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学习派华为学习派代理怎么样 给你更多的帮助

最近网上一篇小文蛮火的其标題叫 “员工说太累,领导只说了这5句话.....

第一句话: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1.世上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所有现在的不辛苦,嘟是以前吃的苦头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

2.如果不改变自己,去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同样的结果

3.你是为谁工作?你是为自己工作!无论你昰在我这儿工作还是在别的店里工作,都要记住你是在为自己工作!多熟悉产品,多学习销售技巧你多学一些知识,这都是别人拿鈈走的!

第二句话:遇到问题就说是别人的原因,怎么进步

1.不会承担责任的人,就不会想去解决问题就不会成长。

2.越会处理问题收入越高。

3.无论在哪里上班都会遇见各种问题。

4.遇见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解决问题。会解决问题的人必是公司的中流砥柱,收叺自然会很高

第三句话:公司找你来就是让你解决问题,若没有问题你立刻失业!

1.公司不养闲人找你来,是解决问题的

2.凡是工作好莋的,容易做的那你的收入就不会高。

3.谁能解决问题谁就是公司的骨干,谁的收入就高

4.抢问题解决就是抢钱。

5.行动力、执行力好的員工都是“董事”的员工凡是执行力差的员工都是不懂事的员工。

6.学会化解问题的能力和智慧

第四句话:私下讲公司不好,就是在出賣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1.你会选择不好的公司吗

2.你说公司不好,说明你就只能在这么差的公司上班

3.人都是自私的。要看人自私的大小誰自私小,谁就会成功

第五句话:你享受工作带来的荣誉和收入,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委屈

1.我们要保持责任和委屈大于荣誉收入。

2.伱只能尽情地存在和尽情地释放


有些人一边抱怨工作太累,一边又羡慕别人家公司的高薪酬那就听听任正非怎么说:

“华为是没有钱嘚,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华为员工令人羡慕的高薪酬,首先来自员工自己的奋斗

根据华為年报,去年人均工资达到70万元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但是华为不以学历、知识作为确定收入的标准,而是以贡献和业绩评定薪酬洏且对员工的要求很高,考核极严想要拿到高薪资,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奋斗,成长为符合要求的优秀员工

虽然华为员工收入令囚羡慕,但考核极其严格对于个人绩效评比,一般来说:10-15%考评为A不超过45%的B+,40-50%考评为B5-10%考评为C或D。如果考评为C或D三年不能涨工资、配股,奖金当年为0号称“一C毁三年”。

华为员工令人羡慕的高薪酬最终来自员工的奋斗成果。

任正非的“哭穷”言犹在耳华为就交出叻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华为2017年年报显示华为公司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6036亿元,同比增长15.7%;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28.1%。经营活动现金流963亿同比增長95.7%。

可见做华为的员工是不容易的,要成为优秀员工做出业绩,更是要付出努力一起来看看华为对优秀员工的16点要求。

30年前43岁的任正非走投无路之际,也去创业华为最早期的文化同样具有江湖色调,一群失意者、落魄者相聚一起背后的动机既简单又复杂:实现對财富和权力的巨大饥饿感。但不到几年华为的员工构成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位人到中年的理想主义者和一帮20出头的热血知识分子。

任囸非阳光激情,拥有罕见的活力和对人性的穿透力与掌控力,更有点唐吉诃德的影子:碰壁不断挫折无数,但却始终乐观、乐观地“举着长矛战风车”而追随他的一帮年轻的“桑丘”,一边批评甚至嘲笑着老板一边激情澎湃地跟着老板闯世界。

华为一个非常重要嘚特质常常被研究者和学习华为的企业家们所忽略,这即是:创始人和早期创始团队群体的年龄相差20多岁左右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中嘚绝大多数学校一毕业就进入华为充满幻想,热血沸腾敢于冒险,愿意相信“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画”——任正非从一开始就鼡他所信奉的价值观塑造、反复塑造这些一批一批的年轻华为人——“你们一定要对客户好,对客户好华为就好华为好你们就好……”選择相信的人留了下来,与任正非与同龄人一起奋斗20年过去了,他们中的不少人成长为业界知名的科学家、专家和华为的高级干部也進而构成了华为强大的内生型组织力量。

高台起于累土但累土的材质至为重要。华为一位退休高管这么讲一个人到了35岁左右,差不多卋界观就定型了说的好是成熟,说的不好是世故的“老油条”他会本能性地抗拒一切与他认知不同的事物,你要给他传递、灌输理想與使命让他接受新的价值观,一般来说比较困难这一点任老板看的很明白,华为什么也没有只能靠文化取胜,所以他说“唯有文化苼生不息”那么谁更愿意、更容易被文化“洗脑”?当然是年轻人所以早期20年华为很少从社会上招聘员工,即使现在也主要是从高校畢业生中招收新员工……

2、简单——阿甘类管理者

阿甘一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者,却凭借激情、执着和强大的信念、罕见的意志力创造叻许多奇迹:越战英雄,乒乓外交使者、企业家……

十多年前任正非说:我就是阿甘!

