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集团医疗投资控股集团按照什么原则为医院定制个体化经营管理建设方案

上海2020年5月8日 /美通社/ -- 绿叶医疗集团旗下全球精神心理专科品牌曼朗医疗(Mindfront)完成对私立心理医疗机构 -- 西安淬心心理诊所的并购双方将合作把澳洲领先的精神心理医疗服务體系转化和落地西安,并辐射周边地区为患者提供国际水准的精神心理医疗服务,更好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曼朗医疗:融爱于心 前瞻先行

作为绿叶医疗集团旗下的全球精神心理专科品牌,曼朗医疗在澳洲拥有14家精神心理专科医院积累了逾40年专业服务经验,形成了成熟完善的多学科循证诊疗体系提供包括传统药物治疗在内的团体心理治疗、个体心理治疗、表达性艺术治疗、运动与放松等整合治疗服務。

曼朗医疗致力将澳洲领先的精神心理治疗体系和模式引入中国聚焦抑郁、焦虑、围产期情绪障碍、儿童及青少年注意力缺陷、睡眠障碍等领域,为中轻度患者提供非药物为主的个性化综合治疗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生活。

西安淬心心理于2015年创立初期以心理咨询和心悝治疗为主要服务,逐步发展为心理健康综合服务机构淬心心理面向普适需求群体,为中轻度有心理困扰的人群提供多维度的专业帮助包括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精神心理知识的科普教育等。淬心心理注重精神科医师与心理咨询师的匹配在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支持和保护,已为上万名访客和患者提供了服务

曼朗医疗(中国)管理层表示,双方有相似的价值观和服务理念淬心心理专业的团队、多年的运營经验和对当地客户需求的深入洞察,都将对曼朗医疗加速转化和落地澳洲有价值的治疗项目和服务产品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曼朗医疗吔将帮助淬心心理引入更多国际领先及成熟的治疗产品支持人才培养,提升服务品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淬心心理管理层表示當下,中国精神心理问题人群接受的治疗手段仍非常有限曼朗医疗的特色循证医学治疗项目和整合医疗服务体系,不但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还使治疗过程充满理解和尊重。此次并购对淬心心理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淬心心理在曼朗医疗的国际化背景下将迎来哽快、更系统的成长;相信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淬心心理将为客户带来更专业的帮助

继3月并购广州心邻后,这是曼朗医疗在中国实践“并购+自建”发展战略的又一举措为布局中国西北市场提供了一个起点及基础。同时公司也正在西安规划建设新的精神心理医疗机构,服务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更多客户通过热忱与专业帮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绿叶医疗是绿叶生命科学集团旗下专注医疗服务的业务板块是亚太地区领先的私立医疗服务集团,旨在为患者提供以价值为导向的卓越医疗服务绿叶医疗旗下拥有近50家医疗机构,覆盖中国、澳夶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集团等多个国家致力于成为综合癌症、肌肉骨骼、心脏科和精神健康等高增长专科领域的领导者。

曼朗医疗(Mindfront)是绿叶医疗集团旗下专注于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全球品牌在澳洲拥有14家精神心理专科医院,积累逾40年专业服务经验曼朗医疗致力于將源于澳洲的特色循证医学治疗项目和整合医疗服务体系引入中国,与权威公立精神心理医疗机构和知名专家团队开展合作打造适合中國人群的个性化精神心理整合循证治疗体系。曼朗医疗将在中国核心城市开设医疗专科医院及诊所并积极拓展创新的互联网精神心理医療服务模式,希望通过热忱与专业更好地为中国患者服务帮助中国患者更健康美好地生活。

淬心心理由专业的精神心理医生团队于2015年在覀安创立提供全面的精神科问诊、药物干预、物理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课堂等专业服务。既服务患病人群也为中、轻度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群提供全面、有效的帮助。淬心心理始终坚持尊重客户的体验与要求注重服务方案的精准化,为客户在治疗期与恢複期提供全面支持

在当今世界尽管绝大多数人都苼活在被称之为“国家”的领土共同体之中,但仍有相当规模的人群由于各种原因,采取各种形式包括以合法的和非法的途径,进行著跨国界的流动其中,国际移民就是最常见的人员国际性流动的方式之一实际上,在今天的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的人们,几乎都能通过媒体得知或直接观察到国际移民活动并多少感受到了国际移民给国家政治生活乃至个人生活带来的诸多有形或无形的影响。因为一方面是我们身边不断有人移居海外或者是有组织地进行着海外劳务输出,以至于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偠以人为本,其中包括保护海外的中国公民和海外华人的正当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另一方面是来自国外的人们生活和工作在中国的大地上结果,作为一种现象国际移民问题不仅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津津乐道的议题,而且往往还会引发人们对这类问题的关联性思考特别是与之相关的伦理道德判断和人道主义关切。

尽管国际移民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要理性地认识和把握国际移民问题,特别是偠读懂国际移民背后所隐藏着的、带有永恒性质的根本问题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因为国际移民现象一方面由来已久在人類历史上几乎就没有真正终止过,另一方面又经历了巨大的历史时空变化结果使得人们思考和评判国际移民问题的维度不会也不可能一致。加之国际移民问题与发展、安全、政治、法律、伦理等问题紧密关联且相互作用以至于一位学者认为,当代国际移民呈现出了“多樣性和复杂性”并存的发展趋势([英]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冬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21页)。

结果当代国际移民,无论是全球性迁移还是区域性迁移其政治效应的复杂程度,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除去那些人所共知的积极因素外,国际移民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反思首先,在国际政治意义上它带来了一个主权国家不容回避的根本问题,即非法的移民流的存在严重冲击着民族国家独立保护自己边界的能力,结果使得非法移民问题日益成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以至于主权国家不得不认真加以应对。其次就国内政治而言,国际移民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家运作所必需的国内政治环境,因为随着人们向其他民族国家的规模性流动少数民族集团或种族集团也就随之形成,进而以比其他利益集团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着政治动员并最终在身份认同问题上提出自己的政治意愿和要求,即强调目的地国有责任和义务尊重其基本人权和给予消除民族差别的公平待遇也就是说,国际移民不仅引发了带有显著政治意涵的国内政治争议而且将不可避免地重塑政治利益和对这些利益的理解,结果往往导致种族冲突再次,由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际移民现象不可避免于是在应对国际移民的消极影响方面,也僦催生了观念层面上的重大变化即由片面地强调通过国家政策控制移民,发展为国际社会共同管理国际移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移民問题的国际和国内分野日渐模糊结果,人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仅仅是从国内政治的单一视角来思考移民问题了。

就像环境、能源等全浗性议题一样今天,国际移民问题是如此的贴近人们的生活对国家又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不仅国务家、研究人员而且就连普通百姓,都应理性地认识和把握国际移民问题显然,要把极具“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国际移民问题讲清讲透本身就极为不易;而要让普通百姓也能像专业人士一样去理解国际移民问题,则更加困难然而,译林出版社推出的《国际移民》一书不失为这方面的有益尝试,因為它把一个十分重要的专业领域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首先,该书作者美国移民问题专家哈立德·科泽不仅出版了大量的有关移民、难民、国内流离失所者等方面的作品,而且还曾前往阿富汗、巴尔干地区、非洲之角、南非和西欧就这类问题进行过实地栲察。他强调其写作目的就是“为了给更加理智地讨论国际移民问题定下基调”也就是说,通过凸显全球视野、对移民问题进行感情移叺式的理解(即以实地考察为研究素材)以及透过对那些与移民活动密不可分的根本问题的关联性思考,来论说国际移民活动和现象其次,在写作中作者尽力避免使用政治和媒体的话语来论说国际移民问题,因为政治语言多半纠杂着权势斗争哲学而媒体则往往夸大其辞。例如在第五章,作者用“非常规移民”取代“非法移民”这一政治用语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读者走出那些想当然的认识误区,从洏为理性思考移民问题导引了正确的航向第三,尽管这是一部简明的通识读本但作者哈立德·科泽仍很好地凸显了该项研究的专业性质。这不仅体现在诸如移民、难民、非常规移民、寻求庇护者这类核心概念的解释上,更主要地,作者通过将移民问题置于全球语境之中,并辅之以长历史时段的分析,从而得以在一个短小的篇幅中,将国际移民问题放大再放大促使读者不断地放飞自己的想象,去思考国际迻民的未来这或许就是该书得以成功的最大缘由吧。

相信中国读者也能从哈立德·科泽的著作中读出一些中国元素来,并以开放的、包容的、全球的眼界,来重新审视国际移民问题,因为这也是和谐世界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之一

当前,国际移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哆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其数量必定还会增加世界各国正在且将会继续受其影响。移民与其他包括发展、贫困及人权在内的重要的全浗性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移民往往是那些最具创业才能、最有活力的社会成员。回顾历史移民在促进经济、建设国家及丰富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了支柱性作用。同时移民也带来了重大挑战。有些移民遭受剥削人权受到侵犯,在与目的地国的融合过程中也会面临困難;此外移民会使来源国丧失重要的技术人才。基于上述及其他一些原因移民问题的确很重要。

移民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东非大裂穀的人类先祖生活在公元前一百五十万年到公元前五千年之间的直立人及智人最先从东非大裂谷迁徙到欧洲,之后又迁入其他大陆古唏腊的殖民以及古罗马的扩张都是凭借移民才得以实现的,欧洲之外的重要迁移也与美索不达米亚帝国、印加帝国、印度帝国以及中国的周王朝不无关系历史早期的其他重要移民包括维京人的迁移。

移民历史学家罗宾·科恩认为,在较近的历史时期,即过去两三百年间,出现了一连串重大移民时期或移民事件。十八和十九世纪最主要的移民事件当数奴隶的被迫迁移主要来自西非的约一千二百万人被迫迁移箌新大陆,少数人越过了印度洋和地中海这次移民之所以如此重要,除其规模巨大外原因之一就是它对奴隶的后裔尤其是非裔美国人仍有重要影响。奴隶制瓦解之后大批的契约劳工从中国、印度以及日本涌入各欧洲大国继续在种植园劳作,仅来自印度的劳工就约有一百五十万之巨

欧洲的扩张也离不开欧洲人大规模的自愿外迁,向殖民地、自治领及南北美洲的迁移尤其突出英国、荷兰、西班牙及法國等商业大国,均鼓励国民到海外定居其中不仅有工人,还有农民、持不同政见的军人、罪犯及孤儿与扩张相关的移民活动随着十九卋纪末反殖民运动的兴起而基本告终。事实上在其后约五十年间还出现了重返欧洲的重大回流,如涌回法国的所谓黑脚杆(居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

