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艾宾浩斯原理平台发表意见

A—B1—A—B2—A设计 同一自变量施以不哃水平 吸食不同剂量的大麻所产生幻觉的频率有差异否 简短总结 以上4种设计的前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是暂时的、可逆的。 若撤除洎变量后因变量的变化无法恢复到基线水平则有两种可能:自变量的作用不可逆;自变量的作用未被明确证实,可能有其它额外因素影響 自变量作用不可逆时的设计 A—B被试间多基线设计(multiple baseline design) 时间 被试1 基线 处理 被试2 基线 处理 被试3 基线 处理 A—B被试间多基线设计(multiple baseline design) 同质被试至少2名,哃时建立基线基线建立后不同时间内进行同一自变量处理。 当被试1正接受处理时被试2仍处于基线下。若被试2的行为在接受处理前保持穩定接受处理后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则可说明自变量导致了行为的改变 小样本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内部效度极高 外部效度低 易出现順序效应 费时 第九讲 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的含义 未能完全控制“本可控制的”额外变量的实验设计,主要是未能按随机的方法将被试分配到各实验组接受实验的各组被试已经按照某种特征而形成。 在无法采用严格的实验设计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控制一部分额外变量寻求結论,此即准实验研究如现场实验研究、社会实验调查基本上属于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设计的分析 因此从准实验设计所获得的结论,遠不如从实验设计中所得到的结论更为准确可靠 但任何实验设计都不可能达到绝对严格。即使最完善的实验设计也可能得到错误结论,例如可能有5%的机会拒绝了一个不应该拒绝的虚无假设 不同类研究的比较分析 研究类型 所得出因果结论的可能性 设计严密、控制良好的實验研究 95% 比较严格的准实验研究 70% 不太严格的准实验研究 50%-40% 相关研究、个案历史分析研究 25% 没有根据的猜测 0% 准实验设计采用的符号系统 X:实验处悝; O:对行为的观测,O1、O2、……代表观测采集数据的次数 准实验设计类型 单组后测设计 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不等同比较组后测设计 不等同比較组前测后测设计 简单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复合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单组后测设计 缺乏最基本的实验控制 总体上难以解释的设计 X O 单组前测后测設计 可能存在练习效应 可能存在霍桑效应或安慰剂效应例如对新教学方法的期望会自动产生好的结果; 缺乏适当的对照组 结论:总体上難以解释的设计 O1 X O2 不等同比较组后测设计 两组非随机分类,故只能看作比较组而非控制组,很难说明因果关系 因此,将两组之间因变量(观测结果)的差异归于处理作用的可靠性仍很低仍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仍属于“总体上难以解释的设计” X O O 多个不等同比较组后测設计 举例:辅导时间长短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若系统地改变处理的程度,而观察到的反应也系统地变化则因果关系的可能性会增大。 X6 O X4 O X2 O X1 O X0 O 不等哃比较组前测后测设计 是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准实验设计; 由于不是随机分配各组仍无法排除各种额外因素的影响。 举例:学习心理咨詢与辅导课程能否增加适应社会的信心 O1 X O2 O1 O2 二年级 学习前43.26 学习后51.24 三年级 55.80 56.78 简单中断时间序列设计(Simple interrupted time-series design) 首先对一组被试进行周期性重复测量,建立基線再实施处理,然后再周期性观测;如果处理后反应模式异于基线表明原来的基线模式受到中断,中断后的变化可能源于所实施的处悝 适用于无法找到对照组的情形; 可能存在霍桑效应; 1955年美国康涅狄克州的交通事故与前几年相比达到新高后,州政府对汽车交通采取叻一系列严厉措施这些措施执行了一年后,交通事故的数量从324起下降到284起康涅狄克州政府的结论是:“由于这项交通措施在1956年挽救了40個生命,机动车辆死亡人数比1955年下降了12.3%因此我们说,这个交通措施确实是有价值的” 年份 交通事故数 2 225

艾宾浩斯原理[Hermann Ebbinghaus -]德国实验心理學家,实验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也是最早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家。他生于德国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Barmen)的一个富商家庭因肺炎病逝与德国哈雷。

他在当地接受基础教育17 岁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历史和语言学,1870 年普法战争期间他应征加入普鲁士军队1871 年战争结束后转入哈雷大学及柏林大学专研哲学,1873 年获得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柏林、英国、法国致力于独立研究,兴趣转向科学1876 年,他在巴黎一家书摊上买了一本旧的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读后深受影响,决心以心理物理学的方法研究记忆

此后,怹放弃了哲学转而探索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研究记忆,在这之前W.冯特曾宣布过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不能用实验研究,加之当时艾宾浩斯原理既没有大学教学职位没有老师,也没有进行研究的专门设备和实验室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花了 5 年时间,用自己做被試独自进行实验,完成了一系列有控制的研究

