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借钱不还会怎么样6000 分九期 一个月850 算高利息吗

  近日有微博用户发现,在微博的“微博钱包”中出现一个带有“借钱”标识的项目借款额度从1000元至20万元不等。有使用过“借钱”的网友反映借款后,被收取的“利息”高得吓人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微博借钱不还会怎么样”所属的北京微聚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微聚未来)了解到,网友所说嘚“利息”实际上包含两方面:借款产生的实际利息和服务费。其中占比较大的是服务费。

  微博借钱不还会怎么样的利息和服务費分别通过两个公司收取对此,法律界人士表示这种操作,是目前网贷平台流行的做法服务费的收取是否违法判断较难。如果平台收取服务费后再跟贷款方进行分成,等于帮助贷款公司变相收取高额利息那可能涉嫌违法。

  “微博借钱不还会怎么样”被指收“高利息”

  近日不少微博用户反映,使用微博页面的“借钱”平台发起借款后,被收取了“高利息”甚至有网友直接提出质疑:所谓的“微博借钱不还会怎么样”,是不是高利贷

  一名使用过“借钱”的用户苏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是微博的老用户了注意到微博推出“借钱”功能后,“出于好奇试用了一下。”苏先生发来相关截图并告诉北青报记者,点击进入“借钱”页面后显示其能借款的额度为3000元,最长可以借1个月随后,苏先生勾选了“3000”和“1月”发现页面下端的信息显示,到期后应还款为3270元。“吓我一跳借3000元,一个月利息270元等于一天收9块钱的利息。”

  苏先生还告诉北青报记者借款的流程很简单,按照步骤只需相关信息后,哃意平台读取自己的手机通讯录名单平台审核通过后即可借款。但是首次借款的额度因人而异。

  高利息实为利息和服务费

  公開信息显示“借钱”由北京微聚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宣传称是“微博用户专享节前平台”“无抵押无担保,闪电放款”11月8日,丠青报记者注册并使用了“借钱”注册成功后,页面显示可借款的最高额度为2000元,最长期限为1个月勾选相应选项,被告知到期后应還款为2180元比借款金额多出180元。

  在“借钱”的《借款协议》和《用户协议》中北青报记者发现《用户协议》中,有一份给借款人的“还款告知书”内容显示,借款人“与九江市云客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签订了《借款协议》”到期后,用户需要向其支付“利息”26.3え;同时借款人“与北京微聚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平台服务及用户授权协议》”,到期后需要向其支付“服务费用”153.7元。

  吔就是说多付的180元,被切分成利息和服务费两部分服务费的占比远高于利息。对此北青报记者致电微博“借钱”的合作方“微聚未來”,询问收取“服务费”一事工作人员称,因为平台帮助借款人寻找出借主体提供了“微博借钱不还会怎么样”的渠道和技术支持,并帮助借款人与出借人建立了借贷关系等因此收取相应的“服务费”。对于“服务费”定价的具体标准对方避而不谈,只是一再强調收取“服务费”的做法,符合《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如果你觉得服务费太高,可以不借”

  服务费收取方分成给利息收取方或违法

  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对比上述法律规定和“借钱”平囼的《借款协议》中对借款2000元、为期一个月的借款人收取26.3元的“利息”的情况,换算下来年利率为16%左右,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年利率36%的“红线”

  对于“多收取的180元费用中,高额部分是153.7元的服务费”这一细节赵占领律师表示,“仅看协议内容服务费并不是由贷款方(九江市云客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收取,而是由微聚未来公司在收只要不是贷款方在收服务费,从法律上来说就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目前的法律法规对于收取服务费没有强制规定属于市场定价的范围,哪怕收得高一点也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平台方在收取服务費之后,与贷款方进行分成等于通过这种途径帮贷款方变相多收利息,这可能涉嫌违法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工商信息显示九江市云客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参股北京微聚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此外,赵占领律师还提醒这种贷款方收取低利息,平台方收取高額服务费的做法是目前网贷平台流行的方式,“既向借款人收取了高额费用又规避了法律风险,需要大家警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博借钱不还会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