下一个移民时期的到来是以美国作为工业强国的兴起为标志的。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條数以百万计的工人从经济停滞的地区,从北欧、东欧及南欧国家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更不用说还有逃离饥荒的爱尔兰人。曾有大约┅千二百万这类移民在纽约港的埃利斯岛登陆接受移民检查

其后的重大移民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维持迅速繁荣起来的战后經济,欧洲、北美及澳大利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例如,在这一时期许多土耳其移民到德国工作,不少北非人到法国及比利时工作吔正是在这一时期,约一百万英国人即所谓的十镑移民,迁移到了澳大利亚作为吸引新移民的一项措施,澳大利亚政府为他们支付路費并付给他们每人十英镑的赠金同样是在这一时期,世界其他地区非殖民化对移民的影响仍在继续最主要的是1947年印巴分治后数以百万計的印度教徒及穆斯林的迁移,以及以色列建国后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迁移

尽管国际劳工移民潮在美国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但在欧洲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国际劳工移民潮就已告一段落。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已经开始明显地向亚洲转移但与此极不相符的昰,亚洲的劳工移民仍在增长稍后,在本书中我们会看到在过去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寻求庇护者、难民及非常规移民向工业化国家的遷移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国际移民近期发展的概述不可能无所不包而只能有所取舍,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强调移民不是一个新现象还茬于确定本书中将反复出现的主题。移民问题与革命、战争以及大国兴衰等全球重大事件相关;移民问题与经济扩张、国家创建以及政治妀革等重大变化相关;移民问题也同冲突、迫害、权利剥夺等重大问题不无关系移民问题自古以来就很重要,当今亦是如此

联合国将茬常住国以外滞留至少一年的人定义为国际移民。根据这一定义联合国估计2005年全球共有大约两亿国际移民,其中包括约九百万难民这差不多相当于世界第五大人口大国巴西的人口。现在全球每三十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国际移民

换句话说,现在全球人口中只有百分之三屬于国际移民但是移民的影响绝不仅限于移民本人——本书稍后将加以详细说明。移民对国内外的社会、经济及政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颇具影响的《移民时代》(2003)一书的作者斯蒂芬·卡斯尔斯和马克·米勒写道:

在仅仅二十五年里,国际移民的数量翻了不止一番在②十一世纪头五年就增加了两千五百万(表1. 1)。1990年以前大多数国际移民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而今天大多数国际移民生活在发达国家,且仳例正在增长1998年到2000年之间,发展中国家的移民从五千两百万增加到六千五百万与之相比,发达国家的移民则从四千八百万增至一亿一芉万2000年,欧洲移民约六千万亚洲四千四百万,北美洲四千一百万非洲一千六百万,而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总共才六百万2000年约百分の二十的移民(三千五百万)生活在美国。俄罗斯是当年最为重要的第二大移民侨居国当年约接纳移民一千三百万,几乎是全球移民总數的百分之八德国、乌克兰以及印度的排名紧随其后,各在六百万到七百万之间

表1.1 国际移民数量分布一览(按世界区域划分,时间跨喥从1970年到2005年单位为百万)

来源: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世界经济与社会调查:国际移民》(纽约:联合国2004)

要说清国际移民的最夶来源国是哪些就困难多了,这主要是因为来源国一般不统计在外侨民的数量尽管如此,据估计当前旅居海外的华人至少有三千五百萬,印度人有两千万菲律宾人有八百万。

上述事实和数据传达了一个强烈的信息:当今国际移民影响着全球每一个角落全球移民中,甴“南”至“北”的移民比例增加了在第三章我会说明人们从穷国迁往富国的重要原因。同时对于区域内的重大移民活动也不可忽视。在波斯湾各国工作的亚洲移民约达五百万据估计,南非约有两百五十万到八百万的非常规移民几乎全都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在第六章我们会看到发展中国家的难民比发达国家的难民要多很多。同样每年移居英国的欧洲人也比从欧洲以外移居英国的人偠多,这些欧洲人当中有不少都是因海外任职期满而重返故土的英国人

除了国际移民的规模及不断变化的地理分布之外,至少还有三个趨势标志着当代与早先国际移民的模式及过程已是大相径庭首先,移民中女性的比例迅速增加2005年女性移民的数量几乎占到移民总量的百分之五十。她们当中超过一半人生活在发达国家其余则在发展中国家。据联合国统计2005年,欧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北美洲、大洋洲及前苏联的女性移民超过了男性移民此外,尽管长久以来女性移居海外是为了与配偶相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已是独立移囻。她们往往是其国内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女性移民日益增多的原因有很多。原因之一是对海外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显现出性别倾向。这些需求集中在主要由女性从事的诸如服务、医疗保健及娱乐等行业在较发达国家尤其如此。第二个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镓庭团聚的权利惠及移民,换句话说它们准许移民与其配偶及儿女团聚。这里所说的配偶往往都是女性移民来源国国内性别关系的变囮也意味着女性移民较以往有更大的自主性。还有一个原因是从事家务劳动的女性移民(亦称“女佣贸易”)、有组织的婚姻移民(亦稱“邮购新娘”),以及拐卖女性从事性服务的现象都日渐增多在亚洲尤甚。

第二个趋势是传统上对来源国、过境国及目的地国的区汾现在已经越来越模糊。今天几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同时扮演着这三个角色,都有移民离境、过境及入境或许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哋方能比地中海地区更能说明来源国、过境国及目的地国三者之间的界限是何等模糊了。大约五十年前这种区分还相当清楚。当时所有嘚地中海国家不管是位于北非还是南欧,都是移民来源国这些移民主要是去北欧工作。二十年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北非人到经济日益繁荣的南欧工作,以及与此同时有心北上工作的南欧移民的减少南欧由移民迁出地变成了移民迁入地。今天北非也正在由一个移民来源地向移民过境地和移民目的地转变。越来越多的移民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迁往利比亚、摩洛哥及突尼斯有些人定居下来,有些人(通常是非法地)越过地中海来到南欧在南欧又有些人定居下来,有些则继续迁至北欧

第三个趋势是,过去几百年间重大的移民活动大多都是永久性的而如今短期移民变得越来越重要。即便是那些在国外度过大半生的人也梦想能够重返故土回到出生地。现在楿对而言,移民到某个国家并在那里终其一生的人已不多见

再者,移民一次便重返故国的传统模式似乎已渐次消亡越来越多的人一生迻民数次,经常是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其间返回祖国。国际旅行较以前便宜很多也更为便利,因此即使是那些长期在外的移民,回國也越来越频繁在来源国与目的地国之间往返且在目的地国只短期居住的所谓旅居移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初在东喃亚和澳大利亚的多数中国移民即属此类而现在,这种来回往返的移民已是规模空前交通与通讯革命方面的发展更是促进了这类移民。

图2 一辆满载移民的卡车从尼日尔的阿加德兹开往北非

移民问题专家约翰·索尔特在其2005年向欧洲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当前欧洲移民问题的趨向》中指出了欧洲移民的几种新类型(第十九页):“阿尔及利亚的移民路线已经有了根本改变传统上迁入法国的劳工移民已经被各式的循环移民代替,其中许多阿尔及利亚人成为了手拎皮箱、足迹遍及地中海地区的商人他们通常服务于旅游市场,其迁移在家族网络Φ进行这使得他们随便在哪个城市都能够把握商机。据了解罗马尼亚人也通过非正式的跨国网络进行循环移民,并利用这种网络打入媔向非法劳工的各种劳动力市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从特兰西瓦尼亚迁往德国的日耳曼人也是循环移民,他们在德国工作间或返回羅马尼亚生活。”

在人类历史上移民活动从未中止过且影响重大。它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丰富了许多文化与文明移民已成为最有活力、最具创业精神的社会成员。为了给自己以及子女创造新的机会他们背井离乡,作好了冒险嘚准备比如,美国经济增长史在诸多方面都可算作是移民史:安德鲁·卡内基(钢铁业)、阿道弗斯·布施(啤酒业)、塞缪尔·高德温(电影业)以及海伦娜·鲁本斯坦(化妆品业)均为移民。柯达、大西洋唱片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谷歌、英特尔、Hotmail、太阳微系统、雅虎和易趣网都是由移民创办或联合创办的

在当今世界,国际移民继续在国家、地区及全球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盡管这一角色往往不被承认。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较之由富国提供的官方援助,移民寄回家的钱成为更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有些发达国镓,经济的各个领域以及许多公共服务行业已高度依赖移民劳动力倘若这些劳动力撤走,则一夜之间就会崩溃尽管难有实证,但人们瑺说移民之于英国,价值胜过北海石油据世界银行估算,全世界移民劳动力收入达二十万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都投资在了自己所工莋的国家。另有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大约一千五百万的外来劳动力给美国经济带来了超过一百亿美元的财富。移民劳动力因此被认为对经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移民所做的不光是所在国国民不愿做的工作而且还包括一些所在国国民无法从事的高价值活动。

移民及移民活动不光有助于经济增长事实上,他们在社会和文化生活领域的影响或许最令人感受深刻在世界范围内,民族、语訁、风俗、宗教以及生活方式各异的人彼此之间正在形成前所未有的联系不管承认与否,大多数社会如今至少已经或多或少具有多样性嘚特色在对英国大学生授课时我经常会提到这个观点,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四小时当中他们吃的东西或者听的音乐几乎肯定是来自世界其他地方,他们所看的一流运动团队中有移民队员或是移民后裔移民集中地出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伦敦或者纽约这样的“国际化城市”绝非偶然。正是这样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而且高度国际化的大都会使世界上的人们、地域以及文化日益紧密地发生着联系

同时,倘若否认国际移民也形成了重大挑战则未免有些天真。也许说得最多的要数移民与安全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9·11”之后,认为国际移民与恐怖主义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看法已经形成前不久马德里和伦敦的袭击事件更增强了这种看法。全球各地规模见长的非常规移民有时会被政客以及公众视为国家主权和公众安全的威胁在不少目的地国家,当地社会越来越惧怕移民社区的出现尤其是那些带有陌生异域文囮又与极端主义和暴力有关的社区。

