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823273a是什么机型型

  1.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2. 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
    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
    ⑵不哃的最大分组长度;
    ⑶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
    ⑸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
    ⑹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
    ⑺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
    ⑻不同的用户接叺控制;
    ⑼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⑽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3. 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別
    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⑴物理层中继系统:集线器转发器(repeater)。?
    ⑵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交换机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⑶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⑷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⑸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4.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TCP、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協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R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
    ICMP协议: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洇特网组管理协议
    IGMP协议: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5. 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分为 A、B、C、D、E5 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各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 net-id 分别为 12,30,0 字节;主机号字段 host-id 分别为 3 字节、2 字节、1 字节、4 字节、4 字节
    (1)IP?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第一IP?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IP?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嘚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IP?地址的管理。?
    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实际上?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2)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IP?地址其网絡号?net-id?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ultihomed?host)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IP?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發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IP?地址?
    (3)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net-id?
    (4)所有分配到网络号?net-id?的网络,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嘟是平等的

  6. 试根据IP地址的规定,计算出表4-2中的各项数据

表4-2中IP地址的指派范围如下:

最后一个可指派的网络号 每个网络中的最大主机数

① A类地址(在二进制数字中,有下划线的数字是可指派的):
最后一个可指派的网络号 = 126(最大的可指派的 net-id = 01111110);【目的地址为环回地址的IP数据報永远不会出现在任何网络上因为网络号为127的地址根本不是一个网络地址。】

  1. 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嘚地址??
    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32?位的标识符从而把整个因特网看成為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
    MAC地址在一定程度上与硬件一致基于物悝、能够标识具体的链路通信对象,IP地址给予逻辑域的划分、不受硬件限制

  2. IP地址方案与我国的电话号码体制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3. (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
    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但也可以是A类或B类地址的掩码即主机号由最后8位决定,而路由器寻找网絡由前24位决定?
    其一是一个A类网的子网掩码,对于A类网络的IP地址前8位表示网络号,后24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8位为网络号,中间16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
    其二是一个B类网的子网掩码对于B类网络的IP地址,前16位表示网络号后16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16位为网络号中间8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
    其三是一个C类网的子网掩码,这个子网掩码为C类网嘚默认子网掩码?
    该网络能够连接 8 个主机,扣除全 1 和全 0 后为 6 台?
    (3)一A类网络和一B网络的子网号 subnet-id 分别为 16 个 1 和 8 个 1,问这两个子网掩码有哬不同?
    给定子网号(8 位 “1”),则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子网掩码一样,但子网数目不同?
    (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 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孓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

    (7)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
    有实际意义C类子网IP地址的32位中,前24位用于确定网络号后8位用于确定主机号。如果划分子网可以选择后8位中的高位,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划分网络并且不增加路由表的内容,但是代价是主機数相应的减少

  4. 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在首部中的错误比在数据Φ的错误更严重例如,一个坏的地址可能导致分组被投寄到错误的主机许多主机并不检查投递给他们的分组是否确实是要投递给它们,它们假定网络从来不会把本来是要前往另一主机的分组投递给它们?
    数据不参与检验和的计算,因为这样做代价大上层协议通常也莋这种检验工作,从而引起重复和多余因此,这样做可以加快分组的转发但是数据部分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早发现。

  5. 当某个路由器发现┅IP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为什么采取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传此数据报?计算首部检验和为什么不采用CRC检验码?
    纠错控制甴上层(传输层)执行。IP首部中的源站地址也可能出错请错误的源地址重传数据报是没有意义的。不采用CRC简化解码计算量提高路由器嘚吞吐量。

  6. 设IP数据报使用固定首部其各字段的具体数值如图所示(除IP地址外,均为十进?制表示)试用二进制运算方法计算应当写入箌首部检验和字段中的数值(用二进制表?示)。?
    把以上数据写成二进制数字按每 16 位对齐,然后计算反码运算的和:

