认购。

美国市场的作用机制和中国市场是不一样的美国市场上有几种机制。第一种是政府的监管比如证券监管机构——SEC调查及处罚,就像中国有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一样然而监管永远会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它的监管力量、人手是不夠的因此在美国还有第二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来源于市场参与者的力量例如一些卖空机构。通俗点讲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机构独特嘚信息收集手段、独特的理解,产生对企业的判断

这些机构采取的信息收集手段往往比较特殊,比如实地调研、跟踪等以瑞幸审计公司为例,机构可以到门店里录像在门店蹲点一个礼拜,看客流是多少从而估算出门店的客流、营收、现金流的情况。通过这种抽样的辦法将数据进行扩大,来估计整体的业务体量这类机构通过这种独特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方式,产生对企业价值的一种判断如果有些企业本身价值低,却“吹牛”把自己说得天花乱坠,有一些投资者相信了股价上去了;但是如果另外一些投资者利用自己的专业判斷、专有信息,判断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所说不符企业夸大了,投资者就会通过卖空的举动表达出来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力量,就是通过投资者主动去收集信息并从制度层面允许他们利用收集的信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这是美国体系里面非常重要的第二种机制

遇到機构做空,企业的应对策略

再看瑞幸审计公司此次危机在今年1月底2月初时出现了瑞幸审计公司的做空报告,当时瑞幸审计公司的股价当忝跌了30%多但是后来可能投资者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看法,很多投资者不认同股价又涨回来了,还涨得挺多的

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当外部的投资者提出了这种指控企业应当采取什么反应?第一种策略是置之不理但这同时意味着,市场上的信息可能被卖空机构的信息主导

第二种策略,就像瑞幸审计公司所做的就是反驳。但是他的反驳在我看来其实挺苍白的为什么?你的反驳要基于事实来反駁但在瑞幸审计公司的回复里其实没有太多的细节。

前面两种策略的前提是企业自己知道企业内部干了什么。企业的高管、创始人、董事会都知道企业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这两种策略。但是还有可能出现第三种情况:董事会不知道真实的情况高管及创始团队姠董事会隐瞒了真实情况。

第三种情况往往会衍生出来很多后续的变化。如果董事会成员觉得情况没掌握可能就会马上宣布找第三方機构来做独立的调查。这个调查可能会花几个月最后结果出来,要么印证指控真实要么是没有印证。比如之前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也是在美国上市的一个企业它当时在2010年的时候,被卖空机构指控然后SEC也进行了调查。后来企业自己调查得出的结果是被误伤的也莋了很多的申诉来证明清白,SEC通过调查也没有对它立案

但是问题在于在这个过程中间,企业的损失很大如果是我们之前说的第三种情形,在外部有人指控企业的时候企业董事会还不知道实际情况是什么,这其实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说明企业的治理结构、治理状况很差。坏消息会导致股价下跌股价低于一定的金额,比如说低于一块钱企业可能就退市了。退市了以后企业想要再上市就很难。

瑞幸審计公司案中第三道防火墙尚未起作用

美国市场上对于防止企业造假有几道“防火墙”,第一道“防火墙”是政府监管机构第二道“防火墙”是外部投资者利用自己收集的信息进行指控,倒逼企业披露真实情况还有第3道非常重要的“防火墙”,就是中介机构的作用仳如会计师事务所。

瑞幸审计公司请的中介机构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瑞幸审计公司2019年年报还没出这也僦意味着瑞幸审计公司2019年几个季度的营收、利润、现金流等等,是没有经过审计师鉴证通俗一点讲,就是审计师没查过账这就表明我們所说的第三道“防火墙”现在还没到发挥作用的时候。因为正常像安永这种国际四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它如果要进行审计,是会进行现場调查的尤其像瑞幸审计公司咖啡这种实体门店的连锁运营企业,作为审计机构它必要的审计程序一定是会走访现场,除公司总部以外肯定要到各个门店做调查的。如果做的比较仔细是可以发现卖空机构所呈现的信息的。

通过审计机构给企业“挤水分”有利于信息的真实披露。因为如果不挤出水分那就会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审计机构要担责任

瑞幸审计公司,最大的问题正是会计事务所這道防火墙还没有发挥作用。瑞幸审计公司公告提到董事会由于在年度报告审计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审计机构只对年度报告签字出审计意见但是瑞幸审计公司现在造假出现在季报上——第二、第三季度造假,如果事务所还没有開始审计工作的话那么它本身是没有责任。如果造假时段涉及2018年那么安永作为审计师,肯定有责任

从瑞幸审计公司事件,我们回到叧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为什么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时不时就会爆出一些财务丑闻来

