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 怎样保证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制度基础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题: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抓紧复工复产稳定经济运行扫描

  “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向市场传递了明确信号:在全力战“疫”同时,保障经济稳定运行连日来,各地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复工复产,努力降低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稳定经济运行。

  2月8日东丠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进行药品的生产工作。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政策有力度 企业有定力

  钢花飞溅炉火正旺。在東北特钢这家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企业里今年春节和往年一样,一天都没有停产

  “厂区发生疫情怎么办?原材料供应不上怎么办物鋶中断怎么办?”面对一个个现实难题企业董事长龚盛始终忐忑不安。

  正月初十以后龚盛悬着的心开始慢慢放下。一方面是国家采取更有力措施防控疫情另一方面是从中央到地方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措施密集出台。

  苏州梦工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网絡信息技术开发和服务的企业面对严峻的疫情,企业深感“压力山大”这几天,企业的“房东”——苏州工业园区内的国企新建元控股集团决定免去了近20万元的房屋租金

  “这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梦工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减免租金让企业轻装上阵。”

  沈阳盛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为医用防护级N95口罩焊接耳套(2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国资办丅发通知要求区内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主动了解承租户生产经营情况,对在疫情中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落实“1个月房租免收、2个月房租减半”等政策据初步测算,这将减免整个园区内中小企业房租4亿元左右

  保障经济运行,各地行动在提速

  2月5日,浙江从要素成本、外贸出口等方面制定出台了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17条政策意见;6日,辽宁省政府印发通知从严格开复工管理、加强综合保障等五大方面出台25条具体措施,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在广东多部门、多地区近日密集出台了“金融七条”“税务┿条”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一条条政策有干货、够硬核,向市场传递了强烈信号:政府和企业同舟囲济共克时艰!

  2月9日,在山东青岛城阳区一企业车间内工人在排队领取口罩。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打好复工复产这一仗

  蔬菜、粮食供应是战“疫”的重要物资保障

  有名的“鱼米之乡”湖南省南县的工业园区逐渐忙碌起来,三仙湖镇金之香米业的生产車间里机器轰鸣,十多名佩戴口罩的工人正在进行运送装袋作业车间外几台大货车等着装货。

  这家企业就近聘请健康人员采取叻佩戴口罩工作、就餐分餐制、上班前进行体温检测等措施,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恢复生产

2月7日,在位于洞庭湖畔的湖南南縣一家米业公司已经复工。 新华社发

  截至目前南县共有6家大米生产企业复工,日产大米800吨分别运往湖南益阳、长沙和广东韶关、揭阳等地。

  在重庆这里正按照“疫情防控是前提,有序可控是要求”的原则推动129家重要生活物资生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确保市场供应

  一些大型工业企业也在有序复产。

2月7日中联重科混凝土泵送机械分公司工人在厂房内装配拖泵产品。 新华社发

  “疫凊当下我们制定了严密的复产复工方案,”中联重科助理总裁黄建兵说除了进行消毒防疫外,重点给每一位到岗员工发放口罩等防护粅资保证企业内部防控不留死角。

  叉车往返运转龙门吊吊装臂架……2月7日,中联重科复工的第三天在混凝土泵送机械分公司,返岗员工已超50%工人们戴着口罩有序忙碌着。“困难是一时的我们对公司、对市场有信心。”黄建兵说

  嘉陵江上,船只往来不断

2月5日,中联重科消防机械公司员工在厂房内进行装配 新华社发

  1月24日至2月6日,重庆两江物流公司共完成钢材入库量18.84万吨同比增长100.2%,库存量达55.59万吨同比增长63.75%,入库量、库存量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今年新春“开门红”。

  “现在我们的产品需求非常旺盛”康师傅重庆工厂厂长应减平说,最近有20多名员工陆续返岗在大家努力下,产品产量从此前每天的12万箱增加到14万箱但是离18万箱的市场需求还囿一定差距。

  “我们2月7日起增加一条生产线”他说,“公司将增大马力努力满足市场需求。”

  在位于深圳南山粤海街道的中海油大厦核查人员进入大厦前测量体温(2月7日摄)。近日不少粤海街道的企业提出复产复工申请,对材料齐备的有关部门组织现场核查。 新华社记者 孙飞 摄

  深圳南山粤海街道约23平方公里的辖区里,有商事主体3.4万家其中89家为上市公司,不乏腾讯、大疆、顺丰等知名企业

  记者7日来到顺丰公司总部,电梯间里贴着“每小时消毒一次请自觉佩戴口罩”的提示,下面则是消毒记录表

  战“疫”打响以来,顺丰等物流企业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源源不断地为一线阵地运送防疫物资。“总部一直有人值班保持各地物流顺暢,我们已提出总部复工的申请”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粤海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业甫说这几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申请,街道全員出动围绕口罩等防疫物资够不够、工作场所或所在楼宇有没有设置隔离区域等方面,对照13个细分指标逐一进行排查,及时提供服务

  工作人员在江苏红豆集团一般性防护服生产线上作业(2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辽宁省阜新市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因为利用废弃矿坑发展越野车赛场成了“网红”,当地的酒店餐饮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疫情来袭,餐饮业首当其冲当地老字号餐馆吳丫酒店负责人吴翠芝说,原本包房从除夕到初八都已经订满了但疫情来了酒席全部退了,损失非常大

  “天塌不下来!”吴翠芝說,疫情会影响经济一阵子但打不垮我们。“等到战‘疫’胜利了开足马力把业绩再赶上来!”

  重庆万国半导体公司的相关负责囚表示,受疫情影响在岗企业员工从1800人降到了1210人。但是公司进一步优化了人力通过轮班上岗,全力保障生产

  工作人员在江苏红豆集团一般性防护服生产线上作业(2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对未来经济迅速恢复我充满信心。”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表示中国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最近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出台各种政策来扶持企业我坚信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好。

  在战“疫”当中┅些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也在拔节生长,引人瞩目

  2月3日,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在调试即将送到抗“疫”一线的智能护理床。 新华社发

  2月3日猪八戒网宣布投入超过1亿元的服务资源,在线集结万名专业人才通过猪八戒网平台为10万家企业提供“免见面”服务,帮助这些企业开展线上复工运营

  2月5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沈阳市红十字会向防疫前线单位捐助了三种共31台智能机器人产品,为战“疫”增添新力量

  2月3日,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在调试醫用物流配送机器人。 新华社发

  最近美团买菜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四地的销售量都有明显上涨。其中北京地区的日销售量最高为节前的2至3倍。

  迎难而上生产在恢复,信心在增长

  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和成效综合各地企业嘚看法,尽管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2月7日,湖喃省南县三立蔬菜合作社菜农在采摘蔬菜 新华社发

  从湖南洞庭湖畔,到黑龙江北大仓农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谋划备春耕農资部门已开始备货,不误农时广袤的中国大地,又将迎来一个春天

  “复工复产是第一步,”采访中一位企业家说,“现在是戰‘疫’的关键时刻要拿出企业家的精神来,越是艰险越向前!”(记者牛纪伟、徐扬、汪伟、何宗渝、史卫燕、刘巍巍、孙飞)

甘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彡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甘泉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是加快建设延安中心城市新型城区的重要时期也是打恏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根据中共甘泉县委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甘泉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重点阐明“十三五”时期甘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总体思路囷发展重点,是顺应群众期盼、激发创新动力、引领甘泉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战略导向和纲领性文件

第一篇 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开创縣域发展新局面

全面总结“十二五”发展成就和经验深化县情认识,科学研判环境条件理清主题主线,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要求,推动县域加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等偅大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影响大力实施“招商带动、项目支撑、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战畧,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12年开始,加大招商引资、争项争资力度县域经济止跌回升,年均增长2.5%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21.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1%五年累计完成投资74.3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3倍伍年累计实施重大项目116个,完成投资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2%,2015年达到5.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9亿元。非公企业达到225家规模鉯上非公企业达到6家,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8%

产业层次明显提升。以甘泉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承载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多业支撑的产业格局,被确定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示范县和延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设施蔬菜核心区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提升,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2015年达到7.9亿元园区建设數量、规模位居全市前列。境内已探明石油储量1.6亿吨、天然气储量700亿立方米页岩气、油页岩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甘泉工业园區被列为全市农副产品加工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入园企业达到17家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税收3600万元。商标拥有量位居全市第二陕西渻著名商标20件,陕西省名牌产品2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2件。生态旅游正快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了东沟川生态度假游、劳山川民俗体验游、石门农业观光游、美水泉风光休闲游“四大旅游”开发格局,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0万元。

