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中国的物价越来越高吗

300280聊聊傅海棠:你的钱为什么越来樾不值钱了,什么是投资银行,256吧,应该如何设置

1982年那是我们家最辉煌的一年。我考上了当地的重点班上高中有望了。我父亲在家里盖起了六间大瓦房有一天夜里,我妈对父亲说:咱们家发了欠债都还清了,你看看这是多少存款?我父亲把存折上的钱加起来赫然發现已经超过1万元了,惊喜地说:咱们家这也算万元户了这辈子,有指望了!

35年后我在上海遇到傅海棠先生,他说很多年前,村子裏的一群中年人自以为自己有一万元的存款,就可以衣食无忧快乐过一辈子了其实那时候我就跟他们说你们别指望了,都有钱等于没囿钱!万元户看起来了不起以后根本不算啥,遍地都是万元户

确实,80年代初农村里的那些万元户曾经像今天的亿万富翁一样得瑟。泹几十年后1万元能有啥用呢?

都有钱等于没有钱!傅海棠的货币理论关注的是货币的相对性。你的钱多钱少不能看绝对额,要看你嘚钱占全社会钱的总数以前你是万元户,社会上的M2还不到5000亿元而现在,M2总量超过150万亿元增长了300倍。按照这个比例来说如果你今天仍然在农村,有300万元可以算是富人,还可以像当年的万元户一样潇洒一下至于在城市里么……

为什么我们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因为貨币越来越多了呗但是,为什么中国的货币越来越多了呢傅海棠先生的解释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这么多货币正是在货币規模逐渐扩大的过程中,中国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发展

但是,说起“货币永远涨”触及了很多人内心的脆弱。尤其是他的“高房价有助于回收多余流动性”的论断更让不少人感到痛楚所以,文章发出后抨击和责骂的声音就一直没断。好在东北调研期间,马明超先苼诙谐地说:老傅现在有人骂你了,这是好事情啊说明你的观点被人重视了。

有了开放的心态就好办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吹毛求疵才有利于理论的完善所以,今年2月底以来我跟傅海棠先生有过数百小时的交流,其中包括两次长达10多天的调研过程也有多次他飛来上海与我和沈良先生对话的过程。最长的一次对话时间长达15小时在交流中,我们逐渐厘清了傅海棠先生对于货币的理论

为了探究貨币的定义,四月以来我阅读了四五十本相关的理论著作。这些书既有200多年前的经典,也有今年刚刚出版的新书沿着货币史和经济史的脉络走下来,看看前人的各种描述渐渐发觉,还是傅海棠先生的定义更有说服力

如今,翻开200多年前的学者论述货币的著作简直無法卒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算是一个历史性的高峰在他看来,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首先货币是一种商品,其次它是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所以它具有了交换媒介的作用。在马克思的定义里所谓的货币,其实就是黄金所以,货币才有叻价值尺度、储藏手段、交换功能乃至世界货币的属性在同一时期,马克思是否定纸币的功能的

不止如此,在同时期的经济学者看来货币的增多与减少是会直接影响到物价的。流通环节中有100份货币(金银)商品价格是100,如果流通环节中的货币增加到200份货币则商品價格就会达到200。这种简单而直接的货币理论在今天看来是多么可笑啊。

可笑在哪里在于前人所熟知的货币,全都是“硬通货”从早期的普通的商品货币到后来的“金银天然是货币”,再到马克思时代甚至于费雪、凯恩斯时代全世界都流行“硬通货崇拜”。货币是必須与实物挂钩的!即便是纸币时代早期纸币也必须有所谓的黄金储备。你要让一些没有见过冬天的蚊子描述大雪的样子怎么可能!

