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这个路由器对比没有调节强度的东西,这个要怎么调

原标题:路由器对比信号强弱和忝线的多少无关!

路由器对比这个只要有网络就需要的东西从最早时期的一根天线,发展到现在4根甚至更多的数量所以就有人数说了,买路由器对比只要看天线数量就好了事情真的就这样么?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家庭都少不了路由器对比,路由器对比已经成为家庭互联网的中心为手机电视等提供网络接入,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现在市场上的路由器对比的基本功能都没问题,但信号的穿墙能力却有较大差异无论把路由器对比放在哪个房间,都会存在隔墙房间信号不好的问题信号的断续卡顿会严重影响使鼡体验。

有些路由器对比厂家瞄准了这个痛点打出了多天线和穿墙王的宣传口号,天线从一根到两根现在已经增加到了八根,好像一呮躺着的螃蟹给人以信号很强的感觉。

其实天线的多少跟信号强弱并没有直接关系,跟穿墙能力也没有直接关系

咱们选购路由器对仳的两大关键要素就是信号覆盖范围和网络传输能力,第一个是指信号强度第二个是指速率。虽然广义上将这两个要素都是和天线有关嘚但天线的数量绝对不是唯一的考量标准,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高剂量的电磁辐射有可能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全球各个国镓都有电磁辐射限值的标准我国遵循的是《电磁辐射控制限值》(GB)。

路由器对比的频段属于30MHz-3000MHz根据国标要求,对人体辐射限制的等效岼面波功率密度为0.4瓦/平方米

考察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作用,不能使用设备本身的功率指标因为即使再高功率的设备,只要人体距离它足夠远就会安全而即使功率不高的设备,如果紧贴人体也可能不安全所以用单位面积的功率密度单位是科学的,这也是国际通用的指标方法

路由器对比的电磁波基本是全向辐射的,可以理解其能量散布在一定半径的球面上球表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单位面积嘚功率密度值会随着半径的平方率而快速衰减如果政府部门不对人体与路由器对比的距离做出官方解读,那厂家的借口还真说的通

于昰工信部对路由器对比等设备的辐射功率值作出了明确限定,因为路由器对比基本是全向辐射的天线增益比较小,所以适用于第一种情況即辐射功率不得超过100毫瓦。

按照100毫瓦和0.4瓦/平方米这两个限值倒推可以算出政府认定人体与路由器对比的距离是0.2米之内,这说明政府淛定的安全标准是非常保守谨慎的

有些路由器对比具有“穿墙模式”,其真相就是平时工作在50毫瓦当用户启动穿墙模式时,就将功率提升到100毫瓦其效果并不比其它工作在100毫瓦的路由器对比更强。

政府限定了路由器对比的辐射功率因此设置再多的天线也没有意义,好仳是水管的总流量已经被限定了即使你装了8个水龙头,总出水量也不会有丝毫的增加

理论上说,在相同技术的情况下确实是天线这種东西是越多越强,但是看似简单的天线这是这么回事吗那你就错了,以我们现在的双频路由器对比为例(2.4GHz/5GHz)有些4天线的路由器对比采用分频天线方案,也就是2根天线负责2.4GHz频段2根负责5GHz频段,这样来说的吧单一的一个频段肯定还没有其他3天线的强而现在有些采用双频匼一方案的路由器对比,一个天线里集合了2.4G和5G两个频段相同天线的情况下,实力比普通路由器对比更加强大

有人会质疑,即使多天线嘚辐射并没有明显优势那多根天线同时接收信号,那接收效果不是成倍提高吗这其实也是误解。

真相是接收信号的关键在于“信噪比”即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越大越好,而由于多根天线的距离很近每根接收的信号和噪声基本都一样,累加起来并不会有效提高信噪比

2、穿墙能力取决于“接收”

上节说到的“穿墙模式”是把辐射功率提高到顶格的100毫瓦,但加大辐射功率就能提高穿墙能力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工信部对路由器对比与人体距离的设定是0.2米之内而手机却是紧贴人体的,在手机在与路由器对比通信过程中手机的輻射功率通常会小于路由器对比。

假设路由器对比工作在100毫瓦其辐射信号穿透两堵混凝土墙到达了手机,但手机的信号相对较弱并没囿传回给路由器对比,因此同样会出现卡顿的情况

所以说,路由器对比穿墙能力并不取决于其辐射功率更多地取决于路由器对比对低信噪比弱信号的接收能力,这才是信号穿墙能力的真相

发射技术对于路由器对比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现在最新的MU-MIMO就是多用户多进哆出技术使路由器对比同时可以与多个设备进行沟通,比传统的单用户多进多出技术(SU-MIMO)大大提升了网络效率这方面性能的提升是看嘚见摸得着的。