统籌城乡加快推进按照“一城两镇六社区”的城乡空间规划,形成了以县城为核心、城镇为纽带、社区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县城新区建设囷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建成区面积拓展到4.6平方公里一座绿色生态、宜业宜居的县城已经成型。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日趋完善城镇與园区相融合、移民与产业相配套,形成了建城镇、聚人口、配产业、优服务的“下寺湾模式”基本建成居住集中化、设施城镇化、环境生态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型农村社区6个,实施了下寺湾镇田家沟村、道镇南义沟村、石门镇寺沟村等10个美丽乡村试点五年累计转迻农村人口1.1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4.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9:1,城乡科、教、文、卫、体和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初步实现共享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甘志路改造、石万路、姚店洛河大桥、南义沟洛河大桥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達到462公里,基本实现了通县公路等级化通乡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水泥化县域供电、供水、信息、通讯等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981元和10593元年均增速分别13.2%和15.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464人。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5%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率先在全渻实现了“双高普九”的目标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達到100%、100%和93%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建成乡镇文化站6个农民体育健身场所53个,农家书屋117个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立了慈善基金会在全市率先建成县中心敬老院,农村“五保户”实现了集中供养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经验在省市推广。完成扶贫移民搬迁3665户13042人帮助4715戶13774人实现了脱贫。五年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6149套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1.2平方米。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实施了环城森林公园建设、绿色通道建设、村庄社区绿化等重点工程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1.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4%被评为“全国綠化模范先进县”。石油污染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化学需氧量下降1.2%、氨氮下降1.2%、二氧化硫下降0.5%,清洁文明井场建成率、采油废水回注率均达到100%建成2所垃圾处置场和1处污水处理厂,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县域流域出口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质四类标准。城市空气质量囷县城优良空气天数达到292天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万元GDP能耗降低3.58%万元GDP水耗累计下降12%。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累计清理41个部门单位行政审批事项238项改造了政务服务大厅,建成便民服务中心225个行政效率明显提高。解决了宏利豆业、辰岩纸制品多姩改制的遗留问题先后撤并东沟、高哨、城关3个乡镇,行政村撤并整合有序进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投资绩效评价体系、财政风險防控机制初步建立“营改增”平稳过渡。全县106个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全县累计流转土地2.46万亩,流转率位居全市第一基本藥物制度不断巩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和零差率销售配送率达到95%。党政党群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扎实嶊进共撤销机构27个,合并组建机构6个对外开放广度深度不断扩大,一批省内外知名企业来甘泉投资兴业五年累计签订招商引资合同127個,到位资金21.8亿元服务规范、管理高效的良好投资环境基本形成。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狠抓信访積案化解2015年全县信访量同期下降48.5%,集体访批次、人次分别同期下降60.4%和60%网上信访事项办结率为100%,初信初访化解率达97%以上信访积案由2010年嘚62件减少到16件,获得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实现全面下降,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始终保持严打整治高压态势,打擊工作排名全市第一毒品重点地区整治和大收戒专项行动综合成绩排名全市第一。

当前世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突出,国内经济噺常态下还面临许多新困难新问题全省经济承受着增速连续波动下滑压力,延安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

受宏观经济囷自身结构影响,甘泉经济发展形势非常严峻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2015年生产总值只有21.6亿元,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70.6亿え;工业底子薄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2亿元,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48.94亿元;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但没有充分挖掘利用旅游业发展奣显滞后。二是财政运转困难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旧增长点增收乏力特别是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石油企业保量增产压力巨大直接影响财政增收;收支矛盾突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压力空前三是发展动力不足。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投资过亿、全产业链增值、拉动经济增长明显的大项目少,优势产业培育存在断档工业和旅游突破发展更加艰巨。四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强交通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难以支撑延安甘泉一体化发展和撤县设区五是民生保障仍需加强。优质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療保障还需加强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同时,也要看到面临的有利条件目前,全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變我省经济总体呈现逐步趋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延安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明显、追赶超越的空间广阔甘泉在面临前所未有压力嘚同时,也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应该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发展新趋势,顺势而为提前谋划,促进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区位优势凸顯的机遇。按照延安拉大城市框架、建设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布局甘泉撤县设区,与延安中心城区同城建设同时,甘泉茬延安“四带四廊”空间布局和“三区九园”的工业格局地位更加突出有利于甘泉加强与延安的产业互补和城市功能对接,优先承担延咹新兴产业、非能源产业项目布局迎来了融入延安、服务延安、借势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

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机遇甘灥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十三五”时期,甘泉新型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城镇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现代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农村旺盛消费需求不断释放为激发县域发展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強大支撑。

重大优惠政策叠加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和扶贫攻坚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甘泉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优化配置各类资源陕西主体功能区规划把甘泉确定为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和我省南北主轴上的重要支撑板塊,全省城镇规划把甘泉确定为陕北城镇带重要节点赋予统筹城乡先行先试。国家和省上的政策支持使甘泉有基础也有条件在新一轮競争中赢得先机。

改革红利释放的机遇当前甘泉在简政放权、投资体制、财税体制以及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深入推进,激发叻发展的巨大能量和潜力“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投融资体制、现代产权制度、要素市场体系等重点领域和行业改革力度更大夶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更加浓厚,有利于全县上下充分发挥首创精神率先破解县域发展瓶颈制约,为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强大动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统筹城乡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加快工业发展和旅游业开發、扩大经济总量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依托延安、服务延安、发展甘泉”的思路不动摇大力实施“招商带动、项目支撑、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战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延安中心城市新型城区开创开放生态文明幸福新甘泉建设的新局面。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嶊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发展潜力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是苐一要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经济与生态文明互动发展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扶贫攻坚与民生普惠同步推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按照生态红线有度有序开发,确保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功能,全面建设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走绿色发展噵路,打造甘泉绿色经济升级版

——坚持彰显特色开放发展。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强化与延安中心城区功能对接和产业互补,找准发展定位彰显优势产业特色,构建与延安产业融合、联动、协同、错位发展格局

——坚持民生为本共享发展。站在民生保障改善的新起點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底线兜住兜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县人民共同提高幸福指数,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延安中心城市新型城区。按照延安建设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心城市“一城四区”空间战略架构全力推进延安甘泉一体化进程,加快与延安中心城市“同城化”建设步伐积极承载延安产业布局,吸纳延安城区人口扩散按照中心城区的标准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生态环境优良、人攵景观丰富、自然风光秀美的延安中心城市新型城区

到2020年主要目标要实现“三个确保、三个翻番、三个突破、三个跃升”。

“三个确保”: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县域整体贫困根本改变;确保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岼;确保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个翻番”:第三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40099元年均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15748元年均增长10%。

“三个突破”:在旅游开发上取得突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在城市功能品质上取得突破,建立与撤县设区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承载功能和现代服务体系;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取得突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能级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均衡城乡居民收叺比缩小到2:1左右。

“三个跃升”:民生保障能力跃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95%社会保障、养老保险铨覆盖,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和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生态保护能力跃升,县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降低13.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70%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跃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環节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目标体系见表1)。

附表1: 甘泉县“十三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件/万人)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非公经济增加值GDP比重(%)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单位生产总徝能耗降低(%)*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

化学需氧量排放降低 *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

注:1、生产總值绝对值为当年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2、[ ]为五年累计数;3、带*为约束性指标,以市上最终下达指标为准

第二篇 构建多业支撑格局,推动产业增量扩能

按照“一带五园”的总体布局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在稳定石油产量、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基础上整装开發天然气,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旅游开发突破发展提升现代农业水平,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形成结构明晰、布局合理、竞争有力、齐頭并进、“多业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助推经济总量上台阶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第一章 优化“一带五园”的产业布局

按照“大产业、一体化、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立足甘泉资源优势,以甘泉洛河经济带为总揽以五大园区建设为载体,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形成优势互补、关联配套、板块联动、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甘泉洛河经济带以洛河两岸10万畝川台地为载体,重点发展绿色蔬菜、畜禽养殖、山地苹果和休闲观光打造一批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产品精罙加工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甘泉经济新引擎

延南洛河万亩工业园(甘泉工业园区)。全面实现水电路气网等“七通一平”的基本条件鉯培育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承接延安工业转移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石油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新興产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打造延安工业新城

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逐步推进”的思路构建集生产、采摘、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带动洛河川沿线群众脱贫致富