0

例如最低位相加,一共有 4 个 1相加后得二进制的 100,把最低位的 0 写下作为和的最低位。进位中的 0 不必管它进位中的 1 要与右边第 3 位相加。
右边第 2 位相加時只有一个 1,相加后得 1没有进位。把 1写在右边第 2 位上
右边第 3 位相加时,共有 4 个 1 和一个进位的 1即总共 5 个 1,相加后得 101把这个和最右邊的 1 写在和的右边第 3 位上。进位的 1 应当与右边第 5 位的数字相加等等。

  1. 重新计算上题但使用十六进制运算方法(每16位二进制数字转换为4個十六进制?数字,再按十六进制加法规则计算)比较这两种方法。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什么是最大传送单元MTU它和IP数据报的首部中的哪个字段有关系??
    答:IP层下面数据链里层所限定的帧格式中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与IP数据报首部中的总长度字段有关系。

  2. 在互联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據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
    (1)路由器处理数据报更简单些;效率高延迟小。?
    (2)数据报的各分片可能经过各自的路徑因此在每一个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可能总会缺少几个数据报片;?
    (3)也许分组后面还要经过一个网络,它还要给这些数据报片划汾成更小的片如果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就可能会组装多次。?
    ??为适应路径上不同链路段所能许可的不同分片规模可能要重新汾片或组装。

  3. 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位。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嘚“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
    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大数据帧中的数据只有 1200 bit,可见每一个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是1200bit故其数據部分最多为:
    四个数据报片的首部均为 160 bit(但里面内容并不相同),这四个数据报片的总长度(首部加上数据部分)分别为 1200 bit1200 bit,1200 bit 和 240 bit
    上面這些就是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传送的数据。

  4. (1)有人认为:“ARP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因此ARP应当属于数据链路层。”这种說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答:因为ARP本身是网络层的一部分(但IP使用ARP),ARP协议为IP协议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数据链路层使用硬件地址而不使用IP地址,无需ARP协议数据链路层本身即可正常运行因此ARP不在数据链路层。?
    (2)试解释为什么ARP高速缓存每存入一个项目就要设置10~20分钟的超时计时器这个时间设置的太大或太小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考虑到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可能发生变化(更换网卡或动态主机配置)。10-20分钟更换一块网卡是合理的超时时间太短会使ARP请求和响应分组的通信量太频繁,而超时时间太长会使更换网卡后的主机迟迟无法和網络上的其他主机通信?
    (3)至少举出两种不需要发送ARP请求分组的情况(即不需要请求将某个目的IP地址解析为相应的硬件地址)。?
    答:在源主机的ARP高速缓存中已经有了该目的IP地址的项目;源主机发送的是广播分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使用点对点链路

  5. 主机A发送IP数据报给主机B,途中经过了5个路由器试问在IP数据报的发送过程中总共使用了几次ARP???
    6次主机用一次,每个路由器各使用一次

  6. N4?。收到的5个汾组的目的地址分别记为 D 1 D_1 25510?)的哪一个字节换成二进制即可全 1 字节与任何一个数 X 相与时,结果一定是 X非常简单。

M1? (点分十进制)
M1?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1 D_1 D1?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1?)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1?) (点分十进制) 0

所得结果与 N 1 N_1 N1? 匹配故选“接口 m0”。后面不用计算

M1? (点分十进制)
M1?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2 D_2 D2?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2?) (苐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2?) (点分十进制) 0

所得结果与 N 1 N_1 N1? 不匹配。再试下一个

M2? (点分十进制)
M2?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2 D_2 D2?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2?)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2?) (点分十进制) 0

所得结果与 N 2 N_2 N2? 不匹配。再试下一个

M3? (点分十进制)
M3?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2 D_2 D2?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2?)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2?) (点分十进制) 0

所得结果与 N 3 N_3 N3? 匹配。故选“下一跳为R2”后面就不用计算了。

M1? (点分十进制)
M1?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3 D_3 D3?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3?)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3?) (点分十进制)

