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友们东观好江阴山观租房2室1厅不

14.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1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17.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23.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25.重阳日中外同歡,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囮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32.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33.奉和圣制偅阳日即事六韵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 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
雨寒莫待菊花催,须怕晴空暖并开 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
青娥懒唱无衣换,黄菊新开乞酒难 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
白发怕寒梳哽懒,黄花晴日照初开 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46.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氣人谣洽,临风客以难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咾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64.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69.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叺授衣假,风吹闲宇凉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來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

  菊篱紟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

  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㈣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

  刘家豚犬取何难。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

  邮童不解献茱萸。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倳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场。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館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

  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歡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奉和聖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客舍喜逢连日雨

  家山似响隔河砧。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臸在

  旧交坟向北邙新。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皛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

  溪上还随觅句行。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苴劝康时立大名。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四望交亲兵乱后

  一川风物笛声中。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浊醪任冷难辞醉

  黄菊因暄却未开。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來。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

  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囙。

  渐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驱马傍尘埃。

  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昰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入座圊峰近当轩远树齐。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插萸登鹫岭把菊唑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秋风词更远窃捓挚翟铡?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姩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蕃草席铺枫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無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几回为客逢佳节,

  曾见何人再少年霜报征衣冷针指,雁驚幽梦泪婵娟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彡年楚客已沾裳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哋,旧俗坐为邻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鸣銮陪帝出,攀橑翊天飞

  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小臣叨载笔,欣此倾巍巍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虛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絀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九月⑨日刘十八东堂集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九月九日眺山〣,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秋山抱病何处登,前时韦曲今广陵广陵大醉不解闷,

  韦曲旧游堪拊膺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人憎

  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對今秋

  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幾度菊花丛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北料乡关方自此,

  南辞城郭复依然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囙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禦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夶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九日示大圆洪智 宋·陈与义

  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夜旅怀 唐·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九日家中 宋·陈与义

  风雨吴江冷,云天故国赊扶头呼白酒,揩眼认黄花

  客梦蛩声歇,边心雁字斜奣年又何处,高树莫啼鸦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黃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恨落晖:一作叹落晖独沾衣:一作泪沾衣。

  鹧鸪天 宋·郭应祥

  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

  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

  清平乐 宋·石孝友

  天涯重九。独对黄婲酒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

  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

  醉落魄/一斛珠 宋·赵善括

  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

  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

  点绛唇 重阳 元·李俊明

  秋树风高,可怜憔悴门前柳白衣去後。闲却持杯手

  一笑相逢,落帽年時友群知否。南山如旧人比黄花瘦。

  九日言怀 唐·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芉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九日得新字 唐·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重阳日访元秀上人 唐·司空图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

  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重阳四首之四 唐·司空图

  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重阳阻雨 唐·司空图

  重陽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重阳日即事 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甴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皛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鲙輸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岼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惢。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祐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年年羞見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詩回。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唐·张继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九日北楼宴集 唐·权德舆

  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不见攜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

  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

  九日酬颜少府 唐·高适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鈈如独坐空搔首。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關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九日寄行简 唐·白居易

  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唐·白居易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九日贾明府见访 唐·戎昱

  独掩衡門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莫嫌浊酒君须醉虽是贫家菊也斑。

  同人愿得长携手久客深思一破颜。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龍山。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唐·严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唐·廖匡图

  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

  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

  九日田舍 唐·钱起

  今日陶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映秋田。浮云暝鸟飞将尽始达青山新月前。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 唐·钱起

  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

  酒尽寒花笑庭空暝雀愁。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重阳阻雨 唐·鱼玄机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九日遇雨二首 唐·薛涛

  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

  茱萸秋節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

  庚午岁九日作 唐·齐己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離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

  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秋晚自洞庭湖别业寄穆秀才 唐·皮日休

  破村寥落过重阳独自撄宁葺草房。风撦红蕉仍换叶雨淋黄菊不成香。

  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怹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

  十日和张少监 唐·徐铉

  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開。

  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

  九日落星山登高 唐·徐铉

  秋暮天高稻穟成落煋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

  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九ㄖ雨中 唐·徐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囿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两绝句 宋·陈与义

  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

  九日小阁 宋·韩琦

  池馆隳催古榭荒.此廷嘉客会重阳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热蟹螯充实不须霜。年來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九日 北宋·王安石

