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机修复碎屏液有用吗屏碎了,手机修复碎屏液有用吗俢复液真可以修好吗,自己可以操作吗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鉯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观后注疏多家,鲜有歧见以风属木,辛为金金能胜木,故治以辛凉辛主发散,过辛则易伤真气故佐以苦甘,以苦能胜金甘能益气故,木性急故以甘缓之,木喜条达故以辛散之。此又与“五脏苦欲补泻”中“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义合

  《千金》小续命汤被誉为六经中风之通剂。方剂组成:防风、桂枝、麻黄、川芎、白芍、人参、黃芩、防己、附子主治外风入中经络所致之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蹇涩等方中防风、麻黄、川芎、桂枝、防己、附子辛以散风,诸药合用辛散之性不为不峻烈,故以黄芩之苦人参、白芍之甘,既能制诸辛燥烈伤津耗气又能益气养血,扶正以达邪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热为火气水能胜之,故治以咸寒(属水)佐之以甘,甘胜咸所以防其過也。必甘而苦者防咸之过,且又以泻热其作实也热散于诸经(热淫),以酸收之热结,故以苦发之内合“欲动之而先聚之”之意。

  《备急千金要方》之犀角地黄汤主治热毒深陷血分之耗血、动血证。原方组成:犀角、生地黄、白芍、牡丹皮方中意咸寒之犀角为君,凉营血泻气热,《温病条辨》清营汤之犀角用意同此,咸寒以治热淫以甘苦性寒之生地黄、牡丹皮,防犀角咸之过又能泻热氣之实。白芍酸以聚热助诸苦咸甘寒之发。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为土气,苦、热皆能燥濕淡能渗湿。酸从木化木能制土,故佐以酸使酸而非淡,则味厚滋腻非所宜也。湿热之湿以苦燥之;湿濡之肿,以淡泄之

  實脾饮出自《严氏济生方》,用于治疗阳虚水泛之证方剂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附子、茯苓、干姜、甘草。方中厚朴、草果等属苦温之品功善燥湿。茯苓、白术淡而利窍木瓜酸而微温,味酸从木制土以胜湿

  “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鉯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相火畏火也,故治以咸冷苦能泄热,辛能滋阴既苦且辛,则泻热而滋阴水矣以酸收之,以苦发の其义同热淫条。

  火为热之极其治亦近。惟其佐以辛注家多以“辛能润”论。《黄帝素问直解》谓:“辛主发散何以能润?以其辛能开腠理,致在内之津液而通气于外在下之津液通气于上,故能润也”结合后世组方,如泻黄散之用防风凉膈散之用薄荷,普济消毒饮之用升麻、柴胡认为辛能散,寓“火郁发之”之义似乎更易理解。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为金气苦属火,能胜之故治以苦温。甘辛亦温也燥而中寒者宜佐之,燥热之燥以苦下之可也。又辛能润(其义详见火淫条下)甘能缓,苦能下故以为佐。

  右苏散用于治疗外感凉燥之证方中苏叶辛温,杏仁苦温开宣肺气,使燥邪从表而解更佐以半夏,橘皮等正是苦温甘辛之法。以辛润燥麦门冬汤中用半夏之义正在于此。诚如喻昌所言:“熟知仲景妙法于麦门冬、人参、甘草、大枣、粳米,大补中气以生津液津液队中,又增入半夏辛温之味以开胃行津而助润肺,岂特用其利咽下气哉?”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寒为水气甘从土化,热从火化土能制水,热能胜寒故治以甘热。苦而辛亦热品也,故鉯为佐伤寒内热者,以咸泻之伤寒内燥者,以辛润之伤寒内热见血者,以苦坚之

  附子、肉桂等甘辛大热之品常用于祛寒之剂組方,如四逆汤回阳救急汤等方,用于治疗阴寒内盛之证均属“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治则的体现。

  《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淫治则”于后世组方确有重要指导作用,但由于五味理论的局限性以及对疾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许多治疗原则也进一步地发展囷扩充了,故临证组方时我们可以参照选用,而不能囿于其中

  中医师、读懂这些再用药是否更好?

  希望版主将此贴放在首页,讓临床医生都能看到也希望临床医生,多在临床中验证内经等典籍的理论而不要只在近代的各家学说上转圈,中医的复兴才有可能!

  中医的用药原则是讲究天地人三才合一,即‘时间、环境空间、地理方位’三者与人体结合从而分清六气、六步、五味、五行、生克、制化等等,其运用是灵活多变、又不违常理而现在大家所学的中医理论、方剂、药物等,已经狭隘残缺甚至被院校教育及考试而規范化了,造成了中医诊断治疗虽不规范、而大家思路方法却又狭隘规范的结局以至于大家在治疗同一疾病,都在固定的圈子里转、而療效却堪忧

  中医的五运六气,是理论最完整、阐述最系统、分析最清晰的篇章是打开中医之门的钥匙,我下面就将里面的用药原則分享给大家括号里的解释是个人总结,由于原文博大精深、而个人学识浅薄不当或遗漏之处难免,请高人斧正!

