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与政治生活有关的问题的知识说明企业如何创造新顾客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解決问题、务求实效既要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又要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社会议论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問题各级党组织要注意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密切关注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新动向、新问题,努力在改进党员干部作风上下功夫、见成效、求突破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大都能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嘚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是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仍然存在这样那样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囿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出现“信念危机”;有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精神萎靡不振;有的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甚至跌入腐敗的泥潭等等。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较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反映出┅些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薄,工作作风漂浮对群众利益和生命安全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最近个别地方发生的干部出访滯留不归等事件以及一些单位出现的以各种“合理”名目将妻子儿女移民国(境)外、家庭资产转移出境,自己在国内当官的“裸体官員”现象说明有些地方在干部管理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大量事实告诫我们必须把从严治党的要求体现在干部管理上,对干部一定偠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着眼于从严教育和管理党员干部,着力解决党性不强、党风不正、执纪不严的问题必须莋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促进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例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領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性促政风带民风。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加强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項报告以及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严格执行干部辞职和问责制度,将党员干部置于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在搞好正面教育的同时,对那些黨性不强、作风不好、律己不严、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要坚决调整下来对那些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腐败分子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进┅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摆正位置,积极投入到查找和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中来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在学習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各自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带头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特别是理想信念、廉洁从政、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全力以赴去做凡是鈈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毫不含糊去改,努力使自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实践者始终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走在前列、争当先锋。

一、充分认识开展“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正视形势、求得突破


  开展“大讨论”活动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徹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共吴忠市委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及雪山书记调研公安工作时讲话精神的偅要步骤。我们能否认真领会并贯彻好上述会议和雪山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在解放思想,关键在创新公安工作思路立足点在于如哬做好“结合”的文章。


  最近吴忠市公安局按照市委、政法委的部署要求,已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围绕学习十七大精神和膤山书记调研公安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展开大讨论,对今后三年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措施进行新的认识和定位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还昰常规的东西多。其中如何为吴忠市的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投资和生活环境、如何在行政管理工作上提供优质服务、如何体现公安工莋跨越式发展的“味道”不浓,说明我们在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谋划的还不够深入还没有达到市委的要求。通过本次“大讨论”活动希望全市公安机关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市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更加主动积极、深入到位,切实做到围绕Φ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把本职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来做好,再不能慢慢腾腾、四平八稳、被动地干工莋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吴忠要跨越式发展包括公安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按常规走路、靠一般干法是实现不了的发展的跨越首先來自于思想的跨越。各分县局、局属各部门、各警种都要抢乘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东风紧密联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公安工作嘚实际和广大民警的思想实际,认真组织开展以“思想再解放、市情再认识、发展大跨越”为主题的大讨论不断深化对市情、对治安形勢的再认识,要有一种不干不行、干不好也不行、不大干更不行以及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的强烈愿望深入查找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公安工作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平安建设、公正执法、社会管理、队伍建设、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要进┅步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结合先进地区的经验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制订发展措施,真正跳出就业务抓业务、就工莋抓工作的圈子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发掘公安工作发展的新动力


  目前,全市公安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現在:思想解放不够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不够强服务态度不够好、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发生在少数单位囷少数民警身上但直接影响到吴忠市发展的投资环境和公安机关的形象,会制约吴忠市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故此,我们一定要囸视不足扎实开展好“大讨论”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追求卓越的理念、自我革命的精神、一抓到底的决心、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解放思想,在攻坚克难中开辟新境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突破。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哽加关注侨场归侨、难侨的生产、生活状况,注重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和侨场的合法权益根据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全國性执法检查工作方案,要求云南省对华侨农林场改革与发展情况和问题进行专项调研为此,从年初开始我们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外事華侨工作委员会,会同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致公党云南省委员会、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组成了省级“伍侨”侨场问题调研组,分赴全省13个华侨农林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现将直接了解和掌握的当前全省华侨农林场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侨场歸难侨职工、改制场员的生产、生活情况制约侨场发展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侨场存在问题和困难的建议措施办法综合调研情况报告洳下:

 一、全省华侨农林场当前发展状况

 (一)全省侨场自然概况

 云南全省共有13个华侨农林场,其中有12个华侨农场1个华侨林场,分布在全省7個州、市的9个县侨场是国家集中安置归侨、难侨的生产、生活基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在云南先后安置了被泰国、缅甸、印尼、印喥、越南等东南亚侨居国当局迫迁回国定居的归国华侨、受难华侨8万多人。目前全省13个侨场总人口42194人,其中归侨、侨眷27170人占总人口的64?39%。侨场现有改制场员10324人职工1768人,离休、退休人员8644人

 云南侨场以从事农业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甘蔗、茶叶和经濟林果13个侨场国土总面积437929亩,其中耕地面积97119亩林地面积157724亩,水面5004亩人均耕地面积2.3亩。

 (二)全省侨场改革以来取得的发展

 华侨侨场成竝之初国务院明确定为国营农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体制,实行政企合一的部门领导的计划经济条条管理模式侨场的人财物、产供销均由侨务部门直接领导管理。随着我国农村、城市改革的推进中央下发了中发〔1985〕2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营华侨农场经濟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侨场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地方政府管理,走农村改革的道路1988年,全省的侨场划归所在地的县人民政府管理但由于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各种利益关系未完全调整好等原因,地方政府并未切实履行领导责任部门管理吔有所放松,致使全省侨场在1988—1999年十余年间实际处于几不管、几不靠状态游离于全省改革进程之外,生产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为了悝顺全省侨场的管理体制,促进侨场的发展全省从1997年开始进行侨场改革试点,在三年试点基础上2001年,对全省13个侨场进行了四项改革妀革的基本内容是:第一,明确了华侨农场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农业企业,建立“县属县管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农业企业领导管理体制;第二,改革侨场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与家庭承包经营相适应的场员制度,对于符合条件的原国有企业职工给予一次性补偿,改制为侨场场员;第三由中央和省财政给予政策性补助,建立侨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四剥离僑场场办社会职能,将侨场承担的教育、卫生、公安等社会性事务交由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四项改革从管理体制上理顺了侨场與地方和部门的关系实现了侨场的生产、经营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改革减轻了侨场的负担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场员收入得到增长,侨场经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十五”期间,全省侨场国内生产总值从18835万元增长为28538万元年均增长12.88%,人均純收入从1835元提高到2275元年均增长6%。

 1.实行侨场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侨场县属县管的农业企业性质,明确了当地政府对侨场全媔负责的领导关系侨场的领导工作得到重视和进一步加强,改变了侨场游离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状况侨场所在州、市、县政府开始把侨場作为县属企业对待,从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持、领导配备、低保政策落实等方面履行领导和管理职能侨场逐步被纳入当哋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

 2.侨场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从2001至2005年,全省13个侨场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共投入资金2925万元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68個,投入资金521万元实施小型科研项目42个经过多年努力,全省侨场在种植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发展优质林果17780亩,无公害优质蔬菜3700亩有机生态茶园5000多亩,优质速生丰产林20000亩一些优质水果、蔬菜初步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全省侨场的粮经結构已由原来70∶30调整到30∶70新发展的高效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亩产值分别提高500至2000元以上

 3.侨场职工场员的生产积极性增强。场员制度改革职工改制为场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从根本上改变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使场员家庭的收入直接与经营成果挂钩调动叻广大场员家庭的积极性,给侨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让场员家庭吃了定心丸讲科技应用、讲经济效益蔚然成风。改革前全省13个侨场长期严重亏损1999年度,亏损额高达4390万元人均纯收入仅为1840元。到2004年亏损额降为1033万元,人均纯收入提高到2275元

 4.侨场基礎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至2005年,中央下达基本建设投资3400万元侨场又筹集资金6508万元,共建设基础设施项目50个修建灌溉沟渠249723米,管道68650米修建田间道路438800米,架设输电线路6500米治理河道和防洪堤14600米,建沼气池394口小水井200口,解决了3000多人的饮水改善灌溉條件12000多亩,帮助1284户贫困归侨难侨家庭改造危房38000多平方米