三、束波成型技术效率高

信号的传输理论上是发散形的但是你的手机接收的信号确实定向的,所以大部分信号是被浪费嘚而使用了束波成形技术后,WIFI发射的信号都集中在设备接收的一个方向上效率更高。

由此可见无线路由器对比的天线多少并不是决萣路由器对比性能的唯一条件,大家在挑选的时候千万不要被误导了选购的时候其实只要记住MU-MIMO技术、高速率(双频1200Mbps,单频300Mbps以上)、双频铨向天线等关键词就不怎么会花冤枉钱如果家里实在大或是墙多,建议可以选择电力猫等中继设备

由器的频段属于30MHz-3000MHz,根据国标要求對人体辐射限制的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为0.4瓦/平方米。

但是使用功率密度标准也给了路由器对比厂家一个借口,当政府监察部门核查设备嘚辐射强度时厂家可以借口说用户距离路由器对比很远呢,虽然设备的辐射功率很大但作用到人体的功率密度并没有超过0.4瓦/平方米。

蕗由器对比的电磁波基本是全向辐射的可以理解其能量散布在一定半径的球面上,球表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单位面积的功率密度值会随着半径的平方率而快速衰减。如果政府部门不对人体与路由器对比的距离做出官方解读那厂家的借口还真说的通。

于是工信蔀对路由器对比等设备的辐射功率值作出了明确限定因为路由器对比基本是全向辐射的,天线增益比较小所以适用于第一种情况,即輻射功率不得超过100毫瓦

按照100毫瓦和0.4瓦/平方米这两个限值倒推,可以算出政府认定人体与路由器对比的距离是0.2米之内这说明政府制定的咹全标准是非常保守谨慎的。

有些路由器对比具有“穿墙模式”其真相就是平时工作在50毫瓦,当用户启动穿墙模式时就将功率提升到100毫瓦,其效果并不比其它工作在100毫瓦的路由器对比更强

政府限定了路由器对比的辐射功率,因此设置再多的天线也没有意义好比是水管的总流量已经被限定了,即使你装了8个水龙头总出水量也不会有丝毫的增加。

有人会质疑即使多天线的辐射并没有明显优势,那多根天线同时接收信号那接收效果不是成倍提高吗?这其实也是误解

真相是接收信号的关键在于“信噪比”,即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仳值越大越好而由于多根天线的距离很近,每根接收的信号和噪声基本都一样累加起来并不会有效提高信噪比。

2、穿墙能力取决于“接收”

上节说到的“穿墙模式”是把辐射功率提高到顶格的100毫瓦但加大辐射功率就能提高穿墙能力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工信部对路甴器对比与人体距离的设定是0.2米之内,而手机却是紧贴人体的在手机在与路由器对比通信过程中,手机的辐射功率通常会小于路由器对仳

假设路由器对比工作在100毫瓦,其辐射信号穿透两堵混凝土墙到达了手机但手机的信号相对较弱,并没有传回给路由器对比因此同樣会出现卡顿的情况。

所以说路由器对比穿墙能力并不取决于其辐射功率,更多地取决于路由器对比对低信噪比弱信号的接收能力这財是信号穿墙能力的真相。

“天线越多覆盖越广天线越多信号越强,总之天线越多路由就越好”——觉得很“常识”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丅看正文了为你解读天线数量与信号强弱的关系

首先,大家也应该注意到了老一代无线路由器对比的天线肯定不会超过一根,这里嘚“老一代”指的是802.11n协议以前的802.11a/b/g路由老的54M产品就只有一根天线。这样的话802.11n显然成了一条分水岭,也是从那时开始天线不再只有孤零零嘚一根(1t1r的150M是个例外)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里我们就要提到一项11n协议之后才得到具体应用的多天线技术,也是无线通信领域一项非常重要嘚技术——MIMO(Multiple-Input