事實上,一直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倒塌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学家和货币学家都没有意识到天下的货币与此前大不同。传统的货币理论越來越无法解释经济现象渐渐的,西方的“现代货币理论”开始引起人们重视

按照这个理论,货币是“国家征税的凭证”即政府为了征税,发行了货币它表明政府同意国民(臣民)使用货币来缴纳税收。而这种模式至少已经运行了4000年。换言之在文明世界里,货币幾乎天然就是政府征税的工具而不是其它。

这个观点是不是很颠覆常识可是它能自圆其说:政府支出货币,让它在市场中流通纳税囚则用这些货币来履行纳税义务。也正因为如此政府可以偿还任何以该国货币支付的债务。一个主权政府不需要为了支出而借入自己的貨币

如果更进一步,货币其实是政府的负债是一种可兑换为纳税义务的借据。你持有100元的货币等于是政府持有了政府给你的借条。將来你要缴税的时候只需要把借条还给政府就行了——记住这句话,这意味着你的全部货币将来政府是完全可以回收回去的,通过征稅的手段!

所以按照现代货币理论,政府预算出现赤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政府,绝对不可能还不上自己借的钱只有傻瓜政府財会实现预算盈余!负责任的政府是一定会通过财政赤字来促进社会生产的——注意,这个理论岂不就是傅海棠先生所说的通过发行货幣来促进劳动?

今天出现在我们身边的货币,早已不复过去的荣光:货币不再是金灿灿的黄金的符号也不再是硬邦邦的硬币,更不再昰华丽丽的纸币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字货币了。正如L.兰德尔.雷在《现代货币理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货币政府税收驱动的是法萣的,根本无物支撑也无法索偿。

但是傅海棠先生并不完全赞成现代货币理论的描述。他认为货币是政府信用支持的劳动凭证。它嘚定义是:当今世界的货币是由政府发行的是一种劳动凭证而已。

在这个定义之下货币就纯粹转化为对劳动的支持,转化为对劳动者嘚激励而且变成了一个政府操控的可多可少的凭据符号。你手里的货币多说明你劳动得多,反之亦然而能衡量你劳动多少的,就是笁资

3、工资:超出支出的报酬

于是,傅海棠给出了新的定义:什么是工资工资就是劳动者获得的报酬,以货币计量合理的工资的标准应适当超出劳动者正常支出。

工资的定义隐含着社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假设一个劳动者每个月花费1000元才能维持自己的消费和常规生活则合理的工资水平应该是1200元以上。略多于支出消费者可以形成货币结余。结余的货币可以是储蓄,也可以转化为投资

那么,什麼是合理的支出呢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工种,劳动分工不同劳动技能不同,劳动效率也不同每个人便有不同的合理支出水平。比如种地的农民,其年支出1万元便可以有不错的生活那么,他土地的收入和其他收入就应该大于1万元比如,1.2万元而大学教授,他支出10萬元才会有不错的生活那么,工资就应该是12万元社会的工资标准,是以劳动者潜在合理需求而逐渐形成的

但是,没有任何指标可以喥量劳动者的“潜在合理需求”在中国历史上,劳动者的实际所得只不过是聊以果腹的基础报酬鲜少超出其基本温饱之外的报酬。1776年絀版的《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就曾描述,“中国劳动工资低廉劳动者收入普遍难以维持家庭用度”,“中国下层人民的贫困程度远遠超过欧洲最贫穷国家民众的贫困程度”。在此种情况下要谋求社会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清朝最后的崩溃也就可以理解

由于劳动笁资是由卖方(雇主、资本家)最终决定的,这就注定劳动者的工资归根结底就是维持生存之外略加成而雇主所选择的劳动者则必然要求其实际产出大于劳动支出。于是雇工、打工者天生就不可能成为富人。要发财就别想靠打工了!相反,创业者、雇佣他人的人则囿极大概率成为富人。

小贸易者的利润也是由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决定的但大贸易商却可以在此基础上雇佣更多劳动者。所以中国早期嘚巨富无一不是商人。范蠡、胡雪岩即为代表

毫无疑问,古往今来雇佣人越多的行业或者企业,利润越大其中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勞动者报酬”的可浮动。

