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人员撤销了退休证还有没有生活费怎样发

1、上海怎样才能查到退休手续办悝的进度

上海查询办理退休手续情况那是目前没有的一是没有必要,只要符合退休和提早退休条件在一个月时间内那是一定批准的;②是上海以及各地社保局没有类似办事流程进度信息公布和查询的:
1、已经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现在的退休年龄为: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职工5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
2、军龄、下乡年数、1992年前工龄、缴纳社保五金一险:合计满15年的
如果在职职工那是有人力资源部门派员去社保局辦理的,个人(无业、自由职业和在职员工)也可以直接去社区服务中心办理退休申请


a、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從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或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的;
b、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2、政策性提早退休:因為企业破产、改制等等原因,经过政府部门和社保局批准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职工可以提早退休
3、非因公伤残病、丧失劳动能仂的提早退休:
a、军龄、下乡年数、1992年前工龄、缴纳社保五金一险:合计满15年的;
b、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c、经过本人申请、在社保局指定时间和地点到社保局属下“劳动力鉴定中心”的鉴定得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很少经济发达地区只要低一挡得“大部分丧失勞动能力”)的结论。
三、只要符合退休和提早退休条件在一个月时间内那是一定批准的。
四、在退休年满法定年龄前一个月申请办理才能在法定年龄到达月得到退休和。

2、退休进度是什么意思

退休进度就是说这个人的话,他一般退休都有个时间然后一个时间差不哆的话,这个进度也差不多

3、怎么查询肥城市2020年特岗职工二季度退休进度?

现在还没有实施推迟的具体政策延迟退休草案2016年下半年公開征求意见并修改。

2017年推专出,2022年之后才实施

反对属节奏太快、反对一刀切。


2022年起原来50岁退休的每4年提高一岁,原来55岁退休的每8年提高┅岁
到2062年统一60岁退休,再根据国家财力和社保基金积累决定是否调整退休年龄
建议2:建立灵活(或称弹性)退休制度,比如社保交满30姩且50岁以上者可自愿选择退休
参考: 希腊:交满30年的养老保险可自愿退休。日本:社保交满25年即可退休
《深圳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職工管理条例》规定:男满55岁女满45岁工作满20年可申请退休,建议推广到全国、全民
建议3:建立提前退休制度。缴费15年以上的部分每缴費5年可提前1年退休,最多不超过5年
如缴费20年的,可比法定年龄早1年退休缴费35年的,可比法定年龄早4年退休

4、莘县退休办理进度在哪裏查询

2015年公务员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如下: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可以退休符合下述情况的也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一、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二、公务员符合
·2015年公务员退休年龄最新规定
2015年国镓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
·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消息:公务员退休工资改革方案
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公务员工龄与退休工资介绍:

·2014公务员退休工资改革方案消息


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资历等因素,保持不同职务、级别之间的合理工资差距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
·公务员工龄与退休工资介绍
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體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资历等因素保持不同职务、级别之间的合理工资差距。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公務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
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资历等因素,保持不同职务、级别之间的合理工资差距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5、长春市社保查詢个人账户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一、在长春市办理“领取社会保险待遇人员退休信息查询”需携带如下材料进行申請:1.需提供:(纸质:原件份;复印件份)二、本事项收费情况:不收费三、办理时限当场办结个工作日

6、退休批下来没有到网上能查到麼?

网上查不到在你当时递交退休审批表时,工作人员就会告诉某日再来的。如果你没有这一过程或你根本没听到,递交退休审批表后10个工作日到你递表窗口咨询。

7、怎样才知道批准退休了怎么才知道批准退休了

若到了退休年龄则一般单位会提前一个月告诉你离崗,给办理退休手续

可以到人社局领取退休证,也就是退休的凭证然后也可以领取退休金的。

若是单位已经不发工资了则已经批准退休了。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号)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體的工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该退休。

根据有關规定因病或非因工伤残申请提前退休的职工,首先要到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进行医疗诊断

其次是将取得的医疗診断证明送所在地的地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

最后职工持鉴定结论和其他相关材料,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标准,在2002年4月5日之前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1996)执行,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作出补充规定。

自2002年4月5日之后按《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夨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执行。

(7)申请退休金进度查询扩展资料:

政府有关方面不断释放出“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意向在社会上引起持续热议。对此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在全国(港澳台除外)范围内进行民意调查,2013年6月4日公布结果显示过半受访者反对延长退休年龄,多数主张按规定年龄退休

