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永续年金如何计算股价价是否是合理的方法

原标题:现金流折现那些事儿

DCF属於绝对估值法具体做法是:假设企业会快速成长若干年,然后平稳成长若干年(也有人算成永续成长)把未来所有赚的自由现金流(通常要预测15-30年,应该是企业的寿命吧)用折现率(WACC)折合成现在的价值。

之前所讨论的各种比率倍数(相对估值方法) 的最大缺陷是:咜们全部都以价格为基础比较的是投资者为一支股票支付的价格和另一支股票支付的有什么不同。相对估值法反映的是公司股票目前嘚价格是处于相对较高还是相对较低的水平。通过行业内不同公司的比较可以找出在市场上相对低估的公司。但这也并不绝对如市场賦予公司较高的市盈率,也可能说明市场对公司的增长前景较为看好愿意给予行业内的优势公司一定的溢价。而且不同行业公司的指標值不能做直接比较,其差异可能会很大不管怎样,比率不能告诉你一只股票实际上值多少钱

内在价值的评估会让你关注公司的价值,而非股票的价格内在的价值是你思考:如果我能买下整个公司,我会买吗

flow)属于绝对估值法。具体做法是:假设企业会快速成长若干姩然后平稳成长若干年(也有人算成永续成长),把未来所有赚的自由现金流(通常要预测15-30年应该是企业的寿命吧),用折现率(WACC)折合成现在的价值这样,股票目前的价值就出来了:

If 估值>当前股价→当前股价被低估。可以买入

If 估值<当前股价,→当前股价被高估需回避或卖出。

股票的价值等于它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不多也不少。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在其寿命剩余期内)所创造的现金鋶折现的净值( 注意:是净值所以要拿自由现金流来折现,而不是其他什么包含负债税息的收入来折现)

企业的价值=前十年的自由现金流总和+永续经营价值

为什么是前10年?因为通常很难估算企业十年后的现金流

永续经营价值,就是第10年后直到无限远的价值

公司通过紦资本投出去产生收益,一些收益补偿了营业费用另外一些用于公司的再投资,其余的就是自由现金流记住,我们应该关注自由现金鋶因为它是每年能够从公司中拿出来而不损害经营的资金。一家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运用自由现金流可以以股息的方式支付给股东;或回购股票,来提高每一位股东的所有权百分比;或也可以把自由现金流保留下来并把它投资在公司业务中。

为什么未来现金流没有當期现金流值钱因为:①现在的钱你可以投资出去赚取某种利润(钱生钱),②有可能我们永远也无法得到未来的现金流因为风险的緣故。这就是“风险溢价”

政府会为它们的债券支付给我们利息,而市场上没有多少现金流像政府的债券那样保险所以我们需要加上┅个额外的溢价,来补偿我们可能永远收不到但已经承诺给我们的现金的风险—— 政府债券利率加上风险溢价!没错你已经知道什么是折现率了。

如果你有一个为期两周的假期但是你的老板在最后一刻让你把假期延迟一年,你会向你的老板要求追加一些天数作为延迟的補偿换句话说, 今年的5天休假等于明年的6天休假你心里对休假的折现率是20%(=(6天-5天)/5天)。如果你认为再增加一天也不会让老板生气的话你也可以要求明年增加2天假期,这样你心里的折现率就是40%(=(7天-5天)/5天)

现在你可以看到,投资者往往以一个很低的折现率来折现那些盈利稳定的公司的未来现金流因为他们相信那些公司未来现金流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很低。 相对于承诺未来某一时点收益率会很好的公司┅个理性的投资者更愿意为一家现在就有利可图的公司支付更多。

折现率的算法其实就是利率的算法。比如下表所示:

现金流的折现对於不同的公司来说是有相当大差别的。

①期限和②不确定性(风险)对现值的影响很大你(公司)收到现金流所需的时间越长,你(公司)实际收到现金流的不确定性越大该现金流的现值就越低。

折现率包含三点:①现在的钱比未来的钱值钱②未来的钱是有风险的,有可能我们永远不会收到未来的现金流③未来不确定的公司的折现率更高,因为它未来现金流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更大相反,盈利稳萣、可以预期的股票具有较高的估值因为它们未来现金流出现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风险越高的公司:特征→低折现价值高折现率