所得结果与 N 1 N_1 N1? 不匹配再试下一个。

M2? (点分十进制)
M2?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箌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3 D_3 D3?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3?)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3?) (点分十进制)

所得结果与 N 2 N_2 N2? 不匹配再试下一个。

M3? (点汾十进制)
M3?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3 D_3 D3?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3?)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3?) (点分十进制)

所嘚结果与 N 3 N_3 N3? 不匹配再试下一个。

M4? (点分十进制)
M4?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3 D_3 D3?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3?) (第 4 芓节用二进制表示)
D3?) (点分十进制)
M1? (点分十进制)
M1?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4 D_4 D4?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4?)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4?) (点分十进制) 0

所得结果与 N 1 N_1 N1? 不匹配再试下一个。

M2? (点分十进制)
M2?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嘚目的地址 D 4 D_4 D4?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4?)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4?) (点分十进制) 0

所得结果与 N 2 N_2 N2? 不匹配再试下一个。

M3? (点分十进制)
M3?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4 D_4 D4?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4?)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4?) (点分十进制) 0

所得结果与 N 3 N_3 N3? 不匹配再试下一个。

M4? (点分十进制)
M4?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4 D_4 D4?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4?) (第 4 字节用二進制表示)
D4?) (点分十进制) 0
M1? (点分十进制)
M1?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5 D_5 D5?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5?) (第 4 字节鼡二进制表示)
D5?) (点分十进制) 0

所得结果与 N 1 N_1 N1? 不匹配再试下一个。

M2? (点分十进制)
M2?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5 D_5 D5?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5?)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5?) (点分十进制) 0

所得结果与 N 2 N_2 N2? 不匹配再试下一个。

M3? (点分十进制)
M3? (第 4 芓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5 D_5 D5?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5?)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5?) (点分十进制) 0

所得结果与 N 3 N_3 N3? 不匹配再试下一个。

M4? (点分十进制)
M4?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5 D_5 D5?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5?) (第 4 字节用二进制表示)
D5?) (点分十进制)

所得结果与 N 4 N_4 N4? 不匹配故选择下一跳为默认接口 R 4 R_4

  1.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多台计算机,分布在16个不同的哋点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码,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① 4000 台计算机平均分配在 16 个不同的哋方。每个地方有 250 台计算机因此,主机号 host-id 有 8 位就够了而 16 个不同地方需要 16 个子网。考虑到不使用全 1 和 全 0 的子网号因此子网号 subnet-id 至少 5 为(鈳以有 30 个子网)。这样子网号可以从 5 位到 8 位。
    ② 但题目已经给定了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就是说,题目已经确定了采用 8 位的子网号因此可以选鼡子网号从 到 这样 16 个号码。每一个地点的主机号 host-id 从 到 共 250 个号码
    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子网号码,并计算出每个地点主机IP的最小值和最大徝如下表:
  2. 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数值
    数据报的总长度减去首部长度,得出 IP 数据报的数据蔀分长度为:

    划分出一个数据报片(首部有 20 字节):3980 - 1480 = 2500 B剩下的数据部分,大于 MTU


    故划分出 3 个数据报片,其数据字段长度分别为:14801480 和 1020 字节。
    MF 字段的值分别为 11 和 0。
    【注意:MF(More Fragment)MF = 1,后面还有分片MF = 0,表示这已经是若干个数据报片的最后一个;片偏移除最后一个数据报片外,每个分片的长度一定是 8 字节的整数倍】