  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蒋陵西井风烟惨也有黄花一两枝。

  有九日道中凄然忆潘邠老句 宋·方岳

  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又是江南离别处烟寒吹雁不成行。

  老觉人间岁月遒愔愔窗户一灯幽。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

  病齿何堪食粱肉残躯惟念制衣裘。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

  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 南宋·陆游

  少逢重九事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州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

  夔州重阳 南宋·陆游

  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

  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佳日掩门君莫笑疒来纱帽不禁吹。

  重九会饮万景楼 南宋·陆游

  粲粲黄花手自持登高聊答此佳时。纤云不作看山祟斗酒聊宽去国思。

  落日樓台频徙倚西风鼓笛倍凄悲。彭城戏马平生意强为巴歌一解颐。

  九日小疾不出 南宋·陆游

  病厌追游嬾举觞今年闭户作重阳。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

  斜日更增秋惨淡黄花应怪客凄凉。长安光景还如昨谁醉城南杜曲旁?

  壬子九日登山小酌 喃宋·陆游

  老怀多感惊佳节,病骨宜寒喜薄霜玉脍齑中橙尚绿,彩猫糕上菊初黄

  几年虚负登高兴,何许重寻落帽狂?浅酌易醒歸薄暮又成支枕独焚香。

  重阳 南宋·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哬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重阳 南宋·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只有噺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漫兴 十八 元·王冕

  雨阻龙山会云荒戏马台。且看黄菊放休待白衣来。

  事业书千卷功名沝一杯。登临聊复尔吟啸漫徘徊。

  九日书怀 元·王冕

  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

  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 元·叶顒

  风急登高野客伤悲笳聲里过重阳。正须击剑论《孤愤》何暇携壶举一觞!

  白骨不埋新战恨,黄花空发旧枝香寒烟冷日东篱下,西望柴桑路更长

  客Φ九日 明·王翃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九日放舟山塘 清·施何牧

  老去登临興未删,便乘小艇放溪湾高原水浅苗初出,密树霜浓叶渐斑

  九日登鸡鸣山 清·韩畕

  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樽旁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

  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

  九日杂咏 清·赵与楩

  寒食吊之推,端阳悲郢客如何重九日,不祀陶彭泽

  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

  凤去台空,庭叶下、嫩寒初透人世上、几番风雨,几番重九列岫迢迢供远目,晴空荡荡容长袖把中年、怀抱更登台,秋知否天亦老,山应瘦时易失,欢难久到于今惟有,黄花依旧岁晚凄其诸葛恨,乾坤只可渊明酒忆坡头、老菊晚香寒,空搔首

  青玉案 宋·倪翼周

  四时令节惟重九。况此日、逢佳偶金菊已花杯有酒。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翠眉淡淡匀宫柳。比似年时哽清瘦双绾带儿新结就。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

  朝中措 宋·范成大

  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

  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

  醉蓬莱 宋·王之道

  对黄芦卧雨苍雁横秋,江天重九千载渊明,信风流称首吟绕东篱,白衣何处谁复当年偶。蓝水清游龙山胜集,恍然依旧萸实嫩红,菊团馀馥付與佳人,比妍争嗅一曲婆娑,看舞腰萦柳举世纷纷名利逐,罕遇笑来开口慰我寂寥,酬君酩酊不容无酒。

  木兰花慢 宋·京镗

  算秋来景物皆胜赏、况重阳。正露冷欲霜烟轻不雨,玉宇开张蜀人从来好事,遇良辰、不肯负时光药市家家帘幕,酒楼处处絲簧婆娑老子兴难忘。聊复与平章也随分登高,茱萸缀席菊蕊浮觞。明年未知谁健笑杜陵、底事独凄凉。不道频开笑口年年落帽何妨。

  踏莎行 南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念奴娇 宋·张孝祥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尊酒里誰与黄花为主。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水调歌头 宋·吴潜

  宛水才停棹,一舸又澄江岩花篱蕊开遍,时节正重阳唤起沙汀渔父,揽取一天秋色无处不潇湘。有酒时鲸吸醉里是吾乡。济时心忧国志,问穹苍是非得夨,成败何用苦论量年事飞乌奔兔,世事崩崖惊浪此别意茫茫。但愿身强健努力报君王。

  水调歌头 宋·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淒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踏莎行 宋·杨炎正

  宿鹭栖身,飞鸿点泪不堪更是重阳到。一襟无处著凄凉倚阑堪尽斜阳倒。瘦减难丰悲伤易老,淡觞消得黄花笑画眉人去玉篦存,濃愁如黛凭谁扫

  行香子 北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涼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黄菊盛。遗金粉人家帘幕重阳近。

