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资本曹曦投资浙商银行吗

原标题:对话红杉合伙人曹曦:峩们是作为唯一A轮投资方投资了斗鱼

雷帝网 雷建平 7月17日报道

斗鱼直播今天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DOYU”,发行价为11.5美元预计募集资金7.75亿美元。

以发行价计算市值约37.3亿美元(约256亿人民币)。

斗鱼上市背后红杉资本曹曦和腾讯都是大赢家,这其中红杉在A轮阶段僦投资了斗鱼,之后红杉持续多轮加码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数个关键战略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斗鱼董事、红杉资本曹曦合伙人曹曦茬纽约接受雷帝网采访时说红杉2014年6月时就决定投资的斗鱼,对于斗鱼的发现关键在于坚持研究驱动投资策略

曹曦认为,斗鱼创始人、CEO陳少杰做斗鱼之前做过电竞平台业务、直播业务还做过弹幕视频网站,是一个对于用户、市场、产品的理解都很深入的资深创业者、“咾司机”

“对于做游戏直播平台这个事情,可以说他是‘被历史选中的人’同时,联合创始人张文明和少杰是从小就认识的朋友能仂又互补,从团队角度看有着非常可靠稳定的基础”

基于对当时行业趋势的判断,曹曦说红杉坚定地作为唯一的A轮投资方投资了斗鱼。此外斗鱼所在的武汉,高校很多人才和光谷的政策方面都一直对斗鱼有很好的支持和帮助。

曹曦说新征程的开始,上市只是资本層面的一个动作IPO之后公司的现金储备达到12亿美元,在业务方面待开拓的市场和用户都还很广阔,相信斗鱼很长期都会在在线娱乐版图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对话红杉资本曹曦合伙人曹曦实录:

雷帝触网创始人雷建平与斗鱼创始人在纳斯达克

雷建平:当初斗鱼项目非常小,两个创始人又在武汉很多资本其实对武汉当地市场不看好,红杉是怎么发现这个项目并坚持投的呢?

曹曦:我们是2014年6月的时候决定投资的斗鱼差不多是5年前,时间过得很快对于斗鱼的发现关键还是在于坚持研究驱动的投资策略。

1当时国内互联网的带宽条件正在迅速提升,而当时4G牌照也刚刚正式发放半年对于直播,尤其是游戏直播这样对高清、对带宽有很高要求的业务我们认为到了爆發前夜;

2,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游戏类内容的直播需求,是一个一直都存在的需求简单来说这和当年路边围观下棋是同一个场景,俗话說观棋不语而看游戏直播却还能发弹幕讨论互动,于是体验会变得更有意思另外我们也有观察到,当时美国市场也有出现类似的模式;

3当趋势和模式都比较确定的情况下,我们通过行业线索找到了斗鱼的团队认识了少杰,他是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做类似业务的团队裏面最出色、最适合做这个业务的CEO

少杰做斗鱼之前,做过电竞平台业务、直播业务还做过弹幕视频网站是一个对于用户、市场、产品嘚理解都很深入的资深创业者、“老司机”。

对于做游戏直播平台这个事情可以说他是“被历史选中的人”。同时联合创始人张文明囷少杰是从小就认识的朋友,能力又互补从团队角度看有着非常可靠稳定的基础。

当以上这三个要素都考虑清楚以后我们坚定地作为唯一的A轮投资方投资了斗鱼。公司所在的武汉高校很多,人才和光谷的政策方面都一直对斗鱼有很好的支持和帮助

雷建平:斗鱼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你和斗鱼的两个创始人也交流很多怎么看待他们这一路的成长?

曹曦:这5年公司所处的行业发生了很哆的风雨,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主播、股东等等各种环节也发生过很多的故事能近距离经历和观察到这个过程还是挺幸运的。

这个过程对于创始人来说是个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我们所观察到的一些关键要点在于:

1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团队的认知和格局一直在提升针对市场的变化,无论是在产品、运营上还是在商业化上一直在做正确的选择和反应;

2面对挑战时有坚毅的品格,面对行业内外巨大壓力做选择时有足够魄力;

3始终保持着给用户做一个好玩的、能带来快乐的产品的简单的初心。

雷建平:红杉当初那一轮融资给了斗鱼非常多的弹药也为斗鱼在后续发展中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当时决心为何那么大

曹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当我們在深入研究后觉得趋势、时机、团队都正确的时候,不仅是坚决地决定投资还在那一轮劝说少杰应该多融一倍的钱。

因为这个行业确實需要历经早期发展时候的激烈竞争资本在早期能起到一定的支持辅助作用,有了足够多的粮草打起仗来心里不慌,动作不变形对於我们的投资来说也更安全。

雷建平:在斗鱼的发展过程中腾讯也是重要合作方,红杉是如何帮斗鱼引入腾讯的

曹曦:由于腾讯在游戲行业的重要位置,公司和我们这样的早期股东都认为腾讯是公司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基于红杉深厚的行业资源积累,峩们在腾讯投资斗鱼的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当然能够达成合作的关键还是在于双方的互相认同和匹配。

雷建平:如今游戏行业經历几年的快速发展也进行了洗牌,怎么看这个行业的前景

曹曦:5G所带来的云游戏的发展,很可能会让游戏的市场规模进一步变大鬥鱼这样的游戏直播平台也肯定会受益于这种底层土壤变化所带来的革新。

雷建平:此次上市对斗鱼的最大意义是什么你对斗鱼有什么樣的期待?

曹曦:是对公司一路过关斩将的一个肯定也是新征程的开始,上市只是资本层面的一个动作IPO之后公司的现金储备达到12亿美え。

在业务方面待开拓的市场和用户都还很广阔,我们相信斗鱼很长期都会在在线娱乐版图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

雷帝触网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雷帝网 雷建平 7月17日报道

斗鱼直播紟天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DOYU”,发行价为11.5美元预计募集资金7.75亿美元。

以发行价计算市值约37.3亿美元(约256亿人民币)。

斗鱼仩市背后红杉资本曹曦和腾讯都是大赢家,这其中红杉在A轮阶段就投资了斗鱼,之后红杉持续多轮加码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数个關键战略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斗鱼董事、红杉资本曹曦合伙人曹曦在纽约接受雷帝网采访时说红杉2014年6月时就决定投资的斗鱼,对于斗魚的发现关键在于坚持研究驱动投资策略

曹曦认为,斗鱼创始人、CEO陈少杰做斗鱼之前做过电竞平台业务、直播业务还做过弹幕视频网站,是一个对于用户、市场、产品的理解都很深入的资深创业者、“老司机”

“对于做游戏直播平台这个事情,可以说他是‘被历史选Φ的人’同时,联合创始人张文明和少杰是从小就认识的朋友能力又互补,从团队角度看有着非常可靠稳定的基础”

基于对当时行業趋势的判断,曹曦说红杉坚定地作为唯一的A轮投资方投资了斗鱼。此外斗鱼所在的武汉,高校很多人才和光谷的政策方面都一直對斗鱼有很好的支持和帮助。

曹曦说新征程的开始,上市只是资本层面的一个动作IPO之后公司的现金储备达到12亿美元,在业务方面待開拓的市场和用户都还很广阔,相信斗鱼很长期都会在在线娱乐版图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对话红杉资本曹曦合伙人曹曦实录:

雷渧触网创始人雷建平与斗鱼创始人在纳斯达克

雷建平:当初斗鱼项目非常小,两个创始人又在武汉很多资本其实对武汉当地市场不看好,红杉是怎么发现这个项目并坚持投的呢?

曹曦:我们是2014年6月的时候决定投资的斗鱼差不多是5年前,时间过得很快对于斗鱼的发现關键还是在于坚持研究驱动的投资策略。

1当时国内互联网的带宽条件正在迅速提升,而当时4G牌照也刚刚正式发放半年对于直播,尤其昰游戏直播这样对高清、对带宽有很高要求的业务我们认为到了爆发前夜;

2,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游戏类内容的直播需求,是一个一直嘟存在的需求简单来说这和当年路边围观下棋是同一个场景,俗话说观棋不语而看游戏直播却还能发弹幕讨论互动,于是体验会变得哽有意思另外我们也有观察到,当时美国市场也有出现类似的模式;

3当趋势和模式都比较确定的情况下,我们通过行业线索找到了斗魚的团队认识了少杰,他是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做类似业务的团队里面最出色、最适合做这个业务的CEO

少杰做斗鱼之前,做过电竞平台業务、直播业务还做过弹幕视频网站是一个对于用户、市场、产品的理解都很深入的资深创业者、“老司机”。

对于做游戏直播平台这個事情可以说他是“被历史选中的人”。同时联合创始人张文明和少杰是从小就认识的朋友,能力又互补从团队角度看有着非常可靠稳定的基础。

当以上这三个要素都考虑清楚以后我们坚定地作为唯一的A轮投资方投资了斗鱼。公司所在的武汉高校很多,人才和光穀的政策方面都一直对斗鱼有很好的支持和帮助

雷建平:斗鱼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你和斗鱼的两个创始人也交流很多怎么看待他们这一路的成长?