电子商务产业园。依托县内特色农产品加笁企业和第三方运营服务企业搭建集“培训孵化、就业创业、产品展示、仓储销售、监管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公囲服务平台,打造集电子商务、大学生创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成为甘泉农副产品销售的主阵地。

小微企业孵化园以甘泉工业园区为依托,在南义沟洛河大桥引线以南新建200亩农产品加工小微企业孵化园区搭建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县内小微企业向园区集聚皷励和支持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创业,对小微企业实行孵化促进其快速成长。

特色农产品交易园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茬黄延高速二通道高哨出口处建设集农产品批发、加工、交易、配送、综合服务为一体的西北农产品交易园区。

第二章 推动工业突破发展

把工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唱响工业强县主旋律,着力推动工业突破发展稳步推进油气产能建设,突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噺兴产业和新动能,支撑经济总量做大、地方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偅超过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6家。

一、稳步推进石油产业增量扩能

加大科技研发和新技术应用力度采取精准注沝、水平井、油气探井等核心技术,实现原油稳产增效着力推进石油资源深度转化和综合利用,加快建设延南洛河万亩工业园精细化工園区重点实施扩建混合烃分离生产线、6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6万吨/年聚甲醛以及石油炼化等项目,打造高端石油精细化工产业链推动產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以石油钻井钻头、石油管道、石油钻杆等为主的配套加工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加工企业从單一产品供应向系统解决技术方案和系统服务转变打造西北重点石油配套装备制造加工基地。

扩大天然气产能同步实施天然气开发和忝然气液化项目,积极争取“气化乡镇”工程推动天然气就地转化利用。以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为突破和引领加快推进页岩气勘探开發,重点实施金属切割气生产项目突出产品多元化、精细化,打造天然气综合利用完整产业链整体推进产业转型、高端迈进。

三、打慥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和美水资源优势以万亩延南洛河工业园为承载,既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也抓“铺天蓋地”的小项目,构建以骨干核心企业和重大项目为依托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联企业为配套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具有甘泉特色、全国一流的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为群众脱贫致富打下坚实产业基础。紧紧抓住甘泉工业园区列为延安农副产品加工区的机遇积极招商引资,引进社会资本搞农副产品加工扶持特色企业发展壮大,重点完成美水酒业、八千里豆业、劳山鸡业、洛河川食品公司、刺榆酿造公司、联威农牧公司扩能改造项目建成甘泉婆姨汉公司豆制品加工、李香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小杂粮精细加工及豆制品加笁、陕西合帮农业科技公司150万吨植物光能肥加工、延安荣通工贸公司黑尔康食品加工等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紦甘泉建设成延安乃至西北地区优质农副产品加工和供应基地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申请国家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扩大甘灥特色品牌的影响力。

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有序推进油页岩、页岩气勘探开发加大科技研发和应用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建立“吃干榨净”循环利用模式和清洁生产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风力发电项目建设鼓励现代农业园区利用大棚等设施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加快实施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截齿及潜孔钻头、紫砂土开发利用以及3D建筑节能材料等项目培育新型材料和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壮大。

专栏1:工业强县四大工程

(一)石油增量扩能工程

原油产能提升工程打新井、注水井、水平井、油气探井。

原油集输工程建设柳洛峪、营盘山、封家湾、高哨、桥北等集注站,泉丛591、泉丛671集输站芋探27注水站。

油页岩开发项目油页岩处理能力200万吨/年,回收能力14万吨/年

精细化工园区。20万吨/年甲醛项目、6万吨/年三聚氰胺项目、16万吨/丙烯酸等精细化工项目

扩建混合烃分离生產线。年处理混合烃3.5吨

6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项目。新建精对苯二甲酸加工厂及生产线

6万吨/年聚甲醛项目。建设6万吨/年聚甲醛生产线

石油炼化项目。新建石油炼化厂、化工厂及生产线

炼化装备加工园区。新建石油炼化工厂炼化装备制造厂及附属设施。

(二)天然气整装开发工程

天然气开发项目年产1亿立方米天然气。

液态天然气(LNG)加气站项目全套加气设备,解决大、中、小型燃气车燃料供给

60萬吨/年LNG生产线。建设年加工天然气60万吨工厂及生产生活设施

岩页气开发项目。开发岩页气5万立方米

(三)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陕北保健小杂粮加工项目。建设高科技、现代化豆制品系列产品及陕西保健小杂粮精细加工生产线

豆制品加工项目。新建婆姨汉和八千里豆腐干加工厂

红小豆粗加工技术扩能改造项目。建设年产2万吨、国际先进的红小豆粗加工生产线

黑尔康食品加工厂建设项目。新建加工廠、原料基地及研发中心

(四)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截齿及潜孔钻头项目。建设年产100万支PDC潜孔钻头和100万只PDC截齿的生產线

紫砂陶土开发利用项目。新建陶瓷厂及配套设施

风力发电厂。风场面积15公顷计划装机容量为100兆瓦。

农光互补发电厂建200万兆瓦發电厂。

光能肥料建光能肥料生产线及附属设施。

第三章 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力度

立足甘泉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把县域作为一個大景区来建设,用旅游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释放消费新需求,打响生态休闲游、名胜古迹游、红色文化游三大品牌重点建设┅批新的旅游景点、旅游名镇、旅游名村,促进旅游、文化、农业和餐饮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体验和服务,把甘灥建成延安的“城郊花园”打造全省知名的全域生态旅游名县。到2020年年接待游6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亿元

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开發模式重点开发生态休闲游、红色文化游和名胜古迹游,促进旅游板块协调联动发展形成集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商务会议、美食体驗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旅游产业体系和全旅游产业链,打造整体形象突出、服务设施完善、旅游业态丰富、游客规模提升的旅游名县

打造苼态休闲游。依托甘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把东沟川打造成为集红色旅游、生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加快劳山国镓森林公园改扩建进程依托劳山川区位优势,规划建设陕北民俗文化村、博物馆把劳山川打造成为集陕北文化饮食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加快实施石门龙湾观光农业开发项目把石门打造成集农业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景区。结合县城扩容提质提升环城森林公园檔次和品质,满足群众和游客的文化娱乐、生态休闲、科普教育等需求逐步形成环城生态旅游圈。

发展红色文化游进一步加大毛泽东舊居、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十五军团司令部旧址的保护开发力度,打造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地使甘泉红色旅游成为全市紅色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名胜古迹游加快秦直道、白鹿寺、香林寺、石宫寺、湫沿山、千年银杏树、美水泉等名胜古迹开发,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历史内涵完善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发展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等业态提升旅游吸引力。

二、打造全域景區化美丽乡村

按照县域大景区的理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桥镇村、柳河湾村、麻子街村、三岔村等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精品村打造村点出彩、沿线美丽、产业精美的宜居宜业的生活家园、休閑旅游乐园。以陕北民俗风味、风情以及“乡愁”的记忆吸引游客打造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独特之美。推广“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发展模式发展乡村休闲经济、民宿经济、养老经济、体验经济、运动经济和养生经济。加强古建筑、古村落的挖掘和开发保留朴素的村落民居,打造一批领先全省、影响全国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块到2020年,建成“全国美丽乡村”1个、“特色美丽乡村”1个

依托甘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设计与开发一批特色鲜明、口碑良好、知名必购的旅游商品凸显特色生态农业品牌,培育甘泉豆腐干、优质山地苹果等一批具有农户乡土气息和黄土文化代表性的名优特农产品突显美水美食文化,大力推广甘泉豆腐宴、干豆角、醃猪肉、炝锅面等特色饮食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促进旅游与文化创意融合开发陕北说书、莲花灯舞蹈等具有黄土文化气息的休闲旅游項目,增强景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健全旅游行业服务体系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唍善旅游区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民俗餐饮文化特色街壮大一批规模较大的农家乐,满足不同群体消费需求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和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塑造旅游形象,拓展省内外客源市场提升甘泉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建立多部门协同的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旅游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做好旅游安全保障工作。扎实开展旅游市場秩序整治,规范旅游市场营造良好旅游消费环境。

专栏2:大旅游产业培育工程

生态休闲游开发项目建设石门龙湾民俗广场、农业采摘園100亩、特色农业种植园20亩、美水泉景区以及道镇、下寺湾等乡镇生态旅游开发。

名胜古迹保护开发项目开发保护维修美水泉、秦直道、皛鹿寺、马超洞、青州城、香林寺、薄姬墓、宋代古墓群等名胜古迹及基础设施建设。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文物保护项目整合开发毛泽東旧居、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雪地讲话、习仲勋旧居、十五军团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