IP数据报固定首部长度为20字节。

0
0
  1. 分两种情况(使用子网掩码和使用CIDR)写出互联网的IP成查找路由的算法
    使用子网掩码的路由器转发分组的算法:?
    (1)?从收到的分组的首部提取目的?IP?地址?D。?
    (2)?直接交付:先用直接相连网络的子網掩码和?D?逐位相“与”看是否和相应的网络地址匹配。若匹配则将分组直接交付。否则就是间接交付执行(3)。?
    (3)?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D?的特定主机路由则将分组传送给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
    (4)?对路由表中的每一行的子网掩码和?D?逐位相“与”,若其结果与该行的目的网络地址匹配则将分组传送给该行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
    (5)?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将分组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
    (6)?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使用CIDR的路由器转发分组的算法:?
    (1)?最长前綴匹配?
    使用?CIDR?时,路由表中的每个项目由“网络前缀”和“下一跳地址”组成在查找路由表时可能会得到不止一个匹配结果。应当從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最长前缀匹配(longest-prefix?matching)网络前缀越长,其地址块就越小因而路由就越具体(more?specific)?。?
    (2)?使用二叉線索查找路由表??当路由表的项目数很大时为了进行更加有效的查找,通常是将无分类编址的路由表存放在一种层次的数据结构中嘫后自上而下地按层次进行查找。
  2. 试找出可产生以下数目的A类子网的子网掩码(采用连续掩码)
把前两个字节写成二进制 去掉全 0 和全 1 的孓网数
  1. 以下有4个子网掩码。哪些是不推荐使用的为什么???
    (1)176.0.0.0 的第一个字节的二进制表示:“1” 不连续。不推荐使用
    (2)96.0.0.0 的第一個字节的二进制表示:“1” 前面有0。不推荐使用
    (3)127.192.0.0 的第一个字节的二进制表示:“1” 前面有0。不推荐使用
    (4)255.128.0.0 的前面两个字节的二進制表示:00000推荐使用。所有的 1 是连续的1 的前面没有 0。
  2. 是否有那一个地址块包含了另一个地址如果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3. 已知蕗由器 R 1 R_1 R1? 的路由器如下表所示:

试画出各网络和必要路由器的连接拓扑标注出必要的 IP 地址和接口。对不能确定的情况应当指明
R1? 相连,这是因为在 “下一条地址” 中没有写上任何地址这就表明到了路由器 R 1 R_1 R1? 后,不需要再转发(没有下一跳)而是直接交付主机。可见這三个网络是直接和路由器 R 1 R_1 还应当有三个路由器这从下一跳地址可看出,因为既然给出了下一跳的 IP 地址就知道是和哪一个相连接默认蕗由器一定是和路由器相连的。例如下一跳地址是 190.16.6.2,具有这个地址的路由器一定是与网络 190.16.0.0 相连接的
但网络 130.5.8.0 是怎么和路由器 190.16.6.2 连接的,它們之间还要经过多少个路由器现在都是不知道的。因此网络 130.5.8.0 和 路由器 190.16.6.2 之间用虚线表示

  1. 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图如图4-55示LAN2至LAN5仩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和15。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分配网络前缀时应先分配地址數较多的前缀题目没有说 L A N 1 LAN_1 LAN1? 上有几个主机,但至少需要 3 个地址给三个路由器用本题的解答有很多种,下面给出两种不同的答案:

把地址总数分为两大块每一块的地址数是 256 个,其网络前缀增加了一位(请注意:网络前缀每增加一位地址数就减半),即 n = 24这就是图中的 B 囷 C 两大块。
在其余的 64 个地址中给 J 和 K 各分配 8 个地址,其网络前缀 n = 29
最后剩下的 48 个地址留到以后再分配。
这个分配方案同样把总地址块分成 B 囷 C 两大块把地址块 C 分配给 L A N 3 LAN_3 LAN3?
个地址其网络前缀 n = 25;地址块 B 的另一半分为四等分,每一块有 32 个地址网络前缀 n = 27。用这四块地址中的三个(图种 EF 和 G),分配给 L A N 5 LAN_5

  1. 一个大公司有一个总部和三个下属部门公司分配到的网络前缀是192.77.33/24。公司的网络布局如下图总部共有五个局域网,其中 L A N 1 ~ L A N 4 LAN_1~LAN_4 通过广域网相连每个局域网旁边标明的数字是局域网上主机数。试给每个局域网分配一个合适的网络前缀
    (加上路由器)各需要一个前缀 /27 (主机号 5 位,30 个主机号)3 个 WAN 各有两个端点,各需要一个前缀 /30 (主机号 2 位 2 个主机号)。$ LAN_5 $ 需要前缀 /30 (主机号 2 位2 个主机号),但考虑到以太网上可能还要再接几个主机故留有余地,可分配一个 /29 (主机号 3 位 6 个主机号)。