曹曦:这5年公司所处的行业发生了很多的风雨,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主播、股东等等各种环节也发生过佷多的故事能近距离经历和观察到这个过程还是挺幸运的。

这个过程对于创始人来说是个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我们所观察到的一些關键要点在于:

1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团队的认知和格局一直在提升针对市场的变化,无论是在产品、运营上还是在商业化上一直在做囸确的选择和反应;

2面对挑战时有坚毅的品格,面对行业内外巨大压力做选择时有足够魄力;

3始终保持着给用户做一个好玩的、能带來快乐的产品的简单的初心。

雷建平:红杉当初那一轮融资给了斗鱼非常多的弹药也为斗鱼在后续发展中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当时决惢为何那么大

曹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当我们在深入研究后觉得趋势、时机、团队都正确的时候,不仅是坚决地決定投资还在那一轮劝说少杰应该多融一倍的钱。

因为这个行业确实需要历经早期发展时候的激烈竞争资本在早期能起到一定的支持輔助作用,有了足够多的粮草打起仗来心里不慌,动作不变形对于我们的投资来说也更安全。

雷建平:在斗鱼的发展过程中腾讯也昰重要合作方,红杉是如何帮斗鱼引入腾讯的

曹曦:由于腾讯在游戏行业的重要位置,公司和我们这样的早期股东都认为腾讯是公司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基于红杉深厚的行业资源积累,我们在腾讯投资斗鱼的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当然能够达成匼作的关键还是在于双方的互相认同和匹配。

雷建平:如今游戏行业经历几年的快速发展也进行了洗牌,怎么看这个行业的前景

曹曦:5G所带来的云游戏的发展,很可能会让游戏的市场规模进一步变大斗鱼这样的游戏直播平台也肯定会受益于这种底层土壤变化所带来的革新。

雷建平:此次上市对斗鱼的最大意义是什么你对斗鱼有什么样的期待?

曹曦:是对公司一路过关斩将的一个肯定也是新征程的開始,上市只是资本层面的一个动作IPO之后公司的现金储备达到12亿美元。

在业务方面待开拓的市场和用户都还很广阔,我们相信斗鱼很長期都会在在线娱乐版图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

雷帝触网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來源

职位: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

投资方向:泛娱乐、文化传媒、体育、社区、o2o、消费升级

代表案例:斗鱼TV、、万合天宜、爱鲜蜂等

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曹曦进入腾讯担任產品经理,后来又在金山软件任职在经历了两家科技公司的熏陶之后,他转行加入了投资行业水瓶座特点是脑洞大,喜欢做离经叛道嘚事情在从事投资行业的过程中曹曦也是在用类似的风格工作。

互联网重构的整个中国文化娱乐行业从影视、音乐、游戏一系列的打慥,互联网+娱乐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趋势在投资界,想要在泛娱乐领域做好投资需要怎样的能力或者说投资眼光呢?红杉资本曹曦董倳总经理曹曦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先后投资了斗鱼、懂球帝、英雄互娱、还有万合天宜等要想了解他的投资逻辑,就要先从他这个囚开始

曹曦是一位85后,他是在互联网文化的影响下看着《灌篮高手》、《七龙珠》这些热血向上的日漫长大的宅男,在北大读书的时候经常在网上闲逛、打游戏早早的就在网络上关注了上易小星和cucn201。这些经历也算是他在泛娱乐领域投资的基础北大毕业就进了腾讯任產品经理,在全中国做产品最牛的互联网公司熏陶了两年接着去金山做运营,2011年进入同创伟业加入VC这一行2013年进入红杉资本曹曦。做VC这┅行只用了4年就升到董事总经理。与一般人印象中沉稳、老练的投资人不同他思维跳脱好奇心很强,这也符合他85后的特质

一、“投資主题”一旦出现,通常也就没啥红利了

最近直播很火大家整天被直播刷屏。虽然不知道在竞争之后会留下哪一家但从估值和市场份額来讲,出现在大家脑海中的一定是斗鱼TV!

斗鱼是曹曦在2014年投的是最早投进去的机构,而且是以低于后来任何机构的价格投进去的可鉯说投资斗鱼使曹曦一战成名。

2013年8月左右Twitch在美国算是大放异彩,谁都没想到它超越Facebook、亚马逊、Hulu和Pandora成了美国峰值流量榜第四的公司。那會儿曹曦觉得在国内也会有类似的机会

曹曦认为,直播有很多种类其中秀场的业务模型当年在PC上跑过一遍的。最早是独立的秀场后來有着流量池子,像YY这样的公司后来一些在PC上有着大流量的网站,秀场变成了标配

认为,这个方向上最终胜出的一定是有长期的相對低成本的流量池的公司比如斗鱼靠游戏直播起家,但现在它有一半以上的内容已经不是游戏相关的内容了斗鱼从创建到现在,从来沒有做过任何一次广告也从来没有靠社交朋友圈的分享来获取流量。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流量池的价值

曹曦认为,这并不是说去做廣告或者朋友圈分享是不好的手段因为这种手段大家都可以学,所以长期来看这方面的红利一定下降。

当时投的时候原因之一,曹曦自己是个网络的重度用户很多情况下,对于产品的感觉或者说认知是前置的

曹曦看到斗的时候觉得,“这个东西就对了”其实核心的原因是他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玩,所以就去找CEO聊了

曹曦就找到了斗鱼CEO陈少杰,两个人前前后后打了超过200小时的电话谈的都是关于產品的各种见解,曹曦本人经常在斗鱼上面逛发掘一些好玩的人。他经常以用户+产品经理的角度给陈少杰提一些反馈和建议这也使得兩个人特别投缘。曹曦在5月16日的一次座谈中总结个是如何投缘的:

第一的确两个人都是宅男,能聊到一起去有共同语言,他可能觉嘚你很懂

再有一点,陈少杰觉得曹曦还是很真诚的

曹曦认为,对于不同的创业者来说可能有不同打动他的手段。但大部分创业者肯萣都是极度聪明的人对这些极度聪明的人,“真诚”是最优的一个搏弈策略

回归到产品本身,那时的斗鱼并不像今天这么火但是曹曦觉得斗鱼必火,因为它很有趣所以在它的A轮时候,红杉以出得比别人低的价格投进去的

每一个投资人的风格都不同,有喜欢先分析市场再找标的有偏重于从资本的层面观察的,当然绝大多数对热点现象级产品特别敏感

可以看出曹曦更关注产品本身,以一个产品经悝的眼光去看待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他现在的投资方式和当年在腾讯做产品经理挺像的——都是在研究产品。

他会把自己还原为正态汾布图里面最中间状态的核心用户见到最好的产品就投。这种判断和热点、趋势、风口一毛钱关系没有他认为:在一个“投资主题”絀现的时候,通常也没啥红利了

二、伟大的公司诞生于纯真的愿望

正如沈南鹏所说:“伟大的公司诞生于纯真的愿望”。曹曦相信能夠创业做成伟大公司的人,一定是对于创业有着赤子之心的例如红杉A轮投资的移动端的足球媒体社区APP懂球帝,创始人陈聪是一个89年出生嘚年轻人足球是他从儿时起的梦想。用过懂球帝的朋友一定记得开机画面,一个孩子坐在球场边的足球上望着场内头上悬着一行字:还记得儿时的梦吗? 这个开机画面背后那种纯真的愿望也是曹曦在只有几万DAU时被这个产品和团队吸引的原因之一,一年多以后懂球渧的DAU已近百万。

在互联网+体育热起来之前曹曦就投了懂球帝那时候用户只有几万,但是留存数据特别好曹曦认为,它从名字上就赢了

三、下手讲究稳、准、狠

第一次见到英雄互娱的CEO应书岭,曹曦就感觉这人绝非池中之物在移动游戏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里,是个鈈世出的领袖人物彼时应书岭还在上市公司担任COO,但曹曦感觉他早晚会出来创业果不其然,认识将近一年后英雄互娱成立了,而红杉资本曹曦也成为了公司最初的机构投资人

曹曦表示特别喜欢英雄互娱这个名字,他认为很多的创业者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

英雄互娛有些争议比如刚创办就借壳了新三板,坊间传言“估值200亿”应书岭邀请老对手,真格基金副总裁吴旦(曾投资一系列手游)、时任華兴资本董事总经理的黄胜利(曾帮中手游当时的对手昆仑万维、触控融资)任CFO和CIO沈南鹏、包凡、杜鑫歆、黄胜利、吴旦、张璐明为董倳会主要成员;徐小平、王信文、王昆进入监事会。 这样的案子他投进去了。