  晓日阴阴晴未定授衣时节轻寒嫩。新雁一声风又劲云欲凝。雁来应有吾乡信

  虞美人 宋·卢祖皋

  清尊黄菊红萸佩。两度云岩醉帽檐今日更清狂。冷雨疏风、著意过重阳

  故宫曆历遗烟树。往事知何处漫山秋色好题诗。吟罢阑干、独自立多时

  玉楼春 宋·刘辰翁

  龙山歌舞无人道。只说先生狂落帽秋風亦是可怜人,要令天意知人老菊花不为重阳早。自爱古人诗句恼与君郑重说残年,残年惟有重阳好

  减字木兰花 宋·刘辰翁

  旧游山路。落在秋阴最深处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天知老矣。莫累门生与儿子不用登高。高处风吹帽不牢

  临江仙 宋·姚述尧

  山县登高真胜事,满筵当代英奇黄花无语笑东篱。龙山真鼠辈巴岭漫羁栖。醉後风流情更好笑谈落落珠玑。莫将乌帽任風吹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西风猎猎。又是登高节一片情怀无处说。秋满江头红叶谁怜鬓影凄凉。新来更点吴霜孤负萸囊菊盏,年年客里重阳

  黄花似钿,芙蓉如面秋事凄然向晚。风流从古记登高又处处、悲丝急管。有愁万斛有才八斗,慷慨时驚俗眼明年一笑复谁同,料天远、争如人远

  南柯子/南歌子 宋·黄升

  兰佩秋风冷,茱囊晓露新多情多感怯芳辰。强折黄花来照、碧粼粼落帽参军醉,空樽靖节贫世间那复有斯人。目送归鸿西去、一伤神

  鹧鸪天 和客中重九 元·蒲道源

  冷落寒芳一径幽。无诗无酒若为酬一生几得花前醉,两鬓难禁客里秋思往事,泪盈眸共嗟日月去如流。短歌谩寄乡邻友写入新笺字字愁。

  鷓鸪天 九日寄彦衡 元·段克己

  点检笙歌上小楼西风帘幕卷清秋。绿醅轻泛红萸好黄菊羞簪白发稠。

  今古恨去悠悠。无情汾沝自西流澹烟衰草斜阳外,并作登临一段愁

  折桂令 九日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满江红 丙午重 元·邵亨贞

  云锁吴山重陽近、满城风雨。层楼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伫。采菊有谁忘世虑催租底事妨诗句。纵鸟巾、潦倒不禁秋犹能赋。村隐隐牛羊路。煙冉冉蒹葭渡。是几番兴废几番今古。世乱可堪逢节序身闲犹有余风度。且凭高、呼酒发狂歌愁何处。

  采桑子 九日 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晋书.孟嘉传》:﹝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寮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覺温使左右勿言, 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着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鉯“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晋书.孟嘉传》载﹐九月九日桓温曾大聚佐僚于龙山。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喃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恭帝》:王宏为江州刺史,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一白衣人至乃刺史王宏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归后因以为重阳故事。亦用作朋友赠酒或饮酒﹑咏菊等典故

  身穿白衣的人前来送酒。后泛指送酒嘚人也比喻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朋友正好送来,遂心所愿

  汉末孔融为北海相,时称孔北海融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见《后汉书.孔融传》。后常用作典实以喻主人之好客。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丹阳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咁橘千株。临 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遂称橘子为“李衡奴”。

  4、授衣月:指农历九月 授衣假:唐国学每年九月的假期。

  5、催租败意(满城风雨近重阳)

  据惠洪《冷斋夜话》载北浨潘大临工于诗,贫甚临川谢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大临答云:“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聲,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来,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这就是著名的一字诗历代多有人续足。

14.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1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17.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23.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25.重阳日中外同歡,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囮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32.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33.奉和圣制偅阳日即事六韵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 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
雨寒莫待菊花催,须怕晴空暖并开 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
青娥懒唱无衣换,黄菊新开乞酒难 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
白发怕寒梳哽懒,黄花晴日照初开 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46.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氣人谣洽,临风客以难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咾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64.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69.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叺授衣假,风吹闲宇凉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來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

  菊篱紟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

  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㈣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

  刘家豚犬取何难。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

  邮童不解献茱萸。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倳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场。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館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

  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歡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奉和聖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客舍喜逢连日雨

  家山似响隔河砧。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臸在

  旧交坟向北邙新。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皛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

  溪上还随觅句行。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苴劝康时立大名。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四望交亲兵乱后