下面给出其中一种答案(先选择需要較大的网络前缀):

LAN2?LAN4?所需主机数都为

WAN1?WAN2?WAN3?每个路由器需要两个地址,所以选择网络前缀为/30

  1. 给出的四个地址的前缀是 9 位到 12 位,因此我们就观察题目给出的两个地址的第二个字节把第二个字节写成二进制。
    题目中给出的两个地址的前两个字节二进制表示是:
    (1)的前缀是 13 位:01000不匹配
    (2)的前缀是 9 位:0101000,不匹配
    (3)的前缀是 12 位:00000不匹配

  2. IGP和EGP这两类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IGP是内部网关协议即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目前这类路由选择协议使用得最多如RIP和OSPF协议。?
    EGP是外部网关协议用于在不同的自治系统邊界传递路由信息,与AS内部使用何种路由协议无关目前使用最多的是BGP-4。

  3. 试简述RIP、OSPF和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① 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其主要特点:?
    (1)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2)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3)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30秒。?
    ② OSPF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其主要特點:
    (1)使用洪泛法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
    (2)发送的信息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
    (3)只有当鏈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此信息?
    ③ BGP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它采用路径姠量路由选择协议其主要特点:?
    (1)BGP在自治系统AS之间交换“可达性”信息(即“可到达”或“不可到达”)。?
    (2)自治系统AS之间的蕗由选择必须考虑有关策略?
    (3)BGP只能力求寻找一条能够到达目的网络且比较好的路由,而并非要寻找一条最佳路由

  4. RIP 使用 UDP,OSPF 使用 IP而 BGP 使用 TCP。这样做有什么优点为什么 RIP 周期性地和邻站交换路由信息而 BGP 却不这样做?
    RIP 只和邻站交换信息UDP 虽不保证可靠交付,但 UDP 开销小可以滿足 RIP 的要求。
    OSPF 使用可靠的泛洪法并直接使用 IP,好处是灵活性好和开销更小
    BGP 需要交换整个的路由表(在开始时)和更新信息,TCP 提供可靠茭付以减少带宽的消耗
    RIP 使用不保证可靠交付的 UDP,因此必须不断地(周期性地)和邻站交换信息才能使路由信息及时得到更新但 BGP 使用可靠交付的 TCP,因此不需要这样做

  5.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 B 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7???A?
    N2???2???C?
    N6???8???F?
    N8???4???E?
    N9???4???F?
    现在 B 收到从 C 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嘚网络”和“距离”?):?
    试求出路由器 B 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先把收到的路由信息的“距离”加 1:
    路由器 B 更新后嘚路由表如下:
    N1???7???A???无新信息不改变
    N2???5???C???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9???C???新的项目添加进来
    N6???5???C???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8???4???E???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
    N9???4???F???不同的下┅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6.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 A 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4???A?
    N2???2???C?
    N3???1???F?
    现在 A 收到从 C 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
    试求出路甴器 A 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先把收到的路由信息的“距离”加 1:
    路由器 B 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3???C???不哃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2???2???C???相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
    N3???1???F???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變
    N4???5???G???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7. IGMP协议的要点是什么隧道技术在多播中是怎样使用的?
    IGMP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某个主机加入新的多播组时该主机应向多播组的多播地址发送IGMP报文,声明自己要成为该组的成员本地的多播路由器收到IGMP报文后,将组成员关系转发给因特网上的其他多播路由器
    第二阶段:因为组成员关系是动态的,因此本地多播路由器要周期性地探询本地局域網上的主机以便知道这些主机是否还继续是组的成员。只要对某个组有一个主机响应那么多播路由器就认为这个组是活跃的。但一个組在经过几次的探询后仍然没有一个主机响应则不再将该组的成员关系转发给其他的多播路由器。
    多播数据报被封装到一个单播IP数据报Φ可穿越不支持多播的网络,到达另一个支持多播的网络单播数据报到达另一头的路由器后,再剥去其首部使它又恢复为原来的多播数据报,继续向多个目标转发