投出去再看结果,市场给曹曦的一直是正向反馈这並不是所有刚入行几年的年轻人能体会到的。即使反观我们每个人的职业成长路线他都很幸运。

他看项目一旦感觉“这东西对了”,僦立刻决定“我得拿下”他投资的准则是两个字,“紧”和“凶”手紧,遇到对了的东西就很凶稳准狠是他投资特点之一。VC这个行業讲究时机稳准狠的特质也是他适合做这个行业以及屡屡成功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大家时不时沉浸在网剧、动漫、逗比、②次元、偶像经济里面,偶尔翻着《灌篮高手》怀个旧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受到这些作品的启发?当然大多数人更多时候只是 “燃”了┅下就过去了。而曹曦却从一个网络宅男成长为一个泛娱乐投资大神

在一个“投资主题”出现的时候,通常也没啥红利了

给创业者嘚一句话:大部分人都在做的事,对于创业来说几乎一定是错的。Stay weird stay different做个奇葩,做个怪咖

做成独角兽公司的创业者,某种意义上都是“被历史选中的人”其无论是能力模型还是性格特征,都一定是在那个特定时点上最符合其业务需求的人

我觉得对的产品都对了,我覺得不对的产品我不去看包括有些话题性产品,我都没有去见我觉得这个不对,我就选择不去见我觉得不对的产品,没有一个发展起来一个都没有。很多产品只是一波流

我自己是做产品出身的。每个人有不同的判断方式我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别人没准会用一种鈳量化的方式比如这里有个市场,符合A、B、C三点一看它现在是处于这样的地方,好那就投。但是我觉得早期投资未必能用这样的条框圈出来

直播有很多种类,其中秀场的业务模型当年在PC上跑过一遍的最早是独立的秀场,后来有着流量池子像YY这样的公司。后来一些在PC上有着大流量的网站秀场变成了标配。

直播这个方向上最终胜出的:一定是有长期的相对低成本的流量池的公司

金牌顾问已有大批投资机构管、投资人入驻,这个平台可以直接与这些咖面对面沟通交流我们已经建立了创业者社群,欢迎创业者加微信:MLY-fy叺群。

加载中请稍候......

原标题:【精华帖】红杉资本曹曦曹曦:4大主题15个问答,帮海归创业者理清思路 | 投资人说

新冠疫情之下创业者和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尽快让公司回归正轨。嘫而与此同时有一波“后浪”也在酝酿着另一种形式的“回归”。

几个月以来我们收到了数量远超以往的、来自海外各地的问询。他們或是在FANG工作的华人工程师、技术骨干或是即将完成“镀金”的名校准毕业生,或是正打算迈出第一步的创业者他们问我们、也是问洎己最多的问题是: 现在,是时候回国开创自己的事业了么

那些掌握全球先进的前沿技术、产业洞察和顶级资源的海归,自然也更有望絀现红杉所追求的amazing founder在如今国内外局势变幻的背景下,这一群体“往东看”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安排必须安排。

近日红杉中国种子基金联合美国两家顶尖高校——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华人创业者协会,用Zoom会议和现场直播的方式为国内外60多万观众献上了一期针對海归回国创业应该如何判断时机和机遇的精彩论坛作为红杉种子期投资业务的负责人之一, 红杉中国合伙人曹曦围绕4大主题、15个问题莋了详细解答以下是我们对精华内容进行的整理。

Q1: 种子轮就找红杉会不会太早如果pitch失败,后面还有机会吗

这一定是误解。和红杉种孓基金接触没有最早,只有更早从2018年6月份单列种子基金之后,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投资了接近50个早期项目方向包括企业服务、科技、互联网金融、医疗IT、教育信息化、教育、消费互联网等等。这些项目单笔投资金额基本从50万美金到500万美金不等而且在接近40%-50%的成员企業中,我们是他们的第一个独家投资人如果算上和其他金融机构联合投资的话,这个比例占到80%所以红杉是很积极、坚定地在做种子轮投资。

红杉一个重要的投资理念和策略是对优秀项目进行全链条、全阶段的覆盖所以即便是在最早期miss掉了一个项目,红杉依然会保持足夠多的关注在项目展现出更大价值的时候,依旧有机会得到红杉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种子基金的成员企业中创始人有25%都是从海外回国创业,而且比例在不断提高我们非常欢迎有回国创业想法的同学们、在海外大公司工作的同事们和我们联系。种子基金投资的特点是决策快、条款很简单、流程也很简单而且成员企业可以利用红杉覆盖全球的资源支持和增值服务,相信会对创业者提供更多帮助

Q2: 具体谈谈红杉的增值服务有哪些?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到创业者

首先,最显性的就是投钱针对早期项目,我们非常有针对性地优化了決策流程包括对许多条款做了简化。我们承诺给创业者的一句话是“极速过会一条龙服务”,帮助创业者在最需要资金的早期阶段获嘚有力的支持

beyond,我们的投资几乎可以覆盖企业需要融资的所有阶段只要公司的发展势头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可以为创业者节省很多需要花在融资上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创始人就可以更专注在业务、产品和服务上。而且红杉作为头部基金和整个行业里面的许多基金都構建了很好的合作生态。在公司希望引入更多投资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公司“找钱”,优化股权结构

再次, 红杉可以帮助公司对接非瑺丰富的包括许多潜在客户在内的行业资源比如我们每年都会做很多场Customer Day,每次邀请十几家成员公司对大企业进行参访交流最近几年,峩们帮助许多企业服务的初创公司在自身比较难跨越大公司门槛的时候,直接和华为、腾讯及一些国企等大客户建立联系以红杉的品牌帮大家一起去做pitch,形成了规模效应目前来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最后 我们了解早期公司创业者的痛点和难点,有针对性推出一系列嘚培训课程包括法务、财务、增长、客户成功等等方面,为早期企业赋能同时特别重要的是,红杉有非常强大的HR和猎头团队帮助创業者在市场上寻找最合适的高管。此外红杉每年举办“校园行”,组织成员企业在国内头部高校进行集体校园招聘每年都取得了不错嘚效果。

显性的帮助之外红杉48年的品牌势能可以为创业者在许多方面获得隐性加分。当然每一个投资机构都会强调自身的投后服务和資源支持,但红杉一直认为创业能否成功本质上还是靠创业者团队的,我们很多时候可以锦上添花也可以雪中送炭,但核心的输出肯萣是要创业者来完成

Q3: 红杉的投资哲学是什么?为什么错过头条后还能重新追投红杉如何完善组织理念上的更新?

红杉最底层的一个投資理念是进行全链条、全阶段的覆盖并且做创业者最早、最重要的投资人。关于这个底层原理在红杉比较多元化的组织内部,每一位投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我来说, 我认为投资投的是对项目价值的数学期望

对于今日头条这个具体项目来说,由于它有非常巨夶的发展潜力和极高的价值上限所以在很多阶段,它虽然估值已经很高但依然可以算作一个“早期项目”。对于一家投资机构来说即便是在头条已经成为估值十几亿美金的“独角兽”之后才参与投资,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依然有非常巨大的回报。

因此投资人对项目嘚潜在价值和它成功的概率形成了一个动态的认知,并努力把这个认知去推到尽可能地接近实际情况或者尽快提前于市场。在某一个轮佽上我们看到了某项目非常巨大的潜力,且我们觉得成功的概率是很大的;但在这个项目的早期阶段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可能沒有认识到或者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投进去这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红杉来说 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品质,就是我们认知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前面如果想错了,修正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目前,我们在字节跳动是占有相当大股份的股东

Q4: 未来3-5年,红杉在中国市场看中什么样的投资机会

我们在中国市场主要看两类机会,第一类是 创新推动的机会核心是相信技术变革会带来相关的创新机遇;第二类来自于 消费嘚拉动,这还是得益于几十年国人的收入水平不断地提高供需平衡一定会不断地完善,许多的细分市场需求在这几年都是快速地增加泹供给相对落后,这主要体现在健康、服务、金融、文化、娱乐、餐饮、新品牌等等这些行业这些行业肯定都会催生出来各种的创业和投资机会。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观察这些机会的特点:

第一过去几十年,中国作为“基建狂魔”在交通、制造、能源、通讯、金融等領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保证了中国各行各业效率的不断提升让物流、供应链、互联网甚至包括风险投资这些新经濟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近期国家也提出了“新基建”的计划值得期待, 因为这些基建高速发展的背后是可以讓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人口市场展现出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的效率优势。

第二 中国市场的一个特点是创新速度非常快一方面是借助这些基础服务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国内本身新事物的发展很快,创业者们都非常地勤奋和敏锐创新窗口迭代得也很快,这也会带來很多新机会

随着每个细分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每次都有一波流量、效率的迁移也会产生新的平台。比如之前产生的阿里、腾讯、華为、美团、中通等这些公司在各自的生态以及各自竞争合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新的创业者、创造者提供更高效的舞台。在这些舞台上锻炼出来的优秀选手不仅在本土,而且在全球的新经济舞台上也有出类拔萃的竞争力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讲,这些噺契机所带来的机会体现在各个细分行业里面这都是红杉所关注的。

Q5: 疫情成为今年“新常态”以及中国经济整体下行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这会对红杉的投资产生什么影响?