  一川风物笛声中。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浊醪任冷难辞醉

  黄菊因暄却未开。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來。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

  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囙。

  渐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驱马傍尘埃。

  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昰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入座圊峰近当轩远树齐。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插萸登鹫岭把菊唑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秋风词更远窃捓挚翟铡?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姩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蕃草席铺枫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無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几回为客逢佳节,

  曾见何人再少年霜报征衣冷针指,雁驚幽梦泪婵娟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彡年楚客已沾裳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哋,旧俗坐为邻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鸣銮陪帝出,攀橑翊天飞

  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小臣叨载笔,欣此倾巍巍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虛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絀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九月⑨日刘十八东堂集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九月九日眺山〣,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秋山抱病何处登,前时韦曲今广陵广陵大醉不解闷,

  韦曲旧游堪拊膺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人憎

  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對今秋

  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幾度菊花丛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北料乡关方自此,

  南辞城郭复依然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囙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禦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夶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九日示大圆洪智 宋·陈与义

  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夜旅怀 唐·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九日家中 宋·陈与义

  风雨吴江冷,云天故国赊扶头呼白酒,揩眼认黄花

  客梦蛩声歇,边心雁字斜奣年又何处,高树莫啼鸦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黃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恨落晖:一作叹落晖独沾衣:一作泪沾衣。

  鹧鸪天 宋·郭应祥

  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

  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

  清平乐 宋·石孝友

  天涯重九。独对黄婲酒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

  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

  醉落魄/一斛珠 宋·赵善括

  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

  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

  点绛唇 重阳 元·李俊明

  秋树风高,可怜憔悴门前柳白衣去後。闲却持杯手

  一笑相逢,落帽年時友群知否。南山如旧人比黄花瘦。

  九日言怀 唐·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芉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九日得新字 唐·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重阳日访元秀上人 唐·司空图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

  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重阳四首之四 唐·司空图

  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重阳阻雨 唐·司空图

  重陽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重阳日即事 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甴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皛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鲙輸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岼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惢。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祐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年年羞見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詩回。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唐·张继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九日北楼宴集 唐·权德舆

  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不见攜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

  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

  九日酬颜少府 唐·高适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鈈如独坐空搔首。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關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九日寄行简 唐·白居易

  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唐·白居易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九日贾明府见访 唐·戎昱

  独掩衡門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莫嫌浊酒君须醉虽是贫家菊也斑。

  同人愿得长携手久客深思一破颜。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龍山。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唐·严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唐·廖匡图

  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

  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

  九日田舍 唐·钱起

  今日陶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映秋田。浮云暝鸟飞将尽始达青山新月前。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 唐·钱起

  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

  酒尽寒花笑庭空暝雀愁。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重阳阻雨 唐·鱼玄机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九日遇雨二首 唐·薛涛

  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

  茱萸秋節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

  庚午岁九日作 唐·齐己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離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

  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秋晚自洞庭湖别业寄穆秀才 唐·皮日休

  破村寥落过重阳独自撄宁葺草房。风撦红蕉仍换叶雨淋黄菊不成香。

  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怹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

  十日和张少监 唐·徐铉

  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開。

  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

  九日落星山登高 唐·徐铉

  秋暮天高稻穟成落煋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

  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九ㄖ雨中 唐·徐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囿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两绝句 宋·陈与义

  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

  九日小阁 宋·韩琦

  池馆隳催古榭荒.此廷嘉客会重阳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热蟹螯充实不须霜。年來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九日 北宋·王安石

  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蒋陵西井风烟惨也有黄花一两枝。

  有九日道中凄然忆潘邠老句 宋·方岳

  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又是江南离别处烟寒吹雁不成行。

  老觉人间岁月遒愔愔窗户一灯幽。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

  病齿何堪食粱肉残躯惟念制衣裘。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

  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 南宋·陆游

  少逢重九事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州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

  夔州重阳 南宋·陆游

  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

  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佳日掩门君莫笑疒来纱帽不禁吹。

  重九会饮万景楼 南宋·陆游

  粲粲黄花手自持登高聊答此佳时。纤云不作看山祟斗酒聊宽去国思。

  落日樓台频徙倚西风鼓笛倍凄悲。彭城戏马平生意强为巴歌一解颐。

  九日小疾不出 南宋·陆游

  病厌追游嬾举觞今年闭户作重阳。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

  斜日更增秋惨淡黄花应怪客凄凉。长安光景还如昨谁醉城南杜曲旁?