有一个很核心的原因,就在于在各项机制里其Φ有2道机制,甚至2-3道机制都可能有问题背后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跟中国之间的监管合作是有一定沟壑和问题的

这是我和卢海教授嘚研究文章里一个核心的要点。根据我们的研究2012年出现“中概股危机”以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在考虑如何监管它采取了一些行動,第一个就是把反向收购(又叫买壳上市)给停了在此之前,大量的中国公司通过反向收购去上市它把这个路给你堵了,没了所鉯2012年以后,再到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就没有了反向收购的方式了全通过IPO了。

反向收购为什么比IPO容易出问题?第一点因为反向收购不需要第2道甚至第3道关卡。它上市的时候不需要投资者去询价,去做路演没有这些程序,当然有投资者会提问题但是这个信息披露的過程会少很多。第二点如果企业是IPO上市,你需要披露年报信息审计师就要在其中发挥作用,但反向收购不需要这些相当于少了一道關卡。所以后来也被停掉了。

回顾2011年-2012中资概念股海外遭遇诚信危机中的典型案例不得不提“东南融通案”,它2007年上市曾有“第一家茬纽交所上市的国内软件企业”之誉,2011年8月31日因涉嫌财务造假,东南融通退市宣布解散这个案例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的审计师是四夶会计事务所审的相当于它的年度报告会计师事务所是签了字的,但为什么还是出现了财务造假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刚剛提到的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监管合作存在问题。

当时美国的证监会、美国的上市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PCAOB),要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调查咜不仅仅只是针对东南融通本身,而是要调查整体的中概股因为这些IPO上市企业70%多接近80%,都是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美国方面担心鈈只是一家企业出问题,他们在乎这会不会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但是国际四大在中国境内对这些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受中国法律、中国政府监管美国监管机构是没有权限来核查工作底稿。这就直接造成监管机构本身的力量使不上同时会计师事务所的这道闸门也出现问題。会计师事务所你有没有仔细审核、你干的活儿好不好美国监管机构搞不清楚。

因此2012年以后,中美双方就积极合作努力去推进和解决这一问题。

在2012年中概股危机之后当时是奥巴马在任的阶段,两国之间对于跨国监管进行了反反复复的讨论主要围绕对财务造假进荇联合监管,协作的“口子”也是一步一步撕开的

第1步,是中国监管机构进行检查的时候允许美国监管机构跟着来看;第2步,美国方媔要调查具体某家公司由中方出面去调取会计事务所的底稿,给你检查;第3步最后达成了合作协议,签署了监管的合作备忘录

我们紸意到,中概股在2012年之后有一年的时间,都没有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原因就在于,因为财务造假案的频发没有了市场信任,上市也無从谈起直到2013年5月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后,包括京东、阿里巴巴等陆续上市受到美国投资者的欢迎。

出现这种变化的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第1道防火墙和第3道防火墙,通过中美政府间的合作监管机构的监管开始发挥效力,会计事务所开始的审查也发挥作用了也给投资鍺更多信心了。这也是为什么瑞幸审计公司仅仅成立18个月就能在美国顺利上市其实背后是有一些历史背景的。

第4道防火墙即集体诉讼,很多公司由于信息披露有问题而遭遇集体诉讼或是陈述虚假信息(false statement),或是隐瞒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否购买企业的股票他是偠依据信息做决策的,这是一个基石如果我对你企业都没有信心,拿什么做决策其实过去的20年,很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都遭受过這样的集体诉讼

企业应当意识到,如果信息披露不充分引发股价暴跌的话很可能会招来集体诉讼,最后使企业负担经济赔偿不管是經过法庭审理,还是私下和解当集体诉讼变成常态,企业要小心应对作为一个上市公司,首先第一点你的合规变得很重要。合规鈈仅仅指的是你满足法律规定或者是要求就够了,更重要的是企业要符合投资者对你的预期这种预期是什么?投资者希望你披露更多的信息时你就应该要满足他们。这是合规更广泛的要求

我们研究发现,一些中国企业遭受了集体诉讼法院做了判决,你输了但是在執行过程中却发现无法执行,美国本土企业你的银行账户,你的资产比较容易能被银行冻结被法院给执行。但是中国企业很多在美国沒有资产最后法院要执行的时候,说赔偿的时候却无能为力了,美国司法中的所谓的“长臂原则”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执行有难度,就意味着第4道防火墙就出现了问题如果再极端一点,从民事案件变成刑事案件司法机构会对创始人、创始团队提起刑事诉讼,根据引渡条款美国方面就可以在香港、澳门或其他地方,对你进行执行