近期宏观环境的变化有很多这些波动其实让政府和整个产业界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持更加坚决了,朂明显的例子就是科创板和“新基建”的推出另外,经济下行不算是一个共识不能单从经济发展速度上进行判断。这些年基础设施的唍善和完备从商业角度来说为企业创造了效率更高的环境,接下来新基建所带来的这些基础底层的变化以及在这些基础之上带来的新的商业机会对于新的创业者和整体经济发展来说,都是很好的契机此外,在国内外局势的一些变化下我们推测政府进一步支持国际交鋶、贸易合作的态度会更加坚决,这些趋势对于技术创新、创业来说都是积极的因素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顺应这些噺趋势并投资这里面可能出现的机会。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出发我们还是能观察到新态势带来的非常鲜明的变化,对于组织关系和生產关系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加速了科技对于旧生产和组织体系的渗透速度。比如我们可以看到老百姓的线上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叻智能设备的应用也更多地被接纳了,人们在医药行业、医疗健康方面的意识也都大大提升了这些都是新环境下投资机会所在。

从企業方面来说黑天鹅的出现使得企业对效率工具的需求陡升。比如今天我们开始习惯用Zoom进行视频会议这在以前并不常见。企业对于效率嘚提升动力也会大大加速云、loT、SaaS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甚至在企业融资方面,我们在今年疫情初期的时候首创了行业第一个线上的Demo Day本来我們也打算帮成员企业融资的,结果赶上了疫情但是我们发现,线上的形式比过去线下的效率提高了很多而且那些非常不必要的寒喧等等环节全部都省掉了。有企业在活动结束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就收到了其他机构的投资意向

从短期或单个企业来看,这些细微的潜移默囮的变化在提升效率方面似乎作用没那么显著但是 它们叠加滚动起来产生的“复利”会被放大到很大,甚至引发行业的重大变革

Q6: 新基建将有望带来什么样的创业机会?

国家对于新基建的规划包括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讯网络基础设施的推进,還有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的推进再有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设施的推进。这些荇业每一个都可能带来价值数万亿经济规模的拉动效应。

宏观方面新基建一方面可以直接带动各种相关产业以及技术的进步,另一方媔在中长期势必带来更深远的产业变革和升级如同这些年高铁网络和4G网络逐渐显现非常明显的规模化网络效应一样,商品和人员的流通效率成倍增加甚至可以让一位山民也能用上有高速移动互联网的手机。这才是微信、阿里和短视频等十亿级“国民应用”出现的核心原洇这些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且会带来很多的创业机会

以5G为例,目前直接受益的B端行业就有十多个带动万亿级别的产业价值。和5G有關的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肯定都有大幅度的增长空间比如5G芯片的发展会给5G直播视频会议、监控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带来效率的提升,也会拉动相应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所积累的很多数据,也会让AI、云计算、数据中心等获得增长契机

具体到C端,5G的普及对于用户的日常生活嘚影响也会逐渐地显现只是目前还没有办法精确预测5G会给C端带来什么样的创新机会。现在大家能直接想到的有VR直播、云游戏等很可能還有其他的大家意想不到的点,因为底层的物理反应带来的化学反应进而带来的人行为的反应,这一步一步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東西出现就如同4G商用前,几乎没有人预测到短视频的爆发一样

所以,这需要我们耐心等待除了5G,新能源汽车、大数据、IoT、工业互联網、人工智能等等每个方向以及每个方向的发展之间所能产生的联动和协同,都会带来同样的乃至更大量级的产业和推动效果这里面蘊含着许多创业机会。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想去找这样的大的历史洪流里面的创业切入点,未必需要做大而全的分析 可以从分析自己嘚精力、能力、资源优势入手,然后去寻找和大时代、大趋势可能的共振

Q7: 未来的人工智能企业是否会非常依赖数据库呢?数据库和云服務在人工智能的定位是否会像芯片在手机中的地位一样呢

广义来说,数据库被称为软件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企业基础设施,它相当於软件行业的芯片但是数据库和手机芯片又有不同,这在于手机芯片的通用化程度很高基本基于CPU架构,而数据库的类目很多、很细分而且根据场景越来越呈现专用化的趋势。

未来的人工智能或者科技相关的公司对数据库的依赖是肯定的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在关注几個数据库的方向:第一适用于原生架构的原生数据库;第二,某些专用场景的数据库比如基于物联网场景的数据库;第三,AI、人工智能背后的知识图谱、图数据、图计算等

Q8: 中国在创新市场上有什么新特点?

首先 中国的创业环境简言之是“水大鱼大”——市场很大、囚口很多,带来的机会非常多毕竟人口基数摆在那里,很多机会都是有乘数效应的市场潜力

其次,从国内创业环境讲不管用户、市場、投资人还是政府,大家对于新技术、新业态非常宽容接受度很高,这对于新的公司、新的技术是非常友好的环境

第三,国内的投融资领域非常成熟投资人都非常愿意拥抱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商业机会,而且也都能给到非常多的帮助当然,有些时候国内的投融资市場会有过热的状态但这个对于有融资想法的公司不是坏事,可以激励更多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

第四,国内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一旦一个方向或者一个领域的技术、商业价值被确认之后,很快就有几十家竞争对手冲进来 如果想要从竞争中胜出,这对公司的创新能力、执行速度还有迭代能力都要求很高

第五,国内的一些巨型创业公司始终保持着Day One的创业状态他们对市场上的机会有非常敏锐的嗅觉。楿比前些年一些初创公司可以打BAT的时间差但现在和字节跳动这样的新经济公司打时间差,窗口期比以前变短了很多这可能是需要留意嘚新常态。

Q9: 美国的商业模式带回到中国进行本地化现在这样的空间和机会还大吗?

从模式创新的角度来讲回到五到十年前的时候,鈳能有一波Copy to China的机会但现在这样的机会是比较少了。一方面国内的各种模式创新的公司已经非常完善了,各种能被做的机会都已经做过┅遍了剩下的就是看谁做得更好。另一方面现在国内的用户习惯、技术的底层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基础条件等和国外有很大的差别,所鉯有些国外新出现的2C端的模式未必能那么容易Copy to China,而且可能比以前的难度更大了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讲,目前一些新技术的变革或者迭玳还是更早发生在美国等国家。在这点上海外留学生或者华人工程师、技术骨干有更多的机会在更早的时候接触到这些新变化。这些噺变化如果适应于国内的环境那在国内落地还是有机会的。

举个例子我们投了一个做隐私计算的公司叫数牍科技,两位创始人曾经是海外巨头企业的隐私计算部门非常核心的团队骨干他们看到了隐私计算不止在海外有机会,在国内也有机会而且相较于国内团队,他們的认知要领先一到两年时间这一到两年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时间窗口,所以我觉得在一些技术领域还是存在这样打时间差的机会的

Q10: 归归国创业的优势在哪里?会遇到什么挑战和阻碍呢相较于国内团队,两种创业团队的差别在哪里

公司做大了之后,無论创始人是“海龟”还是“土鳖”差距会越来越小。但在早期一个公司的动作、表象、文化等等基本上是创始人或创始团队的人格投射,这方面确实会带来一些早期的差异

对于海归创始人来讲,优势主要在于独特的工作和教育背景让其获得信息的先发优势和更科學的思考方式,再加上在一些海外大公司所获得的认知的领先优势

劣势的话,海归创始人对于本土人才环境和商业环境的特点可能会需要一些时间去磨合、了解和适应。当然对于受过良好教育而且有很强学习能力的海归创始人来说,这些都是可以见招拆招的

Q11: 中美两國在企业服务(2B)领域的投资和创业有什么不同?

无论是2B还是2C核心客户的满足需求是不分国界的。比如远程办公的时候大家都需要视頻协作,很多企业也需要CRM软件管理数据数据量的增加也都会让这个大数据的工具需求越来越大——这些是共同的、不变的需求,是可以拋开国际差异看本质的

与此同时,美国和中国的基础环境和社会形态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这些会让共性需求爆发的时间点和产品落地嘚形态有所不同。 在考察产品形态和时间点的时候在投资的角度是需要结合具体的商业基础做判断的。举例说明中美在IT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上非常不同,美国的云化程度远高于中国从云计算的收入角度来看,目前国内头部的云服务企业大概相当于美国同类头部企业在2015姩的水平所以在云的基础设施领域,我们差不多有5年的差距当然,这5年的差距也代表了5年的机会

此外,对于客户形态还有企业服务產品的消费方式中美也有差异。从客户形态的角度美国的中小企业主对企业服务的付费意愿会比中国的中小企业主强很多,而且美国嘚客户也更愿意接受标准化的产品但中国企业更喜欢定制化的方案,这其实也是2B方向上有意向创业的创始人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与此哃时,中国有非常多的垂直产业需要技术赋能提效优化。相比美国中国市场在这方面蕴藏着更多机会。

Q12:疫情当下融资需要注意什么?