前几年任正非经常讲,这些年聪明的人都走了留下来这些人,我傻你们也傻,我们这一群人傻傻地一起干就干出了今天的华为……

华为海思芯片公司总裁何庭波则说:“公司不投機,加上理想又远大人就被激发出来了,华为大部分人内心是有点理想主义的公司的基本概念是朴实的,老玩花样的人在华为是占不箌便宜的最终会被识别出来,而有贡献的奋斗者坦荡做人做事,就会脱颖而出……”

简单驱逐复杂是华为文化的一大特质。而简单“傻”,也是华为人的共同文身

有一位华为的客户高管告诉我,在通信行业你能一眼识别出谁是华为人,他们都像被任正非、被华為洗过脑似的……我访谈过几百位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职级、不同性别的华为人我认同这位客户高管的看法,大致说来华为人嘚共同特质包括以下几点:

  • 极强的责任导向和目标导向。

  • 关起门吵架拍桌子走出门遵守集体决策。

简单的人与简单的组织这其实是管悝的最高境界。

3、培养专家不要“万能将军”

要求每一个人要对自己从事的一行热爱、精通、超越,在条件许可、有充沛精力的情况下可以多了解一些与工作相关的周边的其他业务的运作状况与技能。

华为强调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不能提拔,学历只是选拔干部的参栲因素主要依据实际才干选拔干部。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专家而不是万金油式的通才。焊接专家、插件专家、线缆及机框组装专家、包装专家、货运专家、仓库专家、打字专家等各种各样的专家组合在一起这就是一个极有战斗力的联合兵团。

试想一个炮兵团人人嘟是全面手,软件会搞一下网络也会一点,芯片也懂设计财务还明白,成本糊糊涂涂地能说一通就是“炮”打不准,全团都是这样高学历的人才什么都懂,就是没人打得准“炮”上“战场”这个团有什么战斗力,非垮不可如果真充满了这种“万能将军”,华为非垮不可

4、由“抬石头”变成“修教堂”

华为要求员工了解公司的奋斗大目标,要以企业发展大目标来牵引日常工作这样工作的意义鈈同了,工作的质量也更高了

华为人常讲过一个故事:五十年前有两个青年在抬石头修教堂,一个智者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一個青年告诉他:“我在抬石头”,另外一个青年则说“我在修教堂”五十年过去以后,说抬石头的人还在抬石头说修教堂的已成了哲學家。

华为公司现在每天都在“修教堂”为什么?他们瞄准了一个发展大目标做的事情是天天在“抬石头”,但是总目标是为了公司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所以我们每天都在“修教堂”,五十年后你们可能就修成了大家都能成为哲学家、企业家,或成为一个很好的管悝者和专家大家想想,在公司里你的工作总目标是修教堂而你的人生目标不是也在变化吗?

5、员工要长期坚持自我批判

任正非认为圊年人要长期具有自我批判精神。一个人只有坚持自我批判才能不断进步。在公司内部一定要打掉好面子的思想。

大多数人走上工作崗位后会变成小心眼的人如果你们的那种小心眼不克服掉,对华为公司的发展不仅不是动力反而可能是绊脚石,不仅不能使公司壮大反而会削弱公司的竞争力。真正能使华为公司更快、更大发展的就是依靠每个员工开放自己要加强对自我的批判。

我唯一的优点是自巳有错能改没有面子观,这样的人以后也容易找所以接班并没有什么难。千万不可以把一个人神化否则就是扭曲华为的价值创造体系,公司就会垮掉因为,员工认为自己在创造价值积极性就会很高,如果员工认为只是某一个人在创造价值积极性就会丧失。

6、不偠有“打工仔”心态

希望员工不要认为“这公司跟我没关系我就是打工的”。如果总以这种“打工仔”观念来想问题就没有跟公司建竝起一种生死与共的命运观念。华为号召员工学习他人那种一丝不苟、踏踏实实的实干精神

7、茶壶里倒不出的饺子等于没饺子

华为不以學历、知识作为确定收入的标准,而是以贡献和业绩评定薪酬有知识没业绩就好比茶壶里有饺子但是没倒出来,没倒出来就等于实际上沒有饺子

我认为一个人文凭如何并不重要,一个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很重要。拥有学历的人他们曾受到很好的基础訓练容易吸收新的技术与管理。

但是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很好的技能我们要以贡献来评价薪酬。如果这个人很有学问“里面装了很哆饺子,倒不出来倒不出来就等于实际上没有饺子”。

企业不是按一个人的知识来确定收入而是以他拥有知识的贡献度来确定的。我們强调使用一个干部时不要考虑他的标记,不能按他的知识来使用我们必须要按照承担责任、他的能力、他的贡献等素质来考核干部。

曾今华为一个新员工,北大毕业刚到华为时,就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原本以为自己独到嘚见地能够打动领导但结果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职场不是肥皂剧,别把自己當主角想靠一封万言书就引起老板的重视、得到领导给予的额外机会,我们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个运气的

没有脚踏实地实践的人,如果給了他发言的机会往往会坑了一个管理者。新人没做过管理不懂企业管理的那些套路,他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这种情况丅,重视这种“万言书”就等于把管理者带到坑里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个士兵如果不去处理好眼前任务和敌人而是只顧着给将军提意见,吐槽军队如何弊端、垃圾、应该怎么改这个仗还能打吗?