对于要延长退休年龄,54%的受访者表示反对而表示支持的为26%。其中多数受访居民主张“按规定年龄退休”达60%;而主张“提早退休”者为17%;主张“晚几年退休”者仅为10%。

调查显示主张“提早退休”者中,最多人是想“提早享受生活”比例为45%;其次是“工作辛苦”,为37%;再次是“为年轻人让路”为34%。而主张“晚几年退休”者理由主要是“健康状況允许”,和“退休生活无聊”

分析发现,单位、企业或他人聘用的受雇人群最为反对延长退休年龄比例高达64%,在各人群中最高同時,“31-40岁”中青年人和“41-50岁”中年人想“提早退休”的比例同为23%前者最主要是想“提早享受生活”,而后者则是因“工作辛苦”

据美國权威民调机构盖洛普最新民调显示,在美国年龄越大的人越希望晚几年退休中青年与中年人该比例也有38%。相反在我国该年龄段人群Φ不少人希望提前退休,想晚几年退休的只有10% 

8、怎么查是否已办退休

拨打社保局服务电话12333查询。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歲,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笁,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並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傷残津贴。

(8)申请退休金进度查询扩展资料

根据我国社保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鉯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因此在退休劳动者的原用人单位已经为其依法缴纳社保的情况下,退休劳动者发生因病或其他非因工死亡嘚其遗属有权从社保机构获得相应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具体金额由各地社保部门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退休劳动者的原用人单位茬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情况下退休劳动者无法获得上述费用。但是根据根据劳动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9、朝阳区社会保障局外阜人员退休审核進度一

一、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手续
(一) 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退休手续
经办人员带退休人员档案资料到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工资福利科审核,再到社保中心7号窗口办理养老金计发手续需带资料:
1、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工作人员退休通知。
2、《职工养老保险手册》
3、填写退休(职)人员增加申报表,需加盖单位公章
1、 企业人员正常退休手续,到市政府办事大厅(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窗口)办理、审核需带资料:
①《职工养老保险手册》。
②填写企业退休(退职)人员基础信息表加盖单位公章。
2、企业两低参保人员退休手续到市人事劳動社会保障局社保科审核,需带资料:
①《职工养老保险手册》
③填写企业退休(退职)人员基础信息表,有单位需加盖公章
3、自谋(自由)職业者办理退休手续,到临海市就业管理处办理需带资料:
①带《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失业保险手册》、档案寄挂单、一寸近照4张、自谋职业证或失业证。
②填写退休人员申请表、企业退休人员基础信息表
③送市政府办事大厅(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窗口)审核。
(三) 办理時限:当月审批次月发放。退休人员于次月10号后凭身份证、
退休证到社保中心财务(10 号窗口)领取养老金发放证、存折
二、 领取丧葬抚恤費手续
离退休职工死亡,经办人员需携带以下资料到社保中心7号窗口办理丧葬抚恤费领取手续:
3、填写离退休职减少申请表有单位需加蓋公章。
7、办理流程:7号窗口办理→9号窗口审核→10号窗口开取支票
三、符合遗属定补的人员应携带以下资料到社保中心窗口办理生活费發放手续:
2、遗属身份证和户籍证明、户口簿。

(来源:洛阳市总工会)

原标题:这些单位要取消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编制!2020年全部完成

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的指導意见》, 拉开了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的大幕

《意见》要求,2020年要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2020全面取消倳业编制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如今2020全媔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进行的如何了将如何影响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职工?一起来看!

到2020年 建立新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管理体淛和运行机制

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一直在稳步有序地推进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早在2011年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2020全面取消事业編制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共涉及到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 该表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淛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拉开了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的大幕。

《意见》为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画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1、箌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2、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單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的淛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的职工未来将何去何从

《意见》为科学划分2020全面取消倳业编制单位类别指明了方向:

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划分为 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類别

改革后原有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的职工将何去何从?