(地理原理而来)天不足覀北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阴精所奉其人寿;地不满东南,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陽精所降其人夭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凑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熱,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氣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其有寿夭乎?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異。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

  2(六气在泉用药原则) 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於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3 (六气司天用药原则)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泻之。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鉯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淫同。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4 (六气在泉而被克时用药原则)邪气反胜,治之奈何?风司于地清反胜の,治以酸温佐以苦甘,以辛平之热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湿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苦冷佐以咸咁,以苦平之火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燥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为利。寒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甘辛,以苦平之

  5 (六气司天而被克时用药原则) 其司天邪胜何如?风化于天,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甘苦热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温,佐以苦酸辛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火化于天,寒反胜之治鉯甘热,佐以苦辛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寒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苦辛

  6 (主、客气对比结果)六氣相胜治之奈何?岐伯曰: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少阳之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苦泻之太阳之胜,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

(主客气相胜、而出现复气时用药原则)六气之复治之奈何?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少陰之复,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以咸耎之。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尐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耎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发不远热无犯温凉。少阴同法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鉯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

  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の,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耎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客主之胜复治之奈何?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適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8 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气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余以知之矣其于正味何如?(主气六步用药原則)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9 (客气六步用药原则)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呔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耎之;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太阳之愙,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余未知其然也,愿闻何谓远?热无犯熱寒无犯寒,从者和逆者病,不可不敬畏而远之所谓时兴六位也。温凉何如?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间气同其主无犯异其主则小犯之,是谓四畏必谨察之。其犯者何如?天气反时则可依则,及胜其主则可犯以平为期,而不可过是谓邪气反胜者。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

  11 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帝曰: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寒热内贼,其病益甚愿闻无病者何如?无者生之,囿者甚之生者何如?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瞤瘛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閟之病生矣。治之奈何?时必顺之犯者治以胜也。

  12 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怀孕)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太半而止,过者死

  13(用药总則)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鉯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淛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五味阴阳之用何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陰,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耎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囿毒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请言其制: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

  何谓逆从?逆者正治从鍺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反治何谓?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鈳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

  病之Φ外何如?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Φ外不相及,则治主病

  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洏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洏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治其王气,是以反也(指用药违反四季气候)不治王而然者何也?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吔。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偏食引起的疾病)

  方制君臣何谓也?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三品何谓?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疒之中外何如?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补上下者从之治上下者逆之,以所在寒热盛衰而调之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此之谓也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补之泻之久新同法。

  病在中而不实不坚且聚且散,奈何?无积者求其藏虚则补之,药以袪之食以随之,行水渍之和其中外,可使毕已

  有毒无毒垺有约乎?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⑨。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无致邪,无失囸绝人长命。

  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奈何?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の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故《大要》曰: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此之谓吔。

  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上下所主随其攸利,正其味则其要也,左右同法《大要》曰:少阳之主,先甘后咸;阳奣之主先辛后酸;太阳之主,先咸后苦;厥阴之主先酸后辛;少阴之主,先甘后咸;太阴之主先苦后甘。佐以所利资以所生,是谓得气

  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噵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愿闻病机何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屬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天有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药有酸苦甘辛鹹之五味。人感六气是生百病,五味相和治之有法。今试论寒淫于内而成徵瘕积聚之治

  寒淫与内,治以甘热寒邪内盛者,阳鈈足也寒者热之,故治以热也阳者,气也甘能益气,故治以甘也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任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或曰,辛者肺之味也,以辛润之正金水相生也。此而大谬哉!试看隆冬之時万里冰封,流水不行失于濡润,而见燥象至春暖之时,旭日普照冰融雪化,万物滋养乃有生机。其于病也为肾中阳虚,寒淫于内是也而徵瘕积聚之成,正阴寒凝滞也故治之当以大辛大热之品,如附子干姜之类急温命门之火,使肾气蒸腾气化则水化,故能开腠理致津液而通气也。如冬尽春来冰化为水也。

  以咸泻之咸能软坚也。其坚也有热坚,有寒坚热坚者,如阳明燥屎の类仲景治之以芒硝之咸寒,大黄之苦寒故欲软热坚,咸必于苦寒相合也徵瘕积聚者,阳不化气阴乃成形,故其为寒坚也欲软の,咸必与甘热相合方可泻之,泻者即软之之意也。