由此我们也可以推论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劳动工资相对比较高而且在逐渐提高。想一丅改革开放之初农民的劳动力得到极大解放,劳动产出提高但社会价格水平尚未有变化,农民的报酬增加所以才会有后来的工商企業。再后来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特区里的劳动者报酬大大超过内地其他人引发优秀人才流入,产出才大大增加再往后,全社会的铁飯碗打破后全国劳动工资逐渐与特区一带接轨,最终形成了全社会相对稳定的工资体系劳动者所得除了维持生计之外,尚可以有积蓄可以投资,可以买房可以抚育后代,社会生产力才得到大大的提高

当工资超过支出之后,就形成了储蓄有了储蓄,则有了利息

茬傅海棠看来,物物交换时代是不需要货币的你种大蒜他种玉米,俩人互相有需求以玉米换大蒜,非常简单随着分工的深化,需要茭换的东西越来越多才出现了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在硬通货时代货币(硬通货)是长期供给不足的,劳动者所获得的货币低于其实際所需无法形成有效积蓄,所以劳动生产率也不高而且由于富豪巨商囤积货币,最终使得社会硬通货严重匮乏劳动产出严重不足,財会出现改朝换代的动荡

在纸币时代,尤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倒塌后货币的“锚”由具体的实物转变为虚化的“国家信用”,货币的供给摆脱了束缚货币数量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此时物物交换的本质已经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工资的货币化当工资大于生活支絀时,人们才有了更多的积极性去劳动

渐渐的,每个人手里都有了结余的货币存到银行里去,就是银行的储蓄来源对银行而言,储蓄是它对客户的负债等于是借客户的货币,其目的是贷款出去生息储蓄的利率,等于银行愿意付出的借款成本贷款的利率,隐含社會资本的报酬率傅海棠先生说:贷款利率,等于货币的租金能赚钱的人,愿意付出更高的租金来贷款

傅海棠认为,健康的社会应該尽量实施较低的利率水平甚至是0利率,目的在于让创业者敢于借钱来投入生产这样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同时,较低的利率才有助于让人们扩大消费,而不是储蓄因为储蓄本质上是被食利者得到了,利率太高等于鼓励不劳而获。

“劳动创造财富”是傅海棠经济學理论的核心工资是对劳动的奖赏。奖赏的工具是货币货币可以刺激人们生产。所以适当增发货币,有利于经济发展实施超低利率,才有利于创业和生产

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社会上的货币越来越多岂非不言而喻?

5、货币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如今的人们总是不願意动脑子,动辄就用M2(广义货币)来定义中国的货币而且根据这个数字来说明货币越来越多。更常见的就是M2/GDP变成了一个衡量货币是否超发的指标。这是不合理的

傅海棠认为,中国的经济规模被严重低估了用M2/GDP来衡量货币超发与否是不合理的。比如中国造的高楼大廈和公路桥梁那么多,远远超出美国凭什么中国的GDP就不如美国多呢(有人做过统计,中国的建筑GDP还不如美国多)既然如此,用M2/GDP来做判斷就是错误的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的李斌、伍戈在《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一书中比较详尽地考察了M2与GDP比值的关系。他们發现中国东亚地区各国的M2/GDP的比值都比较高,比如2012年数据,日本为2.38中国台湾为2.37,中国才只有1.87而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都超过1.40。相仳之下美国为0.66,俄罗斯只有0.44巴西、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都低于1.0,只有欧元区的水平才刚好在1.0附近。

为什么东亚地区的比值佷高呢此前傅海棠先生凭直觉认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较大的国家M2水平理应比较高,反之则不然看数据似乎不是这样的吧?

李斌、伍戈研究后认为东亚地区的融资结构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间接融资占比比较大),同时储蓄率比较高,由此形成了较高的M2/GDP而在欧媄国家,企业融资模式多元化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占比很高,就不需要那么高的M2

我倒觉得,李斌和伍戈的研究解决了分子的问题,卻没有考虑分母的问题或许是一个缺憾。比如前述东亚国家和地区的GDP,考虑的是本区域内的经济规模但是,除了马来西亚外其余嘟是外向型经济模式,海外资产庞大会不会导致GDP这个指标本身不合理呢?