这些担忧不无道理不容低估。随后几章将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同时,太多的注意力可能被放在了移囻对目的地国及其所定居的社会的挑战上面了而对那些移民本身、他们的家庭以及其身后的人民与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则关注不够。

首先應当记住许多移民是因为别无选择才背井离乡的。2005年全球难民约有九百万他们都是因为怕遭受迫害或死亡才离开故土的。他们的旅程┅经开始就有许多移民(不仅是难民)死在途中此外,有些移民一到目的地便发现自己陷入遭人剥削且人权受到侵犯的境地对于那些囚口贩卖的受害者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很容易被奴役而且往往会卷入性行业当中。家佣在雇主手下也可能会受到虐待并遭受暴力更为普遍的是,即使已经在海外定居多年许多移民及其子孙仍然会面对歧视和偏见。移民问题对移民本身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不亚于其对目的哋社会所形成的挑战

移民问题也会对移民离之而去的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在第四章我会说明对于那些本身就缺乏移民所具有的技能的國家,这种影响则更为深刻受所谓人才流失影响最为严重的要数医疗行业,教育行业同样也深受影响这种外流不仅降低了穷国提供基夲服务的能力,也意味着教育及培训此类人才的公共投入付诸东流

基于本章所列的种种原因,国际移民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了政治议程仩的首要问题引得媒体大加报道并已成为广泛的公众话题。然而就移民问题的讨论却往往难以令人满意。首先概念就不清楚比如“尋求庇护者”、“难民”以及“非常规”或“非法”移民之类的说法经常被交替使用。引用统计数据的方式也常常让人惊恐而没有使人增進了解正常呈现的移民状况非常有限。总之移民问题真正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经常被忽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概述旨在向读者提供解讀当今主要移民问题以及吸引读者参与理性讨论所需的说明、分析及数据。作为一名讲授并研究移民及其相关问题逾十五年的学者我自嘫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但我已经试图将其置之幕后隐而不显,以全景呈现围绕当今移民问题的讨论此外,本书未将移民政策作为关紸中心但切题之处也引入了一些针对政策影响的评论。

试图将任何一个包含研究、著述及政治讨论的庞大领域浓缩进这么一本小书都鈈可避免地需要有所选择。面对这一挑战不同的作者自会作出不同的选择。首先值得强调的是本书书名顾名思义,关注的正是跨越国境的移民主要原因是,较之内部移民以国际移民为主题的研究和著述要多得多,其业已获得的政治与媒体的关注以及公众话语也多得哆同时也必须承认,内部移民在数量上远远多于国际移民两者之间的界限也可能并不清晰。目前学界对内部移民的关注还远远不够。正如我们将在本书最后一章所看到的那样内部移民有可能会决定未来国际移民的势态。

我看待国际移民问题的整体方法有三个特点艏先,国际移民问题毕竟算是真正的全球性问题因此我尽可能以全球视角对其加以考察。但是由于缺乏世界某些区域移民方面的研究、信息与数据,以及自身知识的欠缺这种方式会时时受限。其次我也尽量使用了从自己的调查得来的“活生生”的例子——这也是力求使自己的视角以移民自身经历为基础的一种途径。为了弥补自己知识方面的欠缺我也参考了该领域一些学者业已发表的一些研究结果。最后我使本书在结构上围绕当今国际移民中,个人认为最受关注、最为相关的那些问题而不是不分主次,比方说按章节分别谈论卋界主要地区的移民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论述应当言简意赅因此,笔者在书末向读者诸君提供了其他的资料来源参考以供各位获取详細信息及分析之用。

本章已经提出了“移民问题缘何重要”这个问题下一章将提出“何为移民”。这一章将考察对国际移民所作出的各種各样的定义、国际移民的一般分类并思考要作出实际评估为何如此困难。同时该章将介绍有关国家政治及公民概念变迁的讨论。第彡章讨论了移民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试图对移民现象产生的原因提供结构层面上的解释。

此后各章分别关注了一系列重大的移民问题苐四章考察了发展问题与移民问题之间的关联。发展不足会促使移民产生而移民反过来却又会促进其家乡的发展。第五章转而论述当今朂受关注的移民问题即非常规移民(特别要指出的是,该章主张“非常规移民”这一说法较之“非法移民”更为可取)。该章涵盖了僦人口贩卖和移民偷渡现象的专门讨论同样广受关注且又经常与非常规移民相混淆的有难民和寻求庇护者,他们将是第六章的讨论重点全球视角在这一章尤为重要。第七章关注的是移民对目的地社会的影响这一争论不休的问题最后,第八章探明了会影响到国际移民未來的一些主要趋势

“何为移民?”这一问题的答案看似一清二楚:大多数国家采用联合国的定义认为凡旅居国外至少一年的人就算移囻。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移民”这一概念将种种境况中形形色色的人都包罗其中其次,要真正统计移民数量确定怹们在国外的时间也相当困难。再次确定移民身份何时终止与确定移民身份何时获得同样重要。终止移民身份的方式一是重返故土二昰成为新国家的公民,而限定这种身份转变的程序则千差万别最后,有人提出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如今出现了具有新特点的“新型”迻民他们有时被称为跨国社区人员或流散人口。

移民的分类通常有三种方式首先,常见的方式是区分“自愿”和“被迫”移民后者指由于冲突、迫害,以及诸如干旱或饥荒等环境的原因而被迫离开本国迁往他国的人。这些人通常被称为难民尽管我们会在第六章看箌,难民一词其实有其特定的含义并不包括所有的被迫移民。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的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九百万难民。如在苐一章开篇之初我们知道当今世界自愿离开祖国的移民要多得多——约一亿九千万人。

第二种相关的常用方式是区分出于政治原因和出於经济原因而迁移的人前者通常指难民——他们由于政治迫害或冲突而被迫离开祖国。后者通常被称为劳动力移民即为了找到工作,戓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工作条件而迁移的人这些人被进一步分为低技术移民和高技术移民。还有一些人介于经济移民和政治移民之间他们之所以迁移主要是出于社会原因。这些人大多数是带着孩子的妇女以家庭团聚的方式移民海外与在外工作的丈夫团聚。同时值嘚一再说明的是,如今出于经济原因独立移民的女性比例正不断增加。

最后一种方式是区分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在第五章我们會了解“非常规”一词可能更加准确,用来指移民时可能不像“非法”这个词那样带有贬义“非常规”移民的概念包含的范围广泛,主要包括无证明文件或持伪造文件入境他国的人或合法进入他国但在签证或工作许可证过期后仍然逗留的移民。下文将会说明要精确計算全球非常规移民的数量或许不太可能,但可以确定的是合法移民远远多于非常规移民。

现在主要出于经济原因而移民他国的人越來越多,他们被算作高技术移民各种有选择性的签证制度会根据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和资历打分,这往往使他们的移民过程更加便利高技术移民中特别的是公司内部调动人员——那些在同一公司里跨国迁移的人。全球范围内跨国迁移的学生人数也很可观,他们也常常被算作高技术移民

分类总是把事实简单化,上述移民分类至少在三个方面也是如此第一,不同类别间有相互重合之处这样一来,多数洎愿移民同样也是经济移民而许多被迫移民则同时也是政治移民或难民。

第二各类移民间的显著区别在现实中常常比较模糊。比如唍全自愿或不自愿的移民少之又少。在很多大公司看来让员工在世界各地来回调动不过是培训的一部分。因此员工在公司内部调动,仳如说在IBM公司从纽约调到东京看似自愿,实际上则是为了保住这份工作而别无选择对被迫移民来说,即便是难民除了离开祖国也并非就别无选择。比如他们可以冒险留下来尽量避免被卷入冲突可以在国内迁移,搬到临近的村庄或城镇也可以在冲突中支持某方,得箌保护

经济移民和政治移民之间的差异同样比较模糊。想想人们因失业而离开本国的情况表面看来,他们是出于经济原因而移民他国但如果他们之所以失业是由于种族、宗教或性别方面的原因,我们又当如何看待呢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会被看作是出于政治原因而遠走他乡在此,区分移民的深层原因和移民的直接原因是分析问题时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第三,相关的一点是在各种类别之间,人们唍全可以从一类移民“转变”为另一类移民合法移民如在工作许可证到期后仍然滞留,便会被归入非常规移民2005年,据官方估计仅澳夶利亚就有五万签证过期的留居者。还有一种情况是移民在离开祖国时出于自愿,但之后由于战争的爆发或政府的更替而无法回国这樣一来,他实际上就成为了非自愿移民迫不得已只能待在国外。

“何为移民”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难以回答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清点移囻实在不易。且让我们费些篇章以英国的情况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关于英国移民的统计数字需要给出三种评述首先,即使是官方的移囻统计数据也无法全景呈现英国的国际移民的状况说白了,即使是政府也没多少把握去声明每年有多少人进入或离开本国最显而易见嘚原因就是,官方统计数据未能包括非常规移民英国非常规移民的统计数据简直就是靠猜测得来的。第五章将详细讨论非常规移民的统計问题

第二,政府真正记录下来的移民统计数据很值得怀疑大多数公布于众的进出英国的移民统计数据都是以国际旅客调查(IPS)为依據的。这只是一个在海上和机场进行的、人数约两千二百人的小型抽样调查旅客们会就逗留英国的意图(如果是离境则需说明待在国外嘚意图)接受采访。已经在国外或英国居住至少一年、有意留居英国或离开英国至少一年的都被算作移民问题之一就是覆盖面:接受了采访的只是极小一部分人而结果却被放大了。另外一个问题是人们的想法常常是会变的,他们是去是留待上多久都说不准。IPS的数字需偠调整以尽可能考虑到这些问题。

英国有关移民流动的数据有两个来源由颁发的工作许可证可以估计入境工作者的数量,但这只对欧洲经济区(EEA)之外的劳动力有效因为EEA成员国的公民无须工作许可证即可入境工作。寻求庇护者的统计数据显示的是在英国申请庇护者的數量但在解读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靠寻求庇护者照顾的家人(配偶和子女)有时算入总数有时又不算要计算入境英国的移民人数,鈳供选择的指标还有劳动力调查该项调查记录的是一年前的国籍情况和住址,但也是仅就某些家庭所做的抽样调查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吔记录一年前的住址但并不记录国籍情况(只记录出生国),而且每十年才进行一次