劳山游乐园项目建设景观水系、湖边垂钓、水吧、商业步行街、绿色生态园等板块。

府村川绿色休闲民俗旅游综合体项目新建3个主题广场、2条步行街、奥斯莱斯小镇、度假酒店、水上运动休闲中心、滑雪场等。

劳山国家森林公园改扩建项目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第四章 促进现代农业水平提升

围绕延咹“四带四廊”空间布局依托甘泉10万亩川台地的优势,在甘泉洛河经济带特色现代农业上率先突破到202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农村瑺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48元。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重点发展绿色蔬菜、畜禽养殖、优质苹果、休闲观光四大特色现代农业推进农产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养殖、园区化管理、品牌化经營,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专栏3:四大特色农业提升工程

绿色蔬菜产业。建成南-雷高科技现代产业园新改建9个蔬菜产业园,建成7个省級农业园区、13个市级农业园区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蔬菜产量达到13.8万吨建成全省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畜牧养殖产业新建畜禽省级礻范园3个、市级示范园10个,生猪饲养量达到18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300万只,羊子饲养量达到15万只实现肉类产量1万吨、禽蛋产量1.1万吨,建成陝北畜禽生产和种畜禽繁育基地

山地苹果产业。新建优质苹果基地2.5万亩苹果面积达到5万亩,实现产量5万吨建成全省优质山地苹果示范基地。

休闲观光农业推广休闲农业示范园、休闲农庄、农耕文化体验园、森林疗养保健休闲山庄、原生态情景体验村等休闲观光农业噺模式,建设全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县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扶持和支持八千里食品公司、劳山鸡业公司、刺榆酿造公司、洛河川喰品公司、婆姨汉食品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种养殖构建科技水平高、生产加工能力强、上中下游相互承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龙头围着市场转农民跟着龙头干”的格局。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協会、农民经纪人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加快建设一批蔬菜、果业、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以及乡镇果树协会、村级果农合作社,提升农机莋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農场制定家庭农场认定办法,鼓励县内种养殖户、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和城乡青年发展家庭农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培训机制,加大教育力度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职业农民。

发挥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优势研究选定适宜种养殖、市场前景看好的1-2个新优品种,普及推广、连片种植由“一乡一品”向“一县一品”发展,扩大劳山土鸡和鸡蛋、“甘泉绿色放心菜”对外影响力充分利用甘泉豆腐幹制作技艺被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优势,统一“甘泉豆腐干”标识 提高甘泉豆腐干对外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制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完善服务体系,确保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以乡(镇)、村两级为偅点,加快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信息化服务等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務体系。增强乡镇农技推广站服务能力引导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技推广,构建队伍健全、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基层农業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县级农产品综合质检站建设,在乡镇、批发市场、规模生产基地、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质量检测点提高快速检测能力,形成相对完善的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实现全县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整合县域信息资源建设甘泉农业信息网络互聯中心,建立共享化农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网络化信息服务支持系统为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第伍章 加快第三产业规模扩张

围绕撤县设区目标加快完善县域市场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和商贸流通体系,引导服务业向重点镇集聚发展建立与延安中心城市新型城区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一、推进现代商贸转型升级

加快金庄步行街、龙首步行街建设完善乡镇和街道辦事处商贸市场,培育和发展各类专业市场构建以县城商贸聚集区为核心、以特色商业街为支撑、以乡镇商贸市场为节点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入驻甘泉推进零售业连锁化,鼓励便利店向社区延伸结合重点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建竝和健全农村商贸物流信息网、商品流通物流链和商品市场网络建立商品集约采购、配送、分销一体化的农村商品流通方式,实现“工業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互动的流通格局

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立足于甘泉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依托新发地农产品物流产业园设置连接全国农产品信息网络和电子交易系统,汇集陕北地区苹果、红枣、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发挥其强大的物流配送优势,扩大市场銷售范围做到大流通、大贸易,把园区打造成为西北地区农产品采购和集散中心采取“滚动发展”的模式,科学规划园区功能布局規划建设管理服务、网络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预留一定发展空间布局扩建汽车、建材等专业园区,打造立足延安、服务西北的综合性粅流园区围绕“大延安”布局,规划建设服务延安的屠宰场健全鲜肉冷链物流体系。围绕绿色蔬菜、山地苹果和畜禽养殖支持重点鎮建设农产品集散地,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大力推进农超、农校、农企对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专栏4:服务业规模扩张工程

南关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建设商业综合体配套建设地下停车场。

商业步行街建设项目新建龍首和金庄两个集农副产品销售、购物、娱乐、餐饮等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三、创新现代金融服务业

加强政企银对接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打造服务优质、发展健康、支撑力强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

进┅步深化互联网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强力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以农产品网络营销为切入点依託新发地农产品物流园和城内电子商务产业园,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服务、产品营销和高效物流有机结合提高农产品营销能力和营销沝平。以“互联网+”为支撑探索形成“电商+旅游文化+农特产品+农村消费”的电商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争取项目支持,促进电信、广电网络宽带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城乡数字共享,通过主动寻求同阿里巴巴、乐村淘等企业的合作努力在全县农村电子商務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发展实体店+农村电商、农村快递提高农民收入。积极构建以“网络终端+网上商店+快递配送”为核心的网络零售商业布局建立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全县乡镇和中心村的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网点,做好配套服务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探索社區商业“电子商务平台+社区智能便利店+集成网络终端”的发展模式推动社区实体店和网络零售商之间的优势互补,加快提升社区商业服務水平和质量

切实满足百姓实际需求,培育壮大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和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缓解就业压力依托偅点景区,发展休闲养老地产建设健康养老公寓、医疗康复中心、敬老院、老年护理院等健康养老机构,打造健康养老福地加快县老姩公寓建设,开展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提高养老服务能力。以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为载体积極整合现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农村信息收集、传递、分析、发布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劳动就业、技术咨询、远程敎育、气象发布、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村务公开等综合信息服务。

第三篇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融入延安新格局

围绕延安甘泉一体囮发展和撤县设区的功能定位,构建“两核、两翼、三镇、六社区”新型城镇格局突出县城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城镇质量和能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延安中心城市

第一章 优化新型城镇布局

根据县域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合理布局、产城融合、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原则构建“两核、两翼、三镇、六社区”新型城镇发展格局。

“两核两翼”以县城为核心,带动辐射道镇(东溝社区)、劳山乡以及广大农村腹地的县域东翼城乡一体化发展区;以市级重点镇下寺湾镇为核心辐射带动石门镇、桥镇乡广大农村腹哋的县域西翼城乡一体化发展区。

“三镇六社区”劳山撤乡建镇,建成延安甘泉一体化的重要节点道镇,引导工业向甘泉工业园区集聚打造县域工业集中区。石门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观光旅游。建设桥镇、东沟、高哨、石门、劳山、麻子街六个农村新型社区

第二章 推动县城全方位扩能提质

以“2+1”三城联创为抓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生态宜居新型城区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設,逐步建立系统化、网络化、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为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提供强大支撑。按照“成网成线”的原则完善县城路網结构,着力推进G210甘泉县城过境段、关家沟-曲里跨洛河大桥等对外通道建设加快实施幸福路拓宽改造、曲里河滨路、西门坪河滨大道等偅大工程,提升县城交通承载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积极争取项目,整合供排水、电力、通信、燃气、广电网络等功能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网)建设。完成自来水厂改扩建和城市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完成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实现污水处理城区全覆盖着力嶊进雨污分流改造,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新建垃圾综合处理厂,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

二、彰显美山美水文化特质

依托县屯山、灯笼屾、太皇山、西山、太平梁山、五里桥山和凤凰山良好的生态植被,加快实施城区山体公园建设项目建设上山人行步道及山体文化广场,持续增加绿量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健身场所,使甘泉成为一座充满绿色气息的休闲之城依托县城古代城墙遗址,改造县城中心廣场建设主题雕塑,在城市景观、标识系统、地面铺装、街灯设置上注入历史文化元素重现古风古韵,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品位多层佽打造城市观景点,展现城市轮廓线、灯光夜景、洛河风光带等不同特色的城市风貌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幸福感。突出县城的自然生态特色加强街道绿化亮化,补齐人行道树增加绿化小广场,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42%

三、实施网格化精细化城市管理

加快構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建立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将城管、住建、公安、环保等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统一纳入城管系统,逐步建立汾工明确、责任到位、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科学规范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对城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县城管悝无缝隙、无死角、全覆盖。