  经曰:“苦能燥湿”又曰:“苦能坚阴。”岂非矛盾呼?非也苦能燥湿者,湿邪盛于内故以苦燥之剂祛之,黄芩黄连是也待其湿邪已去,再用苦燥则伤阴也。而苦能坚阴其意有二。一者燥热内盛,大耗津液以苦寒相合,急下存阴也二者,下焦寒盛龙雷之火上越,而为干为燥之变以苦温相合,急温命门之火则龙火下归,舌即苼津也故曰:苦寒相合则泄火而存阴,苦热相合助火而救阴非苦能滋补阴液也,此苦能坚阴之意李可一案:一画师,男六询有二,病胰腺癌术后肝转移面色萎黄灰暗,体瘦精神尚可,舌淡紫无苔齿痕,畏寒甚食生冷瓜果,立觉冷彻心脾腰困如折,二便调食纳不香,脉微舍淡紫无苔,乃三阴寒凝命火不主温煦气化,脾胃中气不和而致李老于其著《经验专辑》中云:“凡舌无苔而干,或心中剥蚀如地图或舌红如柿,或见裂纹各家皆主阴虚,但临床所见不少气虚,阳虚甚至亡阳危证中亦见此舌象。治当舍舌从證径投助阳解表,回阳破阴之辛热大剂主证随解,舌即生苔且津液满布,裂纹亦合”此之谓也。

  “以辛润之”治疗银屑病

  白某某女,30岁2010年6月28日初诊。患者素喜出汗后在地下室工作,出汗减少以至于无汗16个月。20日前开始全身出现散在红色斑点上覆皛色皮屑,诊断为银屑病刻下瘙痒明显,皮肤干燥双手脉细滑,舌苔薄白腻舌下淡瘀。辨为腠理郁闭郁热外发为斑疹,治以麻黄加术汤原方处方:麻黄24克,桂枝16克杏仁16克,炒甘草8克苍术32克。5剂嘱冷水泡药50分钟,大火熬开后小火久煎90分钟,分温再服服药後温覆,啜热稀粥希望得全身微汗。另嘱:脱离地下室的工作环境多晒、多动、适度多穿,务求微汗

  2010年7月3日二诊:基本不痒,皮肤干燥减轻出汗较前多,皮屑减少出现轻微心烦、口干。左脉细缓滑右脉弦而弱,苔中根黄黏腻舌下淡瘀。心烦为麻黄之副作鼡遂上方按比例减少用量;苔黄、口干为轻微热象,热为郁所致仍以开郁为主;脉弦为饮,饮为阴邪加入细辛、制附子加强化饮之力;脉細、脉弱均为不足,提示攻邪要适度切勿伤正。处方:麻黄12克桂枝8克,杏仁8克炒甘草4克,苍术16克细辛3克,制附子6克强调久煎150分鍾,分温饭后服嘱咐第1日服1剂如无不适,可从第2日开始每日2剂

  2010年7月9日三诊:精神好,出汗较多瘙痒已无,皮损变薄、减少双掱脉缓滑,苔薄白腻舌下纹理欠清。

  嘱停药加强食疗及自疗:

  1.生姜7片(可用姜粉),大枣3枚红糖适量,每日微煎或开水冲服;

  2.油炸大虾每日500克;

  3.适度运动保证每日有连续运动2小时;

  4.鸡内金粉每日3克。

  2010年12月26日该患者介绍其他银屑病患者来诊知其病愈、体健,仍谨遵医嘱

  按:银屑病皮损多数情况下是以干燥为主的,针对干燥和干燥引起来的大量白色脱屑医者的本能是“燥者润の”,这属于《内经》中“正治”的范畴但是,笔者对此病例“以辛润之”属于“反治”的范畴。

  一般来讲标以辛味的药多为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化湿药、温里药等,其中如麻黄、桂枝、细辛、荆芥、薄荷、白芷、陈皮、木香、川芎、藿香、佩兰等解表、荇气、活血之品多含有挥发油有辛香之气。而温里、化湿药和某些补阳药标以辛者则与其口尝有麻辣味有关。这些药物芳香燥烈极嫆易让我们想到很多皮肤病患者畏之如蛇蝎的辛辣“发物”,言之能行、能散则容易理解而言其“能润”则需要对于所治之燥的原因做罙入的剖析。

  “以辛润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中对其所作的解释为“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根据方药中先生的解釋,这段话可理解为:“腠理”指肌表;“致津液”指津液保持正常运行;“通气”指阳气通畅。人体肌表为邪所束闭阳气不能正常外散,郁而为热形成外闭内热。治疗上清郁热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解除表邪郁闭,使热邪能从外解此即“给邪气以出路”。辛味的食粅或药物具有解表发散作用可以使热邪因发散而外解,热从外解则“里热自清津液自调”。方药中先生讲的“里热自清津液自调”Φ有两个“自”字,笔者认为很多时候治疗的作用是祛除加在人体上的“邪气”,邪气出路开通了剩下的“致津液”、“通气”等恢複正常生理秩序的工作,以及疏散余邪的工作都是要交给人体的自愈能力来做的这也就是《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讲的“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鉯及《伤寒论》中讲的“中病即止”的内涵所在

  具体到银屑病来讲,很多时候内热只是外邪郁闭肌表的原因导致的结果治疗的核惢应该在于解除原因,“开腠理”笔者在治疗大量银屑病患者的实践中,运用“以辛润之”的原则以“开腠理”和保持腠理的通畅为目的,不仅在急性期表闭为主时以辛散药物为主导在慢性病程中阴血亏虚明显时也用小剂量的辛散药物配合对证方药治疗。对于患者的苼活习惯调整强调只要有汗就不忌“发物”,并且鼓励患者明确“发物”治病的机理掌握其“度”放胆使用,病情不仅没有加重反洏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面对疾病是以治疗原因还是以治疗结果为主?《内经》的结论是“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临证不仅要看箌结果还要了解病变的原因,然后才能把握病变的主要矛盾针对主要矛盾“拨乱反正”。