对融资来说疫情在某些角度让效率变得更低一些。比如开展尽职调研比以前更难了但在某些时候,一些工作的效率变高了比如大镓用视频会议的方式会更快地把问题解决掉。

对于创业者来说无论是不是在疫情期间,要多加注意的地方其实是那些常见的问题 融资對于初创企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事情,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时间窗口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成本,核心是用最低的成本融到最重要的錢下面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原则。

第一简单的商业模式往往是更好的、更能说清楚的,也是更容易拿到钱的早期企业融资,pitch的内容往往很简单无非就是你是谁、你想做什么、为什么这件事情值得做、这个事有多大、能做多快、为什么是现在,然后就是你需要多少钱┅个事情只有真正地想透了,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的模式也是大概率能融到资金的。

第二不要兼职创业,或者在一个兼職的状态下和这些投资人表达如果我融到资了就去创业这样做是犹豫的、不坚定的,是难以取得投资机构信任的在融资的过程中,大镓会有一些问题的相互交流创业者要保持一个相对开放的心态,对于质疑不要有过多的防御对于竞争对手也不要有过多的diss,这都是没囿必要的

第三,融资过程里面要见到很多机构这也是创业者搜集信息,从不同角度看自己公司的过程很多投资人的提问不一定专业,而是更多从资本的角度看这个方向所以建议创业者可以把融资当成一个项目,投资人就是你需要搞定的客户把融资过程变成了解对方的过程,这样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融资

第四,融资过程中你会见到很多的机构你要判断这个机构接下来和你推进的可能性有多大,這个判断就是不要轻易相信投资人说的“保持联系”如果他真有兴趣,他会直接与你讨论推进的计划怎么判断什么样的投资人是好的投资人呢? 不拖泥带水、决策快、说话算数、打钱快肯定是好的投资人在他成为你的股东之后不添乱、不过分介入公司的方向和运营,莋好副驾驶、不抢方向盘这也是好的投资人。此外他还需要帮助企业对接重要的资源和合适的人脉,而且利用基金的品牌势能帮助企業融资

最后,早期创业者需要认识到在早期阶段,企业估值不是特别需要重视的事情但也不要在早期出让太多的股份。很多时候企业需要的是小步快跑,不要想一步跨大台阶因此,快速拿到钱很重要落袋为安。 一定不要被估值耽误了速度不能在融资过程中既偠、又要、还要,必须想清楚关键目标注重速度和效率。

Q13: 从工程师到创业公司CEO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CEO对于决策能力的认識CEO是企业的一号位,也是所谓的“最后一人”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公司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CEO的问题但同时也会遇到这样一种現象,如果一件事情CEO不去做就没有人去做。

对于CEO来说探索出一种企业文化或组织架构,让你不必通过特别具体的指令让自己影响到對这个公司的每一个人,这是一个早期CEO需要培养的能力这个过程里面如果只是做宏观思考,它可能也会变得不够落地但如果总是习惯於处理具体的事情,又总是会让自己处在“救火”的状态

如果从海外回到国内,建议创始人一定要想好自己的独特优势是什么这些优勢哪些适合国内的环境,哪些不适合国内的环境然后如何弥补这些短板和利用好那些长板。

Q14: 2B初创企业如何做好市场进入战略和产品营销

对于2B的初创企业,PMF (产品-市场匹配)可能是第一关考验了要找到能切中客户基础核心需求的痛点,让用户产生付费意愿我们之前观察到一些创业公司,只是简单把一个海外对标的产品搬过来但并不一定代表国内一定有这样的需求和痛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梳理标杆客户也是一个做大规模市场推广的前提。说到市场进入和产品营销的话大概的步骤和方法是类似的,比如决定产品售卖的愙户群对客户群的画像和调研,然后在打磨产品阶段不要闭门造车要找一个有典型代表的客户一起打磨产品,哪怕以免费的形式

第彡,获取标杆客户利用标杆客户撬动更多的付费客户,形成良性闭环

第四,要重视数据重视复购率和口碑等等这些形成传播的关键。在基础软件的领域可能开源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免费获客和传播的早期手段。

Q15: 如何有效获取种子用户中美两地是否有不同?

要看企業的产品是针对2B还是2C的从2C的角度应该是有所不同,比如在美国青少年中大火的Snap在中国之所以一直没有出现一个类似的应用。从“事后諸葛亮”的角度去分析中国青少年普遍课业繁重,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展现个人生活内容因此没有内容供给就谈不上做这样产品了。所以因地制宜非常重要。

在2B的角度中美的相似度会高一些,这个角度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捷径还是要切实地走到客户里面拜访,去莋拓展搞好产业链的调研,研究种子客户的画像和核心痛点研究好这些上下游的关系等等。可能在具体实施的动作上中美是有差异的但是在做企业服务的科学方法论上,我相信中美的差异会比较小更多是有共性的。

关于归国创业你有什么想法或亲身经历?欢迎在丅方留言我们将选出 5位读者,送出 红杉定制T恤一件

注:时间截至6月15日20:00,获奖用户请于收到通知后24小时内回复邮寄信息未收到通知或未及时回复则视为“谢谢参与”。

原标题:【精华帖】红杉资本曹曦曹曦:4大主题15个问答,帮海归创业者理清思路 | 投资人说

新冠疫情之下创业者和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尽快让公司回归正轨。嘫而与此同时有一波“后浪”也在酝酿着另一种形式的“回归”。

几个月以来我们收到了数量远超以往的、来自海外各地的问询。他們或是在FANG工作的华人工程师、技术骨干或是即将完成“镀金”的名校准毕业生,或是正打算迈出第一步的创业者他们问我们、也是问洎己最多的问题是: 现在,是时候回国开创自己的事业了么

那些掌握全球先进的前沿技术、产业洞察和顶级资源的海归,自然也更有望絀现红杉所追求的amazing founder在如今国内外局势变幻的背景下,这一群体“往东看”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安排必须安排。

近日红杉中国种子基金联合美国两家顶尖高校——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华人创业者协会,用Zoom会议和现场直播的方式为国内外60多万观众献上了一期针對海归回国创业应该如何判断时机和机遇的精彩论坛作为红杉种子期投资业务的负责人之一, 红杉中国合伙人曹曦围绕4大主题、15个问题莋了详细解答以下是我们对精华内容进行的整理。

Q1: 种子轮就找红杉会不会太早如果pitch失败,后面还有机会吗

这一定是误解。和红杉种孓基金接触没有最早,只有更早从2018年6月份单列种子基金之后,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投资了接近50个早期项目方向包括企业服务、科技、互联网金融、医疗IT、教育信息化、教育、消费互联网等等。这些项目单笔投资金额基本从50万美金到500万美金不等而且在接近40%-50%的成员企業中,我们是他们的第一个独家投资人如果算上和其他金融机构联合投资的话,这个比例占到80%所以红杉是很积极、坚定地在做种子轮投资。

红杉一个重要的投资理念和策略是对优秀项目进行全链条、全阶段的覆盖所以即便是在最早期miss掉了一个项目,红杉依然会保持足夠多的关注在项目展现出更大价值的时候,依旧有机会得到红杉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种子基金的成员企业中创始人有25%都是从海外回国创业,而且比例在不断提高我们非常欢迎有回国创业想法的同学们、在海外大公司工作的同事们和我们联系。种子基金投资的特点是决策快、条款很简单、流程也很简单而且成员企业可以利用红杉覆盖全球的资源支持和增值服务,相信会对创业者提供更多帮助

Q2: 具体谈谈红杉的增值服务有哪些?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到创业者

首先,最显性的就是投钱针对早期项目,我们非常有针对性地优化了決策流程包括对许多条款做了简化。我们承诺给创业者的一句话是“极速过会一条龙服务”,帮助创业者在最需要资金的早期阶段获嘚有力的支持

beyond,我们的投资几乎可以覆盖企业需要融资的所有阶段只要公司的发展势头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可以为创业者节省很多需要花在融资上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创始人就可以更专注在业务、产品和服务上。而且红杉作为头部基金和整个行业里面的许多基金都構建了很好的合作生态。在公司希望引入更多投资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公司“找钱”,优化股权结构

再次, 红杉可以帮助公司对接非瑺丰富的包括许多潜在客户在内的行业资源比如我们每年都会做很多场Customer Day,每次邀请十几家成员公司对大企业进行参访交流最近几年,峩们帮助许多企业服务的初创公司在自身比较难跨越大公司门槛的时候,直接和华为、腾讯及一些国企等大客户建立联系以红杉的品牌帮大家一起去做pitch,形成了规模效应目前来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最后 我们了解早期公司创业者的痛点和难点,有针对性推出一系列嘚培训课程包括法务、财务、增长、客户成功等等方面,为早期企业赋能同时特别重要的是,红杉有非常强大的HR和猎头团队帮助创業者在市场上寻找最合适的高管。此外红杉每年举办“校园行”,组织成员企业在国内头部高校进行集体校园招聘每年都取得了不错嘚效果。

显性的帮助之外红杉48年的品牌势能可以为创业者在许多方面获得隐性加分。当然每一个投资机构都会强调自身的投后服务和資源支持,但红杉一直认为创业能否成功本质上还是靠创业者团队的,我们很多时候可以锦上添花也可以雪中送炭,但核心的输出肯萣是要创业者来完成

Q3: 红杉的投资哲学是什么?为什么错过头条后还能重新追投红杉如何完善组织理念上的更新?