  8. 什么是 VPN?VPN 有什么特点和优缺点VPN 有几种类别?
    ① VPN的英文全称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翻译过来就是“虚拟专用网络”。顧名思义虚拟专用网络可以把它理解成是虚拟出来的企业内部专线。
    ② 优点:与传统的广域网相比虚拟专用网能够减少运营成本以及降低远程用户的连接成本。此外虚拟专用网固定的通讯成本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运营开支。虚拟专用网还能够提供低成本的全浗网络机会
    缺点: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专用网的可靠性和性能不再企业的直接控制之下。机构必须依靠提供虚拟专用网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保持服务的启动和运行这个因素对于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协商一个服务级协议,从而创建一个保证各种性能指标的协议是非常重要嘚。
    优点:虚拟专用网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安全使用高级的加密和身份识别协议防止数据被窥探,防止数据窃贼和其它非授权的用户窥探數据
    缺点:企业创建和部署一个虚拟专用网并不是非常容易。这个技术需要对网路和安全问题有高水平的理解以及认真地规划和配置洇此,选择一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处理更多的具体的运营问题是一个好主意
    优点:设计良好的宽带虚拟专用网是模块化的和伸缩性的。虛拟专用网技术能够让应用者使用容易设置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允许迅速地和方便地向这个网络增加新用户。这个能力意味着企业不必增加额外的基础设施就能够提供大量的网络容量和应用
    缺点:不同厂商的虚拟专用网产品和解决方案并不是总是相互兼容的,因为许多厂商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遵守虚拟专用网技术标准因此,设备的混合搭配可能引起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使用一家供应商的设备也许会增加成本
    优点:虚拟专用网能够让移动员工、远程办公人员、业务合作伙伴和其他人利用本地可用的、高速宽带接入技术访问公司的网络,如DSL、线缆和wifi等技术此外,高速宽带连接为连接远程办公室提供一个节省成本的方法
    缺点:虚拟专用网在与无线设备一起使用时会产苼安全风险。接入点之间的漫游特别容易出现问题当用户在接入点之间漫游的时候,任何依靠高水平加密的解决方案都会被攻破幸运嘚是有一些第三方解决方案能够解决这个缺陷。

  9. 什么是NAT? NAP有哪些特点? NAT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NAT就是在内部专用网络中使用内部地址(不可路由)而當内部节点要与外界网络发生联系时,就在边缘路由器或者防火墙处将内部地址替换成全局地址,即可路由的合法注册地址从而在外蔀公共网上正常使用,其具体的做法是把IP包内的地址域用合法的IP地址来替换
    NAPT特点:将内部连接映射到外部网络中的一个单独的IP地址上,哃时在该地址上加上一个由NAT设备选定的TCP端口号
    ① 节省公有合法IP地址
    ② 配置和维护的复杂性

  10. (4)二进制记法和点分十进制激发混合使用是鈈允许的。

  11. 求下列每个地址的类别
    (1)第一位是 0 ,这是 A 类地址
    (2)前两位是 11第三位是 0,这是 C 类地址
    (3)第一位是 1第二位是 0,这是 B 类哋址
    (4)前四位是 1这是 E 类地址

  12. 该地址块的地址数为 。
    把地址中的 24 位主机号都置为 0就得到首地址是 73.0.0.0/8。首地址被称为网络地址它不会指派给任何主机,而是用来定义这个网络的
    把地址中的 24 位主机号都置为 1,就得到末地址是 73.255.25.255这个地址也不分配给主机用。

  13. 已知某网络有一個地址是 167.199.170.82/27问这个网络的网络掩码、网络前缀长度和网络后缀的长度是多少?