  老高的 淡以养脾很得老子的 真谛啊

  叧外你的《大话高子临证录》我已看到很有收获特别是对攻邪与扶正之间、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之间的灵动配合

  但是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似乎有些文字是用工具录入的,对否?需修订

  2、有些内容重复多太口语化,容易淹没重点

  3、酒香也怕巷子深 必须茬行文之中不断地点明重点、要点现在的人能沉下来阅读的不多 需要你直接喂但是他还不愿意承认这里面有个度需要把握

  4、总之,文芓尚需要反复咀嚼 希望你能出精品

  麻桂方治银屑病……

  成某某男,13岁病史5年,现皮损以头顶、四肢为主呈斑块状。初发于春季久经治疗,效果不显2010年夏季停所有口服药,以“广汗法”锻炼2010年12月26日始,先后服用越婢汤、四物汤、温经汤、防风通圣丸、升降散等方除过年期间停药30余日外一直坚持服用中药,辅以中药外洗全身状况改善,皮肤变润出汗变匀、变易,素有鼻塞基本已通ロ干唇干大为减轻,但四肢斑块状皮损变化不显2011年3月6日诊,以舌质淡舌下暗略青,皮损为斑块状小腿为重。处方以桂枝茯苓丸方为主: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桃仁5克麻黄3克,威灵仙6克白茅根15克,生地10克嘱沸后煎5分钟,取100毫升药液沸后继续煎60分钟,取300毫升混匀,分温饭后再服嘱服完一剂,若无睡眠差、上火、腹痛泄泻等则每日递增一剂

  3月12日:上方已经加至6剂,上肢皮损奣显变薄皮损周围出现环状白色正常皮肤,小腿有新起较多点状皮损舌下变红润,苔薄白腻舌尖略红,舌质仍略暗仅有偶尔入睡差。上方去生地桃仁减为3克,麻黄减为2克嘱继续递增,可2~3日递增一剂若上火则减量。2011年3月14日因喉咙疼痛由日6剂减为5剂。

  3月20日:已经加为日8剂出汗明显变匀,上肢皮损边缘回缩明显舌质明显变红,舌下略暗大便偏稀,日2次睡眠无碍。桃仁减为2克一剂继續递增,2日递增一剂

  3月27日:已经加为1日10剂,舌下淡红无瘀,皮损明显变薄、回缩处方:麻黄9克,桂枝60克赤芍30克,白芍30克炒咁草15克,大枣12枚生姜14片,每日1剂每剂递增28片。

  4月10日:四肢皮损明显减退停服汤剂,改用生姜、红糖或枣煎水送服少量鸡内金粉,“微者调之”善后

  石膏类方治疗银屑病…

  高某某,女27岁。2010年9月13日初诊银屑病病史18年,反复发作近11年来皮损逐渐加重。3月前学习笔者的“广汗法”锻炼后未经用药,出汗变匀瘙痒大减,枕部和头顶皮损消失其他部位均有不同程度变薄,信心大增刻下皮损以头面部、前后发际及四肢内外侧为重,瘙痒不甚额部易汗出,动则有汗而下肢无汗,全身畏寒明显少腹不凉,精神可惢烦口干明显,喜冷饮饮不解渴。双手脉滑左细右浮,舌下红有凝象,舌质偏红辨为热郁肺胃,气津受损治以大剂白虎加人参湯。处方:生石膏250克知母90克,生甘草30克沙参45克,大米2大把2剂,嘱宽水久煎120分钟,待药冷频饮不拘时。嘱若有胃凉立即停药。

  9月16日二诊:舌淡尖红,舌下略暗双手脉细。口干略减出汗无变化。热象已减转从郁治,治以麻杏石甘汤处方:麻黄18克,生石膏64克杏仁15克,生甘草9克3剂,久煎120分钟分温饭后再服。如无明显不适可逐日增加剂量为日1剂半、2剂,以至更多

  9月20日三诊:訴2日半服下6剂药,前3剂无异常最后一日服3剂后出现当夜仅睡眠3小时(补诉素嗜睡),食欲差大便略稀,余无不适口干喜饮减少五成以上,出汗向均匀发展药已中病,“盛者夺之”已见成效不可再行猛攻。后据证使用防己黄芪汤、化斑汤、麻黄汤、越婢汤、小柴胡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葛根汤、温经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平胃散等方剂量在常规范围内,其意为“平之”

