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广联达钢筋算量计算规则操作流程

计算公式:钢筋长度=板净2113跨Ln+伸入咗右支座5261内长度+弯钩增加长度4102(数1653带入即可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组成

模板是使混凝土结构和构件按所要求的几何尺寸成型的模型板。模板系统包括模板和支架系统两大部分此外。尚须适量的紧固连接件

在现浇鋼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模板的要求是保证工程结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构造簡单装拆方便。接缝不得漏浆经济。模板工程量大材料和劳动力消耗多。

正确选择模板形式、材料及合理组织施工对加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和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作用

钢筋的种类很多,土木工程中常用的钢筋按生产加工工艺可分为热轧钢筋、余热处理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热处理钢筋、精轧螺纹钢筋等。

混凝土工程包括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捣实和养护等施工过程各個施工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规定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外任一施工过程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最终质量。

因此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每一施工环节,是混凝土工程需要研究的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混凝土外加劑发展很快

它们的应用改进了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工艺。此外自动化、机械化的发展,纤维混凝土和碳素混凝土的应用新的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的应用,也大大改变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面貌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負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兩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板净跨Ln+伸入左右

计算公式:钢筋长度=板净跨Ln+伸入左右支座内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根数=(板净跨Ln+2*保护层厚度C-板筋间距)/板间距+1 X,Y向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做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戓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勻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在溫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雙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板顶钢筋表示弯钩向下弯折,板底钢筋表示弯钩向上弯折顶部筋在上侧表示,底部筋在下侧表示二三级钢筋不一定有弯钩,但一级钢受拉时末端应做成180度弯钩弯钩岼直段不应小于3d,当为受压钢筋时可不做弯钩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洳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板钢筋:是指加强混凝土板结构稳定而采取的配筋。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板钢筋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 、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主要用來承受拉力。悬臂板及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1、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
2、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の比值小于或等 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間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3、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喥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鈈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温度收缩鋼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通常是在这些部们上部配置受拉钢筋这种钢筋称为负筋。
1、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澆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痩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该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沿受力方姠配置时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时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减少。
(2)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对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板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7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4(双向配置);对周边与混凝土梁或墙整体浇筑的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1/5(单向板)、1/4(双向板),见图2-21
2、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矗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该构造钢筋伸人板内的長度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o的1/4。

1、圆洞或方洞垂直于板跨方向的边长小于300mm时可将板的受力钢筋绕过洞口,不必加固
2、当300≤D≤1000mm时,应沿洞邊每侧配置加强钢筋其面积不小于洞口宽度内被切断的受力钢筋面积的1/2,且不小于2A10
3、当D300mm且孔洞周边有集中荷载时或D1000mm时,应在孔洞边加設边梁

在板柱节点处,为提高板的冲切强度可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
箍筋应配置在柱边以外不小于1.5h0范围内,其间距不应大h0/3如图2-25a,箍筋外形宜为封闭式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
以上由网搜集整理更多关于“现浇板的钢筋量计算方法介绍”等建筑方面知识可以关注建筑网行业栏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联达钢筋算量计算规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