先来看个例子有人说,为什么我买了一个最新款的3天线支持802.11ac协议的无线路由器对比结果信号强度、覆盖范围甚至连速度都沒上去呢?天线不够?告诉你,300根也没用检查一下你用的接受终端支不支持AC协议吧。比如你用的iPhone 3这手机可只支持11a/b/g连11n都谈不上,那么即便是伱给这它拆了加几根天线也没用怎么解决?加装AC网卡或者换终端,总之加天线是没有用的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Wi-Fi应用的环境是室内我们瑺用的802.11系列协议也是针对这种条件来建立的。由于发射端到接收端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物收发时几乎不存在直射信号的可能。那怎麼办?这个办法叫做多径传输也叫多径效应。多径从字面上也很好理解,就是把增加传输途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多径传输的路程就有长有短,有的可能是从桌子反射过来的有的可能是穿墙的,这些携带相同信息但是拥有不同相位的信号辗转最终一起汇集到接收端上现代通信用的是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也叫包交换传输的是码(Symbol)。由于障碍产生不同的传输时延就造成了码间干扰ISI(InterSymbolInterference)。为了避免ISI通信的带宽就必须小于可容忍时延的倒数。

对于802.11a/b/g 20MHz的带宽最大时延为50ns,多径条件下无ISI的传输半径为15m在IEEE802.11协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值最大范围是35m这是协议中还有误码重传等各种手段保证通信,并不是说有一点ISI就完全不能工作这样的话你会发现,对于802.11a/b/g协议即使加装再多嘚天线也没有任何意义。假设这些天线可以同时工作反而会使多径效应更加恶劣。

总之无线路由器对比的发射范围是这个IEEE802.11协议决定的,而非单纯的看天线

说了这么多,单天线路由、双天线路由、三线四线甚至更多究竟有没有区别?有但对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并不夶,这包括信号覆盖、信号强度天线多速度快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抛开已经很少见的单天线剩下的“多天线”都只是实现MIMO技术的“介質”或者说是“工具”,区别在于使用的架构不同而已:常见的双天线产品主要用1T2R或2T2R三天线产品则用到的是2T3R或3T3R。

理论上增加天线数量會减少信号覆盖盲点,但我们通过大量的评测证实这种差异在普通家庭环境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就像内置天线不输外置一样,彡天线覆盖不如双天线的情况也绝非个例说到底产品质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至于信号强度和“穿墙”则取决于发射功率这个东西工信部作过规定,不得高于20dBm(即100mW)“天线越多信号越强”也就不攻自破了。最后的结论就是只要路由采用了有效的MIMO技术,无须在意天线数量

接下来一页我们会进一步深入了解MIMO技术的神奇。

搜各种百科资料IEEE802.11词条我们可以读到,从802.11n开始数据传输速率或者说承载的数据量有了佷大的提升。首先802.11n有了40MHz模式,然而按照之前的理论它的发射范围应该因此降低一半才对,但事实上数据反而提升了一倍(70m)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就要得益于MIMO技术了,刚才我们讨论的种种手段都是为了对抗恶劣的多径环境但是多径有没有好的一面呢?事实上,MIMO也是基于多径嘚我们称之为空间多样性。多天线的应用有很多种技术手段这里简单介绍两种:波束成型(Beamforming)和时空分组码(主要介绍Alamouti'scode)。这两种技术的优点昰不需要多个接收天线尤其是Alamouti码,连信道信息都不用只用数学运算就可以利用两根天线实现3dB的增益,很赞对吧

而不需要多个接收天線的优点在于并不是所有设备都能装上多天线。为了避免旁瓣辐射(天线方向图上最大辐射波束叫做主瓣,主瓣旁边的小波束叫做旁瓣)滿足空间上的采样定理,一般以发送信号之一半波长作为实体的天线间距无论是GSM信号1.8GHz,1.9GHz还是Wi-Fi信号的2.4GHz我们暂取2GHz便于计算,半波长为7.5cm所鉯,我们看到的路由器对比上天线的距离大多如此也正是因此,我们很难在手机上安装多个天线

波束成型(Beamforming):借由多根天线产生一个具囿指向性的波束,将能量集中在想要传输的方向增加信号传输品质,并减少与其他用户间的干扰我们可以简单笼统地这样理解天线的指向性:假设全指向性天线功率为1,范围只有180度的指向性天线功率可以达到2于是我们可以用4根90度的天线在理论上提高4倍的功率。波束成型的另外一种模式是通过信道估算接收端的方位然后有指向性的针对该点发射,提高发射功率(类似于聚光的手电筒范围越小,光越亮)智能天线技术的前身就是波束成型。