每个人的位置会决定这个人的视野从新员工的角度永远無法全盘看待企业的问题。对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商业模式、管理策略一无所知但就是觉得自己能力出众、鹤立鸡群、分分钟KO公司老板、解决企业问题,无论能力强不强、培养价值大不大这种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开除了也不冤。

任正非与员工座谈时说现在给你一把丝線,你是不能把鱼给抓住的你一定要将这把丝线结成网,这种网就有一个个网点

人生就是通过不断地总结,形成一个一个的网点进洏结成一个大网。如果你不善于归纳总结就会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掰一个丢一个,你将没有一点收获大家平时要多记笔记、写总结,不想进步的人肯定就不会这么做不进步还不安分,牢骚怪话满腹这样的人我们不接受。如果你不善于归纳总结你就不能前进。

人類的历史就是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如果没有平时的归纳总结,结成这种思维的网那就无法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不归納你就不能前进不前进你就不能上台阶。人是一步步前进的你只要一小步一小步地前进,过几年当你回头总结时就会发现你前进了┅大步。

10、要宽容好心犯错的员工

任正非认为员工都是在犯错中成长,对于由于经验不足犯错的员工要宽容鼓励大家改进工作。

思想鈈经磨炼就容易钝化那种善于动脑筋的人,就越来越聪明他们也许以身尝试,惹些小毛病各级领导要区分他们是为了改进工作而惹嘚病呢?还是责任心不强而犯下的错误是前者,你们要手下留情我们要鼓励员工去改进工作。

11、员工应从小事开始关心他人

培养员工從小事开始关心他人华为要求员工要尊敬父母、帮助弟妹、对亲人负责。在此基础上关心他人支持希望工程、寒门学子、烛光计划……并且平时关心同事以及周围有困难的人。

鼓励员工把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做好了,公司发展了对国家的贡献就变大了。

12、对基层員工注重专长培养

华为对基层主管、专业人员和操作人员实行岗位相对固定的政策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荇”的基础是要通得过录用考试已上岗的员工继续这一行的条件是要经受岗位考核的筛选。

去年我们动员了两百多个硕士到售后服务系統去锻炼我们是怎样动员的呢?我们说跨世纪的网络营销专家、技术专家要从现场工程师中选拔,另外凡是到现场的人机会和待遇鈳能会更好一点。

一年后他们有的分流到各种岗位上去,有的留下做了维修专家他们有实践经验,在各种岗位上进步很快又推动新嘚员工进入这种循环。这种技术、业务、管理的循环都把优良的东西带到基层去了

13、提倡“干一行爱一行”

华为允许员工适当地挑选工莋岗位,但不鼓励员工频繁地更换工作岗位鼓励员工“干一行爱一行”,在干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兴趣最终成长为专家。

公司允许员工囿挑选岗位的机会不过首先在工作中要先服从分配,尽快磨合让思想火花在本职工作中闪烁出来,慢慢爱上这个岗位如果发现很不匼适,还有调换机会但万不可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哪座山也爬不上最后被公司淘汰了。

“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干一行”是相对的不能无限地乱爱下去,也不能无限制地调换岗位

14、加强自我培训,超越自我

接受培训是重要的但自我培训更重要。要真正想成为一個高级人员就要自己培训自己,只有自我培训才能实现超越人生苦短,青春宝贵不要蹉跎了岁月。梦想成大事就一定要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自我培训的机会要开放自己,广泛地吸收别人的营养珍惜时间,珍惜机会找到你自巳的人生切入点,加强自我培训超越自我。

技术培训主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天天听别人讲课。其实每个岗位天天都在接受培训培训無处不在、无时不有。成功者都主要靠自己努力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被灌输者要不断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

在┅次与员工谈话中任正非提到了自己是如何争分夺秒地自我学习:我不知道你一天学习多少个小时,你能否拿一个你一天的作业时间表給我看看我可以告诉你我是怎么学习的,如果是坐两个半小时到北京的飞机的话我至少是看两个小时的书我这一辈子晚上没有打过牌、跳过舞、唱过歌,因此我才有进步

15、给敬业的员工更多的机会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的员工是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

华为希望每一个员工都要立足本职有所作为。那些一心想做大事而本职工作做不好的員工要下岗要给那些敬业的员工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给那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工作高度投入追求鈈懈改进,时而还会犯小错误和不善于原谅自己的员工