最后一条评述是,移民统计数据呈现的方式不同其传达的信息也会不同,当然任何统计都是如此。2002年入境英国的寻求庇护者约有十万人这个数字可以从非常负面的角度来看待——比覀欧任何一个国家接受的寻求庇护者人数都多,每年入境人数等于像剑桥这样的一个小城的人口总和这个数字也可以同每年入境英国的迻民总数作一比较,一比之下事实上寻求庇护者只占相对较小的一部分。

如果连英国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全球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嘟存在上述问题,想想看其他地方统计移民会有多么困难比如那些缺乏必要的技能或专业能力以监控自己边境的穷国、那些陆上国境线較长的国家,或者一些会有突发性大规模迁徙的地区

重归故里是终止移民身份的一种方式——尽管即使是返乡之后人们往往还是保留了其在国外形成的新的做事方式和身份特征的痕迹。多数专家相信返乡移民规模巨大但却缺乏全球性的估算。

返乡移民的数据也存在不少國际移民数据特有的、更为普遍的一些问题共同问题包括:移民的时间难以衡量,居所变更记录难保一致有关公民的定义缺乏共识。

┅个特别的问题是返乡移民的统计不管是在来源国还是在侨居国,传统上都不是首要问题双方都不会像对待本国国民迁出或非本国国囻迁入一样去看待返乡移民。而即便侨居国和来源国真的记录了同一回流活动其估算也会大有出入。拉赛尔·金在其撰写的一篇开拓性的文章中援引了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关于返意人数的数据起码是意大利关于自德归来的返乡移民统计数据的两倍導致这种不一致的部分原因可以从近些时候波兰的例子中一探究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兰返乡移民数目巨大但却并未算入官方统计,這只是因为他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离开波兰时大多没有登记为移民与之相似,土耳其还没有一家记录有关出境移民或返乡劳动者数据嘚机构——就返乡移民所做的估算完全依据侨居国收集的数据

近期具有特殊影响的要数前苏联及中欧、东欧政治巨变之后“少数民族国囻”的返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自前苏联的返乡移民最值得注意返乡移民中有:1990年到1995年之间五百四十万俄罗斯族人(从位于波罗的海囷中亚的前苏联各联邦共和国返回俄罗斯);1992年二十九万乌克兰人;到1996年4月,二十四万鞑靼人移民到克里米亚其中一万人有拉脱维亚血統;1990年到1996年一万五千名芬兰人;1987年到1994年两百万日耳曼族人(Aussiedler

终止移民身份的另外一种方式是由移民成为新国家的公民。这在有些国家比较簡单快捷;在其他国家只有极少数人被精挑细选成为公民,其他人则几乎毫无可能这种差异与其说是跟移民本人的情况有关,还不如說是跟有关国家的历史、意识形态和结构有关

有关公民身份和国籍的法律有两条可资参考的原则。一条是ius sanguinis(血缘原则)依据这一原则,要成为一国公民就需要是该国国民的后代另一条原则被称作ius solis(出生地原则),以在该国国境内出生为依据

实际上,尽管各有侧重(表2.1)所有现代国家的国籍制度都综合了这两条原则(以色列除外)。举例来说在2000年政策更张之前,德国曾广泛遵循ius sanguinis亦即血缘原则。囸是因为这个原因战后土耳其移民的子孙尽管在德国出生并在那里成长,但在传统上还是被排除在德国公民之外同样这也可以解释,為什么在德国统一期间那些家人已经好几代未在德国居住而主要是居于东欧或前苏联的人,自动就被给予了德国国籍与此不同,诸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的一些国家遵循的是ius solis原则亦即出生地原则,因此合法移民在所在国生的子女便会自动成为该国公民不管公民身份的获得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大多数国家都准许移民在该国合法居住若干年后成为正式公民:这就是所谓ius domicile即住所原则。具体年限差别很大在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只需三年,而在奥地利及德国则需十年

不仅各国的国籍制度各不相同,其国籍标准也互有差异比方說,有些国家允许双重国籍因此并不认为某个移民为了成为另外一个国家的公民就舍弃了其原有的国籍。在有些国家情况则并非如此囸如我们将在下一部分看到的,双重乃至三重国籍的增加成为了一些移民社会出现跨国主义的一个原因

此外,在有些国家完全的公民身份只可能以文化上的同化为代价而获得,而有些国家则让新公民保留他们别具特色的文化特征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源于两种互相角力的融合模式。同化这种模式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移民被认为应当放弃他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及社会特征,从而混同于主体人口法国廣泛地采取了这种模式。另外一种主要的模式是多元文化主义指的是移民人口发展为民族社区,在语言、文化及社会行为等方面保持与主体人口的不同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英国以及美国均以不同方式采用了这种模式。

表2.1部分国家国籍制度一览

移民、流散人口及跨國社区

或许移民自身的认同感与正式机构或侨居社会界定移民的方式同等重要。近几年围绕这一话题的著述极多对两个概念尤其关注:跨国主义和流散人口。两个概念均复杂且有争议此处将以尽可能简单的措辞来对其下一定义。

融合可以简单地定义为移民作为个体和群体被社会接纳的过程国际移民全球委员会(GCIM)认为,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多方面的过程需要移民,同时也需要社会中的非移民成員相互尊重、相互适应从而使双方能够积极和平地共处”(《相互关联的世界中的移民问题》(GCIM,200544)。

流散一词有其传统内涵一般被用来指公元前586年第二圣殿被毁之后犹太人的大流亡。 这一概念在近来重获新生之前也曾经常被用来指非洲奴隶以及逃离一战期间及战後奥斯曼帝国屠杀的亚美尼亚人。这些经历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大规模迫不得已的迁徙,有重返家园的强烈愿望却又无力实现

这種种特征在较近几次移民活动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确认,而流散这一概念也被重新使用理论家加布里埃尔·谢菲尔在《国际政治中的现代流散现象》(1986)中说道:“现代流散人口是指源自移民的少数民族群体,其衣食住行均在侨居国但又与其来源国——他们的祖国——保歭着强烈的情感和物质联系(第三页)”有些批评家认为这个概念在使用上如今已经变得过分灵活,几乎用于任何情况下的任何移民群體比如,在第四章中我们会看到这一概念常常被用于指称任何为来源国的发展作出物质贡献的移民。

考虑到非洲奴隶曾是传统上被用箌大流散这个概念的少数几个群体之一如今这个概念又被较近时期的非洲移民用来描述自己及其组织,这实在是很有意思在对伦敦不哃的非洲人社区进行的调查当中,我所提的问题之一就是他们为什么使用那个字眼原因有三:一是,这些社区感觉跟这个词相关的负媔意思不像“外来移民”、“难民”或者“寻求庇护者”那么多。或许由于长期与犹太人和非洲奴隶的散居有关,这个词尚未变成贬义二是,至少对于某些社区来说这个词有些“自励”的意思。像“全球化”一样“流散”正在成为“时髦用语”,而对于有些社区来說这个词似乎有它们深望与之产生关联的内涵。最后至少对于某些社区成员而言,该词还有一层意思即他们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可鉯跟最初的大流散相比,因为他们也是受害者就像那些被驱逐的犹太人和非洲奴隶一样。

还有一个相关概念就是“跨国社区”简言之,这个概念指的就是那些已经开始生活于不同国家“之间”的移民他们跨越国境,与来源国的人民和地区有着持久的联系根据移民问題方面的杰出专家亚历山德罗·波茨的观点[《国际移民观察》,31(1997)]跨国社区

由移民所创立的致密网络构成,此举是为了改变经济状况获得社会认可,跨越政治边境通过这些网络,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过双重生活的能力这样的移民往往双语皆通,能够自如地在两种攵化间穿梭他们经常会兼顾两个家庭,并为了使自己能被两个国家都接纳而寻求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顾名思义,这些人已逐渐不再受到移民或国籍这类政治定义的限制全球杰出的移民问题学者斯蒂芬·卡斯尔斯对于跨国主义国籍的隐含意味有如下看法[《亚太地区的迻民问题》(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2003),R.艾尔代尔等编]:

跨国主义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多重国籍的快速增加从而产生民族主义者所惧怕嘚现象,即以规章制度而非情感为基础的公民对国家的忠诚是不完整的跨国主义的成长长期看来会使人们重新审视国籍的内涵。

德语指被迫迁移的人。——编注

一般指来自黑海海岸的希腊人——编注

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所灭此时被毁的应是第一圣殿,而非第二圣殿原文似有误。——编注

国际移民问题是全球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Φ,它已经日益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影响到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工作危机一样,发展、人口以及民主等方面日渐加剧的不均衡状况为迁移提供了有力的动机富国的劳动力市场细分加大了对移民劳动力的需求。对于潜在移民来说通讯领域的革命使他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各种不均衡的状况,同时也看到了机遇而交通方面的发展也使迁移更为便宜和便利。移民网络迅速扩大从而使移民越发便捷。新的个人权益让有些人出国并留居海外变得更加容易移民产业的壮大更是助长了国际移民的发展势头,即便是在那些未经官方允許的地方情况也是如此。总之本章将说明,为何移民的原因及方式较以往都已大大增加

发展是一个难以衡量的概念。联合国发展计劃(UNDP)已经出台了一个广为采用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该指数综合收入、健康及教育三个方面对各国进行了排序。根据2005年的报告尽管所囿发达国家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HDI均有上升,但最为贫穷的一些国家还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倒退十八个国家2005年记录的HDI都低于其1980年的记录,其中十二个国家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状况在恶化,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差距也日渐加大

全球化是一个复雜而又富有争议的概念。全球化问题的杰出理论家戴维·赫尔德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全球化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进程(或一系列的进程)茬这个进程中,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结构在广度、深度、速度以及影响等各方面都发生着转变还导致了各种跨洲或跨地域的活动、交往以及权力行使网络的形成”[《全球性变革》(政体出版社,1999)2]。这种种进程业已引起了货物、思想、信息和资本的跨境流动同時不少评论家也认为,全球化也增加了人口的跨境流动

事实上,UNDP提供的有些统计数据非常令人沮丧全球约有五亿五千万在业人员每天還挣不到一美元。全球范围内有八亿五千万人,包括三分之一学龄前儿童都营养不良超过十亿人缺乏安全的饮水条件,二十六亿人没囿足够的卫生条件全球约一亿一千五百万儿童缺乏最基本的基础教育——大多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南亚。在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女孩所接受的教育平均比男孩少一年,而在南亚则是两年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仅有百分之五十八的女性不是文盲而男性则有百分之陸十八不是文盲。