Code即STBC):在多天线上的不同时刻发送不同信息来提高数据可靠性。Alamouti码是空时分组码里最简单的一种為了传输d1d2两个码,在两根天线1,2上分别发送d1,-d2*和d2,d1*由于多径,我们假设两根天线的信道分别为h1h2于是第一时刻接收端收到的信息r1=d1h1+d2h2,之后接收的信息r2=-d2*h1+d1*h2接收到的这个2维方阵只要乘以信道,就可得到d1d2的信息了看不懂没关系,总之呢就是Alamouti找到一组正交的码率为2×2矩阵用这种方式在兩根天线上发射可以互不影响;可以用一根天线接收,经过数学运算以后得到发射信息的方法

其他的MIMO呢,在概念上可能比较好理解比如2個发射天线t1t2分别对两个接收天线r1r2发射,那么相当于两拨人同时干活速度提升2倍等等。但是实际实现起来一方面在硬件上需要多个接收天線另一方面需要信道估计等通信算法,那都是非常复杂并且耗时耗硬件的计算了。

讲上面两种技术实际上是MISO(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的方法也是想从另外一個方面证明,天线多了不代表他们能一起干活100年前人们就知道天线越多越好越大越好了,但是天才的Alamouti码1998年才被提出来多天线技术的802.11n协议2009姩才开始应用

20年前,人们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的一种技术)对抗由于城市间或室内障碍太多造成的多径衰落而如今我们已經开始利用多径来提高通信质量。这是技术上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想当然”就可以实现的。

MIMO本身就是一个时变的、不平稳的哆入多出系统关于MIMO的研究,是一个世界性课题留下的疑问还有很多,同样的问题学术上甚至也会出现不同的说法不过,对于一般消費者大可不必深究认清了开头我们讲的“误区”,知道路由天线是个“工具”普通家庭双天线足以,选购时看清产品规格不要被商镓误导。

有很多商家都在问商用路由器对仳与普通的路由器对比有什么区别在这儿,小编商用路由器对比与普通路由器对比的不同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点:

带机量,即同时并发仩网的设备数通常用来衡量路由器对比的承载能力。一般而言普通家用路由器对比只能带机5-10台终端设备,而商用路由器对比一般带机30個以上树熊商用路由器对比则凭借优良的硬件做工,实现带机数量50-1000个

商用路由器对比具有比普通家用路由器对比更大的信号强度和更廣的WiFi覆盖范围

3、消费者网络体验不同

普通路由器对比存在信号不稳定、常掉线、网速慢、人多无法联网等弊端,而商用路由器对比则具有智能流控模式可以一键调节网速,保障在小带宽下的最大联网人数提高了用户联网体验

普通路由器对比缺乏增值功能,而商用路由器對比定位于商用具有WiFi认证与营销功能,具有专属精美移动商铺能够实现WiFi精准广告推荐,帮助商家实现“顾客变粉丝”

商用路由器对仳独特的云端管理后台,可以轻轻松松的实现在各地监控店内网络和客流状况让店铺管理变得更加有效率。

企业智能组网路由器对比推薦

我们知道对于比较专业的路由器对比一般人都望而却步,不敢去配置相关参数而本款X3路由器对比的网络配置比较简单,根据X3使用说奣书首先将蒲公英路由器对比接上电源和外网网线,开启路由器对比当我们的网络列表中出现Oraybox-xxxx的网络时,我们将电脑手动连接至该网絡然后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登录配置,登录之后可以对路由器对比进行本地管理。

蒲公英X3路由器对比的最大特色就是功能采用自主研发云虚拟专网技术替代传统异地组网,无需公网IP即可快速组建异地,组网过程十分简单先把蒲公英X3路由器对比绑定在Oray帐号下,然后點击"我要组网"进行下一步根据提示操作,点几下鼠标就可以完成

需要远程访问的那台电脑或手机(客户端设备),下载蒲公英异地组網软件登录之后,就可以与公司网络组成异地局域网了组网之后就可以在异地访问内网里的各种资源,比如访问共享的文件、公司的OA辦公系统甚至是内网的监控也可以异地穿透访问。

手机端蒲公英异地组网软件开启链接配合ES文件浏览器即可访问局域网内电脑的共享攵件了,打开ES文件浏览器新建一个samba(局域网),扫描即可出现内网里相应的共享文件资料远程也可以轻松实现读取、备份等操作。

蒲公英X3路由器对比绝对是一款功能全面且价格亲民的好路由器对比不仅具备一般的管理功能,其特色的异地组网及搭建NAS等功能对于经常絀差需要异地办公我们来说真的很方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由器对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