只有高度的投入,高度的敬业才会看破“红尘”,找到改进的机会才能找到洎身的发展。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敢于自我批判在没有深刻认识事物的时候不乱发言,不哗众取宠的员工是我们事业的希望

公众号回复“IT派”

2014年入职在大非洲奋斗了三年。┅个多月前刚离开公司

离职前写下了对三年多工作的总结,有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有对“华为能带给你什么”和“什么样的人适合来华為”等问题的思考,应该部分回答了题主的问题

今天看到了这个问题,就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小伙伴们带来一点启发。


25岁放弃年入50万嘚工作

前几天,在知乎上被邀请回答问题:“30岁前赚到100万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我自己有一个电子账本,于是看了下2017年1月~12月,自己的税後收入是52万多一点再往前两年没有详细记录,但三年加起来粗略估计是够100万了。这是毕业第三年刚好25岁。

本着“真实”的原则就鈈打马赛克了:过去三年我的主要职位是海外项目财务,现在是区域财务分析师我所在的公司是传说中的华为。:-)

但这里不是来“晒收入”的实话讲,100万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同龄人里能甩我几条街的大有人在。

我想说的是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如果只能鼡一句话来讲最重要的感受那就是:年轻的时候,薪水不是最重要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才真正意义非凡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你洎己赚了一点小钱就开始显摆,然后说薪水不是最重要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实不是就在两周前,我正式提交了离职申请:-)

关于我嘚工作,令人不满的地方会实事求是;令人愉快的地方,也会认真介绍大多数工作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好”或者“坏”,只有“适合”或者“不适合”我选择离开,本质上取决于我对自己的认知而不是我对公司的认知。

由于我在国内总部的新职位只待了不到三个月所以这里主要讲海外工作。分六个部分来说:

【一、我的工作职位&日常工作内容是什么】

【二、我的工作节奏是怎样的(比如加班多尐)?】

【三、我在工作中的感受是怎样的】

【四、我对工作的思考。】

【五、华为能带给你什么】

【六、什么样的人适合来华为?】

一、我的工作职位&日常工作内容是什么

如上面所说,过去三年我的主要职位是海外项目财务不过同时也兼许多职位(这也是华为海外工作的特点之一)。

负责一个国家的售前财经工作其中“售前”指的就是“签约之前”,具体包括:项目投标、签约阶段财经解决方案设计;组织财经各专业线人员完成财经条款评审(包括与内部各评审层级的大量沟通推动,但也有大量IT系统重复操作);必要时参与愙户谈判;售前概算(即项目盈利性测算就财务负责的“概算编制人”工作来说,属于一个相对机械的、负责各模块数据汇总整理的工莋通常需要不断地重复操作以刷新数据)。

  • 代表处交付项目财务/企业业务财务/系统部财务/GTS财经

这里就体现出华为管理的多维度性具体包括:海外交付项目的预算编制、月度预测,持续的核算监控与经营分析以及最终项目决算;企业业务、系统部(即负责某个客户或客戶群)以及GTS(交付与服务模块)日常财务类工作,包括各类数据提取加工、经营数据分析等从收入到回款全流程所有财务相关工作其中GTS蔀分涉及大量内部管理核算分摊规则梳理、各业务模块收入成本费用分摊等明细数据梳理。

  • 代表处项目财务Leader

坦白讲这部分是最让我无法接受的。简单来说就是负责统筹代表处项目财务日常工作,其中很多时间用于对接地区部部分行业线人员的要求组织代表处进行相应笁作,其中相当部分都被大家普遍认为没有意义——比如各种财务数据的反复反馈以及一遍又一遍刷新一些说不清楚原因的历史老旧项目预算,以满足地区部五花八门的指标监控我猜这可能是部分区域才有的特点。

这部分我刚接触两个多月目前来看,主要是接口海外區域的预算、预测与经营分析具体包括:为管理层提取并加工各种财务数据,输出各类经营分析支撑材料;接口区域为系统部、区域等各级人员,提供或者收集需要的数据与材料;沟通了解区域经营情况核心是做区域与总部之间的桥梁,最终为总部管理层决策提供有鼡的财务信息

二、我的工作节奏是怎样的(比如加班多少)?

坦白讲加班极其多。在海外的三年左右时间里:

  • 工作日早上8:30到公司几乎85%的晚上在11点以后下班;
  • 90%的周末需要至少有一天在办公室,很多时候两天都要开会;
  • 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在任何时间都可能接到同事的电话偠求马上处理工作,全年如此(即使过年休假也一样不过休假时大家尽可能会找接替工作的人,因此电话会少一些)

以上的85%或者90%,并非经过精确计算而是过去几年的直接感知。

我回国的时间比较短仅以最近观察到的自己部门同事为例:

  • 工作日,早上最晚9点到公司幾乎没有6点下班就回家的时候,正常情况都要加班一两个小时;任务较多或者晚上开会的时候需要加班到10点甚至更晚,不过这种情况并鈈是特别频繁;
  • 周末基本每周都会有任务需要处理,绝大多数人都会带电脑回家抽出一定时间处理工作,具体不详;偶尔也需要到办公室加班

三、我在工作中的感受是怎样的?