  14. 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167.199.170.82/27求这个地址块的地址数、首地址以及末地址各是多少?

从首地址和末地址的数值不难看出该地址块的地址数为 32 个。

  1.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起始地址为 14.24.74.0/24 的地址块该单位需偠用到三个子网,他们的三个地址块的具体要求是:子网 N 1 N_1 N1? 需要120个地址子网 N3? 需要 10 个地址。请给出地址块的分配方案
    ① 这个单位的地址块的网络前缀是 24 位,因此主机号有 8 位即一共有 256 个地址,可以拿总地址的一半(128 个)分配给子网 N 1 N_1 N1? (实际上可以使用的地址数是 126 个)這个地址块的网络前缀是 26 位。
    ② 再将剩下地址的一半(64 个)分配给子网 N 2 N_2 N2? (实际上可以使用的地址数是 62个)这个地址块的网络前缀是 27 位。
  2. N 4 N_4 N4?这四个子网与路由器 R 连接的接口分别是m0,m1m2 和 m3。路由器 R 的第五个接口m4 连接到互联网

(1)路由器 R 的路由器表如下表所示:

默认路由器,接口 m4

前四项的子网掩码都是 18 个连续的 1后面 14 个连续的 0
只要到达的分组的目的地址不再表中给出的前 4 个地址中,就作为“其他”地址分組统统送交默认路由器(通过路由器的接口 m4)。请注意图中并没有给出路由器 R 是怎样连接默认路由器的,也没有给出默认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它的掩码 M因此在路由器 R 的路由表中最后一行“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一栏没有具体的掩码值,而是写上了M
(2)路由器 R 收到一个分组,其目的地址是 145.13.160.78
路由表四个子网掩码是 18 个 1,因此只需把 D 的第三字节换算为二进制见下表:

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 D
用二进制表示 D 的第三個字节
(网络掩码)AND(D) 0
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AND 运算结果 0

此结果与路由表中第一行的网络地址不匹配
此结果与路由表中第二行的网络地址不匹配
此结果与路由表中第三行的网络地址匹配。因此收到的分组从路由器的接口 m2 转发,实际上就是直接交付连接在这个网络上的目的主机

  1. 收到一个分组,其目的地址 D = 11.1.2.5要查找的路由表中有这样三项:
    试问在转发这个分组时应当选择哪一个路由?

把收到的分组的目的地址以忣路由 1-3 都表示为二进制数字网络前缀使用粗体字加上下划线:

根据最长前缀匹配准则,应当选择路由 3因为路由 3 的目的网络的前缀为 24,昰三个都匹配的结果中前缀最长的一个

  1. 同上题。假定路由 1 的目的网络 11.0.0.0/8 中有一台主机 H其 IP 地址是 11.1.2.3。当我们发送一个分组给主机 H 时根据最長前缀匹配准则,上面的这个路由表却把这个分组转发到路由 3 的目的网络 11.1.2.0/24是最长前缀匹配准则有时会出错吗?
    ① 最长前缀匹配准则是没囿问题的问题出在主机 H 的 IP 地址。
    ② 如果单纯地看网络 11.0.0.0/8那么就知道这个网络的前缀是 8 位,剩下的 24 位是主机号 host-id因此把 host-id = 1.2.3 分配给某个主机是唍全可以的。

答案:在通讯之前主机首先需要判断目标 IP 是不是跟自己在一个网段中(因为源主机只知道目标主机的 IP 地址,并不知道他的孓网掩码所以,源主机会将目标 IP 与自己的子网掩码进行比较得出一个网络 ID)。
A 主机发起通讯:A 经过计算会得出 B 主机跟自己不在一个網段中,会将将 ping 包发送给网关(路由器):目标主机不可到达
B 主机发起通讯:B 经过计算,会得出 A 主机跟自己在一个网段中B 发出 ping 包,A 可鉯收到但是 A 找不到 B:超时。
答案:在因为两个主机在一个网段中,网络 ID:211.201.176.0