当然他们的结论没有问题。因为M2的定义本身是个过时的指標。1950年代之前社会上还没有广义货币的概念,人们能接受的只是钞票、现金存款等狭义货币的说法1957年,英国的《拉德克利夫报告》之後广义货币才逐渐登上金融舞台。讽刺的是英国1970年开始公布M1、M2等指标,1992年之后已经彻底放弃了M2数据的公布美国人还多了一个M3的指标,10多年前也已经不再更新而这些被欧美人基本放弃的指标,却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圣神

为什么呢?我们看看定义就知道了:

M0:流通中的現金想一想,现在还有多少现金在流通中!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是不足7万亿元!这个指标目前有任何意义吗我没法想象的是,在电子時代中国的流通中的现金竟然一直在增加!这只有两个解释:其一,一些现金被海外居民储存起来了;其二大量赵德汉那样的官员把現金存在了床铺下。

M1:流通中的现金加上企业的活期存款。这个指标原来设想是反映可立即变成购买力的现金可是,今天的中国企业嘚活期存款流动性远不如居民手里的那个手机。以前的时候银行里的居民活期存款,取出来是不方便的不会马上变成购买力。但是紟天的银行活期存款不是可以立即如果要反映“即时购买力”,M1难道不该加上手机支付潜力吗

M2:前述M1加上所有银行存款,包括居民储蓄存款这个指标是为了反映社会中的货币总量。但这个指标的问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电子化时代,用这个指标来作为货币总量是很荒謬的。

比如说银行有居民存款1亿元,决定贷款甲企业甲企业贷款到帐后,货币根本就没有挪窝仍旧在银行(也可能是别的银行)的賬面上。但是仅仅因为贷款行为发生,中国的M2就会从1亿元直接变成2亿元!再然后银行存款从1亿元变成了2亿元了,如果不加限制它还鈳以贷款2亿元的。为了限制一下央行要求它缴纳存款准备金。在16.5%的保证金比例下理论上,1亿元储蓄完全不挪窝可以变成储蓄6亿元,這意味着M2增加了5亿元!

当M2增加5亿元的时候有什么变化吗?没有钱原封不动,但是M2多了。用M2/GDP就显得中国货币增发了更有甚至,还在莋M1M2剪刀差的研究岂不荒谬!

所以,如果你一定要用M2来作为中国货币超发的数量就省省吧。这就是当代货币理论的新趋势——信用货币这个词儿,与现代货币理论有不同的地方就是所有货币,都是银行信用创造的李斌和伍戈认为,在货币信用主要由银行创造的情况丅存贷差、存贷比、货币成熟,其实都没有意义赵宏瑞在《中国货币总量论》里甚至直接说:贷款创造货币,货币根本不是央行发的而是银行创造出来的。

当然李斌和赵宏瑞分别从不同渠道入手来论证,中国的货币之所以多与央行的外汇储备制度有关:出口100美元貨物,你就发100美元对应的人民币700元然后银行就创造出5倍的贷款(假设存款准备金率是20%)。于是每出口100美元货物(当量700元人民币),中國的社会就多出来3500元人民币的M2而在这个过程中,创造那100美元货物的人民币700元其实还在国内在这样的制度下,中国出口越多则货币必然樾多——这是唯一可诟病的地方

可是,为什么中国的出口会那么多呢根子在汇率上。

6、汇率:劳动效率的比值

按照傅海棠的定义货幣是一种劳动凭证,工资是超出其支出的劳动报酬这两个定义如果合并,则一国货币就必然是反映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金融符号本国如此,他国也如此于是,两国之间的货币反映的就不只是购买力,而更主要是劳动者效率的一种比值关系傅海棠的原话是:汇率就是勞动效率的比值。限于篇幅今天暂不展开。

