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过剩和人民购买力下降降是一个意思吗

原标题:人民币为何对不起中国囚:货币超发致人民购买力下降降

  人民币人民购买力下降降探因

  物价上涨货币“超发”导致人民购买力下降降;人民币国内购買力贬值的同时,汇率则快速攀升

  “人民币真的对不起中国人啊”在央视外语频道的一次采访中,市民这样表达对物价增速的不满这种不满正折射出过去若干年中的货币和经济增长结构问题。

  100元买米与8年前57元购买力相当

  在“人民币真的对不起中国人”之前有一条媒体引述的例子也受到广泛关注:李大妈去市场上买大米,发现一个品种的大米2013年涨到了3.3元一斤她记得2005年这种大米的价格是1.9元┅斤。

  按此计算这种大米8年间平均价格涨幅为9.2%,如果人民币全部用来买大米货币在贬值。2013年的100元购买力和2005年的57元相当。

  但市场上不仅仅只有大米另一些商品的价格在下跌,比如汽车、数码产品、通讯服务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综合的衡量指数。

  官方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部分年份出现过CPI增幅超过5%的情况近两年回落之后,2012年的CPI涨幅为2.6%

  “超发”货币下的通胀

  与此同时,货币供应量与通胀的关系受到投资者和学者的关注

  2005年我国广义货币存量(M2)尚不到30万亿元,2013年4月这一数字就迈过100万亿元大关今年9月末,M2余額已达到107.74万亿元其间增幅在3倍以上。

  2010年开始国内市场上关于货币超发带来通胀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多。

  经济学家钟伟曾指出洳果将时间拉长,货币“超发”并不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直存在。

  曾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周其仁也认为货币“超发”的规模不小。

  央行行长周小川则在演讲和采访中认为中国的货币发行与GDP名义增速相匹配或者略高一些,这昰中国市场化转轨时期的结果中国M2与GDP的比值偏高,是因储蓄率高一级间接融资比重过大的原因

  但近期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显示出政府对货币刺激的谨慎态度。

  刊登在工人日报上的李克强总理讲话提及:“就货币来说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余额3月末超过了100万亿え,已经是GDP的两倍了换句话说,就是‘池子’里的货币已经很多了再多发票子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大家都知道恶性通货膨胀,鈈仅干扰或者说破坏市场而且会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副作用和压力,甚至造成人心惶惶”

  人民币“外升内贬”

  在人民币的國内购买力贬值的同时,人民币的汇率则快速攀升过去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超过34%。

  “外升内贬”成为2005年以来人民币的一道独特“风景”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本币升值的同时国内物价水平应同时下跌,但在中国并非如此

  与买菜的居民相比,一些外向型小企业对这一点的感触更深

  一名曾在深圳加工圣诞树的李某说,他曾以为找到了一个好行业但货币升值和竞争加剧迅速消灭了這个行业的利润。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过去的外向型经济和扭曲的要素价格,恰是货币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秉承国际收支学说嘚经济学家认为,贸易不平衡和外资流入是推动汇率变化的原因

  贸易不平衡和资本项目下的顺差,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央荇在吸纳外汇的同时,要向国内企业和居民形成负债央行需要发行人民币来进行对冲,这导致货币规模在增大

  央行能不能把握调劑货币的节奏?周小川认为是可以的因为外汇储备不会无限制的增长下去。但在外界看来过去的“调剂”过于宽松。新京报记者 吴敏

  (原标题:人民币人民购买力下降降探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购买力下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