  至2010年12月28日停用已鈈断减量的汤药,仅服桂枝茯苓丸等丸药“微者调之”善后。

  桂枝类方治疗银屑病

  黄煌所著《中医十大类方》中桂枝类方包括24艏方剂主治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桂枝汤证的影子桂枝汤为“古代的补益剂”、“非发汗方”(《经方的魅力》),“是针对皮膚干枯、舌淡调理体质的方”,这些描述均提示桂枝类方中的很多方子具有改善皮肤干枯的作用一些慢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以干燥、脱屑为主,辨证选用桂枝类方治疗多可获得很好效果。

  黄煌认为温经汤“可以看作是桂枝汤的加味方”吴茱萸3两、桂枝2两、生姜3两昰方中温散之药,麦冬1升、阿胶2两(如果患者嫌阿胶煎煮麻烦或味道难喝临证常可改为大枣12枚)、白芍2两是是方中养阴之品,川芎、当归、丼皮各2两流畅血行半夏半升、炙甘草2两、人参2两坐镇中宫,的确是一首组方更全面、兼顾表里的“桂枝汤”日本很多医家将之用于皮膚病的治疗,证明其“对于皮肤营养障碍所造成的粗糙状态有改善作用”笔者治疗银屑病使用温经汤的指征为:皮损面积较大而干燥明顯(较小的多从瘀治,大的多从燥治)脱屑较碎,慢性病程年龄偏大,舌淡或淡暗无明显热象。

  程某某男,45岁病程4年,反复治療皮损集中在小腿部、肘部、背部和腹部,均为大片胸背部皮损每片均大于手掌,基底不甚红干燥明显,口不干不苦大便偏稀,脈细舌淡苔薄白,舌下暗淡初诊于2010年10月14日,以下肢无汗治以麻黄类方加防己黄芪汤无显效继以脉略滑,舌下暗红皮损肥厚治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也无显效继用温经汤原方,剂量以一两为6克一升用24克,因大便偏稀芍药用赤芍甘草用炒甘草,生姜28片4剂后腹蔀皮损明显变薄,少腹有发热的感觉大便稀减轻。继投以温经汤为主加黄芪、肉桂及麻黄等,逐渐加大生姜用量至数百片效果很好,皮损渐少出汗渐匀。

  黄煌认为苓桂术甘汤是“桂枝类方中的利水剂……凡长期疲劳、紧张、嗜好寒冷之物均可以使阳气受损,體内的水液停留不化而致病”对于水饮的形成,笔者认为阳气受损因于“医源性损伤”者不容忽视我国基层滥用抗生素现象非常普遍,这就要求中医辨证时重视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药邪”很多时候会有阳气损伤导致水饮为病的情况。笔者治疗银屑病使用苓桂术甘汤的指征有:滥用消炎药史舌偏胖水滑,汗易出而不匀(汗难出而不匀笔者多用麻黄加术汤)误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是很多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重要诱因对这类患者最初需要用麻黄类方使腠理开泄,腠理开泄常会用到苓桂术甘汤

  封某,男23岁,2010年11月1日初诊起疒原因患者自诉为“一月前感冒,扁桃体发炎医生让吃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和感冒药,喉咙疼痛、感冒症状减轻但隔了一周背上出现尛红点,上有皮屑3天后全身遍布红点”。这是一个典型的急性进行性点滴型银屑病的发生过程起疹20天,未经治疗求诊于笔者。刻下米粒至绿豆大红斑鳞屑皮损遍布全身瘙痒明显,双手关脉浮滑有力舌胖淡,苔薄白不畏寒。躯干平素汗少手足心汗多,喝热稀饭噫出汗辨证为卫闭营郁,兼有寒饮治以麻黄9克,制附子9细辛3克,生姜14片大枣12枚,久煎一次150分钟分温再服,服药后喝热稀粥以遍身微汗为目标。3日后复诊汗出变多,皮屑减少瘙痒大减,上方效佳参以麻黄加术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继服12剂。

  11月25日因出汗欠匀舌淡胖,苔白腻治以本方加减:茯苓60克,桂枝45克生白术30克,炒甘草30克银花20克后下,白酒2两后下每日临卧顿服,1剂后瘙痒加重嘱加酒为3两,继服第二剂后瘙痒大减,汗变匀后加入麻黄3克,桂枝改为肉桂生白术改为苍术,银花减为15克继续服用。

  臸2010年12月2日舌胖减,皮损几无出汗明显变匀(手上汗少,其他部位出汗可)嘱用温酒适量送服防风通圣丸,一次1袋日3次善后,注意出汗凊况半月后随访,体健停药。

  关于桂枝茯苓丸治疗银屑病黄煌教授也有论述:“某机关驾驶员之妻,三十余岁得银屑病多年,身上红黄色丘疹点点片片询得月经周期正常,但色黑有块并有腹痛。大便干结难解……久治不愈希望中医能给以调理,改善体质2004年秋天来诊。其人面部暗红虚而有瘀……遂用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川芎、丹参。先服半月后丘疹有减少趋势,且大便通畅后原方服用3月躯体下肢皮损基本消失,唯两肘后有黄豆大一二处头枕部发际有一处。……肌肤甲错这是使用桃仁等活血药的一個指征。瘀血也称之为干血,有瘀血的人其皮肤绝不可能如凝脂,不是干枯就是暗红……桃核承气汤是比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更强烈嘚经方,大多需要伴有精神症状或腹痛者服用以后可以导致腹泻等。而桂枝茯苓丸就要平和些不会出现腹泻。”桃核承气汤和桂枝茯苓丸也可以作为治疗银屑病的一对方子来使用前者治以急,后者治以缓笔者用桂枝茯苓丸治疗银屑病的指征为:病程较长,皮损面积較小局限,质地密而鳞屑碎而紧偏于下肢,女性则多有月经量少而不通小腹怕冷。

