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商誉并购产生的商誉行为带来的后果有什么

002188ST巴士2017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6.09亿元(其中商誉15.38亿元),当年净亏损20.88亿元(不信的请自己去看利润表)想想

34.22亿元的商誉,若计提减值还不可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資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可怕但满仓的人骂死你,会说你空仓想要他们的筹码这就是聪明人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嘚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国内学者对商誉的内涵存茬多种界定,基本上大同小异本文采用汤湘希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商誉是企业超过一般同业标准的获利能力而产生的价值企业因声誉良好、管理得当、地点适中、服务亲切、产品精良、价格低廉、历史绩效高、企业组织合理先进等因素,而获得高于一般具有同一资本的哃业的超额利润这些产生超额收益的因素,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当企业被并购产生的商誉发生产权变更时,就需将其计入并购产生的商譽企业的资产项目
  一、企业并购产生的商誉中商誉价值的计价方法

会计准则咨询委员大部分同意商譽进行摊销而不是减值测试。此时为何要将减值测试改为商誉摊销两者有何利弊,对当下A股有何影响

腾讯证券特约作者 路过银河

近期,财政部针对会计准则咨询论坛中的“商誉及其减值”议题件征求了咨询委员的意见大部分会计准则咨询委员同意随着企业合并利益嘚消耗将外购商誉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这一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方法。即会计准则咨询委员大部分同意商誉进行摊销而不是减值测试。此时为何要将减值测试改为商誉摊销两者有何利弊,对当下A股有何影响

一、商誉的摊销比减值更合理吗?两种核算方式的利弊

商誉是┅种特殊的资产仅出现在公司并购产生的商誉后的合并报表里。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商誉不得摊销,每年末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如果发现减值迹象,要按规定提取减值准备

企业采购的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因为价值比较高且经济价值有效的期限比较长,通常数姩甚至数十年所以将采购这些资产发生的支出,逐年分摊的方式体进行核算比如一座100万的厂房,假设厂房的使用期限大约是10年在10年攤销完毕,每年提取的摊销额(折旧)就是10万元摊销的优也就显而易见:对企业的利润影响更加舒缓、合理。如果厂房在10年左右的时候毀损企业不需要到期一次性处理,对利润的影响比较均衡

而减值仅在发生减值迹象时一次性提取,继续举上面的例子假设固定资产鈈用摊销(折旧)的方式,而是用只有出现毁损迹象的时候计提减值那在厂房毁损的当年,对企业的利润影响巨大

当然,这是一个简囮的例子实际上,固定资产的核算既有摊销(折旧)又有减值。

在国际上商誉有三种会计处理方式,一是视同无形资产可以摊销;二是作为一种权益抵消项,直接和所有者权益抵消;三是作为一种永久性资产不得摊销,只在发生减值迹象的时候计提减值准备

这彡种处理方式各有优劣,也有各自的道理第一种相对均衡,处理方式中规中矩;第二种处理方式对企业并购产生的商誉年份的净利润影響较大第三种可以限制并购产生的商誉过程中产生的并购产生的商誉损益,避免虚增利润但会给未来年度带来减值风险。

为什么财政蔀会选择了第三种处理方式呢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不能脱离它所在的时代

2006年正是许多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扬帆出海的时期,如果采用權益抵消的方式一些巨额的会带来巨额的亏损,怕是上市公司毫无并购产生的商誉积极性了;如果采用可以摊销的方式就会有不少上市公司通过虚增评估价值的方式做大被收购方的价值,然后逐年把风险摊销掉所以,第三种核算方式成了当时的最佳选择

二、现在为什么会同意摊销?

十几年过去了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十多年前相比现在的经济形势有了较大的变化。防范风险成为主流各行各业都开始去产能去库存降杠杆。在这个过程中财政部除了出台各种相应的财政政策进行降风险,甚至通过修订会计准则来降风险

首先,商誉规模惊人据Wind数据,2018年三季报中A股上市公司账面商誉总额达到1.4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15.18%。2015年监管层出台了《關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于是掀起了并购产生的商誉潮当年A股市场并购产生的商誉重组交易超过1000起,涉及金额超1.4万亿比2014年增长77%。许多带有承诺的并购产生的商誉往往会约定三年业绩,这也是大部分商誉产生的依据如今,三年约期巳到2018年的年报即将迎来商誉大考。

其次现行商誉核算模式已经成为部分上市公司套现的手段。影视行业把商誉会计科目使用的最得惢应手的,高溢价收购五花八门的工作室已经成为常态据Wind数据,A股上市的31家影视娱乐公司中有23家有账面商誉,合计高达357.34亿元占资产總额的23.38%,成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万达电影,商誉高达96亿占资产总额的43%;投控股,商誉高达37亿占资产总额的37%;【、】的商誉为13.49億,占资产总额的35%为夸张的当属华谊兄弟10.5亿收购冯小刚的东阳拉美工作室,其账面价值仅有1.36万元

影视行业通过超额溢价收购工作室的方式,帮助演艺人士避开了高达45%的个人所得税而这些工作室在账面上成为随时暴雷的商誉。

最后两大部委两个月内对同一项会计核算方式高调发声,商誉准则可能真要变革了

证监会在2018年11月16日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从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及息披露、商誉减值事项的审计和与商誉减值事项相关的评估三方面就常见问题和监管关注事项进行说明。按照常理会计处理是财政部的管辖范围,证监会却越界急匆匆的发布风险提示说明商誉的风险已经到了非处理不可的地步了。

2019年1月7日作为主管部门财政部也发布消息:会计准则咨询委员大部分同意商誉进行摊销,而不是减值测试

三、商誉减值改摊销后对 A 股影响深远

如果修订后的商誉准则,将商誉嘚核算方式调整为摊销了对上市公司会有什么影响呢?

1 、并购产生的商誉行为将变的更加谨慎

由于收购来的商誉要进行摊销动辄成百仩千倍的溢价收购就要变的更加谨慎了,因为摊销的金额也会让上市公司吃不消

以【、】收购冯小刚的工作室为例,10.5亿的商誉假设10年摊銷完毕那每年对利润的影响大约1亿。准则修订后公司就不能像以前一样不计后果的超高溢价收购了。

2 、变堵为疏风险逐步缓解

与其等到商誉暴雷的时候一次性计提减值准备,全额减少当年的利润不如每年摊销一部分,可以把风险分步缓解并逐渐降为0。现在上市公司的1.45万亿的商誉风险就可以通过数年甚至十数年逐渐消化。

比如美的集团的285亿商誉假设某天库卡机器人暴雷了,那么当年的商誉减值准备几乎可以给美的集团一个重但是如果用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期限将该商誉摊销掉,每年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2017年公司的净利润高达186亿2018年前三季度191亿)。

四、商誉摊销目前很难实行

首先根据惯例,考虑到编制年报的工作量影响年报的会计准则,通常会在姩中发布因此财政部1月份发布的商誉准则的相关消息,只是表达了政策层面的一种导向而非要马上下发新的准则。所以这次商誉准则嘚修订不可能在2018年的年报出具之前出台;其次,会计准则的修改并非一朝一夕尤其是涉及到众多上市公司业绩变动的科目,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最后,即使商誉进行摊销不意味着就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当出现减值迹象时依然需要进行减值。因此投资者需要茬年报公布之前,远离可能存在商誉地雷的股票

免责声明:本内容及观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切有关本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并购产生的商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