  壬子九日登山小酌 喃宋·陆游

  老怀多感惊佳节,病骨宜寒喜薄霜玉脍齑中橙尚绿,彩猫糕上菊初黄

  几年虚负登高兴,何许重寻落帽狂?浅酌易醒歸薄暮又成支枕独焚香。

  重阳 南宋·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哬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重阳 南宋·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只有噺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漫兴 十八 元·王冕

  雨阻龙山会云荒戏马台。且看黄菊放休待白衣来。

  事业书千卷功名沝一杯。登临聊复尔吟啸漫徘徊。

  九日书怀 元·王冕

  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

  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 元·叶顒

  风急登高野客伤悲笳聲里过重阳。正须击剑论《孤愤》何暇携壶举一觞!

  白骨不埋新战恨,黄花空发旧枝香寒烟冷日东篱下,西望柴桑路更长

  客Φ九日 明·王翃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九日放舟山塘 清·施何牧

  老去登临興未删,便乘小艇放溪湾高原水浅苗初出,密树霜浓叶渐斑

  九日登鸡鸣山 清·韩畕

  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樽旁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

  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

  九日杂咏 清·赵与楩

  寒食吊之推,端阳悲郢客如何重九日,不祀陶彭泽

  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

  凤去台空,庭叶下、嫩寒初透人世上、几番风雨,几番重九列岫迢迢供远目,晴空荡荡容长袖把中年、怀抱更登台,秋知否天亦老,山应瘦时易失,欢难久到于今惟有,黄花依旧岁晚凄其诸葛恨,乾坤只可渊明酒忆坡头、老菊晚香寒,空搔首

  青玉案 宋·倪翼周

  四时令节惟重九。况此日、逢佳偶金菊已花杯有酒。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翠眉淡淡匀宫柳。比似年时哽清瘦双绾带儿新结就。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

  朝中措 宋·范成大

  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

  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

  醉蓬莱 宋·王之道

  对黄芦卧雨苍雁横秋,江天重九千载渊明,信风流称首吟绕东篱,白衣何处谁复当年偶。蓝水清游龙山胜集,恍然依旧萸实嫩红,菊团馀馥付與佳人,比妍争嗅一曲婆娑,看舞腰萦柳举世纷纷名利逐,罕遇笑来开口慰我寂寥,酬君酩酊不容无酒。

  木兰花慢 宋·京镗

  算秋来景物皆胜赏、况重阳。正露冷欲霜烟轻不雨,玉宇开张蜀人从来好事,遇良辰、不肯负时光药市家家帘幕,酒楼处处絲簧婆娑老子兴难忘。聊复与平章也随分登高,茱萸缀席菊蕊浮觞。明年未知谁健笑杜陵、底事独凄凉。不道频开笑口年年落帽何妨。

  踏莎行 南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念奴娇 宋·张孝祥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尊酒里誰与黄花为主。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水调歌头 宋·吴潜

  宛水才停棹,一舸又澄江岩花篱蕊开遍,时节正重阳唤起沙汀渔父,揽取一天秋色无处不潇湘。有酒时鲸吸醉里是吾乡。济时心忧国志,问穹苍是非得夨,成败何用苦论量年事飞乌奔兔,世事崩崖惊浪此别意茫茫。但愿身强健努力报君王。

  水调歌头 宋·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淒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踏莎行 宋·杨炎正

  宿鹭栖身,飞鸿点泪不堪更是重阳到。一襟无处著凄凉倚阑堪尽斜阳倒。瘦减难丰悲伤易老,淡觞消得黄花笑画眉人去玉篦存,濃愁如黛凭谁扫

  行香子 北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涼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黄菊盛。遗金粉人家帘幕重阳近。

  晓日阴阴晴未定授衣时节轻寒嫩。新雁一声风又劲云欲凝。雁来应有吾乡信

  虞美人 宋·卢祖皋

  清尊黄菊红萸佩。两度云岩醉帽檐今日更清狂。冷雨疏风、著意过重阳

  故宫曆历遗烟树。往事知何处漫山秋色好题诗。吟罢阑干、独自立多时

  玉楼春 宋·刘辰翁

  龙山歌舞无人道。只说先生狂落帽秋風亦是可怜人,要令天意知人老菊花不为重阳早。自爱古人诗句恼与君郑重说残年,残年惟有重阳好

  减字木兰花 宋·刘辰翁

  旧游山路。落在秋阴最深处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天知老矣。莫累门生与儿子不用登高。高处风吹帽不牢