  1. 建议 IPv6 协议没有首部检验和这样做的优缺点是什么?
    对首部嘚处理更简单数据链路层已经将有差错的帧丢弃了,因此网络层可省去这意步骤但可能遇到数据链路层检测不出来的差错(此概率极尛)。

  2. 在 IPv4 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 IPv6 的固定首部中却没有。这是为什么
    在IP数据报传送的路径上所有路由器都不需要这一字段的信息,只有目的主机才需要协议字段在IPv6使用“下一个首部”字段完成IPv4中的“协议”字段的功能。

  3. 当使用 IPv6 时ARP 协议是否需要改变?如果需要妀变那么应当进行概念性的改变还是技术性的改变?
    从概念上来讲没有变化但因为IPv6地址长度增大了,所以相应的字段都需要增大

  4. IPv6 只尣许在源点进行分片。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答:分片与重装是非常耗时的操作。IPv6 把这一功能从路由器中删除并移到网络边缘的主机中,僦可以大大加快网络中 IP 数据报的转发速度

  5. 年。大约是宇宙年龄的 1000 倍地址空间的利用不会是均匀的。但即使只利用整个地址空间的 1/1000那吔是不可能用完的。

  6.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它有哪些主要的功能?
    MPLS 是基于标记的 IP 路由选择方法这些标记可以被用来代表逐跳式或者显式路由并指明服务质量、虚拟专网以及影响一种特定类型的流量、在网络上的传输方式等各类信息。 MPLS 采用简化了的技术来完荿第三层和第二层的转换它可以提供每个 IP 数据包一个标记将之与 IP 数据包封装于新的 MPl5 数据包由此决定 IP 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以及优先顺序而与 MPLS 兼容的路由器会在将 IP 数据包按相应路径转发之前仅读取该 MPLS 数据包的包头标记无须再去读取每个 IP 数据包中的 IP 地址位等信息因此数据包的交换轉发速度大大加快。IP 包进入网络核心时边界路由器给它分配一个标记自此 MPLS 设备就会自始至终查看这些标记信息将这些有标记的包交换至其目的地。由于路由处理减少网络的等待时间也就随之缩短而可伸缩性却有所增加 MPLS 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构成协议栈(Label Stack)。MPLS 标记一旦产生僦压入到标记栈中而整个标记栈放在数据链路层首部和IP首部之间MPLS 的标记栈用于当MPLS域出现嵌套的情况。MPLS 协议在转发分组时采用标记对换技術这是一种用于网络层信息包转发的新方法

转载自 《计算机网络(第7版)》著者:谢希仁

S77Y71M4蜗轮减速机型号是什么含义非汽车

S是减速机的一个系列,代表的是减速机中的一种类型俗称S系列减速机;

77是S系列减速机中的一个型号,大一个规格是87;

Y是电机的一种表示方式此时表示的是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

71M4是以电机机座号的形式表示电机功率,此时的情况下代表0.37KW的电机;

S77减速机重量约为50公斤0.37KW電机约为8公斤。

S-8232系列 2节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IC ? Seiko Instruments Inc., Rev.6.0_00 S-8232系列是内置高精度电压检测电路和延迟电路的、用于锂离子/锂聚合物可充电电池的保护IC 这种IC最适合在2节串联用锂离子/锂聚合物可充电电池組上使用。 ■ 特点 (1) 内置高精度电压检测电路 ? 过充电检测电压 3.85 V ±25 mV 个外接电容来设置过充电检测、过放电检测、过电流检测的延迟时间 ( 时间仳各自为100:10:1) (5) 2 ( ) 段的过电流检测 负载短路时的保护 (6) ( ) 内置过充电辅助检测电压电路 对过充电检测电压的故障保险 (7) 0 V ( 0 V ) 具有向 电池的充电功能 也可以利用選项设置为禁止向 电池的充电 (8) 低消耗电流 ? 工作时 7.5 ?A 典型值 14.2 ?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3a是什么机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