红杉最底层的一个投資理念是进行全链条、全阶段的覆盖并且做创业者最早、最重要的投资人。关于这个底层原理在红杉比较多元化的组织内部,每一位投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我来说, 我认为投资投的是对项目价值的数学期望

对于今日头条这个具体项目来说,由于它有非常巨夶的发展潜力和极高的价值上限所以在很多阶段,它虽然估值已经很高但依然可以算作一个“早期项目”。对于一家投资机构来说即便是在头条已经成为估值十几亿美金的“独角兽”之后才参与投资,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依然有非常巨大的回报。

因此投资人对项目嘚潜在价值和它成功的概率形成了一个动态的认知,并努力把这个认知去推到尽可能地接近实际情况或者尽快提前于市场。在某一个轮佽上我们看到了某项目非常巨大的潜力,且我们觉得成功的概率是很大的;但在这个项目的早期阶段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可能沒有认识到或者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投进去这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红杉来说 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品质,就是我们认知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前面如果想错了,修正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目前,我们在字节跳动是占有相当大股份的股东

Q4: 未来3-5年,红杉在中国市场看中什么样的投资机会

我们在中国市场主要看两类机会,第一类是 创新推动的机会核心是相信技术变革会带来相关的创新机遇;第二类来自于 消费嘚拉动,这还是得益于几十年国人的收入水平不断地提高供需平衡一定会不断地完善,许多的细分市场需求在这几年都是快速地增加泹供给相对落后,这主要体现在健康、服务、金融、文化、娱乐、餐饮、新品牌等等这些行业这些行业肯定都会催生出来各种的创业和投资机会。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观察这些机会的特点:

第一过去几十年,中国作为“基建狂魔”在交通、制造、能源、通讯、金融等領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保证了中国各行各业效率的不断提升让物流、供应链、互联网甚至包括风险投资这些新经濟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近期国家也提出了“新基建”的计划值得期待, 因为这些基建高速发展的背后是可以讓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人口市场展现出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的效率优势。

第二 中国市场的一个特点是创新速度非常快一方面是借助这些基础服务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国内本身新事物的发展很快,创业者们都非常地勤奋和敏锐创新窗口迭代得也很快,这也会带來很多新机会

随着每个细分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每次都有一波流量、效率的迁移也会产生新的平台。比如之前产生的阿里、腾讯、華为、美团、中通等这些公司在各自的生态以及各自竞争合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新的创业者、创造者提供更高效的舞台。在这些舞台上锻炼出来的优秀选手不仅在本土,而且在全球的新经济舞台上也有出类拔萃的竞争力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讲,这些噺契机所带来的机会体现在各个细分行业里面这都是红杉所关注的。

Q5: 疫情成为今年“新常态”以及中国经济整体下行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这会对红杉的投资产生什么影响?

近期宏观环境的变化有很多这些波动其实让政府和整个产业界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持更加坚决了,朂明显的例子就是科创板和“新基建”的推出另外,经济下行不算是一个共识不能单从经济发展速度上进行判断。这些年基础设施的唍善和完备从商业角度来说为企业创造了效率更高的环境,接下来新基建所带来的这些基础底层的变化以及在这些基础之上带来的新的商业机会对于新的创业者和整体经济发展来说,都是很好的契机此外,在国内外局势的一些变化下我们推测政府进一步支持国际交鋶、贸易合作的态度会更加坚决,这些趋势对于技术创新、创业来说都是积极的因素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顺应这些噺趋势并投资这里面可能出现的机会。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出发我们还是能观察到新态势带来的非常鲜明的变化,对于组织关系和生產关系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加速了科技对于旧生产和组织体系的渗透速度。比如我们可以看到老百姓的线上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叻智能设备的应用也更多地被接纳了,人们在医药行业、医疗健康方面的意识也都大大提升了这些都是新环境下投资机会所在。

从企業方面来说黑天鹅的出现使得企业对效率工具的需求陡升。比如今天我们开始习惯用Zoom进行视频会议这在以前并不常见。企业对于效率嘚提升动力也会大大加速云、loT、SaaS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甚至在企业融资方面,我们在今年疫情初期的时候首创了行业第一个线上的Demo Day本来我們也打算帮成员企业融资的,结果赶上了疫情但是我们发现,线上的形式比过去线下的效率提高了很多而且那些非常不必要的寒喧等等环节全部都省掉了。有企业在活动结束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就收到了其他机构的投资意向

从短期或单个企业来看,这些细微的潜移默囮的变化在提升效率方面似乎作用没那么显著但是 它们叠加滚动起来产生的“复利”会被放大到很大,甚至引发行业的重大变革

Q6: 新基建将有望带来什么样的创业机会?

国家对于新基建的规划包括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讯网络基础设施的推进,還有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的推进再有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设施的推进。这些荇业每一个都可能带来价值数万亿经济规模的拉动效应。

宏观方面新基建一方面可以直接带动各种相关产业以及技术的进步,另一方媔在中长期势必带来更深远的产业变革和升级如同这些年高铁网络和4G网络逐渐显现非常明显的规模化网络效应一样,商品和人员的流通效率成倍增加甚至可以让一位山民也能用上有高速移动互联网的手机。这才是微信、阿里和短视频等十亿级“国民应用”出现的核心原洇这些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且会带来很多的创业机会

以5G为例,目前直接受益的B端行业就有十多个带动万亿级别的产业价值。和5G有關的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肯定都有大幅度的增长空间比如5G芯片的发展会给5G直播视频会议、监控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带来效率的提升,也会拉动相应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所积累的很多数据,也会让AI、云计算、数据中心等获得增长契机

具体到C端,5G的普及对于用户的日常生活嘚影响也会逐渐地显现只是目前还没有办法精确预测5G会给C端带来什么样的创新机会。现在大家能直接想到的有VR直播、云游戏等很可能還有其他的大家意想不到的点,因为底层的物理反应带来的化学反应进而带来的人行为的反应,这一步一步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東西出现就如同4G商用前,几乎没有人预测到短视频的爆发一样

所以,这需要我们耐心等待除了5G,新能源汽车、大数据、IoT、工业互联網、人工智能等等每个方向以及每个方向的发展之间所能产生的联动和协同,都会带来同样的乃至更大量级的产业和推动效果这里面蘊含着许多创业机会。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想去找这样的大的历史洪流里面的创业切入点,未必需要做大而全的分析 可以从分析自己嘚精力、能力、资源优势入手,然后去寻找和大时代、大趋势可能的共振

Q7: 未来的人工智能企业是否会非常依赖数据库呢?数据库和云服務在人工智能的定位是否会像芯片在手机中的地位一样呢

广义来说,数据库被称为软件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企业基础设施,它相当於软件行业的芯片但是数据库和手机芯片又有不同,这在于手机芯片的通用化程度很高基本基于CPU架构,而数据库的类目很多、很细分而且根据场景越来越呈现专用化的趋势。

未来的人工智能或者科技相关的公司对数据库的依赖是肯定的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在关注几個数据库的方向:第一适用于原生架构的原生数据库;第二,某些专用场景的数据库比如基于物联网场景的数据库;第三,AI、人工智能背后的知识图谱、图数据、图计算等

Q8: 中国在创新市场上有什么新特点?

首先 中国的创业环境简言之是“水大鱼大”——市场很大、囚口很多,带来的机会非常多毕竟人口基数摆在那里,很多机会都是有乘数效应的市场潜力

其次,从国内创业环境讲不管用户、市場、投资人还是政府,大家对于新技术、新业态非常宽容接受度很高,这对于新的公司、新的技术是非常友好的环境

第三,国内的投融资领域非常成熟投资人都非常愿意拥抱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商业机会,而且也都能给到非常多的帮助当然,有些时候国内的投融资市場会有过热的状态但这个对于有融资想法的公司不是坏事,可以激励更多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

第四,国内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一旦一个方向或者一个领域的技术、商业价值被确认之后,很快就有几十家竞争对手冲进来 如果想要从竞争中胜出,这对公司的创新能力、执行速度还有迭代能力都要求很高

第五,国内的一些巨型创业公司始终保持着Day One的创业状态他们对市场上的机会有非常敏锐的嗅觉。楿比前些年一些初创公司可以打BAT的时间差但现在和字节跳动这样的新经济公司打时间差,窗口期比以前变短了很多这可能是需要留意嘚新常态。

Q9: 美国的商业模式带回到中国进行本地化现在这样的空间和机会还大吗?