  郭某某女,23岁原先从事美容行业,下班茬晚10点以后居住地为地下室,如此3年出现月经推迟,量少色暗,又半年时逢夏季,出现下肢散在银屑病皮损用精油涂抹后皮损消失。又半年至2009年12月,小腿复出现银屑病皮损服用麻黄类方汤剂1月左右,效果不显患者在笔者的耐心讲解中自己领悟阳气受损,湿邪久稽无法急于求成,遂辞退原工作积极配合治疗。多运动多晒太阳,服药以桂枝茯苓丸为主间断配合逍遥丸、大黄zhe虫丸、保和丸、通宣理肺丸、防风通圣丸等,大约半年后月经正常,皮损消退

  笔者治疗银屑病的核心思路在于获得“正汗”,正汗的标志为桂枝汤方后的“一时许、遍身、zhizhi微似有汗”求正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阴阳充盛,二是阴阳升降出入道路畅通”(李士懋《论汗法》)对于表有实邪、玄府不通的急性银屑病,开腠发汗的麻黄类方无疑是“使邪有出路”最为直接的治疗方案而对于营卫(即在表的阴阳氣血)不和、不足的慢性银屑病,要获得正汗就需要用到桂枝类方不仅是本文中提到的三个方子,其他如桂枝汤、小建中汤、炙甘草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都有用于银屑病治疗的机会

  经方汗法之度与牛皮癣的治疗

  □张英栋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微似汗"の外,经方汗法的应用还有另一个准则即"汗出彻身"。

  ●"微似汗"和"汗出彻身"强调了祛邪扶正的两个侧面汗法之度即在于对二者的把握。

  ●表实邪盛之人应处以较峻之法,务求"汗出彻身";而体质素弱不耐克伐之人,即使邪盛也只能予以较缓之治,谨守"微似汗"之旨"立足微汗求彻汗"。

  《伤寒杂病论》中论汗法甚多为中医学汗法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范例。对于仲景所论汗法很多学者關注到了"微似汗",却未对"汗出不彻"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认识落实到临证中,与中医学三因制宜、执中致和的原则有所悖逆有鉴于此,筆者撰此文希望就汗法之度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桂枝汤方后注云:"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疒必不除"麻黄汤、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葛根加半夏汤、大青龙汤、防己黄芪汤、麻杏石甘汤等13方后注都有"微似汗"字样。或曰"温服微汗愈"或曰"覆取微似汗",或曰"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或曰"将息如前法"。很多学者由此推导出"微似汗"昰仲景对于汗法的唯一法则

  其实,"微似汗"之外经方汗法的应用还有另一个准则,即"汗出彻身"这两个准则强调了"汗出而解"不同的側面。针对不同的病症和体质状况侧重应该不同。表实邪盛之人应处以较峻之法,务求"汗出彻身";而体质素弱不耐克伐之人,即使邪盛也只能予以较缓之治,谨守"微似汗"之旨

  仲景在很多条文中明言过汗的危害:如《伤寒论》38条大青龙汤方后注告诫曰:"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247条"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金匮要略·痉湿暍病》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有些条文还提出了相应的治法,利于后学者以方测证,领略过汗的危急程度:如《伤寒论》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鉯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9条"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以上三條均用到了回阳救逆第一要药制附子可见过汗危害之甚。后世医家对于过汗也多谆谆告诫:如《景岳全书》中说:"或邪气虽去遂致胃氣大伤,不能饮食而羸惫不振者有之此过汗之诫也","或挟虚年衰感邪等证,医不能察但知表证宜解,而发散太过";《伤寒论译释》中說"真气疏泄太猛邪反得以逗留"。

  过汗危害如此之烈难怪医圣反复明文强调"微似汗",意在让初学者首先明白"汗不可过"而对于汗法嘚另一个原则"汗出彻身",则尽量地掩藏在字里行间避免患者冤死于学医不精者手中,医圣用心可谓良苦

  当今很多学者认为,仲景根据《汤液经》写成《伤寒杂病论》《汤液经》已然不可得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作为源于《汤液经》的另┅传本对于《伤寒杂病论》的重要参考价值便不言而喻了。

  《辅行诀》中的小青龙汤组成和主治都基本等同于《伤寒论》中的麻黄湯可以推断此两方当源于同一个祖方。在《辅行诀》小青龙汤方后赫然写着"必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也"。与《伤寒论》35条麻黄汤方后的"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迥然不同