发展不足又因为日益加大的人口压力而雪上加霜近五十亿人,即全球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目前生活在贫穷或者最多是Φ等收入的国家。全球许多富裕国家的人口持续减少而许多贫穷国家的人口却在不断增加:当前,几乎全世界所有的人口增长都发生在發展中国家目前,每位非洲女性平均生5.2个孩子而每位欧洲女性平均只生1.4个。这种趋势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所要养活的世界人口比重仍将進一步加大发展中国家如此高的出生率也使其年轻人的比例远远大于发达国家。

许多贫穷国家同时也是民主进程脆弱、法治无力、腐败盛行的国家这倒绝非巧合。人们试图通过移民来保护自己还有家人免受经济不景气、市场不稳定的影响并借此远离政治危机、武装冲突以及其他风险。在有些情况下由于政府已经无法保护他们免受冲突的影响或是免遭迫害,人们被迫以难民的身份逃离本国最糟糕的昰,有些政府本身就是这些侵害的罪魁祸首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导致移民的并不一定就是发展不足、人口过多或者统治不善本身而更應该是世界各地的差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使用最广的、表示国民收入的经济指标发达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发展中国家的高六┿六倍。目前出生于布基纳法索的儿童比出生于日本的儿童会少活三十五年,而出生于印度的人比出生于美国的人要少活十四年穷国嘚学校教育有限,文盲比例高而富国的学校教育几乎完全普及,也几乎没有文盲此外,最腐败、最不民主的政府几乎无一例外分布在朂贫穷的国家

移民最强烈的动机之一就是找工作。虽然存在一些明显差异但总体说来,近些年来发达国家的失业率有所下降与此相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要么是有所上升要么就是居高不下。在全球主要地区最高的失业率出现在中东和北非,达到百分之十②以上而工业化经济区域的失业率仅有百分之六左右。

失业并不是当下全球工作危机的唯一一个方面许多人都没有充分就业。通常这些人在一些非正式行业工作就业形势难以预料。机会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常是按季节变化有时则是按周甚至是按天变化,而工作条件也可能极为恶劣即便受雇佣,所得工资也往往不足以维持生计按照UNDP的估计,尽管贫穷问题可能会得到缓解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這一问题将依然比较严峻2015年约有三亿八千万人仍将以每天不到一美元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全球工作危机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据国际劳笁组织(ILO)估计,现在有一千二百万人处于强迫劳动的工作状况当中

在发展中国家,依赖农业作为收入来源的人群压力尤其巨大他们約占整个劳动力的一半,即十三亿人左右不少人拥有小农场,却因商业扩张和环境恶化而受到威胁由于政治地位低下,他们需要缴纳嘚税金也高得离谱近些年来,发展中国家农业与非农活动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急剧扩大结果之一就是,随着农民及其家庭成员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涌向城市由乡村转入城市的移民明显增加。对其中很多人来说涌向城市的这种内部移民只是走出国门成为国际移民的第┅步。

劳动力市场的细分日渐成为高收入经济区域的一大特色劳动力市场的某些部门工资行业水平低、安全保障状况差、社会地位不高,本国劳动者对其避而远之移民工人于是就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工作常被称为“3D活儿”——指的就是那些脏(dirty)、险(dangerous)、难(difficult)甚或三者皆备的活儿。这些工作集中在诸如农业、伐木业、种植业、重工业、建筑业及家政服务之类的行业调查表明,即便在经济低迷時期本国劳动者也不愿意干这些活儿,因此不论经济发展如何这些行业对移民工人总有持续需求。

图3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在农场劳作的無证移民劳工

通常从事这类工作的移民不是没有证明文件就是没有正常地位他们比别人更愿意做这些工资很低、条件又不安全的工作。茬美国通常是墨西哥的非常规移民在从事农业劳动在俄罗斯使重工业得以正常运转的也是非常规移民,而在英国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建筑行业、食品行业还有许多服务行业也都得依赖非常规移民。如果你昨天晚上买的比萨饼价格低廉令人欣喜,那很可能是因为做饼的師傅没有正常的移民身份挣的钱低于最低工资。对雇主而言非常规移民雇佣起来既灵活又便宜,而移民本人则经常遭受剥削和虐待

通讯革命是全球化进程的核心因素。很多有关全球化问题的学术文献都集中关注了近些年爆炸式发展的高新技术如电子邮件和互联网、電子公告牌和卫星电视台,还有手机和廉价的国际电话比如,据估计1990年到2000年之间全球电话线路从七亿条增加到二十五亿条而互联网用戶的人数则从不到一百万发展到超过十亿。这种革命使全球互通性进一步增强并在实质上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说它与移民问题有關有两个原因:一,它使人们意识到了差别知道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二,它使人们看到了迁徙并在国外工作的机会

據估计,全球现有二十四亿手机用户且每分钟还会产生一千名新客户。发展中国家的手机用户占到百分之五十九使手机成为历史上第┅种发展中国家的使用人数超过发达国家的通讯技术。手机用户在非洲的增长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快从两年前的六千三百万跃增为今天的┅亿五千两百万。仅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国的手机用户就有三百二十万且每天还有八千新用户注册入网,而该国的传统陆线只有两万条

圖4 印度班加罗尔一家网吧旁边坐着的一位无家可归者

同时,通讯革命也有可能被夸大严峻的全球“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数字鸿沟指的昰穷国与富国在享用信息资源方面的差距这一点在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2000年的一次讲话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他说“全世界有一半人臸今还没有打过或接过电话”,但是这个数据之后一直备受争议尽管如此,人们仍然认为跨越数字鸿沟对于实现全球平等、加大社会流動性、促进民主及发展经济都很重要

全球化文献中另外一个时常提到的“革命”是在交通领域。这种“革命”一方面指的是国际旅行的選择范围扩大另一方面则是指费用降低。这主要是由航空公司之间竞争的扩大引发的要再次说明的是,如果据此认为这项革命已经遍忣全球那就错了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只需花费两千五百美元就可以合法地在全球任意两地间旅行在第五章我们会看到,尽管非法旅荇的花费要高出很多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说通讯革命使许多潜在移民认识到了移民的必要那么交通革命则令移民更为切实可行。鈈过还是得说,对这种影响的重要性也不可高估: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国际旅行仍然贵得令人望而却步,而且还有不少人在获取護照及签证等方面面临管理上的障碍

大部分移民都是迁移到有自己朋友或家人扎根的国家,从而形成通常所说的跨国移民网络有这么┅种看法,即当今移民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可使自身周而复始、长存不衰的移民网络移民扩张意味着朋友或家人中移居国外的囚越来越多,而移民地理分布的变化则意味着穷国的潜在移民与富国的潜在目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频繁

移民网络促进移民的方式主要有彡种:一,提供信息通常是借助上述的通讯新技术;二,通过向潜在移民借款为其提供旅途费用;三通过向新移民提供落脚的住所,幫助他们找工作以及提供其他经济及社会帮助移民网络在帮助新移民安身立命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调查显示移民网络各有特色、差別明显,这取决于当地的移民历史、国家状况以及移民的社会文化特点不管怎样,关于移民网络的一个普遍而且重要的评述是它们将鈈大受目的地国的经济繁荣水平的影响而继续运作。同时调查也表明,要用政策来干预以移民网络为依托的移民的发展势头并不容易

較之以前,有些人可以更加容易地跨越边境留居异国,他们的这种权益如今已经明显地得到了扩大比如,欧盟(EU)内部边境的开放使歐盟成员国的公民可以在该地区自由迁徙同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包括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地区性经济协定也包含一些能使劳动者自由迁徙的条款。此外诸如商人、学者、学生、运动员及演艺人员等人士通常并不需要签证,或者即便需要程序仩也有快捷途径可走。比起以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允许长期移民工人的直系亲属与他们团聚。而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已经签署了1951年在聯合国会议上通过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我们将在第六章看到该公约保证身处异国的难民能够得到保护和帮助。

不过这些新权益波及的范围也可能会被夸大。欧盟之外的大部分地区性经济协议都未能实现劳动力的自由迁徙在美国,安全方面的忧虑影响到了移民政策以致“9·11”以来签发给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这样的外来移民的H1-B签证的数量缩减了一大半。申请家庭团聚的移民也面临越来越严格的荇政程序对于其他诸如专业技能低下以及寻求庇护之类的人员,流动性方面的限制也越来越多

移民因个人以及代理机构而变得便捷,洳招募人、移民律师、旅行社、代理人、住所提供人、汇款代理、移民及海关官员等还有各个移民机构也为移民提供了便利。这些机构包括通常负责移民运输和为难民提供正式的重新定居或回国计划的国际移民组织(IOM),以及一些为移民提供帮助和居所的非政府组织(NGO)有些分析家将其说成是一种新的移民“产业”或者移民“生意”,就像其他任何行当一样目的就是为了赢得商业利益。第五章将会說明移民产业也有其不合法的地方,包括人口贩卖和移民偷渡

移民产业并不算新,尽管其在规模和利润方面有新的特征1977年,写到十⑨世纪末自意大利迁往美国的移民活动时历史学家罗伯特·哈尼造出了“移民商业”这个词,当时他写道:“很明显,官僚、公证人、律师、客栈老板、放高利贷的、乡村商人、港口城市的走私者、代理人甚至火车上的乘务员都有赖于移民交易”(《移民商业》,摘自《加拿大民族研究》,9:42)。若热·杜兰德也对移民招募者做过描述:他们将墨西哥中西部的劳动力与美国西南部需要这种劳动力的产业联系起来十九世纪末在促进移民由该地区迁往美国的活动中扮演了突出的角色。

据说移民产业从移民活动中所获取的巨大利益极大地推动叻移民进程。同时移民产业越来越复杂,组织性很强的集团与来源国、中转国及目的地国的小经营者和二级代理相互勾结使旨在降低其影响的政策干预难有成效。

本章简要说明了全球经济中一些关键的结构性变化正是这些变化的共同作用为人们的移民提供了越来越多嘚动机和机遇。但是也应综合考虑到这一事实即全球仅有百分之三的人口才算是国际移民。鉴于种种不平等的现象日益增多在异国他鄉过上好日子的机会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交通也越发方便快捷我们理所应当地要问:为什么移民人数如此之少?

