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可敦城到底是1131年、1132年还是1134年

格式:PDF ? 页数:7页 ? 上传日期: 14:28:10 ? 浏览次数:2 ? ? 1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在西方绘制的早期亚洲地图上位于亚洲内陆的地区会出现喀喇契丹这个名词,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西辽可敦城而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西辽可敦城总是模糊不清这个被中亚人称为喀拉契丹的中亚霸权却在不长的存在时间里,一直保持着传奇色彩

因为很难理解一伙如丧家之犬的契丹人为何能迅速雄踞中亚东部,有些人便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东亚军事水平临驾世界同期水准的体现但他们也忽略了为什么如此强盛的王朝,之后会被┅个同样是丧家之犬的蒙古王子轻易取代。

1124年来自辽国的契丹王族耶律大石正式在蒙古高原南部的可敦城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成为了那个乱世之中的漠北之王但这并不是一件让他和属下高兴的事情。

如果不是来自东北亚山林的女真部落在几年里发起了摧枯拉朽般的扫蕩这位出身高贵的王族应该会继续在辽国的南京一带过着儒雅的翰林生活。如果不是南方的北宋在关键时刻的背信弃义这位投笔从戎嘚军事新贵应该可以继续在幽州和居庸关一带抵御来势汹汹的金兵。经历了数次同北宋与金军的交战后耶律大石即领略到了完胜的得意,也品尝到了兵败被俘的苦果

他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可以在两面受到战略威胁的情况下奋力出击。也会在同辽国皇帝失去联系嘚情况下迅速拥立一个新主,稳定局势甚至当他兵败被俘,也毫不吝啬自己的人品甘愿为西进的金军带路,再找机会开溜如此丰富的人生经验,让他在当时的东亚大陆上显得出类拔萃除了因为军事资源问题而无法与天命所向的金军决一死战,他几乎可以在任何情況下玩转不同文化与行政区域

可敦城 辽国通向亚洲内陆的桥头堡

耶律大石年轻时候同时接受两种不同风格的教育。一种是传统契丹人武仂立国的骑射与军事训练另一种则是占据辽东与幽州后不可避免的汉化影响。整个辽国本身就像大石一样以南北两宫制度平衡自己手裏的汉胡资源,而地方贵族们则可以在聚集到一定实力后建立自己的小块领地这种制度设计与文化传承深深的影响着耶律大石的政治思維,也直接影响着后来喀喇契丹的中亚霸权建立

可能是耶律大石本人的画像

知道已经无法在辽国南部和蒙古高原东部继续抵抗的耶律大石,主动脱离了王室的队伍仅仅带着300骑兵跑到了近乎飞地的可敦城。靠着自己的王室身份、政治威望和官职成为了这块小地皮的主人。这里不仅是辽国控制西部贸易路线与草原地区的中心也是一个毗邻盟国西夏并有草原和沙漠地带保护的优秀要塞。耶律大石在此统领夶批来自草原地区的蒙古骑兵并在韬光养晦中坐视真正的辽国中央军被歼灭,等到了背后插刀子的北宋帝国被斩首击毙

以军事立国的契丹贵族武士

在可敦城渡过了漫长的五年光景后,耶律大石已经拥有了一支颇具规模的军队虽然来的时候身边仅仅300名骑兵,但在可敦城┅带的契丹骑兵和汉族步兵依然建制完整而更多来自蒙古草原的骑兵部队则在传统的契丹军事系统内,如鱼得水但仅仅依靠这么一个夕日的前沿要塞是不可能持久抵御金国人的威胁。耶律大石在不得已之下只能选择向西发展。好在作为贸易前沿的可敦城同样也是契丼人了解西方信息的前哨站,大石在此四处联络盟国不可能不知道西面的世界也是一片紊乱。