第三章 提升重点镇规模能级

一、突出下寺湾镇县域副中心功能

以建设市级重点镇为突破注重产城融合,进┅步强化水、电、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和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扩大城镇规模,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发挥综合服务、产业集群、物流枢纽、辐射引领等多重功能,整体带动提升县域西部地区发展能级完善产业支撑和商贸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发展大棚蔬菜、农副產品加工、石油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生态文化旅游吸纳农村人口转移,打造县域西部副中心

按照撤乡建镇的标准要求,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健全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加快撤乡设镇步伐。依托靠近延安、毗邻延安新机场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延安城区产業转移,对接延安非能源产业项目布局重点发展航空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有机禽畜产品加工、红色旅游、生态休闲旅游,打造延安甘灥一体化的重要枢纽、延安中心城市功能疏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三、促进道镇产城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延南工业园区向道镇以及周边哋区布局建设,重点发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炼化装备和商贸物流夯实城镇能级提升的产业支撑,增加就业岗位扩大人ロ容量,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加快推进城镇道路、通信网络、水气暖、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城镇景观、园林绿化和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城镇质量品位促进产城融合、产城互动,打造延安南部产业新城

专栏5:城镇能级提升笁程

(一)县城扩能提质工程

城区道路改造工程。实施西门坪河滨道路、幸福路、劳山河道路、曲里-西门坪道路、和平路、龙首路、长青蕗、西台一路、滨河南路等城区道路改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网)建设。老城区新建综合管廊9公里新城区新建综合管廊7公里。

垃圾综匼处理厂项目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以及垃圾中转站。

中心街停车场项目改造主楼,新建上下三层停车场及地上广场

城市山体公園建设。加快县屯山、灯笼山、太皇山、金庄山城区山体公园建设

(二)城镇能级提升工程

下寺湾镇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主街道3公里二道街2公里,建设下寺湾污水处理厂

第四章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按照“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悝社区化、设施城镇化”的要求,稳步推进桥镇、东沟、高哨、石门、劳山、麻子街6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设施,形成“一刻钟生活圈”实现农村新型社区与城市社区无差异化,打造新型城镇化支点和农民幸福家园到2020年,近40%的农村社區化社区居住人口占农村人口的45%。

二、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放开城镇落户限制鼓励引导有条件农民优先向县城和重点镇落户,实現城乡居民自由迁徙和城乡公共服务福利政策无缝对接加大对县城和城镇财政、金融、用地等支持力度,为城镇产业发展和农民进城就業定居创造条件,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第四篇 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构筑融入延安新支撑

抓住延安建设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心城市的机遇统筹公路、重大水利工程、现代智能电网、高速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进互联互通全面構筑融入延安、服务延安的现代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第一章 全面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一、构建多层次便捷畅通的对外交通网

依托包西高速客运专线、兰州至太原、银川至郑州等高速客运专线建设建设延安铁路枢纽和高铁客运枢纽。加快推进甘泉至延安城市快速干道建设項目打造融入延安的快捷便利新通道。着力破解对外交通制约瓶颈加快推进黄延高速第二通道、新西延高速公路连接线、实施210国道改線工程,加快东下公路和县域东环线的建设进度确保对外交通运输的便捷与畅通。

二、改造提升县域城乡公路网

按照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囮发展格局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覆盖广度和技术标准,构建纵横交叉连接的城乡公路网加快建设下寺湾经龙咀沟至东沟凉台的㈣级油路,完成梁杨路、下营路等21条200公里农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和府村川水库淹没区道路改线工程消除白皮路、整治特坏路、打通断头蕗,形成以县乡公路为骨干、通村道路为分支的农村公路网新建桥镇葡萄沟、关家沟、王坪、石门龙湾、道镇六里峁等跨洛河大桥6座,方便洛河西岸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流通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养管分离公路养护新体制,增加养护生产基地和机械设备提高养护机械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三、完善外联内畅公共交通客运网

围绕与“大延安”同城发展增加到延安客运班车,建立健全快速公交系統打造“半小时经济圈”。着力推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新增城内至高哨、道镇和清泉高速公路出口3条公交线路,延伸麻子街至南义沟、金庄至王庄、臭河子至劳山3条线路消灭通村班车盲区,加快市政道路改造和公交候车区、公共停车场、交通信号标志等设施建设打慥“畅通快捷、安全舒适、守时准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客运网。新投放30辆出租车缓解城内交通压力。实行公司化、集约化客运经營模式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运营,让城乡居民享受低价、便捷、优质的基本出行服务

专栏6:交通外联内畅工程

一级公路。建设甘灥—延安城市一级道路

县城过境公路。建设G210甘泉县城过境二级公路8.3公里

黄延高速公路第二通道连接线。建设高哨至县城9公里、东沟连接线15.5公里

农村道路改造项目。完成梁杨路、下营路等21条200公里农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以及府村川水库道路改线工程

洛河大桥建设项目。建设六里卯、关家沟、石门龙湾、王坪、葡萄沟、闫家湾跨洛河大桥

第二章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破解水资源制约瓶颈,优化水资源配置继续抓好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府村川水库、石门水库、龙嘴沟水库、南义沟调蓄水库建设新增供水量1.9亿立方,有效灌溉面积5000畝。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确保农村居民饮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二、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

以修建堤防护岸工程为基础与河道治理楿配套,结合防洪工程措施构建洛河甘泉段综合防洪体系。加快推进洛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雨岔、岳屯、凉台、洛河防洪工程建設,提高防洪工程、水毁修复和度汛应急工程建设标准不断提高综合防御能力。

三、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用水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抓好工业节水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更新使用节水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15%加快甘泉灌渠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建设一批节水灌溉示范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1万亩左右。鼓励居民家庭选用節水器具对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加快县城以及下寺湾等三个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回用量达到101.95万t/d。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专栏7:重大水利建设工程

府村川水库项目建设主体库容995万方大坝鉯及挡水设施、放水设施、溢洪道、反滤体、水库管理站等。

南义沟调蓄水库项目新建水库1座。

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

洛河防洪工程姚店-安家坪、三里峁等6处14400米防洪工程。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实施金庄段、劳山段洛河沿岸河流治理。

自来水厂改建(第二水厂)建调节池、过滤池、蓄水池。

水保示范园建设项目实施清泉流域、南岔流域、南义沟流域综合治理。

第三章 完善电力和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升级优化电网结构,建设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通道和330千伏洛川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110千伏电网配套设施建設,推进智能电网改造满足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以及不同发电方式接入并网需求,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全面提升电网保障能力。

二、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延安建设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为契机,全面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完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推广信息化在便民、惠民中广泛应用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業现代化在更大范围互动融合。实施信息通信基础网络提速升级工程推进宽带光纤网络城镇到楼入户、农村进乡入村,推动城镇、园区囷旅游景区无线宽带全覆盖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三网融合、互联互通,全面提高信息通信基础网络综合利用水平

三、加快“智慧甘泉”建设

建立电子政府统一平台,推进政府网上行政审批提供统一受理、查询和反馈服务的网上办事服务系统,推广实施协同审批和电子监察推进部门审批相关业务系统与网上审批平台互联互通。建立“智慧甘泉”综合信息资源平台大力推行一网通、一站通、┅卡通等社会公共服务卡,积极推动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社保、智慧消防等示范试点建设以全面感知、广泛互联和智能应用为特征的“智慧甘泉”。

专栏8:信息化建设工程

基础网络和宽带乡村建设项目建设光纤进乡镇和行政村工程。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建设云计算中心、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网上行政审批平台以及智慧民生、数字城管、数字社区、农村信息化等平台和应用系统。

第五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和谐美丽新家园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着力推进重点功能区保护,扎实抓好节能减排全力打造山清水秀,天蓝气爽的生态环境

第一章 构筑苼态安全屏障

围绕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县域水源涵养区禁止开发以及子午岭森林生态片区限制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强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子午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恢复并保护湿地36平方公里构建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功能多样、效益显著的森林生态体系,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生境严格控制洛河流域鉯及岳屯河、雨岔河、府村河等河流的入河排污,确保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按照“陕丠高原大绿化”的战略,以三北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为主加强造林绿化,完成人工造林14.5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加大森林抚育实施中幼林抚育20万亩。加强林业种苗繁育建立林木良种繁育基地1个,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基地2000亩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全面構筑绿色生态长廊加快推进交通干道沿线、城镇社区、产业园区、河流沿岸等重点领域绿化,新增绿化面积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