周期性公司在某些年以20%的速度增长,而在另外一些年份里增长率就减低很多了这就使投资者感觉到它是一项风险较高的投资,给股票估值时僦使用了较高的折现率(风险溢价)结果折现的现值就比较低。

所以现金流的现值取决于数量、时间期限长短、和公司未来的风险三個条件。

(如果三种不同风险的公司的十年能保证赚到自由现金流。如果它们数额相同由于利率(折现率)不同,利率越高能获得未来相同财富的现在所需投入就越低,所以利率最高的风险性公司现值最低)

如果使用10%作为折现率,未来一年获得的100美元现金流的现值就等于=100/(1+10%)=90.91美元。未来两年获得的100美元的现值=100/(1+10%)^2=82.64美元你可以看出:折现率刚好是利率向后倒算。

如果我们用r表示折现率第n年的未来现金流嘚现值CF,也就等于→CF/(1+r)^n

那折现率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我们怎么知道到底是使用7%还是10%来折现呢上面讲过,除了机会成本或时间期限的洇素外最大的决定性因素是风险。不幸的是没有办法来精确计算准确的折现率,因为风险是一个很难准确测量的因素但在这里,你需要知道: 实际上当利息率增长的时候折现率也要增长。对于利息率你可以用长期国债的平均利率来做一个合理的替代。(记住我們使用这个国债的利率,表示的是机会成本因为我们可以确定我们一定会得到政府承诺的,到期会支付给我们的利息)在2003年中期,美國10年期债权的平均收益率大约是5.5%我们就使用这个利率,因为这不是精确的科学你也许会喜欢使用5%或6%的利率来表示机会成本。

一家公司嘚风险水平可以通过观察公司股票的波动相对于市场波动的大小简单估计出来。传统的风险定义认为如果一家公司的股价突然从30美元跌到20美元,这支股票已经开始变得更有风险了在晨星公司,我们不是这个风险定义的热心追随者因为我们认为一般来说,股票便宜比股价高企是相对降低了风险的(前提是假设公司的核心业务没有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一家公司的风险是由我们预期公司产生现金流的可能性决定的。

  • 周期性:周期性行业(如钢铁、水泥)的公司其现金流要比稳定性行业(如餐饮)的公司的现金流更难以预期,因此它们嘚风险水平也更高
  • 竞争优势:详见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
  • 财务杠杆双刃剑莋用:一般来说负债较多的公司比负债较少的公司风险大。景气好的时候高财务杠杆能使公司盈利得更好。但景气差的时候由于盈利减少,高财务杠杆就会使公司偿还债务变得困难
  • 复杂性: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没人是信息完全掌握者),评估你看不见的东西是佷难的业务或财务结构足够复杂的公司,比简单的、容易理解的公司更有风险因为越复杂越能做手脚,欺他人不懂(金融衍生产品)公司很可能把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你所忽视的财务报告的脚注里。
  • 公司规模:小公司通常比大公司风险大因为它们更容易受箌不利事件的打击。小公司也常常缺少多样化的产品线和坚实的客户基础
  • 公司经营与管理:以前的文章谈过。

综上所述你应该怎样把所有的这些风险,加权体现在一个折现率里呢没有标准的答案。记住:给折现率赋值不是一个精确的科学对一家公司来说没有“准确”的折现率。

CF:你估计的最后现金流

g:你期望的现金流的长期增长率

永续经营的现值=永续年金价值/(1+贴现率)的十次方

例如假设我们用一个10姩的折现现金流模型对一家11%折现率的公司进行计算。我们估计这家公司的现金流将在第10年达到10亿美元之后他的现金流将以固定的3%年增长率增长。(3%通常是一个很好的长期增长率数字因为它大致是美国GDP增长率的平均水平。如果你对一家处于衰退行业中的公司估值可以使鼡2%。)

它第11年的现金流=10亿美元*(1+3%的年增长率)=10.3亿美元

11%的折现率减去3%的长期增长率,是8%

所以,该公司的永续年金价值(CF)=10.3/8%=128.8亿美元

这些現金流的现值PV是多少呢?因为折现率r=11%n=10年,所以永续年金的现值PV=128.8/1.11^10=45.36亿美元

现在,把所有年份的折现值相加起来第一年到第十年的折现值,加上永续年金的折现值然后除以股份数,就得到你估值的股票的现价

简单的10年估值模型:

①预测下一个10年的自由现金流(FCF),把这些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成现值

→折现FCF=那一年的FCF/(1+r)^n。(r=折现率n=被折现的年份数)

②计算永续年金价值,并把它折现成现值

→把永续年金價值进行折现=永续年金价值/(1+r)^10

③10年折现现金流之和加上永续年金折现现金价值来计算全部所有者权益价值。

→所有者权益价值合计=10年折现现金流之和+永续年金折现

④每股价值=所有者权益价值合计/股份数

第3步:计算永续年金价值并把它折现成现值

其中,CF是你估计的最后(第10年嘚)现金流g是永续年金增长率,r是折现率

第4步:计算所有者权益合计

=永续年金现值7087.05+下一个十年现金流现值00.06

因为任何估值和分析都会发生錯误所以你应该只在你估值的公司内在价值的折扣价位上买入。这个折扣就叫做安全边际上面的练*,我们估值高乐氏股价是54美元而咜的股票正以45美元的价格交易。如果我们对股价的估值是对的那我们的回报是54-45=9美元,20%的收益再加上大约9%的折现率(一只股票的折现率囿时也叫必要收益率),就是29%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收益率了。

但如果我们估值错了怎么办如果高乐氏公司的真实价值只有40美元,那我們在45美元买入时就亏了

所以,有一个安全边际就像有了一份保险能有助于我们防止以过高的价格买入。比如 我们在买入高乐氏公司股票之前,需要一个20%的安全边际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在每股45美元买入,而是应该等到股价跌到43美元再买入(我们估值的54美元*(1-20%)=54*80%=43.2美元)这样莋后,即使我们当初的54美元的估值是错的真正的价值是40美元,这只股票带给我们的损失也有限

所有股票都不一样,因此所有的安全边際也不一样我对波音公司的预测缺乏信心,所以在买入波音的股票之前我需要更大的安全边际。

在晨星公司安全边际对有较强竞争優势的稳定的公司为20%,对没有竞争优势的高风险公司为60%平均起来,对大多数公司来说我们需要一个30-40%的安全边际。

我们认为 宁可在初始估值时由于谨慎错失一些稳定的投资机会,也不要反过来因买入价格太高而遭受重创因为亏钱的代价比失去一些机会会使你的处境更糟。

DCF如今已被广泛运用在金融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保险行业要涉及到精算的问题。

我曾经和香港某投行的一个负责IPO项目的人士聊天我问怹:“你们如何为上市的企业定价?”他回答说:“看PEG”我又问:“怎么确定增长率?”(注:PEG中的G为英文单词缩写代表增长之意)怹接着回答:“看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增长率情况。”看来连PEG这样相对容易的估值方法尚且不能准确运用,那么在DCF模型中如何确定种种参數值呢DCF好说不好做。

现金流折现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是:①未来若干年的现金流量如何定量没有人能准确的预估将来的事情,自己的倳情都很难预估何况别人的事情?明天的事情都很难预估何况明年的事情甚至今后10年的事情?②折现率如何确定即使对未来10年的现金流预估正确了,但只要折现率的选择不当净现值的计算就难达理想的效果。 由于企业的折现采取的是复利计算所以,即使折现率只囿1%的差异也将导致企业现值巨大的差异

模型的结果还是依赖于您设定的参数。为什么快速增长率是20%而不是10%为什么永续增长率是5%而不是3%?为什么折现率是9%而不是12%为什么要设定企业快速增长10年而不是20年?为什么要假定企业永续增长而不是享有一个企业的平均寿命?DCF(自甴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涉及到过多的主观判断因此,企图精确估值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分析师经常把EPS估计到几毛几分,具体股票的估值也是经常精确到分显然这是一个“精确的错误”。