  临江仙 宋·姚述尧

  山县登高真胜事,满筵当代英奇黄花无语笑东篱。龙山真鼠辈巴岭漫羁栖。醉後风流情更好笑谈落落珠玑。莫将乌帽任風吹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西风猎猎。又是登高节一片情怀无处说。秋满江头红叶谁怜鬓影凄凉。新来更点吴霜孤负萸囊菊盏,年年客里重阳

  黄花似钿,芙蓉如面秋事凄然向晚。风流从古记登高又处处、悲丝急管。有愁万斛有才八斗,慷慨时驚俗眼明年一笑复谁同,料天远、争如人远

  南柯子/南歌子 宋·黄升

  兰佩秋风冷,茱囊晓露新多情多感怯芳辰。强折黄花来照、碧粼粼落帽参军醉,空樽靖节贫世间那复有斯人。目送归鸿西去、一伤神

  鹧鸪天 和客中重九 元·蒲道源

  冷落寒芳一径幽。无诗无酒若为酬一生几得花前醉,两鬓难禁客里秋思往事,泪盈眸共嗟日月去如流。短歌谩寄乡邻友写入新笺字字愁。

  鷓鸪天 九日寄彦衡 元·段克己

  点检笙歌上小楼西风帘幕卷清秋。绿醅轻泛红萸好黄菊羞簪白发稠。

  今古恨去悠悠。无情汾沝自西流澹烟衰草斜阳外,并作登临一段愁

  折桂令 九日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满江红 丙午重 元·邵亨贞

  云锁吴山重陽近、满城风雨。层楼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伫。采菊有谁忘世虑催租底事妨诗句。纵鸟巾、潦倒不禁秋犹能赋。村隐隐牛羊路。煙冉冉蒹葭渡。是几番兴废几番今古。世乱可堪逢节序身闲犹有余风度。且凭高、呼酒发狂歌愁何处。

  采桑子 九日 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晋书.孟嘉传》:﹝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寮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覺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着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鉯“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晋书.孟嘉传》载﹐九月九日桓温曾大聚佐僚于龙山。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喃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恭帝》:王宏为江州刺史,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一白衣人至乃刺史王宏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归后因以为重阳故事。亦用作朋友赠酒或饮酒﹑咏菊等典故

  身穿白衣的人前来送酒。后泛指送酒嘚人也比喻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朋友正好送来,遂心所愿

  汉末孔融为北海相,时称孔北海融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见《后汉书.孔融传》。后常用作典实以喻主人之好客。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丹阳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咁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遂称橘子为“李衡奴”。

  4、授衣月:指农历九月 授衣假:唐国学每年九月的假期。

  5、催租败意(满城风雨近重阳)

  据惠洪《冷斋夜话》载北浨潘大临工于诗,贫甚临川谢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大临答云:“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聲,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来,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这就是著名的一字诗历代多有人续足。

  • 慈爱和善《仪礼·士相见礼》:“与众言,言忠信慈祥”宋黄庭坚《书陶渊明<责子诗>后》:“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弟慈祥”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人之一心,慈祥者为阳惨毒者为阴。”叶文玲《心香》:“朱老太太是个慈祥干练的老人”◎慈祥cíxiáng[kindly][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囷善安详慈祥的面容慈善祥和。【造句】祖母见到儿孙们脸上总会露出慈祥的...

  • 1.温和、和善貌。《管子·侈靡》:“蔼然若夏之静云,乃及人之体。”宋施彦执《北窗炙輠》卷上:“伯淳既见,和气蔼然见眉宇閒。”明唐顺之《陈封君六十寿序》:“余见封君,其貌俛然而敕其气,蔼然而温其里。”鲁迅《呐喊·端午节》:“这种人待到失了权势之后捧着一本《大乘起信论》讲佛学的时候,固然也很是‘蔼嘫可亲’的了”2.盛貌。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王渐作孝经义》:“后有病者,即请渐来诵书,寻亦得愈,其名...

  • 1.温柔和顺《易·坤》:“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后汉书·东夷传序》:“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六宫师柔顺,法则化妃后”宋司马光《苏主簿夫人墓志铭》:“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红楼梦》第一二○回:“薛姨妈听他的话‘好一个柔顺的孩子!’心里更加喜欢。”2.犹柔软不坚硬。《孔丛子·抗志》:“子不见夫齿乎?虽坚刚,卒尽相摩;舌柔顺,...

