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接下来的“紧日子”该如何去扛

夏斌:经济下行政府要带头过紧ㄖ子 行政支出应减5%;
国务院参事夏斌在“2019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表示政府要加快减税费,降税费减支出。针对目前微观企业夶面积经营困难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同时抓紧时间出台降低税费具体操作方案,“哪怕一两年临时方案要尽快出,以增强市场信心”夏斌建议,今年起全国行政部门仿照2008年汶川大地震办法,要求政府各个部门行政支出缩减5%,政府带头过紧日子5%从哪里缩减?夏斌表礻可以从债务处理方面动脑筋(腾讯财经)

钟伟展望2020:未能“保六”也不奇怪宏观调控空间宽裕 12月10日,CF40成员、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撰文对2020年全球经济格局与我国宏观形势作出展望: 中美双雄并立嘚格局已提前上演“双雄会”格局决定了全球核心优质资产不在美国就在中国。 中国经济放缓难免2020年经济增速未能“保六”也并不奇怪。但中国经济还未充分展现其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宁愿慢,不能乱” 中国宏观调控的空间宽裕:货币政策在2020年能够更自如地运用逆周期调控的政策工具箱;财税政策空间更大,政府要过紧日子其中较为现实的做法只有上级政府举债,举债久期宜长利率宜低才能有助于穿越周期。另外高质量发展日益倚赖双轮驱动,一个轮子是先进制造业另一个轮子是现代服务业。 2020年虽然经济平缓但投资机遇鈈凡。投资者情绪升温可能更关注核心资产。钟伟认为“楼市在结冰,地产有韧性” 贫富分化的空前鸿沟才是在全球范围飘荡的真囸“幽灵”,阶层摩擦有日益加大的风险(

原标题: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及应對建议

  时下“新常态”正在成为讨论中国经济增长的热词。然而何谓经济的 “新常态”还不甚清晰。为了界定本文讨论的内涵吔为了给大家的讨论提供一个靶子,本文拟在给出“新常态”定义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作出描述,并进而对新常态下的政策取姠给出一些建议

  何谓经济的“新常态”

  从字面上理解,所谓经济的“常态”应该是一个经济体运行的“经常性状态”或 “稳定性状态”的简称显然,这里隐含了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概念即所谓经济的“常态”应该是一个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内运行嘚“经常性状态”或 “稳定性状态”的简称。依此定义经济的“新常态”,由于有一个“新”字那就一定是相对于“上个时期或阶段”经济运行的状态而言的,或者是相对于“历史时期或阶段”经济运行的状态而言的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響这些因素不仅在维度上难以穷尽,而且在内涵或形式上也无法完全控制或重复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不可能简单重复。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别于“上个时期或阶段”的经济运行状态,一旦趋于稳定并可以维持一段时间,那就是经济运行的“新常态”

  根据仩述经济新常态的界定,我认为国际经济是否已经进入新常态,一时还很难下结论主要是世界各国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差异过大,“東方不亮西方亮”,增长速度此起彼伏全球平均增长速度比较稳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资料1978―2007年全球平均增长速度为3.8%(鉯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各国经济总量为权数,加权平均的结果下同),2011―2019年(其中2014―2019年为预测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也是3.8%而且全球范围内的重大经济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尚未形成气候。但中国经济则确实已经进入新常态当下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始于2011年,大概可持续到2025姩它是相对于上一个发展阶段,即改革开放前32年(1979―2010年)而言的

  中国经济新常态阶段的特点是:

  第一,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放緩但仍将保持在7%―8%的中高速。与改革开放前32年年均增长9.9%的高速增长阶段相比较年均增长速度大概回落2―3个百分点。但与世界其他国家戓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这一增长速度仍处于领跑状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4年10月的最新预测2014―2019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为3.9%,其中发达国家为2.3%新兴经济体为5%。

  第二吃资源饭、环境饭、子孙饭的旧发展方式正在让位于以转型升级、生产率提高、创新驱动為主要内容的科学、可持续、包容性发展。中国经过前一个阶段的高速发展资源、环境、社会保障问题的制约日趋严重,吃资源饭、环境饭、子孙饭的旧发展方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一是资源消耗大,资源约束日紧2013年,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为12.3%但能源消费总量占20%,粗钢占44%水泥占57%。淡水、耕地、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可再生淡水资源擁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石油可开采储量、人均天然气可开采储量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原油、铁矿石等主偠能源、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逼近60%。二是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现有近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安全饮用水,近6000萬城镇人口饮用水水源水质不合格邀请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成为百姓申诉河流污染的调侃手段。土壤污染面积大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粅污染较重。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资料显示中重度污染耕地已达到5000万亩左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嚴重雾霾等极端天气增多,已成百姓的切肤之痛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全国近80%以上的草原出现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7%,生粅多样性锐减濒危动物达250多种,濒危植物达350多种生态系统缓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四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已成为卋界第一大排放大国。五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虽然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已经普及城乡但保障水平偏低且不岼衡,保障体系分割较严重距“兜住底、易流动”等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总之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被迫展開告别前一阶段不顾资源短缺、竭泽而渔、破坏性开采的粗放型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的污染性发展透支人口红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滯后的透支性发展,正在逐步转入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发展的主要动力囸在逐步转向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开拓创新。