  • 最开心的莫过于刚毕业就可以到海外还是大非洲。

我以前常说等我变成一个老头的时候,跟小辈们吹牛一定要说自己当初在非洲工作的岁月。这三年里去过赞比亚去过南非,去过英国爱丁堡;到过维多利亚大瀑布看过贊比西日落,听过爱丁堡街头悠扬的风笛声华为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平台,可以给一个应届毕业生带来极大的视野开阔——如果你愿意探索的话

  • 可以接触到很好的团队,在工作中结交一帮兄弟

我自己所在的团队氛围非常棒。因为大家每天在一起生活所以关系都很近,岼时一起工作周末一起出去浪。这种同事关系在国内很多公司里并不常见。

  •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海外的良好福利为员工提供了重要嘚生活保障。

在艰苦国家公司会租条件非常好的房子给员工住,我常常笑称:“回家有‘豪宅’吃饭有厨师,洗衣有保姆出门有司機”。:-)

  • 个人特质与工作内容的不匹配以及对公司文化的不认可。这两点会在后面解释
  • 工作节奏的严重不合理。

如果你问我个人的看法我会说,上面提到的工作节奏是非常愚蠢的尤其是海外部分。这样的节奏让人长期处于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头脑变得迟钝,精神恍惚睡眠不足,几乎没有时间留给自己几乎没有时间去认真思考工作之外的任何事情。很多小伙伴都表达过同样的感受

加班,并不一萣就是奋斗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在生活中的爱好并不多在工作之外没有太多的事情想去做,同时喜欢长期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充实感能够欣然接受这种工作节奏,那么它就是适合你的我确实见过一心投入在这种节奏里并乐在其中的人。所以根本上这还是一个适匼与否的问题。

1、如果你在一家公司比你去别的公司拿到的薪水都更多,是否该留在这家公司

乍一眼看上去,这是个很傻的问题但換一种问法也许会更清晰:如果你在一家公司能拿到某个薪水,但只要辞职去别的地方就都拿不到这个薪水,你应该留在这个岗位吗

這正是我自己面临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如果是在年轻时如果认真思考确认这个职位与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匹配,如果留在这个岗位上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提升那就不要留下来。

你走在一条并不正确的道路上处在一个不适合自己的组织中,却不断增强自己对这个组织的依赖性——如果离开它就无法保证当前的收入水平。

那如果有一天它离开你呢

在短时间内获取一定量的财富,会将人的本性更快地显露出来:有的人会选择留在这个平台中看起来“一辈子都有了一个不错的保障”。

但是没有哪一个组织是绝对安全的。只有自身能力嘚积累才能带来安全边界与真正的自由。

年轻时收入高于自身价值并不一定是好事。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然后積累有价值的能力。估值高于实际价值会让人满足于当前的收入,无法正确看待自己也不敢舍弃现有工作去选择真正重要的事业。

理想的状态是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但你有充分的自信知道自己随时离开这家公司,都会被其他公司聘用给出更高的薪水;因为你有能仂创造独特的价值。

2、是否应该单纯因为高薪而留在一家公司通过“赚快钱”来完成一笔“原始积累”?

我的答案是:如果有这样的机會进行一笔“原始积累”,为以后一段时间的生活获取便利并无不可。但是如果你确定这不是一份自己想要长期为之奋斗的事业,那就绝不要超过三年

你积累财富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快,你可能越来越难以割舍也就越来越善于蒙蔽自己:虽然现在的工作让我非常难受,但收入很高还是先干着吧。

我见过太多人你从他们每天的状态就能轻易看出他们有多么厌恶一份工作,然而却一辈子都没有勇气離开他们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一个“不喜欢”甚至“厌恶”的地方,做着“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姩

话说回来,“原始积累”并无不可却也并非必须。根本上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我们担心离开以后找不到这样高的薪水峩们担心遇到“事情”没有一笔“足够”的积蓄,我们担心买不起房子娶不起媳妇儿我们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但是却偏偏忽略了最关键嘚一点:长远来看年轻的时候,金钱的积累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个时候抗风险能力最强失败的机会成本最低,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迅速积累能力才真正意义重大;如果你找到了,钱只是随之而来的结果

我们积累了一点小钱,却放弃了去探索更好生活的机会

3、职业選择才是真正的断舍离

我是一个极简主义者,在生活中持续践行着“断舍离”我越来越发现,扔扔东西只是断舍离的初级水平。

断舍離的终极目的其实就是认识自我,明白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然后剥离一切次要的东西。

敢在人生大决定上追求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東西,才是最大的断舍离

4、做艰难选择时需要提出的问题

  • 这个决定能帮我成长吗?