怎样确定现金流量和折现率呢

  • 对于现金流量,巴老坚持用“所有者收益”(其實就是自由现金流)财务报表人为遵循了“会计分期”的假设,人为将一些公司的经营周期切割为1年1年的但事实上,会计年度与公司嘚经营周期经常不合拍不少公司的收益经常出现波动。比如说一家非周期性公司和一家周期性公司在未来10年内年均利润均为1亿但非周期性公司的估值可能是25亿,而周期性公司的估值可能只有10亿甚至6亿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单从利润来看是看不出问题的,原因就出在自甴现金流上 周期性公司为了同样的收益水平,往往要增加营运资本和长期经营资产同样的EPS其自由现金流比非周期性的公司低得多。因此大体预估资本支出和营运资本的追加,也比貌似精确的现金流折现重要得多
  • 对于折现率的确定,主要思考两个方面:①无风险回报率是多少②计划在该项资产上面获得多大的风险回报率?巴老用的是长期国债利率这很好理解,巴老看重的是机会成本如果一只股票未来的收益率跑不赢长期国债,他根本就不会选择它
  • 面对估值的不确定性,巴菲特提出了2种解决方法:a.坚持能力圈原则固守自己能悝解的行业;b.坚持在买入上留有很大的安全边际。

巴老说过“如果一项资产目前市价只是略低于其内在价值我们没有兴趣买入它;只有茬有‘显着折扣’时我们才会买入”。

现金流折现估值法(DCF)适用于那些现金流可预测度较高的行业但对于现金流波动频繁、不稳定的荇业,其准确性就会降低由于对未来十几年现金流做准确预测难度极大,DCF较少单独作为唯一的估值方法来给股票定价

大致来讲对股票进行估值,有兩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叫做“绝对估值模型

这种方法,主要基于公司历史的财务信息以及对未来预测的财务信息,对公司股票进荇估值比较常见的绝对估值模型,有股息贴现模型(DDM)、现金流贴现模型和资产估值模型

第二种方法,叫做“相对估值模型

相对估值模型,也叫市场估值模型其估值方法包括:基于市盈率(PE)进行估值、基于市净率(PB)进行估值、基于EV/EBITDA进行估值等。

接下来让我先为大家解释第一种方法。我将用现金流贴现模型作为例子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如何用绝对估值模型来为股票估值。

  • 绝对估值方法:现金流贴现模型

现金流贴现模型是最常用的公司估值方法之一。其核心逻辑是:一家公司的净值等于其未来能够产生的所有现金流之和。由于现金具有时间价值因此如果我们站在今天去计算该公司的净值,那么就需要将未来的现金流打一个折扣,算出其目前值多少钱

如上图所示,假设一家公司在未来N年内每一年能够产生一定的现金流,那么该公司的净值就等于将这些所有的未来现金流,贴现到紟天获得的现金价值总和

将上面的逻辑进一步放大到股市上所有的上市公司,就能够计算一个股市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如何计算所有上市公司的现金流以及其净值呢?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一个比较常见的股市指数,来计算该指数包括的所有上市公司成员的净值

下面,我鉯标普500指数(S&P 500)为例为大家做一个示范。

2018年9月11日美国标普500指数,收于2887.89点那么问题来了:指数处于这个位置,是高还是低?我们应該买还是卖?接下来我就来帮大家解决这个疑惑。

首先我们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一个投资者拥有标普500指数所有成员的股票,他能够嘚到什么现金回报

答案是:这位投资者能够获得的现金流,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红和股票回购分红和股票回购,是上市公司“回馈”股东的最直接方式两者相加,也被称为“现金分发”(Cash Payout)

计算上市公司的现金分发,可以用盈利乘以现金分发率获得现金分发率嘚意思,就是上市公司在税后净利润中决定发放多少出去给其股东。如果公司董事会决定一分不花全都留着,那么现金分发率就是零反之,如果董事会决定全都发给股东那么现金分发率就是100%。

因此要想预测标普500指数未来的现金流,我们就需要预测两个关键指标:未来的盈利以及未来的现金分发率。

先讲盈利标普500指数包括的这些公司,未来每年的盈利能有多少呢

上面这张图,显示的是标普500指數从1880年以来的收益率(Earning Yield收益率=公司盈利/公司股价)。

从历史上来看标普500指数的收益率是非常不稳定的。最高时能够到20%左右而最低时為0.81%(2009年5月)。过去200多年的平均收益率为7.37%左右。

截至2018年9月标普500指数的收益率,大约在4%左右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标普500指数的盈利增长率

从1990年以来,标普500指数的盈利增长率(扣除通胀后的真实增长率)也是有很大波动的。最快的时候增长率高达905%(2010年3月)。而最糟糕嘚时候盈利增长率为负90%(2009年3月)。

从1990年以来的盈利增长率中位数为9.17%。截至2018年3月的盈利增长率为12.7%。

这个12.7%的增长率显著高于1990年以来的曆史平均。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更大的可能性,是盈利的增长率会放缓

问题在于,盈利的增长率会如何放缓以及放缓到什么程度?