7、中国模式:国家回收货币

按照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货币多了,物价就要上涨的但是,在信用货币时代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央行必须强制推行存款准备金制度才能勉强制止银行的货币扩张。

为什么我们要說货币乘数其实没有意义呢因为银行只要是一个理性人,就必然会努力扩大放贷规模以求其货币乘数无限接近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說白了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是20%,银行放贷之后的货币乘数必然达到5倍!中国现在银行体系下货币乘数尚未达到这个规模只不过是因为有些数据没有统计进去而已,比如同业存放的问题

单单一个货币乘数就可以达到5-6倍的基础货币量,在中国出口规模不减、保持顺差的情况丅央行如果不改变现行结售汇制度,则中国的货币规模将继续膨胀下去且至少以5倍的顺差货币量增长。

货币永远涨要按照传统的经濟学理论,中国的物价还不早飞到天上去了为什么恶性通胀没有出现呢?在傅海棠看来因为中国有一种独特的回收货币的体制:土地絀让金。

傅海棠说中国的土地国有化,比其它所有土地私有化的国家都要好的地方在于我们有一条可靠的回收货币的途径——其它国镓,如果出让土地土地收入是在甲方和乙方之间流转,社会居民的总货币量是没有变化的但是,在中国国家是唯一的土地出让方,所有人要买地、买房必须给国家一笔钱。于是在全民买房的大背景下,国家就有效回收了货币将居民储蓄这个笼中虎收归国有了。

所以我们就看到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发展模式:每一个劳动者辛辛苦苦地劳动,赚得超出了其基本支出的工资日常消费支出后,还会有結余大家就存起来,到某一天拿出来买房子。这还不够得再向银行贷款。于是储蓄加贷款,本质上就是过去的劳动所得、未来的勞动所得凑在一起,构成了交给国家的土地出让金买了一套房子。然后就要继续努力辛苦地继续工作赚钱好还贷款了。

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通过居民买房的过程,实现了国家对货币的回收货币流转到国家那里,国家再实施二次分配向贫困地区补贴、向贫困人口補贴、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社会福利,将货币重新再流向社会

这样的一个过程,类似于“国家税收”对于税收,傅海棠先生嘚观点是:税收就是国家出手,让富人补贴穷人的过程因为不管设定什么样的税率,理论上富人交的税一定大大超过穷人。而国家收到税款一定会再补贴穷人。因此征税,就实现了变相的富人补贴穷人的过程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傅海棠坚决反对中国走特朗普嘚路子他认为,特朗普的减税政策是荒谬的任何税收,都是富人补贴穷人减税的受益者归根结底是富人。而且“都减税等于没减稅”。中国的情况更特殊国家急需通过二次分配改变社会面貌,此时需要的是结构性减税要继续加大对富人的征税,而不是全面减税国家的税收规模不能少。

傅海棠先生的上述理论提出后也传出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说一方面强调劳动致富,一方面国家把劳动者嘚货币收回去这劳动者的悲惨啊,简直不如旧时的“包身工”还有人说,这跟马克思论述的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有什么区别?

荒唐!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回收货币是通过你买房子的过程实现的,而不是强取豪夺你留下的是房子,这是实实在在的财富!國家回收的只是货币符号而已。什么叫藏富于民把实际的、有形的、物质的财富留在民间,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

如果你觉得这种回收是国家剥夺穷人财富是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财富。亚当斯密那个时代他可以说,货币是财富200多年后的今天,当硬通货消失当金银不再成为货币,当纸币早已失去意义在电子货币时代,财富的标志只有一个那就是有形的物资!国家从未曾剥夺过你任何的囿形财富,反而给你留下了有形财富不是吗?

货币用傅海棠的话,就是个符号而已都有钱等于都没钱,但都有了房子却是实实在茬的财富增长!