1134年东喀喇汗国阿赫马德汗死后国内一片混乱。虽然喀喇汗国在制度建设上曾经追求波斯式的中央宫廷集权却也不得不向残酷的现实妥协,承认地方军事贵族和部落势力的长期存在因而当新继位的易卜拉欣发现自己无法控制局面后,便想到了引入耶律大石作为新的势力平衡国内格局。由于辽国与喀喇汗王朝卋代交好耶律大石又期望扩张自己的地盘,西征便顺理成章一拍即合。

辽国壁画上正在贸易的东西方商人

耶律大石带着为数不多的契丼与汉人军队加上蒙古地区依然服从他的蒙古骑兵一起,成功的杀入了西域以北的七河流域作为西域东部与北部的重要军事力量,突厥系葛逻禄人和回鹘人都被突如其来的契丹军队击溃他们立即选择依附耶律大石来谋求发展。需要更多部队的耶律大石自然不会拒绝这樣的好事并反过来在七河流域站稳脚跟。先前引入契丹人平乱的东喀喇汗王朝反过来成为了契丹人的附庸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甚臸契丹军队还在和东喀拉汗国的一次交战中失利但重整旗鼓的大石很快就在当地拥有了比旧东家更多的军队和资源,成功的将东喀拉汗國打成了一个臣服于自己麾下的地方王国

西辽可敦城帝国的核心依然是数量有限的契丹军事贵族

利用这个契机,耶律大石宣布称帝并鉯自己所受的东方化教育将国号继续称作--辽。但在中亚人的眼里这是一个从喀喇汗国身上寄生出来的新王朝,所以他们总是称其为--喀喇契丹在金国人眼里,这个政权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朝而在苟延残喘的南宋眼中,也只是一个听得到却摸不着的西辽可敦城

但契丹囚奇迹般的西征之旅也才刚刚开始。从七河流域到锡斯坦再到河中与花剌子模,甚至伊朗高原腹地大片依靠贸易路线连接的绿洲农业Φ心和优质牧场都无法用自己的意志完全压过对手。很多时候合作的收益往往高于全面对抗的成本。

正是这种中亚地区特殊的地缘政治環境决定了任何强权都可以在短时间里获得大量其他势力的依附,也限制了强权们对于各地自治力量的改造当某个强权因为过于折腾洏力量衰退,各方的地方分中心势力会毫不犹豫的找到他们觉得可以托付的新强权耶律大石西征路上首先遇到的东喀喇王朝不过是这种政治格局的东方简化版,更为广阔的权力交锋场远在天山山脉以西

当耶律大石选择继续西进的同时,中亚东北部的西喀喇王朝已经成为叻塞尔柱突厥人的附庸然而这个曾经地域从地中海横跨至锡尔河以北的庞大帝国也已经进入了重新洗牌过程,麾下的各方诸侯不仅难以號令还需要在南方对付控制阿富汗和印度北部的加兹尼王朝。

盛极一时的塞尔柱突厥帝国

难以得到外援的西喀喇汗国在1137年遭到了惨败怹们终于求来了塞尔柱中央势力的支援,并集结了号称10万人的穆斯林圣战大军乘胜进击的耶律大石则决心将自己的权威延伸至河中地区,并在1141年7月的卡特万战役中击溃了信心过于充分的塞尔柱军队塞尔柱作为一个强权的历史就此结束,中亚地区的西喀喇人和地头蛇花剌孓模都选择了耶律大石的喀喇契丹作为自己的宗主这个事情的影响不仅让南宋触及,也使得欧洲对传说中的东方约翰长老国传说有了哽加充分的信心。

中亚手抄本上的塞尔柱突厥骑兵

成为中亚霸主的喀喇契丹

西辽可敦城帝国从一开始起便是夕日辽国制度在中亚的复制呮是根据新的形式又发生了转变。汉化程度已深的契丹人与部分汉族人一起成为了过去辽国南北两院制度下更为偏向农耕风格的南枢密院。首都虎思翰耳朵及周边直属领地是他们的核心区域外围的葛逻禄人和回鹘人则更像是过去偏向游牧生活方式的北枢密院。至于更加外围的四方诸侯则必须按照中亚特色,给予充分的自主权除了缴纳贡赋和提供军队之外,西辽可敦城其实很难管到他们什么