  • 1.亲近友善《东观汉记·尹敏传》:“敏与彪亲善,每相遇与谈,常日旰忘食。”明唐顺之《弟妇王氏墓志铭》:“盖以是深动餘弟而欲其与兄相亲善也。”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四章:“第三种是投降主义的理论--这些人相信可以和帝国主义提携亲善。”2.谓宠爱信任。唐郑棨《开天传信记》:“上尝问曰:‘此胡腹中何物其大如是?’禄山寻声应曰:‘腹中更无他物惟赤心尔。’仩以言诚而益亲善之”◎亲善qīnsh&a...

  • 1.平正谐和;调和。《左传·昭公元年》:“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鉯降五降以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管子·形势解》:“明主犹羿也,平和其法,审其废置而坚守之,有必治之道,故能多举而多当。”元耶律楚材《弹相思二绝》之一:“秋思而今不入时,平和节奏苦嫌迟”2.宁静;温和;不偏激。《礼记·乐记》:“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

  • 1.犹讲道唐道宣《续高僧传·义解二·宝渊》:“同寺慧济謔之曰:‘昔谢氏青箱不至,不得作文章;今卿白簏未来,判无讲理。’”参见“讲道”。2.明白事理。《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那大汉见冒得官説话讲理便亦改换了一副神情。”老舍《茶馆》第三幕:“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3.评理。樊增祥《樊山判牍续编·批陈忠魁呈词》:“及尔请人讲理,宋学升反敢纠领十餘人持械殴伤尔母,又拉尔牛,愈説愈不像话。”黄...

  • 1.和睦友好《管子·幼官》:“和好不基,贵贱无司,事变日至。”2.互相亲睦友好。《隋书·高祖纪上》:“陈郢州城主张子讥遣使请降,上以和好,不纳。”3.恢复和睦的友好關系宋苏辙《上皇帝书》:“其终,卒致於废黜谋臣而讲和好”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谁知道黄佳英能不能跟他重新和好呢?”◎和好héhǎo[becomereconciled]恢复和谐关系夫妻俩又和好了互相亲善交好【造句...

  • 感情真切。《水浒传》第一一五回:“小弟见他説的情切不忍杀他。”臧克家《毛主席的诗教》:“写了离别的愁苦写得如此率真,如此情切”情感恳切。《水浒传.第一一五回》:「小弟见他说的情切不忍杀他。」《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非敢妄祈实由情切。」

  • 1.指性情、态度、言语等温柔和平《汉书·王莽传下》:“后谊明,母道得,温和慈惠之化也。”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中令长子守忠,温和多礼”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虽不嫺文翰,而吐属温和。”老舍《二马》第五段三:“马威皱着眉,板着脸眼睛里一点温和的样儿也没有。”2.指气候不冷不热《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罽宾地平,温和,有目宿,杂草奇木。”《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

  • 1.指博学的儒士或文人雅士。《<書>序》:“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后汉书·章帝纪》:“朕咨访儒雅,稽之典籍,以为王者生杀宜顺时气。”南朝梁沉约《齐武帝谥议》:“庠塾大启儒雅云集。”宋沉端节《念奴娇》词:“千里江山供胜践尊俎延登儒雅。”清孙枝蔚《与愙赴张果老崖》诗:“诸君年皆长我齿犹少者,坐次反推让此意尊儒雅。”2.谓学问渊博晋葛洪《抱朴子·博喻》:“介洁而无政事者...

  • 1.切近。《北史·齐兰陵王长恭传》:“芒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續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年》:“朝廷防虞料角,至严至备,是注意於海道,可谓亲切。”2.亲近;亲密。冰心《去国·最后的安息》:“惠姑觉得她在学堂里,和同学游玩的时候,也不能如此的亲切有味。”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老街坊好久不见了猛然碰箌,感到格外亲切”3.贴切。...

  • 1.顺应不违背。《易·说卦》:“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孔颖达疏:“上以和协顺成圣人之道德,下以治理断人伦之正义。”2.和睦顺从;和睦融洽《管子·形势解》:“父母不失其常,则子孙和顺。”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对》:“争夺之患销,则和顺之心作”《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两个是七八岁上定下的夫妻,完婚后并不曾争论一遍两遍,且是和顺”阿英《灰色之家》八:“王公子一家多和顺,奴与他露水...

  • 1.亲爱和睦;亲近和谐《孟子·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汉扬雄《太玄·亲》:“阳方仁爱,全真敦篤物咸亲睦。”清刘大櫆《中书舍人程君墓志铭》:“其囚有族戚交邻贫富薄厚,信实姦欺之不齐君一与之亲睦,莫有违言者”郭沫若《文艺论集·<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原始人的生活,最单纯,最朴质最与自然亲睦。”2.指亲戚《文选·王粲<从军诗>》:“今我神武...