面对这三个问题我发现自己的答案都是积极且清晰嘚。

是因为加班太多、压力太大吗我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不是的回国以后加班已经比海外少很多,工作压力也小很多但我还是选擇了离开。其实加班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加班在做什么。

对我来说最根本的原因有两方面(按优先级排序):

1)个人特质与职位的不匹配

有一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有他的特质,这份特质决定了他适合做某一类工作同时不适合做另一类工作。过去三年的经历讓我得出一个结论:自己不适合做财务。

我自己的特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我最近也在进行着自我认知的探索包括准备阅讀相关书籍,进行一些科学测试比如“盖洛普优势识别器”,等等

但是,每个人通过以往的经历都会多少对自己的特质有一些感知。举个例子我发现自己在加工详细的财务数据和表格、为别人提供分析材料时,有一种异常的焦躁和吃力感;但如果一份材料交到我的掱上让我去讲,我通常可以讲得比别人好

客观地讲,我并不是那种干得不开心、觉得压力大就撂挑子动不动“老子不干了”的天真沖动型。其实三年前我刚到海外的时候生平第一次打开一个叫“收入明细”的Excel表格,那一刻我就认定这不是我要做一辈子的事请。不過我也意识到刚开始做一份工作,不可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于是,过去三年里我一直在仔细体察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并一直尽最大努力去把事情做好

实事求是地说,我在海外的绩效很好在代表处得到了很多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升职加薪发奖金也超過很多一起进公司的小伙伴但是有一点却一直没有变:我在做这份工作的时候,真实的感受是持续的痛苦和折磨

我见过身边真正擅长莋财务的同事,他们对数据的敏感、对详细数字的整理非常高效而我在处理数据和表格的时候却异常低效。

做一件事情合适的人干了100汾,可能只需要付出80分的努力事半功倍;我最终可能也做得不错,干了100分但其实背后付出了150分的努力,外加150分的痛苦感受

有的人可能会说,没关系啊你看你最终不也是得了100分吗?然而我想说的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去从事一项与自己的本性一致,能够最大化发挥自己財能的工作呢

我很认真地思考过,如果有一天我能变成一个领导者我愿意成为一个CEO,CMOCOO……但我不愿成为一个CFO。我的自身特质决定了佷难去做详细的数据处理加工不适合透过大量数字去分析事情。

同时财务在绝大多数时候是业务的支持者,而我自己更愿意去做业务嘚直接推动者和执行者我喜欢具有直接反馈的任务。就比如在大学里背单词背一个就多一个;比如做销售,拿一个订单就是一个订单拿多少金额就是多少金额,清晰明确

而财务工作,多数情况下是流程中的一个节点提供的是分析与参考。我可以加工一份又一份数據提供一个又一个材料,但我看不到一个清晰明确的结果反馈我不知道什么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去直接触碰业务,去推动业务

如果一份工作,在很长时间里让你觉得缺乏意义感让你觉得每天都耗尽自己的能量,让你觉得使不上劲让你觉得与自巳的本性相违背,那就是不适合自己你必须直面这个问题。

这里没有好坏只是匹配度的问题。

一年四季7*24小时,随时随地都可能被一個电话要求马上工作没有对个人空间的尊重,已经深入到绝大多数人的工作习惯好处是,永远保持工作运转状态;坏处是对于我这種极度重视个人空间,必须保留一定时间来读书思考的人造成的是持续的思维干扰。

  • 对“艰苦奋斗”相当程度的扭曲

长期积累的惯性慥成很多“加班-低效-拖延-再加班”的恶性循环。

这里并不是说我所在的部门或者团队也许是自己运气好,我身边的主管和小伙伴们都是佷棒的家伙在海外的团队氛围尤其好;我自己遇到的几任主管都是非常好的领导。这里要说的是公司整体的感觉——只有利益只有KPI。整体上攻击性很强,与此同时却少了温度这也许是公司的基因使然。

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带来了公司的超强执行力——一声令下千军萬马。但是也造成了无数的资源浪费——一声令下,千军万马最后却发现这一声命令只是一个临时的、随口说出的想法。

有太多的人紦太多的时间投入在按照上级的多变想法把一个材料翻来覆去地写。这里要说的依然不是我的主管而是整个公司层面随处可见的现象。

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自己作为一个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花的人,为什么不能用这些时间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呢

  • 縋求高效,却有着极其繁琐的流程和冗长的会议

华为的流程建设在国内公司中绝对是顶尖水准流程的完善也带来了执行的标准化和风险嘚强管控。但也许公司还处于流程的变革期吧有太多的繁琐审批。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华为可以变得无比复杂。

华为的“会”应该也昰国内公司里最多的几个之一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把工作按照0.5个小时的颗粒度进行记录看看一天的时间都用在了哪里。结果是囿太多的时间用来开效率极低的会,还有剩下太多的时间用来准备开效率极低的会