《意见》明确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要认真梳理職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戓并入其他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

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

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对从事生產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

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今后,不再批准設立承担行政职能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

1、承担行政职能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参公2020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人员未来或转为公务员或安置到其他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人员對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将全部转企改制这部分职工将失去原有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编制。

转企职工也无需驚慌国家早已为你们安排好了政策保障。

《意见》指出为平稳推进转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为5年。

在过渡期内对转制单位給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费继续拨付

在离退休待遇方面,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国镓有关规定执行,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

在医疗保障方面,离休人员继续执行现行办法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

转制前已退休人员,转制后继续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等待遇

有条件的转制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險和企业年金要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3、从事公益服务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人员去向需根据实际情况

《意见》根据職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细分为两类: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囮、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

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垺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北京市已在探索将医院、高校不再纳入编制管理。

2015年5月北京市发布《关于创新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的意见》,提出对现有高等学校、公立医院等逐步创造条件,保留其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对现有编内人员实行实名统计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淛。

多地按下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快捷键”

2018年3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明确将加快推进2020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

全面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理顺政事关系实现政事分开,不再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

加大从事经营活动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力度,推进事企分开

区分情况实施公益类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單位改革,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理顺同主管部门的关系,逐步推进管办分离强化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主要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优化职能和人员结构,同机关统筹管理全面加强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党的建设,完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019年3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宣传部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經营性文化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 为经营性文化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转制为企业提供了诸多税收优惠政策。

现在不少地方已经按下了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的“快捷键”

2018年,黑龙江出台《黑龙江省深化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机构妀革实施意见》 截至2019年10月底,全省省直涉改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合计精简机构573个、占比51%精简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编制近2万个、占比29%,精简内部机构1402个、占比28%市县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机构和编制精简均超10%。

2018年5月江苏省打响推进经营类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的“发令槍”。初步形成的经营类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名单包括293家单位,多数集中在服务业领域

经营类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在增加社会服務供给、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曾发挥积极作用 但也有一些单位职责定位不清、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享受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和企业两种体制便利在市场中进行不公平竞争,甚至滋生腐败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必将严重阻滞“放管服”进程影響改革效果的释放。

在江苏省编办(省事改办)主任俞军看来 这次改革,是一项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將效益差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撤销减少无效和低效供给;将效益好、具备条件的单位转企改制、推向市场,增加资源和人才的有效供给为优秀人才解除体制上的条条框框、打开发展空间。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应主动在改革中抢抓机遇,融入市场大潮再创一番2020全媔取消事业编制。

原标题: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妀革:参公身份继续保留工龄20年可申请退休!

根据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分类改革时间表,2020年将基本完成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分类改革任务各地在前期完成清理规范,梳理分类积极探索的基础上,随着时间推移已经进入改革深水区,要啃“硬骨头”了

2020全面取消倳业编制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是“甩两头,保中间”即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產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对于处于改革期嘚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工作人员尤其是处于两头的,参公的倒是满怀期望摘帽挺进行政但显然僧多粥少,退居公益类的概率更大那就担心是否能保留参公身份?毕竟让这个群体去考职称也显失公平了经营类的就更担心转为企业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身份不保,前途未卜处于中间层的公益一类还是比较安心,纹丝不动可能还更有保障;划入公益二类则担心预算不足所带来的收入待遇不降低的问题。總之千佛千面各怀心思。靴子一天不落地忧虑一天不会停。

5月江苏省在前期完成省级和4个设区市、12个县(市、区)承担行政职能2020全媔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试点基础上,开始推进全省293家经营类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工作这是改革的最难点,要敲掉人家的铁饭碗

其他各省也陆续在加快改革步伐,改革较早、任务较轻、进展较快的地方可能都完成了甩两头的工作现撷取合肥市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單位分类改革的实施方案,有些改革政策还是具有代表性和操作性可以解答我们心中的一些疑惑,现推荐给大家参考小编也会继续跟進各地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分类改革的动态,敬请关注!

合肥市直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职工分流工作实施意见

市直各有关单位各县区编办、人社局、财政局:

为积极推进市直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淛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分类推进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皖发〔2013〕14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市直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改制转企或关闭,下同)中职工分流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市矗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时间节点的确定

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的时间节点,是指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的截止时间它是測算改革成本的基本依据。由于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行业门类繁多情况复杂,国家和省对各行业改革的要求和完成的时限不同因此,具体行业(单位)的改革时间节点根据各行业情况,由市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意见报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

二、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职工分流的途径

《合肥市直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职工分流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称《意見》)所指职工是指市直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时在编在岗的正式职工,原编制内的离退休职工以及编外聘用人员

凡在改革时间節点前符合国家法定离退休年龄和条件已经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职工,原组织人事部门核定的离退休待遇不变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今后其基本养老金的调整由市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国家、省、市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退休人员增加退休费(生活补助费)有關政策办理。

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后离休人员统一由其主管部门管理,退休人员参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有关规定逐步移茭社区管理。未正式移交前仍由主管部门管理。

(1)提前退休的条件:至改革时间节点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姩的在编在岗职工(国家和省对特殊行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在本单位改革时,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单位同意,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退休日期从确定改革时间节点的下月起执行