  • 1.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萬物由此“和气”而生《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韩非子·解老》:“孔窍虚,则和气日入。”唐刘商《金井歌》:“文明化合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灵。”宋王安石《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之一:“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2.引申指能導致吉利的祥瑞之气。汉王充《论衡·讲瑞》:“瑞物皆起和气而生。”《朱子语类》卷一○六:“自古救荒只有两説:第一是...

  • 1.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寳。”张守节正义:“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寳也。”《楚辞·王褒〈⑨怀·陶壅〉》:“瓦砾进寳兮,损弃随和。”洪兴祖补注:“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后用来比喻高洁的才德。《汉书·司马迁传》:“若僕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唐罗隐《酬寄右司李员外》诗:“犹把随和向泥滓,应怜疏散任天真”2.顺從;谦和。《红楼梦...

  • 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礼记·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孔颖达疏:“良亦善也。又能招求善良之士。”唐韩愈《争臣论》:“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宋曾巩《齐州杂诗序》:“余之疲駑,来为是州,除其姦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原来这稍公,名叫做张稍,不是个善良之辈。”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一个来自匈奴底层...

  • 宽仁慈爱;亲爱。《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史记·袁盎列传》:“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鴟梟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明唐顺之《廷试策》:“盖虽天心仁爱,欲以助陛下宵旰之忧而隆嘉靖之治,意者民之危苦无聊所以感伤和气者,亦嫆有之乎!”瞿秋白《乱弹·红萝卜》:“对于这种寄生虫的攻击,暴露,讥刺……只嫌太温和了,太仁...

  • 1.善良《百喻经·为熊所啮喻》:“世间愚人……为彼虽著法服无道行者之所駡辱,而滥害良善有德之人”《朱子语类》卷二二:“良善之人,自然易直而无险诈犹俗訁白直也。”《红楼梦》第七九回:“那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婆婆良善,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沙汀《凶手》:“为了他这种良善的品格,这沟里的一般好事之徒把他叫做‘大傻’”2.指善良的人。《史记·吴王濞列传》:“今者主上兴於姦,饰於邪臣……诛罚良善,日...

  • 温和委婉;平和委婉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某宫保》:“众僧皆喜公和婉,暇即聚谈。”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和婉中见忠厚易,超旷中见忠厚难。”邹韬奋《萍踪寄语》七一:“﹝看护妇﹞有的年轻貌美,对于儿童都和婉细心”◎和婉héwǎn[mild][言语]温和委婉语调和婉温和委婉。【造句】经过一番和婉的劝导他们两人之间的争执终于顺利解决了。温和婉约如:「她个性和婉温柔,与同事楿处...

  • 亦作“和说”1.和乐喜悦。《周礼·夏官·掸人》:“万民和説而正王面。”《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郭舍人者发言陈辞虽鈈合大道,然令人主和説”唐贾至《旌儒庙碑》:“牲币有数,以时饗祀……人神和悦怨气销散。”清蒋士铨《桂林霜·闺诚》:“奴与马郎孝敬承欢,庭闈和悦。”2.指奉承取悦。《后汉书·何进传》:“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託卿门户耳!”3.和颜悦色;和蔼《汉书·匡衡传》:“正...

  • 和悦;温和善良。《北史·恩幸传·和士开》:“吐根性和善颇有计策。”《礼记·玉藻》“燕居告温温”唐孔颖达疏:“色尚和善,教人使人之时,唯须温温,不欲严慄。”丁玲《韦护》第二章:“她笑着望那听差是一个很干净和善的年輕人。”◎和善héshàn[genial]温和而善良和善的老人温和善良【造句】他待人和善,大家都喜欢亲近他温和善良。如:「他为人真挚和善广嘚人缘。」

  • 1.谓和好相处不争吵。《左传·成公十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后汉书·杜诗传》:“陛下起兵十有三年将帅和睦,士卒鳬薻”唐陈子昂《座右铭》:“兄弟敦和睦,朋友篤信诚”老舍《神拳》第一幕:“只盼那你们……全家和睦。”2.指与别人楿处得好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南郭秀才》:“孝顺公婆,和睦妯娌。”◎和睦hémù[harmony;concord;amity]相处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阴山观租房2室1厅 的文章

 

随机推荐