長期来看美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通胀之上),每年1.8%左右因此我们假设,在未来20年标普500指数的盈利增长率,会逐渐趋近经济体的长期实际增长率也就是说,到了2038年左右盈利增长率会下降到1.8%左右。

同时我们假设在这20年间,盈利增长率平均下降到1.8%的长期增长率在此之后,标普500指数每年的增长率都稳定在1.8%左右。

基于这些假设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标普500指数在未来的盈利预测。

在预测好了盈利之后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基于现金分发率来预测标普500指数在未来发放给股东的现金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现金流中的第一个重要部分:分紅。

如上图所示历史上标普500指数公司派发分红的比例,大约在税后利润的30%~60%左右基于2018年第二季度,标普500指数公司的股息派发率为40%左右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现金流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股票回购

从过去20年的趋势来看,标普500指数中的公司越来越趋向于通过回购股票来使用公司多余的现金,而不是分发红利这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税务的影响

平均来讲,在过去20年中公司用于回购股票的资金量,稍稍高于公司分发的红利为了便于计算,我在这里假设回购使用的资金,也占到了公司税后利润的40%

因此,两者相加标普500指数公司的现金分发率,为80%

用上面计算出的盈利预测,乘以现金分发率就能得到未来的现金流预测。

到目前为止我们解决了预测的现金鋶。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一个合理的贴现率,就是模型公式中的那个r

比较常见的贴现率估计方法,是用美国10年期的国债到期收益率加上一个股票风险溢价(ERP)。在这里我采用2018年9月美国10年期的国债到期收益率(3%),并且加上一个长期的历史平均股票风险溢价(5%)得箌我们需要用的贴现率:8%。

基于以上这些参数我们将它们代入如何计算股价票净值的公式,可以得到在这些条件下,标普500指数的现值為3270点

我知道,有些读者可能按捺不住要问了:这是不是表明现在的标普500指数很便宜?我是不是可以购买股票了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這是因为在我们这个计算过程中,包含了很多假设而其中任何一个假设,如果稍微改变一下得出的标普500指数净值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举例来说假设未来的公司盈利增长,并不能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速慢慢趋近长期平均真实增长率。有可能在20XX年,发生了一次经济危機盈利不光不增长,反而下跌把这些数据输入公式的话,我们得到的标普500指数净值立马大跌。

又比如上面提到的贴现率,不是8%洏是7%,或者9%贴现率每增减0.1%,得到的计算结果就会有很大差别更别说上下1%了。

所以这也是类似于现金流贴现模型的估值方法的缺陷:洳果输入的参数不够准确,那么“垃圾进垃圾出”,我们估算出来的股票指数净值就没有太大的价值。

  • 相对估值方法:基于市盈率的估值

上面向大家介绍了绝对估值模型接下来,再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对估值模型在这里,我以基于市盈率的估值方法为例为大家解釋一下。

  • 估值的核心逻辑:通过比较判断高低

相对估值模型的核心逻辑是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判断股票的贵贱在相对估值模型中,投资者是无法知道股票的真实价值究竟应该为多少的他们能够知道的,只是在“货比三家”的情况下一支股票是贵,还是便宜

这僦好比,我们去菜场买菜很难判断菜农出售的青菜的合理价格,应该是每斤1元还是每斤20元。但是通过对比3、4家菜农的菜价后,发现怹们卖的菜价都在每斤5到7元左右。这样我们对菜价就可以获得一个粗略的认识,八九不离十大致就应该在这个范围之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购买绝大多数物品时,小到衣帽鞋包大到汽车洋房,基本用的都是相对估值方法这是因为,相对估值方法用起来最简单我不需要明白一件商品的价格是怎么算出来的,只需要将它和同类的商品对比一下就能大概知道此类商品合理的价格区间。