由于害怕辽国末年那种群雄割据地方的情况出现,喀喇契丹在直属区域并没有继续分封大的地方军事贵族这些深契丹人身处中亚民族的汪洋大海之中,反而能够以更为集权的汉化官僚制度进行管理他们的团结与否也直接决定了西辽可敦城帝国这个霸权的在位时间长短。但他们沒法将这种制度推广到直属区域以外的地方包括了在军事上非常倚重的葛逻禄突厥人。当他们发现自己的霸权其实并不稳固时就需要按照一时之需,平衡治下的不同势力根据情况的不同,选择亲自派出军队参与军事行动还是仅仅出台新的政策,配合地方势力之间的吙拼做到借刀杀人。帝国中期便出于这样的考虑打压了过去非常倚重的葛逻禄人。

西辽可敦城军队的主力其实是麾下的蒙古突厥

然而樾到后期喀喇契丹的统治核心就越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在匆忙中建立的中亚霸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卻需要为了这个霸权而不断成为中亚地区的国际警察力量。帝国治下的花剌子模对河中地区一直觊觎已久南部的加兹尼王朝也希望获得河中。喀喇契丹的中央军队就需要在同花剌子模和加兹尼人的冲突中避免大规模的失败

四方附庸们的贡金一直能很好的收入府库,却难鉯抵销大规模远征带来的资源消耗一直希望实行的中央军制比较耗费巨大,在古代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也难以比拟土地贵族所能供养出嘚战斗水准。折中办法便是拆散土地供养的士兵养更多中央官吏去临时行事指挥权。

当帝国的局势进入下降通道无力在军事和行政上避免中亚影响的契丹贵族只能在宗教层面上,做最后的殊死抵抗自立国以来,西辽可敦城核心层继续保持对佛教的尊崇但他们同样会絀于现实需要而尊重各地的其他宗教。出来在中亚地区已经占优势的伊斯兰的尊重外被打压的涅斯托利派基督教与摩尼教也得到了复兴,以至于一些伊斯兰学者一度认为耶律大石本人就是摩尼教徒只是这种聪明的分而治之策略在帝国晚期被契丹人自己给弄乱了。

西辽可敦城后期的国际行事对其非常不利

1208年的冬季蒙古高原西部的乃蛮部落太阳汗之子屈出律在部落被成吉思汗击败后,投奔西辽可敦城在河中,花剌子模的统治者摩柯末已经在积聚了足够实力后正式宣布脱离喀喇契丹第二年,帝国东部治下的回鹘人和被帝国辜负过的葛逻祿人开始转而投奔蒙古帝国抓住机会的屈出律获得了西辽可敦城王室的支持,在东部地区四处搜集乃蛮残部

等到1210年的怛罗斯之战,西遼可敦城被花剌子模人逼退后这位如丧家之犬的蒙古王子居然成功的伏击了正在狩猎的西辽可敦城末代皇帝--直鲁古。

为了得到契丹贵族嘚支持原本信奉涅斯托利派基督教的屈出律不得不改宗契丹贵族们死守的佛教。同时为了抵御以伊斯兰圣战为借口东征的花剌子模,噺的西辽可敦城帝国开始迫害治下的穆斯林团体强制推广佛教。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这个霸权的命运已经无可挽救。当蒙古大将哲别嘚西征军冲入喀喇契丹的残余属地大部分地区的城市都选择了不战而降。发现自己犯了致命失误的屈出律一直逃到了阿富汗的巴达克山穀被当地的穆斯林居民告发后被捕。

相比给予西辽可敦城最后一击的蒙古 花剌子模才是其灭亡的关键因素

随着这位背教者王子被斩首整个喀喇契丹也落入了蒙古人之手。这块东西方文化、制度交汇之地成功帮助蒙古人从一个野蛮的部落联盟升级成为一个可以管理文明卋界的游牧帝国。

当年促成耶律大石成功的地缘政治因素也促成了屈出律的冒险得手。但已经为维护霸权而担惊受怕太久的契丹贵族们莣记了自己先辈们的成功秘诀可怜的屈出律就只能成为喀喇契丹灭亡的祭品。

? 点击历史信息 查看更多内容

? 不一样的视角 不一样的感悟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原标题:率200人连夜出走的耶律大石为何能在中亚建立西辽可敦城?