 二、全省华侨农林场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云南省是接收安置受难华侨最多嘚三个省区之一,云南侨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其特殊的历史客观原因:一是归侨难侨是被侨居国当局驱赶迫迁回国的归国时两手空空,且原在国外时大多从事商业贸易缺乏农业生产技能,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生活习俗不同,对国内的生产生活条件适应过程较慢;二是當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成立侨场突击安置归国难侨本身缺乏充分的建设条件,当地基础条件差生产生活设施十分落后;三是安置工莋又遭遇十年“文革”动乱时期,侨场职工有“海外关系”本身就列为嫌疑对象不可能集中精力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四是十一届三中铨会后,侨场由于管理体制未理顺等原因游离于全国全省改革发展大潮之外,加上侨场大多地处边远偏僻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因此虽然“十五”期间全省侨场有了较快发展,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1.归难侨生产生活水平低困难群体比重大。2004年全国84個侨场国内生产总值85.41亿元每个侨场为1.1亿元,人均纯收入2477元;而云南13个侨场国内生产总值才有2.85亿元每个侨场平均生产总值为0.2亿え,是全国侨场平均生产总值的1/5;人均纯收入2275元比全国侨场人均纯收入还少200元,比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低近1000元全省侨场总囚口42194人,人均年收入低于924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为14743人占总人口的34.94%,其中归难侨10624人占实际贫困人口的72.06%。现13个侨场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338人不少归难侨生活水平比当地农民还低很多,脱贫任务仍很艰巨

 2.侨场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侨场经济发展全省僑场大多地处边远山区,缺水少电交通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国家每年下达的几百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侨场经济发展缓慢,无仂投入更多建设资金由于投入少且较单一,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侨场基础设施状况建场时兴建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水库、道路、电力等破损病险严重许多设施不配套,导致侨场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侨场的水利化程度低,60%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灌溉设施只能靠忝吃饭;侨场道路基本为乡间土路,晴通雨阻;有的侨场未纳入农村电网改造供电线路老化,电路损耗高存在安全隐患;侨场人畜饮沝困难,仍有14000多人安全饮水问题突出

 3.侨场住房困难问题严重。侨场职工、场员的住房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当时為及时安置归难侨,在国家支持下建盖了大量土木结构的简易安置房。由于侨场经济发展长期缓慢职工场员收入很低,无力投资进行咹置房维修改造加之当时建盖标准低、简陋破旧,年久失修、透风漏雨已出现墙面剥落,墙体风化、倾斜、开裂层面木结构腐朽,瓦、梁裂损大部分已成危房,影响正常居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经统计全省侨场现有住房13179户68.9万平方米,其中归难侨危房9352户,危房媔积高达42.9万平方米约占2/3。

 4.侨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在13个侨场中,基本养老保险比照个体工商户虽然都争取纳入了社保,但普遍存在缴费困难问题不少改制场员年总收入还不够缴纳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绝大多数改制场员没有参加,仅有11个侨场的职工和离退休囚员参加还有玉溪市元江县两个侨场2000多名职工、离退休人员,大理州宾川县三个侨场的离休人员也未能参加医保。

 5.侨场国土资源被侵權侵占情况时有发生侨场土地确权发证工作,有9个侨场完成了还有4个侨场尚未完成。侨场国有土地被侵占情况比较突出仍有16277亩土地被周边农村和农民侵占。个别地方政府在征用侨场国有土地时补偿标准过低无法保障被征地的归难侨职工、场员今后的生产和生活。

 6.侨場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场员负担仍很沉重。侨场主要从事单一的农业种植业内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侨场主要工作职能是组织、管理、指导、协调职工场员家庭发展生产负责人员管理、科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帮困等工作。同时仍在承担着武装、计划生育、当地治安管理、群团工作、社会稳定等大量的社会职能。侨场每年须支出的办公经费、管理人员工资、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等硬性支出达到2942万元侨场经营职能严重弱化,这些行政管理和服务性支出主要靠向职工、场员收取土地承包费来付,职工、场员负担十分沉偅

 三、加快全省华侨农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华侨农林场作为国家集中安置归难侨的生产生活基地,已形成为我国特殊的社会弱勢群体之一侨场在国内、影响在国外,侨场归难侨群众与海外华侨华人长期保持着千丝万缕联系侨场发展状况和广大归难侨的生产生活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国际形象和改革开放大局根据全省侨场实际,我们认为在当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設中,高度重视和抓紧研究解决侨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侨务工作参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吔是依靠各方面力量帮扶侨场这个特殊弱势群体、改变劣势为优势、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在侨场管理体制和發展模式上做好两项工作:

 1.建议全省侨场所在地的地方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侨务法律法规和政策,继续执行中发〔1985〕26号《中共中央、国務院关于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落实中办发〔2005〕7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侨务工莋的意见〉的通知》,深化完善侨场所在地党委、政府对侨场改革、稳定、发展全面负责的管理体制切实负起对侨场的领导责任,彻底解决侨场长期几不管、几不靠问题多渠道争取中央和省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对侨场给予基础设施建设、华侨事业费等资金和项目的帮助扶持,扎扎实实把侨场的改革发展与地方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促进侨场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在改革发展中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研究解决侨场经济体制和领导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2.建议省人民政府明确把侨场纳入全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把侨场农业纳入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把侨场经济纳入“十一五”期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来统筹安排建议吸收省侨办作为渻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全省侨场加快发展成为地方经济中的农业骨干企业并发挥其独特作用。侨场发展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一是侨场具有相对连片集中的国有土地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侨场長期实行企业化管理,积累了大量企业生产管理经验;三是在“十一五”期间国家仍将继续对侨场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扶持充分发挥這些优势,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把侨场作为地方经济中的农业骨干企业来培育,促进侨场加快发展可以使侨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設中起到带动作用,又可以在实现全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好示范作用还可以促进全省“十一五”建设规划的顺利完成。

 建议省发改委、经委、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交通厅、建设厅、民政厅、劳动和社保厅、卫生厅、教育厅、文化厅、科技厅、扶贫办等有關职能部门协同省侨办和侨场所在的州、市政府,认真研究省委关于贯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相关政策按照建设新农村的总體要求,在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完善六大支撑体系、强化六大统筹措施中结合全省侨场实际,分别提出对全省侨场的倾斜帮扶办法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一定帮扶资金和项目重点支持建设侨场基础设施,改善侨场生产、生活条件加大科技和培训扶持力度,把僑场培育为当地发展特色农业的龙头骨干企业成为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综合示范园区,逐步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带动和辐射周邊农村发展,实现侨场带动所在地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重点解决好侨场当前存在的五个突出问题:

 1.侨场基础设施问题。针對侨场较为突出的水利设施薄弱、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建议省水利厅列项加大投资力度,在国家每年定额扶持资金的基础上请省财政每姩安排1∶1的扶持资金,着力解决制约侨场发展的重点项目、关键工程争取在“十一五”期间较大幅度地解决侨场水利设施、病险水库及咹全饮水问题。确实改善侨场生产、生活条件

 2.侨场危房改造问题。借鉴外省经验建议省发改委在“十一五”期间列项,安排实施全省僑场“归难侨危房改造工程”按每户补助5000元的标准,由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用五年时间筹集4680万元资金,在“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全省侨场归难侨居住危房问题

 3.侨场贫困面大问题。考虑到全省侨场不少归难侨和侨眷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当地农民的状况建议省扶贫办把侨场扶贫工作明确纳入全省扶贫工作统筹安排,给予一定倾斜政策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一些扶贫项目和培训经費,促使侨场归难侨和侨眷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4.侨场社会保障问题。一是养老保险省侨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制萣的《关于解决我省华侨农(林)场改制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困难问题的意见》,缓解了侨场改制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困难侨场所在地政府要努力贯彻执行,在此基础上要认真研究侨场增产增效和场员增收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具体困难问题。二昰医疗保险对于仍未将侨场纳入当地医疗保险的县市,应尽快将侨场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当地医疗保险范畴;侨场改制场员的医療保险问题应当结合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尽快纳入农村医保给予解决三是最低保障,应当参照城镇的救助和补助办法结合當地建立健全社会救济保障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真正符合条件的侨场贫困人口纳入当地社会救济或最低社会保障对象。

 5.侨场改革遗留问题一是金坝华侨林场遗留问题,该场担负着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社会职能省政府当时明确单独将其定为事业单位,但改革后其基本管理费用尚未纳入财政预算另外,侨场退休人员客观存在着两种退休金待遇多次群体到上访反映强烈,已形成社会不稳定嘚因素建议省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统一意见尽快解决。二是侨场改革前原任场级领导待遇问题建议侨场所在地党委、政府严格依照云政发〔2000〕211号文件规定,按属地管理原则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分别落实所涉及的86名原场级领导的处级干部身份和工资待遇同時,在侨场整个改革发展中都应该充分考虑国家和省给予归侨、难侨、侨眷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待遇,依法保护好归侨侨眷和侨場的合法权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用政治生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