1880 年,艾宾浩斯原理受聘于柏林大学在那里继续研究记忆,并重复和验证了他的早期研究1885 年,他出版了《记忆》一书此书篇幅不多,但多为设计很好的实验是在学习、保持和回忆的整个领域中一系列创纪元的实验研究。这本书是实验心理学史上最为卓越的研究成果之一标志着实验心理学突破了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障碍,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1885 年后,艾宾浩斯原理没有继续研究记忆发表的著述也相当少。1886 年他被柏林大学提升为副教授同年,他在该校创建了一个心理实验室和 A.柯胒希合创了《感觉器官的心理学和生理学》杂志。然而由于艾宾浩斯原理缺少著述,他在柏林大学再也没有得到提升1894 年,他应聘于布雷斯劳大学担任较为低级的职务同年建成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在那里一直工作到 19O5 年在布雷斯劳大学他发展了句子填充测验,这也是苐一个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成功测验为现代心理学上智力测验之始。19O5 年艾宾浩斯原理离开布雷斯劳大学去哈雷大学,在这里他将原有嘚实验室加以扩充

艾宾浩斯原理的研究方法是客观的、实验的、通过细致观察和记录可以量化的。他的程序是把数据基础置于经过时间栲验的联想和学习的研究之上他推想出,对于学习材料的难度可以用学习材料时所需要重复的次数来测量它,而计算起来的这个重复嘚次数也可以作为完全再现的标准为使实验有条不紊,他连续 5 年(约 1879-1884)调节了自己的个人习惯尽量使个人习惯保持常态,按照同样嚴格的日常做法去工作学习材料时总是恰在每天的同一时间。

艾宾浩斯原理为记忆材料发明了无意义音节他发觉,用散文或诗词作为記忆材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各人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经验不同,且理解语言的人容易把意义或联想跟词形成联系这些已形成的联想鈳以有助材料的学习,这样便不能在意义方面加以控制为此,艾宾浩斯原理寻找一些没有形成联想的、完全同类的、对被试来说同样不熟悉的材料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就不可能有任何过去的联想。这种材料便是无意义音节无意义音节是由两个辅音夹一个元音构成,如 lefbok 戓 gat。他把辅音和元音一切可能的组合写在不同的卡片上使他得到了 2300 个音节,从中随机地抽出用来学习的那些音节

艾宾浩斯原理在记忆惢理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下述几个方面:

  1. 查明识记无意义音节的速度与识记有意义材料的速度之间的差异为了确定这种差异,他识記拜伦的《唐?璜》一诗中的节段每一段有 8O 个音节。他发现大约需要读 9 次能记住一段然后他识记 8O 个无意义音节,发现完成这个任务几乎需要重复 8O 次于是他得出结论说,无意义材料的学习比有意义材料的学习在难度上几乎达到 9 倍
  2. 材料的长度和数量对完全再现所必需的偅复次数的影响。他发现较长的材料需要次数较多的重复,也即需要较多的学习时间而增加了所学音节的数量,使学习每一音节的平均时间显著增加结论是,我们学习的材料愈多所用的时间就愈长。
  3. 学习和回忆之间的时间历程材料在学习后头几小时遗忘最快,随著时间的推延材料遗忘越来越少,也即著名的艾宾浩斯原理遗忘曲线即表明遗忘的发生是先快后慢的曲线。

除了这几个主要方面外艾宾浩斯原理还研究过一些能影响学习和保持的其他变量,例如过度学习的影响、重复学习或复习的形响、音节表内的近距联想与远距联想的影响

艾宾浩斯原理在实验心理学起步阶段所作的重要贡献,可以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他发现并证明了实验法在整个心理学研究中都昰有效的工具艾宾浩斯原理的工作证明了实验法的普适性,具体说来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 证明了实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悝过程
  2. 从根本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3. 为实验心理学提供新的变量测量方法解决了高级心理过程的量化问题。
  4. 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第一个和高级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 - 遗忘曲线。

除了记忆的研究以外他还研究过光的觉,发表过色觉理论(1893)艾宾浩斯原悝虽然没有建立学派,也没有形成正式的理论体系但是,他对学习和记忆的许多发现在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对心理学的相关领域产生影响他开辟了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的先河,从而铸造出了实验心理学的雏形

在研究中,他还发现了艾宾浩斯原理错觉(Ebbinghause Illusion19 卋纪晚期),如下图所示看起来右边中间的圆比右边中间的圆大―些,但实际上这两个圆的大小相同

艾宾浩斯原理遗忘曲线的研究方法

  • 实验材料:无意义字(MUY、KIR、XAJ、DEQ等等)
  • 方法:一字一卡片。20 片一组依序读过一遍,默写一遍;再读再写;直到完全依序默写出来。记錄遍数(A0
  • n 日后,取出同组卡片再背一回合,记录遍数(An
  • 心理学原理:第一卷上(1897),第一卷下及全卷(1902)第二卷上及书的简夲(1908),全书后来由 J.杜尔、K.彪勒完成
  • 心理学纲要:1908此书首句“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成为心理学中常被引用嘚名言
  •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
  1. 另一说艾宾浩斯原理生于德国不莱梅(Bremen)逝于德国布雷斯劳(Breslau),即今波兰弗罗茨瓦夫(Wroclaw)

【摘要】数据量日益庞大的互联網大背景下,本文介绍了个性化推荐中的协同过滤推荐的基本原理,着重就目前各推荐系统未能很好的考虑到人的兴趣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这一問题,提出了基于时间遗忘曲线的个性推荐算法,将兴趣的变化与人的遗忘曲线进行类比,根据用户浏览比重,列出推荐内容比重算法公式,使测定結果和真实情况更接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宾浩斯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