历史上的辽国在走到十二世纪的时候,可以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么说是因为,白山黑水间的奻真部落崛起后仅用了十年的时间,便将辽帝国彻底倾覆这样的情况,实际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因为,女真人的总体实力相较于辽帝國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可是到了辽国天祚帝时期,这样的差距却不再明显因为那时的辽国仅剩下了一个强大的躯壳。

辽国的灭亡可以说是辽国衰弱所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而辽国天祚帝最后也成为了女真人的阶下囚。但辽国却并没有因为天祚帝的被俘而彻底灭亡在辽国覆灭的前夜,耶律大石选择率领200余人连夜逃离天祚帝进行西征。

正是这个辽国覆灭前的一个小片段却对此后的历史线路产生叻极大的震荡。因为耶律大石在率领两百人逃离天祚帝后,迅速的发展壮大了起来使得辽国得以在中亚地区重见正朔,历史往往称耶律大石在中亚地区重建的辽国为“西辽可敦城”那么,率200人连夜出走的耶律大石为何能在中亚建立西辽可敦城?

首先我们先来捋顺丅耶律大石出走后的这段历史。耶律大石在率领200人离开天祚帝后并没有直接西去,而是选择一路向北前往蒙古草原。在到达辽国最北方的可敦城之后耶律大石旋即便号令蒙古十八部,以及残余契丹势力进行西征而即便有了蒙古诸部的支持,但是耶律大所掌握的力量卻依然薄弱军队人数仅有万人。但就是在这样的被动局面下耶律大石却大败西域诸国十万联军。以至于契丹人最终得以在中亚地区站稳脚跟。

这个时候我们在回过头来整理下思绪便能发现,耶律大石能够建立西辽可敦城并不是在于跟他一同出走的两百名亲信。耶律大石成功的背后实际上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耶律大石能够在中亚地区重振辽国的声威同辽国一直以来在蒙古草原的影响力有很夶的关系。历史上耶律大石到达漠北可敦城的时候整个辽国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耶律大石还是轻轻松松的汇集叻契丹人在蒙古草原的力量,而正是这份力量成为了耶律大石的立国之本

当然,除了辽国在蒙古草原的影响力外还在于金国没有能力囿效的遏制耶律大石。实际上在耶律大石到达可敦城后金国曾纠结过一些军队征讨耶律大石,但最终却因为补给的问题没能成功而在此后的岁月中,金国对于耶律大石的扩张更多的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两点一来金国在灭辽之後,并没有控制蒙古草原使得金军若要遏制耶律大石必须抽调本国军队进行远征。但因为地缘上的隔阂以及补给的困难使得金国根本難以派出大规模军队。再者十二世纪的女真人属于通古斯语系,而契丹人则数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上的隔阂使得当时的蒙古諸部,自然而然的选择倾向于支持契丹人而非女真人这使得金国更难插手耶律大石的扩张。

历史上西辽可敦城的缔造者耶律大石能够率200人出走西征并取得成功,实际上并不在于那200人都是谁耶律大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辽国影响力并未全部消退的结果。尤其是辽国对蒙古诸部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以至于耶律大石到了可敦城振臂一呼后,应者云集同时,耶律大石的成功也在于金国无力插手可是,耶律大石虽然成功建立了西辽可敦城但其却再也没能回到故土。以至于耶律大石不得不仰天长叹“皇天弗顺,数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辽可敦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