2013年中美签订备忘录之后,我们发现很有意思的两点变化

第一点,洳果这家中国企业在北美有销售收入集体诉讼可能性就变大了。因为美国方面比较容易冻结你的资产第二个很重要的信号,就是创始囚或高管如果他在北美地区有个人社会关系网络,比如拿了绿卡或者拿过学位等,投资者集体诉讼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的很有意思的变化。

再回到瑞幸审计公司事件它在之后可能会面临投资者的集体诉讼,美国证监会的调查甚至不排除刑事责任。当然监管机构下一步会不会采取行动调查,还需要再观察从我们现有的学术研究里发现,在美国过去几十年时间美国监管机构對于外国公司的调查力度和监管力度,其实是没有它对本土企业那么大可能受限于人手、精力的问题等。

瑞幸审计公司的事件其实再佽给中国企业上了一课。

在美国约束上市公司的这4道防火墙或者4道监管约束机制,是在发挥作用的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偠去你要意识到有这4大机制,如果你心怀鬼胎去造假,是会受到市场的惩罚的美国的投资者不是傻子,而且80%都是机构投资者他们會去评估和判断的。

你只能老老实实、真实地增加信息披露在“合规性”上做更多。我反复强调“合规”指的是符合投资者对于企业嘚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期望。企业不能说监管机构没要求我披露我就不披露。你必须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不在合规上下功夫,存在侥幸心理那么到最后,“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著名的沽空机构浑水(Muddy Waters Research)称收到叻一份关于瑞幸审计公司咖啡的匿名报告并认为报告内容属实,在官方推特上发布了这份做空报告

在这份长达89页的关于瑞幸审计公司咖啡的匿名沽空报告中,通过雇佣了92个全职和1418个兼职的调研员对瑞幸审计公司咖啡4000多家门店中的981家进行统计,指责瑞幸审计公司咖啡业務数据造假和商业模式存在固有缺陷

其中一个细节是,沽空报告显示最终收集到2.5万多张小票以及1万多小时的录像,而根据这些记录報告认为瑞幸审计公司的实际订单数少于公布数据,指责瑞幸审计公司咖啡的平均每店业务在2019年三季度虚增了69%四季度虚增了88%。

同时报告认为瑞幸审计公司咖啡存在夸大广告支出,并将夸大的广告费用于粉饰收入和店面利润从而将门店损失隐藏在门店层面以下,并认为瑞幸审计公司的商业模式存在固有缺陷指责瑞幸审计公司的客户对价格高度敏感,慷慨的价格推广是留住他们的动力;瑞幸审计公司试圖降低折扣水平(即提高有效价格)同时增加同店销售额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显然这是一个杀伤力极强的深水炸弹,受上述做空报告影響瑞幸审计公司咖啡彼时盘中一度大跌超过26%,但在2月3日在美股市场游刃有余的瑞幸审计公司咖啡对这一沽空报告的指控进行了全盘否認,并逐条批驳很快就把跌幅扯平,第二天收盘大涨15.6%

主动「自爆」避免破产清算?

瑞幸审计公司咖啡先是否认后又自曝造假,或许倳出有因

在美国如果一个投资者就某一事件起诉一家上市公司,只要这位投资者胜诉则因为同样原因利益受到侵害的投资者也将获得賠偿,而情节严重的被告到破产清算也是有可能的。

瑞幸审计公司咖啡在集体诉讼截止日期前主动“自我引爆”极有可能是为了自保,避免破产清算如果瑞幸审计公司在后续年报中拿出更充足的数据来证明公司商业模式,股价可能会迎来拐点

瑞幸审计公司的结局无非三种,第一瑞幸审计公司咖啡将遭遇集体诉讼;第二瑞幸审计公司咖啡的相关负责人不仅仅是目前抛出来的几个,都将面临被刑事调查甚至起诉判刑的可能。第三瑞幸审计公司咖啡或将被强制退市。

瑞幸审计公司声明中说是公司首席运营官(COO)刘剑和向他汇报的幾名员工,共同伪造了高达22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金额

一半收入造假,董事长陆正耀不知道创始人及CEO钱治亚也木有关系。

倒是这位名不见經传的COO成了坏事做绝的那个人,并且成功瞒天过海

如果按照刘剑在2019年仅有4740股预算可以行权、瑞幸审计公司暴跌前25美元左右来计算,刘劍除了薪资所得也就12万美元。

只是造假22亿钱也不会入刘剑口袋,最多就是瑞幸审计公司股价高他的期权更值钱一些。

不知道如何解釋造假的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瑞幸审计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