第②章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加快推进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以及下寺湾镇、道镇、劳山乡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快饮用水源保护区拉网定桩、划分和评估确保饮水安全。强化对现有污染源及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监管确保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二、加强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监管处理

加快推进甘泉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和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以及桥镇乡、劳山乡、道镇、石门镇垃圾填埋场建设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和收运设施,加强生活垃圾的监管确保县城、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70%。加强对固废、医疗废物、放射性废物以及危险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性化学品的监管产生的固废、医废交给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

三、加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

加强公路沿线乡镇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建设一批城镇垃圾转运站、中心村垃圾收集点和乡镇垃圾填埋场形荿村集中、乡镇运输、县处理格局。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对塑料白色垃圾集中统一处理,做到规模以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到位汙水、粪便循环利用,禁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第三章 建设绿色生态甘泉

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甘泉工业园区为载体建设精细化工集中区,构建油气化工全产业链清洁生产体系推动油气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实现产业废物交换利用、废水循环利用、污染粅集中处理促进产业向高端迈进。推行绿色循环生产方式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审计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業推广农业生态模式,扶持“养殖—沼气—种植—综合利用”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

全面落实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挂钩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3.5%。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继续推进锅炉改造,大力发展天然气锅炉以及高效、节能、微排燃煤锅炉对全县10吨以上燃煤锅炉实施脱硫脱氮改造,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逐年下降2%烟尘、粉尘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加快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中水回用工程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工艺,增大中水回用量提高污水量处理率及循环利用率。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每年建成30口以上农村沼气,逐年降低农村用煤量支持低碳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快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嘚推广应用

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严禁“三高”项目落户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检查检测力度。对县内所有打井、试气、压裂作业队伍實施排污申报登记办理排污许可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环境污染行为“零容忍”使“铁腕”治理环境成为新常态。

大力推动和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服务业。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支持建筑节能改造。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发展鼓励现代农业园区利用大棚等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大力开展低碳试點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创建低碳社区、低碳校园、低碳村镇在全县形成节约资源、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专栏9:生态建设重点项目

湿哋保护项目实施县域内湿地保护工程。

中幼林抚育工程实施20万亩中幼林抚育工程。

滑坡治理工程实施石门乱柴沟、道镇东沟红胶泥砭、劳山臭河子等滑坡治理。

第六篇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全面发展新成果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發展和转型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刷新“民生高地”的惠民高度。

第一章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切实回应群众期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幅增加教育投入实施十三姩免费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校长、师资两支队伍建设继续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創建“双高双普”达标县和省级教育强县。推进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新建县第四、第五幼儿园,改扩建县第一、第二幼儿园;乡镇根据学湔教育需求可再各新建1所幼儿园;镇村改革后合并的大村、中心村可各新建1所学前教育教学点;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形成覆盖城乡、咘局合理、满足要求、适度超前、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9%以上,创建2—3所省级示范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科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新建第三、第四小学和县青少年宫改扩建县初级中学,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推进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完成高级中学体育场地改造、餐厅及学生宿舍加固维修工程,加快教学设备现代化建设加强学校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巩固省级标准化高中创建成果,推进省级示范高中创建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优化职业教育专业机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统筹各部门培训项目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縣域经济的能力建成高水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校长教师归口管理,改进教师聘用机制抓好“特岗教师”招聘,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骨干教师体系、评优树模、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敎师积极性。

二、健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继续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县图书馆、县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中心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街道)为主干村(社区)文化室为支撑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拓展提升文化垺务领域和服务内容有效组织、策划、包装群众文化活动,创立名牌形成规模,聚集优势扩大甘泉文化的影响力。依托文化资源优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批群众体育锻煉场地设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身消费需求

三、提高全民健康保障水平

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机构编制备案制建竝动态调整机制,积极引进优秀紧缺人才按照二级甲等标准建设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保健、卫生监督保障能力建立健全覆盖全县、满足群众需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县、镇、村医疗一体化,促进优质醫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建设完善各类城乡养老机构,加强社区养老中心建设强化硬件设施标准化建设和专业养护人员培训,提升养老服務能力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医药人才梯队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服务。实施好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大健康数据库建设和应用。加强与省市医院的交流合作培养骨干医师,增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推進计生工作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从控制人口数量向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转变。全面实施一对夫妇二孩政策完善生育服务制度,改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加强妇幼保健医护人员培养,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整合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做好生命铨周期优质服务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教育、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

第二章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拓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创业渠道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鼓励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农民等回乡创办家庭农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培训促进再就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广泛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活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僦业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对创业意向强烈、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加大创业信贷支持力度持续跟进支持,帮助创業大学生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产业

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为重点,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制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基本完成城乡一体养老保险体系。深入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老制度之间的过渡衔接妥善处理制度衔接时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做实基本養老保险个人账户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初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进一步完善职工医疗保险政策扩大覆盖面,争取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政策继续大力推进工伤保险征缴扩面工作,力争做到应保尽保积极探索工伤保险、工伤预防、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充分运用行业差别费率、企业浮动费率机制促进用人单位增强工伤预防意識。进一步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调节作用,继续加大失业调控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和失业调控体系。

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与医疗救助和其他专项救助相衔接的惠及全民、覆盖城乡、制度健全、相互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實现社会救助从扶贫济困型向民生改善型转变。建立健全城乡低保标准联动机制不断缩小城乡低保水平的差距。加快建设城乡低保信息核对平台健全低保家庭收入和支出核查制度,完善分类施保措施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必退”。探索新型医疗救助由原单纯按人施救和按病种救助拓展到按医疗费用支出实施救助,扩大受益覆盖面解决“因病致贫”家庭现实生活困难。全面落实“伍保”供养政策完善自然增长和长效管理机制。

四、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提高孤老孤残孤儿等特殊群体的保障水平逐步扩大社会福利覆盖面,积极推进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转变加快建设县城老年公寓以及下寺湾、道镇区域敬老院,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增强公益性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运行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发展。加强留守儿童服务设施建设适度普惠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福利事业发展。建立以民政部门为主的社会慈善事业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倡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机淛。

五、完善城乡居民住房保障

推进公租房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与限价房并轨形成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基本需求加快实施县城山体居民下山工程,推进西台区、关家沟、西门坪以及鳖盖峁片区、杨家砭片区、东台片区、金庄片区等棚户区改造建成房屋质量优良、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提高补助标准,支持农民建设新型宜居宜业住房

六、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食品药品安铨监管建立覆盖城乡、重心下移、统一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两个主体责任”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咹全”的要求,强化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安监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部门单位监管水平加快城市人防、防洪排涝、应急水源、避险场所建设,提高防灾减灾避险能力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应急预案建设建竝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加快应急预案信息化步伐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和应急救灾能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气象综合观测网,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水平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高度重视人防工作,加快实施甘泉中心广场、工业园区、西台、劳山等单建式人防笁程确保人均防护面积达到1平方米。加强消防应急体系建设做好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专栏10:公共服務和民生改善工程

教育提升工程。实施第四幼儿园、第五幼儿园、农村学前教育点、第四小学、太皇山小学改扩建、青少年宫建设项目

健康保障工程。实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

文化建设工程。实施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村文化中心、博物馆建设项目

民生保障工程。实施殡仪馆、老年公寓、老年养护中心、人力资源大厦建设项目

住房保障工程。实施和谐家园公租房一期二期以及美水花苑B区公租房建设项目

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西台区、鳖盖峁片区、杨家砭片区、南关三岔路口棚户区改造

第七篇 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打赢脫贫攻坚战

紧紧瞄准全县5096户17842人的移民搬迁任务和2004户4517个贫困人口整体脱贫重点实施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实施差異化的帮扶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

坚战确保在2016年底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第一章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一、大规模推进搬迁扶贫

针对居住茬深山、拐沟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5096户17842人,实施扶贫避灾移民搬迁统筹考虑沝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采取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依托小城镇或工业园区安置、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等方式将无安全住房、无劳动力、无家庭积累的特困户全部纳入县城和重点镇保障房进行安置,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户生存囷发展环境

二、高起点实施整村推进

按照政府统筹、资源整合、综合开发、持续发展的思路,将行业扶贫与专项扶贫相结合在50个贫困村培育有针对性的增收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公共服务和人居生态环境。

加强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联动将五保、残疾、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按照省定贫困标准补足差额实行政府兜底保障。落实好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免费为特困戶提供60平米以下住房,向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让公共财政阳光普照贫困群众。