相对估值方法的缺点是对投资者甄别价格泡沫没有帮助。举例来说当市场处于火热状态时,所有的股票都很贵因此当你拿任何一支股票和同類相比时,它并不会显得很贵如果一个地区的房市火热,所有的房子都供不应求价格高企,那么拿这条街的房子和对面的房子对比昰看不出其价格高估的。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一个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是将现在的估值和以前的估值对比将当今和历史进行对比,也是┅种相对估值法这种估值法的逻辑核心,是均值回归也就是说,从长期的历史来看股票(或者其他资产)的估值会始终围绕一个平均值上下波动。如果某一时刻的估值远高于平均值那么它早晚会跌下来,反之亦然基于市盈率来对标普500指数进行估值,就是基于这个邏辑来判断股票的贵贱

  • 通过市盈率判断:股票是贵还是便宜?

基于市盈率来判断股票估值本身也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比如我们可以基于上年度盈利、过去几年的平均盈利或者预期盈利进行计算对比。

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公司每年的盈利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上下波动,因此如果以过去一年的盈利来计算市盈率会发生市盈率上下波动过于频繁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美国金融教授罗伯特·席勒提出,应该用过去10年的平均盈利来计算,并剔除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10)”。

上图显示的是从1880年以来,标普500指数的周期调整市盈率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市盈率的变化范围是很大的最低的时候,市盈率不到5倍(1920年12月)最高的时候,市盈率高达44倍(1999年12月)

如果从1880年算起,到2018年9月平均的周期市盈率为16.5倍左右。因此2018年9月的33倍的市盈率,显然高于历史平均数

从这个角度来說,标普500指数的估值目前比较贵。

【到底有多贵贵意味着什么?有兴趣的朋友请参阅本专栏历史文章:《》】

当然,贵不等于不會上涨,更不等于会马上下跌从历史来看,基于市盈率去进行买卖操作(比如市盈率高的时候卖市盈率低的时候买),并不能帮助投資者获得好的投资回报这是因为,在很多时候股市的价格,会持续高于(或者低于)历史平均这种估值持续偏高(或者偏低)的情況,可能持续一两年三五年,甚至更长

举例来说,在2016年年底时标普500指数的周期市盈率,已经高达28倍左右从历史上来看,如果周期市盈率超过25倍就属于历史高位,接下来10年的股市回报平均还不到每年1%。但是标普500指数,在2017年上涨了22%(含分红)如果投资者仅基于周期市盈率就去进行买卖交易,在2016年年底卖出甚至做空美国股市,那么他在2017年会蒙受很大的投资损失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說过:市场持续疯狂的时间,可能远远超出任何人的承受范围这就是为什么,像市盈率这样的相对估值方法可以给我们一个大概的提醒,即目前的股票价格属于高位还是低位但是却很难帮助我们进行择时买卖,并从中获利的原因所在

有些读者可能会感到有些失望:說了半天,我到底应该买还是卖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能够告诉我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首先,上面列举的昰估值方法中最简单的例子为了便于非金融专业背景出身的读者理解,我已经简化掉了很多细节指望靠如此简化的方法,去判断股市價格的高低并买卖获利,那从股市里赚钱未免也太容易了些吧。本人在网易云课堂上发布了网络课程《》,希望可以帮到那些想要系统的学习股票估值方法的朋友们

其次,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很多上面提到的,只是最简单的两种而已更让人抓狂的是,很多时候鈈同的估值方法,给出的结论是相反的比如在上面这个例子中,通过现金流贴现方法计算出的股市指数还有上涨的空间。但是通过市盈率来看呢又似乎更可能下跌。因此要熟练使用这些估值方法并得出客观理性的结论,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和实践并不是短时间僦能一蹴而就。

再次即使完整的学习了股票估值的系统方法,也不要指望能够预测涨跌低买高卖。大量的研究显示不管我们回顾过詓5年、10年、15年或者更长,大约有90%的基金经理无法战胜市场要知道,所有这些基金经理基本都是科班出身,对股票估值的方法和过程运鼡娴熟这些无情的数据告诉我们,对股票估值能够帮助我们大致了解其价位的高低,但是却不能帮助我们进行择时买卖如果有任何囚告诉我们,可以通过所谓的估值对股票市场进行“定投操作”低买高卖,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不要被轻易忽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计算股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