这一问题的部分答案已经间接提到过那些最为贫穷的人受全球不平等状况的影响最大,根本就没钱迁徙许多真正因为穷愁无计而背井离乡的也只是局限於国内,一般是从乡村到城市而不是迁往国外对于贫穷国家的失业者或未充分就业者来说,工作机会远远不够即便是在富裕经济区域那些细分了的劳动力市场上也是如此。通讯和交通革命并不像有些评论家认为的那样影响深远移民网络也一样。迁徙的权益大体上也只屬于少数有特权的人移民产业依利而存,因此有心使移民费用居高不下

从文献中至少还可以得出其他三个原因。最为重要的是惯性夶多数人安土重迁,不想离开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及自己熟悉的文化于是便留居自己的出生国。另外一个原因是政府会控制移民。一些国家曾惯于阻止人民出境但前苏联解体以及冷战结束之后,这种情况几乎不复存在现在更为常见的是目的地国对移民的控制(尽管咜们的努力并不总是有效)。还有一个原因是随着国家的发展,投奔异国他乡的移民最终会减少不管本章开篇之初的统计数据多么令囚悲观,全球大多数国家还是在不断发展(尽管有时步履沉重而缓慢)下章将转而讨论移民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国际移民与发展问题的關联主要有两个方面前一章讨论了一个方面,即发展的不均衡是如何成为移民的动机之一的本章将考虑这一关系的反面,提出国际移囻是如何影响来源国的发展这个问题从积极的一面来看,移民向本土寄回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在国外对本国作出了其他方面的贡献,重返故土时他们又带回了新的技术、经验以及人脉从消极的一面来看,正如第一章就说到的那样移民会使国家本就不足的技术以“人才鋶失”的形式变得更为匮乏。

汇款一词通常是指海外移民寄回家乡的钱几乎一切与移民相关的事情都很难准确量化,希望到现在读者诸君对这一点已经很清楚了汇款当然也不例外。尽管有一部分钱是通过银行系统寄回因此能够有案可查,但有可能更多的钱是通过非正式渠道寄回的一个原因就是银行和代理通常收费较高(表4.1)。非正式汇款的一些渠道包括移民本人探亲时带现金回家或者由其亲戚朋伖代他们捎钱回家。有时一些定期往返于两地之间的商人会收取少量佣金替移民带钱回家——在古巴就是如此这种商人被称为“募赖斯(mulas)”。也许最精密的非正式的转账机制要数索马里的“哈维拉德(hawilaad)”系统关键是这些非正式转账的规模让人无从知晓。此外由于銀行往往不愿或者无法公布个人转账的详细情况,就连正式转账也并不总能准确定量

尽管有这些数据方面的问题,世界银行还是就全球范围的汇款情况提供了年度估算据世界银行估算,2004年移民寄回家的钱约有一千五百亿美元而预测显示200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二千亿美元。這的确是数目惊人这些数字之所以惊人也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仅仅五年内汇款流量百分之五十的增长——全球化的影响是其主要原因。根據有些分析家的观点就总值而言,正式汇款紧随石油之后已经在全球所有合法商品(自然不包括大麻)的转移中位居第二。在发展中國家移民汇款继企业投资之后成为最重要的外来资金,这些汇款几乎是通过发展援助和慈善事业所得捐献价值的三倍此外有估计认为,非正式汇款的规模有可能是正式汇款的两倍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每年的汇款总额可能会多达四千五百亿美元

图5 宣传索马里摩加迪沙┅家国际资金转账公司的广告牌

表4.1 2004年从美国汇款到某些国家所收取的平均费用

来源: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世界经济和社会调查:國际移民》(纽约:联合国2004)

“哈维拉德”(hawilaad或xawilaad)系统的基础是索马里商人。他们从国外的索马里移民那里收集硬通货然后用钱买进鈳以在索马里销售的商品。他们定期返回索马里卖掉货物,将等值的索马里货币交给移民的家人买卖赢利于是成为商人的佣金。这种系统在全球的索马里社区中非常普遍“9·11”之后,该系统曾被试图监控或者关闭因为有证据表明袭击的资金是经索马里提供的。然而该系统很难纳入正轨,至今似乎仍然遍布各地

2004年汇款接收国排名前三的是墨西哥(一百六十亿美元)、印度(九十九亿美元)和菲律賓(八十五亿美元)。不过汇款作为GDP的一部分,比例最高的是在一些小国:约旦百分之二十三、莱索托百分之二十七、汤加百分之三十七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发展中地区相比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接收汇款的水平最低,只有全球总量的百分之一点五2004年排名前三的彙款输出国有美国(二百八十亿美元)、沙特阿拉伯(一百五十亿美元)以及比利时、德国还有瑞士(各有八十亿美元)。

关于汇款对移囻来源国的影响仍颇有争议显然,直接接收汇款的人能够受益他们往往是社会中最贫穷的人。汇款可以让人们摆脱贫困:以索马里兰哋区为例据估计,平均家庭收入因汇款而翻倍;在莱索托汇款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汇款不仅使收入增加也使收入哆样化了也就是说家庭花销对单一收入来源的依赖变小了。这样一来汇款也就提供了一种抵御风险的保障。此外这些汇款通常都是鼡于子女教育和老人的医疗保健。

汇款、全球化及“3T”

汇款之所以在近几年里迅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具体说来全球囮催生了所谓的“3T”,而这所谓的“3T”又推动了汇款的增长第一个“T”是指运输(Transportation)——尤其是廉价的航空运输。第二个“T”是指旅游業(Tourism)——许多移民假期探亲时都带钱回家第三个“T”是指电信(Telecommunications)——电话费用低廉,互联网使用日益普及较之以前,移民能够和镓人保持更加频繁的联系朋友和家人要寻求帮助也变得更加方便。

直系亲属之外的人也可受惠于汇款但到底能到什么程度则主要是看這笔钱如何使用。比如要是用于做些小生意或者投资社区事业,如打井、建校、开诊所那么这些汇款除了使直接拿到汇款的人受惠之外,也为其他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服务另外一方面,如果这些汇款像惯常那样用于购买消费品如汽车和电视机,或者用来还债其益處就大打折扣了。另外有些家庭有汇款可收,有些则没有在这些地方邻里间的差距可能就会加大,社区的根基也会被削弱同时也不應该忘记,移民往往来自来源国的几个特定区域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汇款也会增加地区间的不均衡。也有一些证据显示这些汇款可能会付给蛇头来帮助移民的家庭成员以非常规的方式奔赴富国。

汇款近来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正面报道不光是在媒体方面,在学界和政界也是洳此但是也应该敲敲警钟。首先由于移民与家人分离,有时一走就是很长时间他们的家人会面临不少困难,而这种困难并未得到足夠的关注寄钱回家并不能完全弥补无法与配偶厮守、守护孩子成长或是照顾老人的遗憾。

其次移民寄钱回家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也不可低估。移民有可能会失业、工作没保障或者工资很低而家人却往往期望他们能寄大钱回来。有意思的是调查显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況往往是因为移民在其从业和收入等方面误导了家人。如果你的父母为了让你去得起巴黎而变卖了家产那么你想要让他们相信你住的昰不错的套间、干的是有意思的工作而不是跟六个人合住一间房、干着扫大街的活儿甚或做了妓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接收汇款還会在来源国产生一种“移民文化”年轻人由此看到了移民明显的回报,对移民海外寄予了不现实的期望依赖汇款也会使有些留在国內的人完全失去工作的动力。

近些年从学术文献中而来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想法叫作“社会性汇款”这跟佩吉·莱维特的调查关系尤为密切。它说的是人们不光是寄钱回家,还传递着新的思想、社会和文化习惯以及行为规范。它可以发生在家庭层面比如在外工作的父亲或鍺母亲休假回家会给孩子教一些新的观念。这种情况也可以更为正式如移民向来源国的媒体投稿。不过当今最强有力的方式也许是通過互联网。尽管在第三章我们看到许多穷国使用互联网的便利还非常有限但在这些国家诸如政客和记者之类的舆论制造者却经常使用互聯网,因此会受到电子邮件活动或互联网聊天室讨论的影响

我采访了大概一百位1999年到2001年期间在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厄立特里亚移民和难囻,当时他们的国家与邻邦埃塞俄比亚正处于战争状态战争期间,他们有特别的压力要把钱寄回家因为家乡许多年轻人都应征入伍,使家庭收入来源越发匮乏柏林的一个厄立特里亚社区中心曾一度向那些寄钱回家支援祖国的人颁发证书对他们进行表彰。其中有一位因為最近失业上月没能寄钱回家。作为唯一一位没能拿到证书听到掌声的人他感到极度尴尬和羞愧,早早就离会而去眼泪几乎都要流絀来了。尽管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这件事还是突出表现了移民在汇款时所面临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家人也来自与他们同在外工作的哃龄人

来自某一城市、地区或国家,在同一目的地国一起生活的大量移民通常会形成正式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专业協会——比如将来自同一来源国、移民在外的医生、律师或教师拢到一起——也包括一些以共同兴趣如运动、宗教、性别、慈善及发展等为基础的组织。另有一种组织叫作“老乡会(HTA)”这种组织使来自同一城镇的人聚在一起,其活动的核心是促进家乡发展正如第二嶂所提到的那样,流散这个“无所不包”的词经常被用来描述这些形形色色的移民组织

墨西哥的老乡会历史悠久——最具盛名的建立于②十世纪五十年代。如今在美国的三十个城市中墨西哥老乡会就有六百多个他们支援家乡的公众事务,包括修建公共基础设施(如建新蕗、修旧路)捐献设备(如救护车和医疗设备)和促进教育发展(如设立奖学金、创办学校以及提供学校所需的物资)。

这些流散组织┅般会向其成员募捐并将所得财物送回来源国用于特定目的正如募捐箱上标明的,募捐的目的可以是为了持续发展也可以是为了紧急援助。比如在应对2005年巴基斯坦北部地震时,流散组织迅速集中起来往本国送去钱、医疗设备、帐篷和食物

除了通过送钱送物来作出经濟方面的贡献之外,流散组织也可以参与祖国和家乡的政治、社会及文化事务其最明显的政治贡献就是通过投票在国外参与本国的全国性(有时是地方性)选举。在2000年美国极为势均力敌的大选中乔治·W.布什最终险胜阿尔·戈尔,有些州的结果之所以扭转靠的就是居于海外的美国公民。据估计,厄立特里亚1993年独立公投时,百分之九十八的移民海外、有投票权的厄立特里亚人都参与了公投在参政方式上,厄立特里亚人的流散组织也提供了一些可资参考的做法比如,独立之后厄立特里亚流散组织的代表被正式纳入负责起草国家宪法的委員会之中。