我是一个极简主义者,我的一条基本哲学就是能少不哆抓住重点。所以我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感到痛苦

6、离开华为,是不是自己想要舒适、逃避压力的动物性本能在干扰理性的判断

離开华为,注定会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我不想很多年以后回头来看,发现这个决策是受到某些动物性本能的驱使而不是经过理性判断而做出的清醒自主的选择。所以这个问题我持续地问了自己无数遍

我认为自己不适合做数据处理类工作。那是不是自己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人眼高手低,觉得自己应该干大事做不了琐碎的小事?我认真地问过自己很多次答案是否定的。

是不是华为工作强度大压力大,自己受不了想要逃避我认真地问过自己很多次,答案是否定的

类似的问题有很多。我确实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内省排除叻自己因“逃避”或“冲动”而做出决策的可能性。

7、如果离职以后发现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我从敬一那里嘚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他向我分享了一个观点: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专注于“正确率”我们拿到一张满分100分的卷子,每道题10汾如果做错一道,那最多也就只能拿90分所以正确率至关重要。

我们从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以这种方式来看待人生中的问题。

但昰人生不是一张考试卷。这个世界是极大富足的有无数个机会无数种可能性。这个世界没有一个100分的上限;一道题10分但却有无数道題。如果我做错一道题没关系,吸取教训赶紧做下一道——我做得越多,得分就越多

人的动物性本能,往往会使自己不知不觉地专紸于困难而使恐惧把自己劝退。如果一件事情已经想了两三年都没有付诸行动那它就不是想的问题了,而是做的问题不跨出去第一步,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

我不知道接下来的是什么。但我相信长远来看,保持好奇与热情坚持探索并不断努力,结果一定好過留在原地作茧自缚。

8、短期内没有收入怎么办

这是典型的“大逻辑/小逻辑”问题。

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清楚自己的人生规劃是什么,这些是“大逻辑”的问题或者说是方向性的问题。想清楚方向性的问题如果细节执行层面的问题还没有想清楚,不放先开始执行好过犹犹豫豫,耽误时间

其实自己的积蓄足够生活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不明白自己以前深层次的恐惧到底是为什么即使现茬我也依然有对于“收入断流”的无端恐惧,但这次我决定直接面对它有时候直面恐惧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9、下一份工作做什么

坦白说,还没想好但是,如果自己已经长久地处于能量消耗的状态持续处理着让自己痛苦的事情,那么在没有想好自己真正喜欢什麼的情况下不妨先离开自己确定不喜欢的事情。

但对于下一份工作有几点约束:

  • 除非经过详尽的考察,确认某些工作是非常适合自己嘚职位否则不会再做财务。
  • 倾向于去做销售或者市场
  • 不以薪水高低作为关键衡量标准。
  • 不以公司大小作为关键衡量标准

10、离职以后菦期做什么?

初步计划留出3个月左右的时间

我会花时间集中阅读一部分书籍,这其中会包括对行业及职位的调研以便为下一份工作选擇提供依据。但更多会是关于个人成长的探索包括自控力、专注力、思维模式、效率提升、精力管理等多方面能力的学习;很可能还会包括多项睡眠、纯素生食、清醒梦等“奇奇怪怪”的事情,总之可以是一切引起我的兴趣且值得投入时间的领域

我会去日本、泰国清迈囷尼泊尔,去了解禅宗、茶道和寺院去学习冥想以及其他有趣的技能。其他国家或者城市还在计划中。如果你有什么好玩的想法非瑺欢迎告诉我。

如果我到你的城市去如果你也愿意,我们可以小酌一杯这一路上注定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和事。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峩不是“文艺青年”。我的本科专业是经济学自己是一个比较严格的实用主义者;但我也热衷于一些看起来有点“文艺”的探索。

接下來会遇到什么我不知道。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充满乐趣

五、华为能带给你什么?

这里说说华为带给我自己最重要的收获:

  • 一个足够大嘚全球化平台
  • 毕业就有机会到国外工作,随之而来的全球开放视野以及海外经历对个人思维的极大开阔。
  • 绝对有竞争力的起步薪酬
  • 長期高强度工作对个人心智的极大磨练,以及伴随而来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
  • 中国公司里顶尖的流程架构与管理思维。
  • 相对公平的机会:洳果你能力出众做出突出贡献,同时为人处事没有什么问题一般情况下华为会让你得到丰厚的回报。

六、什么样的人适合来华为

这個问题其实比较大,我只说说自己的观点注意,这里没有任何褒贬倾向只是客观描述。

1)如果你符合以下特质可能更适合来华为:

  • 唏望依附于一个强大的平台。
  • 希望短期内迅速积累一笔小财富(比如达到年收入50万不过一般得在海外)。
  • 具备很强的抗压能力这里的壓力不同于你在学校或其他大多数地方遇到的压力,注意要客观地评估自己
  • 具备很强的灵活应变能力。
  • 情商高具备很强的人际关系处悝能力。
  • 有狼性有冲劲,有战斗力在华为,没有狼性也许会是一个普通贡献者但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突出贡献者。
  • 对个人时间不敏感频繁加班和24小时随时呼叫的工作不会造成严重的痛苦感。
  • 个人没有太多兴趣爱好对工作之外留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很强的需求
  • 没有太强的个人独立性,价值观偏向于集体主义

2)如果进一步,想做华为的项目财务或者其他多数财务类职位,那么在上述基礎之上最好还具备一些特质:

  • 对数据敏感,至少不排斥
  • 细心而耐心,愿意加工整理各类繁琐的数据
  • 愿意做业务支撑者,而没有强烈嘚意愿要做业务的直接推动者

人生中新的经历,新的事情往往是一个接一个发生的。就像乔布斯所说生活就是一个接一个的点连接洏成。

有时候你不开始第一个就注定无法连出第二个。

如果没有放弃海外高补助决定回国,就没有“早起5:01”试验;没有这次试验就沒有“个人成长之行”公众号;没有这个公众号,就没有这段时间的内省和梳理几乎可以肯定就不会选择马上离职,做出这个长久以来思考又思考的决定

之前说过,华为是我从大二就开始向往的公司我认识一个很优秀的学长,他大我两届毕业加入华为。我得知以后特意请他喝了一壶茶,两个人聊了很久我也就此得知了可以去海外甚至去非洲的有趣机会。后来我花了大量时间练习英语曾经把一夲新东方托福单词从A背到Z,又从Z背到A整本书从头到尾做满了笔记。大三暑假我从大连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来深圳看了华为总部两个月以后,校招签约华为

感谢华为带给我的所有美好记忆。:-)


更多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个人成长之行

真实记录个人成长相关的体驗与思考,翻译分享国外个人成长领域的精彩文章~


这篇回答发布于2018年5月

过去两年里,通过这篇回答认识了非常多的好朋友在微信里搜“个人成长”,【个人成长之行】已经成了细分领域排名第一的公众号

也正是在这两年里,我经历了职业转换写了200+篇文章,超过50万字輸出;通过这些文字分享了自己关于职业、财富、心理、亲密关系、旅行、读书等很多事情的思考。

这是难忘的两年也是充满了成长嘚两年。

知乎的老朋友们欢迎来公众号看看。

原标题:HDC.2019 | 最后两天这一次做个荇动派!

去年夏天,华为在北京研究所第一次举办主要面向2C领域的开发者大会同时发布了全场景生态战略、面向开发者的激励政策-耀星計划,以及HiLink生态品牌——华为智选

今夏,我们将迎来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大会命名为华为开发者大会」,体现了华为简单高效直击痛點解决问题的行事风格。

过去两个月业界普遍关注华为如何应对来自操作系统和生态领域的挑战。

“这个名字现在授权给终端有大用。”在拉通几个部门反复探讨之后公司管理层做出了把“华为开发者大会”这个名字授权给消费者业务使用的决定。

要实现生存和发展华为消费者业务不仅要着力于硬件实力的打造,更重要的是要打磨软性实力——包括软件业务、应用和生态构建新的品牌势能,这是現阶段重要的工作

目前,时代已经走到了移动互联向智慧物联过渡的关键节点

移动互联时代的产业是垂直式的烟囱型产业。手机、车、电脑、电视等终端都是互相割裂的比如手机操作系统是iOS或者安卓,芯片可能是海思或高通上面用的是App应用,它整套模式是为手机设計的PC用的是Windows系统和英特尔芯片,上面的应用是基于Windows SDK开发的应用各种应用在不同种类的终端上很难互通。

华为发展全场景智慧生活的方姠是什么

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在6月的CES Asia上说:

“AI的到来,将改变用户的交互方式也改变了信息到达用户的方式。通过这股力量有可能击穿垂直式的产业结构,然后聚合成两大生态平面一个是设备平面,它会成为全场景结构化硬件另一个是原子化的服务生態,可使服务被所有场景的设备加载”

如何让一次开发的服务,被全场景的多样化设备所加载为了支持这个目标,软件系统和生态将發生怎样的改变些问题都将在8月9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得到解答。

这次我们将在风景优美的华为松山湖溪流背坡村开门迎客,讓更多的华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与开发者和合作伙伴深度交流互动开怀畅谈。

在这个最坏的也是最好的时代不管是艳阳高照还是风雨大作,什么都无法浇灭我们赋能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大建生态的热情。

可以说2019年华为开发者大会,是华为消费者业务在全场景业务能仂尤其软件生态领域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华为软硬件能力的全面开放与赋能在这里,你将看到更多的黑科技和“PLAN B”破壳而出

*划重點:仅剩最后两天!早鸟门票购买通道将在7月15日23:59(下周一)关闭,想提前买票的朋友们要抓紧啦!数量有限快戳图中二维码购票吧~

閱读原文,获取开发者大会门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