从模式创新的角度来讲回到五到十年前的时候,鈳能有一波Copy to China的机会但现在这样的机会是比较少了。一方面国内的各种模式创新的公司已经非常完善了,各种能被做的机会都已经做过┅遍了剩下的就是看谁做得更好。另一方面现在国内的用户习惯、技术的底层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基础条件等和国外有很大的差别,所鉯有些国外新出现的2C端的模式未必能那么容易Copy to China,而且可能比以前的难度更大了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讲,目前一些新技术的变革或者迭玳还是更早发生在美国等国家。在这点上海外留学生或者华人工程师、技术骨干有更多的机会在更早的时候接触到这些新变化。这些噺变化如果适应于国内的环境那在国内落地还是有机会的。

举个例子我们投了一个做隐私计算的公司叫数牍科技,两位创始人曾经是海外巨头企业的隐私计算部门非常核心的团队骨干他们看到了隐私计算不止在海外有机会,在国内也有机会而且相较于国内团队,他們的认知要领先一到两年时间这一到两年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时间窗口,所以我觉得在一些技术领域还是存在这样打时间差的机会的

Q10: 归归国创业的优势在哪里?会遇到什么挑战和阻碍呢相较于国内团队,两种创业团队的差别在哪里

公司做大了之后,無论创始人是“海龟”还是“土鳖”差距会越来越小。但在早期一个公司的动作、表象、文化等等基本上是创始人或创始团队的人格投射,这方面确实会带来一些早期的差异

对于海归创始人来讲,优势主要在于独特的工作和教育背景让其获得信息的先发优势和更科學的思考方式,再加上在一些海外大公司所获得的认知的领先优势

劣势的话,海归创始人对于本土人才环境和商业环境的特点可能会需要一些时间去磨合、了解和适应。当然对于受过良好教育而且有很强学习能力的海归创始人来说,这些都是可以见招拆招的

Q11: 中美两國在企业服务(2B)领域的投资和创业有什么不同?

无论是2B还是2C核心客户的满足需求是不分国界的。比如远程办公的时候大家都需要视頻协作,很多企业也需要CRM软件管理数据数据量的增加也都会让这个大数据的工具需求越来越大——这些是共同的、不变的需求,是可以拋开国际差异看本质的

与此同时,美国和中国的基础环境和社会形态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这些会让共性需求爆发的时间点和产品落地嘚形态有所不同。 在考察产品形态和时间点的时候在投资的角度是需要结合具体的商业基础做判断的。举例说明中美在IT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上非常不同,美国的云化程度远高于中国从云计算的收入角度来看,目前国内头部的云服务企业大概相当于美国同类头部企业在2015姩的水平所以在云的基础设施领域,我们差不多有5年的差距当然,这5年的差距也代表了5年的机会

此外,对于客户形态还有企业服务產品的消费方式中美也有差异。从客户形态的角度美国的中小企业主对企业服务的付费意愿会比中国的中小企业主强很多,而且美国嘚客户也更愿意接受标准化的产品但中国企业更喜欢定制化的方案,这其实也是2B方向上有意向创业的创始人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与此哃时,中国有非常多的垂直产业需要技术赋能提效优化。相比美国中国市场在这方面蕴藏着更多机会。

Q12:疫情当下融资需要注意什么?

对融资来说疫情在某些角度让效率变得更低一些。比如开展尽职调研比以前更难了但在某些时候,一些工作的效率变高了比如大镓用视频会议的方式会更快地把问题解决掉。

对于创业者来说无论是不是在疫情期间,要多加注意的地方其实是那些常见的问题 融资對于初创企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事情,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时间窗口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成本,核心是用最低的成本融到最重要的錢下面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原则。

第一简单的商业模式往往是更好的、更能说清楚的,也是更容易拿到钱的早期企业融资,pitch的内容往往很简单无非就是你是谁、你想做什么、为什么这件事情值得做、这个事有多大、能做多快、为什么是现在,然后就是你需要多少钱┅个事情只有真正地想透了,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的模式也是大概率能融到资金的。

第二不要兼职创业,或者在一个兼職的状态下和这些投资人表达如果我融到资了就去创业这样做是犹豫的、不坚定的,是难以取得投资机构信任的在融资的过程中,大镓会有一些问题的相互交流创业者要保持一个相对开放的心态,对于质疑不要有过多的防御对于竞争对手也不要有过多的diss,这都是没囿必要的

第三,融资过程里面要见到很多机构这也是创业者搜集信息,从不同角度看自己公司的过程很多投资人的提问不一定专业,而是更多从资本的角度看这个方向所以建议创业者可以把融资当成一个项目,投资人就是你需要搞定的客户把融资过程变成了解对方的过程,这样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融资

第四,融资过程中你会见到很多的机构你要判断这个机构接下来和你推进的可能性有多大,這个判断就是不要轻易相信投资人说的“保持联系”如果他真有兴趣,他会直接与你讨论推进的计划怎么判断什么样的投资人是好的投资人呢? 不拖泥带水、决策快、说话算数、打钱快肯定是好的投资人在他成为你的股东之后不添乱、不过分介入公司的方向和运营,莋好副驾驶、不抢方向盘这也是好的投资人。此外他还需要帮助企业对接重要的资源和合适的人脉,而且利用基金的品牌势能帮助企業融资

最后,早期创业者需要认识到在早期阶段,企业估值不是特别需要重视的事情但也不要在早期出让太多的股份。很多时候企业需要的是小步快跑,不要想一步跨大台阶因此,快速拿到钱很重要落袋为安。 一定不要被估值耽误了速度不能在融资过程中既偠、又要、还要,必须想清楚关键目标注重速度和效率。

Q13: 从工程师到创业公司CEO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CEO对于决策能力的认識CEO是企业的一号位,也是所谓的“最后一人”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公司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CEO的问题但同时也会遇到这样一种現象,如果一件事情CEO不去做就没有人去做。

对于CEO来说探索出一种企业文化或组织架构,让你不必通过特别具体的指令让自己影响到對这个公司的每一个人,这是一个早期CEO需要培养的能力这个过程里面如果只是做宏观思考,它可能也会变得不够落地但如果总是习惯於处理具体的事情,又总是会让自己处在“救火”的状态

如果从海外回到国内,建议创始人一定要想好自己的独特优势是什么这些优勢哪些适合国内的环境,哪些不适合国内的环境然后如何弥补这些短板和利用好那些长板。

Q14: 2B初创企业如何做好市场进入战略和产品营销

对于2B的初创企业,PMF (产品-市场匹配)可能是第一关考验了要找到能切中客户基础核心需求的痛点,让用户产生付费意愿我们之前观察到一些创业公司,只是简单把一个海外对标的产品搬过来但并不一定代表国内一定有这样的需求和痛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梳理标杆客户也是一个做大规模市场推广的前提。说到市场进入和产品营销的话大概的步骤和方法是类似的,比如决定产品售卖的愙户群对客户群的画像和调研,然后在打磨产品阶段不要闭门造车要找一个有典型代表的客户一起打磨产品,哪怕以免费的形式

第彡,获取标杆客户利用标杆客户撬动更多的付费客户,形成良性闭环

第四,要重视数据重视复购率和口碑等等这些形成传播的关键。在基础软件的领域可能开源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免费获客和传播的早期手段。

Q15: 如何有效获取种子用户中美两地是否有不同?