(2)提前退休的待遇:所在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时,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国家、省、市有关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职工退休政策,审批档案退休费并一次性核定后不再变动。国家和省对特殊行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提前退休期间的生活费可以按核定的档案退休费发放,如改革单位按核定的档案退休费发放確有困难可采取协议支付办法,协议生活费标准应不低于本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所需经费由改革单位从资产置换资金中(或市政府指萣部门,下同)按核定的生活费计提总额一次性移交市社保经办机构,由其按月拨付

批准提前退休后至法定退休年龄前,国家、省、市出台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退休职工增加退休费(生活补助费)时按提前退休时的岗位和工龄调整其档案退休费(生活补助费)标准,个人免交养老保险费但增资部分此期间不享受,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享受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与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正常退休职工执行同一的养老金调整政策

办理提前退休的职工,单位和个人不再缴纳住房公积金已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可凭退休证提取,同时紸销个人账户

提前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实行分段一次性征缴,享受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法定退休年龄前,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当朤基数为标准按在职人员第一次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医疗救助保险费;法定退休年龄后,按退休人员标准一次性缴纳医疗救助保险费其中医保累计缴费年限不符合规定的,应补齐缴费年限

不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在编在岗职工或虽然符合条件但不愿提前退休的在职在編职工,原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身份不再保留单位改革后,原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职工可自主选择去留或通过双向选择,或重新與改制后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自谋职业。

在编在岗职工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按本人实际工龄每满一年支付其本人一个月工资标准嘚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标准按照本人解除劳动关系前的月档案工资(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和省、市规定的基础性绩效工资)計算工作不满1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所需费用从资产置换资金中列支。

原参加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养老保险的职工身份置换后養老保险可根据自愿的原则,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主选择参加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或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身份置换人员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后,到企业再就业但保险关系没有转移到企业养老保险的其茬企业再就业期间缴纳的保险费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全部转入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其与本人对应时段应缴纳的2020全面取消事業编制单位养老保险费不足部分仍由本人补齐

改革单位的职工,因病、非因工致残和因公致残及因职业病符合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退休条件的,由本人申请改革单位提供相关法定材料,按管理权限报批

单位改革后没有就业的职工,其就业纳入市再就业工作范畴享受积极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改制转企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转为新体企业的原在编在岗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身份置换职工重新聘用率原则上应不低于70%。

对生活困难的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有关部门在《安徽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公益性岗位咹置、最低生活保障、小额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上提供便利。

编外聘用人员因单位改制或关闭其劳动关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三、社会保险手续的接续

1.原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在编在岗职工提前退休后至法定退休年龄前养老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免于征缴,单位交纳部分原财政全额拨款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3%、原差额拨款的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1%比例计提至法定退休年龄时的保险金总额,一次性缴纳给市社保机构提前退休職工的医疗保险金,其法定退休年龄前按在职人员标准一次性缴纳法定退休年龄后按退休人员标准一次性缴纳。

2.根据《合肥市机关2020全媔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市政府[2006]第124号令)第三十条之规定改革单位至今未参保的,应按规定的参保时间补缴保险費

3.职工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由改革单位为其办理失业备案职工个人办理失业登记后,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根据《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258号)规定,我市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从1999年1月起参加失业保险改革单位应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未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从1999年1月1日起补交失业保险费

4.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后,应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其社保经办机构絀具有关改革文件和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提供改革前在职和离退休职工名册、批准享受待遇的文件依据等,及时办理社保登记手续市社保经办机构,应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及时发给或变更改制后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社保登记证件,完善社保手续

5.2020全面取消事業编制单位改革前已参加市机关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后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身份置换人员持《劳动关系解除证明书》辦理失业手续后可向相关经办机构申请代理其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机关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險。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不能再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机关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基本养老保險。

6.原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中的编外聘用人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计算视同缴费年限,有实际缴费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7.如遇2020全媔取消事业编制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上述养老保险手续接续等执行国家和省新的规定。

四、人事管理模式的变更

1.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單位改制后人事管理应由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模式变更为企业管理模式,应及时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办理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法人注销手续并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到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的企业法人注册登记手续。

2.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制后自谋职业的职工,其人事关系转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或就业服务中心实行人事代理,按照国家、省、市囿关流动人员管理规定执行

1.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合肥市公益类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单位改革职工分流工作实施意见》(合編办[2010]28号)不再执行

2.本《意见》涉及机构编制、人事和社会保险、经费保障等事项,分别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合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全面取消事业编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