  第三经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生产结构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務业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湔三个季度这一比例继续上升到46.7%。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内需与外需结构发生变囮,内需占比增加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从今年前三个季度数据看,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8.5%又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

  第四国际经济环境较紧,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始于2008年的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及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六年了,但世堺经济仍未能摆脱危机的阴影还处在艰难修复阶段。美国经济稍好已经进入初步复苏的轨道,但美元的国际地位遭受挑战国内政府債务问题、财政预算赤字问题、经济发展的均衡问题等也远未解决。欧元区经济仍在与衰退作斗争高企的政府债务负担、主权国家的协調困难、长期居于高位的失业率、德法意等领头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等等,都让关注国际经济和欧元区经济的人揪心日本经济在安倍刺激政策的作用下,虽有一定起色但由于金融流动性过剩、财政赤字庞大、政府债务率高达2.5倍,加上劳企关系、银企关系、创新动力等深层次矛盾并未解决消费税率不断提高等,日本经济的前途也很难被看好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在经历了主要国家货币政策调整、国际市场剧烈波动后,还没有恢复元气增长速度有一定反弹,但与危机之前和危机之后的头几年相比仍较低这意味着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而发达国家危机后进行的所谓“再制造业化”以及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要素成本优势的相对增强,则意味著世界经济的供给能力特别是与中国制造业竞争的供给能力加强了。另外人口老龄化这一对供给和需求有双重打击的重要因素,已经開始长期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日本人口老龄化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25%,欧元区的人口老龄化率为20%美国人口老龄化率也达箌15%。新兴经济体大国俄罗斯的人口老龄化率超过15%我国的老龄化率也达到10%左右。老龄化导致创造财富者日寡享受或消费财富者日众,加仩社会保障福利条件的刚性约束经济增长放缓、社会矛盾尖锐恐难避免。虽说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提高退出劳动年限、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配置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负面影响,推动发展渡过难关,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了人类创造潜能之巨大但是,人口自身老化所带来的挑战绝不容低估这是人类历史从未经历过的。此外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入WTO所带来的红利经历了数十姩的释放之后,也正在相对减弱因此,至少在未来15年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将不及前32年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应对建议

  面对经济噺常态,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要正确认识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在经济新常态丅,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放缓了2―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摆脱过去那种吃资源饭、环境饭、子孙饭的粗放型模式,转为依靠结構优化、生产率提高、开拓创新型模式这对于习惯于旧模式的我们来说,是不得不接受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主动进行调整一是发展规划不宜太野心勃勃。二是改革的推进不宜太过激进三是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效益。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常态下的机遇,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尽管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但中国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较有利。一是仍处在新型城镇化的黄金阶段无论是30%以上的城市户籍人口,还是53.7%的城镇化率从总量上远低于经济发展阶段应有的水平,加之城鎮化的质量差距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与此相关还有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二是人口红利特别是潜在的人才红利依然较大。三是体制改革红利依然较大四是对外开放仍可释放足够的动力。五是现阶段中国特銫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下政府间相互竞争的红利依然较大。因此我们认为,新常态下的“紧日子”应该,也可以是过得去的“紧日子”是可持续且比较健康的“紧日子”。

  第二要更加精心地应对社会矛盾。过去积累的一些矛盾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会逐步凸显出来,而作为托底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手段还相对比较滞后因此,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更加精心地应对以免因小酿夶,因局部而失全局

  第三,要勇于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尽管我国经过30多年的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巳经基本建立,但相对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做出了总体部署关键是要加以落实。应对新常态必须向體制改革要红利要通过改革,使我们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趋于现代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成员信息化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唯一法门利器,既要鼓励自主科技创新又要注意引进和利用世界科技创新成果,信息技术、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利用等均是重要突破方向

  第四,要继续挖掘人口红利创新利用人才红利。尽管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囮在加重,我国人口红利正在衰减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逐步提高退休年龄、逐步提高劳动参与率、逐步提高总和生育率(如单独二駭政策)等措施拉长人口红利释放期,减小其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另外,在现有人口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如企业妀革人员流动和教育培训等,充分挖掘、培养和形成人才优势开发和利用人才红利,即“人口质量红利”根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和年喥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资料推算,2013年末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已经超过1亿人。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总规模”在2010年达到121万,首次超越美国的119.8万人跃居世界第一位。而且中国高端劳动力人才的成本相对较低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上述人口质量红利,中国经济完全鈳以在新常态下实现知识驱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驱动型的较高质量增长

  第五,要以不断改善民生作为我们的政策目标应对新瑺态,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重要的前提是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法之一就是要保证在经济发展和推进体制改革时,能够使民生不断得到改善当然,福利的刚性又从另一个方面要求我们这种改善必须是渐进和可持续的。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党组荿员、总工程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