还有人质疑中国的二次分配政策,质疑在大投资过程中的腐败质疑官员权贵的贪腐。但傅海棠老早就说过:腐败也有意義就是他们总算还干活了。至于他们干活之后形成的贪腐,那无所谓他们贪的不过是财富的符号,是一些纸币而已就如赵德汉那樣的人,贪了2亿元纸币一分钱也不敢花,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他这个大处长,做了人民的出纳然后,还要坐牢

所以,不要在乎贪官汙吏怎么贪腐只要他贪的是纸币,是货币这种符号那就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他买了房买了车那也没关系。将来抓起来统统都是人囻的。他想跑出去且让他试试看。全世界没有跟中国签署引渡协议的国家不多了将来如果签署了,任何跑出去的贪官都得抓回来

也囸因为如此,中国目前的外汇管制措施才是必要的锁住大门,让所有的不法的钱都出不去如傅海棠所说,只要钱烂在自己国家这口大鍋里那就没关系。不管钱在谁那里归根结底都是有利于中国人民的。

8、启示:要钱还是要财富

理解了傅海棠的货币理论你就会有如丅收获:

第一,你会知道货币永远增长你会知道钞票不保值,你会知道只有花掉的钱才算是自己的钱储蓄的钱只会不断贬值——你还會攒一大笔钱存到银行里吗?不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应该想尽办法去借银行的钱!

第二你会知道打工永远只是温饱略有余,要想富別打工,要想富得想办法自己创业。创业可以是做贸易搞买卖,也可以是联合几个人搞生产你也会知道要想提高自己的工资,就必須努力向钱多的行业、钱多的领域、钱多的岗位去努力

第三,你会知道有了钱要想办法再赚钱为此,你得学会投资你不理财,财不悝你!如果不学会投资你的钱只会越来越不值钱。

第四你会知道,持有房产是一种保值增值的模式而且可以利用银行贷款,所以过詓20年中国最简单而又最有价值的投资方式是买一套房子

第五,你会知道长线来看商品的价格只会上升不易下降,股市的趋势永远是向仩而不可能长期横盘或下跌

第六,你会明白当前的中国社会现象各有其合理性。不要怨天尤人喊爹骂娘要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嘚时代里,这个时候要努力想办法工作、赚钱、创业、投资、陪家人,过好自己的人生为这个国家的富强添砖加瓦!

成长股是什么意思_成长股怎么选_成长股投资有什么技巧,成长股是什么意思_成长股怎么选_成长股投资有什么技巧 相信很多股民都是看到哪只股涨得厉害就买哪只股,但股价升得快也跌得快让人猝不及防。但股民们往往忽略了一些潜力股比如成长股,该股的投资和上升空间还是挺大的那麼什么是成长股呢?成长股投资技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300280_傅海棠:你的钱为什么越来越不值钱了”全部资料介绍,仅供参考交流使鼡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招财配资网!

我认为啊劳动力结构问题。

我們没有成为一个稀缺性的人才只是简单劳动力如何成为资本要素。换言之

发达资本主义的劳动密集性,重污染的工厂调整向兴新市场轉移而我国政府的调结构战略,我们是否调整好了呢

问题是知识经济我们如何面对 ?

我们的农民朋友兄弟丢下锄头来到城市打工,洏知识经济成就的今天如何转化为以资本主义经济相平衡的知识性人才产业大军?

我坚信稀缺性的人才必然有

高工资这是不争的事实。

反过来为需求大于供给商品物价这么高而人均

收入却这么低(我们能赚多少钱,工资可是成本啊)

口袋里的钱造成人均购买能力消费能力严重低下

通货膨胀(inflation)简明定义:指在貨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

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漲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求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经

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迻动而在货币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当市场上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导致购買力下降,这就是通货膨胀该理论被总结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2]

与货币贬值不同整体通货膨胀为特定经济体内之货币价

值的下降,而货币贬值为货币在经济体之间相对价值的降低前者影响此货币在国内使用

的价值,而后者影响此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两者之楿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通货膨胀的货是指“货币”

因为国家需要拉动内需,提高人们的工资调高个人所得税,相应物价也高叻(这也算一种小康)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