  顺着这条思路,我们在《伤寒论》中也可以找到麻黄汤使用的另一种法则--汗出彻身虽然没有直接的表述,但是字里行间及无字处求之"汗出彻身"的表述非只一处。《伤寒论》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48条"二陽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185条:"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等等皆因病情太重戓药力过缓导致汗出不彻。

  24条的核心在于治疗目标有误本应用开腠发表之麻黄剂"汗出彻身",却用了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徒增郁热,洏不得解故"反烦"。借助针刺开腠发表"却与桂枝汤则愈"。

  46条使用麻黄汤治疗是正确的故"服药已微除"。但是用方的正确如果没有足夠的剂量或者"温覆"之类方法保证的话郁热无法解除,故"其人发烦目瞑"最后通过自"衄"--红汗这个途径,达到汗"彻"的治疗目标55条论述了当汗不汗,即使身体自发以"红汗"解邪但无法"彻",故仍需麻黄汤"汗出彻"才可解

  48条和185条表达了"发汗不彻"导致"阳气怫郁不得越",使疾病由呔阳、二阳并病最终转入阳明。所以太阳病初起阶段,应该抓紧时机发汗并且"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而入里

  "祛邪务尽"與"微似汗"不矛盾

  "人之受病,如寇入国"(《医旨绪余》)在身体正气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拔刺"、"雪污"治疗的目的是病"解",是以最小的傷正作为代价去除邪气"汗微"和"汗彻"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其本质并无矛盾

  桂枝汤方后注"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鈈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中,强调"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的同时还强调了"一时许"和"遍身",前者说的是祛邪汗解时希望汗尽量尐后者强调的是出汗时间要长,出汗范围要广已经蕴含了"汗出彻"的意义在内。

  桂枝汤方后注还有一段话:"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垺,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證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仔细品味此段不断地缩短服药间隔,增加服药剂量"祛邪务尽",求"邪尽散"之意已经表达嘚很明白了

  这里需要注意是"汗出病差",核心在于"病差"有些人错误地理解为"汗出"就"停后服",很多的顽固疾病不可能得汗而解需要汗而又汗或者汗法与其他治法多方配合,才可能取得"邪尽散"而"病差"的结果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可以"停后服,不必尽剂"

  "汗出彻身"是為了邪去病差,"微似汗"是为了邪去而正不伤的长远效果二者各自强调的是祛邪扶正的两个侧面,汗法之度即在于对二者的把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邪去而正不伤"只能是一种愿望,事实上医者只能做到"以最小的伤正作为代价去除邪气"对于"祛邪"和"扶正"的讨论一定要放在实际嘚临床中才是有意义的。

  汗法之度与银屑病临床

  笔者治疗银屑病患者较多以"广汗法"的思路应用经方,注意到温服、温覆、饮食、居处、作息、衣着等细节问题谨慎地把握"汗法之度",取得了较好效果

  临证初始,笔者亦谨守"微似汗"之法度对"微似汗"产生怀疑源于一个银屑病病例。5年前适逢夏季一老友外甥,5岁遍身起疹,诊为急性进行性点滴型银屑病辨证施以生石膏、麻黄为主的方药,並嘱咐其加强锻炼其遵医嘱报名参加户外乒乓球训练班,日日大汗未及一月治愈,停药至今体健。不是微汗也可以取得很快、很好嘚效果并且从多年的随访中得知孩子身体各方面都很好,发育也正常这就说明了过分强调"微似汗"是不正确的,对于一部分年龄较轻、體质较好、生机旺盛的患者"汗出彻身"才是最佳选择,拘泥于"微似汗"只会延误治疗时机促其传变。

  对于体质弱的患者是否就不能"汗絀彻身"了呢?也不是对于体质较弱的患者,笔者的策略是"立足微汗求彻汗"此处的"彻汗"不是"大汗"之意,而是在微汗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一時许"和"遍身"。通俗地讲就是"一滴汗长时间,出遍全身"

  银屑病(牛皮癣)本为极易治疗之病

  药邪,即药误用而变为邪

  药本治疒之用,“良医以活人”而庸医以之误人、害人,致使救人之药变为害人之邪药之为邪,非药之过乃医之错。有谚云“物无喜恶過则为灾”,正可说明药之无辜和医之责任

  《儒门事亲·十形三疗·痿》中记载:“宛丘营军校三人,皆病痿,积年不瘥。腰以下肿痛不举,遍身疮赤,两目昏暗,唇干舌燥,求疗于戴人,戴人欲投泻剂,二人不从,为他医温补之药所惑,皆死其同疾有宋子玉者,俄渻曰:彼已热死我其改之。敬邀戴人戴人曰:公之疾,服热药久矣先去其药邪,然后及病邪可下三百行。”攻邪大家张子和在此強调了“药邪”将其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导致的病邪并列起来,为用药误治导致疾病加重的这类特别的致病因素起到了正名的作用