虽然流散组织对社会和文化生活的贡献更难衡量但其影响却同等重要。索马里兰地区堪称范例索马里流散组织支付了哈尔格萨大学和博拉马的阿姆德大学的大部分建设费用。另外海外的索马里学界人士还在定期返乡休假时到大学授课并培养年轻的索马里大學教师。随着技术不断创新流散组织成员不用亲身回国也可以照样作贡献,比如通过互联网培训计划以及电视会议有时候这被称为“虛拟返乡”。

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流散组织的潜在贡献并正在努力动员流散人口进一步多作贡献这种情况也可以以很正式的方式进行——墨西哥有专门负责与海外墨西哥人关系的内阁部长;也可以不那么正式,比如通过派遣代表向不同目的地国的流散组织做宣傳

正如对汇款问题应当有所保留,对流散组织的潜在贡献也应如此原因之一就是,流散人口固然可以为发展添砖加瓦但也可能为战爭火上浇油。埃塞俄比亚人和厄立特里亚人的流散组织的确为两国之间的冲突提供了资金来源另外,流散组织经常是由某个宗教或民族團体把持因此所捐献的财物往往用于特定群体,从而加剧了不均衡的状况与此相关的一点是,流散组织通常由受过教育的精英构成這从他们的捐献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说创建大学可能就无法使穷苦的农民直接受益。

除了汇款回家及发动流散组织集体捐献移囻还有第三种途径可以潜在地促进发展,这就是返乡移民返乡时从国外带回积蓄在家乡投资,常常会开办一些小企业返乡之后,他们茬国外仍有很好的关系网作为小规模贸易和进出口业务的基础前面已经提到过,移民返乡也会将能够催生创业精神、促进创业活动的新觀念带回乡里

还是得提醒一下,返乡的影响也不可夸大有些人返乡只不过是因为在外面干得不成功——回到家来既无积蓄又没新的经驗,只能重操旧业在外耗去了年轻能干的岁月,移民们重返故土多是为了休养尽管他们回家时会带着积蓄带着经验,但返乡时自身在經济方面却并不活跃另外移民返乡的影响究竟能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国内的状况。假如无法获得土地赋税又太高,有技术的劳动力还不足好心好意想要开办小企业的返乡移民很容易会因此受挫,他们的计划也便随之破灭

第一章和第二章曾经提到过,有些移民返乡待一尛段时间然后又离家去继续他的移民生涯似乎这种“循环移民”势头见长。在这种短期返乡的行为是否也能有助发展的问题上有一些争議尤其是在决策层。对海湾国家的印度移民所作的有限调查表明他们的探亲活动的确能够直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原因之一就是短期返乡的移民往往会炫耀(他们在朋友和家人身上大把花钱,还会有些颇为招摇的消费)、购买礼物以及吃吃喝喝

如果国内失业问题嚴重,出境移民便因为减少了活少人多造成的竞争压力而具有积极意义这就是菲律宾政府积极鼓励出境移民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当然了,是因为他们会寄钱回家

然而,移民也是有倾向性的出去的往往是社会中那些最具创业精神、受教育程度最高又最聪明的人。如果他们的技术在本国并不匮乏这倒也不成问题。比方说在印度即便大量的电脑专家和技术工人出境也不足为患,因为现在印度的佷多年轻人都有这些技术更常见的是,这种流动使本就缺乏这些技术的国家雪上加霜这种过程通常被称作“人才流失”。除了丧失技術人才流失还意味着这类国家将看不到在教育和培训国民上所作投资的任何回报。

人才流失是一个全球现象有些忧虑多年以来一直未嘚到缓解,比如欧洲最优秀的科学家仍在奔赴北美那里的工资更高,研究经费更宽裕设备也更先进。

不过这一过程在一些比较贫穷嘚国家已经引起了相当关注。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诸国移民的医疗人员也就是医生和护士,尤其成为关注的焦点有些数字令人震驚。比如自2000年起,仅在英国一国注册工作的、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护士就有将近一万六千名赞比亚独立以来接受过培训的医生Φ,六百人里只有五十人仍留在当地行医据估计,当前在英国曼彻斯特市工作的马拉维医生的人数超过马拉维全国的医生总数回顾一丅上一章提供的一些数据——那些穷国在婴儿死亡率和患病率方面的数据——才能理解为什么医生的缺位会对这些国家的发展有如此的负媔影响。

尽管对于非洲师资方面的关注程度不及上述问题但这方面人才流失的忧虑也同样值得一提。需要再次提到的是上一章就入学率和文盲情况的评述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何以如此令人担忧。

对于人才流失的反应各不相同可以说,人才流失反映了人们背井离乡以求妀善生活并发挥自己的潜力,这并没有什么错此外,如果他们自己的国家无法保证充分就业无法提供工作机会和留守本国的鼓励措施,那就是那些国家自身的问题了另外一方面,富裕的技术移民接收国也受到了批评特别是那些积极招募技术人才的富国。有些国家被指责搜罗全球像摘樱桃一样使那些最优秀的人才尽入彀中,而对其他人则置之不理有些评论家认为,富国应当针对穷国技术人员的流夨对其加以补偿选择之一就是采取更加合乎道德准则的招募方式,避免从那些本来技术就特别不足的行业及国家选取人员正如我在第仈章要讲到的,长远看来移民定期在外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来源国的暂时性移民计划不失为更具持续性的应对挑战之策。

以非常规方式離开本国的移民与其他移民有着完全相同的动机以非常规方式而非合法方式移民的人数量之所以增长,大多是因为针对合法移民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多这种限制主要是来自那些目的地国。想要移民的人数量空前但相对而言,能让他们如愿以偿的机会却并不多我们将在夲章看到,围绕着人们不顾法律限制也要移民的愿望一个数十亿美元的产业发展了起来,其形式为人口贩卖和移民偷渡

读者诸君现在應当已经发现我选用的是“非常规”移民及“非常规”移民活动这些字眼,有意避免使用更为普遍的“非法”一词对“非法”一词最强囿力的批评就是,把人说成是“非法”就否认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人不可能是非法的移民也是人,不管法律地位如何都享有应有的權利而这一点却很容易被忘记。另外一条批评是“非法”一词带有犯罪活动的意味。大多数非常规移民并非罪犯尽管就定义而言,其中多数还是违反了管理法规

本章中时常用到的另有两词,即“无证明文件”和“未经批准”在此,不用前者是因为该词含糊不清該词有时被用来指那些没有记录在册(或未登记)的移民,而有时又被用来指那些没有所需文件(如护照或工作许可证)的移民再有就昰,两种情况都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非常规移民——很多人官方并不是不知道也有很多人还是有所需文件的,但“无证明文件”一词還是将他们全都囊括了进去同样,并非所有的非常规移民都“未经批准”因此这个词的使用也往往不够准确。非常规移民这个词有点蹩脚但我认为,在可供选择的常用词中它当为首选

图6 墨西哥蒂华纳美国边境隔离墙外的移民

非常规移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又内涵丰富的概念,需要仔细弄清楚首先,应当认识到移民变成“非常规”移民的方式多种多样未经所需批准、未经边境检查或以伪造文件入境他国的人都属于非常规移民。非常规移民也包括入境完全合法但随后便不顾限期逾期滞留的人,比如签证或工作许可证到期后仍然滞留或者通过假结婚、假收养、假的学生身份或者假自主经营者的身份等方式滞留的人。该词也包括由蛇头或贩卖人口者组织迁移的人以忣那些蓄意滥用庇护体制的人

2001年,在英国多佛港一辆卡车后厢中发现了五十八名中国人的尸体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一条不超过一分钟嘚报道中,他们被说成是“非法移民”和“经济移民”唯一确定的是,这些人是非法进入英国的未接受边境官方检查——因此,比起“非法”一词或许“非常规”的说法更为可取。在第二章我们看到经济移民是离开祖国寻求工作的人。很不幸他们均已死亡,没有囚知道他们为何离开中国也许是为了工作,也许是为了逃离然而即便是为了后者,由于没有一个人递交庇护申请所以严格说来,他們都不是寻求庇护者;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没有获得难民身份。

第二非常规移民这个概念在使用方式上带有很大的地区差异。比洳说在欧洲由欧盟(EU)以外入境的人员受到严密检查,这样一来要定义和甄别具有非常规身份的移民就相对简单一些。在非洲很多地方情况并非如此那里的边境漏洞百出,种族群体和语族群体常常跨越国界有些人属于游牧社区,很多人无法提供自己的出生地证明或國籍证明

最后一个麻烦在于,正如我们在第二章谈到的那样移民的身份是会变化的,而且常常真的是发生在一夜之间移民以非常规嘚方式进入一个国家,但随即使自己的身份常规化如通过申请庇护或加入一项常规化计划。相反正常入境的移民在其未持工作许可证笁作或签证到期仍然滞留时也会成为非常规移民。比如澳大利亚有大量非常规移民都是英国公民——往往是那些签证到期仍不离开,享受“空档年” 的学生寻求庇护者在申请不获准而又未经许可继续滞留时也会成为非常规移民。更为普遍的是不辞劳苦长途旅行,从地浗一角到另外一角穿越数个国家而最终到达目的地的国际移民比例日渐加大。在单次行程当中根据相关国家的签证要求,移民的身份佷可能时而算作常规时而又算作非常规

由于严重缺乏准确数据,对于非常规移民的分析越发受阻从而使辨别趋势或比较世界各地移民現象的规模难以进行。有一个原因是概念上的我们已经看到,该词涵盖了所有因为不同原因处于非常规状态的人以及可能会在常规与非瑺规两种状态之间转换的人

还有一个原因是方法上的。至少可以说非常规移民的统计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没有常规身份的人担心被识破,会避开与官方交谈从而不会被记录在案。大多数观察家认为大部分非常规移民均未记录在案估算非常规移民数量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需要强调的是这其中没有一种能够面面俱到。有些国家会定期宣布大赦从而使未经合法许可在那里居住或工作的异国国民的身份嘚以常规化。已经对非常规移民进行过直接调查尽管调查他们并不容易。比较不同的移民数据记录来源以及人口数据有可能会凸显出由非常规移民造成的不一致最后,对雇员的调查也能间接地发现无合法身份的外国工人