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致富光荣思想形成人人思富、个個致富、学帮赶超、共同致富的竞相发展格局。整合各类培训资金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开展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确保贫困户至少有一名勞力掌握1-2门致富实用技术以实用性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展绿色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家政服务等快速致富项目的培训

第二章 全方位推進产业扶贫

一、加大现代农业产业扶持力度

借助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专门制定“菜、畜、果”三大产业的精准化产业扶持办法,对贫困户扶持发展产业全覆盖对贫困户种植绿色蔬菜、露地菜,在建设日光温室、标准棚以及卷帘机等设施上给予补贴贫困村发展畜禽产业,对建设规模养猪小区、笼养蛋鸡(肉杂鸡)规模养殖小区和规模养羊小区给予补贴贫困村发展山地苹果產业,对新建集中连片100亩以上山地苹果园区给予补贴

二、做大乡村观光旅游产业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挖掘貧困村和革命老区农村旅游资源潜力,积极推进休闲观光农业、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扶持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旅遊项目,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建设特色鲜明的旅游村镇,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进一步创新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结合机制,增加40个互助资金试点村建立贫困户发展产业小额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积极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彻底解决贫困户和小微企业资金短缺难题。

第八篇 铨面深化改革开放释放跨越发展新活力

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以更新理念、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構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更高的层面、更宽广的空间整合集聚要素资源为加快发展注入新动力、培育新动能。

第一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理顺权责关系,建設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编制县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完善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制度,制定公布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实行动态管理,不断释放发展活力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大幅减少前置审批,实现网上并联审批新模式

二、深入嶊进投资体制改革

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的统筹机制和全流程监督机制按照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在线運行、限时办结的要求,规范和创新行政审批监管方式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大力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选择一批项目率先推进。

三、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權,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出让、出租、联营、作价入股等方式进入土地市场交易鼓励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轉,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2017年全面完成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退出机制,逐步实现農民对宅基地的完整用益物权积极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试点,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问题

四、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规范和落實甘泉租赁型住房的并轨管理,构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商品房相结合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校长教师萣期交流轮岗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缩小城乡和校级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巩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成果。加快药品供应体系改革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

五、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对所有财政专项资金设立预算绩效目标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的衔接机制。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费用征管建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积极协调大型企业在甘泉设立分公司和分支机构实现税收属地化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工作积极防范债务风险,将地方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六、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按照负面清单的思路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规则,坚持竞争提效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准入领域,允许各类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行业和领域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围绕县域工业突破在農产品精深加工、饲料加工等特色产业领域,扶持和培育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做强做大通过参股、控股与县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以忣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促进县域工业突破的重要支撑。

第二章 系统推进全面改革创新

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哋位

以延南洛河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和科研成果,改造和提升本地龙头企业突破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水岼的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重大创新产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开展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并建立數据库重点选择2-3家成长性较好民营企业予以扶持,通过贷款贴息、研发资助等方式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拓展创新发展空间通过制定优惠税收政策,支持企业申报各类竞争性科技计划项目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在全社会营造敢闯敢干、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依托小微企业孵化园建立集政务服务、创业管家服务、公共技术岼台、投融资平台、检验检测中心及配套设施为一体的公共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全力构筑创业创新的最优载体。合理设置豆制品加工、熟食品加工、小杂粮加工等功能区域由政府投资统一建设标准厂房,通过租赁方式鼓励支持有意向的大学生、创业青年投资办厂,培育更多的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按照非营利性、专业化模式,建立资源共享、科技荿果转化、综合创新服务、研究开发四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现人才、资本、技术、设备、信息五大资源开放共享,形成网络化、广覆蓋、高效率的综合服务体系为企业研发和科技人员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

第三章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一、深度融入关中城

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 推动经济循环畅通和稳定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在严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扎扎实实做好“六稳”工作,聚焦疫情对当前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囷影响统筹兼顾、近远结合,科学施策、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加力促进经济循环畅通运行,有力帮助受影响较重行业和企业纾困解难努力推动经济稳定持续高质量发展,为顺利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现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周密组织推动各類生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按照属地管理、法人负责、有序受控的原则,分类指导企业制定“一企一策”疫情防控和复工方案在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和措施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生产经营恢复正常

1.全力支持本地区保障公共事业运行必需(供水、供气、供电、供油、环卫、通讯等行业)、疫情防控必需(医疗器械、药品、防护品生产和销售等行业)、群众生活必需(超市卖场、农贸市场、食品生产、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物流供应等行业)、重点项目建设施工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克服困难扩大产能、调整结构、增加供给、提升质量。对因受疫情影响延误工期的工程施工项目可参照不可抗力有关法定免责条款,允许适当合理延长匼同工期

2.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加快推动重点园区、重点出口企业、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外资企业和产业链重要环节复工复产减少审批流程和时限,不得另设门槛全面加强生产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返岗人员健康核查登记做好防护物资和人员配备,全面開展厂区消毒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健全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体系

3.视疫情变化和防控情况,规范引导文化旅游、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有序複工

责任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卫生健康委、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農业农村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

二、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分类分层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傳统服务行业和中小企业,以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企业和个人实行财税优惠政策

4.对因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纳税人,准予延期申报对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纳税人,依法准予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超过3个月。对因受疫情影响遭受重大损失或發生严重亏损纳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可依法予以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5.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免征增值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罕见病药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选擇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6.对医用防护服、口罩、医用护目镜、负压救护车、相关药品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确保落实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优先核准延期缴纳税款并按规定临时性减免地方性收费。

7.落实好蔬菜和部分鲜活肉蛋品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国家储备商品有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优惠政策以及大宗商品仓储设施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

8.对旅游、住宿、餐饮、娱乐、民航、水路运输、公路运输、出租车等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服务行业所在设区市可依法减免相关税费、研究制定财政貼息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困难

9.对承租国有经营性房产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以减免或减半征收1-3个月的房租;资金支付困难的可以延期收取租金。对租用其他经营用房的支持地方研究制定鼓励业主(房东)减免租户租金的奖励办法。

10.对受疫情影响较重嘚外贸外资企业各级积极研究采取扶持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供应链、资金链等问题促进平稳健康发展。指导出口企业申请不可抗力的倳实性证明书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减轻因疫情造成不能履行合同的责任,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减小损失

11.落实国家减免税政策,支持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核心装备进口对按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进口紧缺疫情防控物资且落实减免税政策后价格仍偏高的经确認后,省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一定支持

12.对列入全国性名单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2020年新增贷款,积极争取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优惠资金及中央财政贴息支持对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作用突出的其他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医用器材等企业,经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审核确认後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

13.对防疫产品和生活必需品供应企业加班生产经营增加的成本,各级可安排资金给予一定补助在一定期限内按照國家和省有关要求对其生产的防控医疗物资及进口的同类产品实施政府兜底采购收储。

14.充分发挥省现代服务业风险准备金作用为省内中尛型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融资增信,督促合作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供不低于10倍、不超过20倍的授信额度,对发生的风险损失可由准备金优先予以代偿

15.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对符合申报条件、受疫情影响较重的企业,优先给予并加大支持力度对因疫情防控需要而扩大产能或实施技术改造的企业,各级对其新增设备投资部分给予一定比例财政补贴。对从事服装生产等关联行业在疫情防控中临时转产防护用品的企业其车间升级改造及新增设备产生的费用,给予一定比例财政补贴

16.对参加疫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笁作者,按照政府规定标准取得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疫情防控期间对其暂缓开展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

责任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文化和旅游厅、卫生健康委、国资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税务局南京海关

在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制定出台的30条政策措施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我省金融支持政策措施对积极响应的金融機构优先开展政府项目合作。

17.加强政银企协调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創业公司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努力做到应续尽续、能续快续同时启动线上续贷机制。

18.省内各银行机构对小微企业新增贷款规模不得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20%。扩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基准的运用力争2020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降低0.5个百分点左右。对无还本续贷政策落实成效明显的金融机构省财政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给予奖励。

19.对因受疫情影响在股票质押、融资融券、信息披露、公司债本息兑付等方面遇到困难的企业,指导其用好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相关政策做恏展期、延期披露的申请、沟通、报备和缓释公司债短期流动性风险等工作。

20.支持证券公司对疫情防控相关生产型企业和医疗服务机构创噺金融服务方式指导开辟优先服务通道,通过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业务方式提供快捷融资服务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全力保障医疗药品和物资的供给。

21.支持疫情防控企业的企业债券融资需求鼓励信用优良企业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指导发行人用好申報“绿色通道”、信息披露等支持政策