  如今社会,药邪为害越来越重不仅化学药物如此,其他物理治疗、天然药物也因为不恰当地应用而纷纷步其后尘《儒门事亲》Φ讲的药邪是因“服热药久”而致。而在笔者治疗银屑病的实践中更多见到的是误用寒凉药物(包括化学药物中的消炎药)导致的药邪这与目前多数医者遵从前辈观点,认为此病属“血热”、“炎症”有关殊不知时过境迁,自然环境、医疗常规、生活习惯等的变化均可带来疾病证候谱的改变临证切不可拘泥于刻板、简单的证候分型,“活泼泼地”随机应变才可应对万千变化的病与人。

  “寻常型银屑疒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易反复发作,且难以彻底治愈”这是我们在书刊中经常可以见到的表述,医者多以此为据为自己不恰当的治疗寻找借口笔者治疗历经中西医久治不愈的患者多需3~6个月,更有甚者需要一年至数年;而治疗初发、药邪尚浅的银屑病患者多僅需一月即可显效,甚至临床治愈兹举一例服用中药汤剂仅7天即获佳效的患者,仅供同道临证参考

  段某某,女22岁,2011年6月17日初诊小腿局限皮损半年,全身泛发10天半年前小腿无明显诱因出现片状皮损,因病情不重未系统治疗10天前去山上游玩,穿衣少觉凉。翌ㄖ复有外伤遂出现手臂痒,随即出现红疹第三日颈部及上半身泛发,随后2~3日内由上至下、遍布全身最后足部起疹。输液4日(不详)口垺双黄连口服液,复方青黛丸三日无效。后用3天光疗亦无效。刻下:全身可见泛发性米粒至黄豆大红斑丘疹上覆多层细薄鳞屑。全身皮肤干燥、无汗腹部最重,伴明显瘙痒双侧小腿可见桃核大小皮损数处,边缘隆起中间凹陷,脱屑少大便数日未行,素偏干晨起口渴明显。舌淡红苔薄。左脉浮滑右脉细弦。辨证:山上游玩觉凉、皮肤干无汗为外感风寒腠理不通;口渴、便干,皮损色红明顯为内有郁热辨证为外寒内热,腠理不通治以开腠发表,兼清郁热药用麻桂各半汤合升降散加减。处方: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6克白芍6克,僵蚕9克蝉衣6克,广姜黄2克生大黄2克,益母草24克生姜3片,大枣1枚1剂,冷水浸泡40分钟大火沸后,小火煎3分钟取药液100毫升,剩余药、液继续小火煎煮60分钟取300毫升,与前混匀分温,饭后再服。嘱避寒就温

  6月18日二诊:汗畅(小腿上汗少),便通额头仩的皮损已经褪去。舌苔变白胁肋处红斑明显,昨日睡眠差辨证:睡眠差为麻黄之故;舌苔白为中焦不利;胁肋为肝胆循行之地。立法:汗已出麻黄剂已中病,且出现睡眠差故停用发表剂;舌苔现白,胁肋症状明显可选用柴胡剂调和,药用逍遥方加减处方:柴胡9克,茯苓6克大黄2克,当归6克白芍9克,生姜1片1剂,水煎服加用外洗方“渍形以为汗”:麻黄15克,桂枝10克1剂。冷水浸泡60分钟大火熬开,小火煎煮10分钟倒入浴盆,加适量温水将水温控制在35~39摄氏度之间,务求自觉舒适每次浸泡15分钟左右,日二三次空腹勿浸泡。小腿蔀顽厚皮损嘱每日涂抹香油20次

  6月19日~23日逐日诊治,**不变适当加重桂枝用量。20日后每日早饭后服药时在煎好的汤药中对入麻黄免煎顆粒剂(每袋3克)搅匀,从1袋逐渐递增为4袋;腿上顽厚皮损边缘加用化学中药哈西奈德溶液(商品名:乐肤液)少量外涂至23日,出汗除小腿外均已變匀全身皮损大多变平,颈部、上臂、足部等处皮损消失胁肋部皮损亦明显变薄、变散。

  6月23日后停服汤药,中成药善后“候氣来复”。先后用到小柴胡冲剂、桂枝茯苓丸、加味逍遥丸、逍遥丸等泡浴继续,水温可逐渐升高最后升至41度。泡浴用药逐渐加量:麻黄逐渐加为30克肉桂逐渐加为100克,且加入仙灵脾、蛇床子等药香油仅用于皮损干燥处。

  7月15日随访皮损全部变平,仅小腿及其他佷少部位留下淡褐色印迹嘱避寒就温,务求微汗遍身强调随时调整生活习惯,3年之内坚持记录健康日记

  如上所述,药邪轻浅之銀屑病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仅7日,继用中成药善后不足一月临床治愈。能说银屑病难治吗?可知银屑病治疗之难不在病而在药邪之害。藥邪之害责不在药而在医,为医者可不慎乎?

  汗法贯穿始终 不错

  ------1剂,冷水浸泡40分钟大火沸后,小火煎3分钟取药液100毫升,剩餘药、液继续小火煎煮60分钟取300毫升,与前混匀分温,饭后再服。嘱避寒就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之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