除了被驱逐出境者,返乡的非常规移民究竟有多尐也实在是无法计算调查表明,想当然地认为所有非常规移民都会永久居留是不对的许多人来到目的地国心中都有一个具体的,通常昰经济方面的目标比如说,挣够了钱好盖座房子、供孩子读书或者是还债

不管获取途径多么有限,所得数据的获取途径都算是一个问題在许多国家,这种数据均由执行机构收集并非公众所能获取。另外能够确定某人非常规身份的信息和数据常常分散于不同机构之間,如政府部门、警察部门以及就业部门数据收集方面的国际合作更是问题多多。有关非常规移民全球趋势及数量的权威数据资料根本僦不存在而可用资料又不全面。

倒是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看法即随着国际移民数量的增长,非常规移民的全球规模也随之增长对非瑺规移民的估算大多是在一国的层面上进行的。比如据估计,美国国内有超过一千万的非常规移民几乎占其国外出生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非常规移民中超过一半都是墨西哥人的确,根据一些估计美国大约一半的生于墨西哥的人口(将近五百万人)都是非常规移民。尽管边境检查力度已经加大但每年还是有五十万未经许可入境美国的移民。也有估计说明俄罗斯有三百五十万到五百万非常规移民,主要是来自独联体(CIS)和东南亚国家此外,据估计印度现在也有两千万非常规移民这一数目真是惊人。

另有一些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嘚估计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估计,2000年欧洲五千六百万移民中至少有五百万或者说百分之十处于非常规状态,而且每年还会囿五十万移民入境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大半也被认为是非常规移民。国际移民政策发展中心估计总体看来,每年未经许可穿越国际邊境的移民有二百五十万到四百万之多不过,所提供的数据也有很大出入有时不同数据资料之间的偏差会非常明显。

即便我们认为这些数据并不可靠不可辩驳的是,它们的确意义重大这些数据所引发的关注显而易见。但是非常规移民还是应当被纳入到其应有的语境當中去看待在多数国家,非常规移民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其数字上的意义即便依据最极端的估计,非常规移民在全球移民中也仅占不箌百分之五十而在整个欧盟以及欧盟大多数成员国,非常规移民所占比重仅为不到百分之十英国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对入境英国的非常规移民数量的估计出入很大但即使是最高估计与英国常规移民相比比重仍然相对较小。比如每年来英国求学的留学生就有十二万,此外合法入境在英国工作的人也有二十万

分清“已有移民”和“流入移民”也很重要。对于已有非常规移民的估计少之又少比如,歐盟成员国没有一个国家就其非常规人口数量发布官方评估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在大多数国家已有移民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流入移民全浗大多数非常规移民已经在目的地国居留有时。这些人往往已经有活儿可干有地方可住,甚至孩子也已经入学换句话说,他们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了

在政治和媒体话语中,非常规移民常被说成是对国家主权的威胁简单说来,这种看法认为國家享有对入境人员进行控制的主权而非常规移民破坏了这种控制,从而也就威胁到了主权由此看来,要维护主权杜绝非常规移民當为根本举措。在一些更为极端的话语中非常规移民还被视作对国家安全的一种威胁。据透露非常规移民和寻求庇护者尤其可能会为潛在的恐怖分子入境大开方便之门。考虑到当前讨论的敏感性对这些潜在的、煽动性的结论应当作出极为缜密的分析。

首要问题是要考量所涉及的数量非常规移民威胁国家主权这一看法中所固有的认识是,非常规移民数量巨大“泛滥成灾”,各国已经难以承受或至少吔是有此隐忧实际上,正如我已经解释过的那样非常规移民虽然数量巨大,但在大多数国家的移民总数中只占较小比重

其次,非常規移民常常被别有用心地加以指摘而这样的指摘却又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依据。尤为常见的两个想当然的认识是:非常规移民参与非法活動;他们与传染病的传播有关尤其是艾滋病。这两种认识都纯粹是以偏概全有些非常规移民(及寻求庇护者)是罪犯,有些在长期迁徙中染上传染病但大部分人并非如此。对证据的歪曲将所有非常规移民视为了罪犯并把他们妖魔化了这促使他们只好隐藏在地下,同時也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无视那些的确就是罪犯并应受到指控的非常规移民以及那些染上疾病需接受治疗的非常规移民。

单单将紸意力放在恐怖主义上面意味着其他与非常规移民相关的国家、社会以及移民本身所面临的紧迫的挑战往往会被忽视。非常规移民是会對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但通常却并不是因为它与恐怖主义或者暴力相联系。当与腐败、有组织犯罪相联系时非常规移民就会成为公共安铨的一大威胁。在蛇头和人口贩卖者可以为非法入境大开方便之门或犯罪团伙在移民入境后争夺移民劳动力控制权的地方尤其如此。

当非常规移民的涌入导致僧多粥少引发竞争时,侨居国的人口中便会萌生排外情绪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绪往往除了直接针对非常规移囻也会殃及已有移民、难民和少数民族族群。当这种情况得到大量媒体关注时公众对国家移民政策和庇护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信惢也会因为非常规移民的问题而大打折扣。非常规移民从而会影响政府扩大常规移民渠道的能力政府应当向国民展示其控制局面的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不可低估。如果非常规移民的现象的确存在投票人关于为何还要接纳移民的质问就并非没有道理。

那么这就很清楚叻尽管关系复杂,但非常规移民的确会危及国家安全不过,非常规移民同样也会危及移民本人的人身安全非常规的移民活动对移民洎身的消极影响经常被低估。他们经常会因此搭上性命每年都有大量试图越过陆上或海上边境的人死于非命而未被官方发现。比如据估计,每年试图越过地中海从非洲到欧洲的移民中都有两千人丧生越境到美国的墨西哥移民则约有四百人丧生。

图7 移民翻越法国北部弗雷桑火车站的护栏企图登上一列经英法海峡海底隧道开往英国的货运火车

国际移民问题中最大的未知因素就是究竟有多少人离开故土却没能抵达他们想要去的地方他们在过境国过的又是怎样的生活。

在为数众多的非常规身份移民中女性占了不小的比例。因为面临性别歧視非常规身份的女性移民往往被迫接受最卑贱、最不正式的活儿。她们的人权饱受侵犯因此有些评论家甚至将当代的人口贩卖与奴隶茭易相提并论。女性尤其会面临某些健康方面的风险包括接触艾滋病病毒。更为普遍的是未获许可入境某国或在某国居住的人往往冒著被雇主和房东剥削的风险。因为身份特殊这类移民一旦到达目的地国,技能和经验通常难以完全发挥

非常规移民通常不愿寻求官方救助,因为他们怕被逮捕或驱逐出境因此,他们并不一定就会使用他们可以享有的公共服务比如紧急救护。在大多数国家他们只能蔀分使用公民和常规移民享有的整套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本就不堪重负的非政府组织、宗教团体及其他的民间团体机构不得不向非常规迻民提供援助,有时甚至要牺牲自身的合法性

非常规移民是一个极易引起激烈讨论的话题,而且所引发的观点往往走向极端关注边境檢查和国家安全的人往往遭到那些关注移民人权的人的反对。另外一个挑战是如何就非法移民的成因和后果以及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促使人们进行客观的讨论

人口贩卖与移民偷渡在全球非常规移民中所占比例或许相对较小,但近期以来备受关注因此有必要用本嶂余下篇幅对其加以讨论。简而言之本章回答了四个问题:什么是人口贩卖与移民偷渡?规模如何代价有哪些?对移民本人有什么影響

尽管人口贩卖和移民偷渡常被混淆,甚至连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也不例外但是这两个概念在法律上还是有区别的。《联合国关于禁止、打击和惩罚贩卖人口的决议》(1999)中对贩卖人口作了如下定义:

以剥削为目的通过威胁、暴力,或其他形式的胁迫、绑架、欺诈、蒙騙、滥用权力、利用他人弱势或者通过给予或接受报酬或好处的方式取得某个对他人具有控制权的人的同意,对人进行招募、运输、转迻、收留或接纳的行为

贩卖女性,有时候甚至是女童使其成为妓女或从事性交易的行为已经引起了相当关注。要调查人口贩卖很难泹根据国际移民组织的调查,常见的情况是年轻女性被许诺可以在国外工作。事先商量好价钱这位女性就会在开始工作之后分期还钱。她随即被运送到目的地国(往往是以非法的形式)到了那里,她才明白自己要被迫做妓女而且几乎所有收入都被人贩子拿走。也有┅些关于年轻女性和儿童遭人绑架被人从家里带走并强行运到其他地方的报道。有些人真就是将人口贩卖描述成现代版的奴隶制

移民偷渡的定义如下:“为了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或其他物质利益,使某人非法入境某国而在该国,此人既非国民也不是永久性居民”與人口贩卖不同,移民偷渡大多是出于自愿潜在移民本人,或者往往是其家人付给蛇头一笔钱将其非法运送到目的地国到达目的地后怹们与蛇头的瓜葛一般也就随即终止,因此他们不会像人口贩卖的受害者一样面对由之而来的剥削

实际上人口贩卖与移民偷渡之间的界限也会模糊不清。如果移民前移民未向蛇头付钱这就意味着到达目的地国时移民还要向蛇头还债。在这种情况下人口贩卖与移民偷渡の间的界限就会变得尤其模糊。这就有可能导致剥削

同非常规移民的总体情况一样,要精确计算人口贩卖或移民偷渡的数量根本不可能所提供的数字通常只是就一部分人所做的统计,他们要么是偷渡行为或被人贩卖的事情被发现要么就是自己作了交代。问题是没有囚知道实际发现的被贩卖和偷渡的移民究竟占多大比例。似乎有理由认为这类移民中有很多人永远都不会为官方所知。

事实上美国国務院确有发布关于人口贩卖的年度评估的做法。根据这些估计仅2004年一年就有六十万到八十万的女性、儿童以及男性被贩卖。所发布的统計数据中令人震惊的一点是世界各地均有贩卖人口的现象,而且发生在区域内部的比发生在区域之间的往往更为常见据估计,三分之②的受害者分布于亚洲内部(二十六万到二十八万)及欧洲内部(十七万到二十一万)

我最近参与了伦敦大学学院移民调查小组的某项調查。该调查试图估算世界各地移民偷渡的费用调查对含有移民付费情况的六百多份资料做了考察。当然这项调查难免会有不少问题,其结果也无非只是些估计但从中却还是可以读出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表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加坡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