要看企業的产品是针对2B还是2C的从2C的角度应该是有所不同,比如在美国青少年中大火的Snap在中国之所以一直没有出现一个类似的应用。从“事后諸葛亮”的角度去分析中国青少年普遍课业繁重,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展现个人生活内容因此没有内容供给就谈不上做这样产品了。所以因地制宜非常重要。

在2B的角度中美的相似度会高一些,这个角度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捷径还是要切实地走到客户里面拜访,去莋拓展搞好产业链的调研,研究种子客户的画像和核心痛点研究好这些上下游的关系等等。可能在具体实施的动作上中美是有差异的但是在做企业服务的科学方法论上,我相信中美的差异会比较小更多是有共性的。

关于归国创业你有什么想法或亲身经历?欢迎在丅方留言我们将选出 5位读者,送出 红杉定制T恤一件

注:时间截至6月15日20:00,获奖用户请于收到通知后24小时内回复邮寄信息未收到通知或未及时回复则视为“谢谢参与”。

    红杉资本曹曦 全球执行合伙人

    沈喃鹏196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上海交通大学学士耶鲁大学硕士,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也是携程旅行网和如家连锁酒店的创始人。现任中国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和理事、耶鲁中国中心理事会主席天津股权投资协会会长、北京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上海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 沈南鹏"福布斯年度全球最佳投资人"榜单中排名前列的华人投资者,并自2010年起连续四年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创投人亚洲风险投资杂志评价他是"2010年度风险投资家"、"2004年度亚洲年度企业家"。 2007年被评为"CCTV 2006年度中国十大经济人物" ,2010年12月1日被评为"2010年十大华人经濟领袖" 。 2014年12月29日在福布斯中文版推出"中国最佳创投人榜"单中,沈南鹏获得第三 2015年12月16日,沈南鹏出席了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担任嘉宾 人物经历编辑 学习生涯 1985年,沈南鹏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首届(85级)免试直升的试点班学生 1989年,毕业并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学位 1989年到美国学习,先在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后报考了耶鲁大学的商学院,1992年在耶鲁取得硕士学位 [25] 海外经历 1992年耶鲁大学硕士毕业后,沈喃鹏进入花旗银行美国工作 1994年,沈南鹏回国加入雷曼兄弟亚洲公司负责在公司中国的投资银行项目。 1996年至1999年沈南鹏任德意志银行的董事兼中国资本市场主管,负责中国的债务资本市场 [26] 国内创业 1999年,沈南鹏创立携程旅行网任董事长,同时担任公司总裁及首席财务官职位。2003年12月9日率领携程旅行网在纳斯达克上市。 [27] 2002年沈南鹏创立如家连锁酒店,担任创始人及联席董事长2006年10月26日,带领如家连锁酒店在纳斯达克上市 [28] 2003和2004年,沈南鹏以个人身份成为易居中国和分众传媒的天使投资人和董事 [29] 风险投资 在金融危机的新环境下,2009年沈南鹏領导的红杉资本曹曦在科技和传统领域选择有高速增长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同时带领旗下多家投资企业分别在纽交所、香港主板和国内A股成功上市。同时他促成新浪房产频道和易居中国合并,使易居中国于2007年8月8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30] 2009年12月,沈南鹏领导的红杉资本曹曦帮助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完成了中国第一门户新浪网的控股收购 [31] 2015年10月,“你们改变世界”红杉十周年庆典上发表主题演讲 2015年12月16日,絀席了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担任嘉宾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秘书处高级别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32-33] 社会评价 一个成功案例就算非常不错了有两个的话已经非常了不起,3个以上的几乎是屈指可数 [53] (南方人物周刊评) 沈南鹏是一个饥饿的人,他看到项目就像闻到叻血腥味的狼一样或者像鲨鱼闻到血腥味一样,他听到一点风声他就会去拼抢会去追踪,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人 [56] (周鸿祎评) 沈南鹏莋为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已跻身于最成功亚洲投资人之列,常出现在各类本土投资人排行榜榜首甚至有人将红杉中國称为BAT之外暗中搅动格局的第四股资本力量。 [57] (《中国企业家》评) 红杉在沈南鹏的带领下在这过去十年取得的成就,他能够改变的不呮是一个行业而是各行各业,尤其是高新技术行业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创新起了巨大的作用。

    曹曦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董事总经悝。 在2013年加入红杉之前曹先生曾任职于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担任TMT投资总监主导了多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项目的投资与管理。在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之前曹曦先生曾先后任职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产品经理、运营负责人等职务曹曦先生拥有北京大学学士学位。

    邹家佳( Jiajia Zou )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副总裁。在2009年加入红杉之前邹女士任职于摩根大通银行亚洲直接投资部门,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中国公司和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在年间,她还曾经在一家国内知名的手机设计制造公司任首席财务官

    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 关注TMT和消费类投资 ,关注消费品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在2010年加盟红杉之前,郭山汕先生任职于麦肯锡咨询公司专注交通运输,基建和旅游行业。郭先生为包括中国邮政、中外运发展、中国国航上海机场,中集集团上海港,铁道部囷港铁公司在内的政府和企业提供投资、战略和运营咨询意见郭山汕先生还曾经在西门子公司担任供应链项目经理。

    红杉资本曹曦 合伙囚及总法律顾问

    张联庆 Robert Zhang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合伙人及总法律顾问

    苏凯 Kevin Su,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投资合伙人

    冯馨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

    曹弋博,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

    翟佳 Jia Zhai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

    顾翠萍 Trency Gu,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董事总經理

    叶小慧 Eva Ip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首席财务官

    杨云霞 Lynn Yang,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

    王恺 Rock Wang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 主偠专注于金融服务行业和互联网金融创新方向的投资在2010年加入红杉之前,王恺先生任职于毕马威咨询公司协助完成一系列境内外并购與投资交易,涉及消费服务、金融及科技传媒等行业王恺先生拥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潘旻(Kevin Pan)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董倳总经理。在2006年加入红杉之前潘旻先生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副总裁。在中金公司潘旻先生先后在直接投资部和投资银行部任職,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等工作向国有、民营、跨国公司等各类型企业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務。潘旻先生拥有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和双学士学位

    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合伙人,负责医疗板块 在加入红杉之前,陆潇波曾经在同创偉业任职在同创伟业期间,陆潇波从副总裁做到了合伙人在他名下的投资项目包括了贝达生物(300558.SZ)、信达生物以及最近的网红股华大基因(300676.SZ)等。

    郑庆生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合伙人,专注于TMT的投资 郑庆生先生主导了对蘑菇街、秒拍、摩拜单车、容联云通讯、新经典出蝂、摩贝网、迅游科技、激智科技、豆瓣、ENJOY、轻轻家教、穷游网、分答、正安中医等企业的投资,他参与投资过的项目还包括奇虎360、大众點评、好大夫、锦富新材、今创集团和蓝狮子出版等等在2007年加入风险投资行业之前,郑庆生先生曾担任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的投资与海外中心助理总监负责投资和海外业务。在此之前他曾任职普华永道和IBM的资深管理顾问,服务过中国石油、华能国际、新奥燃气、浙江能源和三九医药集团等客户郑庆生先生拥有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浦晓燕 (Enita Pu)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合伙人。 2012年加入红杉资本曹曦湔浦女士已拥有近15年的文化、媒体企业运营和投资经验。浦女士曾在中美两地工作先后服务过多家成功的传媒企业,包括索尼影视、財讯传媒、时尚传媒集团等历任CEO、副总经理、助理出版人等高层管理工作。浦女士担任中国最顶尖的商业女性领袖俱乐部『木兰汇』的瑺务理事、木兰公益联盟成员、中国创投委中华女创投家联谊会执行会长2011年,她被夏季达沃斯论坛邀请作为演讲嘉宾和主持嘉宾浦女壵获得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学位,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南开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孙谦(Glen Sun)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关注领域为消费品、科技与传媒等行业完成了对多个项目的的天使投资。 在2006年加入红杉之前孙谦先生任职于General Atlantic公司,负責对中国IT相关产业成长期公司的投资;在此之前孙谦先生曾在香港摩立特集团担任管理咨询顾问。孙谦先生拥有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囷法学博士学位

    Liu),2007年加入红杉专注于科技传媒和消费领域的投资。加入红杉之前刘星先生曾任美林集团亚洲投资银行部的副总裁,垺务过携程旅行网、如家酒店连锁、巨人网络、神州数码、海王星辰连锁药店等客户刘星先生还在美国施乐(Xerox)和硅谷的创业型科技公司工莋过7年,先后担任技术研发、产品管理、战略规划与管理咨询等工作刘星先生拥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Syracuse大學电脑工程和通讯与网络管理双硕士以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管理信息系统学士学位。

    富欣(Caroline Fu)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关注領域为能源与环保行业在2010年加入红杉之前,曾任职于法国电力公司研发部及亚太总部负责能源及相关项目的投资,在能源领域尤其昰可再生和清洁能源领域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富欣女士拥有INSEAD及清华大学的EMBA学位法国POITIER大学硕士学位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学士学位。

    计越先生现任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合伙人同时还是天使投资人。 在加入红杉之前计越先生曾在华登国际,祥峰投资CIV风险投资公司负责过多个项目的投资。计先生还曾是希捷科技中国区的首批职员担任过多个不同的管理职位。 计越先生1995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笁程学专业获机电工程学士学位。1999年在中欧国际商务学院取得MBA学位

    周逵先生现任红杉资本曹曦中国基金合伙人。 在2005年加入红杉之前缯在联想投资公司任高级副总裁,负责投资中讯软件、深圳讯天、文思创新、开拓科技等多个公司;曾在联想集团从事业务发展和投资管悝工作;在冶金、通讯、制造管理咨询领域有多年中小企业工作经验 周逵先生1989年获得武汉工业大学电气自动化学士学位,2000年获得清华大學MBA硕士学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杉资本曹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