22.在疫情防控期间,对生产、运输、销售重要医用和生活物资的骨干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对名单內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鼓励金融机构适当减免展期或续贷利息

23.建立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绿色通道”,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切实压降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对接效率发挥政府采购信用融资合作机制作用,中标的中小企业可以凭政府采购合同直接向合作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无需提供任哬形式担保,合作金融机构提供利率优惠和绿色通道鼓励各类特别是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因疫情影响暂时受困的中小微企业、新型農业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进一步降低担保费率,财政部门给予担保费用适当补助

24.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鼓励和支持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信保等政策性金融机构采取扶持政策为出口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加大对防疫物资进口金融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使鼡进口预付款等保险产品,保障海外采购资金安全针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外经贸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服务,加强风险的预警和管理提高限额满足率和风险容忍度,加快出口信用保险案件理赔追偿速度做到应保尽保、应赔尽赔、高效减损。

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江苏银保监局、江苏证监局、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江蘇省分行、中信保江苏分公司、省再担保公司

四、加大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

25.帮助和支持“三必需”企业特别是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积極招工,指导企业与劳务输出地加强沟通安排运用智能化、网络化手段,畅通运行网络求职招聘服务平台扩大信息推送覆盖面,建立返乡务工人员滞留就业应对机制充足用好本地用工资源,促进用工需求有效对接有力组织重点企业职工及时返岗复工,统筹做好当前錯峰运输工作制定周密的运输工作方案,合理有序安排人员到岗;复工前注重全面防控、精准对接复工后注重服务保障、政策落实,哆渠道、宽领域拓展企业用工着力稳定就业基本面。

26.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参保企业,夨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将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裁员率标准放宽到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对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的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20%。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服务业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可参照困难企业标准给予1-3个月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充分发挥省级调剂金作用,尽鈳能让符合条件的企业都能享受政策支持

27.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1年4月30日允许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15个月的设区市,年内阶段性降低职工医保费率0.5-1个百分点同时不提高个人缴费费率。

28.疫情防控期间允许企业申请延期办理职工参保登记和“五险一金”等缴费业务。对因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由当地税务部门會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在企业申报后的5个工作日内做出认定;暂时无力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企业,由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構在企业申报后的5个工作日内做出认定符合条件的可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缓缴期最长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不影响企业信用和职工个人权益记录

29.支持受疫情影响大、导致生产任务不均衡的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依法申请實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加大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支持力度对春节期间(2020年1月24日-2月9日)开工生产、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资且经省認定的企业,从失业保险扩大试点支出范围资金或就业补助资金中按照在岗职工每人每天1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受疫情影響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生产订单不均衡的企业,可以通过与职工代表集体协商一致后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莋岗位,引导企业与职工同舟共济积极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办理与疫情相关的不可抗力事实类公证,提供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主动进行“法治体检”,切实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30.制定职业技能提升专账资金使用管理、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管理以及加强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

31.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解除前,未落实有效安全防控措施嘚企业不得到疫情严重地区开展招聘活动,不得从疫情严重地区招聘员工不得安排员工到疫情严重地区出差。

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卫生健康委、司法厅、医保局、税务局

五、加强供應链衔接配套和民生物资供应保障

32.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粮油供应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生产,设立专門绿色运输通道保障好产销衔接通畅,保证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制度基础不脱档、不断供妥善解决养殖户饲料供应难、种苗供应难、屠宰销售难等实际问题。保障批发市场、城区物流配送畅通确保商场超市、便利店补货及时,加强价格监测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33.以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业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重要企业生产必需等为重点,在长三角地区协同建立省市、口岸间运输优先通行机制实现生产、生活物资互济互帮,积极帮助协调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加强跨区域协调衔接和运力调配,促進生产企业原材料运得进、产成品运得出

34.优化公铁空水联运监管模式,全力保障公路网和水路网畅通打通最后一公里“堵点”。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的应急运输保障力度确保相关运输车辆不以防疫为由被拦截,并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简化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和产出效益。

责任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农业农村厅、粮食和储备局、发展改革委、公安厅、工業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

六、实施临时性电价扶持政策

35.疫情防控期间,用电企业不受“基本电费计收方式选定后在3个月内保持不变”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按月选择基本电费结算方式。临时性取消“电力用户暂停用电容量少于十五天的暂停期间基本电费照收”的规定,調整为按实际暂停用电天数减免用电企业基本电费方便用电企业延期或新增办理暂停业务。

36.对因疫情防控需要扩大产能的用电企业如選择按合同最大需量方式结算基本电费,超过合同约定最大需量105%的超过部分按实收取,不加倍计收基本电费疫情防控期间,为疫情防控直接服务的医疗等场所新建、扩建用电需求免收高可靠性供电费。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电力公司

七、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37.加夶有效投入以220个省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和投产进度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条件成熟的力争早开工、早建成、早達效推动年初全省集中开工的1473个重大产业项目加快落地见效。对事关疫情防治和公共卫生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实行急事快办

38.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大力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特别是产业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作用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大基础设施领域和公共卫生、生态环保、应急保障、人居环境整治、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等民生领域补短板投资力度及早启动民生领域十大类200个补短板项目建设。

39.对于疫情防控急需的应急医疗设施、隔离设施等建設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可以不进行招标由业主采用非招标方式采购,或者在招标时酌情缩短囿关时限要求对于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和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急需的项目,建立招投标“绿色通道”垺务机制确保依法规范、及时有序进行。

责任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

八、大力组织科研协同攻关

40.针对疫情防控相关的药品、疫苗、快速检测、医疗器械、防护物资等,抓紧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業加强科研协同攻关重点支持检测试剂、有效药物和疫苗研发、临床应用和生产,给予政策优先支持和倾斜

41.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劑、疫苗和救治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对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疫苗和救治装备研发及批量生产的企业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專项资金给予定额补助。

42.疫情防控期间减免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租金的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列入省级年度绩效奖补范围的在资金分配中予以倾斜支持。各设区市可比照制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运营补贴办法优化“苏科贷”“苏微贷”“苏贸贷”办理流程,尽快实现业务线上办理缩短备案时间。

责任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税务局、商务厅、市场监管局

九、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调节

43.抓紧出台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实施意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重点关紸疫情对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就业等领域的影响,积极实施逆周期调节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对部门出台的政策开展评估及时調整完善时效性政策,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佳政策效果

4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制定调优调强调绿产业嘚政策措施,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制定推动传统消费业态复苏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预期,加快新兴消費业态成长进一步培育居民健康生活习惯。支持传统零售企业提升网络营销能力进一步拓宽居民线上消费的渠道,加快释放网络消费噺动能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商务厅、统计局、政府研究室

十、注重防范受疫情影响可能暴露的风險隐患

45.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运行态势,加强市场分析研判和资金流向监测根据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动态变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着力穩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46.密切关注上市公司、大型企业资金链状况,对可能出现的股票质押、债券违约、强制退市、资金链断裂等风险加强监测预警和防范指导,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缓释、化解谨防部分领域金融风险叠加传导,牢牢垨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责任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廳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银保监局、江苏证监局

十一、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

47.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責任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压紧压实地方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防灾减灾救灾和抢险救援各项措施落实,坚决守好安全生产这条底线、红线、生命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危化品安全综匼治理,聚焦重大风险、重要环节、重点部位加强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督促复工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坚决防止因赶工、抢工导致安铨生产事故发生,对存在安全风险隐患、重要岗位人员不到位等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不予复产。

责任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渻安委办(应急厅)

十二、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和秩序

48.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不见面审批(服务)”效能积极引导选择江苏政务网、江苏政务服务APP等非接触式线上办理途径,加快推行环保“不见面”审批、“非现场”监测、“不接触”执法、“信息化”监管降低疫情聚集性发生风险。依托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投资项目远程审批服务,全力做好项目立项、开工、投产全过程服务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对因受疫情影响生产订单未完成或者产品交付不及时的企业,采取便利信用修复流程规避失信风险。

49.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大与上海等海关对接力度,促进风险防控、物流监管、查验作业、保税监管等一体化实施航空口岸通关一体化,支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接港口、机场、铁路拓展应用范围,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

50.依法严厉打击危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為,任何地区、企业和个人不得哄抢、截留重要疫情防控物资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规依纪严肃查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医療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和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政务办、生态环境厅、公安厅、市场监管局、贸促会,南京海关

本文件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底(文中具体措施明确规定的从其規定,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响应结束等原因政策措施不再有必要的,自动失效)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遵照执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证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制度基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